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晚,海尔AI空调新品发布会暨海尔健康空调节启动。在发布会前夕,海尔智家副总裁、空气产业总经理宋玉军与媒体展开深度对话。这位见证中国空调产业多次变革的行业老兵,以“守正创新”的视角解读了当前行业热点话题。
海尔智家副总裁宋玉军
价格战之下 科技创新才是立身之本
“凡事都有利弊,价格战对行业和用户的影响弊大于利。”面对全行业愈演愈烈的价格竞争,宋玉军有着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对于空调行业来说,价格战会倒逼企业降低成本,这就会在原材料、服务等全流程挤压成本,进而导致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不利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更不利于用户体验的改善和提升。
“最近在行业不断竞争的过程中,已经有企业把成本降到了研发资源无法持续投入的情况了,这就没有办法保持续改善用户体验。”宋玉军说,对于用户来讲,价格折扣会让用户买到更便宜的空调,但也会买到缩水的品质与服务,最终损害的还是用户的体验。
面对持续升级的空调价格战,价格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但绝不能成为唯一的一种。中国空调企业的竞争力更要靠科技核心竞争力去竞争,这也是海尔一贯的使命和梦想。最近,“杭州六小龙”也是因为在科技领域的突破才引起国人的关注,甚至全球的关注。
“我们认为中国空调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靠价格,更要靠科技去满足用户。”宋玉军进一步解释说。而这种观点建立在对行业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刻认知上:从原来的窗机到分体机;从原来定频的控制到变频的控制,从原来冷媒的定流到变流的合理分配,让整个系统更加高效。这些由海尔主导的变革证明,真正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
拒绝快钱诱惑始终坚守自主创牌
当前空调行业里,贴牌出口成为不少品牌的共同选择,因为这样投资回报更快,市场竞争相对较小。宋玉军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中国是全球空调的第一生产国,但在中国出口的空调里,自主品牌仅占30%。因为大多数企业还是选择贴牌出口,导致了行业出现了‘大而不强’的局面。虽然贴牌模式能够快速实现投资回报,但也让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影响力和话语权。”宋玉军表示,其实在贴牌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因为只是把它出口出去,后边的责任,用户体验就没有企业去关心了。
“我们也看到个别的品牌在出口的过程中,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退货,这个不仅仅是对中国品牌造成了影响,也对中国出口的品牌造成了重大影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损害了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形象。”宋玉军解释说这也是海尔空调一开始就坚持自主创牌的战略的根本。
“在海外100%打‘Haier’品牌,就要全流程关注用户的体验。因为我们相信,在海外,海尔空调坚持创牌能够让全球用户对这个品牌更满意,能够让我们走得更远。”宋玉军很坚定。
没有研发就没有好品牌,缺少积累难成强产业
众所周知,家电领域基本都是传统的厂商,比如说海尔、海信、格力。但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也逐步进入了这个领域,比如小米,对于怎么看待互联网企业加入战场。宋玉军认为,首先要认识到空调是一个行业,自1902年开利发明空调以来,空调行业已经成为全球行业格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占比部分,行业叫做HVAC(全球暖通),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巨大,而且是一个很专业的行业。
“我们非常乐于见到一些新企业进入空调行业,给中国空调行业带来新活力。”宋玉军说。为了给用户带来好体验,海尔建立了上百个实验室,拥有行业最多的灯塔工厂,这是做好一个产业基本保障。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没有自己的工厂,仅靠代工就很难做出好的空调和好的用户体验。
据宋玉军介绍,海尔空调是非常系统性的、专业性的产品。“我们AI赋能,实际上要把整个暖通系统进行智能化,用AI对感知、决策、执行、交互进行全流程的智慧运行。”宋玉军直言,这些都需要一个企业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具备的能力。“我们不擅长营销空调,我们更擅长空调创新。海尔空调主要是紧跟用户需求,持续围绕着用户的体验,快速进行科技创新,而这也是海尔空调最引领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