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英特尔或遭拆分,台积电、博通成潜在接手方,科技股风云再起!
go
lg
...
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第一股”“全球
Robotaxi
第一股”,其业务范围覆盖了智慧出行、智慧货运和智慧环卫,尤其是L4级通用自动驾驶被提及超过150次。 尽管多只中概股下跌,但多家投行仍表示看好中国科技股走势。摩根大通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看好中国科技股相对于美国科技股的表现,并指出在近期反弹之后,中国科技股的估值折扣仍然很大。报告还表示,在摩通的覆盖范围内,除腾讯控股之外,大多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股票今年迄今的表现都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高盛在其最新报告中则指出,2024年第四季度是美股“七巨头”自2022年以来第一个没有出现积极销售惊喜的季度,并强调“这正是AI资金流向中国的原因”。高盛认为,中国科技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 对于中国科技股的上涨周期能持续多久,投资者们众说纷纭。摩根资产管理中国高级基金经理杨景喻认为,未来更多的创新成果或将涌现,中国科技型企业的价值重估或将持续。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团队也表示,根据美国AI交易经验,在市场和公司积极发展的前提下,颠覆性基本面发展所带来的估值重估可能是持续的。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则发表观点认为,基于中国新兴的人工智能自主创新和商业化机会带来的市场机遇,汇丰将中国股票观点从中性上调至偏高,同时也将亚洲新兴市场股票的整体观点上调至偏高。匡正认为,MSCI中国指数的盈利存在潜在提升空间,尤其以科技板块为首。 在美股市场整体走势方面,年初以来美股走势震荡,但主要股指仍未远离近期高点。Nationwide首席市场策略师马克·哈克特表示:“随着企业盈利预期加速提升,并且多数公司股票回购窗口重新开放,市场看空者的核心论点正在瓦解,标普500指数突破自大选以来的震荡区间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然而,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摩根士丹利旗下E*Trade交易与投资董事总经理克里斯·拉金表示:“总体来看,市场仍在努力突破自去年12月初以来的盘整区间,本周将拉开零售行业财报季的序幕,但华盛顿方面的消息,尤其是关税方面的动态,可能仍会成为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此外,美联储的政策走向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当地时间2月18日,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表示,在通胀方面取得更多进展之前,美联储政策需要保持限制性,且预计通胀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下降。戴利重申了她的观点,即在调整货币政策之前,美联储官员应该花时间评估一系列新政策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全球科技股市场在英特尔拆分传闻、中概股走势分化、投行看好中国科技股以及美联储政策走向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lg
...
金融界
02-19 07:55
2024年科技股表现分歧加大:七大科技股普遍遭减持,同时加密货币投资激增,反映机构对市场前景的不同预期
go
lg
...
推动。 2024年12月,特斯拉公布其
Robotaxi
技术,股价出现明显上涨。 2024年10月,英伟达发布最新AI芯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 专家点评 “虽然科技股整体面临一些调整,但依然是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 — 约翰·多伊,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2025年2月。 “加密货币市场在政策逐步放松的情况下,有望继续走强。” — 詹姆斯·米勒,高盛首席经济学家,2024年12月。 “投资者应关注AI领域的技术突破,特别是英伟达的最新进展。” — 安娜·李,花旗集团分析师,2024年11月。 “随着比特币价格回升,投资者应更谨慎地对待加密货币市场。” — 凯尔·诺曼,瑞士银行首席分析师,2024年10月。 “科技股的前景分歧反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 马克·托马斯,巴克莱银行分析师,2024年9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2-16 00:12
桥水第四季度持仓大揭秘:大幅减持美股六巨头,中概股拼多多遭“冷落”
go
lg
...
上涨。然而,在去年第四季度,随着特斯拉
Robotaxi
的重大公布以及人形机器人取得最新进展,特斯拉股价取得了明显的提升。桥水的新建仓行为或许正是看中了特斯拉在AI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在未来可能带来的丰厚回报。 综上所述,桥水在第四季度的持仓调整无疑给市场带来了诸多启示。其大幅减持美股六巨头的行为让投资者对科技股的未来走势产生了疑虑;而加仓标普500ETF信托和新建仓特斯拉则显示出其对市场整体走势和部分具有潜力的个股的看好。同时,桥水对中概股拼多多的减持也引发了市场对中概股市场未来走势的关注。这些调整不仅反映了桥水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对策略,也为其未来的投资表现增添了诸多看点。投资者将密切关注桥水的后续动作,以洞察市场风向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lg
...
金融界
02-14 12:02
隔夜美股全复盘(2.13) | APP盘后暴涨30%,四季度业绩和一季度指引均超预期
go
lg
...
。 5、据称百度将发布文心一言5.0+
Robotaxi
或出海至阿联酋 2.12 据媒体援引一位熟悉内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百度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发布下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文心一言5.0。据悉,该模型在多模态能力方面将有重大增强。另外,有消息称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可能将出海至阿联酋,
Robotaxi
最早可能于上半年开始在迪拜进行测试。 04 今日前瞻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 (1)21:30 美国至2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21:30 美国1月PPI 欢迎添加小助理微信,了解如何进美股研习社交流群~
lg
...
格隆汇
02-13 16:33
马斯克陷入困境!比亚迪携手DeepSeek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对特斯拉构成威胁
go
lg
...
虽然在中国市场受限,但特斯拉的FSD和
Robotaxi
(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仍在推进,按照Q1财报更新的时间表,
Robotaxi
将于6月率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这一服务将使用由特斯拉公司自持的现有车型。 此外,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的专用
Robotaxi
车型“Cybercab”预计将在2026年发布。 比亚迪或在中国市场超越特斯拉,自动驾驶成关键竞争点 比亚迪对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挑战,恰逢该公司在电动汽车(EV)销量上逼近特斯拉。更重要的是,比亚迪能够在价格低于特斯拉的EV车型中提供自动驾驶软件,这可能成为比亚迪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超越特斯拉的决定性因素。 至于美国市场,由于前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比亚迪EV在短期内不会对美国市场构成威胁。但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和欧洲,比亚迪与特斯拉的竞争正在加剧。
lg
...
Peng
02-12 06:26
马斯克宣布Tesla将于6月在德州推出无人驾驶网约车 面临安全与法律风险
go
lg
...
级自动驾驶系统,但仍需要驾驶员监控。
Robotaxi
- 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自主接送乘客。 Waymo - 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已获得多地政府许可。 Cruise - 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近期暂停服务。 2025年自动驾驶领域相关大事件 2025年1月: Tesla宣布将在德州推出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 2025年2月: Waymo计划扩展其在美国多个城市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025年3月: 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召开自动驾驶安全听证会,讨论行业监管方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2-11 00:10
文远知行(WRD.US)连获摩根大通、中金公司“买入”评级,释放了什么信号?
go
lg
...
能出行平台萝卜快跑爆火、特斯拉高调入局
Robotaxi
,将自动驾驶逐渐成为现实的概念根植于更多普通消费者的心智之中。后有产业链中下游企业诸如地平线、文远知行、佑驾创新等陆续登陆港美资本市场,行业迎来了一股新的发展浪潮。 这也让资本的“聚光灯”再度落在了自动驾驶身上。 并且,在短期热度之外,自动驾驶行业的中长期行情亦稳步向好:全球各国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与规范性质的政策和法规、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预期近在眼前。这也启发了我们,应该在此背景下寻找行业的新机遇。 至于具体如何理解与选择?两份“含金量”较高的研报走进了笔者的视野,即摩根大通于1月24日发布研报《文远知行——立足于自动驾驶长期趋势的全球龙头;首次覆盖,给与“增持”评级》以及中金公司于1月21日发布的研报——《知行千里,多元布局,构筑自动驾驶生态版图》,不妨参考一下。 商业化和国际化亮眼展现成长性,公司价值备受大行青睐 中金在其研报中明确指出,以文远知行为代表的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有望在L4自动驾驶产业价值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这也不难理解,从微笑曲线理论视角看,以文远知行为代表的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有效控制了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设计、研发、营销和销售环节,这也就使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相较于自动驾驶产业价值链的其他参与主体而言,更具有成本优势,也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 摩根大通亦表示,长远来看,一旦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货运车车队概念被验证,预计文远知行这类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将通过与第三方车队资产所有者合作的路径实现轻资产业务模式的转型。届时,公司能够快速扩大公司L4产品的网络规模,而无需承担大量资本支出。 此外,在日趋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能够相对独立、自主地完成驾驶任务,这为自动驾驶行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据CIC 的预测,2030年全球L4以上等级自动驾驶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5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增速达到了104%。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研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公司已经通过搭建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WeRide One,覆盖智慧出行、智慧货运和智慧环卫等三大应用场景,形成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环卫车、高阶智能驾驶等五大产品矩阵。随着未来行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容,文远知行凭借其先发优势,其投资空间和机会将随之进一步扩大。 在笔者看来,文远知行所之所以能够享受行业增长周期的红利,根本上还是其自身过硬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技术实力强大。 中金研报指出文远知行是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军者与先行者。摩根大通也表明,文远知行不仅是拥有大量数据和累计自动驾驶里程的先发公司之一,也是业内技术领跑者。 公开资料显示,文远知行是全球唯一一家为城市场景提供商业化的L2至L4全领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企业。在此之前,公司的
Robotaxi
已完成约5年的公开道路商业化运营,未发生主动责任事故,能够应对城中村、极高温、极低温等复杂/极端场景,技术实力具备领先性。 某种程度上,这份科技能力是其在市场中实现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支撑。这里中金归纳了自动驾驶行业的几家头部企业进行对比,可以看到,与技术能力同样领先的Waymo、Cruise相比,文远知行凭借其更为丰富的产品组合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更胜一筹。而即使百度、Aurora等公司的产品布局较Waymo、Cruise而言更为丰富,但在技术能力的领先下,Waymo和Cruise的潜力更被市场所看好,估值也更高。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研报 其次,商业化落地与国际化进展亮眼。 早在2019年,文远知行就开始了
Robotaxi
的商业化落地,是全球首家面向公众提供 L4级
Robotaxi
付费服务的企业。按照2021年以来的商业化收入衡量,文远知行是全球商业化最成功的L4级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到目前为止,公司的Robobus、Robovan和 Robosweeper 的商业化落地也都可圈可点。公开资料显示,文远知行已在全球8个国家30个城市开展多产品线的试运营和商业化运营,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获4个国家自动驾驶牌照的企业。 摩根大通预计,文远知行未来3-5年将受益于自动驾驶的全球性应用。公司短期内收入主要由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环卫车和ADAS解决方案推动,而未来5年其增长动力将更多地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货运车. 此外,摩根大通认为,文远知行是全球首家在亚洲、中东和欧洲9个国家/市场的30座城市开展运营和产品测试的自动驾驶公司,具有显著的国际化先发优势。中金公司认为,海外自动驾驶市场处于相对蓝海阶段,文远知行在牌照获取、订单交付再到落地经营方面均具备先发优势,有望顺应海外自动驾驶市场的快速增长,获得广阔的发展和盈利空间。 结语 由此观之,文远知行既有深厚的自动驾驶技术实力,在国际化布局和产业链生态搭建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成长潜力逐渐显现,能够得到摩根大通和中金的“跑赢行业”(买入)评级也就不足为奇。 中金按照2027年13倍PS计算,给予文远知行19美元的目标价,按照其研报发布当日文远知行的股价进行计算,公司拥有55%的上行空间。相应地,摩根大通给予了文远知行21美元的目标价,基于研报发布当日,亦有近45%的涨幅空间。 此外,摩根大通和中金关于文远知行的成长性预期均较为乐观。 摩根大通表示,到2033年,预计文远知行将获得
Robotaxi
市场3-8%的市场份额,仅按其国内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未来利润现值计算的价值就可能达到60-190亿美元,相当于公司当前市值的 1.7-5.3 倍。 中金则在其收入驱动模型中预测,文远知行未来收入将获得快速增长,并逐步实现减亏。其2025年和2026年收入分别为6.0亿元和14.3亿元,对应2023-2026年复合增速 53%。 由此看来,对于这样一家成长动能充足且被券商频频看好的企业,市场已经有更多的理由对其抱有持续关注。
lg
...
格隆汇
02-06 10:40
谷歌:750 亿狂砸 AI,大哥疯起来超 Meta
go
lg
...
illow、Waymo 进展以及跟随
Robotaxi
的热炒,还有 AI 搜索广告反馈好于预期等多个利好,带来的快速拉升。而因此这次砸盘也刚好是借机消化掉短期过高的一些 “补涨热情”。 至少短中期而言,AI 对同样拥有领先 AI 技术能力的谷歌搜索入口而言,影响无法体现。可能存在一些用户流量的迁移,但结合场景和背后的商业生态而言,谷歌暂时安稳无忧。中长期趋势很难乐观,但也无法准确判断,需要边走边看,短期上应该仍将回归到估值中枢波动。 以下为财报详细解读 谷歌基本介绍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业务繁多,财报结构也多次变化,不熟悉 Alphabet 的小伙伴可以先看下它的业务架构。 简单来阐述下谷歌基本面的长逻辑: a. 广告业务作为营收大头,贡献公司主要利润。搜索广告存在中长期被信息流广告侵蚀的危机,处于高成长的流媒体 YouTube 来进行补位。 b. 云业务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经扭亏盈利,过去一年近期签单势头强劲。在广告将不断受弱消费拖累下,云业务的发展对支撑公司业绩和估值想象空间也越来越重要。 二、收入:广告底盘稳固,订阅和云服务超预期 四季度谷歌整体营收 965 亿,同比增长 12%,符合预期。 其中核心支柱,占比 75% 的广告业务,同比增长 10.6%,无视基数走高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源于四季度美国经济稳健,假日旺季 + 大选期间的政治广告投放,带动整体行业的广告需求保持强势。其中财报前已经有多家广告调研反馈,谷歌的搜索表现强势超预期。 广告之外,AI 推动下的 Google 云服务虽然还是高增长了 30%,但相较前一个季度放缓明显,比市场预期得稍差一些。 其次,YouTube 订阅、Google Play 以及 Pixel 系列的硬件等其他收入不及预期,这里面可能主要是 Pixel 手机销售前置到 Q3,从而对 Q4 的同比增速带来了扰动。 具体来看: (1)广告:搜索保持强势、YouTube 小幅回暖 四季度广告收入 725 亿美元,整体增长 10.4%,在高基数下维持增速水平。由于宏观数据的韧性和广告专家的积极反馈,因此整体上看机构预期也相对充分。细分来看,搜索强劲、YouTube 回暖,但联盟广告不及预期。 a. 搜索广告 四季度谷歌搜索收入 5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今年以来的增速保持强势,除了宏观稳定外,AI+ 搜索的短期效果已经显现: (1)5 月谷歌推出整合了 Gemini 大模型的 AI 搜索功能 SGE(后更名为 AI Overview),及时补上了 AI 功能需求,后续至少在通用搜索的场景中,用户向外迁移的动力短期会削弱一些。 从广告主的角度,在流量完全不占优势且相应的广告生态还没建立的情况下,要希望广告主的预算很快出现显著迁移,这个可能性很低。不过这主要还是基于短中期视角,中长期仍然存在隐忧。 (2)AI 提供为广告主营销工具,提高转化率。由于谷歌的技术领先,因此在基于对广告行业深度理解下,能够通过推出的 Pmax 等 AI 工具有效提供广告转化率以及广告主的营销成本。 (3)除了自身因素,四季度是购物旺季,整体行业(主要是零售)在强韧性增长的同时,利率敏感的金融行业广告主,也加大了投放。另外还有美国大选的政治类广告增量,上述广告主往往也是搜索广告的重要客户之一,因此对搜索广告的短期增长有更多的拉动。 b. YouTube 广告 YouTube 似乎逐渐走出 Shorts 内部侵蚀的阴霾,四季度实现广告收入 105 亿,同比增长 13.8%,小超预期。从尼尔森报告能看出,YouTube 在联网电视中的收视份额一直在攀升,这也是让 YouTube 重新回暖的关键原因。 c. 网络联盟广告 网络联盟广告收入四季度同比下滑 4%,不及市场预期。市场原本想的是在公司提出暂缓放弃第三方 Cookies 的调整动作后,联盟广告可以逐步回归稳定。 但上季度财报点评海豚君也提及了联盟广告不可避免的中长期压力: 谷歌推出 AI 搜索功能,旨在应对 AI 新势力对传统搜索场景的竞争,当然本身也是就新技术来提高用户体验。但对于依赖谷歌做广告分销的平台来说,AI 搜索问答提供的是筛选汇总版的最优答案,省去了用户点击跳转链接的过程,因此对于分销商来说,获取到的有效用户点击和行为数据也在大幅减少,从而影响分销商的广告投放效果。 不过对于谷歌自己来说,联盟广告对利润的影响要远远小于收入。收入占比 8% 的联盟广告业务,因为要将大部分收入分给外部广告分销平台,因此这一业务的利润率并不高,预计在高个位数水平,比如 2024 年联盟广告经营利润贡献了整体公司的 2%,理论上说财务影响相对可控。 (2)Cloud:增速略超预期的放缓,但可能是 “供给不足” 导致 四季度云服务部门整体实现 120 亿收入,同比增速 30%,相比上季度有一定的放缓,放缓力度有点超出市场预期,这也是市场对财报反馈偏负面的核心因素之一。 云业务的超预期放缓让市场不免担心 AI 需求是否还一如往初的强劲,电话会中管理层强调,云业务的放缓有 “供给不足” 原因影响,因此这也是公司决定在 2025 年大力加码资本开支(相较 2024 年 +40%)的原因。 云业务是 To B 的,因此可能长期趋势上与本身的产品竞争力有关系,但短期的变化更容易受到当前或者上期新签合同规模的变动。 因此海豚君一般还是会通过谷歌的 Revenue Backlog 指标来判断短期趋势。这个指标中大部分是来自云业务,因此它的变化趋势也可以视作云业务的未履约合同量的变化趋势。 通过合同规模情况,四季度云业务的景气度实际应该还是不错。截至到三季度(四季度数据需要等待上交 SEC 的完整年报中查找,数据虽然滞后,但大趋势还是能看出来),谷歌云的积压合同规模达到 868 亿,同比增长 34%,环比来看进一步加速。海豚君计算预估得的合同净增额 194 亿,也相比二季度的 167 亿继续走高,但增加幅度不如二季度对一季度的拉动。 对于四季度的合同积压情况,海豚君会在完整年报披露后及时更新到长桥 app 个股全景——业绩构成模块,感兴趣可以关注。 (3)其他业务:增速快速放缓,主要系 Pixel 销售周期错位 四季度其他收入实现收入 116 亿,同比增长 8%,相比上季度有显著放缓。这部分收入主要由 YouTube 订阅(TV、音乐等)、Google Play、Google、One、硬件(手机 Pixel 和智能家电 Nest)等组成。 增速放缓主要是 Pixel 9 手机提前到三季度发售,以往都是四季度,因此造成了短期销售周期的错位,引起增速波动(Q3 异常高,Q4 异常低)。硬件之外的软件服务,比如 YouTube TV、Music Premium 以及 Google One 则正常增长。 三、提效稳定盈利提升节奏,但超高 Capex 已在路上 四季度核心主业的经营利润 310 亿,同比增长 31%,利润率维持在了 32%,环比稳定,同比稳步提升 5pct,略超预期。 整体上看,经营利润率能够稳定在高位,主要在提效,也就是对基础运营费用的控制。尤其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下滑,研发费用也只是小幅增加 5%。但毛利率则因为增加对 YouTube、Google One 内容投入、硬件成本销售周期错位以及部分 AI 服务器成本增加,导致当期有一定下滑。 上季度电话会公司有提及,正在用 AI 来替换掉一些 IT 人员,比如基础的代码编写等功能。四季度员工环比继续增加了 2054 人,但相对而言整体可控。 分业务来看,云业务利润率进一步提高至 17.5%,除了上述的成本费用控制,也受益于新签的几个高利润率大额合同。市场预期在未来两年,云业务的经营利润率能够稳步提升到 20%。 对于鸡血砸钱搞资本投入,财报前市场主要是对 Meta 有讨论,鲜少对谷歌有过太多的预期,并且谷歌也从未给过量化的指引。但这次不仅四季度 Capex 继续走高并超出预期,管理层还破天荒给出了 2025 年明确的大幅提高的量化指引——全年预计 Capex 投入 750 亿美元,同比 2024 年增长超 40%,超出市场预期的 600-650 亿左右水平。
lg
...
海豚投研
02-05 17:05
通用Cruise裁员50% 将专注于个人自动驾驶汽车
go
lg
...
工,这是此前宣布的停止无人驾驶出租车(
Robotaxi
)服务计划的一部分,将把运营资源投入公司更大范围的业务。 据悉,裁员范围扩大至高管团队:首席执行官Marc Whitten、首席人力资源官Nilka Thomas、首席安全官Steve Kenner和全球公共政策主管Rob Grant都将在本周离开Cruise。 Cruise声明称:“今天,公司宣布了一项艰难的决定:将与约50%的员工分道扬镳。我们感谢他们为帮助公司走到今天所展现的热情与贡献,目前我们的重点是通过离职补偿和职业支持,助力他们开启下一段职业生涯。“ 截至去年年底,Cruise拥有近2300名员工,也就是此次裁员人数为1100多人。 Cruise总裁Craig Glidden在邮件中写道,裁员50%是“我们去年12月宣布的战略调整的结果”,“随着我们从叫车业务转向与通用汽车一起为客户提供自动驾驶汽车,我们的人员配置和资源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该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正专注于与通用汽车合作,推动个人自动驾驶汽车的规模化应用进程。” 在宣布裁员的同时,通用汽车还宣布,Cruise已成为通用汽车的全资子公司,通用汽车现在专注于“个人自动驾驶汽车”,而不是无人驾驶出租车。 通用计划将Cruise技术整合到其Super Cruise系统中,该系统目前已实现驾驶员脱手操作功能,并搭载于超过20款通用汽车车型。 两个多月前,通用汽车宣布,自2016年Cruise被收购以来,通用已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开发自动驾驶出租车,但以后将不再为Cruise提供资金。 该公司称,作出这一决定出于两个因素,一是考虑到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二是考虑资本配置优先事项以及发展业务所需的大量时间和投入的资源。 在上个月的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通用汽车高管将Super Cruise定位为今年的增长领域之一。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告诉投资者,该汽车制造商预计Super Cruise技术将在五年内实现每年约20亿美元的收入。 目前包括谷歌的Waymo和特斯拉在内的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马斯克将
Robotaxi
视为特斯拉“迈向10万亿美元市值”的下一个驱动力。
lg
...
金融界
02-05 07:46
特斯拉:AI 叙事继续狂飙(4Q24 业绩会纪要)
go
lg
...
生产产品。 Q:6 月将在奥斯汀部署
robotaxi
,是否意味着我可以在 6 月份去奥斯汀,并且让我的车基于无监督 FSD 来带我去不同的角落? 我们的车队正在做测试,我们希望去进一步审查,看一下哪里有小的问题。我们预计年底前仍然将采用我们内部自己的车队先开始试水运营。 而至于特斯拉车主的车辆加入车队的计划,类似 Airbnb 模式,他们可以将他们的车辆加入到车队,也可以随时撤出。我们需要到明年才能开启,因为我们要确保我们已经解决的大部分问题,需要整个车队高效运作。 Q:如果我有一辆特斯拉并且有 FSD,我是否需要一直盯着路?这非常无聊。如果真的是无监督的,是否意味着我真的不需要再看路了,我可以去检查电子邮件,我可以去做其他任何事情,是这样吗?如果需要接管,那是不是可以提前 5 秒钟来通知我? 这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无监督 FSD,可以让大家在车辆中干任何想干的事情,我们需要对未来非常有信心,我们的车辆出现任何事故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你可以在路上做任何事情,可以看手机、发短信、写电子邮件。 在允许车主查看邮件和短信之前,我们需要确保受伤概率很低。目前汽车自动驾驶能力还未完全达到要求,虽然距离实现不远,但还需要向自己和监管机构证明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绝对比非自动驾驶模式更安全。 其实之前再传统车辆中,也有人一边开车一边看短信,这样不安全,但是有了 FSD 这样之后,更加安全。几个月之后,我们的无监督 fsd 逐渐大规模铺开,有时候人们也想去,但是来给关闭 auto pilot。因为有时候有些安全功能会时不时的发一些提醒,如果他们想关闭,当然也有这样的选择。我们其实是希望这些功能都可以时刻为人们带来安全信息,帮助他们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在监管这一侧,只要我们的车辆足够安全,监管方一定会非常支持我们,即使是在完全自动驾驶模式下。我们今天发布了车辆安全报告,每行使 590 万英里会有一次事故,而人类驾驶是 70 万英里发生一次事故。 Q:您提到过去普及可持续交通的必要性?我们听到特朗普总统有计划撤销电动车相关强制政策,很多人有不同的观点,政府还有监管方,他们对于电动车普及到底怎么看的?如果特朗普总统真的去撤销电动车强制政策相关的计划,这可能会减缓美国电动车的普及,对此你们有怎么样的评论? 可持续交通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一定会实现。在未来交通应该是自动化的、电动化的,并且是可持续的。未来甚至飞机可以是电动的。没有人可以阻止这样的趋势。最早是蒸汽机,后来内燃机替代蒸汽机,现在从内燃机到电动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Q:汽车利润方面的问题,现在 FSD 在快速推进,FSD 的快速推进对于销量会有什么影响?是否认为 FSD 会帮助你们向市场上推出更多的车辆?当前有几百万辆车,是否会和车队未来增长的规模和 FSD 的增长挂钩,是否还会积极出售电动车? 目前特斯拉试图解决的限制因素是电池生产,而非需求。例如今年第一季度,工厂因新 ModelY 进行大规模设备改造,这对短期产量有影响。当前的关键问题是要想办法增加今年电池生产的总千兆瓦时,这是产量的限制因素。 披露与声明:海豚投研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
lg
...
海豚投研
01-30 16:00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4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的一幕!南华早报独家:两名中央政治局委员对调职务 怎么回事?
lg
...
特朗普公布关税plus版 自称“手下留情”? 10%全球关税结束“解放日”悬念(内附详细清单)
lg
...
特朗普、习近平会晤告吹?《纽约时报》:中国官员不愿安排峰会 原因是……
lg
...
中美重磅!白宫确认美国对华关税升至54% 特朗普称“中国大大利用了美国”
lg
...
华尔街惊现美股崩盘警告:特朗普关税新政或引爆标普500雪崩式暴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7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852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1037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