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元小幅反弹,英镑创六月新高,美中贸易谈判与鲍威尔讲话备受关注
go
lg
...
口。” 2025年4月14日,瑞银全球
财富
管理分析师Dominic Schnider表示:“美元短期反弹受鲍威尔讲话和美债收益率支撑,但贸易战的不确定性仍将限制其上行空间。” 2025年4月14日,巴克莱外汇分析师Sherry Liu分析:“加拿大央行若降息,加元可能承压,美元兑加元有望升至1.40,但需警惕中国经济数据的影响。”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1小时前
科技7巨头暴跌触发资本大迁徙!黄金飙至历史新高 成华尔街“
财富
新宠”
go
lg
...
黄金已超过“七大”科技股,成为华尔街最拥挤的交易,因为在市场动荡和经济背景不确定的情况下,黄金今年飙升至历史新高。
lg
...
丰雪鑫99
昨天23:52
黄金整理后强势拉升!多头还有空间!最新走势分析
go
lg
...
知名金融财经网站黄金评论撰稿人。(东方
财富
、搜狐财经、新浪财经、中金在线、金投网、汇通网、环球外汇、金融界、友财网、黄金评论网等)
lg
...
头狼论金
昨天22:15
东鹏饮料赴港IPO,被大股东多次减持,广告及推广费猛增
go
lg
...
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798亿元)的
财富
排在第25位。 林木勤今年61岁,他在2011年12月取得中国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于2024年8月取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他在饮料行业拥有超过30年的工作及管理经验。 在加入公司之前,林木勤曾担任深圳奥林天然饮料有限公司的技术部门经理,还曾是东鹏实业副总经理,在2003年至2019年期间担任东鹏饮料及其前身东鹏有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2019年4月起担任东鹏饮料董事长兼总裁。 招股书显示,业绩记录期内及直至招股书日期,东鹏饮料累计宣布派息达到41亿元,累计派息率约60%,而这些钱大部分进了大股东的口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东鹏饮料发生了多次股东减持事件,引发市场担忧。 据公司公告,2025年2月东鹏饮料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合计不超过 716.89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1.38%。而东鹏饮料的另一个股东君正投资更是在2023年及2024年多次减持套现。 2 依赖大单品“东鹏特饮”,经销商贡献超8成营收 经过多年发,公司已将东鹏品牌打造成拥有广泛知名度的国民饮料品牌,尤其是那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语让人印象深刻。 在营销上,东鹏饮料针对驾驶人群,在中国常用的多个地图应用程序上率先推出语音导航广告,对驾驶一族进行精准触达,来推广“东鹏特饮”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公司与央视总台携手,强化了东鹏“为国争光,东鹏能量”的品牌印象。同时为了获得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东鹏饮料还通过赞助电竞赛事、街舞赛事、音乐节等活动和在影视剧及综艺活动中进行品牌植入。 近几年,东鹏饮料在营销上砸了不少钱。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广告及推广费用从约6.37亿元猛增至13.32亿元左右,但这些开支能否达到预期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随着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公司为了更好的应对竞争,可能会继续增加营销支出,从而增加公司成本。 目前,东鹏饮料的产品矩阵已涵盖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果蔬汁饮料等多个品类,但仍然较为依赖核心产品“东鹏特饮”这款能量饮料。 尽管公司也在探索第二增长线,比如在2023年1月推出运动饮料“东鹏补水啦”,但营收占比并不高,而鹏友上茶、果之茶、海岛椰等其他饮料产品的营收占比就更低了。 招股书显示,2024年能量饮料产品为东鹏饮料贡献了84%的营收,而运动饮料、其他饮料产品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4%、6.5%,可见东鹏饮料培育第二增长线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 公司主要类别产品情况,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在销售渠道方面,东鹏饮料较为依赖经销商,尽管公司也在不断拓展餐饮、社交电商及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但收入占比仍相对较低。 2022年、2023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东鹏饮料来自经销商的收入占比分别高达89.2%、88%、85.9%,占比较大,如果公司无法有效地管理和发展经销网络,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及经营业绩。 按销售渠道划分的收入明细,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此外,在电商及社交媒体平台日益普及的趋势下,东鹏饮料的产品销售也面临着新挑战,比如线上与线下渠道之间的潜在竞争和蚕食等,如果公司无法在这些渠道中平衡好营销工作、优化产品组合或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这种竞争和重叠可能会损害公司的经营业绩。 3 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第一,面临与红牛等品牌的竞争 如今软饮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中国软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按零售额来算,2019年至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7%,并将以6.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1.69万亿元,而功能饮料是中国软饮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除了功能饮料之外,软饮还包括茶饮料、果汁类饮料、包装饮用水、咖啡饮料、碳酸饮料、蛋白饮料及其他。 资料来源: 弗若斯特沙利文、国家统计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作为全球第二大的软饮市场,按零售额计算,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5万亿元,占全球软饮市场约12.7%。 2024年中国人均软饮年消费量约197.8升,仍远低于同期美国(554.5升)、德国(470.4升)和日本(355.9升)等市场,未来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以及消费频率的提升,我国软饮行业仍存在增长潜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具有能量补给、营养元素补充等特定功能的饮料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按零售额来算,2024年我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达到1665亿元,并预计以11%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9年将增长至2810亿元。 功能饮料指含有特定成分,针对性地作用于人体特定身体机能的软饮制品,功能饮料主要包括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其他功能饮料。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能量饮料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2024年占整体功能饮料销售市场零售额的66.9%;而运动饮料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24年占整体功能饮料市场零售额的32.8%。 资料来源: 弗若斯特沙利文,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在我国功能饮料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近几年东鹏饮料的业绩也呈增长趋势。 2022年、2023年、2024年,东鹏饮料的营业收入分别约85亿元、112.57亿元、158.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1.6% 、42.3% 、44.1%,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14.41亿元、20.4亿元、33.26亿元。 尽管业绩呈增长趋势,但东鹏饮料所处的软饮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在国内功能饮料市场中,东鹏饮料面临着来自红牛、乐虎、战马等多个品牌的竞争,不同品牌之间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及功效、销售网络、供应链系统等多方面进行着比拼。 竞争格局方面,近几年我国功能饮料行业集中度呈上升趋势。以销量来算,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由2022年的57.8%增加至2024年的61.6%。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来算,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为26.3%,2024年还以5.3%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功能饮料行业中排名第四。以零售额来算,2024年东鹏饮料以23%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功能饮料行业排名第二。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东鹏饮料的绝大部分业务在中国进行,但也在拓展海外业务,其产品已进入越南、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短期内,公司将以东南亚市场为发展重点,并在中长期逐步发力美国等其他地区市场。 本次赴港IPO,东鹏饮料拟募集资金用于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深耕和精细化运营渠道网络;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及购机会;加强数字化建设;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拓展产品品类;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lg
...
格隆汇
昨天19:48
华勤技术收盘下跌9.48%,滚动市盈率22.53倍,总市值624.77亿元
go
lg
...
子信息百强排名第16位,2023年度《
财富
》中国500强第213位、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98名等荣誉。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0.10亿元,同比17.15%;净利润20.50亿元,同比3.31%,销售毛利率9.76%。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32 华勤技术 22.53 23.08 2.89 624.77亿 行业平均 34.60 35.22 3.09 165.34亿 行业中值 38.49 41.58 2.89 48.02亿 1 惠威科技 -642.47 -437.17 6.24 24.07亿 2 易天股份 -110.96 112.05 2.79 24.27亿 3 捷邦科技 -101.07 -70.09 3.01 39.11亿 4 硕贝德 -83.90 -83.90 5.25 54.40亿 5 闻泰科技 -79.31 33.82 1.11 399.51亿 6 凯旺科技 -47.49 -53.96 3.53 30.66亿 7 瀛通通讯 -28.46 -29.75 2.96 23.51亿 8 星星科技 -23.10 -18.50 7.73 93.00亿 9 信濠光电 -17.97 85.77 1.40 34.74亿 10 捷荣技术 -16.31 -33.17 5.42 39.55亿 11 卓翼科技 -12.97 -11.38 8.34 46.72亿
lg
...
金融界
昨天19:47
南华期货收盘下跌2.30%,滚动市盈率15.81倍,总市值72.41亿元
go
lg
...
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期货经纪业务、
财富
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境外金融服务业务及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等。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期货经纪业务、
财富
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境外金融服务业务、期货投资咨询业务。2024年,公司部分获奖情况如下:2023优秀组织奖、2023优秀投教作品奖、2023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2023年股票期权百强营业部等。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2亿元,同比-8.56%;净利润4.58亿元,同比13.96%。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7 南华期货 15.81 15.81 1.76 72.41亿 行业平均 37.85 40.05 2.93 193.71亿 行业中值 19.00 24.51 1.35 173.42亿 1 爱建集团 -58.60 75.09 0.60 74.72亿 2 *ST仁东 -27.24 -28.92 114.70 62.28亿 3 翠微股份 -10.90 -11.60 2.77 67.81亿 4 江苏金租 10.54 11.28 1.29 300.05亿 5 陕国投A 12.36 12.36 0.94 168.25亿 6 越秀资本 13.73 13.73 1.05 315.08亿 8 五矿资本 15.89 10.63 0.56 239.75亿 9 国网英大 16.13 19.70 1.26 268.77亿 10 海德股份 17.95 12.82 2.09 112.78亿 11 瑞达期货 18.54 25.52 2.29 62.22亿
lg
...
金融界
昨天19:36
工商银行收盘上涨1.44%,滚动市盈率6.88倍,总市值25162.28亿元
go
lg
...
业务。公司获评《亚洲银行家》“亚太最佳
财富
管理银行”“最佳数字化品牌项目”,“中国年度数字银行”“中国最佳数据分析项目”,《亚洲银行家》“最佳流程自动化项目”“最佳数据管理项目”“中国最佳数字化贸易金融平台”等多个奖项。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18.03亿元,同比-2.52%;净利润3658.63亿元,同比0.51%。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38 工商银行 6.88 6.88 0.69 25162.28亿 行业平均 6.53 6.54 0.69 3304.09亿 行业中值 5.97 5.97 0.59 822.01亿 1 贵阳银行 4.02 3.81 0.35 211.69亿 2 华夏银行 4.58 4.58 0.43 1266.83亿 3 长沙银行 4.64 4.64 0.57 370.39亿 4 平安银行 4.80 4.80 0.50 2134.65亿 5 苏农银行 4.87 4.87 0.55 93.77亿 6 北京银行 5.03 5.03 0.48 1300.29亿 7 瑞丰银行 5.21 5.21 0.53 100.07亿 8 江阴银行 5.23 5.23 0.57 106.58亿 9 光大银行 5.37 5.37 0.46 2239.34亿 10 无锡银行 5.39 5.39 0.57 121.37亿 11 浙商银行 5.39 5.39 0.47 818.45亿
lg
...
金融界
昨天19:27
中国中铁收盘上涨1.06%,滚动市盈率5.07倍,总市值1412.76亿元
go
lg
...
连续19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位列《
财富
》世界500强第35位,《
财富
》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9位;连续16年获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考核A级(优秀),其中连续11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类评价结果。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03.11亿元,同比-8.17%;净利润278.87亿元,同比-16.71%,销售毛利率9.80%。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25 中国中铁 5.07 5.07 0.46 1412.76亿 行业平均 15.53 15.06 1.10 199.80亿 行业中值 17.66 17.41 1.29 54.67亿 1 浙江建投 -3451.44 22.42 1.34 87.84亿 2 金埔园林 -281.46 66.57 1.24 14.13亿 3 苏文电能 -44.55 40.23 1.03 31.54亿 4 *ST农尚 -35.61 -35.61 5.24 27.45亿 5 成都路桥 -32.36 -32.36 1.03 29.83亿 6 旭杰科技 -32.02 -32.02 6.27 9.66亿 7 *ST围海 -23.81 -23.12 1.06 31.69亿 8 重庆建工 -23.70 127.48 0.61 47.93亿 9 ST花王 -17.77 -23.00 11.78 42.00亿 10 文科股份 -16.38 -12.84 8.71 19.19亿 11 诚邦股份 -15.91 -13.15 1.94 14.22亿
lg
...
金融界
昨天19:27
37岁桥水基金新掌门的投资观
go
lg
...
险溢价开始扩大,事情开始下降,这会产生
财富
效应,中央银行可以说,“让我去解决那个问题。我不要这个问题。我不受约束。 所以他们使用了利率。然后你就会遇到金融危机。他们说让我们印钞票,我们都说,“哇,印钞票真的很有效。看看它产生的影响。” 印钞后 10 年,你会说,“等一下,印钞也有缺点,”那就是你在印钞和购买债券。这将进入金融市场,加剧不平等。COVID 来袭,他们真的可以再次改变他们的范式,说:“好吧,好吧,再一次,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新冠肺炎来袭。我们不喜欢这样。我们不希望经济放缓。因此,让我们想出一个更有创意的工具。” 他们恢复了自战争时期以来不存在的工具,基本上是说,“我们不仅要印钞票,我们还要与财政当局合作,将其引导给需要它的人。因此,我们将印制钞票,并以不同的方式真正将其放入人们的口袋里”——在欧洲,更多的是通过增加他们的薪水;在美国,只需将支票寄给他们即可使用。我们将此称为货币政策 3,或继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的第三次货币政策迭代。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环境的假设下,就是央行看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看到问题,解决它。增长下降,他们可以解决。当我们对中央银行的约束程度进行解读时,发现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受到约束——直到现在。现在,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他们看起来都极度受限,自 70 年代以来就从未出现过这种受限,原因很简单,他们想要的比他们能拥有的更多。他们同时想要多种无法共存的东西。 所以今天,如果增长放缓,我相信它会——我们只是收紧了很多。增长不会放缓对我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所有这些紧缩措施都在下降。他们会说,“我不喜欢增长放缓。我有充分的就业授权。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不是我想要的。” 然后,如果从周期性的角度来看,它会保持在 4% 左右,我不知道,这不是他们的目标。而现在我必须做出选择。我是否愿意继续损害经济以制造更严重的衰退,或者我是否愿意忍受高于我预期的通货膨胀,知道它可能会失控?所以现在我感到真正的限制。现在其实很难。 你已经看到这种情况首先发生在欧洲和英国等地,我们可以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进行讨论。我认为它也将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美国,而且我们还没有达到顶峰。目前,美联储仍然看到一些相当可观的增长数字。因此,他们不会感到进退两难。他们主要看到了通货膨胀问题。我认为我们将到达一个他们无法同时拥有他们想要的一切的地步。这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救世主不在了。资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糟糕是可以的,因为中央银行无法一次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这可能是环境发生的最大变化,也是我们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变化。 ALEX SHAHIDI 我在这里提出的问题之一是 60/40 框架是传统的投资组合。显然,该分配中没有任何通胀对冲。使用 60/40 作为参考点的投资者,因为这是他们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使用的参考点,他们如何实际改变他们的投资组合以应对您之前描述的一些风险? Karniol-Tambour 嗯,你说的完全正确。60/40,它最大的问题是当通胀上升时,股票和债券都表现不佳。我总是说,如果你从 60/40 的参考点开始,我认为投资者可以做的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将你的一些名义债券改为与通胀挂钩,因为你已经对持有债券感到舒服,而且你知道的是如果通货膨胀与今天的预期完全一致,如果 CPI 与预期完全一致,那么您将获得相同的结果。你会收支平衡。无论您投资的是与通胀挂钩的债券还是名义债券,都没有什么区别,您将获得相同的收益。当你看看什么是盈亏平衡水平——所谓的盈亏平衡通货膨胀——它并不是很高的通货膨胀。所以如果你只是做出那个转变, 所以对我来说,这可能是在 60/40 开始的情况下可以做的最简单的转换,就是说,“听着,我只是要拿走我的一些债券,并确保他们会支付我任何费用CPI 是,因为那样的话,我只知道我会得到报酬通货膨胀。至少如果通胀高于我的债券预期,我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并不意味着您对这种环境中的任何事物都免疫。就像其他债券一样,仍有现金流量可能会贬值。但是,如果通货膨胀像预期的那样温和,你将在你已经持有的资产上实现收支平衡。 然后更具挑战性的事情是开始考虑通货膨胀对冲,这些对冲要么更多地倾向于生产商品的股票,这样你就可以更直接地传递经济中最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的部分,更直接地重新命名为黄金之类的东西。这就是它更棘手的地方,因为它会更深入地进入人们的投资授权,然后你开始思考,好吧,通货膨胀可能在经济中出现的所有方式,我想集中在一个方面吗?或者另一个或者我想有广泛的曝光? ALEX SHAHIDI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我确信通货膨胀是现在金融界搜索最多的术语之一。据说这是 40 年来最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央行官员最关心的问题。然而,投资组合中的通胀对冲并不多,至少在我看到的投资组合中是这样。所以有很多关于高通胀的讨论和对通胀的担忧,但一般来说,投资者在配置方面并没有做太多。与此同时,市场正在将通货膨胀率从我们今天的 8% 或 9% 降至 2% 并在明年改变,这似乎非常乐观。所以有趣的是如何存在这种脱节。 Karniol-Tambour 绝对地。我认为这是因为,作为一名投资者,有时购买最近上涨的资产比购买那些恰恰因为没有上涨而估值合理的资产更舒服。因此,如果你以我提到的与通胀挂钩的债券为例,如果市场已经说,“看,显然这种通胀会持续下去,而且不会消失,”那么盈亏平衡通胀就已经非常高了。换句话说,利率上升了很多,你会说,“好吧,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否在持有名义债券和通胀挂钩债券之间达到收支平衡。这是已经预料到的相当高的通货膨胀率。” 但正是因为市场没有那样做,所以你还没有看到任何好的表现。并不是说你持有这些债券赚了那么多钱,所以那里没有任何性能追求。但这意味着如果这种观点在未来发生变化,定价实际上已经成熟,可以支付给你。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只是这么多年来,通货膨胀一直不是问题。所以它在人们寻找什么的清单上并没有排在前列。 ALEX SHAHIDI 让我们稍微放大一下这个收紧的环境。你之前提到过它。所以你的利率迅速上升。因此,无风险利率刚刚从零开始,并且根据市场贴现率正朝着 5% 左右的方向发展。因此,在那种环境下,所有资产都面临重大阻力。那么,为什么投资者还要在这样的时期冒险呢?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将资金投入货币市场,获得无风险收益,然后等到紧缩结束?是否有理由在这样的环境中全力投入? Karniol-Tambour 我的意思是,我认为作为投资者最困难的事情是让你对环境会是什么样子充满信心。根据您对条件的了解,不要下太大的赌注。因为我看桥水,我们有 45 年的经验,我们正在做很多非常深入的研究,有很长的记录。事实上,我们的任何观点,我不知道,有 55% 的可能性是正确的。当你看到只是去投资不足的感觉时,只要去现金,特别是如果你有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合,那么很难把握好时机。这只是一个投资赌注,就像任何其他投资赌注一样,你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并且有 55% 的机会是正确的。如果你想把握这样的时机,很难不把钱留在桌面上。 因此,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我想说的是,你只是想考虑一下你愿意下多大的赌注,你有点知道环境会是什么样子,你非常自信,以至于你想把钱从桌子上拿走。 现在,由于对环境的担忧,我确实认为现在是分配更多阿尔法的好时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你认为你有机会把握市场时机,那么现在就是考虑这样做的好时机,特别是如果您认为它在这种环境中会很好。但是,仅仅套现是非常非常难把握时机的,这只是众多观点中的一种,因此您不希望以此过度支配您的投资组合。我会说,是的,这绝对是我们所见过的资产投资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展望未来,我认为它看起来不太好,但在某种意义上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糟糕,因为很多资产已经重新定价。 所以如果你看看利率在哪里,要得到另一个对资产和你刚刚得到的一样糟糕的举动,你必须采取同样大的举措,利率的紧缩程度,这似乎对我来说不太可能,虽然有可能——而且你不想让任何一种观点支配你的观点——你确实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历史性举措,以至于对所有资产的伤害与你在今年对它们造成的伤害一样大2022 年很难做到。也就是说,任何个人资产肯定会受到如此大的伤害,这就是你不想集中的原因。 所以我只举股票和债券的例子,我只是认为股票和债券定价不能共存。它们只是不能共存,因为对我来说,通胀不会像预期的那样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你将不得不去设计经济放缓。因此股市将不得不下跌。换句话说,增长势必会更加疲软,我们的盈利放缓势必比目前预期的要大得多,而股市表现不佳。或者美联储会说,“别担心,我不会伤害经济,但我会忍受更高的通胀,”在这种情况下,这对债券来说将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时机,因为更多的通胀会目前预计会消失的价格。 在我看来,既神奇地消除了通货膨胀又没有任何形式的放缓似乎是不可能的。根据几十年的经济史,它似乎不太可能奏效。你需要经济放缓才能使通胀下降到债券市场预期的程度。 所以如果你看到它然后说,“好吧,好吧,股票和债券定价不能共存。这样我就可以知道他们中哪一个更有可能是正确的。” 但我真正不想成为的是过度集中于一种资产,对人们来说通常是股票。如果我有一个更平衡的投资组合,现在我的风险更多是结构性的,比如利率变化的完整路径,就像 2022 年发生的那样。虽然这种情况可能再次发生,但发生像 2022 年那样糟糕的情况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举措。 $桥水持仓(BK4504)$ $Bridgewater Bancshares(BWB)$ $标普500(.SPX)$ $纳指100ETF(QQQ)$
lg
...
老虎证券
昨天19:19
37岁桥水基金新掌门的投资观
go
lg
...
险溢价开始扩大,事情开始下降,这会产生
财富
效应,中央银行可以说,“让我去解决那个问题。我不要这个问题。我不受约束。 所以他们使用了利率。然后你就会遇到金融危机。他们说让我们印钞票,我们都说,“哇,印钞票真的很有效。看看它产生的影响。” 印钞后 10 年,你会说,“等一下,印钞也有缺点,”那就是你在印钞和购买债券。这将进入金融市场,加剧不平等。COVID 来袭,他们真的可以再次改变他们的范式,说:“好吧,好吧,再一次,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新冠肺炎来袭。我们不喜欢这样。我们不希望经济放缓。因此,让我们想出一个更有创意的工具。” 他们恢复了自战争时期以来不存在的工具,基本上是说,“我们不仅要印钞票,我们还要与财政当局合作,将其引导给需要它的人。因此,我们将印制钞票,并以不同的方式真正将其放入人们的口袋里”——在欧洲,更多的是通过增加他们的薪水;在美国,只需将支票寄给他们即可使用。我们将此称为货币政策 3,或继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的第三次货币政策迭代。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环境的假设下,就是央行看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看到问题,解决它。增长下降,他们可以解决。当我们对中央银行的约束程度进行解读时,发现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受到约束——直到现在。现在,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他们看起来都极度受限,自 70 年代以来就从未出现过这种受限,原因很简单,他们想要的比他们能拥有的更多。他们同时想要多种无法共存的东西。 所以今天,如果增长放缓,我相信它会——我们只是收紧了很多。增长不会放缓对我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所有这些紧缩措施都在下降。他们会说,“我不喜欢增长放缓。我有充分的就业授权。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不是我想要的。” 然后,如果从周期性的角度来看,它会保持在 4% 左右,我不知道,这不是他们的目标。而现在我必须做出选择。我是否愿意继续损害经济以制造更严重的衰退,或者我是否愿意忍受高于我预期的通货膨胀,知道它可能会失控?所以现在我感到真正的限制。现在其实很难。 你已经看到这种情况首先发生在欧洲和英国等地,我们可以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进行讨论。我认为它也将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美国,而且我们还没有达到顶峰。目前,美联储仍然看到一些相当可观的增长数字。因此,他们不会感到进退两难。他们主要看到了通货膨胀问题。我认为我们将到达一个他们无法同时拥有他们想要的一切的地步。这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救世主不在了。资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糟糕是可以的,因为中央银行无法一次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这可能是环境发生的最大变化,也是我们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变化。 ALEX SHAHIDI 我在这里提出的问题之一是 60/40 框架是传统的投资组合。显然,该分配中没有任何通胀对冲。使用 60/40 作为参考点的投资者,因为这是他们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使用的参考点,他们如何实际改变他们的投资组合以应对您之前描述的一些风险? Karniol-Tambour 嗯,你说的完全正确。60/40,它最大的问题是当通胀上升时,股票和债券都表现不佳。我总是说,如果你从 60/40 的参考点开始,我认为投资者可以做的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将你的一些名义债券改为与通胀挂钩,因为你已经对持有债券感到舒服,而且你知道的是如果通货膨胀与今天的预期完全一致,如果 CPI 与预期完全一致,那么您将获得相同的结果。你会收支平衡。无论您投资的是与通胀挂钩的债券还是名义债券,都没有什么区别,您将获得相同的收益。当你看看什么是盈亏平衡水平——所谓的盈亏平衡通货膨胀——它并不是很高的通货膨胀。所以如果你只是做出那个转变, 所以对我来说,这可能是在 60/40 开始的情况下可以做的最简单的转换,就是说,“听着,我只是要拿走我的一些债券,并确保他们会支付我任何费用CPI 是,因为那样的话,我只知道我会得到报酬通货膨胀。至少如果通胀高于我的债券预期,我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并不意味着您对这种环境中的任何事物都免疫。就像其他债券一样,仍有现金流量可能会贬值。但是,如果通货膨胀像预期的那样温和,你将在你已经持有的资产上实现收支平衡。 然后更具挑战性的事情是开始考虑通货膨胀对冲,这些对冲要么更多地倾向于生产商品的股票,这样你就可以更直接地传递经济中最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的部分,更直接地重新命名为黄金之类的东西。这就是它更棘手的地方,因为它会更深入地进入人们的投资授权,然后你开始思考,好吧,通货膨胀可能在经济中出现的所有方式,我想集中在一个方面吗?或者另一个或者我想有广泛的曝光? ALEX SHAHIDI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我确信通货膨胀是现在金融界搜索最多的术语之一。据说这是 40 年来最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央行官员最关心的问题。然而,投资组合中的通胀对冲并不多,至少在我看到的投资组合中是这样。所以有很多关于高通胀的讨论和对通胀的担忧,但一般来说,投资者在配置方面并没有做太多。与此同时,市场正在将通货膨胀率从我们今天的 8% 或 9% 降至 2% 并在明年改变,这似乎非常乐观。所以有趣的是如何存在这种脱节。 Karniol-Tambour 绝对地。我认为这是因为,作为一名投资者,有时购买最近上涨的资产比购买那些恰恰因为没有上涨而估值合理的资产更舒服。因此,如果你以我提到的与通胀挂钩的债券为例,如果市场已经说,“看,显然这种通胀会持续下去,而且不会消失,”那么盈亏平衡通胀就已经非常高了。换句话说,利率上升了很多,你会说,“好吧,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否在持有名义债券和通胀挂钩债券之间达到收支平衡。这是已经预料到的相当高的通货膨胀率。” 但正是因为市场没有那样做,所以你还没有看到任何好的表现。并不是说你持有这些债券赚了那么多钱,所以那里没有任何性能追求。但这意味着如果这种观点在未来发生变化,定价实际上已经成熟,可以支付给你。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只是这么多年来,通货膨胀一直不是问题。所以它在人们寻找什么的清单上并没有排在前列。 ALEX SHAHIDI 让我们稍微放大一下这个收紧的环境。你之前提到过它。所以你的利率迅速上升。因此,无风险利率刚刚从零开始,并且根据市场贴现率正朝着 5% 左右的方向发展。因此,在那种环境下,所有资产都面临重大阻力。那么,为什么投资者还要在这样的时期冒险呢?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将资金投入货币市场,获得无风险收益,然后等到紧缩结束?是否有理由在这样的环境中全力投入? Karniol-Tambour 我的意思是,我认为作为投资者最困难的事情是让你对环境会是什么样子充满信心。根据您对条件的了解,不要下太大的赌注。因为我看桥水,我们有 45 年的经验,我们正在做很多非常深入的研究,有很长的记录。事实上,我们的任何观点,我不知道,有 55% 的可能性是正确的。当你看到只是去投资不足的感觉时,只要去现金,特别是如果你有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合,那么很难把握好时机。这只是一个投资赌注,就像任何其他投资赌注一样,你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并且有 55% 的机会是正确的。如果你想把握这样的时机,很难不把钱留在桌面上。 因此,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我想说的是,你只是想考虑一下你愿意下多大的赌注,你有点知道环境会是什么样子,你非常自信,以至于你想把钱从桌子上拿走。 现在,由于对环境的担忧,我确实认为现在是分配更多阿尔法的好时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你认为你有机会把握市场时机,那么现在就是考虑这样做的好时机,特别是如果您认为它在这种环境中会很好。但是,仅仅套现是非常非常难把握时机的,这只是众多观点中的一种,因此您不希望以此过度支配您的投资组合。我会说,是的,这绝对是我们所见过的资产投资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展望未来,我认为它看起来不太好,但在某种意义上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糟糕,因为很多资产已经重新定价。 所以如果你看看利率在哪里,要得到另一个对资产和你刚刚得到的一样糟糕的举动,你必须采取同样大的举措,利率的紧缩程度,这似乎对我来说不太可能,虽然有可能——而且你不想让任何一种观点支配你的观点——你确实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历史性举措,以至于对所有资产的伤害与你在今年对它们造成的伤害一样大2022 年很难做到。也就是说,任何个人资产肯定会受到如此大的伤害,这就是你不想集中的原因。 所以我只举股票和债券的例子,我只是认为股票和债券定价不能共存。它们只是不能共存,因为对我来说,通胀不会像预期的那样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你将不得不去设计经济放缓。因此股市将不得不下跌。换句话说,增长势必会更加疲软,我们的盈利放缓势必比目前预期的要大得多,而股市表现不佳。或者美联储会说,“别担心,我不会伤害经济,但我会忍受更高的通胀,”在这种情况下,这对债券来说将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时机,因为更多的通胀会目前预计会消失的价格。 在我看来,既神奇地消除了通货膨胀又没有任何形式的放缓似乎是不可能的。根据几十年的经济史,它似乎不太可能奏效。你需要经济放缓才能使通胀下降到债券市场预期的程度。 所以如果你看到它然后说,“好吧,好吧,股票和债券定价不能共存。这样我就可以知道他们中哪一个更有可能是正确的。” 但我真正不想成为的是过度集中于一种资产,对人们来说通常是股票。如果我有一个更平衡的投资组合,现在我的风险更多是结构性的,比如利率变化的完整路径,就像 2022 年发生的那样。虽然这种情况可能再次发生,但发生像 2022 年那样糟糕的情况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举措。 第 3 章:能源危机和 ESG ALEX SHAHIDI 为什么我们不过渡到能源危机的第三个主题,特别是在欧洲,以及一般的 ESG 投资?显然,欧洲正面临着非常疲软的增长,这是几十年来最高的通货膨胀率。您如何看待他们走出这场危机? Karniol-Tambour 好吧,我认为对于欧洲来说,他们在竞争力方面经历了结构性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不会引用“走出去”。即使熬过了这个冬天,欧洲的生产成本仍然会更高,因为欧洲的能源价格将比其他地方高。因此,某些行业在欧洲不会像以前那样具有竞争力。这与英国脱欧并没有什么不同,你会意识到这是一个冲击,就英国经济的竞争力而言,这是中长期的重大变化。对于中央银行来说,这些是非常艰难的冲击,因为它对经济的生产能力是一个真正的冲击。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欧洲并没有“走出困境”。我认为欧洲正在发生的伟大事情是,这正在帮助欧洲人意识到,等一下,所有这些能源方面的东西,都需要实时和计划。你不能只是切断它,打开它。您需要考虑多年和几十年的激励措施和计划。欧洲非常、非常、非常致力于说我们应该脱碳。他们非常、非常、非常坚定地宣称我们可以遏制气候变化。 这意味着在短期内,他们可能不得不使用他们遇到的任何能量。这是一个短缺。但从中长期来看,他们意识到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计划,我们必须让自己做好准备,以便在未来许多年内拥有我们想要的那种能源供应。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蛋糕里烤什么?当您处于这些危机中时,能量确实会在蛋糕中烘烤,对吗?当供应紧张并且您遇到问题时,就会有动力进行投资。问题是,根据今天的定价,您在未来十年或两年内投资什么来实现在线?因此,我认为欧洲正在做好充分准备,让我们将所有激励措施落实到位,基本上建立我们未来多年想要的那种能源系统,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陷入这个问题。 再次,真正艰难的是,在美国,我们并没有真正应对那种痛苦的滞胀。在欧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滞胀,因为能源价格越来越高,而且无论价格涨到多高,您都无法通过定量配给来获得足够的能源来推动经济发展。因此,根据定义,经济必须放缓,价格将上涨:由于这场危机,滞胀、价格上涨和增长同时下降。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短期问题,然后有望激发我们如何建立我们想要的那种能源系统的中长期思考。 ALEX SHAHIDI 因此,按照这种思路,如果我们稍微缩小一点,看看人类如何努力应对气候变化,一般来说,您的感觉是什么,我们做对了什么?我们错了什么? Karniol-Tambour 嗯,最难的是人性显然不协调。这不是一回事。你会在 COP 之类的事情中看到这一点。我的意思是,有很多玩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并不是说有什么商业计划可以让人类摆脱困境。这意味着,根据定义,它永远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因为它不像是有一个计划可以将所有东西整合在一起并且有意义。所以你应该预料到它会变得混乱和混乱。 我认为如何处理它的最大问题是,在某种意义上,施加一些压力更容易导致能源供应问题。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投资者更容易说,“好吧,我不想再为煤炭融资了。” 这并不意味着你确保你正在资助更绿色的能源来替代另一边的煤炭。这意味着你没有为煤炭融资。因此,您在遏制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这些努力会关闭某些能源,而不必同时为另一端的能源做出贡献。 然后,由于政策制定者不协调,而且政策通常需要很长时间,你也会因为不知道政策的走向而陷入瘫痪。你在美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很多能源公司都说,“我只是不明白监管的方向。在最新的拜登法案出台后情况好一些,但我不会向任何方向投资,因为我不确定这里会设立什么激励措施。” 所以你会瘫痪。同时,这是另一种情况,您只是没有足够的上网时间。 因此,甚至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你就已经在建立这样一种情况,即由于多种因素的结合,你在能源方面的投资已经很长时间不足了。其中一些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有关。其中一些是我可以谈论的其他因素,但你有点让自己说没有足够的能源,这当然会导致价格上涨并造成滞胀压力,你可以'不够。最大的问题是你从中得到的是,“好吧,好吧,我什至无法再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因为我无法思考这个问题。我得去解决我的能源问题。” 所以你可能会失去对目标的关注。 退后一步,我想如果你基本上是说,看,有两种广泛的方法可以解决我们需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一事实。你可以让化石燃料变得更贵,对它们征税,以某种方式让它们真正受挫。或者你可以取而代之的是你想要的东西,基本上在它们周围放上胡萝卜,让它们变得非常有吸引力,等等。当然,经典经济学家的回答一直是只对你不喜欢的东西征税,对吧?你可以有污染,你可以有这种污染的东西,它的全部成本没有被计入,只是把成本计算在内,然后市场就会调整,引用“最有效的方式”。虽然这在理论上真的很美好,但它在政治上从未受到欢迎,而且我认为在通胀上升的环境中,它变得完全不可能。通货膨胀率已经上升;您要加税并进一步提高已经很昂贵的东西的价格吗?这似乎不太可能。 所以我认为我们看到的明智转变,尤其是在美国拜登的法案以及其他地方,就是说,“好吧,尤其是在这种通货膨胀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去激励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必须说,“让我们至少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我们目前补贴了大量化石燃料,但理想情况下,补贴超过公平。理想情况下,我们会说,“这是我们要给你的所有激励措施,让你朝着我们希望随着时间推移看到的东西前进。” 我认为这将是我们最好的途径。 ALEX SHAHIDI 我想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Karniol-Tambour 当然可以,因为其中很多东西需要很多年才能上线。它们不是您可以轻按一下开关的东西。我认为,投资者必须务实和周到地考虑你想要什么样的过渡才有意义。 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当你看天然气时,很多管道,天然气的物理管道随后可以转变为更绿色的能源形式。因此,虔诚地说天然气并不完美并不是很有帮助,如果你说,实际上,从煤炭转向天然气可能是一个非常有帮助的步骤,因为你的排放量已经比使用天然气少得多煤炭。然后当你以后变得更环保时,你实际上可以重用很多基础设施。 因此,您必须考虑我们在多年时间表上的发展方向以及构建基础设施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又回到了范式转变的讨论上。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Instagram 是作为一家公司创建的,就像有几名员工一样,很快,我们的世界就不同了。这不是物理基础设施的工作方式。这不是物理基础设施的工作方式。这些是我们做出的更长的投资周期和选择。一旦你在蛋糕里烤了一些东西——另一个我举了很多的例子,如果你真的想转向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东西,你需要采购所有的物理材料来制造它们。而且这并不是说您只需轻按一下开关就可以拥有世界上所有的铜。开矿需要时间,你必须实际设置它。因此,如果你在其中一些事情上投资不足,如果你真的无法制造实现过渡所需的物质材料,那么世界上所有的愿望都不会帮助你。其中一些意味着很长的准备时间,而且世界上没有一个中央计划者。因此需要深思熟虑的激励措施。 ALEX SHAHIDI 我有最后一个问题。显然,ESG 策略和指数激增。在您看来,您看到的这些构建方式的最大缺陷是什么? Karniol-Tambour 哇。好吧,有时候我想说别让我开始。但不,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因此,您将看到事物的自然演变,从简单到复杂,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等等。但我想说的是早期迭代,你看到很多标题为 ESG 的东西与它们的原始索引非常相似,你必须眯着眼睛才能看到任何可能的差异。所以,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称呼它,但在我看来,如果你根本不改变你所持有的东西,我不知道你是否值得一个特殊的标签。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投资者对说“我想我关心我的钱的去向”变得更加敏感。它会进入完全相同的地方。那可能意味着什么? 然后现在,我认为弱点之一是一直如此关注支持政府实现净零排放和减少排放的努力。但是对于在投资组合环境中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可能会产生混淆。我会给你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世界上有很多公司与排放没有太大关系,比如制造药品的了不起的公司。它们自然不会排放太多的碳。它们污染不大。显然,它们与电相连,但它们并不能真正控制它们使用的电源。他们只是与问题无关。因此,如果你只是说,“我只想持有许多与气候变化无关的公司的投资组合,”你可以得到惊人的排放数字,但你与问题根本无关。你只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它,并进入了与它无关的经济部分。因此,任何简单化的“让我告诉你一个数字”——比如“让我告诉你你的最终排放量”——都可能与目标是什么弄巧成拙。 所以我的总体想法是,我认为投资者正在磨练他们对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真正想做什么的理解?金融产品正在被创造出来,随着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投资者真正想要做什么,以及我可以设计什么真正满足他们的目标,这些产品将变得更加复杂? $桥水持仓(BK4504)$ $Bridgewater Bancshares(BWB)$ $标普500(.SPX)$ $纳指100ETF(QQQ)$
lg
...
老虎证券
昨天19:18
上一页
1
2
3
4
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直击亚市】美国对华关税加到245%!特朗普撤回对英伟达豁免,市场大跌黄金冲上3280
lg
...
中美突发消息!彭博:若特朗普展现尊重并指定谈判代表,中国愿意谈判
lg
...
3317!特朗普“再放大招针对中国”引发避险潮 黄金首次突破3300美元创历史新高
lg
...
特朗普政府突传将“货币制裁”中国?港媒:习近平寻求东盟协议 向马来西亚释出重磅信号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最新网站声明称:对华部分商品关税加到245%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892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