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深圳4月二手住宅过户量创近3年来新高
go
lg
...
深圳
房地产
信息平台的数据显示,4月深圳二手住宅过户量4171套,环比上涨近9%,同比上涨近31%,创近3年来新高。此外,深房中协官方小程序的数据显示,4月深圳二手房录得合同量(网签量)5094套,虽然环比下跌2%,但维持住了5000套的“荣枯线”水平,同比上涨36%。数据还显示,4月深圳一手住宅预售成交2355套,环比上涨近5%。
lg
...
金融界
2024-05-01
深圳4月二手住宅过户量创近3年来新高
go
lg
...
5月1日消息,深圳
房地产
信息平台的数据显示,4月深圳二手住宅过户量4171套,环比上涨近9%,同比上涨近31%,创近3年来新高。此外,深房中协官方小程序的数据显示,4月深圳二手房录得合同量(网签量)5094套,虽然环比下跌2%,但维持住了5000套的“荣枯线”水平,同比上涨36%。数据还显示,4月深圳一手住宅预售成交2355套,环比上涨近5%。
lg
...
金融界
2024-05-01
DDO Chain:引领RWA数字资产革新之路
go
lg
...
界中具有实际价值和存在的各种财产,例如
房地产
、商业票据、供应链融资等。与数字资产不同,RWA是指无法直接在区块链网络中表示或交易的资产,因为它们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常需要通过传统的金融机构或中介进行管理和交易。 然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将RWA数字化,即将这些现实世界的资产转化为数字化形式,并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表示、管理和交易。这种数字化的RWA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同时也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和透明度。通过将RWA引入区块链世界,可以加速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RWA融合 RWA的融合是指将传统金融领域中的实际资产数字化,并将其整合到区块链网络中,以便更便捷、高效地进行管理和交易。DDO Chain作为一项领先的区块链技术创新者,致力于推动RWA与数字资产领域的融合,以构建更加开放、透明和高效的金融体系。 在实现RWA融合的过程中,DDO Chain依托其独特的技术架构和创新应用,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工具: 智能合约技术的应用: DDO Chain利用智能合约技术,使得RWA在区块链网络中可以以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和交易。智能合约能够自动执行预先设定的条件,确保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链上资产标准化与认证:DDO Chain推动实现RWA的数字化和标准化,确保资产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通过在区块链上记录和认证资产的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欺诈行为的风险。 资产流动性的提升:将RWA数字化并整合到区块链网络中,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在传统金融领域,许多实际资产的流动性较低,难以快速变现。而在区块链网络中,资产可以更便捷地进行转移和交易,提高了资产的价值和利用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DDO Chain的技术架构和创新应用有效降低了RWA交易的成本。传统金融交易往往需要借助中介机构,并且涉及到多种手续费和费用。而在区块链网络中,交易过程更加简化,减少了中间环节和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 通过以上创新举措,DDO Chain为RWA在区块链中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推动了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这种融合不仅为传统金融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同时也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新的领域,推动了金融体系向着更加开放、透明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RWA优势 DDO Chain整合RWA的优势在于多方面,它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传统金融市场常常存在着门槛较高的问题,导致许多人无法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通过DDO Chain的整合,RWA数字化资产的出现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普惠化。任何人只需具备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或智能手机,就可以轻松参与到数字资产交易中来,无论其地理位置或社会经济地位如何。 提高资产流动性: 数字化的RWA资产不仅降低了交易的门槛,还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在传统金融市场中,很多实际资产由于交易流程繁琐、手续费高昂等原因,其流动性受到限制。而DDO Chain将这些资产数字化后,可以实现实时交易和快速结算,极大地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让资产的价值得以更快地实现。 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繁荣:通过数字化资产的标准化和认证,DDO Chain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更高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标准化的数字资产使得资产的质量和真实性得到保障,投资者可以更加放心地参与到市场中。这种信任度的提高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进入金融市场,推动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DDO Chain整合RWA的优势在于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透明度和安全性,推动了金融行业向着更加开放和高效的方向发展。这种整合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为金融体系的普及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 DDO Chain正在引领RWA数字资产革新之路,为实现数字资产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相信,在DDO Chain的引领下,RWA将在区块链世界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金融行业带来更加公平、高效和包容的未来。拥抱新技术与新生态,让我们共同开启数字资产革新之路,共创美好明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5-01
再造一个合肥
go
lg
...
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03 尾声 随着
房地产
市场持续低迷,土地财政这一地方政府曾经的收入大头锐减,各地财政愈发吃紧,地方债务也逐渐上升。 在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老百姓希望保民生,中小企业却亟需减税等等补贴。 “搞经济”亦或是“保民生”,到底该怎么平衡,这个矛盾愈发尖锐,还将长期存在。 而放眼海内外,挑战和压力也仍旧存在,无论是海外对国内制造业的持续施压,还是各大城市亟需的产业升级和转移,都是各地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低线城市来说,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抓住一线城市外溢的产能,或许就能借助某一次东风趁势而上。 只要保持开放的态度,才能抓住通往未来的钥匙。 不管是学淄博,还是学合肥,最终都是为了谋求发展。 暂时地学淄博,长远地学合肥。 一旦有了发展的动力,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5-01
中信证券:预计将推出消化存量房产的具体政策措施
go
lg
...
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我们认为,
房地产
政策已经表明了积极消化库存的态度,预计也将推出消化存量房产的具体政策措施。
lg
...
金融界
2024-05-01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5327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72.69万亿元,同比增0.86%,净利润5.71万亿元,同比增-1.57%
go
lg
...
0%,集中在建筑业,电气、电子及通讯,
房地产
等行业。2023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总体现金流状况进一步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44万亿元,同比增9.11%,为净利润的2倍,整体营业现金比率10.14%。 全市场上市公司2023年共实现增加值[5]19.49万亿元,同比增3.77%,占GDP总额的15.46%;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增加值14.25万亿元,制造业上市公司增加值6.06万亿元。上市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6]64.41万元/人,同比增1.61%,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社会数据的3.99倍。采矿业,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劳动生产率居前,分别为157.61、143.16、136.86万元/人。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23年全年累计贡献税收4.62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5.50%,新增员工人数50.37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4.05%。 二、行业情况 19个门类行业中,13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2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15个行业实现盈利。10个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5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上市公司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7]5.37万亿元,同比增9.58%,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2.29万亿元,同比增3.32%。 2023年休闲游及商务差旅消费需求明显释放,交通运输行业持续恢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2.07、0.17万亿元,同比增4.78%、57.13%,较上年明显好转。具体来看,航空、铁路、道路运输业净利润同比增96.37%、166.25%、28.29%,四大航空公司同比减亏1271亿元。旅游、汽车、酒店餐饮、影视院线等多行业都迎来明显增长。 在全力推进能源转型政策鼓励下,相关领域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新三样”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增长超10%。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绿色环保转型步伐加快,叠加供需格局改善,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净利润增长3.51%、61.41%。近年来国家对中成药传承振兴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中药行业迎来新机遇,2023年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12%、33.18%。受益于油气勘探规模增加,油服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实现较好增长,2023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5.63%、25.78%。 金融业上市公司全年营收9.15万亿元,净利润2.49万亿元。金融行业加大对高端制造、专精特新、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六大行碳减排贷款、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额均有大幅提升。 三、上市公司结构 截至2023年底,全市场上市公司共5346家,其中主板3208家、创业板1333家、科创板566家、北交所239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313家,募集资金净额3571亿元,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上市254家,占比81%,募集资金净额2815亿元,占比79%。99家新上市公司所属高技术制造业。全年共退市47家,其中强制退市公司44家,科创板首现强制退市公司。“能上能下”新生态加速形成,上市公司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股本和市值看,上市公司2023年底总股本8.50万亿股,新增0.23万亿股。境内股份总市值77.74万亿元,千亿以上市值公司101家,百亿以上市值公司14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市值44.06万亿元。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5个行业市值较上年年底有所增加。 从区域分布看,北上广深江浙六区域上市公司3183家,占比59.5%,上市公司向经济活跃区域集聚特征更加明显。 四、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上市公司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合计1.60万亿元,整体研发强度2.2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1.87%、4.86%、10.87%、5.0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0.77万亿元,在研发投入前100家公司中占据61席。民营上市公司持续迸发创新活力,整体研发强度达3.7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全市场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6.76、0.3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15.34、0.99万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16.44%、13.0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6.92%、5.74%,增速远高于市场平均。 (二)数字化转型。截至2023年底,数字产业化上市公司1305家,比上年增加94家,涵盖数字产业化领域的四个大类,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上市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9.05万亿元,净利润0.47万亿元。 (三)绿色低碳发展。上市公司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量质齐升。2023年,2115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8],占比39.7%,比上年增加近300家。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率最高,为92.8%,多数行业发布率在40%左右。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披露气候管理目标,二氧化碳减排量、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等详实数据。 (四)海外业务。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疲弱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出口展现较好韧性与活力,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8.50万亿元,同比增4.36%。海外收入占营收比重11.69%,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新三样”出口份额大幅提升,出口结构显著优化。1041家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30%。电气、电子及通讯、木材、家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行业海外业务收入份额较高,达25%以上。 五、回报投资者 截至目前,已有3859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3年现金分红方案(注:包括季度、半年度、年度及特别分红),占全部盈利公司的92%,100余家公司上市以来首次现金分红。从金额上看,合计现金分红金额[9]达2.24万亿元,比上年有小幅增长,平均每家公司分红5.8亿元。274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十亿,30家公司超百亿。从分红比例来看,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6.94%,121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从分红频率来看,254家公司披露2023年季度、半年度分红方案,家数比上年有显著增长,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持续加强。 2023年,上市公司新增发布集中竞价交易回购计划744单,新增拟回购金额1421亿元,目前已完成回购965亿元,注销式回购占比稳步提升。
lg
...
金融界
2024-05-01
中上协报告:100余家公司上市以来首次现金分红,274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十亿
go
lg
...
0%,集中在建筑业,电气、电子及通讯,
房地产
等行业。2023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总体现金流状况进一步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44万亿元,同比增9.11%,为净利润的2倍,整体营业现金比率10.14%。 全市场上市公司2023年共实现增加值[5]19.49万亿元,同比增3.77%,占GDP总额的15.46%;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增加值14.25万亿元,制造业上市公司增加值6.06万亿元。上市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6]64.41万元/人,同比增1.61%,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社会数据的3.99倍。采矿业,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劳动生产率居前,分别为157.61、143.16、136.86万元/人。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23年全年累计贡献税收4.62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5.50%,新增员工人数50.37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4.05%。 二、行业情况 19个门类行业中,13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2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15个行业实现盈利。10个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5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上市公司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7]5.37万亿元,同比增9.58%,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2.29万亿元,同比增3.32%。 2023年休闲游及商务差旅消费需求明显释放,交通运输行业持续恢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2.07、0.17万亿元,同比增4.78%、57.13%,较上年明显好转。具体来看,航空、铁路、道路运输业净利润同比增96.37%、166.25%、28.29%,四大航空公司同比减亏1271亿元。旅游、汽车、酒店餐饮、影视院线等多行业都迎来明显增长。 在全力推进能源转型政策鼓励下,相关领域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新三样”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增长超10%。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绿色环保转型步伐加快,叠加供需格局改善,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净利润增长3.51%、61.41%。近年来国家对中成药传承振兴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中药行业迎来新机遇,2023年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12%、33.18%。受益于油气勘探规模增加,油服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实现较好增长,2023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5.63%、25.78%。 金融业上市公司全年营收9.15万亿元,净利润2.49万亿元。金融行业加大对高端制造、专精特新、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六大行碳减排贷款、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额均有大幅提升。 三、上市公司结构 截至2023年底,全市场上市公司共5346家,其中主板3208家、创业板1333家、科创板566家、北交所239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313家,募集资金净额3571亿元,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上市254家,占比81%,募集资金净额2815亿元,占比79%。99家新上市公司所属高技术制造业。全年共退市47家,其中强制退市公司44家,科创板首现强制退市公司。“能上能下”新生态加速形成,上市公司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股本和市值看,上市公司2023年底总股本8.50万亿股,新增0.23万亿股。境内股份总市值77.74万亿元,千亿以上市值公司101家,百亿以上市值公司14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市值44.06万亿元。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5个行业市值较上年年底有所增加。 从区域分布看,北上广深江浙六区域上市公司3183家,占比59.5%,上市公司向经济活跃区域集聚特征更加明显。 四、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上市公司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合计1.60万亿元,整体研发强度2.2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1.87%、4.86%、10.87%、5.0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0.77万亿元,在研发投入前100家公司中占据61席。民营上市公司持续迸发创新活力,整体研发强度达3.7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全市场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6.76、0.3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15.34、0.99万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16.44%、13.0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6.92%、5.74%,增速远高于市场平均。 (二)数字化转型。截至2023年底,数字产业化上市公司1305家,比上年增加94家,涵盖数字产业化领域的四个大类,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上市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9.05万亿元,净利润0.47万亿元。 (三)绿色低碳发展。上市公司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量质齐升。2023年,2115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8],占比39.7%,比上年增加近300家。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率最高,为92.8%,多数行业发布率在40%左右。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披露气候管理目标,二氧化碳减排量、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等详实数据。 (四)海外业务。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疲弱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出口展现较好韧性与活力,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8.50万亿元,同比增4.36%。海外收入占营收比重11.69%,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新三样”出口份额大幅提升,出口结构显著优化。1041家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30%。电气、电子及通讯、木材、家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行业海外业务收入份额较高,达25%以上。 五、回报投资者 截至目前,已有3859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3年现金分红方案(注:包括季度、半年度、年度及特别分红),占全部盈利公司的92%,100余家公司上市以来首次现金分红。 从金额上看,合计现金分红金额[9]达2.24万亿元,比上年有小幅增长,平均每家公司分红5.8亿元。274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十亿,30家公司超百亿。从分红比例来看,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6.94%,121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 从分红频率来看,254家公司披露2023年季度、半年度分红方案,家数比上年有显著增长,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持续加强。 2023年,上市公司新增发布集中竞价交易回购计划744单,新增拟回购金额1421亿元,目前已完成回购965亿元,注销式回购占比稳步提升。 注: [1] 统计时点截至2024年4月30日10时。年报样本口径为2023年底已上市,扣除现已退市、延迟披露年报19家公司后,共5327家公司;[2]依据2023年5月21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划分;[3]本文所指央企为国资委控股央企;[4]本段几个整体指标计算方式如下:整体销售净利率=“净利润加总/营业收入加总”整体ROE=“净利润加总/上市公司年初年末公告的净资产加总后平均值”整体资产负债率=“年末总负债加总/年末总资产加总”整体营业现金比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加总/营业收入加总”;[5]上市公司增加值计算方法为“净利润+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6]全员生产率计算方法为“上市公司增加值/上市公司年初年末公告的员工总数平均值”;[7]固定资产投资选用现金流量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8]指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外单独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可持续发展报告和ESG报告等;[9]按公司境内外全股本分红统计。
lg
...
金融界
2024-05-01
重磅!IMF上调中国增长展望 今晚鲍威尔恐挥动鹰派“大锤”
go
lg
...
行风险的来源。” 他指出,中国旨在解决
房地产
行业压力的政策以及导致该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政策是潜在影响该地区的因素。 展望报告还警告称,“在当前政治不确定的环境下,全球许多国家将在2024年举行选举,地缘政治摩擦的风险尤其高。” 至于日本,IMF在报告中表示,央行退出负利率政策“迄今为止进展顺利,缓解了此前对突然重新定价产生溢出效应的担忧”。 另一方面,美国劳工部报告指出,第一季度薪资增长高于预期,这不太可能改变美联储的限制性立场。 随后金价下跌,美元反弹,基准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走高。 纽约InfraCap投资组合经理杰伊·哈特菲尔德(Jay Hatfield)表示,“就业成本指数高于预期引发了抛售”。“投资者正在美联储会议后可能举行的鹰派新闻发布会之前建仓。” 美国三大股指均录得自10月份以来首次月度百分比下跌。 纽约CFRA Research首席投资策略师Sam Stovall表示:“今年标准普尔指数已创出新高,但市场需要消化这些涨幅。” “‘五月卖出’这句老话可能会提前一个月实现。” 市场预计晚些时候FOMC会议将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维持不变,而随附的声明以及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的新闻发布会将被解析,以寻找有关央行降息预期路径的线索。#美联储政策转向# 哈特菲尔德补充道:“我们知道美联储将会采取强硬态度,并且会出现有关加息的问题。”
lg
...
marsh
2024-05-01
中指研究院:1-4月全国
房地产
TOP100企业拿地总额2850亿元 同比下降9.5%
go
lg
...
中指研究院发文称,2024年1-4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2850亿元,同比下降9.5%。4月,虽然部分一二线城市依旧有土地推出,但房企拿地更加谨慎,导致1-4月房企拿地同比下降。
lg
...
金融界
2024-05-01
王石放弃千万退休金!退休生活依旧无虞,曾透露:田朴珺现金存款比自己多,是我傍她大款
go
lg
...
1万元,31年来首次取消分红 近年来,
房地产
行业整体步入寒冬,万科亦难以独善其身,资金链压力成为关注焦点。今年3月28日晚间,万科披露2023年度业绩公告,宣布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监事会主席解冻从2024年3月28日起自愿领取月薪1万元(税前),同时自愿放弃了2023年度奖金。郁亮、祝九胜和解冻三人2023年的总税前报酬为357.4万元,较以往大幅缩水。 据了解,万科高管的薪酬体系由固定薪酬、年度奖金和经济利润奖金三部分组成。2023年,高管的税前报酬仅包括固定薪酬和公司为其缴纳的社保、公积金。例如,郁亮2023年的税前报酬为127万元,其中包括115万元的固定薪酬和12万元的社保、公积金。 为了应对业绩下滑和保留现金储备,万科决定取消2023年的分红,打破了连续31年的分红纪录。在3月29日的业绩推介会上,万科董事会秘书朱旭表示,这一决定是在综合考虑债权和股权投资人的意见后做出的,旨在确保公司的经营安全。在4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朱旭再次回应分红问题时表示,公司未来的分红方案将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公司发展需要和股东意见等因素。万科将致力于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恢复分红奠定基础。
lg
...
金融界
2024-05-01
上一页
1
•••
986
987
988
989
990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贸易战突发升级:波音遭殃!特朗普让步刺激全球大反弹,美元还在跌
lg
...
中美贸易战突发消息!中国下令停止波音飞机交付 波音美股盘前跳水
lg
...
习近平访问越南大展魅力攻势!越南官方却不提这句话,避免触怒特朗普
lg
...
中美突发消息!美国拟与中国达成“重大”贸易协议 谈判须由特朗普、习近平高层主导
lg
...
特朗普黑天鹅意外突袭!中国驻越南工厂订单“疯狂”增长 美企施压90天内出货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886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107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