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央行:破除不适应的限制竞争政策,督促指导金融机构提升市场化定价能力
go
lg
...
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精神,立足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破除不适应的限制竞争政策,督促指导金融机构提升市场化定价能力,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时,落实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要求,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好市场秩序。
lg
...
金融界
08-10 11:26
央行:研究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给市场传递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
go
lg
...
中国人民银行公众号发文称,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人民银行认真贯彻
三
中
全
会
精神,寓改革于调控,在已基本建立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明确央行主要政策利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招标方式,强化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属性。近年来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通过7天期逆回购调节流动性供求。以往逆回购操作采用利率招标,即给定操作数量,中标利率由一级交易商多重价位投标确定,理论上中标利率的变动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资金面状况。但考虑到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不宜频繁变化扰乱政策信号,故央行需要与一级交易商做好事前沟通,摸清不同价位的需求情况,以便确定合意的操作数量。随着金融市场发展、流动性管理更趋复杂,这一沟通成本也愈发增大,有时还会出现合意数量与稳定价格二者冲突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改为固定利率的数量招标,明示操作利率,有助于增强其政策利率地位,提高操作效率,稳定市场预期。 增加午后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引导市场利率更好围绕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2016年开始,人民银行每日连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较好地适应了流动性管理需要。但仅在每日上午开展一场逆回购操作,有时仍会遇到预期外日间流动性变化所带来的冲击。此次增加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流动性管理更为科学、规范,操作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临时逆回购提供流动性,临时正回购回收流动性,目前由人民银行择机操作,二者搭配使用可实现流动性双向调节,更好平抑税期、季末考核等因素对流动性的扰动。同时,临时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20bp、加50bp,在不改变现有利率走廊格局的情况下,既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又有利于短期利率运行在相对较窄的区间,也增强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作用。 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2019年8月人民银行启动LPR改革初期,从短期政策利率到信贷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不够健全,LPR主要参考当时的中期政策利率即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等市场因素报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定价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更加有效,MLF利率对LPR的参考作用下降。同时,部分报价行报出的LPR偏高,与其最优质客户贷款利率之间出现较大偏离,一定程度影响了报价质量。为此,在明确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同时,中期政策利率正在逐步淡出。以2024年7月为例,当月15日MLF利率未作调整,22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降10个基点,同日报出的LPR迅速作出反应并跟随调整,也表明LPR报价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在逐步理顺。 总的看,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研究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给市场传递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同时,持续改革完善LPR,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好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维护理性有序竞争秩序,畅通利率传导渠道,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lg
...
金融界
08-10 11:26
8月资产配置月度报告:二季度名义增长延续磨底,政策要求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目标
go
lg
...
,基本面数据表明经济内生动力仍然不足,
三
中
全
会
对债市影响有限。下旬央行超预期降息重新打开利率下行空间,债市情绪迅速升温,叠加权益市场偏弱且央行暂未出手调控,月末收益率持续下探,突破前低。 3、商品月度回顾: 7月商品市场以下跌为主,主要品种仅有黄金实现月度上涨。国际黄金因美联储言论转鸽,降息预期升温,价格冲高回落,收于2447.06美元/盎司,总体上行,月涨幅5.20%。原油方面,拜登退选,特朗普当选概率提升,市场预期助推美国油气生产增加,叠加加沙停火协议推进、供需紧平衡等因素影响,油价震荡下跌。铜价走势先涨后跌,月初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偏弱以及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铜价上涨,中下旬国内经济数据及相关政策均不及市场预期,叠加铜需求整体偏弱运行,铜价流畅下跌。钢铁市场供需两端均受扰动,但依旧处于相对供强需弱的状态,供给方面,钢筋新国标拟于9月25日起实施,8月起影响仓单注册,多家钢厂安排检修,调整生产节奏,需求方面,地产销售环比好转,开工有所修复,但土地和资金未见好转,需求缓慢回暖,整体来看处于弱势状态。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二、宏观经济表现 1、经济表现 Q2实际GDP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和增长目标,名义增速仍然处于磨底阶段。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4.7%,低于全年增长目标,市场预期5.1%,前值5.3%。名义GDP同比增速,连续第四个季度处于磨底阶段,持续低于实际增速。结构上来看,内需走弱明显,外需形成对冲,价格降幅有所收窄。需求方面,内需与外需的分化进一步扩大,社零和投资增速均边际回落,出口增速在外需景气状态下呈现上行。生产方面,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偏强状态,其中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制造领域增长更快,例如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7%。价格方面,GDP平减指数拖累程度有所收窄,产能利用率有所恢复、绝对水平仍然不高。 从6月当月数据来看,经济乏善可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3%,较上月回落0.3%,考虑到6月较去年少两个工作日,工业生产真实表现并未走弱,但短期库存出现被动累积。社零受618促销提前、居民收入预期偏弱的影响转为回落,就业、收入、消费信心、消费倾向对消费的提振作用依然相对有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小幅回升,主要来自增发国债项目开工和5月专项债对基建投资的带动。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景气、进口表现疲弱,依然呈现出内需偏弱的特征。 去年Q2基数并不高,但今年二季度实际GDP增速回落幅度有所增大,主要来自二季度宏观政策实际落地速度偏慢的影响,包括货币财政政策发力不及预期、地产政策力度尚不足以扭转趋势,在此背景下核心关注点仍在后续宏观政策落地速度及力度。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宏观政策 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是十八届
三
中
全
会
的延续,内容上更多体现了二十大以来的改革思路,《决定》稿全文共2.2万余字,涉及15个部分、60条内容,重点突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以及进行与之配套的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首先,创新体制是本次
三
中
全
会
中长期改革相比十八届
三
中
全
会
新增的内容,而且还延续了二十大报告中比较靠前的排位,均体现了对创新、人才、教育方面的重视,其中科技体制改革是重头戏,在科研人员中长激励、收入分配、收益自主权、管理制度等领域给予更多自主权,向科技创新相关方向全方位倾斜,同时还提出“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是更注重发展质量和科技创新。其次,财税体制是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改革力度较大的领域之一。在央地关系方面,主要的改革思路是通过消费税改革拓展地方政府税源、增加地方自主财力,适当放权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缓解地方政府收支矛盾;在税收制度方面,主要的改革思路是针对新业态形成适配的税收制度、清理规范碎片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此外,货币政策方面,作为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点是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举措已经部分体现在陆家嘴论坛潘功胜行长的主题演讲中。一是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逐步建立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理顺利率曲线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同时进行利率走廊区间收窄和贷款报价利率LPR的改革;二是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操作;另外,还淡化了对M2、社融等数量目标的关注,降低金融机构的“规模情节”,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同时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 7月政治局会议重申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宏观政策方面要求“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三季度宏观政策将比Q2边际加力,政策层面托底增长的诉求较强,短期将以加快落实存量政策为主,同时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财政政策方面,包括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推动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将7天OMO利率下调10bp,货币已经先行发力,三季度随着政府债发行加快,预计将有配合式降准操作,随着海外约束逐渐打开,后续仍有降息空间;另外,关注促进消费和地产收储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三、资产配置分析及展望 1、股票市场 7月份,市场呈现W型,成交萎靡。资金方面,北向资金流出放缓,全月净流出166.3亿元,融资余额减少356.07亿元。经济数据方面,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的压力增大;6月CPI同比总体延续弱势,猪肉价格有明显上涨;PPI同比跌幅继续收窄。7月下旬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政治局会议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稳增长目标的优先级提升。整体来看,7月份市场流动性仍未改善,市场信心不足。 展望8月市场,资金方面,人民币升值,流动性压力有望缓解,北向资金或恢复流入,A股资金面可能趋势性见底;外部环境方面,地缘风险提升对海外市场形成压力,小部分避险资金可能流入A股;A股有望在8月份完成筑底。行业方面,地缘风险可能反推军工提速,军工板块相关公司的订单交付存在企稳的可能性,部分产业链细分环节有望率先回升;关注外资偏好的基本面有改善预期的创新药、消费;“新质生产力”映射的大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有望在经济未超预期复苏的情况下贯穿全年。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债券市场 短期来看,债市将维持震荡偏强走势。一方面,7月份PMI处于荣枯线以下,除出口数据偏强以外,大多数经济数据偏弱,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经济内生动能尚不稳,7月份央行进行了降息操作,在央行的呵护下资金面整体料将保持平稳,基本面和流动性对债市仍有支撑,同时债券市场“资产荒”的局面未得到缓解,市场对债券的配置需求仍较强,债市还未转向,仍处于多头趋势中。另一方面,短期内稳增长政策和央行的操作可能成为影响债市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债券市场经过前期的大幅上涨收益率再次来到了年内最低的位置,可能会有部分资金有止盈操作,同时政策预期差、央行的操作等可能会对市场形成阶段性的扰动,市场在出现利空消息时波动可能会有所放大。 策略方面,短期内组合保持中性偏长久期或仍是较优选择,但需要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应对。以中短期信用债作为底仓,获取相对确定的票息收益,同时通过中长端的利率债获取资本利得收益,短期内长端利率债交易空间可能有所收窄,在受到不利扰动的情况下波动可能加大,注意控制交易节奏。利率债的仓位需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后续关注7月份经济金融数据、政策及资金面变化,在市场发生不利变化时及时调整组合久期。 数据来源:Wind资讯 3、市场中性/CTA策略/大宗商品 (1)市场中性 风格因子上,账面市值比因子和beta因子表现较好,动量因子、非线性市值因子和盈利预期因子表现较差。月度基差方面,各品种合约全月震荡收敛,月末IH当季合约升水,IF当季合约平水,IC当季年化贴水率约4%,IM当季年化贴水率低于6%。 7月市场中性业绩表现平稳,其中低频管理人表现略好于中高频管理人。市场全月日均成交量在7000亿以下,大盘和微盘股表现相对强势,因此具有一定市值暴露的管理人能取得一定超额收益,基差在月末最后一天大幅收敛影响了市场中性产品业绩,最终全月收平。进入8月,国内会议已经召开,政策预期转向公司基本面,海外衰退预期和人民币汇率强势可能会带来外资回流,超额环境尚可,同时基差成本合理,市场中性产品进入较好的配置期。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CTA策略 CTA因子有一定分化。动量类因子短期时序动量取得正收益,长期时序动量取得负收益,截面动量短周期好于长周期;期限结构类因子的基差动量因子和展期收益率因子均取得正收益;量价类表现较差,仅偏度因子取得正收益,波动因子和均价突破因子均取得负收益;基本面类因子的价值因子和beta因子取得正收益,持仓变化因子取得负收益。 本月商品市场各板块波动率全月保持平稳,但整体较6月波动率有所下降,趋势强弱下半月逐渐抬升,短中长周期管理人有所表现,全市场成交额较6月有所走弱,振幅保持平稳。CTA策略趋势性尚可,但截面策略依然挣扎,主观CTA策略或是较好选择。 (3)大宗商品 受通胀降温以及经济数据回落的影响,衰退预期有所抬头,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7月的黄金高位震荡,白银震荡回落,黄金净多头持仓增加,白银的净多头持仓下降,白银多头投机情绪下降,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会提供避险需求支撑。7月原油趋势性下跌,中东局势的缓和以及宏观氛围的转弱是价格下跌的主因,汽油消费和原油库存等基本面数据依然利多,且OPEC+公布进一步补偿减产的方案限制下跌空间。黑色系的钢材需求较弱,螺纹新旧国标切换导致的现货抛售带动价格下行,铁水保持韧性,因此钢厂利润继续承压,电炉严重亏损,高炉8月起检修增加,炉料压力或将高于成材。展望后市,地缘政治、美国大选和降息等宏观事件和数据对商品走势影响更大,不同宏观事件的影响不同,因此商品波动料将增大。 4、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1)周期状态与资产配置 从增长-通胀来看,当前处于经济曲折式修复的复苏早期阶段,7月政治局会议要求“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货币政策已经先行发力,财政政策也将加快落实存量政策。6月出口、制造业投资仍是主要贡献,社零消费总体偏弱,就业收入和消费信心等因素对消费的提振作用依然相对有限,地产投资仍处下行走势、房价加速下跌,增发国债项目开工和5月专项债发行对基建投资形成带动。价格方面,CPI偏弱、PPI延续回升。 从货币-信用来看,当前处于宽货币、紧信用阶段,随着7月下旬以来地方专项债加快发行,将进入阶段性的宽货币、信用弱企稳状态。货币方面继续保持宽松态势,关键时点均有央行大额公开市场净投放呵护,DR007围绕在略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窄幅波动,
三
中
全
会
后央行宣布降息10bp为下半年稳增长保驾护航,后续有望通过降准操作配合政府债发行。信用方面,6月社融如期偏弱,真实需求偏弱、金融挤水分仍然是主导因素,居民正式进入去杠杆阶段,近期看地方专项债发行有所提速,后续在政府部门的带动下信用扩张有望阶段性企稳。 综合来看,目前周期状态总体对应于复苏早期阶段,相应资产表现排序为:债券、股票>商品。随着宏观政策真正开始加快落实、效果逐渐显现,周期状态有望缓慢向复苏中期过渡,相应资产表现排序为:股票、商品>债券。 数据来源:五矿信托产品及资产配置部 考虑到历届
三
中
全
会
都是聚焦中长期改革议题的会议,时间跨度大、涉及领域广、影响程度深,因此并不适用于指导短周期的资产配置策略,例如一个完整的库存周期仅为3.5年,而
三
中
全
会
的中长期改革面向未来5-10年,导致时间尺度上会跨越多个库存周期。因此,应当是从中长期周期的视角出发,结合全会关于未来中长期改革趋势的政策举措,形成对中长期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或策略。 从产能周期的角度来看,以8-10年为一个周期,目前中国已经处于一轮产能上行周期中途,体现为制造业投资增速中枢的逐步抬升。本届
三
中
全
会
提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对创新、人才、教育方面的重视,以及对科技领域实现突破的迫切期待,因此本轮产能周期或将以科技创新为周期底色。在此背景下,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中高端及科技制造相关行业股票中长期来看存在配置价值,同时与经济转型升级相关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商品领域也具备一定长期配置价值。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从金融周期的角度来看,以15-20年为一个周期,目前中国处于一轮金融周期下行期,体现为房地产相关链条增速低迷、货币信贷总量增速持续回落。本届
三
中
全
会
把房地产相关内容放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部分提及,表明中长期来看将坚定不移地走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因此,本轮金融周期的下行或仍将延续一段时间,房地产和货币信贷表现将处于磨底期。在此背景下,经营稳健、现金流充沛、分红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股票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在涉及行业市场化改革和要素价格改革的领域,这类股票的表现将更为亮眼,同时债券类资产也具有稳定收益类资产的特征,因此也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从资本市场制度周期的角度来看,以10年为一个周期,目前中国已经处于新一轮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加速期,体现为新“国九条”的发布并进入逐步落地过程中。本轮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是在深刻反思过去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有助于市场中长期向好,但需要耐心等待资本市场改革红利释放。2004和2014年两次发布国九条后,市场并非立刻直接开启上涨状态,反而是经历了几个月的震荡或者长达一年半的下跌,之后才开启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背后的原因在于深层矛盾的解决并非易事,往往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政策通过加强现金分红、鼓励耐心资本等方式,引导和培育市场形成分红型、价值型偏好,具有该类特征的股票将会从改革中受益,同时政策通过加大退市力度、打击财务造假、股东减持行为等方式,将市场中部分以圈钱为目的、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出清,因此应当规避该类股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综合以上分析,资产配置上可以考虑选择以下中长期配置方向:在金融周期下行的主导下,更偏重稳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包括固收类资产以及具备经营稳健、现金流充沛、分红率较高特征的行业和股票,适度配置新质生产力类资产,包括中高端制造、科创自主相关的行业和股票,以及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相关的有色、稀有金属等商品;当金融周期出现企稳后,可考虑逐渐将稳定收益类资产向新质生产力类资产进行切换;同时,对资本市场改革红利的释放保持耐心和信心。 (2)月度主观评分与资产配置展望 数据来源:五矿信托产品及资产配置部
lg
...
金融界
08-09 20:20
“新质生产力引领医药创新”,三元基因数智化生产基地探访交流会顺利举行
go
lg
...
间,创新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 当前,中国创新药正迎来黄金发展时期。中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创新优势逐步显现,生物医药行业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三元基因方面表示,公司将洞悉形势,把握方向,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将原创性和创新性提高至新高度,创新药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医药企业向“新”而行,通过强化创新研发进化能力,聚焦行业发展趋势,探索产业前沿技术升级方向,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兴起及其广泛应用,将深远地重构医药行业的价值链布局与市场竞争格局。我国医药企业在研发创新上对标全球领先水平,正一步步打破外资对各类细分产业的垄断地位。 据悉,三元基因已建立了一个丰富且有梯度的研发管线。核心管线之外的其他潜力管线布局覆盖了病毒性肺炎、肝炎、肿瘤等多个百亿级的高潜力市场。特别是细胞治疗相关管线布局取得重要进展,契合了目前生物医药行业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未来,公司将继续跟踪流行病学发展趋势和健康挑战,深化在细胞因子药物,尤其是基因工程干扰素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公司的基因工程干扰素已经在粒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的临床应用中展现出显著效果。公司近三年的研究发现,细胞治疗与基因工程干扰素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人干扰素α1b不可替代的安全性优势和强有力的抗肿瘤效果,使公司在肿瘤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lg
...
金融界
08-09 17:50
多部门集体发声!涉及养老、家政、文旅、餐饮等重点领域
go
lg
...
性文件。 出台《意见》是落实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以下为发布会要点汇总: 制定《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细化具体落实举措,激发服务消费潜能; 将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鼓励更多农村转移就业人口从事家政服务; 进一步健全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制定若干关于家政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 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中央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积极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发展; 完善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服务类企业轻装上阵搞创新、精益求精创品牌; 进一步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 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 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优惠、文旅消费券、满减优惠等多样化惠民举措。 扩大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条目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在发布会上指出,《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扩大服务业开放,实际上也是基于问题导向,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还有群众关心的服务质量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扩大服务消费规模。国际一流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也能够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选择市场需求大、有效供给不足的领域,分步、分类、分区域扩大开放,以开放优化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要稳步扩大领域开放,包括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扩大服务消费相关领域的条目,还有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跨境服务贸易的开放水平。 另一方面是提升开放平台的效能,要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还要求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这都是做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载体。还要办好进博会、服贸会这些重大展会,促进更多服务业新业态落地。此外,还要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举办一系列精品活动,促进招商对接和项目撮合,健全常态化、多层次招商机制,吸引更多服务消费新领域新赛道的外商投资。 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常铁威表示,下一步,将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中央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积极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发展;推进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将生活服务嵌入到社区,更好满足群众“家门口”“楼底下”的优质普惠服务需求;打造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以优质供给引领消费需求提质升级。 为扩大养老托育、文旅体育、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职能,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个方面,聚焦堵点痛点,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牵头编制并报请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综合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资金渠道,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设施建设。 第二个方面,是补短板强弱项,支持文旅体育设施设备提质升级。组织实施了“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项目,补齐通景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充电设施等重点基础设施短板;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当中,牵头出台《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实施观光游览设施更新提升等八大行动,将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范围。加强体育公园和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 第三个方面,是推动转型发展,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部署开展了家政服务质量提升“十大行动”,牵头深化家政产教融合、家政进社区等专项行动,围绕降成本、规范化、高质量三方面重点,加快家政服务业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型,推动家政职业化发展。 健全家政服务标准体系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说,家政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不仅是老百姓“小家”里的事,也是关系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国家大事”。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都提到了要支持家政服务消费,这也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诉求的积极回应。下一步,商务部也将立足职能,会同相关部门,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和优化服务环境三个方面,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发展。 针对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的情况,商务部将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深入推进家政兴农行动,鼓励更多农村转移就业人口从事家政服务,特别是让农村转移劳动力可以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同时,商务部也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深化家政劳务对接行动,组织有关家政企业开展带岗直播招聘,助力家政企业更精准地推荐家政服务岗位、提高招聘效率,进而提升整体家政服务的供给能力。 针对社会上对家政服务质量期待越来越高的情况,商务部也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为家政服务员提供免费的线上培训,进而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家政服务的质量。商务部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家政服务的标准体系,推动制定若干关于家政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今年商务部正在指导有关机构制定两项国家标准,一个是《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一个是《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下一步,商务部会指导家政行业组织和企业,推动制定一批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来持续提升家政服务标准化水平。 针对群众关心的家政服务放心消费问题,商务部下一步也会加快推进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更多家政服务员和消费者使用“家政信用查”小程序,强化信用信息的应用,依托“家政信用查”平台,推进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方便消费者直观查验,更加放心地消费。商务部还将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发布《家政服务公约》,倡导规范消费者、家政服务员和家政企业三方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家政服务的消费环境。 影视剧热播带动旅行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马力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沉浸式体验、亲子研学、避暑消夏、博物馆游等持续升温,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旅行,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繁花》《我的阿勒泰》热播,又带动更多的人跟着影视去旅行。 当前正值暑期,文旅精彩纷呈,消费热度持续攀升,夏日经济新活力不断释放。围绕这次《意见》提出的涉及文化和旅游的重点任务,文化和旅游部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发挥好文旅消费促增长、惠民生的作用。 在丰富消费惠民活动举措方面,持续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优惠、文旅消费券、满减优惠等多样化惠民举措,让百姓真受益,让企业得实惠。推进文旅融合及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消费惠民活动举措,与促进餐饮、住宿、体育、数字、绿色、健康消费等一体推进,创新文旅消费场景,丰富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在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质量方面,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推出更多精品演艺项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项目。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和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沉浸体验、剧本娱乐、数字艺术、线上演播、邮轮游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 马力还指出,在优化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方面。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提升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运营水平和消费体验。宣传用好免签政策,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增加多层次、高品质的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附:国新办就《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近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公开发布,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常铁威先生,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先生,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先生,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马力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唐文弘先生作介绍。 商务部部长助理 唐文弘: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专题新闻发布会,就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跟大家作一个交流。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相关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把今年确定为“消费促进年”,服务消费是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的重要支撑,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消费,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服务消费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意见》围绕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增强服务消费动能、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强化政策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支持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意见》指出,要通过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加强品牌培育、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增强服务消费动能,要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引导诚信合规经营、完善服务消费标准,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突出绿色、数字、健康消费,加快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同时,《意见》还提出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夯实人才队伍支撑、提升统计监测水平等保障性措施。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发挥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制定细化具体落实举措,不断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服务消费潜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谢谢! 寿小丽:谢谢文弘部长助理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开始举手提问。 中国财经报记者:《意见》是我国首次专门就服务消费发展作出系统全面部署的政策文件,可谓干货满满。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意见》有哪些新的特点?谢谢。 唐文弘:谢谢您的提问。出台《意见》是落实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这个文件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突出顶层设计。《意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和支撑。 第二是聚焦民生福祉。《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提出务实举措。比如说,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指导制定家政服务公约,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丰富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物业企业与养老、托育、餐饮、家政等企业开展合作,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等。 第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和群众关心的服务质量问题,《意见》提出,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探索开展优质服务承诺活动;支持服务业企业加强品牌培育、运营和保护;加强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定期发布监测评价结果。针对消费环境不优问题,《意见》提出,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信息泄露等行为;鼓励社区、商场、景点、平台企业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促进消费纠纷源头解决;加强对相关经营主体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再就是针对服务人才短缺痛点,《意见》强调,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服务行业紧缺人才;做好服务业新职业和职业标准开发工作;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扩大人才供给。 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当前,我国正处在服务消费较快增长阶段,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增量来源。请问,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促进养老、育幼、文旅、家政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发展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 常铁威:谢谢记者朋友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为扩大养老托育、文旅体育、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职能,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个方面,聚焦堵点痛点,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牵头编制并报请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综合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资金渠道,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设施建设。 第二个方面,是补短板强弱项,支持文旅体育设施设备提质升级。组织实施了“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项目,补齐通景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充电设施等重点基础设施短板;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当中,牵头出台《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实施观光游览设施更新提升等八大行动,将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范围。加强体育公园和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 第三个方面,是推动转型发展,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部署开展了家政服务质量提升“十大行动”,牵头深化家政产教融合、家政进社区等专项行动,围绕降成本、规范化、高质量三方面重点,加快家政服务业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型,推动家政职业化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中央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积极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发展;推进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将生活服务嵌入到社区,更好满足群众“家门口”“楼底下”的优质普惠服务需求;打造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以优质供给引领消费需求提质升级。谢谢。 新京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意见》提出了六大类20项重点任务,其中有多项涉及到文化和旅游消费,请问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消费有什么特点?接下来会采取哪些促消费措施?谢谢。 唐文弘:这个问题请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马力回答。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负责人 马力:谢谢您的提问。文化和旅游消费可以说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假日旅游人潮涌动,消费活力加速释放,文旅经济红红火火,可以说呈现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融合发展更加深入,沉浸式体验、亲子研学、避暑消夏、博物馆游等持续升温,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繁花》《我的阿勒泰》热播,又带动更多的人跟着影视去旅行。二是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深度体验。在品味文化、畅享旅途中获得情感共鸣,实现情绪价值,增添了舒心暖人的生活气息,也营造了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三是文旅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比如,哈尔滨带火了东北旅游,以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了宾至如归。 当前,正值暑期,文旅精彩纷呈,消费热度持续攀升,夏日经济新活力不断释放。围绕这次《意见》提出的涉及文化和旅游的重点任务,文化和旅游部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发挥好文旅消费促增长、惠民生的作用。 在丰富消费惠民活动举措方面。我们持续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优惠、文旅消费券、满减优惠等多样化惠民举措,让百姓真受益,让企业得实惠。推进文旅融合及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消费惠民活动举措,与促进餐饮、住宿、体育、数字、绿色、健康消费等一体推进,创新文旅消费场景,丰富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在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质量方面。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推出更多精品演艺项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项目。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和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沉浸体验、剧本娱乐、数字艺术、线上演播、邮轮游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 在优化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方面。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提升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运营水平和消费体验。宣传用好免签政策,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增加多层次、高品质的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各地统筹好文旅消费和文明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障市场秩序,努力营造暖心、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让大家在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同时,尽情感受山河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谢谢!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记者:这次《意见》针对三类消费都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但是我们也需要面对高质量供给不足造成的需求抑制的问题,比如说在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方面,面对养老等服务需求,接下来要如何从政策、行业、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谢谢。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 李永新:谢谢您的提问。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1.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必将带来服务消费方面的深刻变化。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对于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民政部将认真落实《意见》关于养老服务消费的部署要求,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围绕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进一步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和探访关爱等服务发展,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畅通区域内养老服务供需渠道,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持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支持护理型床位建设,增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围绕培育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运用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推动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宽“平台+”养老新渠道,借力平台经济优势,更好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 围绕加强养老服务消费保障,增加养老服务设施有效供给,有效补齐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深化老年用品推广应用,支持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壮大养老服务经营主体,推动形成养老服务品牌;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素质规模与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相适应;推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落实养老服务领域税费优惠政策,更好满足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需求。 围绕优化养老服务营商和消费环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消费环境,加强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监管,持续开展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识骗防骗宣传活动,切实保障广大老年人合法权益。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知道,家政服务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的重要领域,这次《意见》也在家政服务消费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或者一些需要做的地方,请问商务部下一步该如何发力,通过哪些举措,能够让家政服务消费更加有活力。 唐文弘:请王东堂司长回答。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 王东堂:谢谢您的提问。家政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可以说不仅是老百姓“小家”里的事,也是关系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国家大事”。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这次国务院发布的文件,都提到了要支持家政服务消费,这也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诉求的积极回应。下一步,商务部也将立足职能,会同相关部门,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和优化服务环境三个方面,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发展。 首先,针对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的情况,我们将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深入推进家政兴农行动,鼓励更多农村转移就业人口从事家政服务,特别是让农村转移劳动力可以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同时,我们也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深化家政劳务对接行动,就像我们唐文弘部长助理刚刚提的,今年还要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的活动,组织有关家政企业开展带岗直播招聘,助力家政企业更精准地推荐家政服务岗位、提高招聘效率,进而提升整体家政服务的供给能力。 其次,针对社会上对家政服务质量期待越来越高的情况,我们也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为家政服务员提供免费的线上培训,进而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家政服务的质量。我们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家政服务的标准体系,推动制定若干关于家政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今年我们正在指导有关机构制定两项国家标准,一个是《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一个是《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下一步,我们会指导家政行业组织和企业,推动制定一批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来持续提升家政服务标准化水平。 再就是针对群众关心的家政服务放心消费问题,我们下一步也会加快推进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更多家政服务员和消费者使用“家政信用查”小程序,强化信用信息的应用,依托“家政信用查”平台,推进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方便消费者直观查验,更加放心地消费。我们还将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发布《家政服务公约》,倡导规范消费者、家政服务员和家政企业三方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家政服务的消费环境。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意见》提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电信、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开放。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推进?谢谢。 唐文弘:谢谢您的提问。《意见》提出扩大服务业开放,实际上也是基于问题导向,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还有群众关心的服务质量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扩大服务消费规模。国际一流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也能够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选择市场需求大、有效供给不足的领域,分步、分类、分区域扩大开放,以开放优化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稳步扩大领域开放,包括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扩大服务消费相关领域的条目,还有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跨境服务贸易的开放水平。另一方面是提升开放平台的效能,要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还要求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这都是我们做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载体。还要办好进博会、服贸会这些重大展会,促进更多服务业新业态落地。此外,我们还要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举办一系列精品活动,促进招商对接和项目撮合,健全常态化、多层次招商机制,吸引更多服务消费新领域新赛道的外商投资。谢谢!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意见》提出要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的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请问,服务消费场景的创新动力从何而来?主要有哪些积极因素呢? 唐文弘:这个问题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常铁威回答。 常铁威: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促进服务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交汇点。近年来,服务消费的模式、业态、场景都不断创新,从发展机遇和趋势来看,大体有三方面的积极因素: 首先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服务消费升级需求。居民消费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6%,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大关的时候,消费升级的进程一般会显著加快,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1.2万美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服务消费的扩容升级还有望进一步提速。 第二,人口结构的变化蕴含服务消费的创新动能。去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6.2%,仍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将带来教育培训、养老托育、居住服务等消费需求。“Z世代”等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骑行、滑雪、露营、观演这些悦己消费、沉浸体验消费越来越受到青睐。老年助餐、居家助老、养老照护等服务业态也逐渐丰富,既帮助老年人和子女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生活品质,也孕育着服务消费的新机遇。 最后,科技创新创造服务消费的新供给。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送餐、教育、医疗等服务机器人不断迭代升级,上半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2.8%。“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稳步发展,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便利的消费选择。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三个主题词,不断增强服务消费创新动能。第一个主题词是“培育”。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6月牵头制定出台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把消费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作为重点引导和鼓励方向,在推动这些政策快落地见实效的同时,我们还将把服务消费场景创新升级纳入到下一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的“百佳消费新场景”活动之中。第二个主题词是“融合”。要推动商业、交通、文化、旅游、体育等多种服务业态创新融合,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服务消费发展动能。第三个主题词是“激活”。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完善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服务类企业轻装上阵搞创新、精益求精创品牌,在创新发展中更好满足消费需求。谢谢! 中新社记者:举办特色活动和发放消费券等举措,是提振消费的有力措施。我们也注意到《意见》中提出,要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请问文化和旅游部有哪些工作考虑?谢谢。 唐文弘:请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马力回答。 马力:谢谢这位记者对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的关心。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以及“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是文化和旅游部扩大优质产品供给、丰富消费惠民措施、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丰富文旅产品和活动增强“体验感”。今年以来,我部以“文旅惠民乐民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春节、五一、暑期、国庆等重点时段贯穿全年,组织各地及支持单位持续推出特色文旅活动、新型消费场景和消费惠民措施。特别是当前正值暑期,暑期是一年中时间跨度最长的旅游旺季。我们组织开展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发布“跟着演出去旅行”“避暑消夏好去处”等暑期文旅产品,“跟着赛事去旅行”暑期赛事目录,以及多项惠民乐民组合“礼包”。各地也在围绕夜间游、避暑游、亲子游等消费热点,联动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媒体平台等,推出超过4000项约3.7万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打造滨海、森林、音乐节、演唱会、展览展会、户外运动、文体赛事等多姿多彩的新场景,创新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推动有条件的文博场馆、旅游景区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国风国潮、艺术时尚、演出展览、美食消夏等特色活动。 另一方面,加大联动惠民力度提升“获得感”。我们与中国银联共同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组织有关合作银行、支持企业将营销经费和优质资源向文旅领域倾斜。暑期,中国银联推出“夏日伴你游”专题活动,围绕旅游景区、酒店、餐饮、购物等各类消费场景开展线上线下惠民活动。工商银行推出“工银爱旅行 随机一分游”,工行信用卡爱购酒店等活动。携程旅行开展夏日出游特惠活动,推出度假、租车、门票、演出等惠民措施。中国石化拿出9亿元补贴优惠,围绕“爱跑节”“易捷易享节”推出暑期自驾出行的惠民措施,让自驾游更实惠、更便利。 这些暑期文旅消费季的活动正在火热开展,希望能够陪伴大家度过欢乐暑期,共享美好夏日。下一步,我们还将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文旅活动和“真金白银”的惠民措施。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也欢迎媒体朋友们予以多多关注。谢谢! 国际商报记者:餐饮业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关联,其恢复和扩大对整体消费市场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此次《意见》对促进餐饮消费作出部署,请问今年以来餐饮业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餐饮消费?谢谢。 唐文弘:请王东堂司长回答。 王东堂: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刚才所讲,餐饮业跟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同时餐饮业也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最大的一个品类,在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以来,我国整个餐饮业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去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是5.29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20.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2%。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长7.9%,总体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而且增速也比商品零售额快4.7个百分点,对社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2.8%。下一步,商务部也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这次国务院出台文件的有关要求,从三个方面做好具体工作,促进餐饮消费高质量发展。 首先,加快政策落实落地。今年3月份,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消费场景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同时,各个地方比如像上海、北京、陕西等地也是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具体落实举措,还有一些地方正在研究制定细化的措施。商务部将指导各个地方建立健全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相关政策落地见效,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其次,着力激发消费活力。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办好“中华美食荟”系列促消费活动,以及“中华美食文化季”有关活动,着力培育餐饮消费热点;我们还将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推动提升餐饮业数字化水平,推进餐饮与商贸、文旅融合发展;指导地方加快发展特色餐饮,培育特色小吃产业集群,以及这次国务院文件里明确提出的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今年商务部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了“三餐四季”美食文旅节目,有些节目已经在电视上播出了,取得很好的收视效果和宣传效果,在激活餐饮消费活力、有效带动地方美食文旅消费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最后,积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规范行业经营秩序,挖掘宣传餐饮从业人员优秀事迹,提升餐饮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商务部还将持续监测餐饮业发展动态,总结梳理各地推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特别是在场景创新、品牌培育、数字赋能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好经验、好案例,及时做好宣传推广,与相关部门、各地方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餐饮业的高质量发展。谢谢! 寿小丽:好,继续提问。最后一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围绕消费扩容升级,商务部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促进服务消费的发展?谢谢。 唐文弘:谢谢您的提问。刚才各位发布人也都提到,服务消费实际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直接关系到亿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说,像养老,刚才有同志讲到,到去年年底,我国有2.97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很多家庭,一个养老、一个育幼,刚才发改委的同志也提到了“一老一小”,已经成为刚需。我们文旅部的同志讲到旅游消费,对生活品质提高、精神愉悦,都是非常有积极作用的。再有刚才讲到的餐饮服务,对增强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也非常重要。而服务消费本身就是涉及领域广,部门又多,发展服务消费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发挥部门、地方的合力,营造部门协同、央地共促的工作局面。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是加强统筹协调。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今年7月中旬已经召开了第一次机制全体会议。我们还将持续发挥机制作用,协调推进服务消费发展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研究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难点堵点,共同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其次是构建“1+N”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实际上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是一体的。“1”就是刚才都反复讲的国务院发布的这个《意见》,《意见》明确了促进服务消费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支持举措,它将统领今后一个时期服务消费发展。“N”就是由相关部门围绕重点行业领域,从扩大开放、行业促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研究出台若干个切实管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全方位促进服务消费。 再就是优化服务供给。发展服务消费,提升供给质量是关键。我们将抓好开放,推动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提升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提供更多高品质、差异化供给。讲到差异化,各地要发挥好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多差异化服务供给。要抓好品质,不断改善服务消费体验,撬动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鼓励发展多元化、多层级的服务消费体系;抓好创新,深耕细分市场,促进跨界融合、多业态融合、多场景交融,通过创新为传统服务消费赋能,更好发挥服务消费“惠民”“富民”的作用。 最后是搭建平台载体。我们将发挥部门合力,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积极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结合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围绕餐饮住宿、文旅娱乐、健康养老、教育体育、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举办服务消费季系列促进消费活动,形成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政策和平台双轮驱动的促进服务消费发展格局。谢谢! 寿小丽: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lg
...
格隆汇
08-09 13:51
中国经济的“大事”!中国领导人们已开始“神秘”重要会议 这一棘手问题能否成重要议题?
go
lg
...
以前那样强劲了”。 在上月召开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重申了提高生产率的首要任务,主要是通过对高科技产业和创新的投资,以实现到2035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尽管很少有人质疑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性,但一些经济学家担心,习近平在家庭需求疲弱之际强调对制造业的投资,正在造成工厂产能过剩,并扭曲劳动力市场。 出口增加也正在加剧与美国和欧盟等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这些贸易伙伴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并对中国商品采取其他行动。 这一趋势使中国经济进入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反通胀周期。第二季度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增长率自疫情结束以来第二次降至4%以下。 (截图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Gavekal中国研究主管Andrew Batson在北京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几个季度以来,中国的名义GDP增长率一直低于美国的名义GDP增长率——在我从事这一行的20年里,我从未想过会看到这种情况。” 经济学家表示,短期内,如果中国实施已经宣布的刺激计划,它应该能够实现2024年5%的年增长目标。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经济学家王立升表示,在今年1月至7月中旬的3.9万亿元人民币(合5470亿美元)地方政府特殊目的债券(用于补充支出)全年配额中,地方政府仅消费约40%,而在2023年同期,这一比例为60%以上。 高盛中国投资组合策略师付思表示,投资者也在关注旨在提振消费的财政刺激措施,比如帮助家庭升级家电的计划。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的影响持谨慎态度,如果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美国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可能会侵蚀外部需求。 付思说道:“我们看到消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房地产仍然是一个焦点。出口是一个亮点,但人们已开始考虑关税带来的潜在风险。” 不过,分析人士预计,中国政府不会推出任何出人意料的大规模刺激措施。中国央行一直在放松货币政策,但受到中美利差较大的制约,这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如果美联储降息,这可能会给中国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学者们认为,如果中国要释放家庭真正的潜在消费能力,就需要进行更根本的结构性改革。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Michael Pettis表示,如果没有提高家庭在中国经济中所占份额的政策,旨在补贴休闲产业或消费品的努力就不会奏效。 Pettis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写道:“经过多年的供给侧‘消费升级’,中国的消费仍然一如既往地疲软。” 然而,尽管干部们可能会在北戴河发出这样的警告,但很少有人预计习近平会彻底改变方向,把资金从他把中国变成一个自力更生的科技超级大国的战略上转移开。 Gavekal的Batson在描述政府的想法时表示:“GDP增长低于预期,但……GDP增长并不是最重要的。” Batson补充说:“就长期战略而言,政府青睐的经济领域表现相当不错。出口不断创新高。制造业投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所以你可以提出一个我们称之为‘战略耐心’的理由。” Batson指出,更大的问题是,使这一战略成为可能的环境——吸收了中国出口的良性国际贸易——能否无限期地持续下去。正如最近的市场动荡和对美国经济实力的质疑所显示的那样,有利条件可能会迅速消退。
lg
...
tqttier
08-09 12:41
深化国企改革持续推进,高股息央国企蓝筹有望受益,国企红利ETF(159515)多空胶着
go
lg
...
、浙江、安徽、江苏等区域性机会。此外,
三
中
全
会
报告重点提及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议关注后续国企效率提升及基本面改善,高股息率央国企蓝筹。 国企红利ETF紧密跟踪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从国有企业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国有企业中高股息率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31日,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00082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唐山港(601000)、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神华(601088)、达安基因(002030)、鲁西化工(000830)、农业银行(601288)、陕西煤业(601225)、交通银行(601328)、大秦铁路(601006)、三钢闽光(00211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4.58%。 国企红利ETF(159515),场外联接(A类:020115;C类:020116)。 风险提示:本产品由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预示和保证。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09 12:02
杨舒总领事在“重走白求恩路-青海行” 筹款晚会上的致辞
go
lg
...
要引擎。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展示了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将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稳定的中国动力。希望中加两国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和促进两国之间的医疗、经贸、文化交流,以白求恩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合作水平,推动中加关系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 最后,再次衷心祝愿青海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lg
...
金融界
08-09 11:12
毛振华:中国房地产行业可能不再作为“支柱产业”复苏,甚至可能消失
go
lg
...
,反思了中美紧张局势,讨论了备受期待的
三
中
全
会
的结果,并探讨了香港在中国经济中不断变化的角色。 毛振华是中国诚信信用评级集团的创始人,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联席所长。他经常就中国经济发表评论,自2022年起担任香港大学商学院教授,也是最早警告中国房价潜在压力的人之一。 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因开发商恒大的一系列违约而陷入危机。您早在10年前就注意到了其流动性问题的潜在后果。如何评估此次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最严重的问题。过去,中国的房地产是全社会投资的重点。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人们普遍认为每个成年人应该拥有自己的房子,这是一种独特的信念。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家庭不断购房,甚至包括那些没有资格购房的人。这导致房价在2017年前后短时间内飙升至新高,预示着泡沫即将破裂。 我注意到,早在2016年,恒大就开始以20%的折扣作为销售策略。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个案,因为这家私人开发商因负债过高且银行贷款支持不足而面临流动性问题。 相反,我认为原因要严重得多。这是整个行业的销售问题——价格已经见顶,并将开始下行。 我是第一个呼吁关注房地产价格下跌趋势的人。我还呼吁监管机构进行更多的压力测试,特别是对银行业的压力测试。银行业认为他们有足够的抵押品,例如土地。但银行并没有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债务偿还能力,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 由于压力测试不足,我也认为恒大的问题很快会蔓延到其他房地产公司。大约一年后,当许多房地产公司濒临破产时,政策才得以调整。 2021年,我得出结论,在中国——就像世界许多其他地方一样,我们不需要这么多大型房地产公司。中国房地产行业供过于求。 这有两个深刻的影响。首先,房地产行业可能消失,而不是复苏。在欧洲国家,尤其是人口增长放缓的国家,你不会看到大型房地产行业或大型房地产公司,因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库存。 其次,价格下跌可能会导致其他重大问题,例如家庭资产负债表收缩。 中国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局势,包括5月17日宣布的若干有力举措。这些举措包括降低最低按揭利率,并指示各地购买未售出的公寓,将其转化为社会住房。您认为这些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这些政策,是在问题浮出水面后相对缓慢地推出的。最新措施虽然提振了交易量,但并未完全扭转价格下跌的趋势。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的建议是限制供应,冻结新的建筑工地和项目。这将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表明供应有限。否则仍在扩大供应,这是有问题的。 当然,例外情况是当前在建的项目,购房者已经支付了首付。 过去几年,虽然房地产投资有所下降,但数量仍然不小。与2019年和2020年的峰值相比,供应量要小得多,但回顾过去,与2015年和2016年相比,这个数字仍然相当大。 截至5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积仍超过7.43亿平方米。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8%,比2016年增加了500万平方米。 我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减少库存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收购的土地数量是天文数字。如果按照开发商之前制定的计划开发这些土地,中国市场是否有足够的需求令人怀疑。 我们必须摒弃房地产建设必须成为经济主要推动力的想法。消化积累的供应量需要很长时间。大型房地产公司的时代已经结束。当然,我们会看到一些城市升级或翻新,但大规模建设时代已经结束。 您如何评价这些现象对中国家庭的影响?您如何看待现在的消费需求水平? 中国家庭债务问题非常严重。2007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8.9%。到去年年底,这一数字已攀升至约69%。 家庭几乎将所有新增债务用于购买房地产。但随着房地产价格下跌,他们的债务状况严重恶化。价格下跌了30%或40%。 这对中产阶级来说是个大问题,影响了消费,对经济构成了巨大制约。房地产资产价值下跌,但抵押贷款支付额保持不变。 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及对财富的影响将在心理上引发一些变化。消费者会觉得自己钱少了,需要更多的储蓄来应对风险。因此,消费将受到负面影响。 消费不足是一个长期问题。过去,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时,主要依靠的不是国内市场。当然,国内收入增长也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全球化和国际市场。我们称之为”三驾马车”,即出口、投资和消费三大增长引擎。 多年来,出口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然而,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需求萎缩,许多国家随之掀起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我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内需。 但我们很快就发现,这并不容易。经济学家们谈论的不是欲望,而是可负担的需求。当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快时,家庭收入也在增长,但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现在,当整体增长放缓时,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受到限制。 从2000年到2022年,中国家庭的平均消费率仅为GDP的38%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7.6%。相比之下,美国约为67.5%。 原因是分配给居民的国民收入比例长期以来一直较低。随着资产价格下跌,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收缩,财富缩水,加剧了这种情况,导致消费降级和缩减。 为了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帮助经济转型,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内需。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推进这一进程?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也很困难。首先,中国有着增加储蓄、积累财富而非消费的传统。 近年来,中国在提供基础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问题是,当前的经济衰退导致人们收入减少。包括公务员、教师和医院员工在内的公共机构员工都面临减薪。许多行业都出现了裁员现象。就业机会减少,也对收入预期造成了巨大压力。 更重要的是,在疫情期间,许多人有几个月没有工作,而收入差距尚未得到弥补。 从2020年开始,我建议向受疫情重创的人发放消费券,以刺激经济。后来,我进一步建议向每位居民发放消费券或现金补贴。但在这方面还没有采取任何有意义的行动。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曾建议向消费者提供10万亿元人民币。从数字上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它约占GDP的8%,超过了目前财政赤字占GDP 3%的红线。 事实上,10万亿元人民币到底有多大?这个数字不小,但也不算大。这相当于每人7000元人民币,约合1000美元。我们知道美国发放了数千美元,香港也向居民发放了现金。 那么,我们如何筹集这笔支出呢?我认为财政赤字是一种方法,但还有其他选择。例如,中国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利润高达4.6万亿元。你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将这笔钱转移给居民,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如果10万亿元不可行,那么4.6万亿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关键在于,政府如何使用这笔钱?我认为,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较低,而直接发放给居民的效益较高,对企业也有更好的影响。如果这笔钱用于消费支出并增加需求,我支持。但如果这笔钱用于政府部门,而政府部门又不能有效利用资金,我反对。 国有企业不能成为创新主体。创新必须来自大型公司和私营企业。例如,先进的国防技术就是建立在私营部门科技公司发展基础上的。美国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市场导向的环境,像无人机制造商大疆这样的公司就不会有现在的地位。 初创公司的前景如何?过去几年,中国独角兽(估值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的数量有所下降。 中国的创业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目前,投资往往依赖于政府设立的产业基金,而私人投资有所减少。此外,风险投资基金也面临一些不友好的政策。此外,退出投资、上市或融资也面临重重困难。 创业公司别无选择,只能竞争政府基金的投资,而这需要抵押物和其他条件。 小米、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公司在某些领域的投资促进了创新、产品开发以及许多中国公司的发展。然而,现在有人质疑他们的投资是否导致了”无序扩张”,是否控制过多。因此,许多大型民营企业已经关闭了投资部门。 随着中美竞争加剧,全球经济将进一步分化。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2014年访问美国时,我听到的最常见的问题是关于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发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所认识到的变化。后来,在2017年的另一次访问中,我发现他们基本上已经承认了这些变化。共和党和民主党都达成了遏制中国的共识,这种情绪非常敌对 。除了传统的经济竞争外,还出现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竞争。现在,美国完全反对中国的价值观及其国家道路的选择。因此放弃了友好政策。 我认为这是不可逆转的。对中国来说,在经历了一段模糊时期后已经非常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随着经济和外交实力的增强,中国已经形成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道路。 中美之间的局势正在演变为长期对抗,我认为我们早在2018年就贸易战做出的初步评估是不够的。美国几乎与所有人打贸易战,包括加拿大、欧盟或韩国等盟友,但关键是我们需要区分与盟友和中国的贸易战。它们是不同的,所谓的与盟友的贸易战是对贸易关系的调整,而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是一场全方位的竞争。 我认为贸易战正在走向新的冷战,而脱钩是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双方都认为他们的价值观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竞争最终必须有一个结果。必须有一个赢家和一个输家。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西方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日益加剧。您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在我看来,美国试图以改变两国贸易不平衡为名削弱中国的供应链能力。 首先,贸易不平衡是由不同的产业结构造成的。换句话说,如果美国不从中国购买商品,他们就必须以更高的价格从其他地方购买。因此,在我看来,”回流”或”供应链多元化”举措是为了削弱中国,而不一定是加强美国,最终目的是利用其卓越的技术来重新洗牌世界供应链格局。 其次,我认为美国及其盟友正在试图遏制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即中国的”新三驾马车”,光伏、锂离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 我有点失望的是,珍妮特·耶伦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提出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因为经济学家知道一个国家的大量出口通常超过国内需求。例如,来自中东的原油就是一种过度生产,对吗? 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和美国食品生产也存在产能过剩。出口国国内必须存在产能过剩。 中国已经历了几轮产能过剩,因此这种情况很常见。当然,我们必须解决自身的一些问题。在经济衰退期间,我们的需求萎缩速度超过了供应。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包括高质量发展和其他努力,意味着中国的供应恢复速度超过了需求。 投资机会减少,所以一旦出现机会,大家都蜂拥而上。这就是为什么新能源在中国成为过度投资领域的原因。 中国需要采取更果断的措施消化国内产能,因为在美国的压力下,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贸易障碍。中国应进一步提升其在关键新兴产业中的竞争优势。例如,如果新能源技术能够实现稳定,凭借现有的成本优势,可以大大减少对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的依赖,这也会改变全球格局。 作为香港大学新近任命的教授,您如何看待香港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从亚洲金融中心到连接中国大陆和世界的超级连接器,香港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我认为香港的未来逐渐明朗。 我个人认为,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香港实际上不可能保持其纯粹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当我把新加坡和香港进行比较时,我认为一个主要区别是,香港能够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内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新加坡在东南亚无法扮演这样的角色,因为与这些国家没有香港与内地那样的经济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中美贸易和投资减少,香港失去了重要的业务来源,而内地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所有这些因素都对香港不利。 但这些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香港的经济结构或普通法体系。香港仍然是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认证、测试和国际仲裁等领域,香港仍然拥有许多优势,是中国其他城市无法取代的。 教育是香港可以在传统产业之外发展的领域。香港英语水平全国最高,可以提供普通法培训。香港有五所大学进入世界百强。事实上,过去两年,香港研究生扩招带来的收入也是可观的。一个学生的学费大约为每年5万美元。他们的本地消费也可以拉动消费。 香港也应该招收其他国家的学生,包括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鉴于目前的中美关系,西方的中国科学家和高科技从业者可能希望离开,担忧包括子女教育、国际交流、财富安全以及投资。他们可能更青睐香港。除了吸引这些专业人才到大学任教,还需要有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大型科技公司。 中国科技公司需要吸引国际人才,但许多潜在员工可能不愿意移民。香港税率低,加上健全的法律体系和高度国际化,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随着大湾区(区域一体化)计划的提出,香港和深圳可以在科技发展方面优势互补,因此香港有潜力发展科技产业。两地相连的地方有很多土地,成本比深圳低。香港可以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并发挥全球领导作用。 香港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尽管是被动转型。面临的短期问题之一是依赖金融。未来,中国与西方可能会建立更好的关系。香港将继续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并能够确立其作为科技中心的地位。 7月18日,中共
三
中
全
会
闭幕。这是中共中央委员会每五年左右召开一次的重要会议,旨在制定国家经济政策方向。您对此次会议及其成果有何看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此次会议的大背景。今年召开的
三
中
全
会
是习近平主席第三个任期的中央会议,而不是新任领导人宣布开创性愿景的场合。 因此,中央政府不会在
三
中
全
会
前做出出人意料的政策转向,也不会在
三
中
全
会
前采取重大措施。这是我在会议前做出的判断,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 第二,我想指出,
三
中
全
会
后发布的决定文件确认了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等保护经济中的不同所有制形式。这回答了许多人的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和国有经济的优先事项。这可以为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框架。 第三,为中国经济的一些重要领域改革提供了指导,例如财税体制改革。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提出了新的思路——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收权,并增加消费税等一些税种。 另一个重要信息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调建设统一全国市场的重要性。简而言之,我认为
三
中
全
会
对于稳定预期意义重大。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09 00:00
ETF日报复盘 |“毛毛虫”走势显现?一线三城重磅利好,地产ETF(159707)盘中上探3.67%!巴斯夫火灾扰动,化工ETF劲涨近1%
go
lg
...
处于低位的行业。 7月召开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有关资本市场的表述继续延续之前的政策基调,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功能发挥、对外开放以及内在稳定性均为全文重点。随后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需维护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同时指出需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还要求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释放了积极信号,稳定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有望进一步推出。
lg
...
金融界
08-08 20:55
上一页
1
•••
18
19
20
21
22
•••
6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军方突发重磅消息!英国金融时报独家:中国国防部长因腐败被调查
lg
...
特朗普离全面关税更近一步:小心市场风向突变!法国政府传垮台危机,今日久等PCE
lg
...
特朗普、中东停火与俄乌都有大消息!金价重挫后大幅反弹 如何交易金价?
lg
...
FX168日报:特朗普语出惊人、这一货币暴跌!黄金变脸的原因在这 特朗普刚刚做重要宣布
lg
...
特朗普突传重磅!彭博独家爆料:特朗普团队准备宣布TA为美国贸易代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1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