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今年具有降准、降息空间!保持量化宽松信号:人行有望增加中期借贷便利额度
go
lg
...
议继续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增强
中
国
经
济
的内生动力;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有效管理预期,保障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总体稳定。 中国人行有望在2月增加MLF额度 据中国媒体周二报道,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月份增加其中期借贷便利(MLF)的额度,以确保经济稳定反弹。 “上调MLF额度的预期强烈,但央行政策将受到实物信贷需求、现金流通速度、机构间存款再平衡、2月税收旺季影响等因素影响。” “近期市场利率回落,主要是央行为满足机构流动性需求、稳定市场预期,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lg
...
小萧
2023-02-14
【预见2023】王丹:2023年国内消费反弹将会非常显著,房地产将是最重要的经济引擎,能源转型是另一大机遇
go
lg
...
更为困难。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挑战?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
中
国
经
济
? 王丹:预期转弱是目前内需复苏最大的障碍。2022年的国内外局势和政策变化较快,市场很难形成稳定预期,因此消费者和企业在支出上日趋谨慎。2022全年新增居民储蓄比上年增长约50%。然而,这部分增额储蓄并不能轻易转化为消费。因为第一,储蓄倾向增加是收入预期转弱的结果;第二,增量储蓄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本来是用来买房的,然而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居民投资意愿下降;第三,储蓄增量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但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很低,而低收入家庭受疫情影响大,且没有额外收入来源,增量储蓄很少。目前尚未出现针对低收入消费者的财政支持。消费券在许多地方仍在推行,但根据过去几年的经验,消费券并没有拉动消费,而是对某些企业和行业的补贴。 欧美的经济减速给出口造成压力。中美在科技、贸易等领域的冲突加剧等因素,也将为中国在对外贸易、高技术制造和产业链升级等领域带来风险。尽管全球对于中国产业链的依赖在疫情后上升,但是高科技领域脱钩已经开始。由于地缘冲突带来的关税和制裁风险,面向国际市场的企业通常会认真考虑重新布局全球产业链,至少把部分生产线从中国本土转移至其他市场。中国在世界出口的份额或将下降。不过,在能源转型背景下,中国、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均制定了其阶段性目标。预计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电池板等产品将继续保持强劲,拉动出口。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王丹:国内消费反弹将会非常显著。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由于2022年基数过低,2023年的消费增速将大概率超过GDP增速。但是消费的提速可能要到今年二季度之后,而且可能要到2024年之后才能回归至疫情前的趋势水平。在2023年1月8日中国开放边境后,国内和跨境经济活动明显增加。根据高频数据,春节期间国内的消费、交通和旅游均显著好于2022年,恢复至2019年的60%-80%左右的水平。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消费到年底前可以恢复至2019年水平。 2023年最重要的经济引擎将是房地产。去年12月,中央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数额庞大的救助计划。可以预期,商品房销售和房价都将比2022年显著改善,这将有利于恢复消费者信心。 能源转型是另一大机遇。2022年以来海外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新能源车等产品大幅增加。在各主要国家都制定其能源转型目标的背景下,未来这一势头将持续。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还有哪些发力点? 王丹:2022年货币政策十分稳健,全年降息频率低且力度小。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是稳定价格,包括物价和汇率。目前,企业库存高企,汽车、家电等行业库存积压问题明显,如果不能够广泛地扩大需求,库存资金占用成本过高,企业资金链将承受更大压力。同时保就业压力增大。在经济正常化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都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我们预期两会后政策利率会下调以适应经济复苏的需求。 现在国内通胀压力很小,PPI已经下行,货币政策扩张有较大空间。我们预期,经济将在2月后明显好转,届时政策利率大概率下调。这将有助于信贷扩张、降低偿债成本并改善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此外,房贷利率仍有较大的下行空间,因为当前房贷利率仍高于企业贷款利率,这与贷款风险并不匹配,房地产贷款是银行风险最低的资产。 基建投资有可能保持较高增速,然而地方财政扩张的空间不大,难以支持更大规模的投资。制造业投资在过去三年中得到巨大的政策支持,然而继续高速增长最终需要市场需求改善。 金融界: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王丹:2022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弱,随着今年国内经济复苏,市场将提供更多机会,包括地产、建材、消费等。房地产将是影响今年股市运行的重要因素。2022年底,证监会重启房地产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带动了地产和上下游相关行业股票的回升。但是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在加速出清,同时居民预期谨慎,仍需为未来的波动做好准备。此外,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入市规则正式出台,将为A股市场带来长期资金,加速“去散户化”进程,对国内股市表现有积极作用。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2023年楼市能找回信心吗? 王丹:去年12月,中央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数额庞大的救助计划。可以预期,商品房销售和房价都将比2022年显著改善,这将有利于恢复消费者信心。但由于春节前后通常是房地产销售低谷,目前政策效果并不明显,预期三月的“两会”之后销售额会有所反弹。房地产内部也出现更明显的分化。在2022年末,一线城市房地产已经平稳,甚至回升,而二三线房价仍在下降。大城市房产的安全资产属性愈发突出。 “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没有改变,但是新的政策方向侧重于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预期安居房和廉租房建设今年将提速,以辅助城市化和都市圈建设。 金融界:新的一年,一切会变好吗?我们该对2023抱有怎样的期待? 王丹:由于2022年基数较低,在房地产回暖、消费反弹的前提下,我们预测2023年全年GDP增速将达到5%。我们预期,经济将在今年2月后明显好转,届时政策利率大概率下调。这将有助于信贷扩张、降低偿债成本并改善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 现在中国处在新的历史阶段,二十大强调安全与发展并重,这意味着防风险的优先级要高于短期增长。经济政策将注重解决供给侧问题,如产业链安全、科技自主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 金融界:请您推荐一本您认为最值得阅读的书籍? 王丹:推荐余永定的《太阳底下无新事》。书中收录的是余永定从1996-2018年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讨论,有数据,有深度,有广度。余老师距离政策决策者的距离很近,对中国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在宏观经济领域,从来都是“已行之事,后必再行。阳光之下,并无新事”。然而,这些事件受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制约,总会呈现不同的形态。书中很清楚的展示了,哪怕是同样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政策应对,不管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目标都是回应此刻最急迫的需求。在当前中国大转型的时代,许多微小的改变也会有深远影响,如果不能够阐述出这些改变的意义,就会错过这个时代。强烈推荐。
lg
...
金融界
2023-02-14
【预见2023】鹏扬基金陈洪斌:财政资金预计会对新基建有所倾斜,而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会有所退坡
go
lg
...
较大影响。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增长前景? 陈洪斌:我对
中
国
经
济
前景非常有信心,这点毫无疑问。去年
中
国
经
济
表现不好主要是房地产和疫情的原因。去年地产释放信用风险和疫情扰动经济,但这都是短期问题,不是长期问题。疫情已经经历了达峰,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也会回升。目前随着政策调整,经济的主要利空因素基本消除。防疫优化后,消费也会成为增长点,部分行业会有显著增长。长期看,我国经济前景更应关注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在战略新兴产业,诸如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芯片、汽车、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我国都有很快的进步。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 陈洪斌:今年市场对总量政策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预期,在经济逐渐恢复常态后,继续采取刺激的必要性就下降了。在货币供应量不足的时候,货币政策边际贡献更大,但目前货币并不缺,我们从M2、回购利率、超储率等指标都可以看出来。今年货币方面大概率是维持流动性的适度宽松,保持投融资的平衡。 我认为产业政策反而更值得关注,尤其是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另外,今年还将适度超前部署新兴基础设施,财政资金预计会对新基建有所倾斜,而现金流不足、使用率低的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会有所退坡。 金融界:2023 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陈洪斌:从年初以来,各个指数和板块机会都会有。经济还在底部回升阶段,权益市场贝塔的行情会有,从结构上看,上半年一季度成长会逐渐占优。在经济底部阶段,政策敏感型的行业反应会更快,而在经济相对繁荣阶段,那些成熟、市场竞争更充分的行业会表现更好。接下来,扩大对外开放、统一大市场、扩大内需等政策驱动的市场主线都会有机会。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2023 年楼市能找回信心吗? 陈洪斌:春节期间地销售数据不理想,但假期高频数据的指导性其实有限。房地产市场在今年上半年可能会企稳,下半年回正。全年GDP增长要回到5%以上的话也需要房地产更为明显的恢复。 购房者信心恢复会比较久,今年主要看居住性需求的自然增长。有一些房价涨跌反映出了当地支柱产业的景气变化和收入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对房地产存量的估算仅考虑了总面积,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存量房的质量、位置和人民群众更美好居住需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配,因此数据有可能是高估了实际存量的。 金融界:新的一年,一切会变好吗?我们该对 2023 抱有怎样的期待? 陈洪斌:今年确实是可以抱有更乐观的期待,市场正在走出至暗时刻。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几大利空事件,几乎都出现了反转,只是改善的节奏存在不确定性。基于这样的预期,我认为全年可以对权益类资产更加积极地配置,而债券我认为需要偏谨慎一些。 金融界:请您推荐一本您认为最值得阅读的书籍? 陈洪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写的《欧元危机》值得一读。这本书对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的解读比较深刻。考虑到当前美联储仍未结束加息,并且可能会继续维持高利率一段时间,但过于强调抑制通胀的宏观政策可能会牺牲经济增长,犹如当时在危机中坚持紧缩中的欧元区。因此,本书对研究当下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也有一些启示。
lg
...
金融界
2023-02-14
Mysteel参考丨2022年中国建筑材料市场分析
go
lg
...
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2022年
中
国
经
济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一年,也是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一年。虽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但
中
国
经
济
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仍迈出坚实的步伐。 据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韩文秀预计,2022年
中
国
经
济
总量超过120万亿元。虽然全年经济增速从2021年8.1%放缓至3.0%左右,但经济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从人口方面看,现阶段中国人口发展呈现“三低”“三化”特点,劳动力供给呈现“五降一升”的特点。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数字化转型将推动传统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人才红利的释放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我们认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根据2022年1月的国务院报告,中国城镇化率为64.72%,比2021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相较于2020年美国95%的城镇化率,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空间巨大。在“新型城镇化”理念的牵引下,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全面提升发展质量的新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 2023年,疫情影响逐渐褪去,城镇化进入全面提升发展质量的新阶段,我国内需压力或有所释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有望得到改善,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将更加坚定。但考虑到外需下行压力增加,2023年实际GDP增速或将保持温和增长的水平。 二、2022年建筑、房地产和基建回顾 随着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近几年建筑业的行业利润率明显下滑。但在“稳增长、稳预期”政策的加码下,2022年建筑业总产值逆转2021年单季增速显著下滑的态势,当季同比增速逐步企稳。截至2022年三季度,建筑业GDP累计同比贡献率10.51%,比2021年同期增长7.58%。基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历程,过去的20年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牛市”,总产值近30万亿,2023年我国建筑业也将与经济发展同步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 在稳增长政策进一步显效发力下,各地重大项目开工为2022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奠定基础,行业持续升温,投资继续发力。据百年建筑不完全统计,2022年11月,全国各地共开工5008个项目,环比增长77.09%;总投资额约36206.1亿元,环比增长116.95%,同比增长35.53%。 自2021年下半年进入下行周期以来,房地产行业总体上难言乐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968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33916万平方米,下降6.7%。房屋新开工面积111632万平方米,下降38.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1734万平方米,下降39.5%。房屋竣工面积55709万平方米,下降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442万平方米,下降18.4%。2022年1-11月,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来看,仅有3个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微增,其中浙江增幅最大,同比增4.36%;有28个省市同比呈负增长。 11月以来,各地房地产政策愈发积极,从各地房贷利率下调到债股融资“三箭齐发”,避免信用危机蔓延,行业政策环境企暖回升,需求逐步边际好转。在中央层面政策暖风频吹下,地产基本面或逐步修复。“保主体”、“保交楼”、“保交付”下,2023年竣工回升可期。 三、2022年国内建筑材料市场回顾 聚焦至建筑材料市场,俄乌战争爆发、欧美通胀高位运行、国内疫情反复、地产下行等因素也成为拖累价格的主要原因。整体来看,2022年国内主要建筑材料价格呈现下行趋势。据百年建筑数据,截至2022年12月28日,全国水泥、混凝土、砂石、盘扣式脚手架、玻璃价格同比分别下跌17%、13%、9%、17%和25%,但建筑木方在国外供给收缩、原材成本提高的驱动下,价格同比上涨2%。 表1:2022年主要建筑材料价格(单位:元/吨、元/吨/日、元/立方米) 数据来源:百年建筑 水泥方面:2022年价格呈现出高开低走趋势。其中东北地区跌幅最大达22%,主要是因为当地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华北跌幅最小,全年均价跌幅为5%,一方面华北地区环保管控严格,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执行较好,库存压力不大;另一方面,当地煤炭价格较高,基建项目多,成本和需求双向托底。 混凝土方面:2022年价格降至近三年新低,其中华中、华南、东北和华东跌幅较大。整体来看,受房企新开工数据持续疲软、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混凝土整体需求仍呈低迷态势。据百年建筑数据,截至2022年12月7日,全国506家混凝土产能利用率为13.87%,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 砂石方面:一季度在疫情抑制需求的影响下,砂石价格下滑显著;二、三季度天气回暖,防控形势好转,叠加下游需求回升,砂石价格有所上涨;三、四季度,部分工程项目进度放缓,砂石价格稳中偏弱运行。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基建需求支撑,主要用于重点工程项目的碎石在百年建筑调研样本中,出货量占比在5成以上。 盘扣式脚手架方面:销售和租赁价格均呈下行走势。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状态下,租赁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增强,以价换量的操作越来越多。同时,在房地产行业流动性资金不足的背景下,租赁企业面临着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等各环节拖欠的现象,回款平均周期延长30%以上。 玻璃方面:2022年国内浮法玻璃价格在一季度达到近五年高位后,持续下行。二、三季度现货价格跌至近五年中低位。全年整体呈现先涨后降趋势,年内最大振幅36.85%。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第二季度后,需求端尤其是房地产表现偏弱;二是销货不畅下,生产企业库存持续累积,供需失衡矛盾更加突出;三是企业亏损经营压力大,企业悲观情绪加重。 建筑木方方面:2022年原材价格大幅提高,国外原木进口量下降28.4%,建筑木方价格中枢小幅提高,振幅扩大。但在弱需求、高成本的矛盾下,木方价格也出现倒挂,三、四季度市场价触及成本价,厂家利润压薄。 四、2023年建筑材料市场展望 展望2023年,国内经济增长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首先,后疫情时期极可能持续到一季度,全国范围来看,城市感染率在1月已经达峰,农村或晚于城市在2月达峰,3月开始疫情对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影响有望加速退出。此外,预期减弱依然会是2023年经济增长的重压之一,持续性的信心不足将从短期影响转为长期化,即2022年经济承压前行带来的疤痕效应。同时,国际环境较2022年相比依然严峻。笔者认为,理性看待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恢复至4%以上,但达到5%存在难度。此背景下建筑材料的主要需求领域仍将以“基建托底”为主,房建下行速度至少是放缓。 从基建层面看,稳经济、稳投资政策仍在持续加码。2022年出台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纲要对扩大有效投资做出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等部署,“基建稳增长”得到的财政政策支持也在继续深化,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消费一起成为最被看好的2023年增长点。有关调研显示,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仅达到发达国家的20%至30%,“老基建”的需求潜力依然存在,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关注构件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 从房建层面看,“房住不炒”大前提下,受政策倾斜,房建项目施工总量将好于2022年。上半年国内“保交楼”将加速推动存量项目竣工,材料供货企业回款可能好转。随着地产销售端的复苏,新项目开工降幅有望明显收窄,建材需求同比至少持平。 综上,展望2023年建筑材料市场,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宏观背景和消费层面会总体会好于2022年,其中基建主要扮演“托底”的角色,房建下行速度放缓但很难带来增量;二是供给端压力较大,大部分品种无法摆脱产能过剩,区域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三是预计建材价格整体水平很难同比上涨,利润将继续收缩,但行业回款情况好转,行业将更重视高质量发展。 水泥方面:据百年建筑统计,2022年全国水泥熟料产线共计1545条,同比下降3.4%,熟料年产能达17.18亿万吨,同比下降8.5%。其中,2022年全国拟建26条水泥窑线,实际投产水泥熟料产线9条,投产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合计熟料年产能1524万吨,较2021年减少52%。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2500t/d及以下的落后生产线仍然占有较大份额,主要集中在西南、华东、西北、华北地区。其中头部企业带头淘汰落后产能,但能否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仍需观察。2023年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或将持续走低,水泥熟料产量进一步缩减,且受动力煤等原材成本高位、终端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预计全年水泥均价下移,水泥行业利润或将持续收缩。 混凝土方面:2023年混凝土行业竞争加剧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国内混凝土企业加速收购、租赁商混站点。此外,资金需求双弱,民营混凝土企业生存空间或被进一步压缩,行业集中度会愈发提升。未来,混凝土企业由市场拉动型转向资源推动型,企业单一混凝土业务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混凝土企业更需要以资源占有为依托,发展产业链,打造价值链。价格方面,2022年混凝土价格多次涨后回落,持续弱势运行。房建新开工持续疲软,多数混凝土企业在手订单同比大幅下降,预计2023年混凝土价格或现弱势持稳,二季度前难有起色。 砂石方面:2023年基建项目政策发力,高标河砂得到广泛应用,天然砂价格或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此外,随着大力推行绿色矿山等理念,机制砂替代天然砂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环保管控更加严格,造成机制砂成本上涨,国央企加大拿矿力度,下游竞争较为激烈,预计后期机制砂价格偏弱运行。 碎石方面:2023基建依然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石,碎石消费主要依靠道路、铁路、水路建设,考虑到政策落地尚需时间,预计后期碎石价格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02-14
后新冠时代,
中
国
经
济
复苏拯救世界?《华尔街日报》:别抱太大希望!
go
lg
...
多人选择储蓄多于消费。 初步迹象表明,
中
国
经
济
反弹的最大影响将体现在国内。包括商业调查、销售和公共交通数据在内的官方数据显示,最强劲的增长将来自餐饮、酒吧和旅游等服务业。因而
中
国
经
济
复苏的直接影响在其他地区可能不会像过去刺激政策推动的那样明显。 汇丰(HSBC)首席亚洲经济学家Frederic Neumann表示:“中国将实现强劲的经济复苏,但由于经济反弹的性质,
中
国
经
济
增长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溢出效应将在本轮周期中弱得多。” 一些分析人士说,美国经济不太可能从中受益,因为美国对中国服务业的敞口有限。中国重新开放会推高能源需求并推高全球能源价格,从而增加通胀压力,美国经济增长甚至可能受到挤压。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最新预测,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将增长5.2%,轻松超过美国1.4%的预期增速和欧洲20国共同货币区0.7%的预期增速。 IMF预计,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美国和欧洲的贡献率之和仅为10%。IMF的数据显示,这将使中国的份额恢复到疫情前5年的水平。 富裕的中国人可以通过在欧洲购买奢侈品和到东南亚等地度假来帮助提振全球经济。瑞士制表商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 AG)今年1月说,重新开业后中国的销售额立即出现反弹,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创纪录,主要受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旅游业恢复的推动。 1月26日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告诉分析师和记者,澳门的门店已经爆满。“变化相当惊人,”他说。 波音公司(Boeing Inc.)首席执行官David Calhoun将中国的重新开放描述为“航空界的一件大事”。他说,公司的目标是让闲置的飞机重新起飞,并希望进一步向中国交付飞机,因为中国航空公司将需要波音737 MAX飞机来满足反弹的航班需求。 但疫情期间,中国家庭从政府获得的财政支持远低于发达经济体,许多消费者仍对就业市场疲软和房地产持续低迷感到担忧。 高露洁-棕榄公司(Colgate-Palmolive Co.)首席执行长Noel Wallace上月底对分析师说,尽管重新开业令人兴奋,但该公司在中国的家居用品销售仍然疲软。“中国是个大问号,”他说。 在中国经营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和必胜客(Pizza Hut)等连锁餐厅的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Yum China Holdings Inc.)表示,在中国最近的春节假期期间,公司的销售额出现了大幅增长,但对前景持谨慎态度。 前几年的刺激经济增长中,中国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工厂以扭转经济形势,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到中国对大宗商品和机械的巨大需求。2009年,在5860亿美元刺激计划的推动下,
中
国
经
济
增长9.4%,有力地抗衡了受全球金融危机重创的发达经济体。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估计,中国重新开放将使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增加1个百分点,主要是通过增加能源需求、进口和国际旅行。他们说,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石油出口国和中国在亚洲的邻国。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模型显示,中国队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较小。这家咨询公司表示,如果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随着新冠限制措施的结束而增长5%,那么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仅为1.5%,比他们之前的预测高出0.2个百分点。 即使经济增长大幅反弹,
中
国
经
济
的根本问题依然存在。地方政府负债累累,为基础设施支出融资的能力受到限制。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 AG)首席
中
国
经
济
学家Tommy Wu说,中国已经采取了提振房地产行业的措施,比如放松对过度扩张的开发商的贷款限制,但预计这些政策不会很快扭转中国房屋销售下滑的趋势,房价下跌意味着家庭对购房仍持谨慎态度。他说,这将限制中国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其他政策目标可能会对中国的进口需求造成压力。中国政府渴望在国内生产更精密的资本品,而不是从日本和德国购买,并一直在控制钢铁等污染行业,以实现气候目标。 2022年中国钢铁产量较上年下降2.1%,铁矿石进口下降1.5%。全球市值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 Group Ltd.)今年1月表示,预计中国将在2023年成为大宗商品需求的稳定力量,但并没有预测中国的钢铁产量会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速度,必和必拓认为中国的钢铁产量可能在2020年达到峰值后,在5年里将趋于稳定。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最终将取决于中国消费的持久性。就目前而言,尽管中国家庭去年积累了2.6万亿美元的新储蓄,但其中只有不到30%的钱可以直接花掉。剩下的钱都存进了长期储蓄账户。就业市场依然疲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正在消耗家庭财富。 纽约研究公司Rhodium Group的中国市场研究主管Logan Wright认为,消费复苏将是“肤浅而短暂的”。他预测,在第二季度左右经济快速增长之后,中国的消费支出的复苏将很快失去动力。
lg
...
Sue
2023-02-14
M2单月增量创历史新高!ChatGPT依旧火爆!白酒猛涨,食品饮料板块获机构分析师力荐
go
lg
...
映A股核心龙头资产的整体表现,适合看好
中
国
经
济
复苏前景、希望分享经济发展红利的投资者长期布局。 风险提示:食品ETF被动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日期为2012.4.11;大数据产业ETF被动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2.12.31,发布日期为2016.10.18;中证100ETF基金被动跟踪中证100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5.12.30,发布日期为2006.5.29。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食品ETF、大数据产业ETF、中证100ETF基金风险等级均为R3-中风险。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13
留学生也没逃过“考公热潮”!智联招聘发布2022海归就业报告 这些岗位最受青睐
go
lg
...
% 的受访者预计,随着防疫措施的调整,
中
国
经
济
复苏的步伐将加快,这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亚洲国家留学生回国求职增长明显 具体看回国求职留学生的留学国家分布,英国占比最高,为 41.4%,其次是澳大利亚(20.3%)和美国(9%),排名与 2021 年一致。 从同比增速来看,2022 年来自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的应届留学生人数同比大幅上升,增速分别为 66.1%、50.9% 和 37.7%,这与近年来更多人选择前往东南亚和东亚留学有关。而受国际关系影响,俄罗斯留学生人数同比增长 26.5%。此外,来自加拿大、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应届留学生人数同比下降。 2023 年海归人才供需双增,呈上扬态势 防疫放开后,中国企业对海外人才的需求快速释放,各地政府积极组织当地企业出国引才,因此整体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3 年春节后第一周,海归优先的职位数和在中国求职的海归人数均呈上扬态势,2 月 3 日的海归优先职位数比 1 月 28 日增长 11%,海归求职人数增长 27%。 专业服务、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行业对海归招聘需求扩大 中国政府认为,强大的人才库是推动技术自力更生和对抗美国遏制其高科技产业的关键任务。为巩固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中国还大力投资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分析 2022 年海归优先岗位的行业分布,教育 / 培训行业的职位数占比 27.8%,依然位居第一位,专业服务 / 咨询、互联网 / 电子商务分别以 14.3%、11.1% 位居第二、第三。 (来源:智联招聘) 跟 2021 年相比,专业服务 / 咨询、医药 / 生物工程、大型设备 / 机电设备 / 重工业的职位数占比提升。企业对人力资源、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带动对相关海归人才的需求上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也是当前国内发展趋势向好的产业,对海外技术类人才的引进需求高。 海归岗位招聘薪酬持续上涨,达 14680 元 / 月 从薪酬看,海归优先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连续三年走高,2022 年达 14680 元 / 月,比 2021 年的 13719 元 / 月增加 961 元,增长 7%。随着海归职位结构的优化,海归优先职位平均招聘薪酬也在逐年提升。 (来源:智联招聘) 海归前往新一线、二线城市发展意愿提升 观察 2022 年海归投递行为,分地域看,2022 年海归群体前往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展的意愿均有所提升,2022 年的投递占比分别为 31%、15.7% 和 14.3%,均高于 2021 年的投递占比。 由于新一线城市、二线及三线及以下城市陆续推出 “抢人” 政策,发展潜力大,同时房价较低,生活便利度也不亚于一线城市,因此越来越多海归以实际行动加速“下沉”。 近 4 成海归希望进入国企工作,“考公热” 持续升温 企业类型方面,调研显示,2022 年希望进入中国国企工作的留学生占比 38.8%,排名各类型机构之首,比 2021 年提升 9 个百分点;希望进入外企或中国国家机构 / 事业单位的留学生,分别占比 27.1%、20.9%。 后疫情时代,中国国企和机关人员稳定的优势凸显,受到更多留学生青睐。 2022 年 74.4% 的留学生认为海归群体中存在 “考公热”,高于 2021 年的 59%。其中,51.9% 的留学生认为“考公热” 近两年明显升温,高于 2021 年的 38.3%。 留学生求职对薪酬、企业发展、工作环境的关注度提升 关于回国求职看重的条件,2022 年留学生依然最看重 “薪酬福利”,占比 76.7%,比 2021 年的 71.6% 有所提高。 不过,除了薪酬福利,留学生回国求职还注重多元因素,41.9% 的留学生关注企业发展前景,这一比例较 2021 年有所提高。留学生对“工作环境”“工作与生活是否能平衡”“雇主形象” 等因素的关注度均比 2021 年有所提高。这表明,留学生正从更多维的工作体验上对职位进行衡量。 超 5 成海归愿意尝试灵活就业,短视频博主是首选 随着灵活就业的兴起,归国海归也对这种新兴工作方式有所尝试。55.5% 的海归表示愿意尝试灵活就业,其中 32.9% 表示 “已经有很多人在尝试”,22.6% 认为 “近两年明显升温”。此外,也有 25% 的归国海归表示不愿意尝试灵活就业,认为 “周围很少有人尝试”。 从灵活就业的业态来看,46.3% 的归国海归表示海归群体在尝试短视频博主,排名第一。其次是教育培训、金融投资和知识付费,分别占比 40.9%、40.5% 和 26.8%。可见,海归较为擅长以流量、专业知识为杠杆,在灵活就业中闯出一片天地。
中
国
经
济
在 2022 年增长了 3.0%,是六年来第二低的增长率,然而,人们普遍预计今年经济活动将回升。当然不能忽略另一层压力,即中国政府如何为今年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创纪录毕业生人数,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
lg
...
marsh
2023-02-13
Mysteel:ChatGPT预测钢材跌破3600
go
lg
...
得到有效支撑。 2、社会消费状况:随着
中
国
经
济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也会相应的增强,进而也会推动钢材市场的需求,改善和拓展市场空间,使得钢材价格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海外: 1、全球经济形势: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市场需求受到影响,导致与钢材价格有关的原材料需求减少,钢材价格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并呈现出较低的价格走势。 2、国际贸易环境:钢材是一种全球性的产品,市场行情受到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因此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钢材价格也将会有所波动或者调整。 问题二:中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展如何?未来方向在哪里? 中国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全面推行“物联网+钢铁”到快速部署“云计算+大数据”,从建立智能制造中心到加强物流等领域的技术应用,都在不断推进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未来,中国钢铁行业将着力实现“精准制造”,构建钢铁智能制造体系,并继续做好数字化转型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问题三:如何优化中国钢材生产消费结构?钢铁行业想要继续谋求发展需要注意什么? 为了优化中国钢材生产消费结构,应当实施供需双管齐下的战略。一方面,要推进钢材结构优化,在提升加工能力的同时,关注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装备时间,引入高端技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改善;另一方面,要加强钢材市场监管,鼓励钢材生产商采用现代工业4.0理念组织生产,清理市场中的低端产品,不断提高钢材材料质量和产品标准,稳定生产和消费市场。此外,钢铁企业还需注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实施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并妥善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问题四: 中国未来5年内的钢材需求情况如何?从建筑类钢材和制造类钢材两个角度分析; 中国未来5年内的钢材需求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建筑类钢材来看,由于中国正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未来5年内,建筑类钢材需求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随着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其他项目也将是钢材消费的重要推手。 从制造类钢材来看,随着国内汽车、家电、航天、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持续发展,未来5年内,制造类钢材的消费量将继续攀升,得到优化结构的持续改善。 问题五:今年国内钢铁会出现政策性限产吗? 目前尚不清楚,但国家有可能会出台一些政策性的限制措施,旨在控制钢铁行业的生产能力,以遏制过度活跃的市场和保护环境。例如,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今年重点冶炼企业将要进行上年度结转生产控制,也就是说,重点企业将不得超过上年度结转总产量的106%。此外,今年国家物价部门还将加强对钢材的价格跟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材价格过快上涨。 问题六: 今年中国国内钢材需求同比去年是增加还是减少?今年钢材需求最旺盛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今年中国国内钢材需求相比去年增加,在5月份的时候钢材需求最旺盛。 问题七:今年国内会出现炼钢原料价格走势如何?会出现大幅下跌从而带动钢铁价格下跌吗? 针对这一问题,具体的判断以市场变化为准。目前钢铁行业依然处于困境之中,今年国内炼钢原料价格走势会有所波动,但整体情况不大可能会有大幅下跌,而是以平稳的态势出现。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年度钢铁需求的变化、原料的供需关系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供大量原料的情况下,就算出现价格下跌也不会带动钢铁价格下跌。 问题八: 中国现在钢铁的主要下游产业订单状况如何?相比去年同期增加还是减少? 近期钢材的需求有所下滑,从而影响了钢铁市场的上游供应水平,不少企业的订单都有所减少,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政策导致的投资总额下降,政府减少对房地产建设类投资,以及其他行业投资减少等因素。 问题九: 以螺纹钢和热轧板卷为例,中国现在钢厂普碳钢材制造成本大约是多少元每吨? 一般情况下,中国现在钢厂普碳钢材制造成本大约在4000-5000元/吨之间,这取决于厂家各自的装备水平、生产工艺及原材料价格等因素。 问题十: 从螺纹钢和热轧板卷两个品种分析今年年内中国钢材价格有没有可能跌破3600元/吨? 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螺纹钢和热轧板卷今年年内可能不会跌破3600元/吨,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变化,未来价格将会发生变化,有可能出现跌破3600元/吨的情况。 综合来看,ChatGPT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与Mysteel分析师团队不谋而合,Mysteel分析师团队认为国内经济增长呈现触底回升,虽然整体增速偏低,但是“V”型反转之势已经确定。海外宏观动荡不断,有可能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ChatGPT的观点总体上来看虽有方向但在观点的精确性上比较匮乏,在不同问题的回答中也有一定的冲突情况。想了解更专业更精准的钢铁行业运行状况分析可参考Mysteel各钢材年报及其他资讯及报告服务。最终宏观、钢铁政策、钢铁行业和钢材价格的方向会不会按照预测的走势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02-13
对中国重启国门复甦经济抱持审慎乐观 新加坡2023经济展望偏“悲观”
go
lg
...
14 年高位,或将促使经济放缓。尽管
中
国
经
济
重新开放预计将提供一些动力,尤其是通过贸易和旅游业,但借贷成本上升会抑制需求。 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总裁 Edward Robinson 在简报中表示,紧缩的累积效应有助于减缓通胀势头,金管局自 2021 年 10 月以来已五次收紧政策,以抑制目前徘徊在 6.5% 水平的通胀。 周二(2月14日)新加坡政府将报告下一财年的预算案,而增长与通胀的平衡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官员们一直在引导公众走向后疫情时代的现实,上周宣布取消公共交通必须戴口罩的规定。而本周可能预示着在大流行时期实施多年刺激措施后,将回归财政保守主义。 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可能会在周二(2月14日)加强长期投资重点,包括数字化、绿色能源转型和老龄化社会的医疗服务。 #2023年前景展望# #高通胀/经济衰退#
lg
...
marsh
2023-02-13
VOSS连获黑珍珠餐厅指南官方推荐 在高端餐饮渠道实现跨越增长
go
lg
...
近年来,随着
中
国
经
济
腾飞和消费观念升级,精致餐饮发展迅速,并呈现下沉趋势。近日,2023年黑珍珠餐厅指南在北京发布,304家餐厅摘钻。 根据美团发布的《2022中国精致餐饮行业洞察》(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精致餐饮行业总规模为559亿元,门店数量达4,429家,分别较2021年保持平稳增长7.8%、1.5%;上海961家,北京688家,深圳476家,三个城市依然是中国精致餐饮行业的核心。 2023年起,黑珍珠餐厅指南计划保持每年增开两到三个新城市,使得今年榜单覆盖城市达25个,新增了65家,意味着黑珍珠餐厅指南进入增长期。 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发布暨颁奖盛典现场 榜单的变更表明,过去一年,中国城市美食正在呈现高质量发展,以及从侧面显示出日常生活的精致化也在不断渗透至更多的城市。与此同时,高端饮用水的市场也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精致消费体验之一。在此背景下,黑珍珠餐厅指南连续两年的唯一官方推荐用水VOSS(芙丝)也不断在奢华酒店、高端零售、高端餐厅等场景发力,成为高端生活方式的代表品牌。 VOSS连获黑珍珠餐厅指南官方推荐用水 珠联璧合,VOSS逆势触达高端消费场景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下,精致餐饮孕育出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数据,上海仍然作为精致餐饮消费的风向标,新上榜多达66家;北京拥有38家上榜餐厅覆盖海内外19个菜系,体现首都文化的多元性;广州17家上榜中,以粤菜、潮州菜、客家菜占比超80%,引领广东本土菜系的发展;成都共有19家餐厅上榜,同比增长150%,是Top5城市中新上榜增势最快的城市,而杭州更是中国内地唯一"二钻餐厅"增加的城市。 VOSS以官方合作伙伴身份亮相发布会现场 整体而言,中国精致餐饮行业发展平稳,黑珍珠餐厅榜单更加走向大众,覆盖了更多城市城市,更多优秀餐厅脱颖而出,同时展现城市强大的韧性和内生增长动力。还通过对影响精致餐饮发展的经济、人口、技术、心理等因素构建了评价模型。该模型显示,中国目前正处于精致餐饮的大众接受期;其意味着,精致餐饮的未来增长空间十分广阔。 与此同时,随着高端餐饮消费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需求的日益增长,也推动了中国高端饮用水市场的发展。据了解,黑珍珠餐厅指南连续两年的唯一官方推荐用水VOSS,就是源自挪威的高端天然饮用水品牌。 自进入中国以来,VOSS延续其全球高端形象,从奢华酒店、高端零售,再到高端餐厅,每一步策略的实施,都是中国市场成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缩影。 黑珍珠餐厅VOSS主题包间 2022年,VOSS通过与黑珍珠餐厅指南的合作,实现了精致餐厅渠道的跨越式增长,渠道渗透率近50%,并与黑珍珠餐厅指南打造首款联名天然矿泉水,打造主题包间,将精致生活延伸至更广泛的日常场景之中。实际上,其简约时尚的瓶身设计为餐饮体验赋予更强的仪式感,也折射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感、生活仪式感越来越看重的消费趋势。 VOSS天然矿泉水的高锶低钠,属弱碱性的水质特点,颇受星厨好评及认可,被甄选为佐餐水,成为黑珍珠餐厅的首选高端饮用水品牌。VOSS与北京连续两年蝉联唯一黑珍珠三钻餐厅的美·大董海参店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了沉浸式就餐体验的"VOSS主题包间";作为唯一指定用水,VOSS联手多年蝉联黑珍珠三钻的上海菁禧荟和甬府餐厅、广州黑珍珠二钻创意粤菜Omakase的跃·现代粤菜料理、以及成都匠心川味的银芭等知名地标性餐厅,为消费者提供精致的餐饮搭配。 水到渠成,VOSS拉满仪式感消费体验 根据上述报告显示,中国精致餐饮市场消费者以56.6%个人享受型需求,占主要消费场景,可见消费者追求美食的体验,对仪式感和情绪价值需求日益增长;同时67.7%的消费者注重食材的质量,54%在意餐饮内部环境,体现消费者追求悦己的细节和生活品质感受,而餐水搭配更是将精致餐饮的品质体验进一步极致化。 因此,更多全国各地的餐厅也逐渐走向精致餐饮的赛道,高端餐饮场所也成为VOSS持续发力打造仪式感的重要场景,以精致餐饮开发为重点,将市场渠道的布局覆盖进行延伸,从北上广拓展至成都、杭州、南京等更多新一线和别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城市。尤其是在杭州,VOSS的黑珍珠餐厅覆盖率更是达到90%。而随着黑珍珠餐厅指南在2022年下旬启动首个拓城计划,在2023新上榜城市中,长沙4家、济南2家、无锡3家。VOSS也积极为地方美食消费创造新活力,同时带动新兴城市的发展,以及助长中华美食文化的交流。 VOSS致力于诠释既有传承,又不乏创新的生活美学 VOSS作为高端饮用水品牌代表,与黑珍珠餐厅指南达成战略合作,借助一张兼容并蓄的"中国人自己的美食榜"和VOSS的全球影响力,共同致力于不断精雕细琢中国高端餐饮的精致化,聚力行业资源,集合餐饮人和厨师,为消费者营造百花齐放的精致餐饮体验,兼容美食文化、餐饮美学及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诠释既有传承,又不乏创新的生活美学。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13
上一页
1
•••
861
862
863
864
86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传美国对华限制不严格,全球风向变了!法国政府准备让步,中国还在等
lg
...
彭博:为何中国多名高级军事领导人被免职?
lg
...
中欧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瑞典确认“中国船只”破坏海底电缆 中国最新回应来了
lg
...
投行严厉警告:出现这一幕,人民币将创历史新低!
lg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千年计划”加速推进!港媒:雄安新区创下建设融资纪录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3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20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3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