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认为是颠覆性前沿技术。MIT出版的《Technology Review》在2004年将其选为将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Science》2010年将其列为十大科学突破第2名。合成生物学也被称为是继DNA双螺旋发现所催生的分子生物学革命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所催生的基因组学革命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 目前,通过合成生物学已经成功实现了一批医药、大宗发酵产品、可再生化学与聚合材料、精细化工品、天然产物、未来农产品(5.34 -2.20%,诊股)等重大产品的生物制造,甲醇、甲酸以及二氧化碳等一碳原料利用方面也不断取得进展。 据广发证券(15.01 -1.12%,诊股)研报,CB Insights预计,到2024年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可达189亿美元。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The Bio Revolution》显示,原则上全球60%的产品可以采用生物法进行生产,到2030-2040年合成生物学每年可以产生约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 在技术、政策、市场等多因素共振下,资本加速涌入合成生物赛道。Synbiobeta数据显示,2021年合成生物行业融资总额约180亿美元,几乎是2009年以来行业融资的总和。 半数合成生物概念股 市盈率低于30倍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上布局合成生物产业的上市公司不足20家。上半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概念股占比超半数,凯莱英(139.10 +1.08%,诊股)、梅花生物(10.09 -1.08%,诊股)、金城医药(25.21 -0.63%,诊股)、华恒生物(0.00 +0.00%,诊股)4股净利润翻倍增长。 9月以来,这些概念股整体走势平淡,平均跌幅达9.1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截至9月23日收盘,半数概念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梅花生物、保龄宝(9.32 -1.38%,诊股)、利民股份(9.30 -2.82%,诊股)、科伦药业(20.52 +1.53%,诊股)4股滚动市盈率低于20倍。 9月以来,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北上资金增持超千万元的有科伦药业、华东医药(39.40 +3.82%,诊股)、安琪酵母(42.67 +1.35%,诊股)、金达威(19.29 +1.31%,诊股)、蓝晓科技(74.52 +1.14%,诊股)等。同期融资客加仓超千万元的有凯赛生物(0.00 +0.00%,诊股)、安琪酵母、梅花生物。 嘉必优(0.00 +0.00%,诊股)已完成合成生物学研究室的建设,搭建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平台,部分产品完成了中试研究,开始产业化推动。公司在研产品γ-PGA运用了合成生物学技术。除此之外,公司在化妆品领域储备了α-熊果苷、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多个产品。 华恒生物建成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构建了以可再生葡萄糖为原料厌氧发酵生产 L-丙氨酸、L-缬氨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 L-丙氨酸产品。 梅花生物具备从菌种设计-构建-发酵-分离提取的合成生物学全链条,上半年公司搭建了合成生物学菌种改造“途径工程-元件工程-工具开发”协调发展的强劲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 凯莱英自 2021年创立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以来,已拥有成熟的酶技术平台以及发酵生产平台,并不断探索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大幅拓宽平台技术能力。 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川宁生物已成立“上海研究院”,依托成熟的生物发酵技术和酶技术平台,以研发创新为着力点,以合成生物学和酶工程研究为基础,向保健品原料、生物农药、高附加值天然产物、高端化妆品原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发展。 金达威是A股营养健康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已形成了微生物发酵、化学合成、天然产物提取、胶囊制备、绿色生物酶合成技术五大核心技术,实现了系列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提升。 普洛药业(15.70 -0.76%,诊股)在生物发酵方面有十余年的研究和生产经验,目前拥有一支7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并已建立合成生物学及酶催化技术平台从事专业的合成生物学研究。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