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占比如何? A:Q3因为9月下旬有汇率波动带来一些损失,但Q4又有了正向的影响,预计汇兑收益影响1亿左右。Q3的平均汇率在7.1205,Q4的平均汇率在7.1236,因此对Q4的毛利影响很小,经测算在0.2%左右,可以忽略。Q4公司在海外的产能持续提升,出货量也在逐步提升,更多的增量会在2025年体现。 Q6:除了市场关注到的CSP客户之外,其他新增客户也处于400G到800G的升级换代阶段,请展望他们的需求和节奏? A:2024年公司收获了一些新增客户,除了传统云厂商之外,新客户们在AI算力的建设设施的投入也在不断增长,总体规模跟CSP相比还有些差距,但从增速来看很迅猛。 Q7:上游出现缺料的情况,供需会有些变化,那么在2025年800G产品的价格变化会有什么变化? A:对于2025年刚开始部署800G的新客户不存在降价问题;对于去年的老客户继续使用800G的情况会有些调价,但幅度不方便透露。 Q8:前面提到1.6T在2025年Q2开始放量,那么这款产品的大年应该是在2026到2027年?公司目前在3.2T的进度和技术路径的选择? A:2025年有两大重点客户会率先开始用1.6T,明后年除了这两家重点客户持续使用外,也预计会有其他CSP客户开始部署1.6T。公司目前正在预研3.2T,还没有看到客户提出3.2T的具体需求。 Q9:公司客户基本是海外客户为主,那么国内客户也在大幅度增加需求,是否我们在国内大客户方面有布局?后续国内客户会当做重点的战略布局么? A:公司一直都是国内大客户的主力供应商。市场对公司的理解可能有偏差,以为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不足。公司虽然国内市场的收入比例偏少,但并非竞争力所致,而是因为海外和国内两大市场的需求差异所导致的。国内市场也是我们重点布局的,有专门的子公司负责国内市场的开发。 Q10:2024年Q4的少数股东权益的比例是多少?Q4的投资损益上的波动与往年有多少的变化? A:少数股东损益的比重比较小,影响也很小,年报里会有具体数据披露。Q4的股权投资损益按照惯例会在年底进行公允价值确认,通过基金间接持有,产生的投资损失大概几千万元,会包含在经常性损益事项里。 Q11:硅光方案上量后对EML的短缺是否会有很好的缓解,这个缓解会体现在什么时间段?硅光产品上游的FAB厂流片和物料等会有什么瓶颈么? A:今年800G出货中会有一定比例的硅光模块,随着800G的出货量逐季提升,硅光的比重也会提升,会在一定程度减缓对EML的依赖。目前硅光上游Fab流片环节不存在供给瓶颈。 Q12:2024年的Q4资产减值大概什么情况? A:Q4有一些资产减值,对一些存货基于预计使用情况做了减值,估计有几千万的计提。 Q13:公司在CPO方面的进展如何? A:目前市场对CPO这类新技术方向比较关注,担心其会完全替代可插拔光模块。但公司看到,重点客户还会继续使用1.6T到3.2T可插拔光模块,这也是客户的明确需求。其次,公司非常重视CPO的技术方向,正在提前预研和布局,请投资者放心。 Q14:公司会不会担心随着上游物料紧张缓解,我们后续和客户的价格年降可能也会提高幅度呢? A:2025年原材料准备工作会更充分,上半年就会看到原材料的逐季缓解,硅光模块的上量也会进一步缓解原材料紧张。价格年降问题前面投资者的提问中已回答。 公司高管结束语: 2025年我们看到各类客户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在不断加大,公司也会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在新的一年保持良好增长的态势。感谢投资者们参加本次电话会议,祝大家新春快乐,年后在各个会议场合再见! 四、会议结束。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