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香港论坛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PPI强化暂停加息预期,纳指生物科技四连涨,资金再度增仓ETF!AI赋能创新药能否再腾飞?
go
lg
...
涨势,收涨2.94%。 其他成份股中,
阿斯利
康
涨近2%,Roivant Sciences涨超1%,安进(AMGEN)、福泰制药(VERTEX)、阿里拉姆制药等涨幅居前,因美纳(ILLUMINA)、因塞特医疗(INCYTE)跌超1%。 主流ETF方面,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7月13日再度获资金增仓超200万元,近5日累计获资金净流入超1000万元,近20日内资金累计增仓金额超3000万元,净流入率高达35.72%! 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是全市场唯一复制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ETF,汇聚全球顶尖创新药龙头,为投资者提供了与A股医药周期互补的风险分散标的,正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消息面上,
阿斯利
康
的Enhertu在中国获批,成为首个针对HER2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HER2靶向疗法。Enhertu是一种靶向HER2蛋白的抗体药物共轭物(ADC),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 这一批准是基于III期DESTINY-Breast04临床试验的数据。试验数据显示,与医生选择的化疗相比,该疗法将疾病进展或病逝风险降低了一半,并将中位总生存期提高了6个月以上。 “此次获批是中国乳腺癌分类和治疗方式的重要进步,支持了我们将Enhertu带给全球更多患者的愿景。”
阿斯利
康
肿瘤事业部执行副总裁Dave Fredrickson表示。 【加息预期继续降温,创新药有望迎来反弹】 从产业发展逻辑上看,生物科技产业浪潮来自技术突破,技术研发对于融资需求较高,故美股创新药板块对利率敏感,若利率是处于下行,或加息预期放缓,成长风格中前期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也有望迎来一波反弹。 而日前发布的美国6月CPI与PPI数据都强化了市场对FOMC接近结束加息周期、利率巅峰降至的预期。 东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朱国广在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中认为,“美股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近 20 年共出现 4 次周期性较强的回调,分别为 2001 年、2008 年、2015 年和 2021 年。”叠合各个周期的走势规律,参照过往周期行情的变化,朱国广认为,“当前时点”的美股生物科技板块也正处于 2021 年以来的回调周期底部区间,随着明年(2023年)FOMC加息放缓,在 2023 年有望在加息结尾处迎来上扬的行情。 【AI技术入场创新药,注入创新活水】 7月12日美股收盘,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暴涨超78%。Recursion此前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并获得英伟达5000万美元投资。 回归到行业基本面,AI技术大体能够从两方面赋能制药行业: (1)AI技术带给制药行业最显著的提升就是药物发现、研发效率的提高。在传统的制药模式中,药物结构设计高度依赖专家经验,筛选失败率高、投资回报率下降。通常来说,一款新药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元,研发周期超过10年。而生成式AI则能够在药物发现中根据有关目标结构的信息创建分子,预测候选药物元素,并为特定目标生成化学实体,推动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阶段效率提升,从4-6年降低至1-3年,甚至更短。 (2)生成式AI创造新的药物方向。此前DeepMind公司与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合作开发的AI系统AlphaFold能够预测出超过100万个物种的2.14亿个蛋白质结构,几乎涵盖了地球上所有已知蛋白质。 目前,海内外AI巨头和制药公司纷纷投入AI制药赛道。如知名疫苗厂商莫德纳(Moderna)今年4月宣布与IBM合作,双方将合作利用生成式AI和量子计算来推进mRNA技术;谷歌、英伟达等硅谷大厂也陆续推出AI模型、工具及云服务等,来帮助制药公司加速药物的发现和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14
CPI降温引爆美股,AI芯片霸主英伟达再创收盘新高!马斯克也要加入AI赛道?纳指100ETF(159660)涨超1%强势三连阳!
go
lg
...
A疫苗巨头莫德纳涨超3%,超威半导体、
阿斯利
康
、英特尔涨超2%,德州仪器、谷歌、亚马逊、高通、微软、迈威尔科技涨超1%,苹果涨0.9%,Booking、Zoom微涨;eBay跌超1%,爱彼迎微跌。热门中概股连续三日强劲上涨,拼多多涨超6%,京东涨近4%。 热门ETF方面,主打低费率的纳指100ETF(159660)今日上涨1.25%,强劲三连阳,逼近前高!技术面上一举突破5日、10日均线!福利提示:纳指100ETF管理费0.5%/年,托管费0.15%/年,明显低于市场主流费率! 统计截至2023.7.13上午10:37 根据统计,今年以来美股纳斯达克市场表现优异。截至7月12日,纳斯达克指数年内涨32.99%,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涨近40%,领涨全球主要指数! 安信证券表示,今年以来,美股整体估值持续回升,即将到来的财报季节是令美股复苏牛继续持续下去的关键。整体而言,加息已接近尾声,市场把焦点逐步转为对经济复苏的关注,最近的宏观数据普遍向好,随着下半年企业盈利从拾升轨,股指表现可以期待。 根据方正证券的统计,2010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3.5%、10.3%和9.2%。分解来看,盈利稳定增长是美股长牛的根基,2010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盈利年化增幅分别为14.3%、8.7%和6.3%。 数据来源:Wind,方正证券 纳指100ETF(159660)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之下,目前全世界AI领域布局和积淀最领先、最深厚的科技巨头仍然集中在纳斯达克,比如微软、谷歌、英伟达、Meta等等,这些AI巨头无一例外都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纳斯达克100指数前十大权重占比超59%,龙头属性集中。纳指100ETF(159660)管理费0.5%/年,托管费0.15%/年,明显低于市场主流的费率结构,费率优势明显,省到就是赚到。 (风险提示:以上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不代表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 【始于纳斯达克,更胜于纳斯达克!】 根据公开资料,纳斯达克指数包含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纳斯达克市场自诞生以来成功孵化出了一大批科技巨头,被广泛认为是培育创新型、 科技型、成长型公司最成功的投资市场之一。作为纳斯达克市场的旗舰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长期涨幅明显跑赢纳斯达克指数。自1991年起,纳斯达克100指数30多年来年化收益14.13%,明显高于纳斯达克的11.65%。(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6.30)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1991.1.1-2023.6.30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投资于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纳指10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纳斯达克100指数成份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13
获英伟达投资5000万,AI创新药公司暴涨78%!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开盘跳涨,重回60日线上轨
go
lg
...
)、因美纳(Illumina)超3%,
阿斯利
康
涨超2%,安进收涨0.81%,再生元制药收涨0.22%,吉利德科学收涨0.22%;生物基因收跌0.79%,Argenx跌超2%。 主流ETF方面,7月13日,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开盘应声大涨,截至13日10:00,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涨0.65%。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作为美股创新药代表,荟聚全球顶尖创新药龙头,是全市场唯一复制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ETF。 消息面上,Recursion与英伟达的合作促进了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Recursion的顾问团队包括AI先驱Yoshua Bengio,该公司将使用其超过2.3万TB的生物和化学数据集在英伟达的云平台上训练AI模型。英伟达则可以通过旗下的用于药物发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云服务BioNeMo将这些模型授权给其他生物技术公司。 早在今年5月,Recursion就以8750万美元收购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领域的两家公司,加强了其对人工智能的押注。Recursion计划使用英伟达的软件来支持自己及其合作伙伴关注的医药细分领域,该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括拜耳和罗氏等大型药企。 英伟达在去年9月发布BioNeMo框架,该框架用于训练和部署超算规模的大型生物分子语言模型,用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疾病,并为患者找到治疗方法。以前,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来处理生物数据的科学家一般会训练相对较小、需要自定义预处理的神经网络。而通过BioNeMo,科学家可将其扩展为具有数十亿参数的LLM,捕捉分子结构、蛋白质溶解度等信息。 国金证券研究团队表示,数据、算法和算力是 AI 新药研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 AI 药物研发企业来说,数据和算法的制约更为显著。目前 AI 药物研发主要的数据来源有公开数据与非公开数据。公开数据包括各种文献数据库,公开的项目模拟数据及部分临床数据,常见用于靶点识别的数据库。虽然此类数据容易获取,但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据此进行的模型运算可靠性不足。而非公开数据主要是各制药公司内部项目积累所得,此类数据的精度高,更适合用来做模型的训练和计算,但由于数据属于医药公司的核心资产,保密性强,极难获得。(来源:《国金证券》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技术升级赋能行业应用,AI+发展有望提速)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I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20 年全球医疗 AI 市场规模为 42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增至 345亿美元,2020-2027 年 CAGR 为 35.1%。国信证券认为随着医疗AI市场规模的快速提升,药物研发和医学影像为最大应用领域: 1)AI+药物研发是第一大市场。主要通过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等方式赋能药物研发多个环节,能够解决药物研发过程中多个环节的痛点,减少药物研发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2)AI+医学影像的增速较快。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对医学影像中的病灶进行智能识别和勾画,赋能扫描、图像重建和诊断分析环节,辅助医生完成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早期筛查。 (来源:《国新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医疗领域多场景搭乘AI发展浪潮) 聚焦药物研发领域的未来趋势,中泰证券分析师祝嘉琦认为未来是多种商业模式协同发展的。当前,AI制药可分为 AI SaaS软件服务、AI CRO及AI Biotech三种商业模式。据药智局及蛋壳研究院统计,2022年国内AI制药公司中31%的公司选择兼容其中两种商业模式,只有8%选择仅软件SaaS的商业模式。源于AI制药在算法、算力、数据方面投入较大,且单一路径发展或有一定局限,我们预计未来多种商业模式协同发展有望逐步成为趋势。(来源:《中泰证券》AI 医疗医药,未来已来)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 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13
仿制药巨头晖致大涨3%!美股创新药站上10日均线,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近20日获资金增仓超3300万元
go
lg
...
,吉利德小幅收涨,安进(AMGEN)、
阿斯利
康
、生物基因(BIOGEN)、莫德纳小幅下跌。 主流ETF方面,7月11日,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微跌0.09%,盘中溢价频现,反映资金或逢跌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交所权威数据,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近5个交易日内获资金增仓超1000万元,近20日,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累计“吸金”超3300万元,资金净流入率高达43%! 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是全市场唯一复制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ETF,汇聚全球顶尖创新药龙头,为投资者提供了与A股市场医药类标的周期互补的风险分散标的,正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消息面上,美东时间7月11日,摩根士丹利给予再生元制药和Royalty Pharma股票的增持评级,并对二者表示了乐观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Capital IQ调查的分析师中,再生元制药获得了跑赢大市的平均投资评级。 同时,摩根士丹利相信Royalty Pharma 将表现良好,Royalty Pharma 是生物制药特许权使用费的最大买家。公司积极与生物制药行业内的多家机构和企业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此外,在当地时间本周一(7.10)诺瓦瓦克斯,这家近乎陷入困境的生物技术公司表示,加拿大已经同意支付3.5亿美元用于支付此前计划交付的Covid疫苗,诺瓦瓦克斯股价跳涨。 近期,美股创新药板块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海外市场中,以纳指100代表的海外科技成长股今年已取得较大涨幅,成长股中滞涨的生物科技股、创新医药股潜力空间或更大,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近期受到市场关注。 作为高弹性的成长板块,创新药行情对利率环境高度敏感,考虑到FOMC此轮加息已大概率进入尾声,下半年市场流动性或不再收紧,利于创新药板块估值修复。医药融资有望开启新一轮向上周期,传导到研发、生产端企业订单增速加快可期。 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股生物科技指数多个成分股出现并购重组行为,且多为大型制药企业收购中小型生物创新技术,代表全球医药投融资情绪明显好转,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美股医药与A股医药相关性不到15%,是A股医药投资的有效补充。 机构观点方面,摩根士丹利5月底表示,总体上非常看好美国医疗科技行业的基本面。而对于美股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东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朱国广在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中认为,“美股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近 20 年共出现 4 次周期性较强的回调,分别为 2001 年、2008 年、2015 年和 2021 年。”叠合各个周期的走势规律,参照过往周期行情的变化,朱国广认为,“当前时点”的美股生物科技板块也正处于 2021 年以来的回调周期底部区间,随着明年(2023年)FOMC加息放缓,在 2023 年有望在加息结尾处迎来上扬的行情。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12
微软5000亿收购案迎来转折?动视暴雪放量暴涨逾10%,美股再度集体收涨!纳指100ETF(159660)两连涨!
go
lg
...
达小幅上涨;奈飞、苹果、高通、莫德纳、
阿斯利
康
、德州仪器小幅下跌,超威半导体跌超1%。热门中概股普涨,拼多多涨超1%,京东小幅上扬。特斯拉微涨0.07%,成交245.5亿美元。 热门ETF方面,主打低费率的纳指100ETF(159660)今日微涨0.17%,两连涨,技术面上仍贴合在20日均线附近!福利提示:纳指100ETF管理费0.5%/年,托管费0.15%/年,明显低于市场主流费率! 统计截至2023.7.12下午13:32 值得注意的是,纳指100ETF(159660)近10日吸金合计3870万元,资金加速布局态势明显! 根据统计,今年以来美股纳斯达克市场表现优异。截至7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年内涨31.47%,纳斯达克100指数更是涨幅38.20%,领涨全球主要指数! 国金证券表示,建议长线关注美股科技板块。美国以激进财政政策部分抵消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衰退预期有所修正,尽管“鹰派”言论层出,但CPI指标超预期放缓,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展望后市,美股中与“AI”相关的科技股仍有望具备较强的上行动能。 根据方正证券的统计,2010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3.5%、10.3%和9.2%。分解来看,盈利稳定增长是美股长牛的根基,2010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盈利年化增幅分别为14.3%、8.7%和6.3%。 数据来源:Wind,方正证券 纳指100ETF(159660)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之下,目前全世界AI领域布局和积淀最领先、最深厚的科技巨头仍然集中在纳斯达克,比如微软、谷歌、英伟达、Meta等等,这些AI巨头无一例外都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纳斯达克100指数前十大权重占比超59%,龙头属性集中。纳指100ETF(159660)管理费0.5%/年,托管费0.15%/年,明显低于市场主流的费率结构,费率优势明显,省到就是赚到。 (风险提示:以上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不代表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 【始于纳斯达克,更胜于纳斯达克!】 根据公开资料,纳斯达克指数包含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纳斯达克市场自诞生以来成功孵化出了一大批科技巨头,被广泛认为是培育创新型、 科技型、成长型公司最成功的投资市场之一。作为纳斯达克市场的旗舰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长期涨幅明显跑赢纳斯达克指数。自1991年起,纳斯达克100指数30多年来年化收益14.13%,明显高于纳斯达克的11.65%。(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6.30)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1991.1.1-2023.6.30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投资于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纳指100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纳斯达克100指数成份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12
机会来了?!大摩策略师:英国资产是世界上最便宜的
go
lg
...
dential 、Rio Tinto、
阿斯利
康
(AstraZeneca)、Indivior Plc、Segro Plc 和 SSE Plc。 与此同时,花旗集团策略师周一将英国股市下调至中性,理由是英镑走强对出口商造成损害,而且市场缺乏对增长行业的敞口。他们补充说,英国股市的国际倾斜应该为市场提供缓冲,因为明年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lg
...
Dan1977
2023-07-10
科伦药业:中金公司、申万宏源证券等多家机构于7月5日调研我司
go
lg
...
件?264是否有差异化优势? 答:目前
阿斯利
康
和第一三共释放的是中期分析数据,PFS最终分析取得阳性结果,大家猜测没有达到预期 PFS改善。从他们早期数据来看大幅提高 PFS还是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对自己药物的数据以及 1062,还是期待OS的提高。目前 OS还不成熟,可能是没有达到,还需要随访。之前来看DC OS的数据还是不错的,例如 HER3 DC PFS 7-8个月,mOS 16个月。 264是完全不一样的分子,我们 SCO 数据来看,安全性和疗效都有一定优势。对于 EGFR野生型开发,更注重 PD-1/PD-L1一线联用,往更早期的线程开发。单药针对 EGFR 突变的患者,疗效更显著。目前已经启动三期入组。1062 目前报道是针对末线人群,经免疫疗法失败的人群,其中可能约 90% EGFR 野生型的。SKB264,3期是开展的二线人群,针对一线 TKI治疗失败的,人群主要是 EGFR突变。 问:与 PD-1联用于 EGFR野生型的 1线治疗,biomarker 的选择考虑? 答:我们一线 2期很早启动,还没有披露具体的数据。后续 3期会考虑trop2的表达,不一定按照这个选择入组,但是 trop2 表达很大程度跟疗效相关。目前已经积累了联合用药数据,还在进行各种亚组的分析。一线更关注 PFS而不是 ORR。去年 MSD合作后,把他们开发 PD-1伴随诊断的团队也放在了 TROP2 伴随诊断开发这边,这块也是 MSD的强项,跟他们临床团队一起来开发。 问:DS1062选择了经 PD-1治疗失败人群,我们是非鳞癌人群,没有特别筛选 PD-L1经治疗。3期设计考量? 答:我们选的人群是 EGFR突变的 NSCLC,现在标准治疗不是 PD-1;1062是大部分野生型的,大部分是经过 PD-1治疗的人群。设计的时候我们差异化的开发,我们早期的肺癌人群分析,EGFR突变的人群可能更好。 问:我们针对 EGFR突变的 III 期,PFS作为的终点考虑? 答:我们三期是以 PFS主要终点,样本量 356例,充分考虑了次要终点 OS的 power。希望看到 OS也有临床获益。不是 co primary point。监管已经很明确,PFS 获益和观察到 OS趋势就可以进行 ND。后面可以根据中期PFS分析跟 CDE 沟通。 问:CDE对于 TKI耐药后的临床,主要终点 PFS是否足够?需要 OS吗? 答:我们三期是 TKI 耐药,跟 CDE沟通过,PFS就足够,OS作为关键次要终点。申报有 OS的趋势就行。 问:EFGR-TKI 耐药后的治疗方案,信达已经获批,康方会申报,对我们的影响? 答:选择的对照组-含铂双药方案目前仍为 CSCO指南 1 类推荐,属于该人群的标准治疗之一。信达四药联合方案尚未进入医保,在已经完成 3 期,和含铂双药相比,没有观察到 OS获益。康方 K112还未进行申报,是 K112双抗联合化疗。 我们单药还是很大的优势,特别是 TKI耐药,没有用过化疗的。申报过程中不会因为对方的结果影响我们申报(这个跟单臂不一样)。另一方面这块人群还是很大,患者多个选择。 问:MSD海外三期是否可以纳入中国的人群和数据,参考康方 AK112的设计? 答:目前跟 MSD在沟通,他们也很重视 EGFR突变的 3 期。MSD是全球的一个布局,比如会有日本、韩国,欧美国家的纳入。我们的 3期主要是中国。在探讨可能性,加快注册。海外授权后,他们也会开肺癌 3期,预计他们会加快 3 期的入组。 问:trop2+PD-1,怎么看待一线安全性和获益的平衡? 答:SKB264 和 DS1062是完全不一样的分子,linker稳定性、毒素都是不一样,我们自己联合 PD-L1/PD-1来看,因为 E停药的比例很低。联合后没有观察到增加间质性肺炎的风险,我们主要是血液毒性。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骨髓状况会比较好,所以推一线。安全性还是很可控,跟 PD-1的毒性并不重合。 问:我们数据下一个节点? 答:2期 EGFR 突变人群临床研究,今年 ESMO等会议,针对 EGFR突变人群会有更多样本的数据。 问:后续临床节点? 答:SKB264 首发 TNBC,计划今年底 ND。该适应症有 BTD,预期明年下半年获批。 EGFRm NSCLC是 III期,快速启动 66家中心的入组,争取 1年之内完成入组。 HR+/HER2- BC,今年下半年启动 III 期。 科伦药业(002422)主营业务:大容量注射剂(输液)、小容量注射剂(水针)、注射用无菌粉针(含分装粉针及冻干粉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腹膜透析液等23种剂型药品及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包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科伦药业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6.02亿元,同比上升24.98%;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上升178.1%;扣非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上升199.54%;负债率48.5%,投资收益8835.01万元,财务费用9549.89万元,毛利率54.9%。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8.36。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5568.96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1190.16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科伦药业(002422)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7-07
再鼎医药(09688):首席财务官变更,陈娅静接任
go
lg
...
前,陈博士自2006年起至2021年在
阿斯利
康
工作并担任过多个职务,职责不断增加,包括自2019年起至2021年担任美国肿瘤业务部首席财务官以及自2016年起至2019年担任全球肿瘤业务部财务总监。陈博士拥有纽约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07
博泰未来商业化的选择?科伦药业这样回答
go
lg
...
该事件?264是否有差异化优势? 目前
阿斯利
康
和第一三共释放的是中期分析数据,PFS最终分析取得阳性结果,大家猜测没有达到预期PFS改善。从他们早期数据来看大幅提高PFS还是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对自己药物的数据以及1062,还是期待OS的提高。目前OS还不成熟,可能是没有达到,还需要随访。之前来看ADCOS的数据还是不错的,例如HER3ADCPFS7-8个月,mOS16个月。 264是完全不一样的分子,我们ASCO数据来看,安全性和疗效都有一定优势。对于EGFR野生型开发,更注重PD-1/PD-L1一线联用,往更早期的线程开发。单药针对EGFR突变的患者,疗效更显著。目前已经启动三期入组。1062目前是针对末线人群,经免疫疗法失败的人群,其中可能约90%EGFR野生型的。SKB264,3期是开展的二线人群,针对一线TKI治疗失败的,人群主要是EGFR突变。 Q:与PD-1联用于EGFR野生型的1线治疗,biomarker的选择考虑? 我们一线2期很早启动,还没有披露具体的数据。后续3期会考虑trop2的表达,不一定按照这个选择入组,但是trop2表达很大程度跟疗效相关。目前已经积累了联合用药数据,还在进行各种亚组的分析。一线更关注PFS而不是ORR。去年MSD合作后,把他们开发PD-1伴随诊断的团队也放在了TROP2伴随诊断开发这边,这块也是MSD的强项,跟他们临床团队一起来开发。 Q:DS1062选择了经PD-1治疗失败人群,我们是非鳞癌人群,没有特别筛选PD-L1经治疗。3期设计考量? 我们选的人群是EGFR突变的NSCLC,现在标准治疗不是PD-1;1062是大部分野生型的,大部分是经过PD-1治疗的人群。设计的时候我们差异化的开发,我们早期的肺癌人群分析,EGFR突变的人群可能更好。 Q:我们针对EGFR突变的III期,PFS作为的终点考虑? 我们三期是以PFS主要终点,样本量356例,充分考虑了次要终点OS的power。希望看到OS也有临床获益。不是coprimarypoint。监管已经很明确,PFS获益和观察到OS趋势就可以进行NDA。后面可以根据中期PFS分析跟CDE沟通。 Q:CDE对于TKI耐药后的临床,主要终点PFS是否足够?需要OS吗? 我们三期是TKI耐药,跟CDE沟通过,PFS就足够,OS作为关键次要终点。申报有OS的趋势就行。 Q:EFGR-TKI耐药后的治疗方案,信达已经获批,康方会申报,对我们的影响? 选择的对照组-含铂双药方案目前仍为CSCO指南1类推荐,属于该人群的标准治疗之一。信达四药联合方案尚未进入医保,在已经完成3期,和含铂双药相比,没有观察到OS获益。康方AK112还未进行申报,是AK112双抗联合化疗。 我们单药还是很大的优势,特别是TKI耐药,没有用过化疗的。申报过程中不会因为对方的结果影响我们申报(这个跟单臂不一样)。另一方面这块人群还是很大,患者多个选择。 Q:MSD海外三期是否可以纳入中国的人群和数据,参考康方AK112的设计? 目前跟MSD在沟通,他们也很重视EGFR突变的3期。MSD是全球的一个布局,比如会有日本、韩国,欧美国家的纳入。我们的3期主要是中国。在探讨可能性,加快注册。海外授权后,他们也会开肺癌3期,预计他们会加快3期的入组。 Q:trop2+PD-1,怎么看待一线安全性和获益的平衡? SKB264和DS1062是完全不一样的分子,linker稳定性、毒素都是不一样,我们自己联合PD-L1/PD-1来看,因为AE停药的比例很低。联合后没有观察到增加间质性肺炎的风险,我们主要是血液毒性。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骨髓状况会比较好,所以推一线。安全性还是很可控,跟PD-1的毒性并不重合。 Q:我们数据下一个节点? 2期EGFR突变人群临床研究,今年ESMO等会议,针对EGFR突变人群会有更多样本的数据。 Q:后续临床节点? SKB264首发TNBC,计划今年底NDA。该适应症有BTD,预期明年下半年获批。 EGFRmNSCLC是III期,快速启动66家中心的入组,争取1年之内完成入组。 HR+/HER2-BC,今年下半年启动III期。 (二)其他产品研发进展 Q:166现在是晚期BC,未来布局优先方向? 第一个适应症3LBC;8201推的太快了,数据也很好,很大一部分患者很快会出现耐药。我们166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目前也在探索,ADC一定会耐药,继续接受相同的毒素ADC的有效性会有影响。我们跟8201毒素不同,我们还是很看好。其他适应症开发还在探索。 Q:A400进展情况如何? A400,亮点在于对当前标准治疗后(含铂双药化疗为基础)的患者和未经治疗患者疗效明确,同时对使用过1代RET抑制剂后耐药的、脑转移患者都观察到一定的疗效。海外临床是授权给英国公司在开发,中国这边刚刚与CDE沟通结束,CDE同意开展单臂注册研究作为上市申请研究。两个单臂,分别一线和二线RET融合NSCLC。 (三)与MSD的合作情况 Q:MSD的合作展开介绍? 第一个是联合开发团队,主要是临床开发,包括了biomarker,转化医学等等。第二个是CMC团队的合作,优化、开发、分析方法和工艺的优化。我们和默沙东合作,非常看重他们的K药,K药和ADC的联用市场非常广阔,1+1大于2。另外默沙东的临床团队是全球最好的肿瘤开发团队之一。 Q:临床前的项目的推进? 每年1-2个进入临床,今年会有一个。 Q:MSD之前考虑seagen,后面放弃,除博泰外ADC方面有没有其他的合作选择? 目前MSD跟trodelvy和1062都有合作,MSD提供K药,并且合作是在我们签署协议之前。MSD现在很重视与我们的合作,全球投资人的会议上重点介绍了我们是其重要合作伙伴。日常项目的沟通也很顺畅;当然也不排除,遇到别家有我们没有的靶点ADC,MSD也会考虑合作。 (四)ADC平台相关 Q:ADC设计和间质性肺炎的关系?后续的策略和想法怎么避免这个副作用? 目前机制还在探讨,与毒素和ADC分子的整体性质有关。我们自己的264几乎没有这个副作用(800多人接受治疗),有些个例,可能跟相关事项也有关系,临床医生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我们肺癌3期会入组300多例,到时候会更明确看到是否有这方面风险。 Q:ADC设计的流程?哪些因素优先考虑? 我们在ADC的设计和研发方面建立了完整流程,跨专业部门之间有着“立体”和无缝的衔接。除了考察业界普遍认可的要素以外,长期的研发和试错过程也让我们积累了特有的knowhow。我们会针对靶点的生物学特点做重点的分析,对于不利因素,用不同的“毒素-连接子”策略去平衡优化。策略的优劣不会仅从药效判断,而是要系统考虑包括非人灵长类安全性等多种因素,做全面和细致的评估。 (五)生产和商业化 Q:264在申报过程中供应链体系怎样?是否有外包? ADC生产确实很复杂。抗体、毒素、偶联及无菌制剂,都是缺一不可,比一般的药品更难。我们CMC团队很强,核心人员都是海归科学家,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核心ADC产品的核心环节我们会自主生产,目前生产设施能满足未来几年的样品需求,MSD也正在提供全面辅导和帮助,希望我们生产场地未来也成为MSD的多个合作项目的临床样品甚至是商业化的生产场地。目前有个别产品的国际多中心临床样品供样是委托给CMO生产,生产工艺具体也是科伦提供技术转移。 Q:博泰未来商业化的选择?为何中国biotech都要出海? 大家想出海,一个很大原因美国市场对创新药的支付体系,确实比国内成熟很多。对于中国创新药市场,是逐渐成熟的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医保投入也越来越大,对中国创新药市场充满信心。我们会建立自己商业化团队,从乳腺癌开始,HER2和TNBC,明年基本建成,预计500人规模。第二个肺癌预计2025年获批,差不多规模。加总1000人,覆盖国内最核心的三甲和肿瘤专科医院。我们第一步的国际化包括国际商业化,是通过战略合作伙伴,早期产品海外主要是销售分成。科伦药业和默沙东是我们前两大股东,科伦的中国医院覆盖非常广,医院准入方面也很强,两大股东可以为博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是其他biotech公司所不具有的资源和优势。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7-07
mRNA巨头莫德纳落户上海,盘中一度涨超5%!资金再度增仓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
go
lg
...
na)一度涨超5%,收盘涨1.49%,
阿斯利
康
收涨2.77%,安进(Amgen)涨0.39%,吉利德涨0.68%,生物基因公司(Biogen)涨0.16%,因美纳微跌0.58%。 主流ETF方面,7月6日,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收跌0.09%,上一交易日,资金再度增仓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汇聚全球创新药龙头的纳指生物科技板块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 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是全市场唯一复制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与A股市场医药类标的周期互补的风险分散标的。 消息面,据上海发布消息,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闵行区政府与美国莫德纳公司7月5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莫德纳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特凡·班赛尔一行。上海市相关领导见证签约。 据了解,莫德纳在中国注册了美德纳生物科技,该项目为美德纳公司对中国内地的首次投资,将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公司现有研发管线在闵行区落地,并将新药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申报上市和生产销售。这也标志着Moderna正式落户上海,并在这里设立中国总部。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协议,莫德纳在国内生产的任何药物都将专门针对中国患者,而不会出口。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 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7-06
上一页
1
•••
42
43
44
45
46
•••
5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彭博:若特朗普与普京达成协议 中国最高领导人面临这个重大威胁
lg
...
美国突发“出口”中国移民!特朗普签署新命令:即刻停止移民儿童法律援助
lg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果然”信号明确!交易主管:中国经济策略发生重大变化
lg
...
周评:习近平会见科技领袖引爆市场!特朗普再发关税威胁,一句“独裁者”吓坏欧洲
lg
...
特朗普对华新招!推动墨西哥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9讨论
#链上风云#
lg
...
6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752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904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