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区块链动态2022年10月7日早参考
go
lg
...
司现有的投资组合包括TikTok母公司
字
节
跳
动
、Databricks、Stripe、
字
节
跳
动
和Shein。Tiger Global曾参与Coinbase的3亿美元E轮融资,过去几个月参投了游戏基础设施初创公司Lysto和NEAR协议。 Tiger的信函报告称,自2003年成立以来,其私人投资合作伙伴基金已募集超过360亿美元,分配了300亿美元并产生了24%的净内部收益率。(Axios) 15. 金色财经报道,The Block研究员Eden Au发推表示,Tether已将BNB Chain攻击者地址(0x489a8756c18c0b8b24ec2a2b9ff3d4d447f79bec)列入黑名单,此外,攻击者还持有4500万美元以上的ETH。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07
元宇宙简史:用40年打开的真实世界
go
lg
...
宙的投入最为积极,苹果、谷歌、英伟达、
字
节
跳
动
、腾讯等海内外科技巨头也纷纷加入到元宇宙浪潮中来。 当全世界最好的人才都投入其中,我们与元宇宙的距离只会一天一天缩短,而这一切都源于以下这漫长的旅程: 1984年:杰伦·拉尼尔提出”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概念 ”虚拟现实“这个词儿,是1984年美国科技达人杰伦·拉尼尔(JaronLanier)最早提出来的,同年他创立了第一家VR创业公司——VPL研究公司。 在他提出这个概念之前,与VR相关的一些技术已经被科学家们研究探索了很多年。拉尼尔用VR这个词概括了这项技术,并用头戴装备、眼机、手套等一套设备将其成功付诸应用,因此被认为是”虚拟现实之父“。 1989年:万维网(WWW)诞生,互联网从此开始走向普通民众 万维网(World Wide Web, 简称WWW或Web)是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于1989年3月12日发明。当时构想和开发Web的初衷是为全世界的科学家提供一个自动化的信息共享平台。 万维网是互联网的雏形,该网站允许用户从任何节点访问互联网中的内容。当时互联网的发展吸引了微软公司的注意,微软公司随后发布了第一代浏览器——IE浏览器。从此,上网成了获取信息、知识的新途 径,互联网从此开始走向普通民众。 1992年:科幻巨作《雪崩》提出Metaverse概念 1992年,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发表了其科幻巨作《雪崩》。在《雪崩》中,尼尔·斯蒂芬森创造了”元宇宙“(Metaverse)一词,书中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而这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开端。 1999年:《黑客帝国》上映 电影中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万物互联、虚拟人的概念,拉开了”赛博“风格的大幕,在一定程度上启蒙和引领了元宇宙这个更宏大概念的到来。 2003年:首款虚拟游戏《第二人生》发布 美国Linden实验室推出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这是最早的元宇宙雏形之一,玩家们可以在游戏中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如社交、学习、工作、吃饭、睡觉、购物,开车、旅游等等。 2006年:《Roblox》游戏诞生 Roblox公司发布同时兼容了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用户自建内容的游戏《Roblox》,该公司于2021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被誉为元宇宙第一股。 2009年:区块链的起点 2009 年 1 月,神秘人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的开源软件。2009 年 1 月 3 日,当中本聪挖出链上的第一个区块时,比特币网络诞生了,后来那个区块被誉为”创世区块“,自此也开启了虚拟货币元年。 中本聪在比特币创世区块上留下了一句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这句话,是2009年1月3日《泰晤士报》当天的头版文章标题。这个创世区块上的点缀,后来也被比特币的支持者描述成”一个自由主义者,拯救银行的故事“。 2009年:《我的世界》诞生 诞生于2009年的”沙盒类游戏“《我的世界》是一款非常著名的元宇宙项目。《我的世界》的玩法简单但却丰富,玩家可以自由地采集、交易物品,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造一切。 截至2019年,适配游戏机的《我的世界》游戏软件累计销量已超过1.76亿套,一举成为史上销量最大的电子游戏。 2011年:《头号玩家》原著小说出版 《头号玩家》原著小说于2011年出版,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100多周蝉联榜首,被翻译成37种语言,在58个国家和地区有售。 作者克莱恩在《头号玩家》中对未来世界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描述,讲述了2044年的颠覆性人类社会。小说在2018年由斯皮尔伯格翻拍为同名电影,成为往后解释元宇宙概念时,最常被提及的作品之一。 2012年~2013年:NFT的概念源—彩色币Colored Coins NFT 的概念源于所谓的”彩色硬币“,最初于 2012-2013 年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发行。 彩色硬币是代表区块链上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可用于证明任何资产的所有权,从贵金属到汽车再到房地产,甚至是股票和债券。这个最初的想法是将比特币区块链用于数字收藏品、优惠券、财产、公司股票等资产。它们被描述为新技术,并为未来的使用场景提供了原始可能性。 2013年:以太坊诞生 以太坊诞生于2013年末,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表了以太坊白皮书,并于2014年1月在北美比特币会议上正式发布了以太坊,这是以太坊在世界上的首次亮相。 目前,以太坊是流通市值第二名的数字货币,仅次于比特币,同时也是NFT交易计价的主要加密货币。 2014年:脸书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 脸书在2014年7月宣布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culus,被外界视为脸书为未来买单的举措。在脸书看来,Oculus的技术开辟了全新的体验和可能性,不仅仅在游戏领域,还在生活、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2015年:谷歌发布廉价版VR产品 谷歌VR眼镜盒子Cardboard于2015年在谷歌I/O(网络开发者大会)发布,售价低至20美元,低廉的价格使得VR技术实现普世化。 谷歌VR眼镜盒子形状与VR头显相似,装置很简单,大体由一块硬纸板与两块特殊的塑料镜片组成。2021年,谷歌VR眼镜盒子Cardboard已从Google商店下架,商品页面显示”我们不再出售Google Cardboard“。 2015年:微软推出头戴式MR—HoloLens 微软在CES2015上首次展示了MR(混合现实)设备HoloLens眼镜,可以为用户提供科幻般的视觉体验,广泛运用在游戏、科研、医疗、教育、商业等各个领域。这款设备一经露面,就受到了全球广泛关注。 据《财富》报道,市场调研公司SimilarWeb称HoloLens在2015年的搜索量为5000多万次,超过所有VR设备。 2015年:Decentraland平台问世 Decentraland是建构在以太坊上的3D虚拟世界,它通过工作量证明的算法分配给参与开发的玩家虚拟土地。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活动,包括艺术展、音乐节、游戏竞赛、企业发布会等,用户还可以买卖土地、建设设施等,并从中获利,其一块虚拟土地曾以超过 24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2016年:DAO出现 2016年,”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问世,The DAO公司在2016年5月通过众筹代币销售推出,这是一种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的风险投资基金,以去中心化的融资模式,没有经过任何中介单位为项目集资。 2017年:《堡垒之夜》游戏上线 2017年,由Epic Games研发的射击游戏《堡垒之夜》已经被誉为”初代元宇宙“。这款游戏将社交媒体、流媒体平台和游戏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超越游戏的虚拟世界。与只有网络页面的传统社交媒体不同,《堡垒之夜》与玩家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获得的社交体验更为相似。 2020年5月,《堡垒之夜》已拥有3.5亿注册玩家。2020年4月,美国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在《堡垒之夜》上举办虚拟演唱会,有超过1200万名观众观看互动。 2018年:官方首次发行稳定币 2018年9⽉10⽇,美国交易所Gemini和另外⼀个区块链创业公司Paxos同时获得了美国纽约⾦融服务局的批准,可以在受政府监管的情况下发⾏锚定美元的数字加密货币GUSD和PAX。这是⾸次官⽅宣布发⾏的稳定币,引起了⾏业热议。 引入稳定币为动荡的加密货币世界添加一个新元素,稳定币与美元挂钩,和其他加密货币相比其波动性更小。 2020年:疫情加速元宇宙发展 从2020年开始至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迫使人们接受”远程办公“的生活模式,大幅提升全球数字化程度,也成为元宇宙大爆发的催化剂。 2021年:元宇宙元年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动作足以印证:2021年3月,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超过 380 亿美金;7月,Facebook宣布要在五年内转型成为元宇宙公司并于10月正式更名为Meta;8月,芯片巨头英伟达花费数亿美金,推出了为元宇宙打造的模拟平台 Omniverse;11月,微软公司宣布将打造一个更加企业化的”元宇宙“,用户可在虚拟世界分享办公文件。 与此同时,国内阿里、腾讯、
字
节
跳
动
、网易、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元宇宙赛道,争相布局。 未来可期 元宇宙寄托了人类对探索虚拟世界的美好愿景,也是科技高速发展和人类想象力融合爆发的产物。目前已有多个国际知名机构公开表示看好元宇宙的未来市场规模。普华永道预计,2030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彭博则预估届时元宇宙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5万亿美元;摩根士丹利预计,未来元宇宙潜在市场空间将超8万亿美元。 同时业界预判,未来超过90%的工作与生活,如科研、教育、娱乐、会议等,将在元宇宙中发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将迎来巨大变革。 而我们,有幸见证这一切。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05
元宇宙新基建四小天王
go
lg
...
备制造商,成立于2015年。2018年
字
节
跳
动
击败腾讯,以90亿元的高价收购Pico之后,即显 示了
字
节
跳
动
在元宇宙方面的雄心,也展示出Pico一直以来都是国内 VR赛道上的宠儿。 2015年底,Pico推出首款VR头盔及Pico行业解决方案。并在随后几年时间里,Pico以每年至少一款一体机的频率上新。 2016年,Pico带来了旗下首款VR一体机产品,并将Neo系列定位为VR游戏旗舰机。2017年底,Pico推出了全球首款6DoF Pico Neo VR一体机。 2021年5月,Pico发布新品VR一体机Pico Neo 3,一天内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调研机构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AR/VR设备的总出货量达到1120万台,同比增长92.1%,Pico出货量排名第三。 如今Pico经过多年迭代后,其产品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元宇宙沉浸式体检打下基础。 近日,Pico也将发布新品Pico 4系列。根据官方以及网上的爆料, Pico 4将搭载行业领先的Pancake光学方案,相较于传统的菲涅尔透镜技术能大幅减轻产品的体积和重量,画面清晰度和视场角度也将有所提升,能获得更为舒适、沉浸的VR体验。 互联网时代入口是pc,移动互联网入口是手机,那么下一代互联网元宇宙入口很有可能是类似VR的设备,即便无法取代手机成为新一代移动终端,但也会成为新的增量。 如今Pico“易主”已有一周年,在字节加持下和产业愈发成熟的供应链,也为其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保障。未来如何提升硬件技术水平、建构内容生态,将是Pico未来发展的重点。 元宇宙新基建不止于此 元宇宙赛道不是50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实现元宇宙的过程是复杂的。 根据Jon Radoff提出的元宇宙七层构成要素,元宇宙的实现,从底层技术到生态应用需要7个层面的发展才能实现落地。 因此所有的科技力量在元宇宙中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虚实结合的元宇宙数字空间,最终做到与现实世界相互感知、理解与交互。 元宇宙寄托了人类对虚拟世界的美好愿景,当越来越多力量 投入其中,人类与元宇宙的距离会慢慢缩短。 来源:元宇宙之心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02
资产缩水5000亿,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梦还能实现吗?
go
lg
...
新一轮的指数级增长。腾讯从QQ到微信,
字
节
跳
动
从头条到抖音,都是这样复制自己完成新一轮增长蜕变,促成了它们的第二增长曲线。 所以Meta也不得不寻找一个代表未来的新故事,那就是元宇宙。 元宇宙的出现让Meta找到了新的方向。借助元宇宙的宏大概念包装与公司改名,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改名元宇宙占据了品牌制高点,Facebook也有望借助元宇宙的社交游戏场景带动VR产品出货。可以说元宇宙是Meta多元化增长的宏伟蓝图。 元宇宙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成立初衷并不是要替代现有世界,而是要创造一个和现有世界平行的一个全新世界。它不仅仅是关乎VR,还与AR、NFT、web3.0、人工智能等行业有着密切联系。AR和VR是元宇宙的入口,NFT是元宇宙虚拟变现的关系,web3.0是元宇宙的运行基石,而人工智能则是元宇宙的发展动力。 具有极致沉浸和交互的元宇宙,对工业、社会,以及科技迭代,都能够有很大提升,在人力、时间和交易等方面也能降低成本。它的出现会成为包容和公平的积极力量,弥合当今物理和数字空间中存在的一些鸿沟。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尽管扎克伯格对元宇宙非常痴迷,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投入的大量资金并没有来带质的飞跃。 此前,Meta公司还遭到员工吐槽,原因是强迫员工将共享办公桌作为“新工作场所体验”,要求员工来办公室前提前预订办公桌。员工认为,把削减成本说成“新体验”,对员工很“不诚实”。除此之外,由于财务压力,Meta从今年开始实施了多项削减成本的举措,包括推迟招聘、减少福利等。 对于Meta而言,移动互联网、流量广告的红利期已经进入尾声,提前布局元宇宙、抢占先发优势的战略毋庸置疑。只不过,元宇宙作为颠覆性的新生事物,其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变现,并不容易。面对当下进退两难的局面,如何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或许才是关键所在。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01
Facebook股票陷入死亡螺旋? 随着用户逃离 销售额下降 押注元宇宙未来是否可行?
go
lg
...
在部门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为TikTok和
字
节
跳
动
工作表现出兴趣,他看到这种情况正在实际发生。 为了保持竞争力,考虑到今年市场对科技股的影响,Ben Zhao表示Meta和谷歌“不得不付出更多,并且不得不分发更有利可图的股票期权。” 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Longbow Asset 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Jake Dollarhide表示,尽管如此,扎克伯格仍有证明其怀疑者是错误的历史。 Dollarhide记得Facebook 2012年首次公开募股后不久,投资者纷纷逃离,嘲笑该公司“从PC转向移动世界”的能力。 Facebook的移动端业务很快就火了起来,到2013年底,该公司的股价开始上涨。 扎克伯格在转向移动端方面的成功让Dollarhide相信Meta可以从其向元宇宙的赌注中获利。在第二季度,Meta的Reality Labs部门(包含其虚拟现实耳机和相关技术)创造了4.52亿美元的收入(约占Meta总销售额的1.5%),亏损28亿美元。 Dollarhide表示:“我认为扎克伯格非常聪明,非常有野心,我不会赌扎克伯格失败,就像我不会赌伊隆马斯克一样。” Dollarhide的公司没有持有Facebook的股票,不过自2014年以来,他更喜欢苹果和亚马逊等科技公司的发展轨迹,这两家公司是他们的主要持股。“现实情况是,他们可以被视为一家价值公司,而不是一家成长型公司。” 无论未来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发生什么,扎克伯格都明确表示,公司的未来在于虚拟现实,他寄希望于围绕虚拟现实形成的新业务。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Ben Zhao则表示,元宇宙的前景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真正的问题是,日常用户准备好迎接元宇宙了吗?底层技术是否已经准备好并足够成熟,可以无缝过渡?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目前可能不完全取决于Facebook或Meta本身。” 如果扎克伯格是对的,也许10年后Meta的股价从现在看来就像打折价。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对死亡螺旋的预测将被嘲笑像2012年巴伦周刊的封面故事一样,当时的标题为“Facebook价值15美元”,大拇指朝下。但4年后,它的交易价格接近130美元。
lg
...
楼喆
2022-10-01
异动快报:天音控股(000829)9月29日9点25分触及涨停板
go
lg
...
专业连锁目前上涨。该股为拼多多概念股,
字
节
跳
动
概念股,彩票概念热股。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9月2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02.9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09.5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512.53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天音控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天音控股(000829)个股概况: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09-29
SocialFi in Web 3 : 社交没有终局
go
lg
...
款篮球社区 APP。毕业后先后在百度和
字
节
跳
动
从事数据挖掘工作,业务主要涉及用户行为挖掘,信息流推荐和广告投放优化。得益于之前在 Web2 搜索、推荐、广告等领域做过大量数据相关工作,因此对 Web2的社交产品存在的问题是体会比较深的。Web2 的社交产品是高度中心化的,在用户数据方面存在很多弊端。 数据所有权问题:Web2 中心化平台是把用户的数据、创作者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核心“数据资产”和“数据壁垒”;但对用户而言,他们对数据基本没有控制权和管理权。比如FaceBook,Twitter如果要封禁你的账号,你不仅会失去上面的创作内容和粉丝,更重要的是,很可能还申诉无门。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感。 数据隐私问题:数据全部储存在公司的中心化数据库里面,由中心化平台管理,可能存在数据泄露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各类社交平台在采集用户数据基本也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 数据收益权问题:比如互联网主要变现方式之一是广告,平台主要依靠创作者内容流量和用户数据变现的广告收入,但这些收入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入了创作者和用户端。 加入 Web 3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 Web 2 近 20 年的发展,产业已经高度中心化,业务增量见顶、政策红利殆尽,需要探索下一个风口。另一方面,我学生时代一起玩 Crypto 的同学朋友毕业后有的选择坚守 Web3,在过去几年 Web3 的快速发展浪潮中获得比较大的成功。而且身边 Web2 朋友也陆续加入Web3 行业。当一个新兴行业吸引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资金和人才的不断加入,感知到未来会有很大机会,所以我决定离开 Web2,投身 Web3。 做难而正确的事,见证“平台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范式变革。 Web3 随着DeFi、GameFi 和 NFT 等发展,用户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社交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一环。而 Web2 现有社交产品存在高度中心化的问题,没法解决 Web3 用户对数据所有权,收益权和隐私等新需求,需要一个新范式社交网络。 Boom 目标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下一代社交网络。我在 Boom 主要负责技术架构设计和产品研发, 目前我们正在重点开发构建 Web3 数字身份标签协议,用户身份是社交产品的核心,随着社交图谱、灵魂绑定 Token(SBT) 等应用和概念的出现,Web3 需要一张更好的DID(Digital Identity)已经是共识。 Web3 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去中心化技术,使得用户的创作内容,社交关系数据,身份声誉等都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和可组合性,不需要某个中心化平台。这些变革会给用户的数据所有权,收益权,隐私等问题带来新范式的解决方案,构建出一个更加注重用户的社交网络。 用户为工具而来,因关系网络而留。 纵观现在社交产品的发展模型,目前 Web2 成功的社交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实际效用和娱乐性。且用户可以清晰感知。比如 Facebook、Twitter, TikTok它们让你能够接触到很多人,了解他们的动态。像 WhatsApp 或者 Wechat 帮你和世界各地的人通信、视频聊天,无需支付短信费用,这都是实际效用。 社交网络也同样遵循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一个社交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用户越多,社交平台的价值越大,然后用户增长曲线会在某一个单点突然爆发。 但是用户会疑问为什么大型社交网络在用户激增时反而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感?为什么一些大的社交网络会衰落而一些新生的小社交网络会崛起?为什么工具体验极好的小网络已开始吸引了很多用户但最后用户没法留下形成社交网络,而看似没实际用处的却可以? 比如Facebook之后,陆续出现的平台级社交产品 Instagram、SnapChat,盛极一时的 Tiktok 也对 Facebook 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装死”,但在抖音上“蹦迪”。 为了解释这个,新的社交产品模型在实用性和娱乐性之外,扩展了第三个维度:社交资本(Social Capital)。 如何获取社交资本并快速积累自己的社交资本优势呢? 这一点似乎和区块链网络中的资本获取很像: 1. 每个社交网络都会发布一种新的社交资本(比如粉丝数,点赞数),对比区块链网络的token。 2. 你必须出示工作证明(proof of work,POW)才能获得 token,对应区块链的挖矿。 Facebook/微信朋友圈,你需要发布好玩的状态;Instagram,需要更新有趣的照片;Tiktok/抖音需要更新有意思的短视频。这样你才能工作证明在社交平台上获得更多关注和点赞等社交资本。早期加入一个社交网络挖矿的用户也会获得积累社交资本的优势。 存在社交资本先天性优势的明星名人加入新的社交平台也会有天然优势,类似区块链网络的里token预挖矿。与加密货币一样,价值与稀缺性有关,社交资本的稀缺性源于工作证明(POW)。 不过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社交网络类似区块链网络,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推移,每个社交网络上挖 token 将越来越难,即通缩效应 。然后用户觉得在老社交网络获取不了价值,最后也会逐渐离开。 长期坚持,以年轻人为主力军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网络。 Web3 的社交网络都处于比较早期,21年粉丝社群 Token化,去中心化的 SocialFi,也是昙花一现。但是去中心化的社交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去中心化社交的 DAO 和 Web3 社交基础设施和协议也还在不断发展,相信在下一轮周期,会出现更加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网络。 Web3 社交目前主要散落在Web2的社交网络里。未来 Web3和 Web2的社交网络也不会是完全割裂和对立,会有交叉融合,但具体的形态没法预测。 历史经验表明,年轻人会作为下一代社交网络的主力,他们入场晚,比较难在老社交产品里和老人卷,但他们的优势是可以消耗时间去来探索新的社交网络,寻找有吸引力的新社交资本。 我在 Web3 Social 领域耕耘了比较久,也经历了一轮 SocialFi 的生命周期。从一开始探索粉丝共有社群的 Social Token,到现在去构建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和 Web3 数字身份。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对 Web3 技术和社交产品的结合,Web3 用户增长都积累了比较多经验。 未来我会继续研究 ZK 技术,聚焦于如何更好帮助解决用户身份管理和隐私问题,这一块是Web3 对 Web2社交重要补充。用户隐私对 Web3 社交产品很重要,但现在比较遗憾还没有出现特好的应用结合点。 纵观行业本趋势,当前整个Crypto行业处于熊市阶段,BOOM产品方向会重点迭代基础设施,目前会先构建一个 Web3数字身份平台,为下一轮周期的社交产品赋能。 二:李一禾 Ryan Li:为即将到来的社交关系的统一体系夯实基建 ——CyberConnect CTO|Twitter @ryanli_me 第三次入局社交,从单纯拉近和朋友的距离的初衷到赋能行业内容创作者。 我在加州伯克利念的本科,刚上本科就尝试社交产品创业。那是我第一次尝试,顺利拿了一笔腾讯的钱,瞄准做熟人社交方向。但七八年前我就发现,有时候做产品做得再好也是不够的,因为大家都在 SnapChat或者微信上玩。不过七八年之后可以明显感知产品生态发生了很多改变。 2017年本科毕业后我上手做了一款产品叫 Lino ,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去中心化自治视频平台社区。初衷是想要帮助内容创作者更好变现,让创作者对于自己的数据拥有更多所有权。当时这个项目是 Cosmos 上第一个比较大型的项目。通过内容价值去给创造者传达一个正向的反馈,进而给创作者分配到利益。每一个内容创作者可以是这个平台的所有者。 在Lino 的产品基础上,紧跟着我又和团队做了DLive ,一个游戏直播平台。2019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博主 PewDiePie 在上面独家直播。这个产品差不多做到了 100 万日活、1000 万月活,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创业经历。2020 年它被 BitTorrent 收购,我也在 BitTorrent 当了一年半CTO 。去年 3 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了 CyberConnect 创业。 Web 3 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比如 Defi、NFT 相关的东西都比较有趣。我也做了一些尝试,最后决定下来聚焦于做社交基建。 我之前的创业经历让我积累了很多对于内容创作者的理解,尤其是对于让创作者真正拥有他们的数据这方面的一些理解。我希望说能够让用户,包括内容创作者和普通使用者能够真正拥有自己关系数据,他们的社交身份,他们创造的内容能真实拥有通过一个通用的身份系统来做社交的登录权限。然后把这样一套完整的基建系统提供给开发者,赋能开发者来比较快速的完成社交平台的网站原生开发。类似于为下一代的 Twitter 或者 Facebook 的产品的原生开发之前完成一部分基础建设。 我对于说社交的兴趣来源于看到社交是内容传递和社区形成的过程。社交有不同种类,熟人之间的、陌生人之间的,群体之间的小圈子社交等等...社交渠道服务的是内容的传递,内容价值和关系的距离又存在微妙的相对关系。最开始做的时候,我致力于把熟人社交做好,初衷是想让我跟我朋友之间更近一点。 逐渐往后,特别是在变现的玩法出来后,内容创作者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跨平台更感兴趣。我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大家获得内容创作带应收应得的收益,帮大家能够最大化其价值。 圈地为牢的平台社交,把人与平台的社交资产退回到人与人的维度。 在 Web 3 的语境下,其实不是每个内容创作者都需要做到有百万的关注者,其实内容创作者如果只服务好自己的一小部分粉丝群体,让固定的粉丝很喜欢自己,ta一样可以过得很舒服。这逻辑以前不太能成立,现在现在很多机会真的真实出现,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机会。 我和团队的连接会比较长久,一直长线的合力探索。我跟 Wilson (我的另外一位创始人)最开始探索帮意见领袖变现的方向。后来发现其实意见领袖跟他们的社群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后来我们转到做基建,想把关系的体现做得更好一点。比如帮助个人的社交频道基建的搭建,我个人觉得会比光去做KOL变现,售卖NFT 可能会更有长期的价值。 用户关系的创业方向本身不是特别快能盈利的事,比如说我想要把我的朋友们带到一个新的产品里,其实是要把他的所有的朋友也要带到产品里。 关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事。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人和人认识后,我们可以线下去约着逛街。这个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比如说我在酒吧里交了一个新朋友,我们在酒吧产生了好友的关系。但之后不会说每次约这位朋友出来都要回到同一个酒吧。但是在互联网世界里,其实关系是在平台上面的。我跟你是微信好友,我跟你是 SnapChat 好友,关系停留是在微信和 SnapChat 上。我在 Twitter 上面关注一个人,我想继续跟踪这个人的动态,我每次需要回同样的地方。这很阻碍开发者去做革新,因为做再好的产品,用户迁移成本如果太高的话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最开始的互联网里面没有用户的概念、没有原生的数据所有权的概念。所以它不得不存在多个平台并存的形态。我着眼于围绕特定的应用程序、围绕着用户自己拥有的数据和关系去进行改进。 从一个维度来看,社交本身用途是不一样的。使用场景不同关系的网络,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信息流传递内容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在抖音上,用户更多的可能浏览一些中心化分发的PGC内容。我们在 INS上看的、在微信看的都是不一样的。 未来我能预想到的,社交关系也许是一套统一体系。如果说关系本身是能够完全被公开,被个人完全所拥有,我要做的事就是在个体的语境下,面向开发者直接做配置。 未来目标:做独一无二的技术贡献,为行业长期创造价值。 对于产品来说的话,我肯定希望能服务上百万、上千万的用户。我们为带有社交属性的产品提供很好的工具,让大家能够创造更好的体验。更好地帮内容创作变现,帮好友关系更好地维持和建立。 我是以长期主义来做这个事,希望我们能去定义下一代的社交应用软件的技术。 我现在做一款产品叫Link3,类似于 Web 3 的领英。我定义它为一款验证身份网络产品,希望把它打造面向 Web 3 从业者,或者真正关心 Web 3 长期是否成功这么一群人;面向希望能建立自己与项目之间联系、参与项目的发展的这样一部人的 Web 3 名片,让其有可以被信任的个人首页展示,这是短期来看,我在做的事情。 长期来看,我希望在 Web 3 的这个领域里面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贡献,为整个行业长期创造价值。给开发者提供一些更好的工具,给用户提供更好产品。现在整个行业还是比较早的阶段,大部分的大部分的应用都还是以市场选择为导向。现在市场里面的组成为分母,决定哪些应用会是现在大家的主流。 极具创新的产品还没有出现,新的需求也暂时还没有被创造。现在的产品也停留在满足一些人性最简单的需求上。那肯定是随着更多的用户加入 Web 3,没准就有更多的不同形态的产品诞生。只有生态里有更多应用,用户才会有更好的、更新的体验。 三:Luke Wang:革新社交许可的构建形式,以更新颖、更精彩的方式创造社交 ——SwapChat CEO|Twitter @Web3MQ MIT Media Lab 技术出身,我希望通过技术确保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 我算是一个 Web 3 的老新人,2015年入行。那个时候以太坊刚发出来带EVM的第一版。大家仰慕的去中心化公司还叫 XRP,虽然现在已经无人问津了。 不过那个时候我主要精力还是在完成学业上。教授上课的核心还是会放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这些方面。一方面我自己对于这方面兴趣有限,另一方面又渴望为世界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我陆续尝试过消费者赛道、健康医疗赛道、也算是一个 Web 2 创业老兵。 不过当时我已经看到了泡沫破裂的趋势,心里盘算着这一轮的整体周期红利已经过了,需要为下一周期做规划了。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下一个周期里抢占先发占位优势,在整个生态里面打造自己的影响力。 当时社会主流对于比特币的认知还比较浅,认为它就只是数字形式的小钢镚。大家研究重心全在怎么用数字货币转账。真正让 Web3 进入主流视线应该是 ERC20,大家发现比特币居然能编程了,还能编出巨大无比的一个生态出来。 最开始的计算机就只是一台机器而已,Web1 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互相分享文件,Web 2 和移动端的发展让分享行为更进一步。Web 3 的革新在于获得许可的构建形式会变得更快捷。 当用户需要协议才能获得许可时,大公司天然占有巨大无比的优势。在这个生态里,大公司可以疯狂卡后面进来的公司和项目。大公司喜欢的项目可以成长,大公司不喜欢的项目,对大公司利益不利好的项目很难有机会成长。 因为大公司总是出于当下的范式,阻碍后人的权利,这会极大的阻碍整个生态的活力。 我理想中的生态应该是做应用的简易程度急剧上升。但今天好多基建还不太奏效。比如经常会崩、很多基建网络拆散之后所有权的动态不一样。Web 2 里面大公司拥有整一套机基建,Web 3 现在则是零零散散的小团体、小节点在参与跑,比如说以太坊公网,或者说其他一些 Web 3基础设施都是个体户跑出来的。 集体所有,把重要的事物置于大家的监管下。 政治上有一个概念叫“capture”,一群人俘虏了一个组织或者一个职能部门。如果组织设计的不够好的话,就会无限腐败,因为capture了这个组织。 比如说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有设计上的缺陷,那里的员工可以随意印钱。印出来随便花。但实际中央银行有很多监管,会竭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但一些Web2的大厂可能就不处在大家的监管之下。前期因为它需要增长,所以很为大家着想。后续就是就不可避免变成了一个只对它自己很好,但是对别人不太好的平台,因为到后面公司的任务只有涨股价。而不是说服务用户来提高口碑。 一开始大家很难理解 Web3 的一点就是 Web3 技术很多时候改变的是一种博弈动态。它会用一些数学办法来确保我做的这东西一定是会促进博弈动态,需要注意的是,某一些博弈动态是做不了的。 举个例子,现在“我”需要做一件事情,但在此之前“我”需要获得权限。办法是一堆人投票来决定“我”能不能拥有这个权限,需要用一些底层的密码学函数或者底层的共识机制来保证投票的公平性。其实这些模式表面上看都可以在 Web2 实现这种模式, 因为 Web 2 可编程性也是完备的。 但区别在于一个大平台是可以随意修改规则的。平台今天可以说大家都来我这里,我这里是最友好的平台。明天说不好意思,既然你们都来我的平台,所以我现在想改变规则,因为我要赚更多的钱。 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无论一开始那个公司有多善良,到发展到很庞大的体量来讲,它为了继续长大,它不得不把整一个生态构造成对自己最有利的形态。 Youtube 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开始它是对个人创作者非常友好的一个地方,而现在的 Youtube 完全不是。现在 Youtube 内容重视大广告商的诉求。因为他们才是金主。新人在平台上获客冷启动非常难。现在一个普通人上万人订阅的油管频道要费很大力气,而以前完全不是这样。所以 Web 3最主要的改变是通过一些基建以及基建其中数学设计来保证博弈动态的实现。 看好 Web 3基建,社交底层内容难以突破。 Web 3突破口,我个人比较看好创作者经济。未来工具会改变创作者收钱的方式、创作者和平台的营收分成,但创作者做的东西可能本身不会改变太多。 对于SocialFi赛道,我们需要目光长远一点来看待。短期来看,现在没有任何一个 Web 3 基建比 Web 2 好用。Web 2 基建远远成熟、远远更快、且可扩展性更强。 Facebook、微信每天有十个亿级别的用户在用。 Web 3 的产品现在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用户量。关于 Web 3 创新方式跟展望,我想以芯片行业举例子。 纵观整个芯片行业,中间很长的时间,好几年行业内部没有什么竞争,因为英特尔一家独大。行业初期,其实有好多家芯片公司入局。后来随着它们相继退出竞争,英特尔变成巨无霸。AMD只是英特尔碍于美国反垄断法,不想自己被强行拆分所以留下了这么一个公司。 就像当年为什么微软要投资苹果,因为微软不希望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软件系统提供商,因为如果这样微软就要被强行分拆。 但是客观来说,英特尔的芯片确实是市面上性能最优的芯片。用户选择它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用户看重的核心指标上,英特尔都是最好的,不过价格也是比较贵的。 其实 AMD 这个公司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刚成立的时候,大家压根就没有注意到它。它最开始只做设计,其他环节都不做。而反观英特尔则是全产业链都做。那后来慢慢移动端,大家逐步开始用AMD。就因为它是比较开放的生态,它让任何一个想要做电子器件的厂商都可以基于其内核去做手机芯片。大家会用AMD去做服务器的芯片;大家可以更好的根据自己的定制化需求可组合的去做CPU芯片。包括苹果的A16芯片都是拿AMD内核做出来的,然后性能也比英特尔做出来的要好很多。英特尔销售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个服务器的市场,服务器开始被蚕食,就标志着英特尔不再一家独大。 其实可能今天创业者没有办法做社交创新。美国的 Facebook、国内的微信,创业者很难竞争赢巨头。现在这个时间段可能就相当于在整个Web创新历史上的低谷期。就类似于芯片行业英特尔独霸世界的中间那几年的。英特尔孤独求败。但是对整一个业态来讲是缺乏创新。Web 3 更像是打开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秉持着长期主义的原则,这对整个网络效应会有非常深远的正面影响,尽管短期来看新事物的产生初貌总是很难做到第一眼就让人惊艳。 Web 3 的发展是需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去积累的。但根本性上来讲, Web 3能长期创造更多的价值、有更大的格局。 SwapChat & Web3MQ:如果说Web3MQ是安卓,那SwapChat就是谷歌手机。 谷歌第一次制造安卓系统时制造了一部手机,这样人们就会知道如何使用安卓操作系统。SwapChat是MQ(Message Queue)的一个demo DApp,Web3MQ是SwapChat背后的底层通讯协议。 Web3MQ就像安卓,而SwapChat则是谷歌手机,是平台之上的应用。我希望用户通过安装SwatChat这个chrome插件来进入Web3的世界。 在未来,Web 3 会有更多的智慧被落地成具体的场景、会走得更深。目前Web 3 还在早期的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今天 Web 3 的应用有几万的用户量就算挺不错的成绩,但在Web2,可能一个几十万人的APP也掀不起水花,因为世界有六十亿人。我希望能在行业早期,跟从业者一起去共建。当一个务实的浪漫主义者,把我相信的东西看见、落地。 对我个人而言,第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是确保 99%发送消息主体的活动地址发生在SwapChat。我个人不喜欢第一、第二这种说法,因为第一第二的比较意味着同质化的比较,会促进创业者做同质化的事情。如果横向比较,SwapChat 内测的性能是行业内最快的。但我希望我们能真正为行业赋能,而不是单纯陷入内卷。 社交也涉及到未来的元宇宙。可能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媒介本身也会被革新。我们显然不希望这里头的通讯体验还跟上一代一样,用户只能在局部体验社交。有没有一种更新颖、更精彩的方式去体验?我希望去为社交通信,去建立这种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做贡献。当然这需要和业态的大家一起建设,加速下一代 Web 3社交范式的动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是第一当然最好,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我更关心的是最给大家产生价值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写在最后 社交没有终局,没有一款产品有可能满足所有需求。 马化腾曾说:“打败微信的肯定不会是微信,肯定是另外更好玩的。想象力是天空,工具是地基,中间则是人类的演化历程。工具端的革新反向促进着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人类曾经发明了文字,从此人类拥有了新的互动手段。也许在未来的社交未来,我们不必使用语言,却早已心意相通。 未来因为想象而迷人,因为创造而鲜活。未来已来...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09-28
异动快报:环球印务(002799)9月27日13点48分触及涨停板
go
lg
...
为环球印务。该股为新冠疫苗,包装印刷,
字
节
跳
动
概念股概念热股,当日新冠疫苗概念上涨2.51%,包装印刷概念上涨1.99%,
字
节
跳
动
概念股概念上涨1.86%。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9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07.2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81.1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26.07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环球印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环球印务(002799)个股概况: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09-27
英美同时盯上TikTok?数据安全及儿童隐私成关注重点
go
lg
...
数据安全和治理方式,不要求其母公司中国
字
节
跳
动
出售TikTok。 《纽约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TikTok和拜登政府已经起草了一份初步协议,解决美国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但仍在就协议达成一致的过程中。 TikTok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美国议员的审查,他们质疑这款中国应用程序对用户数据的保护措施。两年多前,美国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因为担心美国用户数据可能被传递给中国政府,命令母公司
字
节
跳
动
剥离TikTok。 TikTok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应用之一,在全球拥有超过10亿活跃用户,美国是其最大的市场。
lg
...
Sue
2022-09-26
美国中期选举在即!TikTok要求政治相关账户完成验证,禁止发布筹款视频
go
lg
...
布竞选筹款的视频。 此举出台之际,中国
字
节
跳
动
(ByteDance)旗下的TikTok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正努力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打击政治方面的错误信息。多年来,TikTok因允许此类内容在平台上泛滥而受到了批评。 TikTok表示,涉及政治的账户可以提交验证请求,TikTok公司将努力确认账号是否真实属于政客或政党,核对账户的个人资料。 在TikTok和Twitter等其他平台上用蓝色勾标记的认证账户,意味着TikTok平台已经确认了该账户的所有权。 长期以来TikTok一直面临这美国议员的审查,他们质疑这款中国应用程序对用户数据的保护措施。TikTok还试图保持作为舞蹈视频和喜剧小品的特色形象,自2019年以来禁止发布政治广告。 TikTok曾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为了帮助禁令执行,政治人物和政党的账户将自动被禁止访问广告功能。 TikTok表示将更新政策,禁止政治账户竞选筹款。新政策将禁止的内容包括政客征求捐款的视频,或政党在其网站上指导用户捐款的视频。这些账户还将被禁止使用TikTok上的网络红人可使用的赚钱功能,如数字支付和赠送礼物。
lg
...
Sue
2022-09-21
上一页
1
•••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发重大消息!南华早报独家:中国领导人们计划下月召开会议 十大国际机构负责人将受邀参加
lg
...
CPI“打脸”特朗普!10月数据升至三个月高位 金价直线拉升、一度站上2615 美联储12月降息稳了?
lg
...
突发重磅!中国祭出楼市最新救市大动作 投资者恐重燃大规模刺激措施预期
lg
...
两个“特朗普”突传会面!马斯克引入“电锯模式” 裁减政府工作岗位、向国有企业出手
lg
...
全球害怕的源头找到了!CPI是绝对爆点,日元跌破155、人民币反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28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6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56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