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股开盘:三大股指接近平开 中概股多数下跌B站、小鹏跌超4%
go
lg
...
户;0DTE的爆炸性增长更可能是受到了
高频
交易员
、做市商和短线交易员的推动。 “末日博士”鲁比尼:全球经济正面临“硬着陆”风险 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周二警告称,由于各大央行努力控制发达经济体持续的高通胀,全球经济正面临“硬着陆”的风险。鲁比尼在悉尼AFR商业峰会上表示,各大央行将不得不将利率提高到远高于最初预期的水平,以将通胀降至目标水平。鲁比尼表示:“通胀率将继续高企,因为今年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高企。他补充说,俄乌冲突的恶化等因素将加剧通胀。鲁比尼表示,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通胀持续时间比市场和央行预期的要长。由于长期看空全球经济,鲁比尼获得了“末日博士”的绰号。 拜登提议增加对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美国人的税收 据华盛顿邮报,美国一份计划文本显示,白宫将于周二提议对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美国人增税,并降低联邦医疗保险为处方药支付的费用,以确保老年人医疗保健计划在未来20年得到资金支持,此举对共和党人迫在眉睫的资金危机构成挑战。计划显示,由于预测者警告称,关键的医疗保险信托基金将在五年内遭遇重大财务问题,政府提出三项关键变化,包括增税和降低处方药成本,以支持该计划资金持续至少25年。 美国商务部:自愿在5年内放弃股票回购的芯片企业,将获得520亿美元芯片计划优惠待遇 美国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表示,自愿同意在五年内放弃股票回购的公司,在该机构根据《芯片和科学法案》授权发放520亿美元资金时,将获得优惠待遇。Raimondo称,股票回购是390亿美元制造业补贴计划的一个考虑因素。据了解,该机构上周公布了其标准,同时也在权衡招聘和培训策略,以及员工的育儿福利等问题。该法案还为建设芯片工厂提供25%的投资税收抵免,估计价值240亿美元。该法案旨在刺激美国国内半导体芯片的生产,该技术应用于从微波炉到汽车的所有领域。 全球最大电动车工厂来了?传特斯拉墨西哥工厂明年将量产首批汽车 墨西哥新莱昂州州长Samuel Garcia周一表示,特斯拉可能最早明年就开始在墨西哥生产第一批汽车。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即将获得在新莱昂州建厂的最终许可。新莱昂州州长Samuel Garcia称:“他们正在等待最终的许可……一旦完成,他们就可以开始了,希望就在这个月,也就是三月份。我认为,到明年,也就是2024年,将会出现第一批汽车。”墨西哥官员此前表示,该工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厂,投资价值50亿美元。 Sea第四季度营收、净利润均超市场预期 Sea第四季度营收为35亿美元,超过市场普遍预计的30.64亿美元,同比增长8.63%;净利润为4.23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6.16亿美元,市场预期净亏损3.84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72美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12美元,市场普遍预计每股亏损为0.833美元。 Meta财务目标驱动,或再裁员数千人 有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新一轮裁员计划的一部分,Meta Platforms最快将于本周再裁员数千人。Meta在去年11月裁员约1.1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3%)。据悉,Meta即将到来的一轮裁员是由其财务目标驱动的,与此前宣称的“扁平化”过程是分开的。 Rivian因资金紧张,拟发行13亿美元可转换优先债券 Rivian Automotive周一表示,因需求疲软和成本高昂加剧了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资金紧张,计划发行价值13亿美元的绿色可转换优先债券。最初的投资者将获得在债券发行13天后购买额外2亿美元债券的选择权。Rivian发言人表示,此次发行的资金将有助于推动Rivian推出规模较小的R2系列车型,并补充称,可转换债券是"在目前水平上与出售股票相比的最优资本成本"。 亚马逊将正式进军NFT领域,电商巨头探索购物新花样 据The Big Whale报道,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正准备在其网站上出售NFT,发布后将提供大约十五个系列。亚马逊NFT上线的倒计时已经开始。经过数月的开发和一些延迟,The Big Whale称亚马逊NFT将于4月24日上线。由于FTX的崩溃,The Big Whale称亚马逊NFT市场的推出在最近几周被推迟了两次。4 月24日现在似乎是确认日期,除非有任何新的特殊事件。 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出租车部门Cruise今年将专注于削减成本 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部门Cruise的首席运营官Gil West周一表示,由于自动驾驶汽车公司不断增加的亏损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迫使一些公司关闭工厂,因此今年将专注于削减成本。通用汽车去年在Cruise业务上烧掉了近20亿美元,由于繁琐的法规、安全调查和艰巨的技术,全自动驾驶汽车没有像最初预期的那样迅速推出。福特汽车和大众汽车去年秋天宣布,他们将关闭Argo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部门,专注于提供更直接回报的驾驶辅助技术。 高盛明星交易员离职 据市场消息,高盛股票交易业务的领军人物Joe Montesano近期通知高盛,他将辞去美洲股票交易主管职务,休息一段时间,尚未另谋高就。此外,该公司周一表示,已对将要发行的650万股普通股进行了定价,总收益约为9,910万美元,即每股15.25美元,较周一的收盘价折价约5%。 携程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50亿元 净利润21亿元同比扭亏 中国提供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行团和商旅管理等服务的一站式旅游服务提供商携程集团,今日公布其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及2022年全年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携程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5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7%,净利润2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34亿元;全年营收200亿元,与2021年持平;净利润14亿元,2021年净亏损6.45亿元。 嘉楠科技2022年全年营收43.789亿元 净利润6.582亿元 中国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嘉楠科技,今天公布了截止2022年12月31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数据显示,嘉楠科技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3.919亿元,净亏损4.383亿元;调整后净亏损3.418亿元;2022年全年营收43.789亿元,净利润为6.582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0.41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3-07
Blur投资漫谈
go
lg
...
信息。 Michael Lewis的《
高频
交易员
》描绘了华尔街的
高频
交易员
(High Frequency Trader)为了更高级别的信息传输速度,不惜斥巨资铺设光纤线路,速度对交易盈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普通的NFT交易还没有发展到
高频
交易
的内卷阶段,但是NFT MEV和NFT机器人已经证明信息流速度能够创造巨大价值。因此,当Blur带着最快的信息流速度横空出世时,给用户(尤其是扫货需求强的专业级用户)带来了碾压其他平台的交易体验,频繁交易的NFT炒家、巨鲸快速而自然的切换了交易市场的使用习惯。Blur可以说是第一家真正意识到信息流速度对于NFT交易重要性的平台,也因此快速赢得了市场。 成本:Blur也尽力为用户提供交易成本最低的环境。降低成本是最直接解决流动性的方法之一。交易手续费、版税、Gas Fee和NFT本身的价格构成了交易者的主要成本。除了流动性,用户对交易成本的敏感性也是极高的,市场会用脚投票,选择成本最低的平台。本文就交易手续费和版税展开讨论。 交易手续费(当前0%) Blur上线至今一直主打0%交易手续费,对于OpenSea 2.5%、X2Y2 0.5%、LooksRare 2%、SudoSwap 0.5%的交易手续费都是一个极为有力的打击。对于卖家来说的确可以将手续费通过NFT自身价格转嫁给买家,但是降低交易手续费本身在市场中起到了促成交易的作用,拉近买单卖单的距离。未来Blur可能会在社区决议下提高交易手续费,但是短期内仍旧会维持这一水平。 版税(初期为最低0%,后调整为最低0.5%) Blur在2022年10月公开上线时,不强制执行创作者版税,卖家可以将版税最低设置为0%,也可以按照原有创作者版税方案执行,但是对于支付0.5%版税的交易者Blur明确会给与更多空投以鼓励这种行为。言下之意,Blur支持创作者,但也深知降低版税也是促成交易的关键点。后期Blur将版税规则调整为最低设置成0.5%,虽然标准线上升但没有引起社区对于X2Y2反复更改版税规则时候那么大的争议。 代币发行后,Blur也很快宣布了新的版税规则,从吸引创作者角度出发,反击OpenSea对Blur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政策。 前情提要: 2022年11月,OpenSea上线了交易市场黑名单(Blocklist)工具(包含Blur在内的多个不强制执行版税的交易市场),NFT创作者可以选择使用该工具,以屏蔽在不强制执行版税的平台上进行交易,但好处是OpenSea会对采用该工具的NFT合集强制版税收取,不采纳该黑名单的NFT合集可以在多个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但是OpenSea不会对买家强制执行版税。这一举措让许多创作者陷入两难境地,若选择OpenSea的黑名单,版税收入比例得到了保证但是会牺牲NFT在Blur、X2Y2等交易市场中的流动性机会,若选择了多个平台的流动性,就不得不牺牲部分版税收入。 2023年1月,Blur使用OpenSea的Seaport协议,巧妙绕过了上述黑名单工具的政策,意味着新发的NFT可以在采用OpenSea黑名单工具的同时,在Blur上进行交易。如此一来,NFT创作者们可以在OpenSea上征收全部版税,同时也可以在Blur上进行交易。 Blur最新的版税政策给了NFT创作者提供了3种选择: (1)选择一:不采用OpenSea黑名单工具的新NFT合集,Blur对这类新NFT执行最低0.5%的版税保护; (2)选择二:采用OpenSea黑名单工具的新NFT合集,Blur对这类新NFT同样执行最低0.5%的版税保护(因为Blur目前通过SeaPort协议绕过OpenSea黑名单); (3)选择三:NFT合集若完全禁止在OpenSea上交易,Blur会强制执行完整的创作者版税(Full Royalties); 此外,Blur还讽刺性地给出了目前尚不可执行的“选择四”:若OpenSea停止黑名单工具,Blur会与OpenSea一同执行完整的创作者版税政策,可以看作是Blur隔空喊话OpenSea取消黑名单政策。 细思其中的博弈逻辑,看似是“版税之争”,实则是价格拉锯战,因为当版税政策一致时(选择四:OpenSea取消对Blur黑名单),两个平台成本端的竞争就直接落到了交易手续费上,届时谁能够在价格战中坚持更久就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用户和交易量。Blur采取的代币模型激励及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在NFT社区参与治理、国库资金投放、流动性激励方面具有更多灵活性,使其在吸引NFT社区和创作者方面更加具备优势。 图片来源:Blur Mirror UI展示:Blur为NFT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交易信息,降低用户在不同平台间切换的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数据看板的精细优化则为NFT交易者的决策提供了更好的辅助,利于交易频次的提升。 NFTGo在其最近发布的《NFT Annual Report 2023》中总结到,NFT专业交易者的习惯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本先在社交媒体发掘项目,然后去OpenSea完成交易,发展到如今是发掘项目后,通过数据分析平台、聚合器调查后再进行交易。 Blur的UI界面类似Bloomberg,为NFT交易者提供了多维度的交易信息,包含历史交易走势、交易深度、挂单信息、要价情况以及NFT合集自身的基本信息,包括发行总量、版税比例、持有者占比等。一览无余的UI界面使得交易者不再需要去多次对比其他交易市场、数据分析看板的信息,也无需跳转多个页面获得判断交易所需的信息。在设计方面,Blur专业化的展示体现了团队对NFT交易者细致入微的了解。 横向比较来看,同属聚合器赛道的Gem以及已经集成到Uniswap的Genie,在产品设计方面差距甚远。交易者仍需跳转多个界面获得数据和信息,看似更全面的信息展示,实际存在较高的信息冗余,用户选择和等待的时间提高了交易摩擦,降低了交易频率。其中,Gem的展示界面直接集成了Dune Analytics的数据展示、Bubblemaps的持有者地址的图谱功能,数据的全面性不错但直观性欠佳,且数据真实性也完全依赖第三方。相比之下,Blur仅提供了有限的信息和数据,但是聚焦在NFT交易的关键信息上,信息的直观性、可读性更高。Blur团队对NFT用户交易习惯的了解、对NFT行业痛点的认知,都体现在了专业和贴心的产品设计中。 Blur持续改变NFT行业交易范式的野心从近期UI优化中可见一斑。当前的UI设计简化了用户的交易流程,但其业务版图目前仅覆盖了交易市场,重心更多在NFT的二级交易,NFT初阶用户一开始还是会将OpenSea作为跨入NFT世界的第一站,因为OpenSea有其更加NFT小白友好、多链、多品种的优势。Blur在2023年2月17日,更新增加了“Trending”(趋势潮流)看板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Blur上看到近期火热的NFT项目,将NFT市场更一线和更早期的交易信号也纳入展示范围。 我们可以看到Blur在朝着One-Stop-Shop一站式平台的方向发展,协议中积累了大量用户后,当用户使用习惯逐渐养成后,配合不同业务的交叉销售,Bulr对NFT市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加。 图片来源:Blur官网BAYC系列 合集出价功能(Collection Bidding): Blur除了拥有和其他竞品一样的扫货(Sweeping)、批量上架(Bulk Listing)等功能以外,其针对一个NFT合集推出的出价功能赢得了众多NFT专业交易者的喜爱。 其他交易平台上的出价功能仅能针对单一NFT或者干脆没有该功能,抽象类比到FT的交易中,意味着市场中只有卖单信息是透明公开清晰的,但交易者对某一NFT合集的买单需求情况是没有清晰了解的渠道的。Blur的合集出价功能填补了这一关键的市场信息、功能空缺。在设计该功能时,Blur也开启被盗NFT保护功能(Stolen NFT Protection),避免被盗NFT被出价买走的情况。 Bid功能使得用户可以直接用ETH资金进行出价,省去了在某些平台需要将ETH兑换成WETH再进行交易的繁琐流程,进一步节省了用户的交易时间。 2. 利基市场产品定位,反而掌握了市场核心用户 因为UI界面酷似Bloomberg、具有代码风格,Blur的Pro-Trader-Friendly (专业交易者友好)的特色非常鲜明,但这也与其初期产品定位在服务于NFT专业交易者、NFT Flippers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有关。在NFT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以太坊上蓝筹PFP资产为主、大量腰尾部NFT资产为辅的格局,用户群体中也逐渐形成了一批经验丰富的NFT炒家、专业交易者和做市商,这部分人群虽不是推动NFT “Mass Adoption”的一线力量,但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蓝筹资产、对NFT炒作/Flip的专业经验、且是行业流动性的主要来源。这部分利基市场也是NFT市场中最活跃的玩家,掌握了这部分用户,也意味着掌握了NFT中最核心的用户群体。NFT用户市场众口难调,Blur没有选择更多小白用户、新用户友好的简单可爱的UI设计,选择了代码风格的界面看板,切入专业级的市场,掌握的是更加活跃、资金体量更大、流动性动力更强的高价值交易用户。后期随着用户增长,新用户也有望逐渐转化成为高阶玩家。 对于NFT巨鲸、
高频
交易
者、NFT Flippers、专业交易者、NFT基金、NFT做市商而言,以往一直缺少比较一站式好用的工具和产品,Blur的出现为专业玩家解决了这一痛点,专业的细节设计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在社区内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得到了用户口口相传的好评。 3. 增长优先战略快速攻城略地 创始人@PacmanBlur在公开的采访中曾提到,相比短期内零协议收入,Blur更加重视早期用户增长和创造给用户带来真实价值的产品,好的产品不会担心长期变现的方式,早期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直观的产品争夺用户。 2023年2月18日,OpenSea宣布短时间内实施0%交易手续费的政策,同时对于所有NFT合集都采用可调节式的版税政策(此前是仅针对新的NFT合集),最低版税水平0.5%(与Blur最低版税线一致),并且取消了对Blur的黑名单工具。这一行为已经足以证明,OpenSea感受到了Blur对它造成的巨大威胁,不得不采用更低的费用、更灵活的版税政策来做抵抗。(备注:合约中已经采用了链上强制实行版税收取的NFT合集不适用可调节版税政策。) 图片来源:OpenSea Twitter 4. 运营技巧方面,持续的空投预期与产品新功能的节奏完美契合,牢牢锁定用户和市场关注度 Blur发币前的运营策略也值得所有创业团队学习。加密货币领域的“空投文化”一直能够吸引较多的流量和关注度,但是能够把代币空投作为工具并把价值发挥到极致的,Blur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确定性:Blur发币前第一季的空投分成了三轮,分阶段“调教”用户使用Blur平台,Airdrop 1给了参与内测的部分用户,Airdrop 2激励给挂单的用户,Airdrop 3激励给要价的用户。除了第一轮的空投是内测结束后宣布,Airdrop 2和Airdrop 3均是在活动刷空投前宣布规则,对于通常闭着眼睛盲刷空投的用户来说,确定性是更高的,方向性也会更强,既能够实现Blur希望用户体验的功能(挂单及合集要价功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又能够使得用户“劳有所得”。 递进性:第一季的三轮空投,每一次都比前一轮空投量更大(第二轮是第一轮空投的1-2倍,第三轮是第二轮的10倍),给与更多后入场的用户更多的激励。此外,Blur在宣布第三轮空投时,同时上线了独家的“合集要价”(Collection Bid)功能,也给予了这个功能的使用者最多的奖励空投,将空投激励用到了产品新功能宣传和用户习惯强化上。“合集要价”本就填补了市场空缺,而团队运营的巧思使得功能推广轻松实现。 并不是说“空投”都是有效的、有益的,也不是照搬Blur的空投模式一定会再次成功。Blur运营上的成功,在于团队深谙用户对于空投的预期,并利用预期设计了良好的节奏匹配新功能进行宣传,沉淀为长期的社区绑定关系。 5. 代币经济学展现团队长期建设产品的决心和DAO治理的愿景$BLUR的代币经济学体现了团队长期建设项目的目标和去中心化治理的愿景。创始人@PacmanBlur曾在Twitter Space中多次提到,Blur的代币经济学设计是由团队与投资人Paradigm共同合作设计,借鉴了不少其他DeFi项目的代币经济学模型(包括Uniswap、GMX、dYdX等)。从代币经济学文档中看出,团队深知代币是联结社区的桥梁,大部分的代币(51%)最终都会分发给社区参与者,其构成如下所示。 51% Blur社区成员 = 12% 第一季空投 + 10% 第二季空投 + 29% 其他贡献者拨款/社区项目/激励等 团队非常重视社区去中心化参与协议未来治理,给与社区51%的代币,也非常重视回馈和奖励创作者、NFT社区、社区贡献者,代币经济学也为NFT创作者留足了激励空间,有利于协议期吸引NFT创作者和社区。 图片来源:Blur官方文档 Web3.0 投资 1. Web3.0急需Mass Adoption的不是用户,而是优秀的创业者、开发者 NFT诞生于2017年,由加密猫CryptoKitties的创始人Dieter Shirley提出,为了让市场区分CryptoKitties与ERC20的区别,将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概念推向市场。2018年OpenSea成立,2021年末Gem成立,2022年X2Y2、LooksRare诞生,NFT市值在2022年曾达到346亿美金的最高水平(2022年5月),然而NFT交易平台中的最基本的买单集中信息展示直到2022年第四季度才由Blur向市场推出,让身处加密货币投资机构的我再次意识到,行业优秀的创业者太少,真正最迫切需要Mass Adoption的不是用户,而是优秀的创业者、开发者。 Blur的创始人近期解除“匿名”状态,公开展示了自己过往的经历。在各种采访和公开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PacmanBlur具有工程师教育背景,2016年第一次创业就成为了Y Combinator 2016年冬季批次的项目之一,此后他去MIT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时期遇到了Blur的联合创始人。2018年,当他们还在MIT读书期间,两人一同创业,并且在2021年把公司成功出售。结束了上一段创业后,两人很快就开始Blur项目的创业,因为@PacmanBlur自己在2021年的时候着迷于NFT交易,但作为用户的他觉得市场中缺乏从交易者角度去思考和设计的交易市场、NFT基础设施,所以产生了Blur的想法。Blur的10人团队也是人才济济,包含7名工程师曾来自于Citadel、Five Rings、Twitch团队,以及1名来自Square、Brex的设计师。总的来说,Blur团队具备传统金融行业的交易公司、大型流媒体平台的开发经验和知名公司的设计经验,是Blur能够推出广受用户欢迎产品的良好基础,两位创始人过往的创业和合作经历也为再度合作、管理团队、融资做了充分的铺垫。 2. 解决行业真实痛点的产品不畏惧红海竞争 Blur团队于2022年1月成立,5月开始产品内测,10月产品公开测试,项目成立一年左右发币。项目的节奏在加密货币圈不算非常快,但是可以看出团队自始就有清晰的产品思路,在熊市大环境下始终保持着开发产品、推出新功能的节奏。尽管在Blur上线之前已经有许多NFT交易市场率先抢占市场,但行业痛点一直存在,一直未被现存的竞争者所解决。对于创业团队来说,赛道竞争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但是按照第一性原理,重心更应该在于“解决行业痛点”。如果产品足够优秀,可以改变赛道原有竞争格局,厚积薄发,甚至引领行业的趋势和发展。 都说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Blur没有选择在完美的时机(牛市)上线产品,甚至连发币都没有等到牛市来临。但从结果看,Blur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甚至成为了熊市期间自主制造叙事的项目。无论产品上线、发币时间是在熊市还是牛市,对于足够优秀的产品和团队差别不会非常大,但对于普通项目可能会有天差地别。这是笔者观察到的所有成功的创业团队都具备的自信。 3. 团队认知决定了产品上限 合集要价功能(Collection Bidding)填补了市场信息空白。Blur的合集要价功能是提升流动性的关键功能,填补了NFT市场中巨大的信息空白。之前摆在NFT交易者面前的一个问题是,供给明确而需求不清晰,即用户以往只能在其他交易市场/聚合器清楚了解挂单情况,但对于NFT的要价需求情况无法掌握,好比在订单簿上交易员只看得到卖一及以上的信息。Blur的合集要价功能平平无奇,但却给用户提供了直观、清晰的买单要价情况,当信息的空缺被填补,用户交易欲望从根本上提升了。这一功能也极大的方便了掌握大量NFT热钱的用户(巨鲸、频繁交易者、专业交易者、做市商们)的低买高卖交易。 代币激励“流动性”,而非“交易量”。在多个@PacmanBlur参与的Twitter Space和采访中他都提到,Blur与其他一些交易市场的代币经济模型的区别点在于,激励“流动性”而非激励“交易量”,后者往往陷入对刷量交易(Wash Trade)的激励,而使得交易量虚增。作为NFT交易市场,“流动性好”的定义是卖家挂单可以快速卖出,买家要价可以快速买入。Blur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代币激励给贴近地板价的挂单和要价,即那些在市场中帮助“撮合交易”的用户。可以类比理解为,鼓励更多的用户集中资金到“买一”和“卖一”,当价格波动时交易自然发生,流动性激励最终会传导至交易量,但是显然比直接激励交易者更加“有机”。 早期以增长为重,变现对于好产品不是大问题。对于0%的交易手续费导致短期内协议零收入,@PacmanBlur的回答是项目早期更加重视用户增长和打磨产品,类似阿里巴巴早期的战略方法,先让利给用户,项目达到绝对的优势地位后,再思考变现途径会是更加容易。创始人的“先增长,再变现”战略或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创业项目和团队,但是展现出了他们对于长期建设项目的耐心和信心。 4. 投资是个互相选择、共同成长的过程 很多人看好Blur的一个原因是资方背景中有亮眼的Paradigm,但笔者更觉得这个组合是“互相选择”和“共同成长”。团队对于先增长再考虑收入的远见,与Paradigm长线投资风格一致,像是两个“长期主义者”的结合。在代币经济模型设计方面,Blur也与Paradigm一同合作,相信在过程中借鉴了不少Paradigm研究团队之前在Uniswap等其他项目的代币设计经验。两支优秀团队各自发挥优势,帮助彼此成长、互生共赢,互相带来价值的过程,是值得从业者们参考和学习的。 反思在研究Web3.0一级项目的工作中,时常能听到两种极端的故事:(1)某项目A:各家知名加密货币基金争抢份额;(2)某项目B:无人问津,融资N月未果。在互相选择的阶段,倒追和被追的故事比比皆是,但从没有“最正确”的选择,只有当下“最合适”的选择。在这个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市场,投资人和项目方都需要衡量好自己的价值和需求。对于投资人来说,确定好自己的投资赛道和方向,同时提升自己能够给项目和行业创造的附加值,能够更加精准匹配标的项目;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每一分融资带来的杠杆效应也不一样,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在漫漫创业路上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 反思在投后项目的跟踪中,尚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加密货币行业从业者整体都年轻,创业者、投资人难说谁更有经验和认知。但无论是哪方,都需要有对行业的长期信仰和耐心,冷静对待市场噪音,有独立自主的判断,不断打磨自己对赛道和行业的认知,给用户和行业带来力所能及的价值创造,相信这个市场不会辜负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的每个人。 围绕Blur的潜在投资机会在哪里 1. 代币投资 $BLUR代币当前流通市值约为3亿美金左右(2023年3月1日,流通量13%左右),全流通市值FDV为25亿美金左右。根据我们对Blur的估值,当前$BLUR属于偏高估区间,已经包含了市场对Blur项目的未来较高的预期。代币投资仍需考虑上述Blur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以及宏观因素的转向。 2. NFT投资 自从Blur去年10月上线以来,NFT市场交易量提振不少,流动性增加也使得交易员投资买卖的意愿更强,更多的套利、交易机会随之增加。Blur 2月14日开启第一轮代币空投领取的同时,也宣布了第二季的活动,可以明显从数据上看出,交易者们也在积极参与“连环空投”活动,2月15日交易量较之前有明显增长。预计在Blur持续进行的第二轮空投活动期间,NFT市场还将保持同等热度。 图片来源:NFT Marketplaces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图片来源:NFT Marketplaces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更加高阶一些的NFT交易,还可以配合NFT-Fi工具进行杠杆和风险对冲。NFT期货产品包括NFTPerp、NFEX、Tribe3等。部分NFT交易员为了得到更多的空投,会频繁大量在地板价附近挂单或要价(Collection Bid),期货协议可以帮助对冲交易达成后NFT价格上涨下跌带来的风险,也可以使得NFT投机者在NFT市场流动性较好的时候,给交易策略增加杠杆。 当然,许多NFT-Fi协议还处于早期阶段,也会存在一定使用成本,投资者需要自行计算,平衡收益与成本后设计交易策略。NFT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做市商业务也逐渐兴起,在NFT市场中也存在庄家拉盘导致散户交易者被套的情况,提醒投资者注意NFT交易风险(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 3. Blur及Paradigm生态合作 Blur项目自身的强大也会有反哺合作方以及Paradigm投资其他标的的可能。2022年10月底Blur刚上线时,Paradigm与Justin Roiland合作的社会实验项目Art Gobblers开启Free Mint活动,地板价一度飙升至14 ETH。Blur的投资人和帮助Blur宣传的KOL可以直接参加Free Mint从中获益。从这一事件看出,Paradigm和Blur关系紧密,不排除未来还会有互相造势、互相贡献流量的运营策略。Paradigm也曾投资多个DeFi、NFT、公链、MEV项目,旗下的项目和产品或许未来还会有与Blur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小结 Blur拥有一支意在真实解决行业痛点和长期建设的团队,在Paradigm的长远眼光和代币经济学模型的专业认知加持下,我看到了Blur进一步改变NFT交易范式、颠覆NFT市场格局的未来。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7
美股已坐在火药桶上?摩根大通:再跌5%或引爆股灾式浩劫!
go
lg
...
期权成交的这种爆炸性增长可能主要受到
高频
交易员
、做市商和短线交易者的推动。而散户投资者目前并不是 0DTE 期权交易量增长背后的“主力军”——散户投资者约占 SPDR 标普500 ETF 信托(SPY)期权交易量的 20%,但仅占标普 500 0DTE 期权的 5% 左右。
lg
...
IreneLim
2023-03-07
邮储银行:重塑客户体验之旅 让金融服务更便捷更暖心
go
lg
...
助渠道大字版交易范围,新增改密、转账等
高频
交易
,满足老年客户使用需求;建成集语音、视频、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云柜系统,创新推出网点业务的远程“面对面”服务模式,客户通过视频与远程柜员建立专属的“一对一”服务,可实现柜面、自助渠道业务的集约化处理,缩短客户等候时长,为客户带来全新、多样、智能、专业的服务体验。
lg
...
金融界
2023-03-07
关于Blur的深度讨论及潜在投资机会
go
lg
...
息。 Michael Lewis 的《
高频
交易员
》描绘了华尔街的
高频
交易员
(High Frequency Trader)为了更高级别的信息传输速度,不惜斥巨资铺设光纤线路,速度对交易盈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普通的 NFT 交易还没有发展到
高频
交易
的内卷阶段,但是 NFT MEV和 NFT 机器人已经证明信息流速度能够创造巨大价值。因此,当 Blur 带着最快的信息流速度横空出世时,给用户(尤其是扫货需求强的专业级用户)带来了碾压其他平台的交易体验,频繁交易的 NFT 炒家、巨鲸快速而自然的切换了交易市场的使用习惯。Blur 可以说是第一家真正意识到信息流速度对于 NFT 交易重要性的平台,也因此快速赢得了市场。 成本 Blur 也尽力为用户提供交易成本最低的环境。降低成本是最直接解决流动性的方法之一。交易手续费、版税、Gas Fee 和 NFT 本身的价格构成了交易者的主要成本。除了流动性,用户对交易成本的敏感性也是极高的,市场会用脚投票,选择成本最低的平台。本文就交易手续费和版税展开讨论。 交易手续费(当前 0% ) Blur 上线至今一直主打 0% 交易手续费,对于 OpenSea 2.5% 、X2Y2 0.5% 、LooksRare 2% 、SudoSwap 0.5% 的交易手续费都是一个极为有力的打击。对于卖家来说的确可以将手续费通过 NFT 自身价格转嫁给买家,但是降低交易手续费本身在市场中起到了促成交易的作用,拉近买单卖单的距离。未来 Blur 可能会在社区决议下提高交易手续费,但是短期内仍旧会维持这一水平。 版税(初期为最低 0% ,后调整为最低 0.5% ) Blur 在 2022 年 10 月公开上线时,不强制执行创作者版税,卖家可以将版税最低设置为 0% ,也可以按照原有创作者版税方案执行,但是对于支付 0.5% 版税的交易者 Blur 明确会给与更多空投以鼓励这种行为。言下之意,Blur 支持创作者,但也深知降低版税也是促成交易的关键点。后期 Blur 将版税规则调整为最低设置成 0.5% ,虽然标准线上升但没有引起社区对于X2Y2反复更改版税规则时候那么大的争议。 代币发行后,Blur 也很快宣布了新的版税规则,从吸引创作者角度出发,反击 OpenSea 对 Blur 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政策。 前情提要: 2022 年 11 月,OpenSea 上线了交易市场黑名单(Blocklist)工具(包含 Blur 在内的多个不强制执行版税的交易市场),NFT 创作者可以选择使用该工具,以屏蔽在不强制执行版税的平台上进行交易,但好处是 OpenSea 会对采用该工具的 NFT 合集强制版税收取,不采纳该黑名单的 NFT 合集可以在多个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但是 OpenSea 不会对买家强制执行版税。这一举措让许多创作者陷入两难境地,若选择 OpenSea 的黑名单,版税收入比例得到了保证但是会牺牲 NFT 在 Blur、X2Y2等交易市场中的流动性机会,若选择了多个平台的流动性,就不得不牺牲部分版税收入。 2023 年 1 月,Blur 使用 OpenSea 的 Seaport 协议,巧妙绕过了上述黑名单工具的政策,意味着新发的 NFT 可以在采用 OpenSea 黑名单工具的同时,在 Blur 上进行交易。如此一来,NFT 创作者们可以在 OpenSea 上征收全部版税,同时也可以在 Blur 上进行交易。 Blur 最新的版税政策给了 NFT 创作者提供了 3 种选择: (1 )选择一:不采用 OpenSea 黑名单工具的新 NFT 合集,Blur 对这类新 NFT 执行最低 0.5% 的版税保护; (2 )选择二:采用 OpenSea 黑名单工具的新 NFT 合集,Blur 对这类新 NFT 同样执行最低 0.5% 的版税保护(因为 Blur 目前通过 SeaPort 协议绕过 OpenSea 黑名单); (3 )选择三:NFT 合集若完全禁止在 OpenSea 上交易,Blur 会强制执行完整的创作者版税(Full Royalties); 此外,Blur 还讽刺性地给出了目前尚不可执行的“选择四”:若 OpenSea 停止黑名单工具,Blur 会与 OpenSea 一同执行完整的创作者版税政策,可以看作是 Blur 隔空喊话 OpenSea 取消黑名单政策。 细思其中的博弈逻辑,看似是“版税之争”,实则是价格拉锯战,因为当版税政策一致时(选择四:OpenSea 取消对 Blur 黑名单),两个平台成本端的竞争就直接落到了交易手续费上,届时谁能够在价格战中坚持更久就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用户和交易量。Blur 采取的代币模型激励及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在 NFT 社区参与治理、国库资金投放、流动性激励方面具有更多灵活性,使其在吸引 NFT 社区和创作者方面更加具备优势。 图片来源:Blur Mirror UI 展示:Blur 为 NFT 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交易信息,降低用户在不同平台间切换的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数据看板的精细优化则为 NFT 交易者的决策提供了更好的辅助,利于交易频次的提升。 NFTGo 在其最近发布的《NFT Annual Report 2023 》中总结到,NFT 专业交易者的习惯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本先在社交媒体发掘项目,然后去 OpenSea 完成交易,发展到如今是发掘项目后,通过数据分析平台、聚合器调查后再进行交易。 Blur 的 UI 界面类似 Bloomberg,为 NFT 交易者提供了多维度的交易信息,包含历史交易走势、交易深度、挂单信息、要价情况以及 NFT 合集自身的基本信息,包括发行总量、版税比例、持有者占比等。一览无余的 UI 界面使得交易者不再需要去多次对比其他交易市场、数据分析看板的信息,也无需跳转多个页面获得判断交易所需的信息。在设计方面,Blur 专业化的展示体现了团队对 NFT 交易者细致入微的了解。 横向比较来看,同属聚合器赛道的 Gem 以及已经集成到 Uniswap 的 Genie,在产品设计方面差距甚远。交易者仍需跳转多个界面获得数据和信息,看似更全面的信息展示,实际存在较高的信息冗余,用户选择和等待的时间提高了交易摩擦,降低了交易频率。其中,Gem 的展示界面直接集成了Dune Analytics的数据展示、Bubblemaps 的持有者地址的图谱功能,数据的全面性不错但直观性欠佳,且数据真实性也完全依赖第三方。相比之下,Blur 仅提供了有限的信息和数据,但是聚焦在 NFT 交易的关键信息上,信息的直观性、可读性更高。Blur 团队对 NFT 用户交易习惯的了解、对 NFT 行业痛点的认知,都体现在了专业和贴心的产品设计中。 Blur 持续改变 NFT 行业交易范式的野心从近期 UI 优化中可见一斑。当前的 UI 设计简化了用户的交易流程,但其业务版图目前仅覆盖了交易市场,重心更多在 NFT 的二级交易,NFT 初阶用户一开始还是会将 OpenSea 作为跨入 NFT 世界的第一站,因为 OpenSea 有其更加 NFT 小白友好、多链、多品种的优势。Blur 在 2023 年 2 月 17 日,更新增加了“Trending”(趋势潮流)看板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 Blur 上看到近期火热的 NFT 项目,将 NFT 市场更一线和更早期的交易信号也纳入展示范围。 我们可以看到 Blur 在朝着 One-Stop-Shop 一站式平台的方向发展,协议中积累了大量用户后,当用户使用习惯逐渐养成后,配合不同业务的交叉销售,Bulr 对 NFT 市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加。 图片来源:Blur 官网 BAYC 系列 合集出价功能(Collection Bidding): Blur 除了拥有和其他竞品一样的扫货(Sweeping)、批量上架(Bulk Listing)等功能以外,其针对一个 NFT 合集推出的出价功能赢得了众多 NFT 专业交易者的喜爱。 其他交易平台上的出价功能仅能针对单一 NFT 或者干脆没有该功能,抽象类比到 FT 的交易中,意味着市场中只有卖单信息是透明公开清晰的,但交易者对某一 NFT 合集的买单需求情况是没有清晰了解的渠道的。Blur 的合集出价功能填补了这一关键的市场信息、功能空缺。在设计该功能时,Blur 也开启被盗 NFT 保护功能(Stolen NFT Protection),避免被盗 NFT 被出价买走的情况。 Bid 功能使得用户可以直接用ETH资金进行出价,省去了在某些平台需要将 ETH 兑换成 WETH 再进行交易的繁琐流程,进一步节省了用户的交易时间。 2. 利基市场产品定位,反而掌握了市场核心用户 因为 UI 界面酷似 Bloomberg、具有代码风格,Blur 的 Pro-Trader-Friendly (专业交易者友好)的特色非常鲜明,但这也与其初期产品定位在服务于 NFT 专业交易者、NFT Flippers 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有关。在 NFT 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以太坊上蓝筹 PFP 资产为主、大量腰尾部 NFT 资产为辅的格局,用户群体中也逐渐形成了一批经验丰富的 NFT 炒家、专业交易者和做市商,这部分人群虽不是推动 NFT “Mass Adoption”的一线力量,但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蓝筹资产、对 NFT 炒作/Flip 的专业经验、且是行业流动性的主要来源。这部分利基市场也是 NFT 市场中最活跃的玩家,掌握了这部分用户,也意味着掌握了 NFT 中最核心的用户群体。NFT 用户市场众口难调,Blur 没有选择更多小白用户、新用户友好的简单可爱的 UI 设计,选择了代码风格的界面看板,切入专业级的市场,掌握的是更加活跃、资金体量更大、流动性动力更强的高价值交易用户。后期随着用户增长,新用户也有望逐渐转化成为高阶玩家。 对于 NFT 巨鲸、
高频
交易
者、NFT Flippers、专业交易者、NFT 基金、NFT 做市商而言,以往一直缺少比较一站式好用的工具和产品,Blur 的出现为专业玩家解决了这一痛点,专业的细节设计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在社区内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得到了用户口口相传的好评。 3. 增长优先战略快速攻城略地 创始人@PacmanBlur在公开的采访中曾提到,相比短期内零协议收入,Blur 更加重视早期用户增长和创造给用户带来真实价值的产品,好的产品不会担心长期变现的方式,早期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直观的产品争夺用户。 2023 年 2 月 18 日,OpenSea 宣布短时间内实施 0% 交易手续费的政策,同时对于所有 NFT 合集都采用可调节式的版税政策(此前是仅针对新的 NFT 合集),最低版税水平 0.5% (与 Blur 最低版税线一致),并且取消了对 Blur 的黑名单工具。这一行为已经足以证明,OpenSea 感受到了 Blur 对它造成的巨大威胁,不得不采用更低的费用、更灵活的版税政策来做抵抗。(备注:合约中已经采用了链上强制实行版税收取的 NFT 合集不适用可调节版税政策。) 图片来源:OpenSea Twitter 4. 运营技巧方面,持续的空投预期与产品新功能的节奏完美契合,牢牢锁定用户和市场关注度 Blur 发币前的运营策略也值得所有创业团队学习。加密货币领域的“空投文化”一直能够吸引较多的流量和关注度,但是能够把代币空投作为工具并把价值发挥到极致的,Blur 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确定性:Blur 发币前第一季的空投分成了三轮,分阶段“调教”用户使用 Blur 平台,Airdrop 1 给了参与内测的部分用户,Airdrop 2 激励给挂单的用户,Airdrop 3 激励给要价的用户。除了第一轮的空投是内测结束后宣布,Airdrop 2 和 Airdrop 3 均是在活动刷空投前宣布规则,对于通常闭着眼睛盲刷空投的用户来说,确定性是更高的,方向性也会更强,既能够实现 Blur 希望用户体验的功能(挂单及合集要价功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又能够使得用户“劳有所得”。 递进性:第一季的三轮空投,每一次都比前一轮空投量更大(第二轮是第一轮空投的 1-2 倍,第三轮是第二轮的 10 倍),给与更多后入场的用户更多的激励。此外,Blur 在宣布第三轮空投时,同时上线了独家的“合集要价”(Collection Bid)功能,也给予了这个功能的使用者最多的奖励空投,将空投激励用到了产品新功能宣传和用户习惯强化上。“合集要价”本就填补了市场空缺,而团队运营的巧思使得功能推广轻松实现。 并不是说“空投”都是有效的、有益的,也不是照搬 Blur 的空投模式一定会再次成功。Blur 运营上的成功,在于团队深谙用户对于空投的预期,并利用预期设计了良好的节奏匹配新功能进行宣传,沉淀为长期的社区绑定关系。 5. 代币经济学展现团队长期建设产品的决心和DAO治理的愿景 $BLUR 的代币经济学体现了团队长期建设项目的目标和去中心化治理的愿景。创始人@PacmanBlur曾在 Twitter Space 中多次提到,Blur 的代币经济学设计是由团队与投资人 Paradigm 共同合作设计,借鉴了不少其他DeFi项目的代币经济学模型(包括 Uniswap、GMX、dYdX等)。从代币经济学文档中看出,团队深知代币是联结社区的桥梁,大部分的代币(51% )最终都会分发给社区参与者,其构成如下所示。 51% Blur 社区成员 = 12% 第一季空投 + 10% 第二季空投 + 29% 其他贡献者拨款/社区项目/激励等 团队非常重视社区去中心化参与协议未来治理,给与社区 51% 的代币,也非常重视回馈和奖励创作者、NFT 社区、社区贡献者,代币经济学也为 NFT 创作者留足了激励空间,有利于协议期吸引 NFT 创作者和社区。 图片来源:Blur 官方文档 Web3.0 投资 1. Web3.0 急需 Mass Adoption 的不是用户,而是优秀的创业者、开发者 NFT 诞生于 2017 年,由加密猫 CryptoKitties 的创始人 Dieter Shirley 提出,为了让市场区分 CryptoKitties 与 ERC 20 的区别,将 NFT 非同质化代币的概念推向市场。2018 年 OpenSea 成立, 2021 年末 Gem 成立, 2022 年X2Y2、LooksRare 诞生,NFT 市值在 2022 年曾达到346 亿美金的最高水平(2022 年 5 月),然而 NFT 交易平台中的最基本的买单集中信息展示直到 2022 年第四季度才由 Blur 向市场推出,让身处加密货币投资机构的我再次意识到,行业优秀的创业者太少,真正最迫切需要 Mass Adoption 的不是用户,而是优秀的创业者、开发者。 Blur 的创始人近期解除“匿名”状态,公开展示了自己过往的经历。在各种采访和公开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PacmanBlur具有工程师教育背景, 2016 年第一次创业就成为了 Y Combinator 2016 年冬季批次的项目之一,此后他去 MIT 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时期遇到了 Blur 的联合创始人。2018 年,当他们还在 MIT 读书期间,两人一同创业,并且在 2021 年把公司成功出售。结束了上一段创业后,两人很快就开始 Blur 项目的创业,因为@PacmanBlur自己在 2021 年的时候着迷于 NFT 交易,但作为用户的他觉得市场中缺乏从交易者角度去思考和设计的交易市场、NFT 基础设施,所以产生了 Blur 的想法。Blur 的 10 人团队也是人才济济,包含 7 名工程师曾来自于 Citadel、Five Rings、Twitch 团队,以及 1 名来自 Square、Brex 的设计师。总的来说,Blur 团队具备传统金融行业的交易公司、大型流媒体平台的开发经验和知名公司的设计经验,是 Blur 能够推出广受用户欢迎产品的良好基础,两位创始人过往的创业和合作经历也为再度合作、管理团队、融资做了充分的铺垫。 2. 解决行业真实痛点的产品不畏惧红海竞争 Blur 团队于 2022 年 1 月成立, 5 月开始产品内测, 10 月产品公开测试,项目成立一年左右发币。项目的节奏在加密货币圈不算非常快,但是可以看出团队自始就有清晰的产品思路,在熊市大环境下始终保持着开发产品、推出新功能的节奏。尽管在 Blur 上线之前已经有许多 NFT 交易市场率先抢占市场,但行业痛点一直存在,一直未被现存的竞争者所解决。对于创业团队来说,赛道竞争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但是按照第一性原理,重心更应该在于“解决行业痛点”。如果产品足够优秀,可以改变赛道原有竞争格局,厚积薄发,甚至引领行业的趋势和发展。 都说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Blur 没有选择在完美的时机(牛市)上线产品,甚至连发币都没有等到牛市来临。但从结果看,Blur 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甚至成为了熊市期间自主制造叙事的项目。无论产品上线、发币时间是在熊市还是牛市,对于足够优秀的产品和团队差别不会非常大,但对于普通项目可能会有天差地别。这是笔者观察到的所有成功的创业团队都具备的自信。 3. 团队认知决定了产品上限 合集要价功能(Collection Bidding)填补了市场信息空白。Blur 的合集要价功能是提升流动性的关键功能,填补了 NFT 市场中巨大的信息空白。之前摆在 NFT 交易者面前的一个问题是,供给明确而需求不清晰,即用户以往只能在其他交易市场/聚合器清楚了解挂单情况,但对于 NFT 的要价需求情况无法掌握,好比在订单簿上交易员只看得到卖一及以上的信息。Blur 的合集要价功能平平无奇,但却给用户提供了直观、清晰的买单要价情况,当信息的空缺被填补,用户交易欲望从根本上提升了。这一功能也极大的方便了掌握大量 NFT 热钱的用户(巨鲸、频繁交易者、专业交易者、做市商们)的低买高卖交易。 代币激励“流动性”,而非“交易量”。在多个@PacmanBlur参与的 Twitter Space 和采访中他都提到,Blur 与其他一些交易市场的代币经济模型的区别点在于,激励“流动性”而非激励“交易量”,后者往往陷入对刷量交易(Wash Trade)的激励,而使得交易量虚增。作为 NFT 交易市场,“流动性好”的定义是卖家挂单可以快速卖出,买家要价可以快速买入。Blur 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代币激励给贴近地板价的挂单和要价,即那些在市场中帮助“撮合交易”的用户。可以类比理解为,鼓励更多的用户集中资金到“买一”和“卖一”,当价格波动时交易自然发生,流动性激励最终会传导至交易量,但是显然比直接激励交易者更加“有机”。 早期以增长为重,变现对于好产品不是大问题。对于 0% 的交易手续费导致短期内协议零收入,@PacmanBlur的回答是项目早期更加重视用户增长和打磨产品,类似阿里巴巴早期的战略方法,先让利给用户,项目达到绝对的优势地位后,再思考变现途径会是更加容易。创始人的“先增长,再变现”战略或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创业项目和团队,但是展现出了他们对于长期建设项目的耐心和信心。 4. 投资是个互相选择、共同成长的过程 很多人看好 Blur 的一个原因是资方背景中有亮眼的 Paradigm,但笔者更觉得这个组合是“互相选择”和“共同成长”。团队对于先增长再考虑收入的远见,与 Paradigm 长线投资风格一致,像是两个“长期主义者”的结合。在代币经济模型设计方面,Blur 也与 Paradigm 一同合作,相信在过程中借鉴了不少 Paradigm 研究团队之前在 Uniswap 等其他项目的代币设计经验。两支优秀团队各自发挥优势,帮助彼此成长、互生共赢,互相带来价值的过程,是值得从业者们参考和学习的。 反思在研究Web3.0 一级项目的工作中,时常能听到两种极端的故事:(1 )某项目 A:各家知名加密货币基金争抢份额;(2 )某项目 B:无人问津,融资 N 月未果。在互相选择的阶段,倒追和被追的故事比比皆是,但从没有“最正确”的选择,只有当下“最合适”的选择。在这个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市场,投资人和项目方都需要衡量好自己的价值和需求。对于投资人来说,确定好自己的投资赛道和方向,同时提升自己能够给项目和行业创造的附加值,能够更加精准匹配标的项目;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每一分融资带来的杠杆效应也不一样,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在漫漫创业路上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 反思在投后项目的跟踪中,尚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加密货币行业从业者整体都年轻,创业者、投资人难说谁更有经验和认知。但无论是哪方,都需要有对行业的长期信仰和耐心,冷静对待市场噪音,有独立自主的判断,不断打磨自己对赛道和行业的认知,给用户和行业带来力所能及的价值创造,相信这个市场不会辜负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的每个人。 围绕 Blur 的潜在投资机会在哪里 1. 代币投资 $BLUR 代币当前流通市值约为 3 亿美金左右(2023 年 3 月 1 日,流通量 13% 左右),全流通市值 FDV 为 25 亿美金左右。根据我们对 Blur 的估值,当前$BLUR 属于偏高估区间,已经包含了市场对 Blur 项目的未来较高的预期。代币投资仍需考虑上述 Blur 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以及宏观因素的转向。 2. NFT 投资 自从 Blur 去年 10 月上线以来,NFT 市场交易量提振不少,流动性增加也使得交易员投资买卖的意愿更强,更多的套利、交易机会随之增加。Blur 2 月 14 日开启第一轮代币空投领取的同时,也宣布了第二季的活动,可以明显从数据上看出,交易者们也在积极参与“连环空投”活动, 2 月 15 日交易量较之前有明显增长。预计在 Blur 持续进行的第二轮空投活动期间,NFT 市场还将保持同等热度。 图片来源:NFT Marketplaces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图片来源:NFT Marketplaces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更加高阶一些的 NFT 交易,还可以配合 NFT-Fi 工具进行杠杆和风险对冲。NFT 期货产品包括 NFTPerp、NFEX、Tribe 3 等。部分 NFT 交易员为了得到更多的空投,会频繁大量在地板价附近挂单或要价(Collection Bid),期货协议可以帮助对冲交易达成后 NFT 价格上涨下跌带来的风险,也可以使得 NFT 投机者在 NFT 市场流动性较好的时候,给交易策略增加杠杆。 当然,许多 NFT-Fi 协议还处于早期阶段,也会存在一定使用成本,投资者需要自行计算,平衡收益与成本后设计交易策略。NFT 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做市商业务也逐渐兴起,在 NFT 市场中也存在庄家拉盘导致散户交易者被套的情况,提醒投资者注意 NFT 交易风险(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 3. Blur 及 Paradigm 生态合作 Blur 项目自身的强大也会有反哺合作方以及 Paradigm 投资其他标的的可能。2022 年 10 月底 Blur 刚上线时,Paradigm 与 Justin Roiland 合作的社会实验项目Art Gobblers开启 Free Mint 活动,地板价一度飙升至 14 ETH。Blur 的投资人和帮助 Blur 宣传的 KOL 可以直接参加 Free Mint 从中获益。从这一事件看出,Paradigm 和 Blur 关系紧密,不排除未来还会有互相造势、互相贡献流量的运营策略。Paradigm 也曾投资多个 DeFi、NFT、公链、MEV 项目,旗下的项目和产品或许未来还会有与 Blur 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小结 Blur 拥有一支意在真实解决行业痛点和长期建设的团队,在 Paradigm 的长远眼光和代币经济学模型的专业认知加持下,我看到了 Blur 进一步改变 NFT 交易范式、颠覆 NFT 市场格局的未来。 信息来源 Blur 官方 Mirror Blur 官网 Blur Escalates Royalty Battle With OpenSea, Recommends Blocking Platform – CoinDesk OpenSea Launches First Royalty Enforcement Tool Amid NFT Marketplace Drama – CoinDesk @pandajackson 42 关于 Blur 的 Tweet Blur Tokenomics 代币经济学解读 – @jessicaxyshen Blur – the NFT marketplace for pro traders | Interview with Pacman | Token Terminal Blur Foundation 代币经济学文档 交易市场概览 – NFTGo NFT 交易市场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Blur 空投领取、未来路线图页面 Blur Rugs OpenSea – Web3 Academy Blur 代码库 @0x Prismatic 关于 Blur、OpenSea 的推文 Delphi Digital关于 Blur 的分析推文 0x Kofi 对于 Blur 的推文 Chris Dixon 与 Fred Ehrsam 2017 年的访谈记录中文版 致谢 本篇研报离不开 @xuxiaopengmint@fanyayun 的建议和审核。感谢@MasterXDai对产品护城河、NFT 交易市场赛道、代币经济学模型等角度的讨论和思路指引。另外,非常感谢@BTCdayu 对报告的及时指正!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6
Layer2:数据、扩容方案、生态
go
lg
...
整体超过主网。Layer2很好地扮演了
高频
交易
层的角色。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目前各大Layer2每执行一次swap消耗的手续费在0.07-0.3美元之间,以太坊上超过3美元。由Layer2来代替以太坊主网执行交易可以节省90%以上的交易费用。 以太坊的最高记录TPS(max recorded TPS)是108,也就是说以太坊1秒钟内最多执行过108笔交易。在这个数据维度上,Loopring和Arbitrum分别达到576和148,说明这两个Layer2的交互高峰期曾远超过以太坊主网拥堵时期。Layer2确实成功帮助以太坊主网分担了交互压力。 此外,Polygon、Arbitrum、Optimism网络产生的日交易费用(生态协议收入的一部分)近期都在2万美元以上,这是生态可持续的象征。 Polygon、Arbitrum、Optimism生态中的DAPP数量都达到了100以上,其中Polygon更是超过7000个。DAPP种类和数量的丰富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Layer2健康。 Layer2扩容方案 目前以太坊的Layer2主要有Polygon、Arbitrum、StarkEx、Optimism、Loopring、Metis、zkSync、Boba Network、ZKSpace、Aztec、StarkNet等。这些生态采用不同的rollup方案,生态也各有特色。 我们都知道,Layer2扩容的主要方向是rollup。所谓rollup就是在Layer2上把多笔交易打包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提交到主网进行验证结算,而不是一笔一笔处理,以此来提升交易速度。 rollup根据验证方式和数据可用性(DA)的不同可以分为4类。验证方式分为有效性证明(Validity Proof)和欺诈证明(Fraud Proof)。数据可用性(DA)分为链上和链下。 所谓有效性证明就是正向推理交易有效,所谓欺诈证明,就是默认交易有效,在固定时间窗口内剔除掉无效证明。打个比方,就好像是解一道数学题,有效性证明是正向解题,而欺诈证明是证明某个值不是解。 所以有效性证明是一个高难度动作,欺诈证明相比之下更简单。这就是为什么短时间内,采用ZK Rollup方案的项目如zkSync和Starkware发展得比Optimistic Rollup类项目慢的原因。 ZK Rollup类项目对EVM(以太坊虚拟机)的兼容进展也不如Optimistic Rollup类项目。 硬币的另一面是,采用Optimistic Rollup的Layer2,用户要把资金提回以太坊,往往有7天左右的“挑战期”,用来甄别无效交易,同时锁定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数据可用性(DA)位于链上和链下的区别是,用于证明交易的数据放到链上还是链下。放到链上安全性更高,但会影响扩容效果。 所以整体来看,上述4类Rollup方案中,ZK Rollup的安全性最高,Plasma速度最快,Optimistic Rollup和Validium是折中方案。 基于这些Rollup方案,各Layer2定制出了自己的扩容方案,也探索出了各自的应用方向。 采用Optimistic Rollup方案的Layer2有Arbitrum、Optimism、Metis、Boba Network。 Arbitrum对EVM(以太坊虚拟机)的兼容性是其最大的优势。Arbitrum几乎完全兼容EVM,开发者把以太坊上的DAPP迁移到Arbitrum后能直接用。Arbitrum也是最早上线主网的Layer2,这为它赢得了先发优势。 目前Arbitrum是所有Layer2中最活跃的生态之一,TVL在所有Layer2中最高,生态中DAPP的数量仅次于Polygon,近期启动的奥德赛活动又将为其带来热度,帮助其吸引用户和资金,促进DAPP的发展。 Optimism已经实现OVM(Optimistic虚拟机,用于执行Optimism上的交易)和EVM完全兼容,原以太坊上的开发工具也可以直接在OVM上运行。 Optimism最大的特点是生态DAPP有准入,同时致力于公共物品发展。团队承诺所有利润用于推动公共物品发展,Vitalik多次表达对Optimism的支持和欣赏,这或许是一个重要原因。 Boba Network和Metis也采用Optimistic Rollup方案。其中Boba Network由Optimism分叉而来,Boba 通过社区驱动的流动性池把Optimistic Rollup的退出周期从7天缩短到几分钟,这应该是Boba对Optimism的最大改进。 Metis则使用并行的Optimistic Rollup架构。可以理解为一个有着不同执行层的网络,不同的执行层专门为特定的应用服务,应用主要是DAO(去中心化自治公司)等,是Metis非常强调的一个概念。 采用ZK Rollup方案的Layer2有StarkWare、Loopring、zkSync、ZKSpace等。 其中Loopring专注于ZK Rollup的应用性,目前聚焦于DEX和钱包。 StarkWare主要推出了2个产品——StarkEx和StarkNet。StarkEx面向运营商,目前只有dYdX(最近dYdX表示将使用Cosmos SDK启动自己的应用链,可能StarkEx无法满足性能需求)、Immutable X、DeversiFi、Sorare采用StarkEx。应用数量虽少,但这些DAPP的数据都能独当一面。 dYdX、Immutable X、DeversiFi、Sorare数据 其中DeversiFi和Sorare是StarkEx的Validium实现(有效性证明+链下DA),Immutable X采用Volition方案。 Volition是StarkWare首创的一种架构,对于每笔交易,运营商/用户可以选择采用ZK-Rollup还是Validium方案。 StarkNet相比于StarkEx更加开放,是一个无准入Layer2,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在上面部署DAPP,也采用Voliton。 目前来看,StarkWare和zkSync是采用ZK Rollup方案中比较大的两个生态,凝聚着市场对ZK Rollup发展的期待。但是因为开发难度大,进展较慢,这两个生态中的DAPP有一大部分还未上线。 除此之外,Aztec和Polygon也值得一提。Aztec专注于做隐私加持的Layer2。Polygon则是走收购/集成多种扩容方案路线。 Polygon目前主要靠侧链(PoS链)扩容,它还采用Plasma(欺诈证明+链下DA),还有一个数据可用性层Polygon Avail,并且收购了zkEVM(零知识以太坊虚拟机)方向的Hermez。Polygon的生态丰富性在所有Layer2中突出,但其本身的原创性,以及是否属于正统的以太坊生态也受到质疑。 Layer2生态对比 整体来看,DAPP在Layer2间有明显的重复布局现象。 ·跨链桥是标配,Orbiter、LayerSwap在Optimistic和ZK系中通用 跨链桥是所有Layer2的标配,几乎每个Layer2都配备了多个桥,其中Polygon、Arbitrum、Optimism因为强大的兼容性,几乎囊括所有桥,包括Hop、Stargate、Bungee、Orbiter、Synapse、Layerswap、Multichain等等。 ZK系Layer2因为兼容性较差,与之匹配的跨链设施比较局限,主要是Orbiter、Layerswap。这两个桥在Optimistic系和ZK系通用,可以重点关注。 ·ZK系Layer2中原生DAPP较多,其中有不少未上线,Argent和Zigzag为必备DAPP 也因为兼容性较差,ZK系的zkSync和StarkNet生态DAPP都比较原生,大量项目处于“待上线”状态。不过如果你去了解这2两个生态,一定会听说2个必备DAPP,分别是钱包Argent和订单簿DEX Zigzag。 相比之下,Optimistic Rollup系的Polygon、Arbitrum、Optimism、Boba中,DAPP丰富,甚至多到泛滥的程度。各赛道的常规DAPP,比如Uniswap、Sushi、Aave、Curve、Wepiggy、BoringDAO、Hundred Finance等,普遍布局到了这些Layer2上。 ·tofuNFT和Taker Protocol是各Layer2中最常见的NFT项目 在NFT赛道,各Layer2上出现频率较高的NFT项目是tofuNFT、Taker Protocol,两者分别是多链NFT市场和NFT抵押贷款市场。 此外,Optimism虽是一个有准入的生态(DAPP需要通过申请才能部署),Optimism上的NFT项目有着明显的以太坊NFT仿盘风格。 ·DeFi是Layer2生态中最成熟的赛道 在Layer2生态的所有赛道中,DeFi最完善。相比之下,NFT、GameFi、SocialFi赛道还比较“贫瘠”(Polygon除外)。 Layer2生态整体而言不缺少DEX、支付类DAPP,此外还有一些收益优化、资管、借贷、衍生品项目,赛道和应用比较丰富。 DeFi赛道中也不乏创新,除AMM之外,还出现了不少订单簿类DEX,如Zigzag、Aboard、Unidex、Rubicon、Sat.is。期货、期权、永续等衍生品的去中心化交易是很多DAPP尝试的方向。此外还有一些平台支持在DeFi间构建交易策略。 ·其他创新和让人感到兴奋的项目 创新和用户体验的优化也出现在一些非DeFi赛道中。例如,Layerswap这个跨链桥专门做CEX向Layer2的跨链。Bungee等比较新的跨链桥推出了“加油”(将A链的gas补充给B链)功能。 而XDAO这样的平台则是很好的DAO工具。它是一个DAO创建、管理平台。其中聚合了所有构建在XDAO上的DAO,你可以查看这些DAO的资金、成员情况,参与投票。你也可以swap不同DAO资产。平台还提供了一些模板用于无代码创建DAO,例如通过这些模板,DAO能为成员分红,提供gas费补偿,设置代币解锁等。 ·Aztec:Layer2中的隐私赛道只此一家 众Layer2中只有Aztec专注于隐私赛道,这是它最大的特色。但是目前Aztec生态单一,只有zk.money这一个DAPP。因此这个生态的可交互选项非常清晰。 结语 Layer2赛道正在崛起。基于ZK Rollup、Optimistic Rollup、Validium、Volition、Plasma等方案,Layer2们定制出了不同的扩容路线,也明确了生态方向。 Layer2生态数据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其中也涌现出了一些优质项目,如Zigzag,XDAO等。Layer2之间的竞争正在变得激烈,DAPP们在Layer2之间重复布局,但层和层之间的流动性割裂、跨链设施的安全性仍是未解的难题。 L2 拓展篇 以太坊主网在正式升级为2.0之前,解决链上拥堵的方式之一是构建一个可以在链外执行大部分活动的2层网络(Layer2),以缓解对主网的计算及存储压力,增加以太坊的可扩展性。 在各种构件Layer2网络的技术中,Rollup逐渐被认为是最优解,因为它能将智能合约的实际计算和存储在链下完成,并将交易数据通过一系列压缩技巧批量提交并保存在以太坊主网上,无需单一数据一一验证。如此一来,layer2网络的安全性不但能由以太坊主网保障,且不破坏网络的去中心化,还能增加网络的可扩展性和效率。更重要的是,Rollup可以让以太坊主网的应用程序便捷地迁移至Layer2。 利用Rollup技术实现Layer2网络的构建,又因密码学的验证算法不同而形成了多种路径,Optimistic Rollup、ZK Rollup、Arbitrum Rollup成为主流方案。目前,应用各种方案的Layer2网络均有所建树,各个流派分别在研发和实践中发展。 其中,ZK Rollup是利用「零知识证明」验证方式来落实Rollup的扩容方案,被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视作Layer2的终极之选。 zkSync网络近期的TVL激增进一步验证了ZK Rollup的可行性,尤其是今年2月zkSync上线了2.0版本的公共测试网络以来,支撑它的ZK Rollup扩容技术方案也越来越受区块链技术社区关注。 那么,ZK Rollup扩容方案究竟是什么?与Optimistic Rollup、Arbitrum Rollup有何区别?除了zkSync2.0,还有哪些网络使用了ZK Rollup技术?本期DeFi蜂窝将一一解答。 ZK Rollup方案概况 简介 ZK Rollup是基于「零知识证明」验证方式落实Rollup技术的layer2解决方案,「ZK」正是「Zero Knowledge」(零知识)的字母简称,该方案起源于2018年下半年,最早由区块链技术研究员Barry Whitehat提出。 保留了Rollup技术的原理,ZK Rollup可以在链下完成复杂计算,生成证明,传输回主网进行证明校验,并存储部分数据来保证数据可用性,且共享主网的安全性。 ZK Rollup的特点正是那个「ZK」部分,「零知识证明」算法能让证明者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结果的正确性。 举个例子,A要向B证明自己拥有某个房间的钥匙,假设该房间只能用钥匙开锁,而其他任何方法都打不开。这时有2个方法:要么,A把钥匙出示给B,B用这把钥匙打开房间的锁,从而证明A拥有该房间的正确钥匙;或者B确定该房间内有某一物体,A用自己拥有的钥匙打开房门,然后把物体拿出来出示给B,从而证明自己确实拥有该房间的钥匙。 后面的方法就类似于零知识证明。它的优点在于,在整个证明的过程中,B始终不能看到钥匙的样子,从而避免了钥匙的泄露。 「零知识证明」对于强调隐私性的区块链来说是重要的技术手段,比特币网络就是应用之一。除了隐私性,技术研究人员也开始将其应用在提升区块链的性能方面,ZK Rollup就是其一,它主张,若某个区块需要大量数据验证才能完成打包、开启下一个区块,不妨由一人验证并生成证明,而其他人来验证这个证明无误即可,这样就避免了每个人都要花很长时间来验证一个证明,从而提高数据验证的效率。 在ZK Rollup方案下,Layer2网络上的多个交易数据打包之后,会创建一个链下计算的「零知识证明」结果,主网(Layer1)验证者可以快速检查此证明是否正确。而且,正因为Layer2到Layer1的交易数据能即时验证,因此,它也能实现Layer2资产转移到Layer1时可以即时结算。 ZK Rollup与其他Rollup方案的区别 ZK Rollup是利用Rollup技术构建以太坊Layer2网络的一种实现方式,另一个主要是Optimistic Rollup,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的验证算法不同。 Optimistic Rollup使用了「欺诈证明」验证算法,它的前提是验证者要在Layer2网络上质押一定数量ETH「押金」,作为「不撒谎」的背书,如此前提下,它假设Layer2网络的交易均有效,提交到layer1(以太坊主网)的数据都正确,如果有人对任何一笔交易提出异议,这个时候,数据才需要在以太坊主网上进行一一验证,哪个验证者提交的数据有问题,就会被网络判定为欺诈,那么这个验证人的押金被没收。 在这样的验证算法原理下,当Layer2上汇总的每批交易提交到Layer1时,会有一个7天的异议提交周期。这也造成用户从Optimistic Rollup方案下的网络中提取或退出加密资产时,增加了一个7天的等待期。 这不但造成了Optimistic Rollup相关网络的体验不友好,更麻烦的是,一旦出现异议数据,所有交易数据都要在主网上重新验证,反而增加了主网负担。 于是,针对这个痛点,Arbitrum Rollup在Optimistic Rollup上进行了改善,它主张把异议部分先进行划块处理,找出争议最大的部分,以太坊主网只对争议部分进行验证,以此缓解主网的验证负担。 除此之外,Arbitrum Rollup的进步还在于实现了与EVM的兼容,这就使得应用该技术的layer2网络可以承载以太坊主网上的应用无缝迁移,于是,不少DeFi应用选择部署「Arbitrum版」。相较之下,Optimistic Rollup扩容方案还没有做到100%兼容EVM。 可见,Arbitrum Rollup方案算是Optimistic Rollup的「改进版」。尽管如此,资金从Arbitrum Rollup相关网络的退出时还是需要一个等待期,这个痛点还有待改善。 而在与EVM的兼容方面,ZK Rollup也此前一直难有突破。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花名V神)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ZK Rollup由于底层技术较为复杂,想要做到完全兼容以太坊虚拟机可能需要几年时间,短期内,Optimistic Rollup是以太坊扩容方案的可行之选,但长期而言会更倾向于ZK Rollup。 V神这么一点评,ZK Rollup被认为是以太坊扩容方案的「圣杯」。 令人意外的是,ZK Rollup兼容EVM的开发进度比预期快了许多。今年2月份,使用ZK Rollup方案的zkSync 2.0公测网上线,它兼容了EVM。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ZK Rollup方案不再被束之高阁,基于它的网络将迎来应用的迁移。 目前,ZK Rollup方案的Layer2落地的主要选手是StarkWare和zkSync。 zkSync不断升级完成EVM兼容 2019年,MatterLabs团队开始利用ZK Rollup扩容方案开发zkSync网络。2020年6月,zkSync1.0版本上线,主要聚焦于支付。作为Layer2扩容层,zkSync1.0链上的转账手续费用极低,处理交易快速,且手续费不仅限于ETH,利用该网络转账的其他以太坊标准资产也能用作手续费,资产进出以太坊主网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目前,用户可以通过授权以太坊钱包激活zkSync网络账户,ETH、ERC-20标准下的USDT等资产可自由进出该网络,资产可与其他zkSync账户进行转移。 zkSync1.0由于不兼容EVM,网络的可用性受到限制,能支持的应用场景非常有限,但由于转账费用低,到账即时,zkSync1.0最主要的应用方向还是支付。 今年2月,zkSync 2.0版本的公共测试网上线,实现了EVM兼容,也因此成为首个利用ZK Rollup方案并兼容EVM 的区块链网络。 zkSync2.0支持开发人员使用以太坊原生编程语言Solidity在网络上部署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以太坊主网上现有的DeFi应用也可以集成至zkSync2.0网络上,开发者和用户都低费用、高效率地使用这个Layer2网络。 去中心化交易应用(DEX)ZigZag ZigZag没有采纳DEX常用的自动做市商(AMM)机制,而是采用去中心化订单簿模型,这正是ZK Rollup技术底层天然的「汇总性」带来的便利,它允许交易者以最小的滑点和高流动性订单进行现货交易,试图成为中心化交易所(CEX)在链上的替代方案。 Layer2跨链桥Orbiter Finance Orbiter Finance是为Layer2网络搭建的跨链桥,它支持zkSync、Arbitrum、Optimism等Layer2网络间的资产跨链转移,也支持Layer2和Layer1之间的资产互转。 StarkWare系统化创建Layer2 StarkWare可以视作一个公司,它创建于2018年,有一套完整的Layer2系统解决方案,特别是它在「零知识证明」基础上创新出zkSTARK算法,用以进一步增强网络的扩展性,并将这一算法进行了产品化,形成了StarkNet(Layer2扩容网络)和 StarkEx(扩容技术)两个落地模块。 StarkNet 它是搭建在以太坊上的Layer2网络,测试网已经于2021年11月上线,支持开发者进行应用部署,用户可以将交易发送到网络上,所有交易将定期进行批量处理,生成STARK证明,然后在以太坊主网验证这些证明。由于验证所需的计算内容很少,从而提升了链上的处理效率。 由于StarkNet还未兼容EVM,因此,它一直没有获得以太坊头部DeFi应用的迁移。目前,该Layer2上主要应用为去中心化交易应用(DEX)Myswap和一站式交易应用JediSwap StarkEx 它是一套可扩容引擎技术,专门为以太坊应用提供扩容方案和程序服务,已经用于不少知名去中心化应用,包括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应用dYdX、去中心化交易应用DeversiFi、NFT生态系统Immutable X。 作为期货交易平台,dYdX(DYDX)需要高速结算, StarkEx帮助它大大提高了结算速度,增强了用户体验。 DeversiFi是首个采用StarkEx扩容引擎的DEX,它使用的是订单簿模式,实现方式是链下处理交易、链上完成结算。以往,链上结算的方式对链的性能要求较高,Layer1类型的网络对此存在制约。现在,StarkEx引擎解决了这一点,它为非托管式交易提供了即时结算、高流动性、低滑点等保障。此外,DeversiFi使用了zkSTARK算法的隐私层,很好地保证了用户的交易隐私。 Immutable X是以太坊针对NFT资产设置的Layer2扩容方案,它基于StarkEx引擎搭建,该网络上的资产及交易数据均由以太坊保障,用户无需担心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StarkEx支持提取资产到以太坊链上即时到账,没有7天的间隔期。目前,卡牌游戏Gods Unchained(GODS)、战斗类角色扮演游戏Illuvium(ILV)等已选择与Immutable X集成,为用户提供快速的、0 Gas费的交易体验。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6
华尔街赌徒乐园又有新玩具 就连十几岁孩子也在打听0DTE期权
go
lg
...
力量出现时,比如量化宽松、杠杆ETF、
高频
交易
等,总有一种新产品在华尔街应运而生并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现在这个规律应在了一种名叫“零日到期”(0DTE)期权的金融产品上,顾名思义这种期权的到期日不足24小时。从Reddit上的民间炒股专家到华尔街专业投资人士都对它的风险性大加批判,每天都在说这种可以被快速触发的金融工具带来的风险有多么巨大。 摩根大通策略师Marko Kolanovic警告说,一旦0DTE期权爆雷,市场可能出现“波动性末日2.0”。在华尔街以外的地方,有一个推特账户什么都不做,只是每天预测这种期权的日益增多会将整体股市带向何方。一位基金经理说,当十几岁的孩子也开始询问0DTE时,他对这种情况感到担心。 由于0DTE期权交易量巨大、到期时间很短而且无法确知交易者身份,要了解这种期权有多疯狂颇为困难。虽然有人认为这类衍生品可以降低市场波动性,但也有些人它本身恰恰就是造成极端波动的源头。 “当你遇到大波动时,你总会听见有人说,‘你必须要小心,你在制造一个大麻烦’,” Stewart Capital Advisors LLC总裁兼首席投资官Malcolm Polley表示,“我认为他们并不完全了解情况,因为现在这种现象我们以前从未真正见过。” 0DTE期权在2021年网红股爆火时被散户投资者发现是一个便宜的炒作工具,去年在Cboe Global Markets Inc.等机构将标普500指数期权到期日覆盖到每个工作日之后,以股指交易为标的的0DTE期权再次获得提振。由于美联储实施数十年来最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美股盘中“变脸”已经是家常便饭,0DTE期权因此一跃成为机构宠儿。 高盛集团汇编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第三季度,0DTE合约占标普500指数期权总成交量的40%以上,几乎是六个月前的两倍。 摩根大通认为,这种爆炸性增长可能主要受到
高频
交易员
、做市商和短线交易者的推动。 0DTE期权和量化交易是天生一对:对于能够在千分之一秒内计算出交易周期的量化机构而言,0DTE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可以平衡风险敞口,优化快进快出的交易策略。 摩根大通顶尖的衍生品交易策略师Kolanovic认为,这种成功其实埋下了祸根。在他看来,风险被集中在做市商,作为交易的对手方,做市商必须买进和卖出股票以保持市场中性立场。一种担心是“自我强化式”的下行螺旋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动荡,造成类似于2018年波动率内爆这样的事件风险。 但美国银行策略师们迅速推翻了该理论,他们认为今天的市场比五年前要平衡得多,五年前是因为所有人都押注波动率下降,所以市场才容易出现剧烈逆转。 在本周的最新报告中,Riddhi Prasad、Nitin Saksena等美银策略师观察到,0DTE期权成交量在去年加速回升,短线交易的追随者日益增多,0DTE获得了净买入。按照假设,做市商需要顺应当前的趋势,在上涨时买入股票,在下跌时卖出股票。 然而,近几个月来,日内动能交易的表现稳定,美银将其归因于期权卖盘增加。换言之,市场并没有出现可能造成类似2012年2月暴跌事件的单边市。 “0DTE的巨大市场容量可能吸收了最初的需求冲动,但也存在越来越多卖家,”美银策略师写道。 SpotGamma创始人Brent Kochuba通过研究发现,0DTE期权的爆炸性增长实际上是一股积极的市场力量。“0DTE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地方似乎是0DTE看涨期权在大跌后被用来‘逢低买入’。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波动性。” 无论如何,日内交易员对这款利润丰厚的新游戏的兴趣似乎正在上升。 PGIM Quantitative Solutions首席投资官George Patterson体会到了散户对这类产品的热情,最近他的一些朋友十几岁的孩子向其问起关于0DTE期权的问题。虽然这类产品短期内可以用作对冲工具,但他认为对非专业投资者来说风险太大。 “0DTE期权交易成为又一个被散户投资者追捧的对象,他们认为这东西和彩票差不多,” Patterson说。 一些分析师表示,0DTE正在削弱华尔街广泛使用的恐惧指标——VIX——的有效性。虽然0DTE合约能反映市场上焦虑情绪的加剧,但它不在被VIX雷达范围内,VIX的计算仅基于期日为23至37天的标普500指数期权。
lg
...
金融界
2023-03-04
“币安内线交易”再现 币圈曝光“短线卖出套现获利”累犯 社群怒骂“内幕聪明钱”
go
lg
...
押品,其中11亿美元的USDC被转移至
高频
交易
公司Cumberland/DRW钱包。消息称,Cumberland可能在币安推出BUSD,试图攻占稳定币市场分额的任务中扮演协助角色。 对此指控,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也发推反驳,称该文章内容不实、不了解交易所运作状况,刻意释放恐慌情绪。他解释:“《福布斯》又撰写了一篇制造恐慌的文章,上面写着许多指控问题,并有虚假的陈述,刻意误解了事实。” “我深深地失望的是,《福布斯》继续撰写毫无根据的文章,失去了自己的信誉。”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公众号:王哥爱吃香菜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1
“币安内线交易”再现!币圈曝光“短线卖出套现获利”累犯 社群怒骂“内幕聪明钱”
go
lg
...
押品,其中11亿美元的USDC被转移至
高频
交易
公司Cumberland/DRW钱包。消息称,Cumberland可能在币安推出BUSD,试图攻占稳定币市场分额的任务中扮演协助角色。 对此指控,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也发推反驳,称该文章内容不实、不了解交易所运作状况,刻意释放恐慌情绪。他解释:“《福布斯》又撰写了一篇制造恐慌的文章,上面写着许多指控问题,并有虚假的陈述,刻意误解了事实。” “我深深地失望的是,《福布斯》继续撰写毫无根据的文章,失去了自己的信誉。”#NFT与加密货币#
lg
...
小萧
2023-03-01
金色观察 | Blur上到底有多少洗售交易?
go
lg
...
直是NFT交易者的主要动力,传统市场的
高频
交易
虽然并不适合所有人,但如果在区块链上可行,交易者就找到一种方法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然而至少在本文撰写时CryptoSlam仍将Blur上的某些交易归类为“洗售交易”,但如果用“洗售交易”这个词来描述Blur上发生的事情也许并不太妥当,或许可以换成“无机交易”更为准确。 Blur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充满争议,从与OpenSea的版税之争到现在的洗售交易,无论如何,这个正在崛起的平台给沉闷的加密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未来发展也值得关注。 本文部分内容编译自decrypt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1
上一页
1
•••
49
50
51
52
53
•••
5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2小时重要会谈!巴拿马宣布退出一带一路 特朗普阵营:再与中国合作将实施强烈报复
lg
...
特朗普突发暂停关税战、准备与中国对话!比特币飞流直上10.1万 黄金2813无视PMI爆表
lg
...
重磅!特朗普警告大幅提高对华10%关税 美中谈判料很快开始 将与习近平会谈
lg
...
中国重大信号!彭博:如果特朗普重燃对华贸易战 中国恐放松对人民币的控制
lg
...
史诗级大暴跌!比特币逼近失守9.1万、全网70万人爆仓 特朗普家族仓位闪崩逾21%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70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4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