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被神话的GPT 造不出你的梦中神车
go
lg
...
达到训练算法的目的。 GPT掀起新一轮
AI
热潮
后,对行业造成的一个认知冲击是,通过把模型的参数规模不断变大,数据量指数型增加,也就是所谓的大模型,在达到某个临界点后,模型会突然变得很聪明。 过去,模型在训练阶段需要的数据,是经过人工标注的。以自动驾驶为例,数据标注员通过大量的图片标注,告诉机器什么是猫,什么是狗,猫和狗各有多少种类。标注员就像是机器的老师,一遍一遍教会它认识这个世界。 问题是,老师没教过的东西,机器还是不会。典型的是特斯拉曾多次发生自动驾驶事故,车辆撞上侧翻的大卡车,因为机器识别不了。 和高资本创始合伙人何宇华对深途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广州的夏季雨天频繁,在一些灯光比较昏暗的场景下,空中会有大量的飞虫。当汽车驶过时,灯光打过去,可能会有数以千计的飞虫撞向车头。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可能会误认为是一堵墙。 自动驾驶系统不能穷尽所有的corner case(极端场景),是其发展路上的一大难关。 ChatGPT抓取的是全网未标记的数据。在自监督学习中,数据本身被用作监督信号,而不是依赖于人工标记的标签。有一天人们发现,大模型在消化这些数据的过程中,突然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大模型也能无监督地学习人类驾驶行为,不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是不是意味着,系统摇身一变,成了“老司机”? GPT“开车”,还不靠谱 梦想很美好,实现梦想的路总是很骨感。 类似ChatGPT的AI大模型要在自动驾驶领域发挥威力,目前来看至少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数据来源。 ChatGPT的数据来源非常丰富,包括维基百科、书籍、新闻文章、科学期刊等等,相当于全网公开数据都是它的养料。 自动驾驶不同。驾驶员的驾驶数据、车辆行驶数据不公开,很多还涉及隐私。汽车厂商、自动驾驶公司各自为政,数据封闭不流通,这让获取数据变得困难。没有数据,自动驾驶就是无源之水。 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对深途说,自动驾驶的核心是要有数据,数据对训练模型非常重要。比亚迪这样的主机厂有数据,但算法还需要打磨,“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擅长算法,但车的销量还不够。既有数据也有算法的公司,才能充分用好大模型。 其次是系统的计算部署方式有限制。 余凯认为,OpenAI、ChatGPT是在云端的计算,在云端有充分的能量供给、电源供给,同时有非常好的系统,可是如果在车上依赖的是电池,依赖的是车端的散热,那么这个挑战是很大的,意味着自动驾驶不能用那么大的模型、那么大的计算。 大模型对算力的消耗,导致云计算厂商成为这波
AI
热潮
中第一批吃到红利的玩家。大厂开卷云计算,也是为大模型开路。但是在车端,这会是一个矛盾。 更大的问题是,大模型的可靠性尚未验证。 使用过ChatGPT的人知道,ChatGPT有时候会胡说八道,时对时错。这在业内被称为幻觉(hallucination)倾向,即产生完全没有出处的非真实内容。大模型会编造内容,而不在意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聊天可以胡说八道,自动驾驶不可以。任何一次错误的输出,导致的结果都可能是致命的。 “ChatGPT取得巨大进展,但自动驾驶迟迟没有到来,因为自动驾驶特别是无人驾驶,可能容错率就是零,那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余凯说。 曾在硅谷某AI创业公司担任COO的龙志勇认为,不可控、不可预测和不可靠,是大模型商业化最大的威胁。典型表现是大模型有幻觉倾向。 现在,要让自动驾驶系统学会选择和辨别,并稳定地输出最优解,还不太现实。 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内部人士对深途说:“视觉感知在算法层面的确有不少突破。但车这种场景,要求太高了,我个人不觉得短期能有大的突破。可以关注一下特斯拉的动向。” 然而最近科技圈有一股风气,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要蹭一把GPT的热点。有一些汽车厂商,宣布即将应用类似GPT的技术,一堆炫酷的概念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某传统车企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就发布了一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要用这个模型来训练自动驾驶,号称“行业首例”。 一位长期关注智能汽车赛道的投资人,询问一位行业大佬怎么看该模型,对方就回了四个字:“TM扯淡。” “完全就是一个PR行为。”这位投资人对深途评价。 自动驾驶,会被推倒重来吗? 在特斯拉的带动下,再叠加今年兴起的AI浪潮,自动驾驶行业逐渐向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方向不断靠近。 大模型对自动驾驶的影响,目前还不够剧烈,但嗅觉敏锐的人已经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 就像当年特斯拉利用Transformer将多摄像机数据从图像空间转化为BEV空间,为此不惜将原有架构推翻,重写算法。现在大模型的应用,也可能意味着原有自动驾驶算法,会被推倒重来。 贺志强认为,大模型会对自动驾驶有巨大影响。以前自动驾驶用到很多小模型,现在变成大模型,可能需要重新来一遍。自动驾驶行业会重新洗牌。 一家AI芯片公司的自动驾驶总监赵东翔对深途说,整体端到端更改,等于重新做。 洗牌对新入局者是机会,对领先者是威胁。弯道超车的故事,往往发生在技术急速变革时期。在技术一日千里的时代,在旧路线投入越多,沉没成本可能越大,转身越困难。对于整车厂或自动驾驶公司而言,要拥抱一项新技术,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考虑成本。 赵东翔表示,就当前阶段而言,自动驾驶变换技术路线没意义,“现在行业技术能力也不差,大家花那么多钱做了那么久,没有大幅度提高的话没有换的动力。” 在去年底的AI DAY上,特斯拉将BEV升级到占用网络(occupancy network),泛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占用网络,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可以不需要知道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就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躲避,由此解决了更多长尾问题。 不论何种技术路线,现在都处于快速变化迭代中。过去的小模型可能会被大模型替代,今天的大模型也可能在未来被某种新物种替代。 但不管怎样,蹭热点、制造噱头的做法,是无益于技术进步的。“蹭热度是陋习,踏踏实实做产品才有用。”赵东翔说。 自动驾驶真正的“王炸”,还远没有到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每一轮技术变革保持敬畏之心。被神话的GPT,造不出你的梦中神车,但至少,变化已经发生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0
美股开盘:纳指涨近百点 新能源车股走高蔚来绩后涨逾5%
go
lg
...
有上涨动力:沉寂数月后散户终于入场追逐
AI
热潮
研究机构Vanda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一周,散户投资者帮助推动平均每日13.6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股市。这标志着散户投资者已经不再观望,并开始追逐
AI
热潮
。该机构指出,未来几周,AI股将面临散户投资者的持续买入压力,由于散户投资者的买入活动尚未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AI股仍有上涨空间。就在Vanda发布上述报告之际,标普500指数周四正式迈入技术性牛市的区域。 达里奥拉响警报:美国还处于债务危机开端,未来经济只会更糟 桥水基金创始人、亿万富翁投资者达里奥(Ray Dalio)日前表示,美国正处于“晚期大周期债务危机”的开端。他指出,美国被迫大举借债融资,但市场需求却未跟上;并警告称,美国经济未来将面临更艰难的时期,并预测资产负债表将出现衰退。 美联储紧急贷款工具使用规模首超千亿!银行业危机火苗重燃? 在上周五,美联储公布了“滑稽”的商业银行存款数据——美国国内商业银行未经季节性调整存款流出284亿美元,而经季节性调整后存款居然流入了1025亿美元。对于美联储来说,情况看起来并不乐观,本周的数据显示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流入达到366亿美元,达到5.457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是连续第7周资金流入。 疯狂“印钱”的代价终将来临,法巴银行:一切都太晚了 法巴银行表示,市场是时候为央行之前的行为付出代价了。缩表的累积效应很快就会显现,届时大量流动性被抽走,风险资产遭受打击,同时债券收益率和美元走高。该行预计到9月底,流动性将下降9%,到今年年底将下降11%,在更极端的情况下,全球流动性的收缩可能会达到16%。 策略师:通胀正在下降,美联储暂停加息将成为降息的前奏 宏观策略师西蒙·怀特(Simon White)最新撰文称,美联储在下周预期的暂停加息之后,下一步行动更有可能是降息,而非加息,因为利率已经达到限制性水平,通胀正不断下降,经济也在衰退。有三个主要因素可能会改变美联储的决策框架,促使其在暂停加息后退出加息周期: 第一,美联储很少在政策已经紧缩的情况下暂停加息再重启; 第二,未来几个月,通胀将继续下降,而劳动力成本压力将被大幅下修; 第三,就业市场正在迅速疲软。 通用汽车明年将接入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 通用汽车表示,其未来的电动汽车将使用与特斯拉相同的充电硬件,此举旨在支持特斯拉的充电技术成为行业标准。通用汽车周四表示,特斯拉同意从明年开始向通用汽车的客户提供1.2万个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 Meta加入AIGC之战:在产品中全面加码,但未放弃元宇宙 Meta Platforms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周四向员工宣布了一项计划,将在其旗舰产品(如Facebook和Instagram)中加入生成式AI(AIGC)文本、图像和视频生成器。扎克伯格强调,这是该公司对元宇宙工作的扩展而非替代Meta。 Carvana今年来已涨超4倍,空头年内累计损失超10亿美元 自2023年初,二手车经销商Carvana股价已经上涨了411%,做空该股的投资者们年内已亏损超过10亿美元。截至周四美股收盘,Carvana的股价飙升56%,收于24.23美元。截至发稿,该股盘前一度涨超6%,现涨约1%。 马斯克呼吁暂停AI研究,Palantir创始人:因为他赶不上我们 近日,包括特斯拉CEO马斯克、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等大佬签署了一份公开信,呼吁暂停对GPT-4的模型进行更深度的AI研究。但这一想法遭到了全球大数据龙头公司Palantir创始人兼CEOAlex Karp的讽刺和反对。Karp在周四播出的采访中说: 这些呼吁暂停研究的人不过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有AI产品。没有产品的人想研究人工智能,所以就呼吁暂停,这样他们就能在商业应用,甚至军事应用方面获得领先优势。 DocuSign第一财季业绩、业绩指引均超预期 电子签名提供商DocuSign公司2024财年第一财季营收为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2%,而分析师预期为6.42亿美元。公司预计第二财季营收6.75-6.79亿美元,超预期6.68亿美元;预计全财年营收27.1-27.3亿美元,此前的指引为27-27.1亿美元,市场预期为27亿美元。 台积电营收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受电子产品需求下滑影响 台积电5月营收下滑5%至1765亿元台币,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月度营收已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其中3月份同比下滑15.4%,4月份同比下滑14.3%。台积电高管们预测下半年会逐步复苏,并在2024年恢复增长。 小鹏G6开启预售 小鹏G6开启预售,售价22.5万元起。据悉,G6不仅是扶摇技术平台的第一款产品,也是公司大刀阔斧改革后第一款露面的新品。 蔚来Q1营收同比增长7.7%,二季度展望逊于去年同期 蔚来Q1营收106.8亿元,上年同期为99.11亿元。Q1净亏损47.395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165.9%。汽车毛利率进一步下滑至5.1%,上年同期为18.1%,去年四季度为6.8%。公司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营收将介于87.42亿元至93.70亿元,同比下降9.0%至15.1%;汽车交付量将介于2.3万辆至2.5万辆,同比下降0.2%至8.2%。
lg
...
金融界
2023-06-09
一周透市:创业板指跌4%创3年新低,“宁王”720亿市值蒸发,外资加仓银行、家电,又一只百元股上市即破发
go
lg
...
1个一级行业中约1/3录得上涨,受益于
AI
热潮
的通信、传媒两大板块分别上涨2.95%、2.82%,银行行业涨2.66%,家用电器板块上涨2.45%,社会服务、房地产周涨幅超过1%,交通运输、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农牧饲渔等行业小幅上涨;电力设备板块周跌逾4%跌幅居首,美容护理、国防军工两个行业周跌幅超过3%,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跌超2%。 概念板块中,昨日涨停、昨日连板等概念涨幅居前,说明尽管在低迷市况下,部分个股的炒作情绪依旧高涨。数据确权、数字水印、MLOps概念、华为概念、光通信模块、影视概念、东数西算、ChatGPT概念等表现较为出色;宁德时代整个产业走弱,麒麟电池概念领跌市场,钠离子电池、蒙脱石散、固态电池、钙钛矿电池、AI芯片、痘病毒防治、存储芯片、有机硅等板块跌幅靠前。 牛熊榜单 本周十大牛股未过于扎堆在一个题材中,上海物贸5连板大涨61.14%领跑,该股为汽车后市场概念,成为周五汽车产业链爆发中的领跑者,但该股近期的走势领衔且更独立于汽车产业链,背后或许有其他利好因素推动,公司回应称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英伟达概念股亚康股份涨54.18%;威龙股份4连板累计上涨48.9%,该股为葡萄酒概念股,但同样独立于板块行情,在5月底公司曾公告称股东拟协议转让公司8%股份;地产股京投发展涨超48%;空间计算概念股蕾奥规划、时空科技分别上涨43.43%、41.04%;云计算概念股开普云上涨42.68%;数据要素概念股人民网涨42.39%;光通信概念股铭普光磁涨超40%;充电桩概念股江苏华辰涨39.11%。 本周十大牛股(备: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 熊股方面,科创板首批退市公司退市紫晶、退市泽达进入退市整理期,两家公司股票本周均累计下跌逾65%;合金投资、尚纬股份在无明显利空消息刺激下分别下跌25.17%、24.61%;苹果概念股华兴源创、长盈精密、荣旗科技本周分别跌23.42%、22.41%、22.34%;益方生物本周跌近23%,公司回应周四的跌停表示没有应披未披事项;*ST宋都、*ST紫鑫双双跌超22.41%,其中*ST宋都连续18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本周十大熊股(备注: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公司 千亿榜单 截至周五收盘,A股共128家千亿市值公司,总数较前一周减少3家。其中,恒力石化、中国电建、中油资本、中微公司因股价下跌而跌出本榜单;另外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因股价下跌,总市值跌破万亿关口,而重回本榜单。 与前一周五收盘时比较,从市值增减金额来看,近两周的千亿市值公司中,工业富联总市值单周增长359.52亿元居首,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美的集团市值均增长逾300亿元,邮储银行、中国电信、中国神华市值增长了超200亿元,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长江电力市值分别增长178.23亿元、168.97亿元、129.68亿元。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增长金额TOP10 宁德时代本周市值骤降720.99亿元,此前有传闻宁德时代被踢出特斯拉北美供应链,不过公司已在互动平台“辟谣”。另外在本周摩根士丹利下调了宁德时代评级至低配,下调目标价至180元,当天宁德时代股价大跌逾5%。海康威视市值本周蒸发332.42亿元,山西汾酒、亿纬锂能均蒸发超过140亿元,爱尔眼科市值蒸发135.98亿元,五粮液、海光信息、中国中免、隆基绿能、中微公司市值均减少超12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隆基绿能也遭到大摩“唱空”,该行将其目标价从58元下调至38元,不过与宁王的不同的是,大摩给出的下调后的目标价仍高于隆基绿能当前的股价。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蒸发金额TOP10 从市值增幅来看(即周涨幅),前五名分别为工业富联、美的集团、邮储银行、中国联通、传音控股;总市值降幅来看(即周跌幅),前五名分别为中微公司、恒力石化、亿纬锂能、海康威视、中国电建。 截至当前,千亿市值榜单中总市值TOP5为:宁德时代(9321.90亿元)、中国平安(9045.06亿元)、中国海油(8880.71亿元)、招商银行(8509.18亿元)、中国石化(8128.98亿元)、比亚迪(7510.75亿元)。 新股风向 本周A股迎来8只新股上市交易,从首日收盘涨幅表现来看,创业板豪江智能大涨99.85%一枝独秀,科创板西山科技、北交所易实精密、创业板新莱福涨约40%,科创板阿特斯、天玛智控以及创业板指天键股份不同程度上涨,科创板双元科技上市首日即遭破发。另外,天玛智控也在随后的交易中遭遇破发,目前较发行价跌幅超过10%。 对比表现最好及最差的个股发行情况如下:豪江智能发行价格13.06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0.57倍。双元科技发行价格125.88元/股,发行市盈率为79.83倍。 主力资金 本周主力资金累计净卖出净额为1208.1亿元,上一周主力净流出规模为1001.57亿元。 行业维度来看,仅少数行业5日主力净流入为正,其中装修建材、家电行业两大地产链条上的行业5日主力净流入额分别达到5.68亿元、4.47亿元排在前两位,石油行业、工程建设行业5日主力净流入超2亿元,医药商业净流入1.76亿元,煤炭行业、交运设备获小幅净流入。半导体板块再度遭遇大幅净流出,5日主力净流出金额达114.9亿元,互联网服务净流出93.56亿元,软件开发遭净流出近70亿元,电池、通信设备净流出超40亿元,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专用设备、电网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规模相对靠前。 个股方面,文化传媒板块的人民网以及新股阿特斯5日主力净流入规模超过12亿元,美的集团获主力净流入6.32亿元,拓维信息、农业银行获净流入超5亿元,爱旭股份、金山办公、格力电器净流入超4亿元。宁德时代5日主力净流出额达到20.6亿元居于首位,昆仑万维、三六零、紫光国微、隆基绿能分别遭流出17.38亿元、13.37亿元、13.29亿元以及12.13亿元,剑桥科技、萨格登、鸿博股份、东方财富5日净流出规模也超过10亿元。 北向资金 近期北向资金相对“低调”,5个交易日中有三天为净卖出,单日净买入、净卖出的规模都不是很高。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本周累计成交5579.39亿元(前一周为6140.27亿元),成交净买入17.28亿元。其中,沪股通合计净买入31.56亿元,深股通合计净卖出14.28亿元。 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叠加上证指数 行业增仓方面,截至6月8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银行被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最多,达到了37.78亿元,家电行业、互联网服务、能源金属、酿酒行业等板块获北向资金增持金额超过10亿元,计算机设备、汽车整车、房地产开发、光伏设备等也较受“外资”青睐。电池板块被北向资金净卖出最多,达到7.2亿元,旅游酒店、医疗器械被减持超5亿元,专用设备、风电设备、证券、化学制药、软件开发等行业净卖出额规模靠前。 个股变动方面,截至6月8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名单中,变动比例最高的是金智科技,该股为智能电网概念股;中电港变动比例也较高,达到了404.76%,该股涉及英伟达概念;博创科技、光库科技、阿尔特分别位列前三至前五,欧陆通、唯捷创芯、亚虹医药、巨轮智能等增持变动比例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 同期,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名单中,杭电股份变动比例最高,美吉姆、宝馨科技、有研新材、伊戈尔、百川智能、盛剑环境、拓日新能等变动比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 如果从同期北向资金增持金额来看,美的集团、招商银行、宝信软件、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增持规模居前,而中国中免、迈瑞医疗、先导智能、汇川技术、海天味业、亿纬锂能等遭北向减持规模居前。 机构最新调研路线图 本周已披露相关调研信息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66家,前一周为210家,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通用设备、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包装印刷等行业。其中2家公司获得超100家机构调研,特气头部公司华特气体成为机构“宠儿”,合计有229家机构调研了该公司。 另外,坤恒顺维也同样较受关注,获得逾120家机构的扎堆调研,中大力德、普冉股份、丽珠集团、周大生、兴通股份等等迎来超过50家机构的聚焦。 本周获得超过50家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
lg
...
金融界
2023-06-09
币安将重演FTX破产倒闭?比特币“不跌反涨”的关键真相:无人再相信美国证监会
go
lg
...
” 美股和比特币同步上扬,在人工智能(
AI
)
热潮
和包括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在内的几家科技巨头近期上升的推动下,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双双小幅上涨,前者触及10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后者触及一年多以来的最高点。 The Tie的富兰克林指出,在FTX交易所于2022年11月暴跌,以及美国监管环境日益严酷之后的几个月,机构投资者的态度仍然矛盾。 他继续写道:“许多投资于FTX的基金被烧毁,一些领导其公司FTX交易的合作伙伴被解雇。因此,许多风险投资(VC)对进入加密领域感到紧张。养老金和捐赠基金等机构配置者也存在类似的恐惧,这些机构在早期的加密货币配置中被广泛烧毁。” 富兰克林补充说,即使是不久前以更快速度参与加密领域的对冲基金,由于对监管、缺乏信贷和可行场所的担忧,也开始在美国采取“刹车”措施。有限的托管选择,以及与可能无法在更广泛的加密货币蔓延中生存的数字资产公司开展业务焦虑,持续困扰着加密市场。 “这些只是他们众多担忧中的一小部分,”富兰克林说,不过他更乐观地补充称:“我们在欧洲和亚洲看到了明显更积极的发展。” CoinDesk指出,币安正面临美国证监会的诉讼,指控其财务控制不力和滥用客户资金。几周前,内部控制问题成为路透社报道的焦点,该报道指责该公司将客户资金和公司资金混为一谈,该公司的首席传播官驳斥了这一说法。 将币安和FTX的资金运营进行同台审查,报道评论称:“这些比较是肤浅的,虽然它们都可以被描述为混合,但过程和含义是不同的。” 美国证监会在其投诉中表示,赵长鹏相关联的实体为做市商Merit Peak和Sigma Chain,可以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客户资金。在美国证监会的指控中,2亿美元从币安相关实体BAM Trading转移到赵长鹏控制的另一个实体Sigma Chain,币安银行账户向赵长鹏汇款6250万美元。 即使指控属实,要将FTX事件和币安混为一谈,是非常不合理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币安的指控中没有提到币安币(BNB),也就是它的原生交易代币。FTX的合作问题核心是FTT代币,以及它如何在姐妹公司Alameda Research交易中发挥作用。 正如CoinDesk在2022年11月报道的那样,Alameda的大部分资产由FTX发行的FTT代币组成。这种安排引发对这两个实体之间相互关联性的大量质疑,特别是考虑到FTT代币的价值部分由FTX自身的活动维持。#FTX爆雷# Alameda是做市商和投资者,当时是加密经济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因此,市场尽职尽责地关注Alameda的投资能力有多少是凭空印出来的。 然而关键来了,BNB并非如此。币安不像Alameda那样是投资者,BNB也不构成任何人资产负债表的重要部分。 当然,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后来也承认没有隔离客户账户,这成为检察官对他提起诉讼的一部分,这听起来很像赵长鹏被指控的事情。然而,币安的指控更多地围绕着所谓的客户资金转移和对美国业务的干扰,而FTX/Alameda的问题则与两个实体之间的界限模糊和客户资金的非隔离有关。 “相似,但不同的东西,”这是CoinDesk给出的具体总结。“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看到更多赵长鹏帝国的细节。” 未完,待续。 以下是CMTrade的每日比特币技术分析: 特币与跨资产类别价格的相关系数如下,比特币与标普500指数的30天相关系数为0.22,一周累计上升0.04。比特币与黄金的30天相关系数为0.009,一周累计跌幅为0.261。比特币与美元的30天相关系数为-0.29,一周累计上升0.04。 4小时图看,低位强势拉升,行情看涨,短线多头继续上行,MACD指标位于空头区域上行,RSI指标维持震荡上行直到50平衡线的一侧。 阻力位:27158 27379 支撑位:26572 26363 交易策略:26792上方看涨,目标27158 27379 (来源:FXStreet)
lg
...
小萧
2023-06-07
沙特突然宣布!市场疯狂后暗流涌动:是否趁高套现?今日小心数据风暴
go
lg
...
技龙头股强势接近尾声。受惠于人工智能(
AI
)
热潮
,纳指今年以来累计大涨33%,远高于标指的11.5%,而五大科技龙头占标指比重升至25%,市场开始猜测有关强势是否影响大盘健康,以及应否趁高套现。 与此同时,日本股市继续猛涨。日经225指数周一上涨2.2%,因投资者押注日元走软将提振企业利润。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他们看好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股市,同时预计企业盈利的突然回落将给美国股市踩刹车。 “我们认为,美国企业盈利面临的下行风险是现在,”他们在周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尽管不断恶化的流动性背景可能会在未来三个月给股票估值带来下行压力,但随着营收增长放缓和利润率进一步收缩,我们也预计每股收益将令人失望。” 基本面方面,沙特阿拉伯宣布,将在7月份每天额外减产100万桶,使其产量降至几年来的最低水平。 沙特能源部长萨勒曼 (Abdulaziz bin Salman) 表示此次石油减产可能会延长,“欧佩克+集团”(OPEC+)将尽一切努力为市场带来稳定。报道称,其他“欧佩克+”产油国在维也纳举行的会议上也同意将早些时候的石油减产措施延长至明年。 RystadEnergy石油市场研究高级副总裁Jorge Leon表示,减产可能会在短期内推高油价,之后的影响将取决于沙特是否决定延长减产。业界分析,油价过高会助长通胀,意味着美国司机加油将花更多钱,并促使美联储进一步加息从而减缓美国经济增长。 债市: 在美国市场,美国国债收益率全线上升。投资者考虑利率的下一步走势,并权衡可能影响美联储下一步政策举措的关键经济数据。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5:29,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逾4个基点,报3.739%。2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升超过3个基点后,最新报4.537%。 随着有关美联储是否会在本月晚些时候的议息会议上暂停加息行动的不确定性扩散,投资者开始评估美联储下一步的利率政策。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在加息,目的是缓解通胀和给经济降温。 然而,最近的经济数据让人怀疑,迄今为止的加息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中包括5月份的就业报告,周五的报告显示,当月就业人数增加33.9万人,远远超过了道琼斯此前调查的19万经济学家的预期。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周五签署提高债务上限的《财政责任法案》(Fiscal Responsibility Act),人们对美国债务违约并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的担忧有所缓解。 本周将有新的经济数据出炉,这些数据可能提供有关经济状况和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举措的线索。周一将公布5月ISM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工厂订单数据。 汇市: 美元兑10国集团(十国集团)所有货币均走强。美元指数上涨0.1%,报104.260。 将于周一晚些时候公布的美国服务业数据可能提供进一步线索,但分析师表示,将于下周公布的核心通胀数据更有可能起到推动作用。 在一些美联储官员表示倾向于暂停升息,且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美元指数上周止跌回升。 尽管5月非农就业数据意外高企,显示美国经济可能仍在升温,但分析师表示,随着薪资压力缓解且失业率从53年低点上升,美联储可能仍有暂停升息的空间。 越来越多的人猜测,美联储计划在6月份保持利率稳定,但为以后的加息留有余地。 市场目前认为,在6月13日至14日的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27%,低于一周前的三分之二。 “问题是,六月真的是一个掷硬币的时刻吗?”Quadratic Capital Management的创始人Nancy Davis说,“有了上周的就业数据,美联储很难暂停,但我确实认为美联储也可以扭转局面,更多地利用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来帮助解决通胀问题。” 将于周一晚些时候公布的美国服务业数据可能提供进一步线索,但分析师表示,将于下周公布的核心通胀数据更有可能起到推动作用。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一将公布5月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预测值为52.4,前一月为51.9,反映服务保持稳定扩张步伐不变。 “……在下周CPI(通胀数据)公布之前缺乏其他关键数据,可能会使美元受到限制,”荷兰国际集团(ING)外汇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说,“我们认为,考虑到工资通胀的降温,以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的不同观点,在6月14日的会议上暂停加息的理由应该占上风。”
lg
...
会员
厉害啦
2023-06-05
美股收盘:道指飙涨700点 新能源车股普涨法拉第未来涨近10%
go
lg
...
在美国总统拜登签字后生效。 美银:
AI
热潮
推动科技股基金资金流入规模创新高 美银称,围绕人工智能的热潮让投资者向科技股投入了创纪录的资金。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婴儿泡沫 ”(baby bubble)是5月的主要市场主题。据美银援引EPFR Global的数据,截至5月31日的一周,科技股基金吸引了8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不过,科技股的强劲涨势令其在技术面和仓位方面引发了一些担忧。纳斯达克100指数的相对强弱指数重返70上方,意味着科技股处于“超买”状态,这被一些投资者视为抛售的前兆。 2023年FOMC票委支持6月跳过加息 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表示,美联储已经接近于可以停止加息,转而保持利率稳定,以进一步降低通胀。哈克周四表示:“我确实相信,我们已经接近可以保持利率不变,让货币政策发挥其作用,使通胀及时回到目标。”他赞成在6月份的会议上跳过一次加息。他表示:“我认为我们应该暂停,至少应该跳过这一次加息,我们可以让其中一些事情自己解决,至少在可以解决的范围内,然后再考虑再次加息。”哈克强调,经济前景是不确定的,他将评估接下来的数据以确定是否需要额外的紧缩政策。 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类工作?美国就业报告首次将AI引入裁员理由 就业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企业今年以来的裁员人数明显增加。具体数据显示,美国雇主在5月份裁员了80,089人,环比增加20%,同比增加287%;今年1月到5月,美国企业累计裁员了417,500人,同比增加315%,为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果不计入这个新冠疫情爆发的头一年,今年头五个月的裁员人数将是2009年以来的最高值。“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裁员原因中,美国企业约有3900个工作岗位被这项新兴技术所取代。 木头姐强行碰瓷?知名分析师:很遗憾,特斯拉还不是AI股 此前,“木头姐”Cathie Wood为自己错过英伟达大涨辩护。她指出,投资者似乎认为英伟达是唯一AI受益股,但在她看来,特斯拉是AI领域最明显的受益股,也是最大赢家。而长期看好特斯拉、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最新表示,特斯拉有很大想象空间,但该股的走势将由未来12个月电动汽车的供需主导。尽管特斯拉正在开发几项属于更广泛的AI领域技术,比如自动驾驶软件和Optimus机器人,但自动驾驶和生成式AI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 美银:哔哩哔哩首季收入符合预期,评级买入 美银证劵发报告指,哔哩哔哩今年首季总收入为51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0.3%,符合市场预期,但略低于该行预期,广告收入符合该预期,但游戏收入略低于该行预期,增值服务收入符合该行预期,而随着成本节约,盈利表现亦超出预期,予美股目标价25美元,重申“买入”评级。该行认为,公司不同业务的市场中均存在不同的增长趋势,当中包括游戏、广告及直播等菌务,但由于游戏收入下降,下调第二季收入预测至52亿元人民币,小幅下调今年收入预测3%及6%。 水滴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6.062亿元 净利润4970万元同比腰斩 中国保险和健康服务技术平台水滴,今天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水滴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6.062亿元,同比下降6.6%;净利润4970万元同比下降52.67%;调整后净利润9640万元,同比下降24.27%。 云集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1.787亿元同比下降47.87% 净亏损2290万元 中国会员制社交电子商务平台云集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云集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1.787亿元,同比下降47.84%;净亏损2290万元,调整后净亏损2720万元同比缩窄。 量子之歌2023年第三财季营收8.072亿元 净亏损2270万同比转亏 中国在线学习服务提供商量子之歌,今天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财政年度第三季度(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量子之歌2023年第三财季营收8.072亿元同比增长16.8%;净亏损2270万元同比转亏,调整后净亏损2170万元同比减少11.79%。
lg
...
金融界
2023-06-03
美股开盘:道指涨逾200点 中概股普涨“蔚小理”涨近4%
go
lg
...
在美国总统拜登签字后生效。 美银:
AI
热潮
推动科技股基金资金流入规模创新高 美银称,围绕人工智能的热潮让投资者向科技股投入了创纪录的资金。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婴儿泡沫 ”(baby bubble)是5月的主要市场主题。据美银援引EPFR Global的数据,截至5月31日的一周,科技股基金吸引了8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不过,科技股的强劲涨势令其在技术面和仓位方面引发了一些担忧。纳斯达克100指数的相对强弱指数重返70上方,意味着科技股处于“超买”状态,这被一些投资者视为抛售的前兆。 2023年FOMC票委支持6月跳过加息 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表示,美联储已经接近于可以停止加息,转而保持利率稳定,以进一步降低通胀。哈克周四表示:“我确实相信,我们已经接近可以保持利率不变,让货币政策发挥其作用,使通胀及时回到目标。”他赞成在6月份的会议上跳过一次加息。他表示:“我认为我们应该暂停,至少应该跳过这一次加息,我们可以让其中一些事情自己解决,至少在可以解决的范围内,然后再考虑再次加息。”哈克强调,经济前景是不确定的,他将评估接下来的数据以确定是否需要额外的紧缩政策。 人工智能正取代人类工作?美国就业报告首次将AI引入裁员理由 就业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企业今年以来的裁员人数明显增加。具体数据显示,美国雇主在5月份裁员了80,089人,环比增加20%,同比增加287%;今年1月到5月,美国企业累计裁员了417,500人,同比增加315%,为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果不计入这个新冠疫情爆发的头一年,今年头五个月的裁员人数将是2009年以来的最高值。“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裁员原因中,美国企业约有3900个工作岗位被这项新兴技术所取代。 欧佩克+不太可能决定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 据市场消息,知情人士表示,尽管本周油价跌至每桶70美元,但欧佩克+不太可能在周日的会议上决定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不过另一位消息人士称结果仍不清楚。 英伟达股价是否还涨得动?华尔街分析师仍在加码目标价预期 AI概念龙头英伟达在上周暴涨20%后又进入了横盘震荡的状态。面对一些投资者对其“估值太高”的质疑,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仍认为这只股票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根据数据机构FactSet对49名分析师的调查,有41人对英伟达给出“买入”评级,他们对于这只股票未来12个月目标价的平均数为432美元,较周四收盘价仍有9%的上升空间。分析师们依旧认为算力巨头未来两年将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木头姐强行碰瓷?知名分析师:很遗憾,特斯拉还不是AI股 此前,“木头姐”Cathie Wood为自己错过英伟达大涨辩护。她指出,投资者似乎认为英伟达是唯一AI受益股,但在她看来,特斯拉是AI领域最明显的受益股,也是最大赢家。而长期看好特斯拉、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最新表示,特斯拉有很大想象空间,但该股的走势将由未来12个月电动汽车的供需主导。尽管特斯拉正在开发几项属于更广泛的AI领域技术,比如自动驾驶软件和Optimus机器人,但自动驾驶和生成式AI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 英特尔CFO:旗下数据中心部门开始出现转机,预期大陆库存第三季度过后有望开始缓解 英特尔CFO David Zinsner表示,旗下数据中心部门开始出现转机,预期大陆库存应该第三季度过后可开始缓解。Zinsner强调,英特尔有许多能受惠AI风潮的方式,预期AI的发展将超越GPU范围,涵盖到CPU领域产品,英特尔看到许多AI的机会。 LululemonQ1业绩超预期,上调全财年业绩指引 露露乐蒙第一财季营收20亿美元,超预期的19.3亿美元;调整后每股盈余2.28美元,超预期的1.98美元。公司预计第二财季营收21.4-21.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盈余2.47-2.52美元,符合预期。由于中国及美国市场对产品需求强劲,公司将全财年营收由93.1-94.1亿美元上调至94.4-95.1亿美元,超预期的93.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盈余指引由11.5-11.72美元上调为11.74-11.94美元,超预期的11.61美元。 成本控制初见成效,戴尔Q1利润超预期 财报显示,戴尔科技Q1营收同比降低20%至209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净利润同比降低46%至5.78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同比降低42%至0.79美元。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1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0.85美元。戴尔更好的成本控制帮助其第一季度利润和营收超过了预期,这对该公司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该公司在过去一年里一直在努力应对需求锐减。 博通蹭上AI风口:AI相关营收今年有望翻番,Q2业绩与Q3展望均超预期 财报显示,博通公司Q2总营收同比增长7.8%至87.3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87.2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0.32美元,好于分析师预期的10.15美元。博通预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销售额今年有望翻一番,这有助于抵消其客户技术支出普遍放缓带来的影响。该公司预计,Q3营收将达到88.5亿美元左右,超过了分析师普遍预期的87.6亿美元。 台积电为英伟达H100芯片独家代工 黄仁勋近日表示,H100 是由台积电独家代工生产,不会考虑新增第二家晶圆代工,主要原因是整个设计代工流程上,“做1次都很困难了,分开2家代工做2次更困难”。英伟达与台积电已开始3/2nm合作规划,黄仁勋也首次证实下一代AI芯片下单台积电,至少在AI GPU系列,数年内将继续由台积电“独吞大单”。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A100/A800及H100皆下单台积电外,RTX 40系列也已全面回归台积电 4nm。 美银:哔哩哔哩首季收入符合预期,评级买入 美银证劵发报告指,哔哩哔哩今年首季总收入为51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0.3%,符合市场预期,但略低于该行预期,广告收入符合该预期,但游戏收入略低于该行预期,增值服务收入符合该行预期,而随着成本节约,盈利表现亦超出预期,予美股目标价25美元,重申“买入”评级。该行认为,公司不同业务的市场中均存在不同的增长趋势,当中包括游戏、广告及直播等菌务,但由于游戏收入下降,下调第二季收入预测至52亿元人民币,小幅下调今年收入预测3%及6%。
lg
...
金融界
2023-06-02
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06月01日
go
lg
...
数等风险资产在上周五迎来强势反弹,受到
AI
热潮
拉动的英伟达更是在本周突破了1万亿美元市值,纳斯达克100指数今年以来反弹幅度高达近30%,这也提振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 就短期而言,交易员认为美元指数可能会反弹至105以上,6月的FOMC利率决议将成为关注重点。与之前不同的是,目前交易员逐渐意识到,6月暂停加息的概率并非板上钉钉,仍然需要密切关注就业数据(以及总体经济数据)。 “我们认为,由于美联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增加,黄金价格上行空间有限,价格可能在短期内保持横盘调整。美元短线走强。”中银国际大宗商品主管傅晓对记者表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3-06-01
【美股收市】三大股指获利回吐 纳指创2020年以来最佳单月表现 债务上限即将在国会进行重要投票
go
lg
...
历史新高后一天下跌5.7%,周二在押注
AI
热潮
的推动下,该公司的市值一度超过1万亿美元。 英特尔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涨幅最大的股票,上涨4.8%,这家芯片制造商表示有望达到其第二季度收入预期的上限。英特尔在2009年3月以来的最大三日涨幅中上涨了14.7%。
lg
...
楼喆
2023-06-01
鸿海预计下半年AI服务器销售收入将至少增长一倍
go
lg
...
随着人工智能(
AI
)
热潮
席卷全球,鸿海预计下半年用于AI模型训练和托管的服务器销售收入至少增长一倍。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周三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该公司2022年服务器业务收入为1.1万亿元台币(358亿美元)。他说,鸿海正与英伟达在自动驾驶应用方面展开合作。 去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生成式
AI
热潮
以来,投资者押注这将赋能科技业的各个领域,并带来突破性的应用。AI芯片巨头英伟达在公布惊艳的本季度营收展望后,其市值一度超过1万亿美元。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本周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发布一连串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产品和服务,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势将为AI热再添一把火。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下滑,作为苹果iPhone代工商的鸿海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报告利润不及预期。该公司正在寻求布局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来重振增长。鸿海向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供应服务器。
lg
...
金融界
2023-06-01
上一页
1
•••
61
62
63
64
65
•••
6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磅!彭博:若特朗普与普京达协议 中国最高领导人面临这个重大威胁
lg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果然”信号明确!交易主管:中国经济策略发生重大变化
lg
...
美国突发“出口”中国移民!特朗普签署新命令:即刻停止移民儿童法律援助
lg
...
周评:习近平会见科技领袖引爆市场!特朗普再发关税威胁,一句“独裁者”吓坏欧洲
lg
...
金市展望:前所未有的暴涨!黄金触及3000美元只是时间问题 下周多重风险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6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751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903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