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联储的加息逻辑是什么?

2022-09-28 10:21:45
金色财经
金色财经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美联储Minneapolis 银行行长Neel Kashkari 在周二重申美联储的紧缩政策。

作者:Susan Feng

美联储Minneapolis 银行行长Neel Kashkari 在周二重申美联储的紧缩政策。

他在《华尔街日报》主办的线上活动中说,美联储需要收紧货币政策, 直到确认潜在通胀下降,然后再确定下一步的政策方向。

这再一次明白无误的表达了美联储加息的决心。 美国股市已经正式进入熊市,而加密市场和股市的密切相关也使美联储的宏观政策影响更加深远。

美联储上周三将基准利率再上调75个基点至 3%-3.25% 的区间。央行官员预计到 2022 年底将加息至 4.4%。由于今年仅剩两次政策会议,央行有可能在年底之前再次加息 75 个基点。

美联储现在想要避免的是70年代的错误,70年代恶性通货膨胀也是因为当时决策者看到经济走弱,通货膨胀开始下降,然后美联储对于经济的误判使他们过早的停止了紧缩政策,开始减息,结果使得通货膨胀再次爆发,无可控制。直到Paul Volker 祭出杀手在1981年加息至21.5%,才牢牢控制了通货膨胀。但代价是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在6月份,前美国财长部长、现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在媒体访谈节目中就提醒美联储不要重复当年的错误。

“如果我们要经历一段痛苦时期,那么确保我们确实能杀死通胀这条巨龙将是非常重要的。” 萨默斯说,“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典型,当时政策制定者所做的事情就好比,在感觉良好的时候,就停止了抗生素,即使10天的疗程还没有结束。”

其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自从开始紧缩之时起就明确向市场表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对于美国来说,即便是有经济衰退的担忧,但是通货膨胀显然是一个更大的敌人,美联储为了自己的声誉以及美国经济未来的平稳发展,必须这样做。

美联储由于误判,加息过于迟缓。 2021年的季度预测显示,在年初美联储预计第四季度的个人消费支出通货膨胀(PCE Inflation)是1.8%,而实际上是5.5%。如此严重的预测失误也使得鲍威尔在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在眼看着的物价上涨面前,坚持认为通胀只是暂时性的,错失了加息的最佳时间。如今为了避免出现70年代那样的高通胀,只能是大刀阔斧加息。

可以说美联储的加息不仅仅是要控制通货膨胀,而且是为了捍卫美联储甚至是鲍威尔个人的声誉。 自从70年代以来, 美联储的双重责任, 一是控制通货膨胀,将其控制在2%左右, 二是保障就业。 至于资本市场的起落不在美联储的职责之内。Paul Volker 因为控制了通货膨胀,即使让美国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依然被祭上了圣坛,广受赞美。一直到奥巴马当政都深度参与美国金融政策的制定,金融危机之后的Vokler Rule 就是他的手笔。我在2018年曾经拜访过Volker ,当时他已经年迈但是思路依然非常清新。

微信图片_20220927194714.jpg

(本文作者与Paul Volker合影)

美联储在去年已经犯了大错,加息过晚, 现在鲍威尔不可能不为美联储和自己的声誉考虑。如果不能控制控货膨胀,未来美国经济的灾难都可以指其为祸首。而如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让经济陷入衰退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选择。目前学界已经对鲍威尔的专业水平有所非议。鲍威尔是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士及乔治城大学法律博士,不是经济学博士。 很多人认为如果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位,美联储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伯南克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力挽狂澜。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的教授, 他倾其一生研究的就是大萧条之后美联储的应对失误。 他曾经在2002年庆祝米尔顿·弗里德曼90岁生日时说,“有关大萧条,你是正确的,我们(联邦储备系统)当时的确做错了。我们真的很抱歉。”并且保证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果真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他将一生所学投入到解决危机之中。 虽然说金融危机时的救市带来了道德风险, 但是客观的说, 正是因为伯南克的专业水准,2008的金融危机才没有造成类似大萧条那样的灾难。

美联储主席是极其重要的位置,身在其位的人,其政治遗产和声誉都会受到非常严苛的评价。即使如格林斯潘那样盛极一时的金融沙皇,因为在其任上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的次贷危机都使声誉受损。作为举世瞩目的人物,他的画像曾经很受欢迎,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乏人问津。

那么现在面对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无论于公于私,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都会坚决的将加息进行下去。 根据上周三美联储发布的预测中值,将在 2023 年将利率提高至 4.6%,然后才有可能停止对抗飙升的通胀。

来源:金色财经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