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现金流吃紧,真实生物2年后再度闯关港交所IPO

2025-02-20 15:29:43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面对吃紧的现金流,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近日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据了解,该公司也曾在2022年8月4日递表过港交所,此次算是第二次冲刺港交所IPO。

2年亏损超8亿元,IPO前现金流吃紧

招股书显示,真实生物是一家以创新研发为驱动力的生物科技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由王朝阳创立。公司主要专注于治疗病毒感染、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创新药物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其中在在病毒感染治疗领域,真实生物的核心产品阿兹夫定作为1.1类原创新药,2021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用于治疗HIV感染附条件批准上市,并于2022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用于治疗COVID-19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首款中国公司研发的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的口服抗病毒药物。

在肿瘤治疗领域,真实生物核心产品阿兹夫定具备广谱抗肿瘤活性,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及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发挥双重抗肿瘤作用。

此外,真实生物ZS-1003项目研发的TOPO1抑制剂平台,采用具有开创性的非喜树硷母核结构,展现出广谱抗肿瘤活性。

财务方面,真实生物的收入近两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公司依旧处于亏损状态中。数据显示,真实生物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3.44亿元、2.38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7.84亿元、4004万元。

尽管公司净亏损大幅度收窄,但是公司尚未实现扭亏为盈。雪上加霜的是,公司的现金储备明显不足。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为1.4亿元,上一年同期为2.39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真实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38亿元、1.51亿元。目前来看,公司所储备的现金流,已不足以覆盖去年的研发支出。

客户单一化严重,创始人持股近50%

值得一提的是,真实生物的客户单一化比较严重,在与核心客户强绑定的过程中,公司发展风险也会越来越明显。

产品销售方面,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23年,真实生物仅有一名主要客户,即复星医药产业,销售额为3.44亿元,占总收入的100%。2024年,尽管前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的99.6%,但复星医药仍为主要客户,销售额为2.36亿元,占总收入的99.2%;其他四家大客户贡献的收入仅为100万元,占总收入的0.4%。

不过2024年9月,真实生物与复星医药产业终止合作,并开始与53家经销商合作,预计2025年的收入将主要来自这些经销商。

股权架构上,真实生物公司创始人、控股股东之一的王朝阳,三联创投为其100%控股的企业,其还全资控股CreativeSummit。其中三联创投持股公司46.89%,Creative Summit持股为1.23%,因此,王朝阳一共持有公司48.12%股权。

从2021年至2022年,真实生物进行了2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7.12亿元,投资方包括金百临投资、倚锋资本、盈科资本、亚商资本、富强金融、上海迪赛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经过2022年完成的B轮融资后,真实生物的投后估值达到35.6亿元。

在A轮股东中,GoldlarkGlobal持股为2.48%,倚锋真铂持股为2.34%,倚锋真艾持股为1.99%,沈雪雨女士持股为0.64%;

B轮股东中,上海臻咏持股为5.37%,海南倚锋、盈科核心价值二号、上海迪赛诺分别持股为1.4%,沈雪雨女士持股为1.38%,FortuneGrowth持股为1.28%,深圳亚商持股为1.2%;

上海航烽持股为0.7%,盈科阳光蓝一号、盈科圣辉分别持股为0.56%,杭州倚锋、盈科泰富盈瑞分别持股为0.28%。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