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2.22BTC ETH复盘解析 持续向下调整 何时反转
go
lg
...
双双预示着日内行情反转的机会即将到来,
底部
结构
很强硬。思路上保持低多不变 BTC:回踩23800-23700多。目标24700-25000 ETH:从4小时看目前币价已经插针中轨一带,更加大了市场上涨的可能。这一次不排除上攻通道上沿的可能,因此顺势做多的话,不要追高买多,而应该回落均线附近支撑后,介入多单较为合理。 ETH:1620-1600多 目标1700-1750 发文有延迟,以实际行情为准,仅供参考 构成投资依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2
Glassnode链上指标 :比特币正处于熊末牛初阶段
go
lg
...
对值更重要。目前,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周期
底部
结构
的形成,这表明财富的净转移正在发生,并且趋势开始转向上行。 Live Advanced Chart 以此为背景,我们可以引入 RHODL 比率的新变体,它将单周期长期持有者 (6 个月-2 年) 持有的财富与最年轻的短期持有者(1 天-3 个月)持有的财富进行比较。这旨在评估周期转换期间的资本轮换转折点。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 RHODL 比率变体出现了一个大而尖锐的拐点,这表明资本从上一个周期的长期持有者转向了新的买家群体。 这一市场现象在之前的熊市中惊人地一致,资本流动的大幅变化表明市场特征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结和结论 在经历了持续不断的去杠杆化事件,以及漫长、野蛮的熊市之后,有迹象表明,一个周期性转变可能正在进行。 然而,无论是从持续时间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相对于市场规模的已实现利润和损失的大小来看,这种趋势仍然还很早期。正如先前在 WoC#45 中所讨论的,在过去 12 个月中,资本从长期持有者向短期持有者的轮换一直是一个持续的趋势。这很好地反映在短期持有者群体所持有的财富不断增加,他们从长期持有者的手中吸收 BTC,而长期持有者则继续将这些 BTC 分配到市场(通常处于亏损状态)。 市场似乎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从熊市的后期发展到新周期的开始。以过去的周期为指导,前方的道路依然艰巨,参考例子是 2015 年和 2019 年。从历史上看,这些过渡时期的特点是一个扩展的宏观横盘市场,并伴随局部剧烈的双向波动。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9
浙商策略:底部右侧,坚定看多-牛市开端之一
go
lg
...
由负转正的拐点; 三则,结构演绎,
底部
结构
呈现明显规律性,成交量低位,强势基金重仓股补跌,低估值震荡企稳,新成长个股悄然展开有序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底部是个区间,区间的左侧确认更关键,因为左侧意味着从“仓位比结构重要”转向“结构比仓位重要”,底部应看长做长,因此底部右侧的择时重要性已下降。 2、当前筑底近尾声 市场自4月26日确认底部左侧(2021年2月以来股债收益比首次超过2.3并见顶),站在当前,我们认为筑底阶段已近尾声,2023年Q1是市场开始转折向上的重要窗口期。 从基本面角度,一则,盈利层面,结合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周期的运行时间,2023Q1有望开始见底向上;二则,风险偏好层面,市场将逐步消化第一波疫情影响;三则,流动性层面,美联储将于2023年1月和3月举行货币政策会议,随着CPI拐点的显现,有望传递更多积极信号。 从结构和情绪角度,一则,前期强势的新能源基金重仓股开始补跌;二则,新成长个股已有序上涨;三则,当前情绪指标契合底部右侧特征;四则,结合季节规律,1月市场容易发生转折。 3、底部的结构选择 针对2023年的结构选择,风格层面,市场分歧较大,事实上产业周期才是主导风格的核心变量,产业周期主导下,2000年以来A股每轮风格切换的持续时间均在7年左右。本轮风格切换始于2021年,先进制造崛起的产业周期下,风格开始从大盘转向小盘。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中小成长整体占优,与此同时,受益于短周期复苏,稳增长链也将迎来机会。 针对新兴成长,结合渗透率投资框架,综合订单兑现阶段,重视电池新技术、光伏新技术和半导体部分子领域。 针对传统经济,结合短周期复苏的背景,综合2023年景气前瞻,积极关注中游环节,如工程机械、建材、化工、钢铁等。 具体到板块推荐,重视“科港稳”,科创板引领新成长,恒生科技转折向上,稳增长链未完待续。 4、风险提示:产业进展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公司景气低于预期。 正文 1、前言:牛市开端 5月以来我们发布《战略看多:从反弹到反转》指出市场开始进入底部区间,随后发布《分化和新生:那些年我们经历的市场底》分析底部区域的特征。 根据我们总结的框架,A股在库存周期主导下存在规律性的3-4年牛熊周期,2000年以来的大小牛市有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2005年7月至2008年1月、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 A股整体的的节奏和弹性与短周期经济运行显著相关,但市场底往往领先经济底。为了更精准把握底部并细化底部运行规律,我们对2000年以来的牛市底部进行了系统复盘,发布今年最重要的专题之一《分化和新生:那些年我们经历的市场底》。 结合底部判断框架和最新市场动态,我们认为,市场自4月26日进入筑底期后,当前筑底阶段已近尾声,23Q1有望结束筑底转折向上。 针对2023年的结构选择,风格层面,市场分歧较大,事实上产业周期才是主导风格的核心变量,产业周期主导下,2000年以来A股每轮风格切换的持续时间均在7年左右。本轮风格切换始于2021年,先进制造崛起的产业周期下,风格开始从大盘转向小盘。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中小成长整体占优,与此同时,受益于短周期复苏,稳增长链也将迎来机会。针对新兴成长,结合渗透率投资框架,综合订单兑现阶段,重视电池新技术、光伏新技术和半导体部分子领域。针对传统经济,结合短周期复苏的背景,综合2023年景气前瞻,积极关注中游环节,如工程机械、建材、化工、钢铁等。 具体到板块推荐,重视“科港稳”,科创板引领新成长,恒生科技转折向上,稳增长链未完待续。 2、底部的判断框架 2000年以来市场曾出现了四轮典型的市场底,一则,2005年6月上证指数998;二则,2008年10月上证指数1664;三则,2012年1月的创业板指612,同期上证指数开启了1849至2444之间的窄幅震荡;其四,2018年10月上证指数2449。 以这四个市场底为样本,我们对市场筑底期的共性进行复盘和总结,继而指导未来。整体而言,我们发现市场在筑底期的估值维度、宏观维度、结构维度都有共性。 一则,估值维度,股债收益比对评估市场底部有显著指引意义; 二则,宏观维度,市场底通常对应剩余流动性由负转正的拐点; 三则,结构演绎,
底部
结构
呈现明显规律性,成交量低位,强势基金重仓股补跌,低估值震荡企稳,而新成长个股悄然展开有序上涨。 2.1 估值水平已是历史底部 股债收益比对市场底部评估有显著指引意义。回顾2005年以来经验,股债收益比历次见顶值多位于2.0至2.5区间。4月26日股债收益比上行至2.3,10月28日股债收益比上行至2.4,接近2008年Q4、2012年、2018年Q4、2020年3月等市场大级别底部的位置。 截至最新股债收益比为2.1,处在近十年来90%的分位数。 2.2剩余流动性已由负转正 就宏观而言,市场底领先经济底,往往在衰退后半段就已经确认。结合底部特征,我们发现,一则,不论是用GDP增速刻画的经济底,亦或是用ROE刻画的盈利底,均滞后于市场底1-4个季度;二则,市场底通常出现在剩余流动性,也即“M2增速-名义GDP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时。 具体看每轮市场底部剩余流动性特征:其一,2005年Q2 M2增速-名义GDP增速由负转正,2005年6月起市场进入磨底期;其二,2008年Q4 M2增速-名义GDP增速由负转正,2008年10月市场进入磨底期;其三,2012年Q1 M2增速-名义GDP增速由负转正,2012年1月起市场进入磨底期;其四,2018年Q4 M2增速-名义GDP增速由负转正,2018年10月市场进入磨底期。 站在当前,截至2022Q1,M2增速-名义GDP增速再次由负转正,这点也契合宏观维度规律。 2.3结构运行契合底部特征 结构运行规律,市场对其研究不足,但对我们判断底部和布局底部有重要实战意义。以史为鉴,市场筑底阶段,一则,情绪趋向平淡,部分特征如成交量下降,或题材股脉冲退潮,或强势白马股补跌等;二则,市场底领先经济底,伴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低估值震荡企稳;三则,更关键的是,代表新一轮产业方向的新成长个股悄然展开有序上涨。 自4月26日以来,市场的结构运行也基本契合上述规律。 2.3.1强势股补跌 市场筑底期,也有时会伴随强势白马股补跌。以2012年1月至12月筑底期为例,白酒指数自2012年7月开始见顶调整;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筑底期为例,白酒指数自2018年9月开始下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的强势白马并非总是一批公司,强势白马股的两大特征是“前期抗跌”且“基金持仓较重”。除此之外,白马股筑底期下跌后,中期走势依旧取决于其产业景气。 2.3.2低估值企稳 市场底领先经济底,出现在衰退的后半段,此时伴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低估值板块震荡企稳。观察2012和2018,以上证50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均在筑底阶段后期企稳。 2.3.3 新成长展开 市场磨底期,代表新一轮产业方向的新成长个股将展开有序上涨。筑底阶段,市场特征转变为“轻指数、重个股”,换言之,指数震荡,但新一轮的牛股在此期间悄然展开有序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筑底期涨幅居前的公司和产业,对预测新一轮产业方向有一定的指引性。 在2005年至2007年的这轮牛市中,我们将2005年6月6日至12月6日期间定义为磨底期。可以发现,磨底期涨幅前100个公司和牛市整个期间涨幅前100个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具有较高的重叠性,其中医药生物、商贸零售、房地产、基础化工、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有色金属行业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在2008年至2009年的这轮牛市中,我们将2008年10月28日至2009年1月5日期间定义为磨底期。本轮牛市下,四万亿刺激计划是最大的影响变量,从计划投资的方向来看,其主要集中于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因而本轮牛市和磨底期涨幅前100个股,行业分布上多集中于建筑材料、房地产、电力设备(主要集中于电网、电机方向)、基础化工等赛道内。 在2013年至2015年6月这轮牛市中,我们将2012年1月19日至2012年12月4日定义为磨底期。与前两轮类似,磨底期涨幅前100的公司和牛市整个期间下涨幅前100的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具有较高的重叠性,其中计算机、电子行业内分布个股数量较前两轮明显增加,反映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产业背景。 在2018年至2021年这轮牛市中,我们将2018年10月19日至2019年1月4日定义为磨底期。可以发现,磨底期涨幅前100的公司和牛市整个期间下涨幅前100的公司,多集中于电力设备行业,特别是光伏、锂电池领域,与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相呼应。 3、当前筑底近尾声 市场自4月26日确认底部左侧(2021年2月以来股债收益比首次超过2.3并见顶),站在当前,我们认为筑底阶段已近尾声,2023年Q1是市场开始转折向上的重要窗口期。 从基本面角度,一则,盈利层面,结合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周期的运行时间,2023Q1有望开始见底向上;二则,风险偏好层面,市场将逐步消化第一波疫情影响;三则,流动性层面,美联储将于2023年1月和3月举行货币政策会议,随着CPI拐点的显现,有望传递更多积极信号。 从结构和情绪角度,一则,前期强势的新能源基金重仓股开始补跌;二则,新成长个股已有序上涨;三则,当前情绪指标契合底部右侧特征;四则,结合季节规律,1月市场容易发生转折。 3.1 新能源重仓股开始补跌 近期新能源板块剧烈调整,结合我们前期对
底部
结构
运行规律的总结,强势基金重仓股补跌正是筑底期接近尾声的信号之一。 复盘2012年和2018年,白酒作为彼时抱团板块,在筑底期也出现补跌。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强势重仓股也开始补跌,往往意味着筑底阶段逐步收尾。 3.2新成长个股已有序上涨 站在当前,尽管自4月底以来指数震荡,但代表新一轮产业方向的新成长个股已悄然展开有序上涨。 统计2022年4月26日至12月23日期间涨幅前50名个股行业分布(剔除4月26日以来上市新股),可以发现,一则,涨幅居前个股多分布于机械设备(9家)、电力设备(8家)、电子(5家)和汽车(5家)方向上;二则,不同于新能源内传统白马股的杀跌,在代表新方向的光伏新技术、锂电新技术,以及工业智能化、强链补链等新兴产业方向内个股开始有序上涨,例如东威科技(复合铜箔设备)、宝馨科技(HJT设备)、正帆科技(工业气体)、川仪股份(工业智能化)。 3.3情绪指标契合底部右侧 从情绪指标看,当前市场情绪已接近历史上的底部右侧规律。对比四轮底部的右侧,截至最新换手率MA20指标为2.3%,与2019年较为类似;估值分位点为15分位,略低于2009年情形,高于2019年情形;换手率分位点跌至百分之2的分位,较前四轮底部更低,近期已持续在底部震荡。 2005年的右侧底出现于12月6日附近,换手率MA20跌破1%的下阈值;估值分位点降至百分之3分位,处于历史极低状态;换手率分位点由12月1日的百分之10分位回升至百分之21分位,短期情绪指标略微领先市场拐点。 2009年的右侧底出现于1月5日附近,换手率MA20指标由底部冲高后又回落至3%;估值分位点从跌破下阈值后同样冲高回落,位于百分之18分位;换手率分位点为百分之52分位点,整体情绪并不差,因此后续反弹较为快速。 2012年的右侧底出现于12月4日附近,换手率MA20指标跌破1%下阈值;估值分位点跌至百分之0.2分位的极值;换手率分位点由2012年11月29日的百分之5分位回升至29分位,略微领先市场拐点。 2019年的右侧底出现于1月4日附近,换手率MA20指标在1%附近;估值分位为百分之8分位,位于百分之10分位的下阈值之下;换手率分位点由2019年1月2日百分之6分位回升至79分位,略微领先市场拐点。 3.4季节规律1月容易转折 结合季节规律,1月市场往往容易发生转折。 一方面,底部的右侧往往出现于12月至1月期间。回溯历次市场底,2005年至2007年牛市市场右底出现于2005年12月,2008年至2009年牛市市场右底出现于2009年1月,2013年至2015年牛市则出现于2012年12月,2019年至2021年牛市则出现于2019年1月。 另一方面,市场容易在1月发生转折。具体来看,在2011年、2016年、2017年、2018年12月市场均表现为下跌,而下年1月市场则反转出现上涨,在2014年、2015年、2019年以及2021年12月市场均表现为上涨,而下年1月市场则表现为调整。 4、风险提示 1、产业进展低于预期; 2、美联储加息超预期; 3、公司景气低于预期。
lg
...
金融界
2022-12-25
粤开策略:政策底部再度确认,修复行情还将持续
go
lg
...
十周线附近。目前沪指已经完成日线级别的
底部
结构
,技术层面反弹信号明显,后续有望在政策筑底和量能配合之下实现震荡上行。 资本市场方面,本周A股迎来第1000家注册制上市公司。注册制发展三年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证监会发文显示,经过近3年的试点探索,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配套制度和法治供给不断完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未来全面注册制有望加速落地,伴随退市制度不断完善,A股上市公司有望迎来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资本市场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还有广阔发展空间,建议关注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券商股的长期投资机会。 我们在之前报告当中提到A股政策层面接近底部区域,本周市场再迎利好政策,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为经济基本面修复提供支撑,民营房地产业“第二支箭”落地改善地产企业融资预期,A股政策底部再次得到确认。 在内部政策底再度确认与外围扰动阶段性缓和的双重驱动下,叠加A股目前较低的估值,市场有望延续修复行情。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布局稳增长再度发力和内需修复双主线。 3 2022年资本市场政策总结 2022年以来,国内外扰动因素导致资本市场情绪低迷。在此背景下,宏观政策、行业政策持续发力,促进经济大盘逐渐企稳。 宏观层面,今年以来国常会密集部署了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宏观政策发力下,宽信用正逐步演绎,有望为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助力。 行业层面,一是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将打开券商业务发展新空间。20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注册制将在长期内为证券行业发展提供动力。二是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不断深化,沪深港通制度安排持续优化,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沪深港通标的落地实施,沪伦通机制对内拓展到深交所,对外拓展至德国、瑞士。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多元化长期投资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三是积极开展业务创新。科创板做市正式启动,做市制度有助于提升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对全面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证券行业带来更多增量发展空间。 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直接融资占比逐步提升,叠加证券市场加快对外开 放与互联互通,资本市场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还有广阔发展空间。券商股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 一、大势研判 金融数据方面,10月社融低于预期,M1、M2双双回落。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2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10月社融下探主要由于基数效应和季节性回落两方面因素导致,在社融下探和出口下行背景下,后续稳增长政策有望再度发力,宽松的货币政策空间或有望进一步打开。此外,新一期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预计未来疫情防控政策将更加优化。总体来看,10月金融数据显示经济整体仍呈现复苏势头,我们继续看好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稳增长发力和疫后修复等主线投资机会。 股市资金面来看,本周A股周日均成交额与上周基本持平,本周五单日成交额突破1.2万亿元,北向资金积极进场,全日净买入超过140亿元。周度来看,北上资金在连续四周净流出后本周重回净流入,本周净买入54亿元。分行业来看,北上资金主要流入有色金属、煤炭、电子、房地产、石油石化板块,主要流出家用电器、电力设备、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板块。 从技术角度分析,本周五沪指跳空高开,一度突破3100点整数关口,虽然午后冲高回落,但仍收盘于五日均线上方。周线来看,沪指底部反弹迹象明显,周线走出两连阳,目前位于十周线附近。目前沪指已经完成日线级别的
底部
结构
,技术层面反弹信号明显,后续有望在政策筑底和量能配合之下实现震荡上行。 资本市场方面,本周A股迎来第1000家注册制上市公司。注册制发展三年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迈出关键一步。在1000家注册制上市公司当中,超过950家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等九大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涉及公司数量最多接近300家。根据证监会发文显示,经过近3年的试点探索,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配套制度和法治供给不断完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未来全面注册制有望加速落地,伴随退市制度不断完善,A股上市公司有望迎来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资本市场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还有广阔发展空间,建议关注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券商股的长期投资机会。 我们在之前报告当中提到A股政策层面接近底部区域,本周市场再迎利好政策,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为经济基本面修复提供支撑,民营房地产业“第二支箭”落地改善地产企业融资预期,A股政策底部再次得到确认。在内部政策底再度确认与外围扰动阶段性缓和的双重驱动下,叠加A股目前较低的估值,市场有望延续修复行情。 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布局稳增长再度发力和内需修复双主线。1)10月金融数据下行有望促进稳增长政策再度发力,建议关注直接受益于逆周期调节的新老基建以及地产板块中业绩突出、估值较低的标的。另外适当关注具备低估值优势的大金融板块超跌反弹机会。2)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有望带来内需修复行情,重点关注以可选消费为主的大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二、2022年资本市场政策总结 2022年以来,A股受到国内经济承压、美国通胀加息和俄乌冲突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指数呈现震荡下行走势,国内外扰动因素导致资本市场情绪低迷。在此背景下,宏观政策、行业政策持续发力,促进经济大盘逐渐企稳。 宏观层面,今年以来国常会密集部署了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宏观政策发力下,宽信用正逐步演绎,有望为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助力。 行业层面,一是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将打开券商业务发展新空间。20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注册制将在长期内为证券行业发展提供动力。二是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不断深化,沪深港通制度安排持续优化,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沪深港通标的落地实施,沪伦通机制对内拓展到深交所,对外拓展至德国、瑞士。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多元化长期投资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三是积极开展业务创新。科创板做市正式启动,做市制度有助于提升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对全面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证券行业带来更多增量发展空间。 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直接融资占比逐步提升,叠加证券市场加快对外开放与互联互通,资本市场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还有广阔发展空间。券商股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三、一周市场回顾 本周市场整体走势先抑后扬,上证50指数本周领涨。具体来看,本周沪指上涨0.56%,深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1.87%。 本周市场不同风格指数涨多跌少,金融风格涨幅领先,成长风格下跌。近三个月以来,金融风格表现相对抗跌。 行业方面,本周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涨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建筑材料、传媒、轻工制造、钢铁,跌幅居前的行业是通信、汽车、电子、国防军工、电力设备。 四、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
lg
...
金融界
2022-11-13
开盘:A股三大指数低开沪指跌0.14%,贵金属板块逆势领涨
go
lg
...
并不意味着中小盘指数已经找到稳健的中线
底部
结构
,在全市场中线格局还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仍应保持足够警惕。 粤开策略:多项资本市场利好政策出台,转融资费率下调叠加两融标的扩容有望提振融资市场规模,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科创板做市渐行渐近,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回购制度优化有望带来上市公司回购潮;涉房企业股权融资边际放松,或将打开行业增长空间。多项积极政策颁布释放稳定市场信号,政策层面接近底部区域,A股后续有望逐渐回暖。建议投资者均衡配置确定性强的优质标的,重点把握安全性和确定性两条主线。 西部证券:随着三季报披露期临近,医药、家电、食品饮料行业的估值切换行情正在进入左侧布局期。随着未来政策的逐步推进,能源和信息安全密切相关的农业、半导体、信创和军工行业仍然值得关注。此外,关注有望受益于“欧洲替代”的维生素、化肥农药、钛白粉,以及制造业中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以及虚拟现实,游戏,数字货币等主题机会。
lg
...
金融界
2022-10-24
开盘:A股三大指数小幅低开沪指跌0.1%,农牧饲渔板块领涨
go
lg
...
场,市场交投依旧在地量徘徊。主要指数的
底部
结构
与反弹力度也不够,因此市场止跌与见底信号还不明确。市场下跌空间可能没多少,但止跌企稳信号出现之前,越强势的品种越有可能补跌,超跌的品种也可能反弹之后继续调整,所以补仓或者进场一定要先等市场止跌企稳信号。方向上,三季报的窗口正式开启,优秀的龙头公司通常都会率先披露增长的预告,这对于目前打折的赛道股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反击修复窗口。从三季报角度看,农药、新能源车、汽车一体化压铸、风光电等方向可以重点挖掘。 东方证券:A股估值进入低估区间,国庆前后的市场下跌基本消化了大部分利空,本轮调整大概率接近尾声,以年期维度看,流动性和企业盈利均有望逐步好转,四季度国内经济回暖迹象将陆续出现,A股布局窗口正在开启,高景气赛道+基本面修复弹性较大的行业有望收获较优表现。 中信建投证券:短线行情的企稳在等待一个刺激点,而金融数据的公布和央行再次对汇率表态,则有望成为这个刺激的起点,加速后市行情的筑底过程,所以耐心等待行情企稳并逐步逢低布局仍是短线主策略。调整充分的赛道股、稳经济的基建地产以及三季报业绩具备高确定性的行业和个股等可重点关注。具体到本周,美国最新CPI数据即将公布,可能还会成为行情的一个干扰因素,仍需密切跟踪。
lg
...
金融界
2022-10-12
上一页
1
•••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涉及一场政治暗杀行动?白宫突发证实:特朗普、马斯克“动手”原因找到了!
lg
...
特朗普突然释出严厉命令!美国90天内全面撤军叙利亚 若遭暗杀将摧毁“这国”
lg
...
中美突发!美国新闻周刊:美国向南海派遣轰炸机 向北京发出警告
lg
...
CoNET Silent Pass VPN正式登陆苹果!去中心化节点,彻底告别隐私泄露
lg
...
野村:特朗普将堵住这一关税漏洞,中国今年GDP恐减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719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85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