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徐成城:CPI数据降温,美股有望反弹?
go
lg
...
0%左右。主要的权重股包括Apple、
微
软
、亚马逊、Google、特斯拉、英伟达,代表的是美国国家实力的象征,或者说科技实力的象征。如果硬要说他们是美国的一些公司,确实没错,但是他们也是全球性的业务,因为美国作为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业务遍布整个全球范围之内。不管投资标普也好,或者纳指也好,其实投资的是全球的经济增长。可以看到,全球最好的企业基本上都囊括在标普和纳指两个指数里了。 当然,指数表现也是非常不错的。像标普500指数近20年涨幅达到280%的水平。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的公共卫生防控等等都对标普和纳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毫无疑问,在更长的时间段内指数都是一个上涨的过程,而且这两个指数也是美国很多企业、年金以及养老金和一些大机构的主要配置池,意味着美国的很多财富包括全球很多基金都投资于标普和纳指,可以说这两个指数容纳了全球的很多财富。 今年在加息的影响下,美国的估值确实受到了压制,但是随着明年整个CPI数据得到控制后,美相关部门货币政策的拐点出现了曙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觉得压制美股估值的这些因素会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年中逐渐解除。当前来看,标普500和纳指处于筑底的过程中,这个阶段如果可以分批布局或者定投,未来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收益率可能也会不错。 而且从历史数据上来看,近五次的加息周期中,在加息周期靠近后半段的时候,标普500、纳指都是收涨的状态,这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在加息周期的后半段其实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了,在经济复苏的时候,企业的盈利也就开始增长,尽管这个时候加息还在继续,资金成本还在上升,但是整个企业盈利增长的成长性抵消了估值的收缩,使得在加息周期的后半段相关资产的表现也非常不错。这使得我们看到投资于美国市场的比较好的可预期性,就是大概知道在什么样的经济周期中进行投资会获得不错的收益。这一点也和美国市场化程度非常高有关,所以投资者在投资美国市场的时候,不会面对这么多的不确定性。 四、美国经济基本面情况 另外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基本面逐渐得到了改善。尽管我们常说美国由于CPI数据压力比较大,同时还有公共卫生防控和其他因素都对经济造成了影响。但是我们要知道,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并不差,到明年预期也有2%的增长,而且这个2%的增长相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除中国、印度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之外)而言,依然是比较快的状况。所以我们对于美国的经济还是可以相对乐观一些。 从美国的一些数据,包括工业数据、就业数据来看,还是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即使美国经济非常困难,CPI数据很高,就业数据还是比较坚挺的状态,而且这也体现出了当前的经济韧性,制造业、服务业PMI此前都是有一个抬升的状态。 其实背后反映出了一个逻辑,美国的经济比大家想象中要强。这一点再叠加美国现在整个货币政策预期打得比较满,市场对于美国监管企业的估值或者未来的预期展望都是比较悲观的,这个悲观也反映在股价中了。随着公共卫生防控退潮以及未来CPI数据得到控制之后,整个美国经济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弹性。 此前的调查中,美国企业家对于未来六个月资本开支的意愿也是在快速提升,这就说明,在美国企业界看来,未来美国的经济增长是比较确定的一件事情,未来资本开支如果提升的话,对于整个经济的支撑会得到进一步的凸显。当然,背后的逻辑就是美国薪资提升和就业修复,这块是相互促进的,薪资的提升促进了就业的修复,而就业的修复又进一步抬升了薪资的水平,所以说美国企业为了招聘更多的劳动力付出比较高的薪资成本,使得美国的私人消费有一个快速的提升。 因为美国和我们国内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中国储蓄率非常高,而且老百姓比较有未雨绸缪的储蓄。我们就算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拼命地干活,但是赚的钱还是储蓄起来了,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储蓄率比较高。但是这个储蓄率没有办法转化为消费,很多时候必须国家帮你消费,国内很多的基建项目都是找居民借钱,进行项目的投资和消费。 但是美国的私人消费非常高,基本上就是赚了钱就花掉了,有一些甚至会用信用卡超前消费,这就使得美国的消费能力一直非常强,而且美国的商品消费在历年也都呈现出非常有韧性的状态,大家觉得美国人民确实比较敢花钱,敢花钱也就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消费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美国的经济修复是比较容易进入到一个正循环的状态,老百姓工资提升了,赚的钱多了之后就开始消费,消费之后买更多的商品,更多的商品又使得企业要生产更多的商品,产能不足怎么办?我就扩大再生产进行投资,我开新的产线,招新的工人,提升薪水之后,企业可以赚更多的钱,进行一个正向循环。同时,这些新的工人又有了工资上的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更多地去消费,这样就形成了正向循环。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可能也促生了CPI数据的形成,但是对于整个经济来说,进入了一个正循环的过程。如果单纯只是发行钞票的话,比如在美国公共卫生防控期间政府大量的财政刺激,释放了很多的流动性进入了经济体系,同时也有大量的财政补贴进入了消费领域,产生了美元泛滥的状况,甚至泛滥的美元已经流到了全世界。但是如果说美国自身经济在修复,劳动的薪资和生产制造在不断提升的情况之下,你就可以逐渐把释放的这些流动性转化为真正的价值,变成商品之后钱就变得有价值了,变成了一个真正落到和实物挂钩,对于整个美国的经济都是比较好的状态。 所以,一方面,美国的CPI数据要控制;另外一方面,公共卫生防控对它的影响在下降。这是一个大家都看到的情况。另外CPI数据得到了控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意味着美国将来能够在货币政策上有更多的灵活性,而不是由于被迫地去加息、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成本。 在整个公共卫生防控情况之下,标普有了一个不错的业绩表现,毕竟很多企业一方面是全球相关的,像Apple、Google、亚马逊、英伟达都是全球市场,美国的这些龙头企业还是具备了很强的科技实力以及科技和市场的壁垒,它们的竞争力都是非常强的,在全球来看也是一个非常好和稀缺的标的。同时,随着经济的复苏,一方面,美国相关企业营收预期也是在不断增长的状态,预期到今年全年来看,也是逐渐能够维持稳健增长的状态。因为去年的基数是比较低的,美国的周期跟中国不太一样,去年中国表现比较好、美国表现比较差,尤其在四季度。 现在来看,美国由于低基数的效应,在今年会表现出一个非常不错的状态,而且供应链的问题正在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现在整个美国供应链和海运的价格都下降了,这一块对于解决美国的CPI数据问题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五、如何投资美股资产? 我们还是比较推荐投资者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不能只投某一个行业或者某几个行业资产,要分散布局,同时各种另类资产也要考虑。 国内还是有很多可以投资的,比如说黄金、固定收益类产品,这些产品都可以和股票投资形成一个组合。同时我们也把视野放到全球,还有很多资产值得配置,包括港股、美股等等。我觉得在目前全球经济逐渐下了一个台阶之后,大家可能面对的资产回报率就是下降的过程。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跟过去(20年前)一样,选定某一个资产就行了。比如说中国的房地产过去20年只涨不跌,但是现在说未来20年还会只涨不跌吗?不可能,因为现在房地产的价格已经很难再有一个大幅抬升的基础了,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大家可能要对资产进行一个多元布局,拿出一部分的比例去配置美股的话,其实能够更好地提升资产组合的表现,并且降低整个组合的风险。 另外从估值上来说,标普500也好,纳指也好,经过了大幅调整之,估值的位置相对是比较合理的,两个指数都是处于近十年50%分位数左右,有些可能更低。因为整个美相关部门此前的紧缩预期非常强,再叠全球的一些政治、经济等因素,标普500和纳指估值下降的幅度都是非常大的。 另外再看一下标普和纳指两个指数之间的不同,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在国内投资者听得比较多,但是也不了解到底这两个有什么不一样,这就跟中国有沪深300、中证500等等的指数是一样的。 具体而言,纳斯达克100更偏重于信息技术和通讯产业,从行业分布上来看,信息技术、科研消费、医疗保健等等占了绝大半的,尤其是信息技术占了纳指绝大部分的权重。 相对而言,标普500的分布会更加均衡一点,指数分布更广,包括信息技术、科研消费、金融、医疗保健、工业和能源、材料、房地产等等,某种程度上纳斯达克是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公司的集合体,标普500就是美国各个领域的龙头企业集合体。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前,全球在信息技术、通讯服务领域诞生了很多非常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它们的估值也都非常贵。这些企业的成长环境一方面是科技的爆发,在2000年的时候最大的科技爆发点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兴起,极大提升了全球经济的效率。到了2010年的时候,以通讯为代表的,主要就是4G广泛的使用,尤其从功能机转向智能机的时代,依然产生了很多的新市场,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形成了一个完全新的市场和第二成长曲线。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整个纳斯达克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本质上是依托于科技和信息技术,只要这两个行业发展得好,整个纳斯达克就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另外一点,也正是因为在过去20年绝大部分的时间段内全球都处于低利率的水平,对于纳斯达克这样一个高估值的指数来说比较友好。一方面低利率水平可以使得更多企业的财务成本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营收增速非常快,盈利也非常好,预期成长性非常高,这些企业非常依赖于融资,融资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财务成本的高低。低利率水平使得企业以比较低的成本融到钱,不断地提升企业的估值和盈利。 当这个企业变得不那么赚钱,但是收益偏向稳定的时候,低的融资成本也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企业融到钱之后可以进行股票的回购,我融到钱之后不是进行扩大再生产,而是去购买自己的股票,把市场上的流动股买回来,进行回购。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分母下降了,相当于每股收益得到一个提升。 同时,企业的股价就会得到一个快速增长,企业股价提升之后最收益的是谁?包括很多成长型企业的高管和投资者就收到了回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确实是比较适合于成长股的发展。 标普500的逻辑也是差不多的,包括它也有很多的信息技术公司,以及受益于当前环境的能源材料公司,还有房地产,一起能源企业都是受益的。虽然房地产和金融企业占比不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在美国会出现相关的自然而然产生的增长状态,包括金融和房地产这类行业进行修复。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对于标普和纳指而言都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契机。 因此,在目前的对比来说,标普500其实代表的是美国经济,纳斯达克代表的是全球的科技。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两个都是可以的。投资标普的话,就看美国在控制CPI数据以及美相关部门政策转向之后经济快速的复苏。相对纳指而言,美国的无风险利率下降之后,全球的科技企业会不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 毕竟和过去30年最大的不同,就是这10年没有太多的科技爆发,因为每一次的科技爆发带来的都是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比如说像互联网、智能手机,但是这个10年看到了很多可能的方向,比如说像AI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等等,但是并没有一个行业能够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率。目前还看不到,将来可能在一些领域中可以看到,包括人工智能以及5G等等都能诞生出再度提升全人类生产效率的技术。 整体而言,我们还是要去等待,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些科技巨头的竞争力和壁垒也是依然存在的,依然会是全球最赚钱的企业。 从配置的角度来看,标普500和纳指与国内资产的相关度是比较低的,对于投资者去构建投资组合是非常有益的。我们知道,构建投资组合的基础就是要去寻找一些相关度比较低的资产,以标普500为例,它跟沪深300的相关系数都是非常低的,在组合中加入一些不相关的资产是有望提升大家的投资业绩的。因为未来整个全球经济增长都将逐渐下台阶,大家比的并不是哪一块收益率更高,而是谁的风险更低、投资组合的表现更稳定。 六、互动问题 1、 美股稳了吗? 答: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美股稳没稳还是得看未来美国的一些基本因素。美股在不断筑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因为市场隐含了很多加息的预期,一旦加息预期有所减弱,对于这些资产而言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后续还是要看未来的相关数据。但是毫无疑问是在逐渐改善之中。 美国的实际利率是在往上走的,加息是在不断继续,只要加息加得够高,CPI数据迟早有一天会被控制。加到目前为止,其实是在以伤害美国经济的方式去遏制需求,从而压低CPI数据,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不断地加息,CPI数据总会被遏制下来,只要CPI数据被遏制下来,那么美相关部门主要的作用就从控制CPI数据变成了促进美国经济发展,货币政策一定会转向,转向的时候美国的估值就会快速得到修复。 所以说美股稳没稳不知道,但是预期改变之后会往上走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2、 中概股怎么看?之后会好起来吗? 答:中概股比较复杂,因为涉及了很多政治以及科技上的博弈,我觉得中概股在趋势上要不断回流,跟美国的关联性会逐步下降。很多中概股已经跌到了历史非常低的水平,前段时间国内的政策一旦有所变化,美国中概股的表现就会非常好,所以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现在中概股是一个估值比较低、适合去配置的资产,但是受到的政策影响、不确定性也是非常高的。 如果这位投资者在美国去投中概股的话,在当前这个时点一定要谨慎,因为这个不仅是中概股经营环境的问题,还包括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等等,影响因素太多了,而且每一个都是不可控的状态,所以确实是需要谨慎的。 问题3:美国的科技股明年能不能期待? 答:我觉得完全可以期待美国的科技股,首先我们前面提到的美国无风险利率的变化以及美相关部门货币政策转向是一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美国科技股的盈利其实一直都是非常好的,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美国科技股盈利水平一直都是在维持的,目前都是在杀估值,对于盈利而言影响还不是特别大,尤其是龙头企业的盈利。 但是最近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迹象,包括某些互联网龙头和手机龙头企业都出现了一些预期的改变。这一块也是因为,全球市场在加息步入后半段的时候,需求方面会有一些影响,我个人觉得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化,随着经济向好,需求也是会逐步起来的,我觉得明年是可以期待科技股的表现,因为这一块确实有比较多方面的加持。 问题4:信创概念可持续吗? 答:信创到目前为止更多是跟国内的安全相关,信息、软件、硬件和整个系统的安全相关性比较高,因为信创本身是整个信息领域的更新和创新,但是现在更多的是讲信创安全,这块有很多国产替代的空间,包括目前国内每年大几百万台设备的替换,代表性的八大关键领域,以及政府机关都有很多软件、硬件服务器的替代需求存在。 从当前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信创就是概念上的博弈,在今年整个信创预算不是很足的情况之下,因为去年基数比较高,今年肯定是比较一般的,明年会有一个低基数的效应,这一点也没有什么问题。 另外一点就是信创的加速,可能某一个党政机关要求三年把PC机替换为国产,软件五年全部替换为国产。比如下一两年最多三年就要把所有的软件硬件全部换一遍,其实是把未来的预算编到了现在。从短期而言,需求是快速释放出来,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就是拿未来的东西把它放到现在,并不是会有一个增量的出现。 另外一点,目前信创财政上的支持,可能还是依托于地方财政,当前地方财政并不能算是太好。所以整体而言我个人觉得信创作为一个概念,在某些领域比如说办公软件、工业软件上其实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国内很多企业的产品力已经达到了海外的90%、95%,存在一个国产替代的空间。还有一些信息通讯、中间件都存在着替代空间,是一个景气度很高的概念。 但是在一些差距比较大的方面,比如说在CPU方面,涉及芯片,可能跟海外差距还非常大,想短期之内替代也不太可能。信创作为一个大的主题,我觉得博弈的更多是短期上的某一个领域比如服务器、软件存在着景气度不断提升的状态,投资人应该去细分看待。正好国泰也有计算机ETF(512720)和软件ETF(515230),也可以作为一个投资工具来进行选择。 问题5:纳指的弹性应该比标普大,怎么选? 答:这个是没错的,但是在整个美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标普500是先反应的,因为标普500跟实体制造会更加接近一点。在当前的环境之下,美国的经济肯定是从实体开始修复的,之后才会到成长比较占优的纳斯达克指数,纳指也随着整个美元无风险利率的下降会呈现比较好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投资方面都是可以的,如果说现在谁先谁后的话,我觉得标普500可能会比较靠前一点,因为它会先反映美国经济的修复。
lg
...
有连云
2022-11-16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ETF(513500)盘中震荡
go
lg
...
%,谷歌涨2.86%,脸书涨2.5%,
微
软
涨0.17%。
lg
...
金融界
2022-11-16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ETF(513500)盘中震荡
go
lg
...
%,谷歌涨2.86%,脸书涨2.5%,
微
软
涨0.17%。 消息面上,宏观数据方面,继上周美国10月CPI降温超预期后,10月PPI增速超预期回落。相关部门15日公布,美国10月PPI同比升8%,预期升8.3%,前值升8.5%;环比升0.2%,预期升0.4%,前值升0.4%;核心PPI同比升6.7%,预期升7.2%,前值升7.2%;环比持平,预期升0.3%,前值升0.3%。有消息称,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周二领涨美股主要股指,因数据提供了降温的进一步证据,提振了小幅升息的押注。首席美国分析师Rubeela Farooqi表示,10月经济数据的改善如果持续,将支持未来升息步伐放缓的预期。
lg
...
有连云
2022-11-16
港股开盘:恒生指数跌0.95% 大型科技股普遍低开
go
lg
...
型科技股多数收涨。苹果涨 1.19%,
微
软
涨 0.17%。谷歌涨 2.8%,亚马逊涨 0.46%,特斯拉涨 1.82%,Meta涨 2.5%。中概股多数收涨,热门中概股表现强势,KWEB涨9.56%。阿里涨 11.17%,拼多多涨 8.53%,京东涨 7.14%。理想涨 5.46%,蔚来涨 3.04%,小鹏涨 4.4%。腾讯音乐涨30.56%。 全球主要资产价格方面,美元指数一度跌1.2%并失守106关口,创三个月新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最深下行11个基点至3.76%,创10月6日以来的六周低位,两年期收益率最深跌9个基点至4.32%,接近月内低位。油价涨超3%,现货黄金短线拉升超15美元至三个月新高,芝加哥玉米、大豆、小麦期货跳涨且收涨超1%。
lg
...
金融界
2022-11-16
巴菲特怎么了?巴菲特重新认知了半导体
go
lg
...
了全球科技树的根节点,其壁垒堪比苹果/
微
软
的系统软件,当然也超过了酱香科技。 3、商业模式:可穿越周期,台积电+苹果/台积电+AMD/台积电+英伟达联合体,是最近二十年科技行业最成功的典范,成为所有科技行业的『卖水人』,买入台积电=买入了移动计算/hpc计算/ai计算。 4、产业周期:台积电最近一年跌幅60%,创近30年来最大跌幅,回顾过去7轮硅周期的最大跌幅也仅为39%,已经到达行业历史数据的极值,也是产业下行周期末端。 5、地缘风险:台积电已经在美国建立fab备份,不仅在美新建工厂,而且将存量工厂转移到美国。 结论:半导体从科技行业的幕后,正在走向前台。之前被fabless认为理所应当的“代工权”“产能权”“设备权”不再唾手可得,反倒成为最重要的科技壁垒。 不仅台积电,全球范围内满足『穿越周期』『高roe』『强成长』『强壁垒』的半导体公司还有很多。 那巴菲特也得重新认知半导体,原来半导体是现代经济之母,是终极的消费品。
lg
...
金融界
2022-11-16
美股成交额前20:台积电涨超10%获巴菲特大笔买入;亚马逊深掘医疗赛道推出亚马逊诊所
go
lg
...
lphabet涨近3%,均创三周新高。
微
软
收涨0.2%,奈飞涨3.7%创七个月新高,股价站上300美元。 芯片股普涨。费城半导体指数涨3%升破2800点,创8月25日以来新高。英特尔涨超3%后收涨超1%,AMD涨近8%后收盘涨幅砍半,均刷新两个月高位,英伟达涨超4%后收盘涨幅砍半,接近三个月最高。 (文章来源:哈富证券)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1-16
巴菲特买入台积电,投资者可以跟着买入吗?
go
lg
...
,他在并购套利的策略中买入该股票,押注
微
软
(MSFT)对该视频游戏公司的拟议收购将会完成。该交易目前正面临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查。 到目前为止,苹果(AAPL)仍然是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的最大股票,其持仓价值超过1230亿美元。这家iPhone制造商在过去一个月里上涨了7%以上,将其2022年的跌幅缩减到16%左右。
lg
...
金融界
2022-11-16
最坏时期已过 流媒体巨头进入新增长轨道
go
lg
...
告扰乱了故事。 Netflix使用
微
软
的服务为其广告需求提供支持以缓解用户增速下滑,而在此之前,多年以来Netflix一直拒绝推出带有广告的订阅服务。 周二开盘前,Netflix的股价上涨了2.5%。与2022年初相比,该股下跌了50.3%,因为科技行业受到了重创,投资者纷纷卖出成长股。 库存过剩、竞争加剧和整体经济恶化等短期挑战可能会在短期内损害股票。但Ehrlich表示,Netflix推动参与度的能力、非凡的广告商需求以及其广告空间获得溢价的可能性可能会对该股有所帮助。 同时,Ehrlich表示,该公司对密码共享的打击也将有助于增加总市场规模。Netflix估计,它将因密码共享而失去1亿潜在订户,但Ehrlich表示,其品牌在向订户转化方面的独特定位,尤其是考虑到新的广告支持订阅服务更便宜。她认为,2023年或2024年的潜在增长可能会在全球带来超过12亿美元的收入,尽管预测没有考虑到密码共享政策更改带来的收入或订户增量。
lg
...
金融界
2022-11-16
美股收盘:纳指涨超150点 中概股飙升虎牙涨超38%、哔哩哔哩涨26%
go
lg
...
由此前的4-8周调整至1-5周。
微
软
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会见了韩国第二大企业SK集团和该国游戏巨头NCSoft的首席执行官,讨论未来的合作。
微
软
首席执行官与SK领导人的会面是双方持续合作的标志。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可能会讨论主机游戏业务,因为NCSoft正准备推出新游戏。 亚马逊公司周二推出了亚马逊诊所,这是一个针对过敏、痤疮和哮喘等常见医疗状况的虚拟平台,扩大了这家电子商务巨头在美国医疗保健领域的影响力。亚马逊表示,这项新服务将在32个州运营,并且仅在几个月前它才同意以34.9亿美元收购初级保健提供商One Medical。 零售巨头沃尔玛三季度业绩超出预期,上调全年业绩指引,并宣布新的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该公司三季度营收1528.13亿美元,同比增长8.7%;净亏损17.67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31.31亿美元。沃尔玛提升全年业绩展望,预计净销售额增长5.5%,此前预期增长4.5%;预计调整后每股收益下降6%-7%,此前预计下滑9%-11%。 瑞信表示,通过与阿波罗的交易以及向第三方投资者出售其他资产,瑞信证券化产品业务的资产价值将从750亿美元降至约200亿美元。瑞士信贷预计这些交易将在2023年中期完成。 针对近期的冻结招聘和裁员传闻,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15日表示,正在启动招聘冻结,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行动来选择性地减少员工数量。该公司在全球有员工15000人,在中国区的业务占全球10%左右,目前没有半导体生产设施在中国。 三星SDI正在推动与两家全球汽车制造商分别在美国建立合资电动汽车电池厂。这两个合资项目的总成本估计为80亿美元,其中三星SDI预计将投资40亿美元。有分析师认为,三星集团的这一大规模投资计划表明,三星集团对电动汽车电池事业的保守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大众汽车公司周二宣布,电动汽车全球交付量已达50万辆,提前一年实现全电动化目标。虽然公司交付速度快于预期,但如今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公司表示,虽然供应链遭遇困难,需要不断调整生产,但目前正全力交付另外13.5万辆订单。
lg
...
金融界
2022-11-16
VR行业再遇“水逆”:巨亏、内乱和出走
go
lg
...
,面向商业市场,售价 1500 美元;
微
软
HoloLens 2 仅面向商业机构发售,定价 3500 美元;就算是基于 Pico 4 Pro 的企业版(仅海外市场)定价也来到了 900 美元。甚至更早,谷歌眼镜在折戟消费级市场后,也在 2015 年转向企业市场。 但这些,都不是能够打开大众市场的消费级产品。消费级市场容得下初代 iPhone,难道就容不下 XR 设备? 他们不是没有努力过。Meta Quest 据估算已经卖出了 1700 万台左右,占据 VR 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微
软
一直在筹划 HoloLens 3 以及消费级项目;字节跳动也在 Pico 4 上倾注了大量心力。 但很可惜,这些努力有的几近被放弃,有的处于巨大的亏损和外界压力下,有的充满了混乱,「下一代计算平台」XR 的未来看上去依然黯淡。 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这究竟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子夜才刚刚降临。
微
软
离砍掉 HoloLens 头显还有多远? 一个月前的 Meta Connect 大会上,扎克伯格亲自发布了 Quest Pro,还花了大篇幅介绍 Meta 构建元宇宙的努力。而当
微
软
CEO 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出现在演讲过程中,事情就明显不简单了
微
软
将把 Windows、Teams、Office 以及 Xbox 云游戏等服务全部引入 Quest。 等等,那 HoloLens 呢? 2018 年,
微
软
拿下美国陆军 4.8 亿美元的合同,首批提供 2500 个改装版 HoloLens,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后续美国陆军为期十年、价值 218.8 亿美元的大单。 今年,美国国防部监察长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与
微
软
的)合同「可能导致浪费多达 218.8 亿美元的纳税人资金」。此前有报道指出,超过80%的士兵在测试
微
软
HoloLens 2 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头痛、眼镜疲劳等负面情况。美国陆军则在后续表示:「最新版本的头戴设备已经达到陆军的大部分评估标准,同时还发现了其他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据 WSJ 报道 ,
微
软
管理层已经对 HoloLens 失去了耐心,不仅放弃了 HoloLens 的产品更新并削减预算,计划与三星合作的消费级 HoloLens 3 项目也被砍掉;
微
软
还重组了 HoloLens 团队,将其分为硬件和软件团队,硬件方面由
微
软
首席产品官 Ponos Panay 负责,软件方面则移交给负责 Teams(
微
软
职场协作产品)的高管 Jeff Teper。 报道还指,纳德拉每隔两周就会和高管们讨论
微
软
的元宇宙战略,在 7 月一次会议上针对元宇宙表示,「我们正在采取一种以软件为主导的策略。」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纳德拉要为 Meta 和 Quest Pro 站台了。 「我们曾有机会主宰这个市场,」今年刚退休的前 HoloLens 团队主管 Tim Osborne 表示,但
微
软
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或财力支持这项工作。
微
软
在战略层面的不确定以及项目管理的混乱,都让开发团队感到不满。从游戏部门组建的开发团队,开始被调到 Windows 操作系统部门,后面又调到了云计算部门。两年时间,有 100 多名员工离开,很多都去了 Meta Quest。 这不是
微
软
开始预想的未来。7 年前,当
微
软
拿出石破天惊的 HoloLens,科技媒体 兴奋于 HoloLens 的革命性与想象力,包括
微
软
高管也兴奋不已,一个经典画面就是乔北锋佩戴 HoloLens 时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而纳德拉也将 HoloLens 视为「下一个大想法」。 就在 10 月底,在
微
软
工作了 32 年的乔北峰(Joe Belfiore)也要退休了。在对内的公开信中,他说自己意识到陪伴小孩及家人的时间所剩不多,因此未来将以照顾家中 2 个小孩及刚上大学的孩子为主。 我们不知道,
微
软
留给 HoloLens 的时间还有多少。 Meta 遭遇无情现实 还是那场 Connect 大会,扎克伯格除了介绍 Quest Pro 的游戏和社交场景,更多开始强调起了「工作」和 MR 支持。Meta 希望 Quest Pro 不仅能支持用户以虚拟化身(Avarta)的形式进行 VR 会议,更能直接通过 Quest Pro 进行协作和办公,这些努力自然包括引入
微
软
的一系列商业套件。1500 美元的定价,也是瞄准了商业用户市场。 问题是为什么转向企业办公了?据高通透露,Quest 2 发售一年后出货量就突破了千万大关,外界将其视为行业的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 VR 不再只是一个无根之木,千万级的用户规模足够让开发人员持续研发并且从中获利,从而带动用户进入且持续使用 VR,进而反哺整个产业链建立一个新的生态。 在今年初 GDC 大会的公开分享中,Meta Quest 内容生态总监 Chris Pruett 还发表了名为「Meta Quest 如何成为价值十亿美元的生态系统」的主题演讲。同时也是 Quest 2 的大热,直接带动了国内国外大量的 VR 一体机开始涌现。 看上去,Quest 2 理应成为 VR 行业的拐点,成为 Meta 的「初代 iPhone」。 但 iPhone 没有在发售两年后依然亏损,Quest 所属 Reality Lab 部门今年前三季度却已经亏损了超过 90 亿美元,去年全年也亏损了超过 100 美元。巨额亏损不仅动摇 Meta 自己的决心,外界的不满的和施压也在进一步逼迫 Meta 削减「元宇宙」项目的开支。 Meta 的主要股东之一,Altimeter Capital 首席执行官 Brad Gerstner 就发出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公开信 ,要求 Meta 将元宇宙的投入支出限制在每年 50 亿美元以内。 在今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扎克伯格还告诉 Meta 股东,未来 5 年至少每年投资 100 亿美元,到 2026 年软硬件等项目投入保守估计将达到 700 亿美元。而在 iPhone 诞生前的五年间,苹果公司 2002 至 2007 年的研发支出总计为 34 亿美元。 这已经不是 Meta 还叫 Facebook、股价还是 1 万亿美元的时候了。 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数字广告严重下滑,谷歌、苹果、
微
软
、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也不得不面对整体严峻的市场变化,亚马逊的市值甚至从去年高峰的 1.88 万亿美元跌到了如今的 8780 亿美元,市值蒸发了足足 1 万亿美元。 另一方面,Meta 自身更是在经历严重的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 52%,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 98%,市值剩下不到 3000 亿美元。与此同时,Meta 最寄予厚望的元宇宙平台 Horizon Worlds 更是惨不忍睹,月活用户数量不升反降至不到 20 万。Meta 最根本的社交和广告业务,也面临 TikTok 的竞争和苹果隐私政策的剧烈影响。 就在昨天,扎克伯格宣布了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裁员消息13%,共计 11000 多名员工将被辞退,从各个社交应用(以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为主)的部门到 Reality Lab 的软硬件部门,概无例外。 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说,「我对这个决定负全部责任,而这是我不得不做出的最艰难决定之一。」一位 Meta 前员工则评价称,这场裁员代表了: 「泡沫已经破裂。」 Pico 的内忧和外患 国外看 Meta Quest,国内看字节 Pico。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背靠字节的财力和互联网生态,Pico 隐隐锁定了中国 VR 的龙头宝座。9 月 27 日,Pico 也发布了被字节收购后的首款产品Pico 4。 相比两年前发布的 Quest 2,Pico 4 虽然搭载了同一款芯片,但分辨率更高的定制屏幕、提前 Meta 采用的 Pancake 光学方案以及更方便的连接使用体验,都让 Pico 4 成为了国内用户眼下更值得购买的 VR 一体机。 再加上字节不遗余力的营销不仅是自家抖音和头条等平台,在 B 站、小红书等平台也进行了大量的广告投放和宣传,还签下了知名音乐人窦靖童、乒乓球 WTT 世界杯冠军孙颖莎作为代言人,B 站知名数码区 up 主何同学任体验官,以及预告明年上线的 VR 版《三体》互动叙事作品。 Pico 4 的风头一时无俩。背后是字节的期许250 万台。据雷锋网引述接近 Pico 的公司高管徐红所称,字节最初为 Pico 4 下了 250 万台的备货指标,并指出:「如果第一个月销量上不去,下面就很难了。」 消费电子产品的初期销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销量表现,这也是手机厂商为什么愿意次次在产品发布上投入重金,也往往被外界重视。 而即便作为字节的 P0 级(最高级)项目,并在宣发上投入重金,Pico 4 头 18 天的电商订单也只有 4.6 万份,随后持续走低。新浪科技近日的报道中引述 Pico 内部人士称,Pico 内部对 Pico 4 现阶段的销售数据也不满意,并认为就算是 100 万台的销量目标,想要在今年完成也还差很多。在此之前,垂直媒体 AR 圈在 3 月指出 ,由于初期营销效果超预期,字节将 Pico 的 2022 年销售目标从 100 万台提高到 180 万台。 100 万台的目标都无法实现,这可不是字节想要的。Pico 4 贴着硬件成本定价、定制屏幕、海外首发上市、线下渠道扩张,字节希望的是通过烧钱实现快速铺量,再通过足够多的终端用户吸引内容和开发者,并最终建立一个属于字节的 VR 生态,以面对太平洋对岸的 Meta Quest。 字节有这个野心。2016 年张一鸣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就说:「公司越强大就越往底层走,更往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走,上层可以空出来,比如操作系统、芯片、云。」 但越往底层走,困难和考验也越多。 比起销量上的不理想,Pico 更要命的是「膨胀」了。团队从字节接手时的 100 人左右,一年间快速涨到了 2000 人,内部更是分化出「Pico 派」「抖音派」「新石派(原坚果手机团队)」等不同派系并彼此争抢资源,在美国还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团队,由原本负责 TikTok 内容合作关系业务发展的主管 Sally Wang 接管。 不管是来自字节的「高」要求,还是 Pico 自身的「膨胀」,都让 Pico 团队在面对产品上显得心不在焉。「在产品研发早期,一些技术人员即使发现个别零部件检测时出现细微问题,但只要这些问题不影响当下产品上量,也会默许使用该部件。」上述提到的内部人士指出。 与此同时,Pico 的内容战略也发生了变化。如果翻看 Pico 4 的官网产品页 ,会发现 Pico 在内容生态上完全没有呈现「游戏」,反而主推「健身」和「视频」。 其中「健身」的场景至今存在不少争议,一个核心的要点在于,用户需要配戴一个不轻的头戴设备(Pico 4 596g)健身,然后还要考虑运动中的 VR 眩晕问题听上去就有问题。 力推「视频」更像是「拿着锤子找钉子」。无可置疑,抖音和 TikTok 让字节有了一个无比庞大的视频生态,此前在视频行业的大量投资也可以部分引入 VR 视频,比如虚拟女团 A-SOUL 在 Pico 的不定期直播,甚至演唱会。 关键还是第三方内容。Quest 可以靠相对庞大的出货量吸引创作者,Pico 却还有很远,只能靠第一方和第二方内容先吸引用户。但或许是供给不够,或是内部的混乱导致,Pico 上先「出圈」的视频内容反而是一些粗制的擦边球直播。 Pico 是有潜力的,字节也有实力的。但字节习惯了大力出奇迹,教育硬件上的失利似乎并没有让字节意识到硬件行业的「事急则乱」,团队的快速扩张、销量目标上的乐观以及生态上的急于求成,都让 Pico 多了一分失败的可能。 苹果能否再次定义「下一代计算平台」? 没有人能忽视苹果的入场。至少从 2016 年库克就开始不间断地表达他对 AR 的兴趣,甚至喊出了「我是 AR 的头号粉丝」。更早之前,库克还说:「AR 是很大的想法,就像智能手机。」 这个时候就没有人怀疑苹果入场的决心了。 多方透露的信息显示,苹果预计到 2025 年才会推出首款 AR 产品,2023 年将率先发布一款基于 VR 的 MR 产品就像 Meta Quest Pro 和 Pico 4,通过前置摄像头和彩色透视算法实现 MR。 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称 ,苹果 MR 头显预计将搭载一块 M2 芯片和 16GB 内存,此外还可能有一块专门处理设备传感器数据的芯片考虑苹果的习惯应该会选择一块旧款A系列芯片。其他方面,The Information 指苹果 MR 的原型机重量约为 200-300g,目标是做到 200g 以内,而 Quest 2 和 Pico 4 的重量都在500g以上。 尽管在推出时间上存在不同说法,但基本可以确定,苹果至少会在明年 WWDC 上展示给开发者。此前传出的 2000 到 3000 美元定价也意味着,苹果首款 MR 将面向企业和开发者,不会瞄准大众消费市场,而消费级 MR 至少要等到一定开发者加入生态后才会推出。 整个业界也都在等。科技评论人潘乱之前提出过一个疑问谈到 XR 行业,大家为什么都会说最后等苹果来定义? 苹果确实存在定义产品的实力。苹果起家就定义了个人电脑,后来又用 iPod 定义了新的音乐播放设备,更不用说 iPhone 和 iPad 等一系列极其成功的消费电子产品,此外还有每年数百亿的研发费用,其中累积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可想而知。 更何况
微
软
、Meta 和字节都是软件/互联网巨头,硬件业务传统上就不占优势。 在硬件上核心的芯片,不管是 Quest、Pico 还是 HoloLens(骁龙 850+自研 HPU)都搭载了高通的芯片,然而 XR2 Gen 1 在性能上和苹果 M2 相差甚远。更重要的是,苹果不需要受制于高通的产品更新节奏,最近的例子就是 Pico 4 今年发布却搭载了两年前的芯片,明年又要面对搭载新 XR2 Gen 2 芯片的 Quest 3,产品的优势窗口期只有不到一年。 软件和人机交互大概率将是苹果的重点,这不仅因为苹果将自己视为「软件公司」,更因为相比硬件形态上的相对统一,XR 的交互以及软件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基本沿用了 PC 和手机上习惯的设计与交互。就像 iPhone 的成功远不只是硬件,关键还在于 iOS 以及 App Store 生态。 但苹果的 MR 是否能成为改变 XR 行业的关键,现在下判断依然还太早了,硬件不过才揭开一点面纱,软件和交互更是只有只言碎语,至少还要等我们真正见到它,才能看到 XR 是不是快要破晓。 结语:坚持总比放弃更难 今天大概没有人会怀疑 AI 技术的价值了,但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数次 AI 之冬,AI 产业曾被几近推倒。VR 和 AR 也经历过了起起落落的年代,每一次退潮后的涨潮,都恰恰说明了 XR 技术的大势所趋,只不过时机仍未成熟。 本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 ,其中提到,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到 2026 年预计总体规模超过 3500 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 2500 万台。 《行动计划》当然不是预言书,也不是商业成功指南。不管是字节、
微
软
、Meta,还是将要正式入场的苹果,一切的投入仍然是一场技术和商业的大冒险,胜败输赢依然不存在定论,整个行业可能还会再次经历起落,放弃是一个更简单的选择,但坚持,则是为了更大的可能性。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1-15
上一页
1
•••
953
954
955
956
957
•••
99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联储12月降息恐“泡汤”!美指暴拉近30点 “恐怖数据”大超预期,消费者韧性依旧
lg
...
特朗普交易也招架不住了!市场风向突变,都怪这个男人 黄金跌麻了
lg
...
中美重磅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对华针对性关税有必要 慎防2001年“中国冲击”重演
lg
...
【比特周报】特朗普急宣马斯克入阁!“比特币战略储备”法案现身国会 中国神秘失踪巨鲸苏醒倒货
lg
...
特朗普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历史会重演?美国财政部:紧盯人民币贬值趋势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7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57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