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大厂入局,AI眼镜蓄势待发,AI人工智能ETF(512930)逆市涨超2%,消费电子ETF(561600)涨超1.6%
go
lg
...
只主营业务涉及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
教
育
以及远程医疗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线上消费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美团-W(03690)、腾讯控股(00700)、快手-W(01024)、科大讯飞(002230)、哔哩哔哩-W(09626)、昆仑万维(300418)、恺英网络(002517)、世纪华通(002602)、拓维信息(002261)、三七互娱(00255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7%。 消费电子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立讯精密(002475)、京东方A(000725)、中芯国际(688981)、工业富联(601138)、寒武纪(688256)、韦尔股份(603501)、澜起科技(688008)、兆易创新(603986)、亿纬锂能(300014)、长电科技(60058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22%。 相关产品: AI人工智能ETF(512930); 线上消费ETF平安(159793);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A类:015894;C类:01589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1-11 09:52
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六届校友企业家(武汉)论坛落幕
go
lg
...
。希望华科大持续发挥学科优势,用足用好
教
育
资源,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湖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他勉励校友们进一步关心、支持湖北,勇当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产业创新的行动派,宣传湖北的代言人,与湖北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奋斗共同体。 尤政作大会主旨演讲。他表示,华科大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实际行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了“强基础、上水平、占高峰”三步走战略,如今正秉承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努力将学院做精、平台做实、成果做大、学科做强,一体推进
教
育
、科技、人才发展。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不断创新发展校友工作模式,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关爱一生”。致力于打造校友与学校情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校友工作格局,做到情感共融、事业共创、命运共进,全力促进校友与母校双向奔赴、融合发展。 论坛上,武汉市人才工作局、东湖高新区、洪山区分别作人才政策和投资环境推介。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熊梦宣读《2024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宣言》。 论坛上,我校与校友企业海尔集团公司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一批校友企业投资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这些项目围绕武汉“965”产业体系,聚焦新质生产力,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大健康、高端装备、商贸服务等产业领域。签约各类项目27个,签约金额150.7亿元,项目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强、质量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将为武汉打造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硬核支撑。 本次论坛还设有主题演讲、平行论坛、“华进杯”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青年论坛、人工智能与大模型workshop、闭幕演讲等环节。李培根、刘胜等多位院士,陈宗年、黄立、龚虹嘉、喻子达、李华刚、李军等80余位各界知名校友登台分享观点,涵盖多个行业领域与前沿问题。 高亮作闭幕演讲。他详细介绍了由机械学院ETop学生团队研发的“全球领先的创新结构优化设计软件平台”从研发再到落地的全过程,展现了我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度重视,推进
教
育
、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形成育人合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他表示,华科大对校友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关爱一生”的工作理念,对校友企业开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呼吁各位校友一起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努力,为湖北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而努力,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努力。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企业家论坛创办于2008年,每年设在不同城市,聚焦时代热点与所在城市产业特点设置论坛主题,至今共举办16届。论坛坚持为“校友、母校、地方政府”搭建交流平台,构建合作载体,广大校友企业家通过论坛加强沟通、增进友谊、深入合作。 本次论坛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一系列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跨界、跨行、跨域,为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搭建了高端对话平台,促进了前沿技术的交流与碰撞,深化了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力度。同时也为湖北省、武汉市打造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硬核支撑,持续赋能湖北、武汉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武汉市相关领导,学校相关职能主要负责人、各院系负责人及校友工作联络人,全球校友会代表、各界校友代表参加论坛。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办 宣传部
lg
...
金融界
11-10 22:03
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六届企业家论坛圆满召开,3000余名校友和师生共赴光谷之约,助力武汉新质生产力发展
go
lg
...
。希望华科大持续发挥学科优势,用足用好
教
育
资源,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湖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学校也被誉为新中国高等
教
育
发展的缩影。华科大将秉承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真真切切的为服务国家未来发展谋篇布局,实实在在的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表示,在接触不少企业家后感觉到他们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涉及他们的情怀、视野、洞察力、意志等等。李培根说,每一个企业家的“味道”都是千差万别的,但是这个“味道”实际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上限。 中电海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宗年表示,技术是创业的源泉,是产业的基石,而业务是技术的桥梁,是企业生长的土壤,企业是区域经济的支柱,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打通根技术、根业务和根企业这“三根”,才能共筑科技未来。 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在演讲中指出,高德红外在芯片方面有自己的芯片线,有1400多名高水平的芯片工程师,且在5年以前就开辟立脑机接口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校企融合,共谋时代发展新机遇 论坛上,武汉市人才工作局、东湖高新区、洪山区分别进行人才政策和投资环境推介。华中科技大学与海尔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另有27个校友企业投资及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金额150.7亿元。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大健康、高端装备、商贸服务等产业领域。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在现场发布《武汉宣言》,号召80万校友始终怀揣感恩之心,助力母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为武汉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母校为校友提供知识和智慧的滋养,校友则为母校带来资源和发展的助力。多位校友企业家表示,母校的
教
育
培养是他们事业成功的基石,将积极参与母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
教
育
。 此外,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深刻理解,本届论坛的还设立了“光电子信息与光谷”“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与健康产业”“医工融合与医学创新”“科技投资与科技成果转化”6场平行论坛及青年论坛,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们深入讨论了各自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合作机会。 今日之盛会,恰似繁花盛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六届企业家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校友、母校和地方政府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论坛通过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未来,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家论坛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为更多的机遇创造可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为更多的企业家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开创更加美好辉煌篇章。
lg
...
金融界
11-09 22:36
2024潞村论坛:解码金融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go
lg
...
组织开展聚焦实施惠农支农百业赋能、百场
教
育
“双百行动”。每年重点服务100个乡村行业,赋能乡村百行百业高质量发展;每年重点开展100场金融
教
育
活动,为乡村干部群众提供金融知识培训和投教服务。开展百善商家、百善农家等助农兴农系列活动,每年开展以“善”为主题的评选活动,选出100家善的商户和100家善的农户,共同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 潞村论坛现场,浙商银行牵头的湖州八里店镇“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金融顾问工作室”挂牌成立。据悉,该工作室将充分发挥浙江省首创的金融顾问制度优势,通过整合银行、保险、证券等多元金融机构的业务资源,提供一站式“1+N”综合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业内专家表示,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的步伐,还将有效推动惠农金融的发展,切实解决“三农”工作领域面临的金融需求与服务瓶颈,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善本金融 浙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 在推进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作为根植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高举“善本金融”旗帜,积极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有效措施,持续加大金融资源配置力度,不断探索具有浙银特色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涌现出一批生动实践案例。 在浙江山区26县之一的衢州龙游县,生猪养殖产业是“三农”支柱性产业,然而生猪养殖周期长、价格波动大一直是困扰衢州养殖户的重大难题。在衢州市政府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浙商银行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在衢州开展浙江省内最大规模的生猪“保险+期货+融资”项目,助力养殖户穿越“猪周期”。自项目试点以来,参保农户户均生猪养殖规模扩大33%,现货增收超过3.5亿元。 在湖州,浙江莲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现代化养殖技术和智能化管理引领着湖羊产业的发展。由于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企业面临着短期现金流紧张的问题。浙商银行湖州分行的金融顾问团了解情况后,迅速为企业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及活体湖羊抵押等措施,为企业提供了2000万元授信,并增加了链式金融产品运用,既帮助了该企业扩大再生产,也解决了上游小微湖羊养殖户的资金问题,开启了湖羊产业共富新模式。“有了资金,我们就可以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甚至打造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餐饮民宿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企业负责人周鹏飞满怀憧憬地说。 除了赋能“三农”产业,近年来,浙商银行以金融顾问制度为支撑,围绕“县乡政府平台健康运营、小微成本迭代下降、社会金融意识显著提升”三大目标,形成了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并进一步打造出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乡村版”,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下沉。如在创建金融共富村、加强中西部协作、结对帮扶乡村学校、建设乡村温暖驿站、帮助农产品销售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创新探索。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286.05亿元,较年初增长3.54%。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浙商银行创新推进善本信托工程,通过“慈善+金融”,改变过去“一捐了之”的慈善模式,围绕乡贤企业家出生地、所在地、企业自身产业生态三大场景,帮助乡贤企业家设立民生保障、乡村治理两类慈善信托,自主可感知地行善,以乡贤善举促乡村善治,构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此外,浙商银行着力推行“善本信用”体系,形成崇善扬善的乡村发展新模式。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该行将社会价值评价融入金融风险管控,构建“浙银善标”体系,建立了正向评价维度和负面评价清单,把善的基因嵌入授信评审、客户管理等全过程,量化客户“善”的等级,服务和陪伴乡村发展中正行向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同行的企业和个人,营造“金融向善”与“客户崇善”同向同行的良好氛围。 “‘善本金融’是我们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号召,助力建设金融强国、农业强国的一项开创性探索,打开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空间。希望通过共同实践,让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宽。”陆建强表示。
lg
...
金融界
11-09 17:06
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六届企业家(武汉)论坛成功举办 助力武汉新质生产力发展
go
lg
...
。希望华科大持续发挥学科优势,用足用好
教
育
资源,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湖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他勉励校友们进一步关心、支持湖北,勇当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产业创新的行动派,宣传湖北的代言人,与湖北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奋斗共同体。 盛阅春在致辞中表示,校依城而立,城因校而兴,名校与名城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武汉多重优势聚焦,当下发展前景光明,选择武汉恰逢其时,正当其时。武汉高质量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广大校友是武汉弥足珍贵的城市财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武汉是校友们永远的家,欢迎校友们常回家看看,欢迎即将毕业的学子留汉共建美好家园。希望华科大校友进一步拓展与武汉的合作,参与武汉建设,宣传推介武汉,投资扎根武汉,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张斌在欢迎辞中表示武汉与华科的融合,是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创新共同体、产业共同体,树立了大城与名校携手共进的典范。他号召全体校友勇担家国重任,助力武汉发展,支持母校进步,带领企业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张广军在致辞中指出校友与母校心连心,共同书写了相互陪伴、共同发展的动人故事。校友企业和地方肩并肩,共同描绘了校友、学校和地方互信共荣、互利共赢的奋进篇章。华科大与武汉手牵手,共同演绎了相互成就、融合发展的时代画卷。希望广大校友企业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与母校携手,深化校友发展和武汉城市建设的同频共振,助推名校与名城的交融共生、共同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尤政作主旨演讲,华中科技大学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学校也被誉为新中国高等
教
育
发展的缩影。华科大将秉承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真真切切地为服务国家未来发展谋篇布局,实实在在地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论坛上,武汉市人才工作局、东湖高新区、洪山区分别进行人才政策和投资环境推介。 市人才工作局在论坛上重点介绍了武汉人才政策,武汉真金白银投入人才,真招实策成就人才,真心诚意汇聚人才,大力支持企业引聚人才,积极联合企业培养人才。构建了“1+5+N”的人才发展体系和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人才全覆盖、支持全周期的政策链,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东湖高新区以“携手光谷,共赢未来”为主题,围绕光谷战略地位、创新创业环境、产业发展以及营商环境作推介。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稳居全国前列;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超百家、企业总数近15万家;营商环境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开发区第一。光谷将以最大的努力、最优的服务、最美的环境,打造广大校友心之向往的温情港湾。 洪山区以“喻见洪山 共筑未来”为题作主题推介,他表示,洪山是科教创新之城、文化创意之区、宜居创业之地,七十余年时间里,华科与洪山始终共同成长,共生共荣。洪山热忱欢迎广大校友企业家朋友与洪山再续前缘,共享新机遇,共谋新思路,共创新格局。 论坛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院士、中电海康集团董事长陈宗年、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嘉道资本创始人龚虹嘉等优秀校友代表发表精彩演讲,分享前沿观点和创新理念。 随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熊梦宣读《2024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宣言》,呼吁华科大及校友企业家为武汉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并引领在汉高校成为武汉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武汉高校的底色,以华科大为代表的在汉高校,近年来加快交叉研究布局,深入实施医工交叉融合,解决“从0到1”的原始创新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向新而行、以质谋变。 本次活动签约了建科智能建造研创中心、多点数智国际业务总部、六芯光电光子集成芯片总部、利亚德集团华中研发中心等27个华科大校友企业投资及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签约金额150.7亿元。项目聚焦新质生产力,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大健康、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涵盖“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产业领域。本次签约项目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强,将为武汉打造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硬核支撑,持续赋能武汉高质量发展。 武汉一直是中国科教资源的“高地”,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武汉市拥有大学院校92所,在校大学生130多万人,每年新增留汉大学生30万人以上,校友资源丰富。近年来,校友经济从“集中推进”向“常态长效”延伸、由物质纽带联结向精神纽带联结延伸、由国内“双招双引”向国外“双招双引”延伸、由“校友经济”向“院士经济”延伸、由“校友招商”向“校友经济”延伸、由“招商引资”向“项目落地”延伸,武汉已成为新时代校友经济的策源地。 下一步,武汉市将加大与在汉高校、在外武汉高校校友会、校友企业家协会等对接力度,探索“校友活动联办,校友服务联动,校地优势联合”等合作模式。举办各类校友企业家沙龙、产业投资论坛、校友座谈会、武汉校友创新创业大赛等,积极对接校友投资意愿,靠前做好各类服务,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让更多校友来汉投资兴业,成为宣传武汉的“代言人”。 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玲,市政府副市长张忠军,长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新洲区委书记赵利洪,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鲁宇清,华科大副校长高亮,市政府秘书长杨相卫,以及武汉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区主要部门负责人出席论坛活动。 来源:证券时报
lg
...
金融界
11-09 16:36
长安私人资本屈向军:批判性思维缺失,创新只是空中楼阁
go
lg
...
会关系。我们在这里,不仅共享了高素质的
教
育
背景,更共同度过了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这份情谊,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割舍的纽带。 想象一下,亲友、老乡、战友,这些关系大多由命运安排,非我们所选;同事,则可能随时间和环境频繁变动。唯有大学校友,这份关系不仅稳定,而且充满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校友间的违约成本高昂,因为彼此知根知底,失信的代价巨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校友中没有小人,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多问几个校友,总能找到真相,听到实话。 校友会,一个真正为校友服务的机构,它不看重你曾经的等级,也不在乎你现在的职务,只看你在校友中实实在在出了多少力,做了多少事。而华科企业家论坛,正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场合,让我们校友能够坐下来,坦诚沟通,交流信息,贡献思考,共同探讨。在这里,少了套话和虚话,多了真诚与实效。 当前社会,信息茧房现象普遍,它像是一双无形的手,将我们困在自我构建的幻象中。而能够对你说实话的人,就像是在你即将掉入深渊时伸出援手,这种真诚与善意,是何等的弥足珍贵。求真是创新的第一要务,维护这种氛围,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华科企业家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多届,希望我们能将这一优良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言归正传,我想借用一句经典台词:“同学们,我们又回来了。”这两天,有一个人的归来牵动了整个大国的心弦,甚至让许多朋友反目。但今天,是我们回来了。上一次在武汉相聚,还是2017年的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这是武汉在全国首创的一项创举,发挥高端智力牵引,汇聚人才资本和产业优势。华科系校友在丁洪祥师兄和张明师兄的带领下,率先接棒,为江城签下千亿投资,打响了敢为天下先的第一枪。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正是那次论坛的推动,才有了创新
教
育
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的批准成立。回到Dream Spark,感慨万千,我也想说说这些年来华科与批判性思维之间的那些事儿。这一切,发轫于启明学院,全国首创的人才培养基地。当时的刘毅老师敏锐地意识到,人才培养需要批判性思维。而我们的老校长杨松子院士,更是在十几年前就高瞻远瞩地提出,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和创新的核心能力,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素质
教
育
。 很多人望文生义,将批判性思维片面理解为批判和否定。其实,它是一种开放性、探究性、建设性、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是反思性的自我认知,始于最大限度的善意,忠于理性和科学。当时,
教
育
界对此多有质疑和排斥,但刘老师不畏艰难,拓荒性地解决了一系列难题,无私奉献,不计名利。我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坦克”。后来,中心的成立也是他们推广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刚退下来的李培根院士,毅然挂帅中心主任。中心的成立历经坎坷,长时间的不确定,但我们作为校友,对母校进行了公益捐赠。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华科充满了感激和赞赏。因为,如果当时开会有一个人明确反对,这个中心很可能就泡汤了。但长时间无人反对,这一点,放在全国任何一所高校都很难做到。终于在2017年十九大召开之际,全国高校迄今唯一的创新
教
育
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成立了,这是对武汉创新城市精神的一种致敬。 追溯源头,我们的创校校长朱九思先生在万马齐喑的年代,顶住压力,独立思考,吸纳人才,奠定了华中科技大学在中国高等
教
育
史上的独特地位。这是一所没有历史品牌、没有雄厚背景、没有地缘优势的草根逆袭者,却奋发图强,跻身全国一流高校之列,实现了突破性创新。朱校长的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华科大人的基因,与武汉的敢为天下先精神一脉相承。 中心成立后,我们面临了诸多质疑和挑战。先驱还是先烈?直到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最高领导明确指出,要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作为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底层思维逻辑,它的作用日益凸显。2022年,
教
育
部长也发文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2023年,现任校长尤政院士在中国
教
育
报发表文章推广批判性思维
教
育
,这是重点高校现任主持者中推广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文。至此,华中科技大学在
教
育
理念和创新思维
教
育
上遥遥领先。2024年,华科附小获得基础
教
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基础
教
育
的最高奖项,难度甚至超过了一年一度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而这个奖项的获得,正是附小将批判性思维
教
育
全面纳入课程体系,并坚持9年之久的结果。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做投资的为什么会对批判性思维感兴趣?批判性思维有什么用?设想一下,我们每天都要根据大量错综复杂的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有时甚至是对立的信息。如果我们采纳了错误的信息,没有对信息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论证,没有对观点进行比对验证和修正,那么结果很快就会反映在我们的决策和经营中。对于自有资金来说,认知谬误会让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而批判性思维,就是帮助我们树立事实与真相的基础思维能力,指导我们做出合理决策。从研究中形成框架,指导投资,再用投资实践来修正框架认知,这是一个认知的闭环。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对投资的核心价值,也没有意识到投资是少有的能够通过批判思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认知和人生意义的职业。所以我们如获至宝,受益匪浅。这次回来,我们就是为了感谢和推广批判性思维。过去10年,我们运用这种思维对金融危机后的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科技将代替金融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力量。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方式,会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比如,我们想要的是会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这就是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真实写照。直到2019年,国内90%的机构还沉迷于互联网投资,而我们则一门心思专注做技术创新的投资,专注做从0到1的投资,如创新药和器械、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材料等。 今天我们所说的新生产力,我理解正是技术创新所代表的生产力,只不过智能化、数字化的特征更为鲜明。而心智生产力的实现,以研发端为脉络,可以分解为
教
育
人才端、研发端和产业端三部分。要三部分共同发力,从
教
育
人才端发力,首要一点是要和全世界的顶尖科研资源对接。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本之木,所有的原创都有轨迹可循。文艺复兴不是在意大利凭空产生的,而是希腊的科学知识被罗马吸收,再经由罗马传入阿拉伯帝国,佛罗伦萨处在临近阿拉伯帝国的地方,通过把希腊传下来的科学知识由拉丁文、阿拉伯文转化为拉丁文,才有了文艺复兴的产生。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是全球的经济中心,但不是科技中心。德国是科技中心,是因为二战中和二战后大量的科学家迁移到了美国,美国才成为科技第一强国。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和顶尖科研资源对接,不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更不能采取对立排斥的狭隘态度。那样,即使局部像前苏联一样放了卫星,整体职能和创新也会渐行渐远。第二,素质
教
育
应该重点培养批判性思维来塑造科学精神。要始终鼓励独立思维的建立,尤其对最顶尖的人才来说,创造就意味着天才必然独行。构建一个尊重包容、能够吸引天才并让天才得以发挥的科研环境尤为重要。以色列培养精英的学校叫塔皮奥特,毕业生是以色列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就可以向讲课的战斗英雄、前国防部长直接提问,质疑他的做法。所以我们不能光羡慕别人的创造成果,也要想想这些成果从哪儿来。 从研发端发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去行政化。有一个现成的可借鉴的案例,那就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ARPA成立60多年来,仅使用美国国防预算的不足0.5%,却促成了互联网、GPS系统、隐身飞机、激光武器、无人机、自动驾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达芬奇机器人等一系列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创新,堪称全球最具创新力的机构。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兴奋了,认为科技创新还是要政府主导,DARPA不就是现成的案例吗?其实不然。它的成功在我看来是做好了三件事:第一,市场化导向,前端是市场需求牵引,后端是产业和商业的市场转化,中间的项目研发孵化也是面向全国征集相应的科研机构,市场化的征集。第二,专业化运营,面向全国招聘相应的专业人才,高效决策机制也取决于其高度专业化。成立之初开筹备会议,这些顶尖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对国防部官员说:“你只需要参加第一天会议和最后一天的会议,提供需求和对商讨形成的意见进行评估,其他专业事项都有专业人员商议。”第三,扁平化管理,它仅有200多号员工,只有两个层级,一层是领导层,一层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全院范围享有很大的自主决策权,所以尽一切可能的去行政化,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由此形成了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充分信任的良性创新文化与不拘一格的创新模式。今天,企业是美国研发领域的主要执行者,2022年经费占到了78%,高校占10%。 所以,政府要发挥风险投资的先导作用,就应该把基金主要委托给相应站在科技前沿的产业领袖企业的产业投资部门,比如咱们华工科技的投资部门,发挥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优势。不是说财务投资机构不行,而是要根据基金各期完整的财务数据和退出的DPI指标来建立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不要听他吹牛投了什么明星案例,而要看他总共投了多少案例;不要听他说赚了多少钱,而要看他总共投了多少钱,否则总体算下来很可能就亏了钱;不要看他某一个案例赚了多少钱,而要看他所有项目整体平均回报。你又不是买彩票,买彩票你中奖的概率不大,总之不能拿偶然当必然,心甘情愿做韭菜。如果这个机构不愿意提供数据,有所隐瞒,或者只是部分提供好的数据,那后果是可以想象或者很难想象的。可以想象的是很糟,很难想象到底有多少。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大学的应用研发应该和产业接轨,和产业机构密切合作,建立相应的日常咨询机制。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向IBM学得很好,做得更好,甚至已经超过了IBM的几个基地。它的研发流程体现了系统思维,核心是需求导向,真正把握了用户需求和痛点,结合了工程化、产业化的核心节点,把跨部门和供应链的诉求和协同统一起来,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研发工作者学习的。 从产业端发力,就是要形成企业的长期稳定预期。因为创新研发过程是一个超长周期,如果没有这种预期,企业压根不会投入,社会就会充斥短期行为,创新就无立足之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的法制建设,这不属于我们今天在这里可以探讨的范畴。税收政策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何况今年税收政策已经明令要求全国拉平一盘棋。那么,作为一个区域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还是可以构建一个差异化的有利于创新的区域环境。 就好比几个人野外遇到了熊,不在于哪个人跑的速度有多快,而在于跑的速度比别人快。第一,塑造环境,要树立休养生息、不折腾企业的指导思想,要营造民营企业是造福民生的头号工程的氛围。民营企业太不容易了,和其他国家相比,他们是最应该发挥更多积极价值的群体。看看中国历史,有多次战乱对人口和经济构成重大冲击,但只要政局稳定下来,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都会从谷底奇迹般恢复增长,攀升到世界前列,人口也会相应大幅增加。如西汉初年,人口从2000万锐减到800万,经济困顿,民生凋敝,但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80年后人口很快达到6000万,经济总量也世界领先。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简政放权、还利于民的历史。中国经济再创奇迹,在中国要求政府机构一下子服务企业很到位,不是很现实,但可以要求政府机构尽量不去折腾企业,不刁难企业。要折腾就折腾自己,尽量干给企业牟利的事儿,干给企业松绑的事儿,如果还能给企业服务的事儿,就只能大书特书、隆重奖励了。 第二,打造区域成为全国尊重爱护企业的安全高地和信誉高地。稳定预期第一位就是建立企业家的安全预期,建立企业家安心宽心的宽松环境至关重要。要大张旗鼓明确宣传“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严禁钓鱼执法,杜绝口袋罪,坚决不倒查20年,坚决保护企业不受远洋捕捞的侵扰。要把造成国家和他人重大财产损失、形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经济犯罪和其他一般性的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区分开来,以尽量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为考核标准。在此类案件入刑违法和违规的考量中,以尽量不影响企业家人身安全、不影响企业财产安全、不伤及企业正常运营为原则,不轻易入刑,尽量降低等级,尽量减少处罚。大幅压缩政府各个机构面向企业的监管类事项和监管类指标,强化相应服务类指标。 各地都在忙于招商引资,领导也亲力亲为出了不少力,花了不少钱,但效果不彰。一旦落地出现问题,只能靠和领导的关系才能落实部分事项。领导疲惫不堪,企业家想找领导也时常顾不上,所以有很多“关门打狗”的招商故事。既然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大事来抓,与其抓物理空间有限度的招商引资,不如把招商引资的承诺落实作为招商引资的头等大事来抓,塑造地方的品牌。西木立信,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声名远播的品牌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传播力和吸引力,会使招商引资的效率倍增。 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发展心智生产力,共筑大城崛起,高阶创新,包括颠覆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亨顿的人工智能就是颠覆性创新,马斯克的电动汽车就是突破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对资源禀赋、环境和时间周期要求特别高,而突破性创新往往是品类的再生或者卫视和圈层的跃升。对于武汉这样的超大城市和华科这样的一流高校,突破性创新更具现实意义。我想说,我们生长于有着先驱血脉的土壤,成长于有着创新基因的华中科技大学,以高职人才为支点,以智能社会为方向,在突破性创新的道路上,我们继往开来,大有可为。谢谢大家!
lg
...
金融界
11-09 15:56
国家统计局:10月份CPI同比上涨0.3%;PPI同比下降2.9%,环比降幅收窄至0.1%
go
lg
...
分别上涨4.7%、1.1%和1.1%,
教
育
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8%和0.1%;交通通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4.8%和0.1%。 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0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3.0%,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7%,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1.0%,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三平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
教
育
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1%、0.2%和0.1%;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7%。 10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3%,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4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5.1%,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4.0%,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9%。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6%,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6%,衣着价格下降0.4%,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6.9%,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6.2%,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5.3%,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4.5%,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4.1%,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1.9%;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9.3%。 10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3%,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4%,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3%。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持平,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3%,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1.4%,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1.1%,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8%,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0.2%,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1%;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5%,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1%。
lg
...
金融界
11-09 14:36
梁建章:把新的10万亿投资给孩子
go
lg
...
间生孩子,压力太大,工作压力太大或者是
教
育
压力太大,整个社会又说我们就业不足,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这显然是一个错配。我们家庭说没钱没时间,整个社会的时间跟钱又是富余的。为什么没有把社会的资源引向家庭呢?因为每个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是由家庭承担的,由父母承担的,而他的回报,无论是孩子未来会成为纳税者,还是创新者、消费者,都是贡献于社会的,所以有一个个人利益/私人利益跟国家利益的错配。这解决的方案很简单,就是通过国家的手段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返还给家庭,来解决这样的错配问题。 我一直在提鼓励生育的福利措施,首先从钱的角度,一个是钱,一个是时间。从钱的角度,可以通过国家发的现金、减税跟购房补贴的几个方式。现金,每个月孩子抚养的成本可能几千块钱,根据你孩子的数量,发给每个育儿家庭1000到6000块钱,每个月发一个补贴,但是鉴于现在我们要快速提振需求的形势,建议可以一次性地对于每个新出生的孩子发10万块,我觉得这是一次性的补贴,可以快速提升,再加每个月发。这对于小城市或者收入一般的水平家庭,我觉得这个力度还是挺够的,但是对于大城市、生活成本比较高,收入也比较高的群体,这个还是不够的。对于大城市的抚养孩子成本比较高的家庭,我觉得可以通过减税跟免税的方式,因为他生的孩子未来对于社保和国家税收有贡献,我们可以返还一部分税收给他,二孩家庭返还一半,三孩家庭全部返还,在一定的限额范围内。还有在大城市的购房成本比较高,如果你多了两个孩子可能多买10平方米,20平方米的房子,上百万的成本,可以通过低息或者无息的贷款给予补贴,综合的手段可以拉动一万亿、两万亿的消费提升。还有把孩子相关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包括辅助生育的医疗费用的报销。 金钱只是一个方面,时间的倾斜更重要。因为家长养育孩子既有金钱上的付出,也有时间上的付出,尤其是母亲她要休产假,辅导孩子功课,孩子的接送等等,我们都知道养育孩子是一个非常花时间的事情。怎么样把社会更多的时间成本减负呢?第一建设更多的托儿所。像法国有提供普惠性的托儿所,从孩子几个月开始提供一直到三岁。中国需要建设更多的托儿所,现在很多幼儿园开不下去了,因为新生儿少了很多,幼儿园可以增加提供托育服务,托儿所服务的能力,可以提振就业。国家要给予补助,因为托儿所的服务是负担很高的,家庭是负担不起的,国家在这个地方花钱也是增加育儿嫂的就业。 提供男女平等的产假,增加产假。鼓励企业让员工,尤其是有孩家庭的员工能够灵活在家办公,像携程允许一周有两天的时间让员工可以在家办公。还有一个很值得提倡的,就是给孩子跟家长多放一些假,比如说春假、秋假。每个孩子可以在春天、秋天多休一周的假,家长可以利用这一周的时间陪着孩子去郊游、旅游的活动,这是有助于整体让家长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这个假期也是应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尽量休不同的时间,不要大家都挤在一起,像黄金周一样,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消费和度假的机会。 学习是为了工作,
教
育
是为了生活
教
育
改革减负这是很大的话题,总的来说,我们现在的考试太多了,压力太大,我们中考考一次,高考考一次,现在都卷到考研去了,是不是不应该有这么多考试?学习是为了工作,
教
育
是为了生活,生活需要更多的技能,更多的修养,这样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过早的分流,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上大学。现在大学已经过剩了,中国什么都不缺,连
教
育
资源也不缺。虽然现在很多人没有上大学,但是我们的出生人口下降了很多,未来所有的高中毕业生上大学,我们的大学都是远远足够的。应该普及中学、高中、大学的
教
育
,减少考试,这样
教
育
的效率也会提高,学习内卷的压力也会下降。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需要找地方去投资,找地方花钱,孩子现在是中国最缺的,也是最值钱花钱的地方,也是最好的投资。中国经济最大的隐患是人口的崩塌,中国未来的创新力,未来的供应链的优势,完整的供应链,包括我们的综合国力,国家的安全都是要靠保证一定的人口规模,我们的人口如果迅猛萎缩的话,这些都会出问题。所以中国现在什么都不缺,我们的基建是过剩的,
教
育
是过剩的,产能是过剩的,唯一缺的或者最缺的就是孩子。 造成的原因是我们投入回报的错配,因为我们的投入是需要家长投入,但是我们的回报是给整个社会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由国家层面,中央财政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通过中央财政把更多的福利,我们刚才说了时间上的福利跟金钱上的福利,给予抚养孩子的家庭,这是一举两得的解决办法。新的10万亿非常有必要,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投资于我们的未来,投资于我们的孩子。 我呼吁人口的政策也很多年了,人口政策解决低生育率问题的确是世界难题,但是中国也有的体制优势,我们是可以动用更有效的,更积极的社会力量,整个社会的资源去大力投资孩子,建设家庭友好的社会。 很多小国,像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它确实不用那么担心生育率,因为它可以通过引进外国移民来解决人口问题。但是大国,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就必须去解决低生育率问题。 总结一下,大国必须需要“大家”,这个“大家”不是“大家好”的“大家”,是“大的家庭”。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应该一起,希望达成这样的社会共识,大国需要大家,让大家一起努力,大家一起解决当前最值得去解决的问题,谢谢大家!
lg
...
金融界
11-09 13:37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汇聚校友智慧,共绘光谷科技发展新蓝图
go
lg
...
色 华中科技大学,这所承载着新中国高等
教
育
发展缩影的高等学府,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腾飞,如今正大步流星地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学校以工科著称,医科闻名,理科崛起,文科特色鲜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 我们的校园,从昔日的7000亩森林大学,到如今加上网安校区、光谷国际医学创新中心、君山校区等,总面积已突破万亩大关,为师生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与科研空间。作为研究型大学,我们的研究生总数已首次超过本科生,达到32000余人,彰显了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同时,国家级科研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去年的29个增长至31个,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为学校科研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在办学理念上,学校始终秉持服务时代需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宗旨,不断创新
教
育
理念。第四次党代会明确了“师资一流、理念先行、平台聚人、团结务实”的发展模式,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他们不仅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学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多领域齐头并进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学校圆满完成了首轮建设任务,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提高度均位居前列。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发展,我们积极打造现代化新校区,网安校区、光谷国际医学创新中心、君山校区等相继落成或开工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计算机等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在四大国际主流排行榜中稳步前进。特别是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首次达到新高79名,内地排名第八,彰显了学校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以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资源、一流平台为基础,形成了党旗领航的鲜明底色和“学在华科大、文化素质
教
育
、创新创业
教
育
”三张名片。通过建设国家基层建筑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国家级育人平台,学校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引领力和创新力。同时,学校还积极推动科技
教
育
与人文
教
育
协同发展,成立了文化素质
教
育
研究中心,持续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等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47人,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他们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也成为了学生心中的楷模和榜样。 在大平台建设和科研创新方面,学校注重构建战略科技力量,现有以四大明珠为代表的3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所有平台均向学生开放。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原创性成果,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在重大科技奖励方面也屡获佳绩。同时,学校还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为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在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以及校友工作等方面,学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和服务项目,学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和影响力;通过创新校友工作模式和服务平台,学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携手共进 迈向新辉煌 展望未来,华中科技大学将继续秉承“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将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通过擦亮“党旗领航”传统和“三张名片”,我们将努力构建具有华科大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列。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将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有组织创新,打造国之重器。通过争创光谷国家实验室、成立高等研究院、加快光谷国际医学创新中心建设等措施,我们将不断强化医工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创新平台。同时,我们还将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推动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校友工作方面,我们将致力于打造校友与学校的情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校友工作格局,我们将做到情感共融、事业共创、命运共进,全力促进校友与母校的共同发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共同书写华中科技大学更加辉煌的明天!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参加此次论坛,祝各位在汉期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lg
...
金融界
11-09 12:07
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六届企业家论坛开幕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广军致开幕辞
go
lg
...
国际交流合作取得良好成效。学校充分发挥
教
育
、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为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华科大的智慧和力量。 一直以来,校友与母校心连心,共同书写相互陪伴、共同发展的动人故事。历经长期积淀,华中科技大学形成了“一种底色,三张名片”的办学特色,就是“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的红色底色,“学在华中大、文化素质
教
育
、创新创业
教
育
”的三张名片,80余万华科大学子从这里追梦寻梦,走向广阔的世界。广大校友传承“明德 厚学 求是 创新”的校训精神,奋斗在世界各地、活跃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为社会进步、国家和民族事业、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校友。过去一年,5位校友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2个校友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3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4位校友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多家校友企业成功上市;校友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人次居全国高校第一。广大校友的卓越表现和突出贡献,为母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直以来,校友企业和地方肩并肩,共同书写了校友、学校和地方互信共荣、互利共赢的奋进篇章。2008年启动至今,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家论坛始终坚持为“校友、母校、地方政府”搭建交流平台,构建合作载体,广大校友企业家通过论坛加强沟通、增进友谊、深入合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校友合伙人”“校友投校友”等华科大校友之间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华科大校友并肩偕行、精诚合作,有力促进广大校友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互助共进的华科大校友创新创业生态圈。华科大校友企业积极服务地方,融入区域和国家战略,以优异品质和良好信誉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一直以来,华科大与武汉手牵手,共同演绎了相互成就、融合发展的时代画卷。大城名校,携手同行。华中科技大学立足武汉、服务湖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70多年来,十余万华科大校友扎根武汉,建设武汉。武汉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拥有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文化氛围,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武汉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还是一座敢为人先、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激发了华科大莘莘学子和广大校友的创新精神。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武汉深度融合、深化合作,校地双方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华中科技大学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沃土,武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土,希望广大校友企业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与母校携手,深化校友发展和武汉城市建设的同频共振,扎好共创同心结,画好共享同心圆,走好共赢同心路,助推名校与名城的交融共生、共同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lg
...
金融界
11-09 10:57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上任后“很快”对华征收关税!经济学家:中国不太可能采取严厉报复
lg
...
普京“动核”毫不手软?!金价狂飙、上破2710
lg
...
【美股收评】华尔街本周上涨,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lg
...
2025年将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特朗普政策或引爆外汇市场剧烈波动
lg
...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美元创一年来最长涨势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95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0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