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20%至18亿元,显示基建需求回暖。中国中免(01880.HK)涨近5%,因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全国推广,消费刺激效应显现。反之,紫金矿业(02899.HK)跌超4%,因旗下公司协议条款不具法律约束,市场对其扩张计划存疑。 编辑总结 2025年4月9日港股午盘表现反映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与局部板块热点的交织。恒生指数虽下跌1.55%,但跌幅较盘初收窄,显示市场韧性。半导体和内房股成为资金避险与追逐热点的选择,而科网股和石油股的疲软则凸显外部压力。个股层面,小米集团凭借澄清谣言与汽车业务前景脱颖而出,显示市场对优质企业的信心未减。整体来看,短期波动难掩长期结构性机会,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动向与行业基本面变化。 名词解释 恒生指数:香港股市主要指标,反映蓝筹股整体表现。 科网股:科技与互联网相关股票的统称,如腾讯、阿里巴巴。 内房股:内地房地产企业在港股上市的股票。 2025年相关大事件(截至4月9日) 2025年3月10日:南向资金净买入296.26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港股三大指数回调,但资金热情不减。 2025年2月4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06%,中芯国际和小米集团股价创历史新高,科技板块引领反弹。 2025年1月13日:家电股集体下挫,海尔智家跌6.83%,摩根大通下调行业增长预期至5%。 上述事件显示,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波动加剧,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市场注入活力,科技与消费板块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外部政策风险(如关税)仍对市场构成挑战,投资者情绪在乐观与谨慎间切换。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港股短期受全球关税政策冲击,但半导体与内房股表现证明结构性机会仍在。投资者应关注科技硬件与政策受益板块。”——Jane Smith, Goldman Sachs分析师,2025年4月5日。 “小米集团澄清谣言后股价反弹,显示市场对其汽车业务信心增强,但科网股整体仍需警惕估值回调风险。”——Robert Johnson, Morgan Stanley首席策略师,2025年4月7日。 “恒生指数跌幅收窄反映资金逢低买入意愿,内房股上涨与政策预期密切相关,后续需观察成交量能否放大。”——Emily Chen, JPMorgan Chase经济学家,2025年4月8日。 “石油股下跌与油价波动同步,短期内难以翻身,建议投资者转向高增长科技领域。”——Michael Brown, UBS投行总监,2025年4月6日。 “港股市场分化加剧,半导体股上涨源于全球需求复苏,但苹果概念股承压显示消费电子链需重估。”——David Lee, Barclays研究主管,2025年4月7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