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英国最新收入数据出炉!伦敦平均月薪4200英镑,涨薪最多的行业是...
go
lg
...
3年5月期间,英国最富和最穷人群之间的
贫富差距
近20年来首次扩大。其中伦敦高收入者的加薪幅度最大,最受益的行业为金融和商业服务。 疫情后英国收入增幅最高的行业——能源和商业服务 自疫情开始以来,英国工资增长最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商业服务领域。 下图是IFS根据英国税务与海关总署(HMRC)的工资数据,绘制的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平均收入变化(根据通胀调整后): 如上图所示,工资涨幅最大(9.8%)的是能源行业,2023年5月的平均收入为5199英镑;与能源并列第一的还有行政和支持服务行业(9.8%),2023年5月的平均收入为2780英镑;科技行业收入涨幅紧随其后(8.6%),2023年5月的平均收入为4432英镑。 虽然金融行业的实际收入已从2022年中的峰值开始下降,但2023年5月的平均收入依然高达7425英镑,比疫情前高出7.6%。 另一个高技术行业——信息通信(ICT)平均工资的增幅为5.5%,2023年5月的平均收入为5156英镑。 相比之下,这段时间英国整体工资仅增长了2.7%,许多行业的工资甚至下降了1.0%至3.9%。 疫情后英国收入增长最多的地方——伦敦 数据显示,英国金融、专业服务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工作岗位,有将近三分之一(32%)位于伦敦,因此住在伦敦及其周边的人的平均收入增长远超全英其他地区。 自2020年2月以来,伦敦地区税前平均收入增长了5%,达到每月4203英镑,几乎是英国平均收入增幅(2.7%)的两倍。 剑桥、埃塞克斯和萨里等许多靠近伦敦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可能也在伦敦工作)的工资增长也超过了4.5%;英国其它大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的平均月薪则分别为2504英镑、2521英镑和2592英镑。 如下图所示,全英各地中,收入涨幅最低的地区主要集中于英格兰北部和中部、以及西南部分地区,包括康沃尔(2253英镑)、桑德兰(2425英镑)、South Teesside(2405英镑)等。设得兰群岛的情况最糟,平均工资下降3.3%,平均月收入降至2909英镑。 英国各地收入涨幅热力图,颜色越深,收入涨幅越大🏻 英国收入的地区不平等正在加剧 IFS指出,由于疫情前伦敦及其周边地区的收入已经很高,最近这些地区的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地区不平等趋势。 这也颠覆了疫情前二十年里英国平均收入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 伦敦高收入者加剧
贫富差距
IFS还指出,虽然伦敦收入涨幅最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伦敦人都得到了很大的加薪。相反,伦敦中等收入者并未收获更高的工资增长。 首先,在薪酬增长较快的行业工作的员工往往处于薪酬分布的顶端。简单来说,收入高的涨薪越快,在同一个行业内,一般头部的涨薪比中部和尾部的要高。 以伦敦商务服务行业为例,其工资增长主要是由该行业中最高收入者推动的。事实上,伦敦平均工资涨幅要高于金融专业服务和行政及支持服务行业的收入中位数的涨幅。 再者,伦敦一些低薪行业的中位数工资涨幅(包括酒店业、批发零售业、艺术和休闲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要比全英其他地区更小。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意味着,尽管平均收入涨幅较大,但自疫情爆发以来,伦敦地区的收入中位数仅增长了1.7%,为税前每月2700英镑。 IFS指出,伦敦以外的大部分其他地区,则出现了不同的趋势。英国大多数地区的中位数工资增长高于平均工资增长,意味着地方层面的收入不平等实际上在下降。 英伦投资客写在最后 新冠疫情和高通胀的马太效应拉大了英国的
贫富差距
,让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自疫情以来,英国薪资涨幅最大的行业集中于能源和商业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通常薪酬较高且位于伦敦及周边地区。这增加了英国各地平均收入不平等的现象,逆转了疫情前二十年收入差距减小的趋势。 然而,伦敦的中等收入者在疫情开始后几乎没有真正的薪资增长。在高收入者拉开差距而中等收入者薪资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伦敦的收入不平等现象持续加剧。 后疫情时代,如果英国政府不推出对应政策,资源和金钱只会越来越向头部集中。
lg
...
英伦投资客
2023-07-29
一纸禁令摧毁一个1000亿美元行业!两年“双减”适得其反?黑市横行学费疯涨
go
lg
...
凸显出中国在应对出生率下降和日益扩大的
贫富差距
等一些长期结构性逆风时所面临的挑战。 许多人对这样的禁令的效果表示质疑,因为高中和大学的招生制度仍然依据每年一次的考试成绩来录取学生。中国的高考竞争激烈,每年有超过1000万学生参加考试。进入一所名牌大学通常意味着更有机会获得高薪工作,这意味着对应试辅导的需求仍然很强烈。 上海一位名为Sarah Wang的40岁母亲说:“我们的负担一点都没有减轻。”她在上海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她形容进入好学校的竞争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她现在为她唯一的孩子(五年级学生)参加面对面的辅导课程花费比以前增加了50%。随着女儿开始初中,并报名学习物理等更难的科目,她预计学费将进一步上涨,目前每节课费用约为300-400元(42-55美元)。 中国其他地区的中产家长也表示有类似的经历,有些人甚至提到价格涨幅更大。许多曾经在主要教育公司运营大班的私人教师现在改为教授较小的群体,很多时候是一对一辅导,以避免被官方发现。据家长和私人教师称,为了弥补学生数量减少带来的损失,很多教师收取更高的费用。 上海一位四十多岁的金融服务专业人士Cathy Zhu表示,她儿子的数学辅导班学费几乎翻了一倍,每节课达到300元(42美元)。她说:“只要高中和大学入学制度还存在,绝对不可能实现这种‘降负担’。” 虽然有一些经过官方认可的大规模在线辅导课程价格较为实惠,但许多中产家长并不青睐这些在线课程,他们担心这些课程不能提供足够的指导和监督。 现如今,私人辅导费用在上海等一些城市甚至轻松超过每年10万元人民币,其现在被指责加剧包括低生育率和不断增长的不平等现象等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养育孩子成本以及飙升的房价让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分析人士表示这是一大障碍。贫困家庭无法负担私人辅导,可能使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以及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处于不利地位。 高考竞争以及中国大学过去二十年的飞速扩张也导致了大量毕业生在实际职业技能方面供过于求。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发现越来越难找到白领工作。面对日益高涨的青年失业率,政府一直在呼吁加强职业教育。 “这是对高等教育系统疯狂而不可持续的扩张的后果,因为家长希望孩子不要从事实际的体力劳动,”独立分析师Andy Xie在本月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Xie曾担任摩根士丹利香港的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解决办法是调整家长的期望。” 打压和规避 对私人教育的打压是北京加大对企业的审查措施的一部分,包括蚂蚁集团和腾讯控股等大型科技公司此前都遭到了打压。 有迹象表明,政策制定者正在开始在一些之前的限制方面打退堂鼓,显然是为了提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创业信心。中国政府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将以与国有企业相同的方式对待私营企业。全球市场密切关注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态度,这一宣布被视为最新的转变例子。然而,大多数分析师表示,尽管这反映了希望在疫情限制造成的打击后加强企业信心的愿望,但这并不代表戏剧性的政策逆转。 本月早些时候,随着暑假的开始,全国各地的家长在寻找家教帮助孩子度过暑假期间,并未看到变化的迹象。除了高昂的学费成本外,家长们常见的抱怨是在没有公开教师资质信息的情况下很难找到合格的家教。 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一栋红砖商业建筑内,一名彭博社记者在最近的一个周末目睹了许多家长与一家私人辅导公司的工作人员交谈,询问其课程和教师的资质。该公司的宣传资料为其数学课程标注为“思维课”,而中文课称为“文学语言学课”。学费标价在每节课300-500元之间。 随着整顿行动即将迎来两周年,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正在加大对辅导行业的监管力度。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国官方媒体《中国教育报》警告说,一些家教机构正在以非课程项目(如唱歌或绘画)的名义提供非法的学术服务。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6月28日,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对教育机构进行了77次突击检查。违反规定的很多机构在酒店和公寓楼内运营,使用“教育咨询”等标签提供课程辅导。 据官方媒体报道,江苏最近加强了对伪装为“家政”或“咨询”类非法补习班的打压。在过去两年的整顿行动中,该省的课外辅导机构数量从近9000家削减至205家。福建省最近也开始了类似的整顿行动,动员社区委员会对补习活动,包括暑期夏令营进行检查。同时呼吁民众向政府举报非法家教。 这些非法家教包括公立学校的教师在课余时间兼职家教。 一位名为Lily的人曾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安徽省招募学生参加海外考试备考课程,她现在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经营英语辅导业务,了解到很多学校教师在工作之余兼职家教。她说:“他们大多还有房贷和孩子要照顾。” “他们不可能因为禁令而辞职。”
lg
...
财经风云
1评论
2023-07-21
财信研究评1-6月宏观数据:经济环比改善,结构性矛盾突出
go
lg
...
珠宝等升级类消费品亦改善较多;三是居民
贫富差距
不断拉大,拖累限额以下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增速继续放缓1个百分点以上。往后看,预计消费潜能释放仍面临“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恢复偏慢制约,但服务消费修复空间仍大,加上刺激政策加码助力薄弱环节恢复,消费增速或总体维持平稳,预计全年社零约增长8-10%。 >>投资:基建制造业支撑边际回升,但地产负向拖累仍大。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前值加快1.1个百分点,投资端动能有所回暖,但民间投资继续负增长,需求和信心不足的制约仍强。一是制造业投资增速较5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高技术和上游行业投资加快是主要支撑,预计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将在韧性区间内缓慢回落。二是广义基建投资较5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稳增长预期升温和各地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是回升主因,预计 基建投资将继续发挥托底作用,短期增速或继续保持高增。 三是房地产市场由一季度的筑底修复阶段进入二次探底期,6月份销售、投资等关键指标延续了4月份以来的下行趋势,去库存压力大;销售、土地购置等先行指标持续下降,预示年内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负增长。 >>国内政策展望:宽松边际加力,不搞强刺激。货币方面,预计由观察期进入边际宽松期,不排除继续降准、降息,结构性政策工具继续发力可期,但今年5%的GDP增速目标完成压力不大,政策力度或以托底经济为主,强刺激的概率小。财政方面,预计下半年政策将加力护航经济平稳恢复,加力呈现出“先提速、后加量”的特征,即优先加快落实已出台存量政策工具如专项债券、减税降费等,随后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出台增量政策,财政贴息和政策性金融或为主要抓手;同时结构上政策将更加注重增强效能和化解风险,继续聚焦“三保”和高质量发展领域发力。 正文 一、工业增加值:政策加力与预期修复,支撑生产边际走强 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主因去年低基数的支撑。但6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剔除基数效应后的两年平均增速较上月提高约2.1个百分点;且环比增速为0.68%,连续两个月回升至略高历史均值水平的位置,表明工业生产边际明显走强(见图1-2)。 6月工业生产边际回升较多,原因有三:一是受益于政策加力支持基建、制造业等投资需求改善,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与动力有所增强。二是随着PPI增速逐渐触底,下半年步入回升通道成为市场共识,加之企业库存增速已处于偏低位置,企业去库速度放缓、意愿趋弱,对生产的拖累或有所减弱。三是逆周期政策加力和多地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企业信心与预期,国企、私企生产均提高较多。如6月份国企、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2%和3.1%,分别较5月份提高1.7和2.2个百分点(见图3),前者高出全部工业约0.1个百分点。但地产低迷、出口放缓等压力仍大,国内工业产销衔接水平仍有待提高,将制约未来生产恢复的高度与持续性,如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再度降至历史同期最低位水平(见图4),表明需求端疲弱对生产的制约犹存。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和电热气水业生产均有所修复。6月份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0%、4.1%、和4.1%,分别较5月份提高2.2、2.0和1.6个百分点,均对工业生产边际提升形成支撑(见图5)。其中,采矿业生产改善或与基建相等终端投资需求回升密切相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生产回升则与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深入推进下发电量持续增长相关。 从制造业内部看,上中下游两年平均生产增速均改善较多。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变化较大,对观测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生产恢复情况形成一定扰动,因此还是直接分析剔除基数效应后的两年平均增速变化,数据显示上游原材料、中游装备制造和下游消费品制造业生产均改善较多(见图6-7)。一是受益于政策加力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需求明显改善,上游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均回升较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均回升3个百分点以上(见图7)。二是受益于绿色低碳、智能转型等新产品需求旺盛,上半年中游装备制造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9%,且从6月份两年平均增速看,汽车制造、电气设备等增加值增速高位继续抬升较多,支撑作用显著(见图7)。三是随着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和市场预期改善,已公布数值的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均有所回升,但总体恢复力度仍偏弱,部分行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仍为负(见图7)。 从产业结构看,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改善更多,产业升级步伐有望加快。6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为5.5%,较上月提高2.5个百分点,增速和增幅分别高于同期全部制造业1.4和0.5个百分点(见图8),产业升级步伐有所加快。随着政策持续加大对高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预计未来产业升级稳步推进有望成为经济重要亮点与支撑点,2020-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三年平均增长10.8%,增速为同期全部制造业的两倍,也显示出结构优化是近年来工业生产端的突出特征。 二、国内生产总值:预计2023年增长5.2%左右,呈“前低中高后稳”型走势 受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2023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3%,较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但受补偿性因素衰减、政策进入观察期、房地产市场二次探底等因素的拖累,剔除基数效应的2022-2023年二季度GDP两年平均增速为3.3%,较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一、二季度GDP环比分别增长2.2%、0.8%,后者明显回落且低于历史均值较多(见图9),表明二季度国内经济放缓压力有所加大。具体来看,经济修复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二季度经济整体放缓但边际上已呈现修复特征。受益于政策加力和市场预期修复,供需两端多个指标环比增速逐月回升、两年平均增速趋于提高,如4、5、6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分别为-0.34%、0.63%和0.68%,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速分别为-0.84%、0.27%和0.39%,均逐月改善;6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零两年平均同比增速分别为4.1%、4.6%和3.1%,分别较4月份提高2.9、1.4和0.5个百分点。 二是生产端服务业支撑显著,工业恢复仍待需求提振。如上半年服务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4%、4.3%,前者快于GDP增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1%,大幅高于后者的贡献率。上半年第二产业恢复偏慢、二季度以来制造业连续3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下方,主要与需求不足、企业去库存等密切相关,因此未来扩大需求仍是推动工业、服务业持续恢复的关键。 三是需求端消费的拉动持续增强,投资支撑稳中趋降,出口拖累加大。如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较一季度提高10.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升40 个百分点以上,为推动经济恢复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上半年社零增速也重新高于投资和出口增速,投资增速总体缓慢回落,出口增速则由正转负,对GDP形成一定拖累(见图10)。 四是经济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显不足等矛盾进一步凸显。其一,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降幅扩大,严重拖累实体需求的恢复。如1-6月份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分别为-7.9%和-0.2%,分别较1-5月份回落0.7和0.1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部投资11.7和4个百分点,与经济恢复态势背道而驰,拖累显著。其二,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结构性失业矛盾进一步凸显。如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持平,但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升至21.3%,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国内就业改善趋缓、结构性就业矛盾进一步凸显,意味着“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或偏弱,预计仍会对消费和经济恢复成色、韧性形成一定制约。其三,核心通胀进一步走弱,需求不足问题亟待改善。6月份国内CPI和核心CPI增速分别为0%和0.4%,均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后者低于2019年疫前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表明当前国内需求不足制约仍大,亟待政策加力改善。 展望未来,下半年经济将呈平稳恢复态势,呈现出“消费引领内需平稳修复、投资受地产拖累稳中趋降、出口缓降延续负增长”的动力格局,恢复力度大概率仍低于疫情前同期水平。预计全年GDP约增长5.2%左右,各季度GDP分别增长4.5%、6.3%、4.7%、5.3%,呈“前低中高后稳”型走势(见图11)。一是国内消费潜能释放仍面临“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恢复偏慢的制约,但服务消费修复空间大,且政策加码有望助力薄弱环节恢复,消费增速或总体维持平稳,预计全年社零约增长8-10%。二是地产拖累,基建制造有支撑,投资增速稳中趋降。房地产投资受制于弱预期、弱需求、民营房企融资难等供需两端制约,或延续负增长,预计全年增长-10%左右;基建投资受益于资金和项目均有政策加力提效支撑,短期增速有望维持高增,预计全年约增长8%;制造业投资将继续受政策和金融支持,但盈利走弱、企业去库存和高基数制约仍在,预计全年中枢回落至5%左右。三是受欧美经济“浅衰退”、高基数效应减弱、出口份额有支撑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出口增速降幅或不大,预计全年中枢在-2%左右。 三、消费:耐用品消费等支撑修复,预计下半年社零增速总体平稳 (一)餐饮、耐用品消费支撑社零改善,中低收入群体消费继续走弱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下同)同比增长3.1%,增速较5月回落9.6个百分点(见图12),主因去年同期基数大幅回升的拖累;两年平均增长3.1%,较5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23%,低于上月值和历史均值较多,表明在居民收入改善、消费意愿修复和促消费政策发力的共同支撑下,消费总体延续弱恢复态势。具体来看,本月社零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一是受益于居民外出旅游、观影等需求旺盛,餐饮收入维持较快增长。如受益于居民外出、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集聚性、流动性消费持续改善,加上居民收入和就业形势总体好转,6月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长5.6%,较5月份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部社零2.5个百分点(见图12),仍是支撑消费恢复的重要力量。 二是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多数改善,升级类和家电、汽车等耐用品消费加快恢复。6月份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增长5.0%,较上月提高2.5个百分点,也是支撑社零修复的主要原因。具体分商品种类看(见图13):1)受益于高温天气催生购置需求和绿色智能家电等促消费政策显效,限额以上家电两年平均增速较上月大幅提高9.2个百分点,同期受益于一季度地产销售回暖,建筑建材、家具等其他房地产相关消费降幅亦有所收窄;2)受“618”促销活动的带动和居民消费意愿改善,升级类消费提高较多,如金银珠宝、化妆品、纺织服装等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均较上月提高较多;3)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售旺盛和相关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汽车消费两年平均增长6.1%,较5月份提高4个百分点,继续对社零形成有力支撑;4)中西药品类和粮油、食品类等基本生活品消费两年平均增速保持稳健,且多较5月份小幅回升。 三是居民
贫富差距
不断拉大,拖累限额以下商品零售恢复继续放缓。如6月份限额以下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增速较上月继续回落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放缓,且增速低于同期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和全部社零增速较多(见图12),表明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恢复速度不及整体且已放缓。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民企投资信心恢复偏慢,居民就业、收入恢复不均衡,国内贫富分化水平有所拉大,加上中低收入群体增加储蓄修复其资产负债表意愿仍偏强,一定程度也挤占了部分消费需求。如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和中位数增速分别为6.5%、5.4%,两者增速差较2022年末和2023年一季度分别扩大0.8和0.6个百分点(见图14),表明更多群体收入落入了平均数下方被“平均化”,明显不利于中低收入群体消费的改善。但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自2月的6%降至6月份的4.9%,二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增速较一季度明显回升(见图15),有利于未来部分中低收入群体消费的改善。 (二)预计下半年消费增速总体平稳,全年社零约增长8-10% 一是私企经营持续困难拖累“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恢复,或继续制约消费潜能释放。如近年来私营部门已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关键,但2017-2022年私营企业接连遭受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原材料成本上涨、需求不足、市场预期不稳等多重冲击,导致私企经营持续恶化、竞争力下降、亏损上升,2023年1-5月份规上私营企业工业利润同比仍下降23%。预计未来私企盈利恢复仍偏慢,或继续减弱其投资意愿与能力,减少用工需求,拖累就业基本盘恢复,对未来消费潜能(意愿与能力)释放持续形成一定制约。 二是接触型服务消费修复空间巨大,将继续对社零恢复形成一定支撑。如量的方面,疫情期间服务消费遭受严重冲击,未来持续“填坑”空间巨大;价格方面,疫后服务消费积压需求不断释放,叠加三年疫情冲击导致相关企业增加供给偏谨慎,预计未来服务价格持续回升可期,价格因素对服务消费的支撑或趋于增强;此外,服务消费恢复将带动服务业劳动力市场改善,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与能力。 三是促消费刺激政策加码可期,有望助力汽车、地产、限额以下等消费薄弱环节恢复。随着海外经济放缓拖累出口回落压力加大,国内房地产二次探底,基建和制造业投资高位趋缓,投资拉动力趋弱,预计下半年扩消费将成为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抓手。预计未来促消费政策,一方面通过聚焦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就业和加大对其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与意愿,推动恢复滞后的限额以下消费加快复苏;另一方面聚焦汽车、地产和纺服类等偏离潜在消费水平较多的品类,出台相关促消费刺激政策助力其恢复。 四、投资:基建制造业支撑边际回升,但地产负向拖累仍大 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8%和-0.2%,分别较1-5月份放缓0.2和0.1个百分点(见图16),民间投资连续两个月陷入负增长;从当月增速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3%和-0.5%(根据累计增速倒推),较5月份提高1.1和0.8个百分点,高基数下两者增速均有所加快;从环比增速看,6月份季调后的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0.39%,较上月提高0.12个百分点,也表明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加力提效,投资端动能边际回暖,但6月环比增速低于2017-2019年历史同期均值0.07个百分点(见图17),反映出受市场需求和企业信心不足拖累,投资端环比恢复动能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对经济恢复的支撑作用不足。从内部结构看,呈现出“基建制造业支撑增强、地产负向拖累仍大”的分化特征,房地产投资持续负增是投资端动能恢复的主要拖累项(见图18)。 从民间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差看,1-6月份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个百分点,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见图16),但持续处于历史高位区间。民间投资与整体投资增速差距持续位于高位,前者恢复大幅滞后于后者,主要原因在于受企业预期偏弱、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盈利承压、海外经济动荡加剧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均不足,民企投资信心仍待政策加力提振。 (一)高技术和上游行业支撑增强,预计制造业投资将在韧性区间内回落 1-6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0%,增速与1-5月份持平(见图18)。根据累计增速倒推,6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0 %,较上月加快0.9个百分,对整体投资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受稳增长预期升温、基建施工加快带动,部分制造业上游行业扩产意愿明显回升;二是受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政策支持加码影响,新动能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撑作用增强;三是受国内促汽车消费政策加码和汽车产业链出口仍具韧性影响,汽车行业投资有所提速。 从行业看,高技术和上游行业支撑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下游行业投资多数放缓。一是受基建稳增长预期升温、PPI对企业盈利拖累最大的阶段即将过去等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投资增速回升较多;二是受益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电气机械、计算机通用设备以及医药制造业等高技术领域投资增速维持高增,此外汽车行业投资受政策支持加码和相关出口韧性十足影响,对中游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增强;三是受国内需求不足影响,农副食品、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等下游行业投资增速持续低迷甚至有所放缓(见图19)。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持续领跑,投资结构继续优化。1-6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11.8%,虽然较1-5月回落1.0个百分点,但仍高于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5.8个百分点(见图20),新动能继续领跑制造业投资,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推进。 展望年内,预计制造业投资或在韧性区间内缓慢回落。一是受益于政策和金融支持,未来高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投资高增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二是高基数和外需回落压力仍大,预示着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三是盈利走弱和去库存预示2023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或边际回落,如2022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快速下行,预示2023年制造业企业扩产能力和意愿均将出现回落,不利于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升(见图21)。 (二)政策预期升温推升基建投资,短期有望维持高增 1-6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分别同比增长10.7%和7.2%,较1-5月份分别提高0.6和回落0.3个百分点(见图18)。从当月增速看,6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分别同比增长12.3%和6.4%,较5月份加快1.5和1.5个百分点,受益于稳增长预期升温、各地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基建稳增长作用有所增强。 展望下半年,受益于稳增长诉求增强,政策加力提效或对资金来源形成支撑,项目开工也可能再次迎来提速,加上前期在建项目继续推进,基建投资大概率继续发挥托底经济的作用,短期增速有望维持高增,但专项债券可用规模下降、去年基数走高以及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制约不容忽视,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小幅回落,全年约增长8%左右。 一是政策加力提效或对资金来源形成支撑,但专项债券可用规模大幅下降,资金端拉动作用或边际走弱。其一,预计三季度专项债券发行明显提速,使用效率也有望提升。截止7月17日,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累计发行约2.41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63.5%,大幅低于2022年同期进度(见图22),预计在稳增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剩余的约1.39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或于今年三季度全部发行完毕,对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形成一定的支撑。其二,准财政工具存在加码可能,或对基建投资基金来源形成一定支撑。相比于特别国债、提高赤字率等财政工具,准财政工具加码相对来说灵活机动,能更直接对应到基建项目,或成为未来稳增长一揽子措施中发力投资端的工具之一。其三,预计下半年专项债券可用资金同比下降约4200亿元。在专项债券从发行到投入使用存在2个月时滞、2023年不盘活结存限额的基础假设下,预计今年下半年专项债券可用资金规模约2.18万亿元(全年新增额度减去前4个月发行规模),较去年5-10月份发行规模下降约4200亿元,对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形成一定的拖累。 二是前期在建项目和稳增长推动的开工提速,或为下半年基建项目端提供保障。一方面,疫情三年各地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加上今年上半年基建项目开工也有所提速,累积的在建项目将为下半年基建投资提供一定的项目保障。另一方面,随着稳增长压力显现,预计未来重大项目开工将再次迎来提速,如5月份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2888亿元,较1-4月份提速明显(见图23)。 三是高基数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对基建投资增速形成一定的压制。其一,2022年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平均增长13.4%,高于上半年均值4.4个百分点(见图24),高基数或对基建投资读数形成明显压制。其二,随着土地收入和存量土地价值跟随房地产市场快速大幅下行,地方政府部门债务压力愈发凸显,不仅原有的依赖城投融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难以为继,在“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政策定调下,城投平台净融资规模大概率延续低迷(见图25),对基建投资增量资金的贡献较小,不排除全年呈现负向拖累的可能性。 (三)房地产市场从筑底修复进入二次探底 受前期积压需求快速释放、房地产刺激政策合力显效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房地产价格、销售、投资等指标增速出现企稳回升;进入4月份后,房地产市场恢复速度放缓,尽管去年同期基数很低,但今年销售、投资等关键指标增速仍出现下降(见图26),房地产市场进入二次探底阶段,亟待出台系列组合政策,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稳定房地产市场。考虑到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已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供需已趋于平衡,房地产不可能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但稳定房地产市场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房地产及其上下游关联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25-30%之间,同时稳定房地产市场也是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的要义之一,房地产市场稳定关乎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 1、房地产市场从筑底修复进入二次探底,去库存是未来主要任务 从需求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开发投资增速降幅继续扩大。一是当月销售面积降幅扩大。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同比降低5.3%,降幅较1-5月扩大4.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降幅扩大,尽管去年同期基数很低;从当月增速看,6月同比降幅扩大8.4个百分点至-28.1%,降幅连续3个月扩大,销售放缓明显(见图26)。二是投资增速降幅扩大。今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降幅较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当月下降20.6%,与上月基本相当,主要归功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见图26-27)。为剔除去年低基数的影响,2023年采用两年平均增速,也不改变上述结论。 从供给看,去库存仍是未来主要任务。受保交楼政策和配套措施落地显效影响,房屋竣工面积增速保持较高增长,但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施工面积等供给指标疲弱,降幅均超过20%(见图27),库存高企和需求偏弱是背后的主要原因。2021年以来,衡量库存变化的产销比(待售面积与近三个月平均销售面积之比)指标由降转升,今年1-6月仍处于升势中。如6月份为5.9倍,较上月提高0.3倍,比2020年底提高3.0(见图28)。从商品房待售面积看,6月较上月增加39万平方米,处于2020年以来高位;1-6月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7.0%,较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处于2015年10月以来的高点,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大,尤其是在销售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从价格看,低基数下商品房价格同比降幅收窄。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1%,增速连续3个月下降;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至-0.4%,这主要归功于去年同期基数大幅下降0.5个百分点(见图29)。在年内接下来的数月,由于去年降幅不断扩大,低基数有利于今年剩余数月价格增速的企稳。 2、领先指标下行,年内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 一是房企资金来源增速放缓。2023年1-6月房地产资金来源同比下降9.8%,降幅较上月扩大3.2个百分点;当月增长-21.9%,增速较上月大幅下降12.8个百分点(见图30)。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很低,这里采用两年平均增速,资金来源累计和当月增速分别较上月下降1.2和0.6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细项数据看,其他资金(由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两部分组成)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达到57.4%,6月当月增速由正转负至-17.6%,较上月大幅下降27.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当月增速也较上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见图31)。此外,6月当月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两年平均增速也分别较上月分别提高1.4和下降1.5个百分点,但降幅均超过20%,表明资金来源增速仍在放缓。 二是土地市场不活跃,民营房企拿地意愿较弱。受房价下降和房地产销售放缓影响,土地市场比较疲弱,没有明显恢复,土地成交面积增速仍为负增长。如1-6月100个大中城市、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成交土地面积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3.4%、-22.1%、-20.7%、-9.2%(见图32)。由于房地产市场中民营房企占比约80%,土地市场的疲弱,也表明民企拿地意愿不足,拿地主力军估计是各地地方国资和央企,也可能是6月土地溢价率提高的主因。土地市场的真正自发好转,尚需销售市场的持续向好。 三是房地产销售放缓,预示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销售面积对房地产投资有较好的预示作用,按照历史经验,前者一般领先后者4-10个月左右(见图33)。年初以来,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降幅整体收窄,但4月以来再次放缓,预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压力仍大,全年将负增长。 总体看,目前房地产市场由年初的筑底修复进入二次探底,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在没有新增稳增长政策或政策刺激力度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全年房地产增速负增长是确定性事件。建议从供需两端出台刺激性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但是,在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预期扭转需要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此轮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时间大概率要长于以往、回升斜率也低于往年,房地产市场恢复需要一个较长时间。
lg
...
金融界
2023-07-17
中国“共同繁荣”监管一响!上千只基金调低费用 多家机构承诺:支持降低人民投资成本
go
lg
...
求将银行和基金经理的高管薪酬限制在缩小
贫富差距
。 与此同时,中国股价下跌也加剧了行业内部的压力。大多数中国普通散户投资者对费用变得更加敏感,股票收益不再有助于抵消交易成本。 包括贝莱德(BlackRock)在内的外国投资公司,纷纷争先恐后地利用中国新兴的共同基金行业,但新的费用压力预计将引发人们对它们是否会受到改革影响的质疑。 上海基金咨询公司Z-Ben Advisors创始人Peter Alexander表示:“过去18个月,中国业务的风险溢价已经在上升。” 他补充强调:“现在,经营该业务的预期回报面临下行压力。我不会说此举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共同繁荣,但我确实相信这是共同繁荣相邻的体现。” 中国共同基金的收费普遍高于发达市场的同类基金,根据国内券商天风证券的估计,这一比例平均为基金资产的1.43%,而晨星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 根据TX Investment Consulting的数据,2022年该行业共收取1440亿元人民币,约合199亿美元的管理费。 据中国官媒报道,中国证监会预计将进一步推进收费改革,包括推出浮动费率的基金产品以及指导其他产品降费。该报称,监管机构预计到2025年,股票型基金的总费用将比2022年的水平降低26%。 市场内部人士表示,此举将对更依赖管理费的小型企业造成沉重打击。 “我们绝对欢迎费用削减,因为考虑到我们的资产规模和投资专业知识,我们公司受到的打击有限,”中国一家大型共同基金公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 “但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调整。”
lg
...
小萧
2023-07-10
都是通胀惹的祸?!加拿大
贫富差距
扩大速度创历史新高
go
lg
...
下降的背景下,2023年第一季度加拿大
贫富差距
扩大速度创历史新高。 在此期间,净资产差距扩大了1.1个百分点,是该机构自2010年开始有记录以来增长最快的一次。 不过,今年第一季度的
贫富差距
仍然较低,为65.1个百分点,而2020年第一季度为65.6个百分点。此前,
贫富差距
在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期间缩小了1.6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加拿大收入最高的20%人群拥有该国净资产的67.8%,而收入最低的40%人群只占该国净资产的2.7%。这些金额之间的差异等于
贫富差距
。 加拿大统计局在周二 (7月4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加拿大的大部分财富掌握在相对较少的家庭手中。” 报告称,最不富裕的家庭往往更年轻。尽管占所有家庭的36.2%,但年龄在45岁以下的人群在加拿大净资产最低的40%人群中占了55.2%。 报告指出,近期的通胀等经济压力也给最不富裕人群带来了更严重的打击,第一季度他们的财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8%,下降速度是最富有人群的三倍多。 房地产价格下跌也导致财富减少,报告称,2023年第一季度所有家庭的净资产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价格下跌。 2023年第一季度,35岁以下家庭的平均净资产下降幅度最大,为8.7%,而55岁至64岁家庭的净资产下降了1.8%。 统计局指出,与此同时,第一季度末全国住宅平均价格跌至68.6万加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7%。报告补充说,同期家庭持有的房地产平均价值下降了8.6%。 去年,随着加拿大央行开始加息,导致借贷成本上升,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然而,最新的全国数据显示,近几个月销售活动和价格已开始反弹。 统计局表示:“年轻家庭往往更容易受到房地产价值下降的影响,因为他们从该资产类别中获得更多净资产,而老年家庭在生命周期中有更多时间来实现资产组合多元化。”“第一季度,房地产占35岁以下家庭财富的88.3%,而65岁及以上家庭的这一比例为40.1%。” 报告显示,最不富裕人群的抵押贷款债务也增加了23.8%,超过了他们持有的房地产价值6.2%的增幅。
lg
...
Dan1977
2023-07-05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李强:今年GDP能实现5%目标 第二季经济增长加速 多家机构上调经济预期
go
lg
...
战,包括气候变化、债务风险、增长放缓和
贫富差距
。 李强说道:“西方一些人正在大肆宣扬所谓减少依赖和降低风险的措辞,这两个概念都是被迫命题。” 尽管中国一直对供应链“脱钩”或“去风险”的所有言论持批评态度,但中国也在认真研究如何与美国脱钩,以便美国无法再切断中国企业的供应链,包括计算机芯片或阻止它们进入全球金融体系。 上周,欧洲商会主席Jens Eskelund表示:“我认为中国开始谈论去风险的方式很有趣,我认为值得记住的是,去风险实际上是从这里开始的。在中国它被称为其他东西,自力更生、双循环等等,但这种考虑供应链风险的方式在中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李强提到他的欧洲之行,并重申全球合作很重要。他表示,各国应找到更多共同利益,推动发展。 他并不否认国家之间存在竞争,但敦促探索共同利益。他说,发展是首要任务,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把蛋糕做大”。
lg
...
小萧
2023-06-27
2024比特之星
go
lg
...
国际主流资产的大额存储功能。消除阶级性
贫富差距
障碍,更加完备的发挥加密资产的市场竞争力与使用率;助力全球经济复苏与亚洲金融的复兴与崛起。向敢于冲破禁锢,打破金融垄断与阶级固化,推动科技创新和时代发展的践行者们致敬!共同抵御全球通货膨胀,与国际不稳定因素带来的经济危机与挑战;让对比特币有信仰以即没有持有BTC的用户和玩家获取更多机会和创建财富自由的可能,“赋能加密资产,壮阔美好未来;BTCSTAR,2024的比特之星”。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25
一波减薪潮来袭!?中国金融业要求员工不穿名牌衣服 不住五星级酒店
go
lg
...
经报社(北美)讯 随着中国政府努力缩小
贫富差距
,中国金融公司纷纷采取紧缩措施,这些措施从削减工资和奖金,要求员工不要在工作中穿戴昂贵的衣服和手表,到控制旅行和娱乐费用等等。 (截图自路透社) 中国当局誓言要打击金融行业的腐败行为,而在此之际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青年失业率创下历史新高。 金融专业人士位于中国最高收入之列,随着经济放缓,他们的财富和浮华的生活方式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公众的批评,也引起了中国政府方面的愤怒。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最高反腐监督机构誓言要消除西方式“金融精英”的观念,纠正过度追求“高端品味”的享乐主义。 在这些措施中,中国一家大型国有共同基金和一家中型银行的员工表示,他们指示员工不要炫耀高端生活方式。由于事情的敏感性,这些员工不愿透露姓名。 一名员工表示,该共同基金还要求员工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昂贵的饭菜、衣服或包包的照片,以避免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或公众的批评。 这家中型银行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该行员工被要求不要在工作场所穿戴奢侈品牌衣服或包,并补充说,员工还被告知,他们出差时不能住五星级酒店。 另一位知情人士说,一家国有保险公司的高管也被告知不要穿名牌衣服上班。由于这些指示是保密的,这位知情人士也拒绝透露姓名。 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计划从今年开始削减总部员工的部分津贴。 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称,受影响的津贴包括每月约1500元(210美元)至2000元的一次性夏季津贴,这些津贴将从本月起取消。 薪水、奖金遭削减 据路透社本月早些时候报道,中信证券正在削减其投资银行部门的工资,将基本工资降低15%,这是中国政府推动缩小收入差距的罕见举措。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金公司上月将投资银行部门员工今年的奖金较上年同期削减了30%-50%。 行业官员表示,除了反腐和“共同富裕”外,金融公司也在控制员工的浮华生活方式,以确保他们不违反共产党的意识形态。 路透社上月报道,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和央行削减了2023年用于员工工资的预算拨款,此前中国下令进行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3月份宣布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央行和证券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可能面临减薪。改革要求将这些机构工作人员的薪酬与公务员持平。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和东亚商业高级讲师孙鑫(音译)表示:“在经济增长势头低迷、政府整体预算增长不如以前的时候,如何在政权内部分配资源和利益是党的一个关键政治优先事项,也是当前紧缩政策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 “长期以来,中国的不平等程度一直很高,”孙鑫(说,并补充说,政府现在通过削减“金融精英”的利益,旨在平息政权内部的不平等,以实现政治稳定。
lg
...
财经风云
2023-06-20
一文详解Maverick四种区间变动模式和操作教程
go
lg
...
.88% ,而最低的甚至小于 1% ,
贫富差距
极其严重。 由此可知,我们想要在提供流动性时挣最多的钱,就得多研究一下,如何设置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和手续费。 (二)四种区间变动模式 继续上面的操作,当确认区间和手续费无误之后,点击「Next」,进入区间变动模式选择。 这里一共提供了四种变动模式供用户进行选择: 1. Mode Static——价格区间固定不变动,但区间分布可调整 2. Mode Right——代币价格上涨时,区间才跟着价格变动 3. Mode Left——代币价格下跌时,区间才跟着价格变动 4. Mode Both——不论代币价格涨跌,区间都跟着价格变动 前面文章讲过,Uniswap v2 的资金利用率没有上来,用户承担着无常损失风险的同时,还挣不到太多手续费; 接着 Uniswap v3 更新了区间设置功能,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也提高了用户的手续费收入,但是区间是固定的,需要手动调整; 等到了 Maveric 这里,让区间跟随价格变动,进一步提高了手续费的收入和资金利用率。同时,在 Mode Right 和 Mode Left 模式中,由于只有单边的区间变动,只承担单边损失,相较于 Uniswap v3,单边行情下的无常损失得到了优化,但是 Mode Both 的无常损失依旧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这个优化过程我们可以发现: 1. 尽管用户的手续费赚得更多了,但是收益仍与风险相伴; 2. 从选择模式这里也不难看出,工具永远只能给你提供便利,最终是否赚钱,靠的仍然是自己的判断。 当你选择 Mode Static 时,区间虽然固定了,但是区间的分布却有所不同。 第一种是指数型分布,将流动性资金分成 11 个价格区间,越靠近价格线的部分,分配的流动性资金越多,可以让你的资金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利用,但价格一旦远离你的重仓位置,比如价格线跑到左右两边,这个时候你的手续费收益就变少了。 第二种是平均分布,让 11 个区间分配的流动性资金相等,好处是只要在区间内,不管是哪里,手续费都不会少挣。 但如果价格线大部分时候只在中间徘徊,而你又没有将主要资金放在中间部分,那么两边资金就浪费了。 第三种是单区间分布,相比较于第一种更加激进,直接将所有的资金都梭哈进中间一个区间内,所有的资金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能获得最多的手续费。 但是只要在区间之外,就一分钱手续费都没有。由于只有一个区间,价格线跳出区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当你选择 Mode Right 时,如图所示,你的流动性区间会在价格线左边,价格完全没有进入区间,只需提供 USDC,等待价格回落到你的区间,接盘他人的 ETH 赚取手续费即可。 如果 ETH 价格持续升高,即价格线往右走,那么你的 USDC 作为流动性,则会被右移一个区间,继续使用 USDC 去接盘别人卖出的 ETH,当价格在新区间回升时,再卖出 ETH 换成 USDC,赚取手续费。 但是如果价格持续下跌,则区间不会再往左移动,因为你选择的 Mode Right,只有代币价格上涨时,区间才会跟着移动,后面的 Mode Left 也是同理。 Mode Both 则是两种代币都需要添加,因为价格线会正在落在你的流动性区间中间,且区间会随着价格左右变动,不管价格是涨是跌。 (三)流动性激励 Maveric 的首页还有一个「Boosted Positions」的选项,点开它可以看到哪些池子是有额外奖励的,比如这里的一个池子就有额外 1.95% 的 APR,主要是用来吸引用户往这个池子里添加流动性的。 在顶部右边的 Engage 中,可以看到一个「Liquidity Shaping」的按钮,这个按钮千万不要乱点,它可不是提供流动性,而是捐钱,给池子的流动性激励提供资金来源。 如果你在 Liquidity Shaping 里面存了钱,那么这个钱可不会帮你赚取手续费,它会直接变成某个池子里额外的 APR 奖励,然后别人来这个池子里提供流动性的时候,额外奖励给别人。 在之前的网页中,Liquidity Shaping 是直接放在池子后面的,很多用户没有注意看,当成是提供流动性的地方,钱一存进去就变成了别人的奖励,这是比较坑人的一点,现在改过来之后就好了一点。 按照社区的 MOD 的说法,这个功能似乎是给项目方使用的,用来提高某个池子的奖励,以吸引用户去为这个池子提供流动性。但是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可能在创新不如上面的价格区间自动变化。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9
Web3生存:共享与独享数字经济时代红利
go
lg
...
进一步扩大他们和其他人之间的差距,导致
贫富差距
和社会不公的进一步扩大。 1. 在职业和收入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让那些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与此同时,缺乏数字技能的人可能会在就业市场上受到较大影响,导致职业和收入上的差异。 2. 在教育和学习方面,数字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灵活的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机会。那些能够轻松适应并利用这些机会的人可能会在教育和职业发展方面有更大优势。 3. 在医疗保健方面,数字技术和医疗保健技术的创新为那些能够获得最新医疗技术和服务的人提供了更好的健康保障。而那些生活在不发达地区或医疗设施少的地区的人可能无法享受这些服务。 4. 在财务和金融方面,数字技术允许那些具备技术能力的人更加方便地处理金融交易和管理财务,而那些缺乏相关技能的人则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金融难题。 总之,数字技术可能会对个体之间的生活和发展方式造成巨大差异。那些能够适应并利用数字技术的人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就,而那些缺乏数字技术相对来说就很难翻身。 02拥抱或远离元宇宙成为分水岭 对于元宇宙,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元宇宙都是虚的”,一种是“元宇宙延伸了整个世界。” 但不可否认的是,元宇宙的根基——Web3技术的发展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多新的机遇,因为Web3技术的特殊性质可以使得市场和交易更加公正、透明和更加去中心化。 Web3技术也提供了许多新的服务和工具,使得那些可以熟练使用Web3技术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赚钱。因此,可以说懂Web3技术的人可能更容易赚钱。 拥抱元宇宙的人,正利用内容创作和社交网络带来资产增值和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也许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常人,但通过拥抱元宇宙迅速变身为房地产开发商(元宇宙建筑师),策展人,广告人,可以成为数字作品出版方,可以成为电商店铺主,成为游戏策划人,成为企业家…… 在穹宇世界这个项目,普通人的许多梦想都得到了元宇宙支持。这个以“万乡千城元宇宙”为蓝本的项目,在每个乡村发行10张共建卡、10张墙画卡、10张放映卡、20张展位卡以及部分结合各村实物、文旅发售的实物权益卡,总共是50张(10+10+10+20=50)非同质化的全版权卡,这些卡是获得行政授权,且经过MZ可信流通机制审核确权的数字卡牌。共建卡持卡人可获得一处独立空间的搭建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规划,对空间进行个性化搭建,包括但不限于特色庄园、主题民宿、游乐场、商店、文化藏品馆等。除了共建卡以外,展位卡、放映卡、墙画卡最主要的功能都是播放画面和社交互动,未来最大的价值也许是和电商(如天猫)、游戏(如星际万象等链游)、社交(如品牌私域)等打通……上文提及的元宇宙建筑师、策展人、广告人等等角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发光发热的土壤。 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呢?这是web3的特质决定的:Web3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下一代,具有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不可篡改和高信用等特点。虽然Web3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应用前景广阔,并对个体之间的差距产生一定影响。 1. Web3从根本上颠覆了中心化的互联网技术,也就保证了更安全的数据交换和底层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区块链技术让数字所有权能被保护,让数字身份的身份证明更通过安全性保障,因此,通过区块链技术,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来获取利润。 2. Web3提供了更多的开源平台和去中心交易市场,推动了数字资产等去中心化商业体系的发展。这会让那些更懂得利用Web3技术的个体更容易获得高收益,而另一些个体则可能由于缺乏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而被边缘化,无法跟进发展。 03 AIGC是加剧个体差异的一计重锤 再看一个例子:AI“孙燕姿”最近很火,其翻唱的《下雨天》《发如雪》在B站点击量破百万。那么,数字人“孙燕姿”、 《下雨天》、《发如雪》等音乐。 然而这和真实的孙燕姿本人没有关系。那个名叫AI孙燕姿的歌手,是由Eternity৷ L、罗伯特-x等up主通过开源技术自制并上传的。 面对这种情况,孙燕姿无奈在《我的AI》声明中如是说:“你跟一个每几分钟就推出一张新专辑的人还有什么好争的。” 让不懂Ai的人措手不及,让熟悉AI的人如虎添翼。这就是AI造成的个体差异。包括媒体、法律、医学、会计等行业,不仅其中的重复技术工作部分,将来会被AI取代,一些思想的形成,观点的创造等工作部分也会被威胁,AI从助力创作逐渐转变为取代创作。 人工智能(AI)本身不会增加个体之间的差异。相反,它可能会为所有人提供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公正的分配资源。然而,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和应用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某些人的数据被用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而其他人的数据未被使用,则可能在性能和准确性方面存在差异。此外,如果人工智能系统不平衡地处理不同的族群或群体,也可能导致差异的出现。因此,我们需要努力确保人工智能的开发和使用是公正和平等的,以避免不必要的差异。 但因为人类的进化创造速度太慢了,而AI生成速度太快了,效率太高了,预测能力太强了,人类到时只能望洋兴叹,有心无力。正如孙燕姿所说,「you are not special, you are already predictable and also unfortunately malleable」 。 (The RightsVerse Lab供稿,The RightsVerse Lab持续关注区块链、数字营销、数字权益在全球的发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18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
2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重大信号!南华早报:消费降级席卷中国经济 越来越多小企业裁员、关门
lg
...
鲍威尔不能阻止特朗普!币圈重磅信号:美联储“无权”否决美国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
lg
...
美国重要数据来袭、小心金价突然“变脸”!黄金、美元指数、日元、欧元、英镑、人民币和澳元技术前景分析
lg
...
中国宣布最大事件时间!市场寄望“圣诞老人行情”,美元盯紧这一数据
lg
...
【直击亚市】中日达成重要协议!“圣诞老人行情”有望开启,日元小幅走弱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5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643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759讨论
#2025市场前瞻#
lg
...
1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