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低收入人群工资的增速已经从8%下滑至接近0%,经济增长靠什么?
go
lg
...
弱化、消费低迷、房地产不振,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动能在哪?如何挖掘增长潜力? 1月5日,在百度财经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独家出品的【硬观点】直播中,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刘元春介绍,根据该团队收集的30多家机构的宏观预判,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1.8%,将下滑超过1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贸易增速只能达到1.3%左右的水平。在全球贸易超调、加速回落的大背景下,预计中国2023年的出口增速也将从2022年的百分之八点几回落至百分之二三左右。 同时,刘元春也指出,中国出口不一定会非常悲观。据三十多个团队预计,2023年的全球物价水平可能从超7%的增长回落到6%左右,仍处于较高水平。而中国的物价、出口价格指数不可能明显回升,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红利在2023年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展现。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也指出,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的需求会出现一定放缓甚至收缩,但明年的中国出口可能会更多地体现为“东方不亮西方亮”。某些方面,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也可能具有较强的快速应对能力。 实际上,目前,对于中国2023年的整体经济表现,各家机构的观点也有所不同。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10月的预测,全球经济1/3左右的国家将在2022年或2023年发生经济萎缩。中国、美国和欧元区将继续处于增长停滞状态。彼时,考虑到防疫封锁限制,IMF预计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增速为4.4%。而12月初,中国防疫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则分化为4%-5%和5%-6%两大阵营。 如何提升
中
国
经
济
的增长空间?刘元春指出,目前经济通货紧缩的压力已经全面显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也在出现。重启经济过程中,必须从总量和结构性来补足居民收入的一些缺口。2023中国扩大内需的经济战略必须实现扩消费与扩投资的平衡。而
中
国
经
济
增长的新动能要靠创新,尤其是过去布局十年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数字化产业升级。 刺激消费,不会实行美国式全民收入补贴 此次直播中,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牛播坤指出,疫情以来,出口一直是中国国经济增长中难得的亮点,但202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速均有走弱的迹象。市场一致预期,2023年中国出口大概率会出现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
中
国
经
济
复苏动能来自哪里? 目前,市场机构主要看好消费与政府投资,同时希望房地产行业能够止跌回暖。此前,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预测,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低基数下将回升至6%左右;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7%-11%。 但消费方面,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1-11月,中国社零总额同比下降0.1%;另据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存款比2021年底增加13.28万亿元,年底或突破16万亿元。牛播坤认为,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将是2023年中国重启消费的核心命题。 对于当前的中国消费状况,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商社行业首席分析师刘章明表示,根据该团队12月做的16城市调研,中国医药物资挤兑已经显著减少,疫情“波峰期已过、烟火气渐旺”。元旦期间,酒店入住率出现明显回升。百货商场人流量提升,市内出行明显恢复。但同时,跨省出行恢复较慢,影院恢复节奏较慢,年夜饭和企业年货的预定订单也较2019年有所下滑。他预计2023年的中国消费大概率会呈现弱复苏状态。 同时,刘章明判断,未来中国消费会边际转好甚至越来越好。与旅游、聚会相关的业态,例如餐饮、电影、购物、调味品、酒类、交通、酒店、美容,都可能出现较好的增长。 对于如何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目前,学界对于政策选择也有一些分歧:是直接补贴收入还是发放消费券?连平认为,由于中国民风节俭,社保体系不够完善健全,针对居民发放现金最后可能会出现较高比例转化为储蓄,因此他更主张发放消费券。他建议,可以针对汽车、家电等特定大件的耐用消费品,推出一定力度的补贴和降价,直接向企业提供降价补贴。同时,从中长期考虑,要出台增加就业、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举措。 刘元春指出,考虑到中国国情,消费政策其实比投资政策复杂几倍甚至几十倍,一定要审慎研究。消费政策必须要有消费场景。如果疫情暴发很剧烈,人们都在居家,一般的消费政策不可能起到消费重启和消费扩张的作用。消费政策必须选择恰当的时点和有限的目标,比如在疫情高发时期,收入政策和消费政策首先是保证家庭正常的生活运转秩序,而不是以扩内需作为目标。扩内需必须建立在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相对常态化的前提下。 刘元春强调,消费券是一种绑定效应,是必须进行消费才能获得的补贴,而过去几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实际低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如果居民对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很悲观,即使采取短期政策可能也难以产生短期的效应。而实际上,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居民收入增速不断下滑,确已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一大因素。牛播坤也介绍,相较于中高收入人群,中国低收入人群工资的增速已经从8%下滑至接近0%。 对此,刘元春指出,GDP名义增速快速回落,收入收缩是必然现象。特殊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压力很大,优先控制成本,也出现大量“颗粒无收”的失业现象,以及一些超饱和就业中的“保工停薪”现象。过去几年,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以扩投资、保市场主体作为落脚点,居民转移支付力度实际上没有强化。因此,在收入分配格局里,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持续压缩。未来,必须从总量和结构性出发补足居民收入的一些缺口。通过中长期收入分配改革,改变“穷居民,富企业,强政府”的格局;以消费券、消费税减免和购置税减免作为短期刺激政策主体,再加上收入政策的直达方式启动扩消费。 刘元春认为,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全民收入计划,补贴达到公民每年收入近30%的水平。必须聚焦特殊人群、特殊项目,尤其针对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的人群,将弹药用到最有效的项目上。例如可以针对一些特困人群、低保人群、农民工、小业主、大学生人群、失业率较高的人群进行专门补贴。此外,中国装修周期是10-12年,今年是第二轮居民装修周期开启之年,可以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推出大刀阔斧的刺激方案,同时对新一轮居民的家装以及与居住相关的耐用品等,进行新一轮的消费刺激。 直播中,专家们也强调房地产消费的恢复至关重要。连平指出,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房地产全面下行。房地产对于本轮经济下行带来的负面效应一点都不亚于疫情冲击。目前,各类救市政策不断出台,金融支持也达到相当大的力度,未来更重要的还是销售。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放宽限制需求的政策,以更多优惠而便利的条件来推动房市交易。 2023年赤字率不低于3%,中小企业会有更多获得感 扩消费如此重要,那么,2023年的财政政策会主要围绕促消费展开吗? 刘元春认为,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财政部会议精神可以明显看出,2023年的财政政策从赤字率、专项债、贴息方面会更加加力。财政政策会从过去以扩投资、保市场主体为主体快速向扩消费转变。但扩投资依然是重要工作,扩消费并不意味着扩投资的缩小。 连平分析,2022年财政赤字率最初定为2.8%,但最终的实施力度大大超过这一数据。他预计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会更加明显加力,领域还会扩围。“2023年财政支出总体安排可能一点都不会比最近这一两年来得低。总体应该基本和2020年的水平差不多。” 连平指出,最近几年的财政赤字,包括广义的财政赤字都有较为明显的增加。但直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杠杆状况一直处在相对偏低的情形;未来应该提高政府部门杠杆水平,财政进行更多的扩张,以此帮助减轻企业、居民的债务压力,从而支持实体经济运行。 连平认为,2023年的赤字率有必要达到3%,甚至有必要达到3.2%。此外,预计2023年的专项债规模将达到4万亿的水平。除了地方政府举债,还需要中央财政更多发力。 刘元春判断,多重救市目标会要求财政赤字率不低于3%。此外,专项债主要用于基建投资和一些重要项目,2022年定的规模是3.65万亿元,实际发行规模4万亿。2023年需要考虑专项债规模是否维持在3.8万亿-4万亿间,因为投资不能停止,否则会烂尾。 “消费除了依托赤字率,还很重要的是特别国债要不要实施。”刘元春分析,2023年地方政府财政支撑力依然会偏弱,中央财政加力以及启动一些特别项目会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发行特别国债,连平也认为,这不失为一个重要选项。近三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维持着较为强有力的发行状态,接下来,杠杆水平更低的中央政府更有能力去举债。而且,中央发行特别国债,市场定价和地方专项债也不一样,可以相应减少还本付息的压力。 2023年财政有望加力扩张,政策赋能中小企业也有望进一步加力。 刘元春指出,财政除了减税降费还需要一些新思路,不仅在财政收入端发力,也在支出端做文章。比如针对一些中小企业的直补以及资金启动出台新政策。因此,2023年财政加力推出了贴息,这将有助于中小企业的重启以及流动性的改善。此外,对中小企业的采购要大幅度地提升。房租资金成本、小微信贷成本方面,也可以有进一步考虑的空间, 连平建议,现有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财政政策可以进一步延期。同时,财政投入可以考虑在保证企业员工薪酬发放方面给予直接支出。货币政策方面,接下来还可以继续通过再贷款等方式,更多地拓展对中小微民营企业信贷的支持范围,降低融资成本。 “2023年,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主体的获得感会有根本性的改善。”刘元春说。
lg
...
金融界
2023-01-10
人民币汇率涨势迅猛!中间价大幅上调654个基点 美元见顶几成华尔街共识
go
lg
...
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基本面持续修复和温和通胀,整体上将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综合经济基本面与国际收支面考虑,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整体将呈现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的走势。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经济活动的快速恢复给予了中国资产乃至人民币汇率更多溢价,支撑人民币汇率在一篮子货币中走势领先。 美元见顶几成华尔街共识 与此同时,“美元见顶”几乎已经成为华尔街共识,这也有助于人民币升值。 因交易员押注,近期的经济数据将令美联储放慢加息步伐,美元指数周一重挫至七个月低点。追踪美元兑六种主要货币的ICE美元指数周一下跌0.66%,至103.20,延续上周跌势,并创下去年6月5日以来最低。 Moneyfarm首席投资官Richard Flax表示,美联储会认为上周的数据总体来说是正面的,即使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但这显示加息已开始产生预期效果。 Oanda资深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表示:“有很多人关注联邦基金期货,看来2月可能会再加息一次,然后可能会在年底降息,我认为这是在为做空美元铺路。市场普遍认为,美元到年底将大幅走低。”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看跌美元的合约升至30,457份,为2021年8月以来最高。 澳新银行策略师John Bromhead表示:“支撑美元走强的支柱开始撤退,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正在接近终值利率,并将很快暂停加息。” 尽管各大机构预估美联储今年至少还会加息二至三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但比起去年全年400个基点的加息幅度,可以说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已接近尾声。 美国近期的一系列数据也导致美元走势疲软。美国去年12月ISM非制造业PMI为49.6,不及前值的56.5,为 2020年5 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低于50)。 市场预计,面对低工资增长,加上服务业萎缩,美联储在今年2月1日议息会议上可能只会加息25个基点。若果真如此,美元可能会持续下跌。 本周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赴斯德哥尔摩参加“以发展的观点看央行的独立性和授权”研讨会。分析师认为,如果鲍威尔释放出鸽派立场,美元可能遭遇更大打击。
lg
...
天马行空
2023-01-10
会员
华富新能源股票型发起式(012445)公布2022年第4季度报告
go
lg
...
预计前低后高;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预计
中
国
经
济
本轮复苏或将相对温和。整体而言,中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周期不同步的趋势仍将延续,经济增长将呈现“内升外降”的格局。 在国内“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的背景下,新能源大部分细分行业均有望保持高景气。储能方面,2022年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欧洲传统能源价格系统性提升,刺激户用储能需求爆发;尽管欧洲对其能源价格进行政策干预,但安装户用储能仍具备较好的经济性,不改2023年欧洲户用储能的需求景气。美国表前储能装机高增长,国内发电侧配储具备一定的强制性;2023年,储能系统、光伏系统的诸多原材料成本将进入下降通道,储能项目的经济性有望显著改善,其中国内发电侧储能有望突破经济性拐点,迎来需求爆发。储能电池、储能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等环节,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新能源汽车方面,2022年有关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在预期消费复苏、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担忧可能有所缓解。考虑到板块回调幅度较大,当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交易拥挤度显著降低,配置性价比较高。壁垒较高且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的电池环节、电动化与智能化产业链中的技术进步方向、供给相对紧张的环节,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光伏方面,硅料产能大规模投放周期已然开启,供应链短缺问题大幅缓解;硅料价格进入快速下降通道,将显著刺激2023年装机需求。叠加储能第二成长曲线的逆变器环节、中下游的组件与电站环节、部分格局较优的关键辅材环节、产业链中的技术进步方向,均值得重点关注。风电方面,国内2022年招标规模大幅增长,2023年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强势复苏。为最大化减少“风机大型化”带来的行业“通缩”影响,我们重点关注海上风电、出海环节、国产化替代环节等细分方向。无论在哪个细分行业,我们都希望精选契合产业趋势的高质量、可持续成长品种,努力调整组合及仓位,为持有人创造更好的回报。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0
领先资产价格的四个高频宏观指数
go
lg
...
我们寻找选取更符合
中
国
经
济
的运行逻辑、更与资产估值方法的本质相匹配的四方面宏观指标:实物量、房地产景气、货币流动性、信用条件,基于宏观指标对大类资产价格的领先性,通过宏观高频数据拟合出相应的指数进行“预测择时”。研究发现,实物量指标对权益、国债、黄金有一定预测能力,房地产景气指标的预测能力主要体现在权益类资产(挤出效应)和螺纹钢等基建相关的大宗商品,货币流动性对权益类资产具备较强预测能力,而信用条件指标对权益资产具备正向预测能力,对国债负向预测能力显著。
lg
...
金融界
2023-01-10
FX168早自习:美联储放风本月只加25个基点 金价触及八个月高位
go
lg
...
22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情绪受到
中
国
经
济
进一步重启的提振。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盘上涨3.93点,涨幅0.88%,报448.35点;德国DAX30指数收盘上涨187.83点,涨幅1.29%,报14797.85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盘上涨22.71点,涨幅0.29%,报7722.20点;法国CAC40指数收盘上涨46.41点,涨幅0.68%,报6907.36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收盘上涨53.22点,涨幅1.32%,报4071.05点;西班牙IBEX35指数收盘下跌8.86点,跌幅0.10%,报8692.24点;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收盘上涨209.65点,涨幅0.83%,报25390.00点。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中大多数板块和大多数主要证券交易所均处于上涨区域。科技股领涨,上涨 3.4%,其次是旅游和休闲股,涨幅2.5%。 商品市场 现货黄金收报1871.72美元/盎司,上涨7.72美元或0.39%,日内最高触及1881.59美元/盎司,最低触及1865.48美元/盎司。上周,现货黄金上涨40.94美元或2.25%。 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涨0.4%,报1877.80美元/盎司。 由于中国原油消费增加的希望提升,加之美元走软,提振了油价。周一(1月9日)国际油价上涨接近2%,美油即将重回75美元/桶大关。西德克萨斯中质(WTI)原油交易价格上行1.04美元,涨幅1.41%,现报74.81美元/桶。布伦特(OIL0)原油交易价格上行1.20美元,涨幅1.53%,现报79.77美元/桶。 周二(1月10日)关注重点: 17:30 美联储主席、英国央行行长发表讲话 19:00 美国12月NFIB小型企业信心指数 22:00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参与讨论 23:00 美国11月批发销售月率 次日01:00 EIA公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 次日05:30 美国至1月6日当周API原油库存 更多重要事件请点击此处
lg
...
Cherry
2023-01-10
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使得财政缺口越来越大,当前地方债务风险形势如何?
go
lg
...
小贫富差距,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
中
国
经
济
周刊》首席评论员钮文新补充称,中国财政应该更多集中到投资方向,只有在投资方向努力,底层老百姓才能有收入。新基建很有必要,但是包给专业公司去做,对全社会老百姓普惠就不够了。“从投资端发力、增加普通老百姓就业机会,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消费市场?”钮文新提出这一猜想。 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理由,预计在6.8附近稳定 美联储还在加息,显然会产生一些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将直接威胁到人民币走势。人民币未来将怎么走? 夏乐指出,人民币今年会更多会呈现双边波动,而不像去年的单边波动。回顾过往,2015年之后或者2016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很大程度上由
中
国
经
济
力量主导。当
中
国
经
济
走得稳、走得好的时候,人民币就会显露出强劲的走势。只要我国经济走得好,大家自然会把更多投资放到人民币资产上来,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不断提高,这都有利于支撑汇率。 钮文新补充称,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的理由,因为经济并没有出现使之贬值的动力,疫情过去了,经济恢复了,汇率也会回来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贬值升值都是双刃剑,应该尽可能保持汇率稳定。 罗志恒分析,关于汇率不同群体诉求是不同的,例如在进口、出国等因素影响下,人们的态度都会转变。但是2023年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态势,预计在6.8附近。 钮文新也指出,希望在6.8附近能够稳定,稳定了以后企业预期才能稳定。“如果不稳定的话,不管升值还是贬值,大家心里都慌,贬值的时候出口,趁着贬值多赚钱;升值的时候快点进口,趁着升值能够多赚几个钱,但这种东西都是非常浮躁的”。 不存在所谓3%赤字率警戒线问题,财政空间在持续收窄 今年1-11月,中国全口径财政赤字7.75万亿,去年只有3.71万亿。有人预计今年财政赤字可能达到10万亿,怎样面对如此巨大的财政赤字缺口?是不是还要发一些特别国债,用时间慢慢消化它? 罗志恒表示,3%赤字率问题和特别国债问题,并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在于政府收支差通过什么方式来弥补。如果有更多存量资金盘活,历史结余资金使用,赤字率可以压下来一点,就可以不到3%。2023年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把稳增长上升到更加重要的高度,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就不需要发特别国债。 具体到2023年赤字率,罗志恒坦言应该会突破3%,因为可以盘活的资金体量相对而言没那么大了,赤字率估计可能会突破3%或者3.5%。 罗志恒强调,国际上不存在所谓3%赤字率警戒线问题,“如果把政府所有的收支活动放在一块,我们的赤字率早就接近10%了,跟3%早就没有半毛钱关系了,把铁道债、城投债、政策性金融债加起来,基本就是10%的水平。”罗志恒补充,关键在于通过什么方式来弥补,而不是揪住那个点不放。如果单纯把赤字率控制在3%以下,可以专项债发得高高的,专项债反正不计入赤字。 对于中国而言,未来还有没有财政空间?罗志恒表示,总体看财政空间是有的,但是空间在持续收窄。 当前中国财政形势收支矛盾在加剧,区县政府这一级面临流动性风险和财政重整风险,应该说财政形势是紧平衡和负重前行。 同时,我们面临一些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问题。比如房地产出现风险财政去兜底,去保交楼。金融风险出现问题,比如河南村镇银行出现问题怎么办,垫付了几百亿资金。金融风险财政化,城投风险财政化,通胀风险财政化,对财政空间形成制约。 有利的方面看,我国有大量公有资产,对财政空间是有利的。从货币金融环境看,目前整体利率水平和美国持续加息相比,有利于我们发债。 钮文新补充称,看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不能从绝对规模上进行静态考量,而应该在不断变化的过程考量它的风险。 地方债务规模不是问题关键,关键在于发债支出效率和结构 关于房地产,夏乐指出,房地产政策转向保交楼,如果政策目标是不出现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话,目前的转向是有效的。夏乐指出,长效机制还是要坚持,不应该再去刺激房地产,“房住不炒”作为金科玉律应该坚持。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在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就是因为它们看到房价过度炒作是给金融体系、经济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罗志恒分析,房地产市场到2023年下半年可能会逐步企稳,但是中长期向下的拐点已经到来。原因在于劳动年龄人口,或者说主力购房人群人口在2010年见顶并持续回落。这两个见顶,意味着房地产需求没那么大了,转向了结构改善、品质提升。 房地产市场政策已经在回暖,但是城投债并不乐观,很多地方城投债已经开始违约。这些问题会对整个地方财政、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都会有一系列影响。 近日,贵州遵义最大城投——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披露的银行贷款重组方案引起广泛关注。根据重组协议,155.94亿元银行贷款重组后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调整为3%/年~4.5%/年,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 罗志恒表示,只要是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通过展期降息问题都不大,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罗志恒指出,遵义道桥的例子,反映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以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宏观财政汲取能力下行,支出责任刚性范围扩大,以及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使得财政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中央转移支付还不能弥补缺口。 这些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和退税,宏观税负持续下行,财政汲取能力持续下行。政府支出责任刚性程度却在上升,过去单一考核GDP,现在环境保护、精准脱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都要做。大疫三年,面临诸多经济社会风险问题,房地产风险、金融风险都要财政兜底,最后转嫁成为财政风险。 怎么看待地方债务风险问题?罗志恒指出,地方债务规模不是问题关键,关键在于发债支出效率和结构是什么样的,以及整个债务的期限结构,会不会出现期限错配导致违约问题。如果借的是长款,干的活是短期的,这没有任何问题,不会出现违约的问题。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罗志恒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和市场关系。现在的情况是事业单位既不是市场化,也不是行政单位,有大量靠财政供养的人员。 罗志恒也表示,我们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短期内会涌现出地方政府债务比较突出的问题,“人家西方几百年走到现代化,我们改革开放才四十年”。这跟粗放型增长模式有较大关系。中国是不缺资金,缺的是资本,如果资本市场起来,就不用通过债务驱动经济发展,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债务问题。 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转移支付应跟着人走 中国地域辽阔,省与省之间资源禀赋、经济强弱都不一样。如何通过财政努力,使发展更加平衡,这是一个重大问题。过去,更多看到的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来会有哪些手段? 罗志恒指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一是转移支付跟着人走,二是把重心上移,由省级政府来确定这种区域均衡。 区域均衡发展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人按在那里,再把资金资源转移过来;另一种是,人留在不同区域,转移支付跟着人走。过去因为农村弱,所以转移支付给农村;因为中西部比较弱,所以转移给中西部地区。未来理念需要改变,要让转移支付跟人挂钩,做到教育、医疗、养老人均公共服务均衡。 夏乐对此补充称,长期福利跟着人走,例如发消费券,地方政府应该照顾到所有居民,而不仅是户籍居民,只要在你的城市生活、做出贡献,就应该得到福利。在技术上我们也有很多优势,简单一个按钮直接可以把补贴发到个人账户。 钮文新表示,转移支付跟着人走,但是可能带来西部更加空心化的问题。人都跑到东部来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他认为,这些问题都在探讨之中,应该进一步讨论清楚。 供给和需求应该兼顾,对中小企业扶植不宜过早退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从整个经济战略的全局出发定了今年应该在内需方向多发力,而且要把扩大消费摆在很重要的优先位置。 夏乐指出,在中央政府层面全国性地给老百姓发现金,现在看好像遇到一些障碍,不排除未来地方政府层面有能力、有意愿的多做一点。此外,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植不宜过早退出,因为存在疫情的不确定性,不能让一些小企业倒在黎明前。 夏乐还特别强调,如果在需求侧做了刺激,在供给侧什么都不做,可能会加大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就需要供给和需求兼顾,在供给侧充分照顾这些中小企业。 罗志恒表示,对于
中
国
经
济
而言,最大的韧性就在于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如何起来?只需要给市场主体提供一个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中
国
经
济
就能够起来。 要解决消费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稳增长和稳就业。可以做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进一步调整房地产政策,对互联网行业规范的同时还要促进其发展。“这样就业起来了,消费就会自发释放,都不需要刺激,花钱买快乐的事情谁不愿意干。”罗志恒强调。
lg
...
金融界
2023-01-10
决策分析:美国股市“先扬后抑” 美联储官员再次暗示更高利率 市场关注周四CPI数据
go
lg
...
政策的变化以及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将盖过
中
国
经
济
重新开放带来的积极影响。 尽管如此,经济收缩威胁的上升并没有阻止美国公司在自己的股票上投入巨资。根据Birinyi Associates的数据,美国公司宣布2022年回购金额达到创纪录的1.2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 企业消息方面,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推动用本土组件替换其设备内部的芯片,其中包括在2025年放弃博通公司的关键部件。杰富瑞金融集团表示,在交易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利润大幅下滑,这似乎势必会削弱华尔街的一个关键利润引擎。 在其他地方,在对中国重新开放的乐观情绪和美元疲软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的股票进入牛市。MSCI新兴市场指数周一上涨2.5%,从10月24日的低点涨幅超过20%。 下一个交易日焦点、风向标: 13:30美国上周API原油库存变化(万桶)(至0106) 16:30澳大利亚11月季调后零售销售(月率) 16:30澳大利亚第1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 主要货币走势分析: 欧元:欧元/美元收涨,收报1.0727,涨幅0.83%。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0781,进一步阻力位于1.0833,关键阻力位于1.0906;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0656,进一步支撑位于1.0583,更关键支撑位于1.0531。 英镑:英镑/美元收高,收报1.2183,涨幅0.80%。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2241,进一步阻力位于1.2300,关键阻力位于1.2390;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2091,进一步支撑位于1.2001,更关键支撑位于1.1942。 日元:美元/日元收低,收报131.833,跌幅0.17%。技术面上,汇价上行的初步阻力位于132.585,进一步阻力位133.289,关键阻力位于133.922;汇价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131.248,进一步支撑位于130.615,更关键支撑位于129.911。
lg
...
埃尔文
2023-01-10
【1月10日Choice早班车】高盛唱多中国资产:预计MSCI中国指数将上涨15%
go
lg
...
元汇率累计上涨超过6%。业内人士表示,
中
国
经
济
修复、外资流入、季节性结售汇因素是此轮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的原因。2023年,在上述因素支撑下,人民币汇率将以双向波动的走势为主,并有望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 国家发改委:1月3日~6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93∶1,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证券日报:一段时期以来,光伏制造各环节产能均保持增长,特别是光伏电池,扩产迅速。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球碳中和趋势加速,不仅传统企业大幅扩产,跨界资本也大量涌入光伏行业。然而,在争先恐后的产能扩张推动下,制造端和产品端正趋于同质化,这也预示着光伏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未来机遇将与挑战并存。 央视新闻:从2022年10月下旬到2023年1月9日,本次禽流感流行季期间,日本23个一级行政区的养鸡场等设施已报告禽流感疫情56起,扑杀处理禽类总数约998万只,感染规模和扑杀处理数量均超过了此前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间的最高纪录。 上证报: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呼吸机的需求大增。广东、四川、云南、宁夏等地医院近期发布了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紧急采购公告。近一周共有10条采购需求。近一个月则有72条采购需求,较去年同期的53条明显增多。 Trend Force:由于消费需求疲弱,存储器卖方库存压力持续,仅三星在竞价策略下库存略降。预估2023年第一季DRAM价格跌幅可因此收敛至13%-18%,但仍不见下行周期的终点。其中,PC及Server DRAM跌幅仍是近两成左右;Mobile DRAM在获利空间最为压缩的现况下,是跌幅收敛较明显的品项。 财联社:近日,全球航运咨询公司Alphaliner发布的数据显示,按集装箱运力排名前五大集装箱航运巨头共控制着1690万标准箱的运力,占全球运力的64.3%。据公开数据显示,未来两年新船交付量暴增,2023年新增运力240万TEU,2024年更达到280万TEU.因此,业内预计,未来2年集运行业将持续处在严重的供给过剩,全球各大集运公司需要扩大降速、减班、拆船从而缩减运力。 证券日报:多位专家表示,此前受制于资金、负债率等条件限制,行业收并购进程缓慢。自2022年11月份以来,支持房企融资的政策频繁出台且快速落地,部分稳健型房企不再持观望态度,加快启动并购重组方案。同时,部分出险房企抓住机会加快资产处置、提升资金回笼速度。预计2023年行业有望迎来并购重组大年。 券商中国:在展望全年需求上,国内外机构都已上调了中国大豆进口量预测,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于年度进口预测更为乐观,预计大豆进口量达到9500万吨。环顾全球市场,新年国际大豆产量预估为3.91亿吨,为历史最高值,但是全球谷物库存仍然在十年来最低水平,全球供需格局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财联社:截至目前,已有7部电影确认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流浪地球2》想看人数超过90万,位列第一,《满江红》和《无名》分别以52.3万和39.3万的想看人数排在二、三位。多家机构预测,《流浪地球2》的预测总票房为28亿-38亿元;《满江红》预测总票房为15亿-20亿元。 财联社:随着全国主要城市多数已度过感染高峰,近期“大热”的中药材市场也出现新的变化。随着药材生产、流通环节恢复,药厂备料逐步到位,清热解毒类中药材价格经历前期大涨后开始“退潮”,止咳化痰类药材走货量则持续走高,临近春节,中药材市场供需热度不减。 财联社:近日,大量发热人群涌入乡村诊所、镇卫生院,而这也带动了大输液品种的用量,相关企业近期订单猛增。不过专家表示,虽然近期大输液需求暴增,但我国大输液药物属于高度规范药物,生产企业众多,产能拓展容易,预计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价格波动和大范围缺货的情况。 天齐锂业:公司旗下子公司计划约1.36亿澳元(6.32亿元人民币)购买澳大利亚上市公司Essential Metals Limited(ESS)的100%股权,从而拥有Pioneer Dome锂矿项目100%所有权。收购ESS将有助于扩充公司锂矿资源储备,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与国际化业务规划的需求。 长安汽车:公司2022年12月汽车销量25.58万辆,同比增加43.69%;2022年1-12月,长安汽车销量234.62万辆,同比增加1.98%。自主品牌新能源2022年12月销量45225辆,同比增加202.21%;2022年1-12月累计销量27.12万辆,同比增加150.06%。 金钼股份: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在12.5亿元至14.5亿元之间,同比上升约153%至193%。报告期内,国内外钼市场价格持续向好,主要钼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公司积极组织安排生产,优化产品结构,抢抓市场机遇,挖潜增效,产品盈利能力有效提升,业绩同比大幅上升。 广生堂:公司创新药控股子公司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口服小分子广谱抗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1类创新药GST-HG171(拟定中文通用名“泰阿特韦”)联合利托那韦(合称“泰中定”)完成并获得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总结报告。公司已全面启动泰中定的Ⅱ/Ⅲ期关键性注册临床研究,目前正在全国30余家中心招募受试者。 东尼电子:公司子公司东尼半导体与下游客户T签订《采购合同》,约定东尼半导体2023年向该客户交付6英寸碳化硅衬底13.50万片,含税销售金额合计6.75亿元;2024年、2025年分别向该客户交付6英寸碳化硅衬底30万片和50万片。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到1.1亿元,同比增加199.28%到229.20%。 桂冠电力:计划投资建设广西柳州市柳城古砦光伏发电项目、建始县高坪镇(一期)5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共2个光伏项目,合计项目总投资额约6.298亿元。 科达制造:控股子公司福建科达新能源拟新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科达新能源,开展年产5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 晶科科技:近日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签订《200MW 风力发电项目招商引资协议》,公司拟在五大连池市投资建设200MW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2年。 康缘药业:独家品种散寒化湿颗粒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列为轻型和中型患者推荐用药;独家品种热毒宁注射液被该方案列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推荐用药;藿香正气多剂型品种被该方案列为轻型患者以及儿童轻型和中型患者推荐用药。 沪深股市:1月9日,沪指涨0.58%,报3176.08点;深成指涨0.73%,报11450.15点;创业板指涨0.75%,报2440.37点。贵金属、教育、电机、酿酒板块领涨,航天航空板块领跌。 中国证券报:2022年四季度券商相对于大金融其他行业滞涨明显,估值仍在底部。2023年一季度流动性或偏宽,市场交易量有望触底回升,券商板块低估值和股市带来的盈利弹性有望催化券商板块贝塔机会。 财联社:1月9日,金属类概念股集体走高,有分析预计,在新能源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能源金属的旺盛需求或将持续。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重视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历史性投资机遇,重点关注强需求弱供给格局的新能源金属和受益于产业升级和国产的金属新材料。 瑞银证券:增量资金将提振A股表现,预计未来半年公募和私募将分别有约3000亿元的资金进入市场,预计全年北向资金将净流入2000亿元以上。预计A股的盈利增长将从2022年的4%回升至2023年的15%。建议超配休闲服务、家用电器、食品饮料、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和计算机,低配银行、能源、基础材料、机械、传媒和农林牧渔。 上证报:基于对2023年市场有望迎来底部回升的整体预判,基金经理积极备战新年投资,密集调研上市公司。截至1月6日,公募基金新年以来调研上市公司的次数达到1829次,涉及上市公司119家。从行业分布来看,公募基金调研热度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 美股:道指收跌0.34%,报33517.65点;纳指收涨0.63%,报10635.65点;标普500指数跌0.08%,报3892.09点。 欧股:德国DAX30指数收涨1.25%,报14792.83点。法国CAC40指数收涨0.68%,报6907.36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33%,报7724.94点。 亚太股市:1月9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1.89%,报21388.34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涨3.15%,报4570.72点。日本股市因成人日休市一日。韩国KOSPI指数收涨2.63%,报2350.19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03:00收报6.7730元,较上周五夜盘收盘上涨505点。 黄金:COMEX 2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收涨0.4%,报1877.8美元/盎司。 原油:WTI 2月原油期货收涨1.17%,报74.63美元/桶。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涨1.37%,报79.65美元/桶。 日本厚生劳动省:随着日本第八波新冠病毒感染浪潮的持续蔓延,日本新冠死亡人数已经逼近了6万大关。近一个月来日本新冠死亡人数呈现了明显的激增势头。日本新冠死亡人数突破5万大关是在不久前的上月初,这也预示着日本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死亡人数就再度攀升了近1万例,这一攀升速度明显超过了之前历次的疫情高峰纪录。 财联社:美联储戴利表示,不需要看到通胀降至2%后再停止加息;要找到暂停加息的峰值具备很大的挑战性;5%-5.25%的利率峰值是合理的,可能会是这个水平;FOMC在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上既可能加息25个基点,也可能会加息50个基点。 瑞士央行:2022年的年度亏损将达到1320亿瑞士法郎,是115年历史上最大的亏损,原因是股市下跌和固定收益市场受到冲击。 高盛集团:正着手进行堪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预计将在本周中期启动这一程序,受影响的总人数不会超过3200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裁员可能来自核心的交易和银行部门。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0
1月10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主要受
中
国
经
济
快速恢复、跨境资本大幅流入以及季节性结售汇因素的叠加推动。自去年1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实现大幅反弹,当前已升破6.8关口回归至去年8月前的水平。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势大概率将保持双向波动,但总体上将持续走强。 淡季需求偏弱 碳酸锂吨价降至50万元关口 相对供给端,需求端企业的季节修整和短期对后市的观望态度,是导致锂盐价格短期较大幅度回落的关键因素。目前,业内普遍看好锂盐价格在节后企稳。不过放眼中期,业内对锂盐价格走势的分歧较大,关键的观察点在于今年下半年锂矿产能的释放情况。 超70家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 背后原因及合理性引关注 岁末年初,在2022年年报披露即将拉开帷幕前夕,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宣布变更审计机构。监管层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多家公司因此收到问询函,变更原因、原审计机构是否有异议、新聘会计师事务所资质等问题是焦点所在。 2022年集合信托成立规模降逾两成 房地产信托待回暖 2022年全年集合信托产品累计成立32178款,同比增加0.98%;成立规模13093.91亿元,同比下滑24.97%。记者注意到,融资类业务规模的持续压降,使得2022年集合信托市场出现显著转变——非标信托产品比重下滑,标品信托产品比重上升,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成立规模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证券日报 五大首席前瞻:今年国内物价走势延续温和状态 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2022年1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大多数首席预计,2022年12月份,CPI同比或小幅上涨,PPI跌幅有所收窄。展望2023年,在消费复苏拉动下,通胀水平会持续回升,CPI增长中枢或高于去年,但增长趋势或较为温和。 黄金期现价格同步走高 消费者购金热情不减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黄金消费再次升温。记者综合多家金店的当日黄金价格报价、优惠力度以及金饰工费加总计算后发现,目前,克重类黄金饰品单价约在450元/克以上。而这一价格水平较去年同期高出50元/克左右。 政策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建设光伏项目 加速企业“光伏+”进程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大基地项目建设情况来看,体现了新型能源体系的落地,新项目多采用互补模式建设,如风电与光伏的能源互补、光伏与储能、制氢结合等,以及光伏和其他产业的协同。 7部新片角逐春节档 客流回升票房有望加速回暖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近一周,《深海》《交换人生》《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等多部影片“官宣”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截至2023年1月9日,春节档新片增至7部,涵盖科幻、喜剧、动画、体育主旋律等多个题材。 人民日报 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的一年,国资国企改革如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有哪些进一步举措?今年重点工作应该怎样发力?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银行“开门红”:大额存单火爆 净息差仍承压 多家理财经理向记者反映,去年以来,存款利率多次下调,整体来看,存款利率下降的趋势仍将持续,银行高息揽储的营销手段失灵。不过,存款利率回调趋势下,现在不存未来利率只会更低,并且经历了银行理财去年破净的洗礼,客户还是偏向将大部分资产放入更为稳妥的存款,拉存款压力相对并不大。 市场剧烈震荡 面板产业何时复苏? 2022年,面板行业经历了历史性起伏。终端需求出乎意料的低迷、面板价格急剧的下滑,都为行业带来寒意。不过,目前业内的共识是,2023年下半年需求有望逐步回暖,2024年将进入复苏阶段。而2023年上半年仍是处于淡季,厂商们的举措也趋于保守谨慎,更重视经营持续性和实际盈利状况。 第一财经 国家卫健委明确救治重点: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日前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与2022年3月15日推出的第九版新冠诊疗试行方案相比,最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强调关口前移,同时对重症、危重病例的诊断标准和预警指标,住院患者出院要求等做出调整。 2023年压力不小 房企到期债务逼近万亿大关 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2023年房企偿债压力较大,年内房企到期信用债及海外债合计9579.6亿元,相比上年多700亿元,房企偿债规模有增无减,其中信用债占比65.9%,海外债占比34.1%。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融资已开始出现回暖趋势。 经济参考报 提升新基建水平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表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倍增效应。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建造、工业互联、智慧社区、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转型实践和数字生态的营造,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探索。 开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近300亿元 外资机构普遍看多中国资产 伴随着
中
国
经
济
的复苏预期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回升与A股市场的强势表现,海外“真金白银”正在加速流向中国资产。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已持续净买入近300亿元。与此同时,投资中国股票的海外ETF也迎来了资金的大幅流入,包括消费、互联网等行业在内的多只中国企业股票获得外资加仓。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0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1月10日周二
go
lg
...
元汇率累计上涨超过6%。业内人士表示,
中
国
经
济
修复、外资流入、季节性结售汇因素是此轮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的原因。2023年,在上述因素支撑下,人民币汇率将以双向波动的走势为主,并有望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 智联招聘:发布《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展示国内38个核心城市之中,企业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招聘薪酬水平。四季度疫情升级,招聘规模减少的同时,刚需岗位比例上升,带动平均招聘薪资走高至10558元,环比上涨3.8%。 沈阳:2023年1月10日至2月28日期间,面向在沈个人消费者,组织发放1亿元新春消费券。本次新春消费券分为汽车消费券、家电消费券、综合消费券、餐饮消费券等四种消费券,发放总额1亿元。其中:汽车消费券4000万元,家电消费券1500万元,综合消费券3000万元,餐饮消费券1500万元。 国家发改委:1月3日~6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93∶1,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证券日报:一段时期以来,光伏制造各环节产能均保持增长,特别是光伏电池,扩产迅速。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球碳中和趋势加速,不仅传统企业大幅扩产,跨界资本也大量涌入光伏行业。然而,在争先恐后的产能扩张推动下,制造端和产品端正趋于同质化,这也预示着光伏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未来机遇将与挑战并存。 财联社:近日,全球航运咨询公司Alphaliner发布的数据显示,按集装箱运力排名前五大集装箱航运巨头共控制着1690万标准箱的运力,占全球运力的64.3%。据公开数据显示,未来两年新船交付量暴增,2023年新增运力240万TEU,2024年更达到280万TEU.因此,业内预计,未来2年集运行业将持续处在严重的供给过剩,全球各大集运公司需要扩大降速、减班、拆船从而缩减运力。 证券日报:多位专家表示,此前受制于资金、负债率等条件限制,行业收并购进程缓慢。自2022年11月份以来,支持房企融资的政策频繁出台且快速落地,部分稳健型房企不再持观望态度,加快启动并购重组方案。同时,部分出险房企抓住机会加快资产处置、提升资金回笼速度。预计2023年行业有望迎来并购重组大年。 中物联:受国内政策利好、经济复苏预期和下游消费信心增强带动,2022年12月份全国重点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涨。其中,铁矿石现货、铁矿石期货和螺纹钢期货,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5.74%、10.89%和10.38%。 证券时报:2023年国内疫情封控政策将进一步放开,物流供应链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恢复,但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欧美需求大幅回落,这将导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低速增长。新年集运市场新船下水压力较大,市场难有大幅上涨动力。 每日经济新闻:临近春节,招聘网站上各种招募快递员的帖子多了起来,薪酬也远高于平时,有的甚至已经达到了双11等电商大促期间的水平。上海某顺丰网点负责人则表示,在各类补贴下,预计春节留岗快递员一天收入能达千元以上。 券商中国:在展望全年需求上,国内外机构都已上调了中国大豆进口量预测,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于年度进口预测更为乐观,预计大豆进口量达到9500万吨。环顾全球市场,新年国际大豆产量预估为3.91亿吨,为历史最高值,但是全球谷物库存仍然在十年来最低水平,全球供需格局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财联社:截至目前,已有7部电影确认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流浪地球2》想看人数超过90万,位列第一,《满江红》和《无名》分别以52.3万和39.3万的想看人数排在二、三位。多家机构预测,《流浪地球2》的预测总票房为28亿-38亿元;《满江红》预测总票房为15亿-20亿元。 财联社:随着全国主要城市多数已度过感染高峰,近期“大热”的中药材市场也出现新的变化。随着药材生产、流通环节恢复,药厂备料逐步到位,清热解毒类中药材价格经历前期大涨后开始“退潮”,止咳化痰类药材走货量则持续走高,临近春节,中药材市场供需热度不减。 财联社:近日,大量发热人群涌入乡村诊所、镇卫生院,而这也带动了大输液品种的用量,相关企业近期订单猛增。不过专家表示,虽然近期大输液需求暴增,但我国大输液药物属于高度规范药物,生产企业众多,产能拓展容易,预计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价格波动和大范围缺货的情况。 英国《卫报》:英国政府证实,为减少污染,英格兰将禁止使用塑料餐具、盘子、包装盒等一次性用品。英格兰每年消耗约11亿个一次性盘子和42.5亿件一次性餐具,其中只有10%在使用后得到回收。 乌鲁木齐: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的22条措施》。其中提到,2023年首次购买本市辖区范围内,面积130平方米(含)以内新建商品住房的,按税法规定缴纳契税并取得税务部门开具的契税完税凭证的纳税人,契税金额的50%由财政资金给予补贴。 财联社:在多项优化房企融资环境的政策出台后,房地产融资出现翘尾行情。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1018亿元,环比增加84.7%,同比增加33.4%,这是2022年内首次单月融资规模突破千亿。 天齐锂业:公司旗下子公司计划约1.36亿澳元(6.32亿元人民币)购买澳大利亚上市公司Essential Metals Limited(ESS)的100%股权,从而拥有Pioneer Dome锂矿项目100%所有权。收购ESS将有助于扩充公司锂矿资源储备,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与国际化业务规划的需求。 长安汽车:公司2022年12月汽车销量25.58万辆,同比增加43.69%;2022年1-12月,长安汽车销量234.62万辆,同比增加1.98%。自主品牌新能源2022年12月销量45225辆,同比增加202.21%;2022年1-12月累计销量27.12万辆,同比增加150.06%。 金钼股份: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在12.5亿元至14.5亿元之间,同比上升约153%至193%。报告期内,国内外钼市场价格持续向好,主要钼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公司积极组织安排生产,优化产品结构,抢抓市场机遇,挖潜增效,产品盈利能力有效提升,业绩同比大幅上升。 广生堂:公司创新药控股子公司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口服小分子广谱抗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1类创新药GST-HG171(拟定中文通用名“泰阿特韦”)联合利托那韦(合称“泰中定”)完成并获得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总结报告。公司已全面启动泰中定的Ⅱ/Ⅲ期关键性注册临床研究,目前正在全国30余家中心招募受试者。 东尼电子:公司子公司东尼半导体与下游客户T签订《采购合同》,约定东尼半导体2023年向该客户交付6英寸碳化硅衬底13.50万片,含税销售金额合计6.75亿元;2024年、2025年分别向该客户交付6英寸碳化硅衬底30万片和50万片。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到1.1亿元,同比增加199.28%到229.20%。 桂冠电力:计划投资建设广西柳州市柳城古砦光伏发电项目、建始县高坪镇(一期)5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共2个光伏项目,合计项目总投资额约6.298亿元。 科达制造:控股子公司福建科达新能源拟新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科达新能源,开展年产5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 晶科科技:近日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签订《200MW 风力发电项目招商引资协议》,公司拟在五大连池市投资建设200MW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2年。 康缘药业:独家品种散寒化湿颗粒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列为轻型和中型患者推荐用药;独家品种热毒宁注射液被该方案列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推荐用药;藿香正气多剂型品种被该方案列为轻型患者以及儿童轻型和中型患者推荐用药。 沪深股市:1月9日,沪指涨0.58%,报3176.08点;深成指涨0.73%,报11450.15点;创业板指涨0.75%,报2440.37点。贵金属、教育、电机、酿酒板块领涨,航天航空板块领跌。 沪深港通:1月9日,北向资金净买入77.0亿元。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分别获净买入14.49亿元、13.23亿元、9.89亿元。拓普集团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3.12亿元。 龙虎榜:1月9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英飞拓,为1.3亿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券共涉及26只,其中13只个券(2只可转债)被机构净买入,优彩转债被买入最多,为8477.06万元。另外13股被机构净卖出,建发股份被卖出最多,为4.23亿元。 融资融券:截至1月6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442.0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8.6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491.4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0.58亿元;融券余额为950.5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9亿元。 证券时报:1月9日沪指走高连续六日收阳,近期市场由弱转强主要受高频经济数据修复、政策支持加力、市场交投恢复、中外增长预期差异等因素影响。向前看,考虑到反弹后A股整体估值仍不高,尚处于历史低位,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随着疫情影响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今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报:2022年四季度券商相对于大金融其他行业滞涨明显,估值仍在底部。2023年一季度流动性或偏宽,市场交易量有望触底回升,券商板块低估值和股市带来的盈利弹性有望催化券商板块贝塔机会。 财联社:1月9日,金属类概念股集体走高,有分析预计,在新能源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能源金属的旺盛需求或将持续。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重视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历史性投资机遇,重点关注强需求弱供给格局的新能源金属和受益于产业升级和国产的金属新材料。 财联社:就2023年第二周新发基金的整体情况来看,新基金发行热情整体回落。不过,从2023年首周市场表现来看,业内基于对2023年行情可能的演绎方向判断,仍有针对性地看好未来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态势。 美股:道指收跌0.34%,报33517.65点;纳指收涨0.63%,报10635.65点;标普500指数跌0.08%,报3892.09点。 欧股:德国DAX30指数收涨1.25%,报14792.83点。法国CAC40指数收涨0.68%,报6907.36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33%,报7724.94点。 亚太股市:1月9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1.89%,报21388.34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涨3.15%,报4570.72点。日本股市因成人日休市一日。韩国KOSPI指数收涨2.63%,报2350.19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03:00收报6.7730元,较上周五夜盘收盘上涨505点。 黄金:COMEX 2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收涨0.4%,报1877.8美元/盎司。 原油:WTI 2月原油期货收涨1.16%,报74.63美元/桶。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涨1.37%,报79.65美元/桶。 日本厚生劳动省:随着日本第八波新冠病毒感染浪潮的持续蔓延,日本新冠死亡人数已经逼近了6万大关。近一个月来日本新冠死亡人数呈现了明显的激增势头。日本新冠死亡人数突破5万大关是在不久前的上月初,这也预示着日本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死亡人数就再度攀升了近1万例,这一攀升速度明显超过了之前历次的疫情高峰纪录。 财联社:美联储戴利表示,不需要看到通胀降至2%后再停止加息;要找到暂停加息的峰值具备很大的挑战性;5%-5.25%的利率峰值是合理的,可能会是这个水平;FOMC在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上既可能加息25个基点,也可能会加息50个基点。 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月9日,英国政府宣布下阶段能源补贴计划,对企业的能源补贴减少至55亿英镑。新计划将自2023年4月起实施,持续至2024年3月。英国政府2022年9月宣布对企业用户使用的电力和天然气设定价格上限,对供应商补偿相应差价。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上周做空美元的押注增至30457份合约,为2021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掉期合约显示,市场目前预计美国货币政策利率峰值将在5%以下,低于上周五非农数据公布后的5.06%。 吉尼斯世界纪录: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自2021年11月以来净资产损失近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万亿元),一举打破了历史上个人财富损失最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财联社:随着中国优化防疫政策和美元走软吸引投资者重返亚洲地区,亚洲基准股指有望进入技术性牛市。而分析师们预计,今年亚洲股市有望跑赢全球股市。本周一,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太指数(MSCI亚太指数)攀升1.6%,从10月24日的低点已累计上涨逾20%。这一里程碑标志着MSCI亚太指数的逆转,从技术面看,累计上涨20%意味着进入技术性牛市。 Shibor:1月9日,隔夜shibor报0.6710%,上涨13.2个基点;7天shibor报1.7290%,上涨14.9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3310%,下跌0.4个基点。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0
上一页
1
•••
884
885
886
887
88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金融时报独家:中国已为与特朗普的贸易战准备强有力反制措施
lg
...
中国突传重磅信号!香港持牌交易所:特朗普将推动“中国2年内恢复支持比特币”
lg
...
美联储12月降息恐“泡汤”!美指暴拉近30点 “恐怖数据”大超预期,消费者韧性依旧
lg
...
特朗普交易也招架不住了!市场风向突变,都怪这个男人 黄金跌麻了
lg
...
【直击亚市】中国突传重大利好!财政细节恐等到12月,鲍威尔给美元泼冷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76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57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