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刘鹤:房地产业是中国支柱产业 有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go
lg
...
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刘鹤强调,对于
中
国
经
济
走势,总体判断是经过努力,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预计今年进口会明显增加,企业会加大投资力度,居民消费会回归常态。 刘鹤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回答有关中国新冠疫情形势相关问题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回答有关中国新冠疫情形势的提问时,刘鹤表示:“我们从全面的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转向治疗重症的防疫政策,这个调整是去年12月8日开始的,今年1月8日开始实行乙类乙管,也就是说全面的放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想向诸位报告有几个特点: 第一,转型总体平稳顺利,经过了一段高的感染,现在大部分社会成员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状态,达峰的时间和恢复正常的时间是比较快的,从某种意义上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第二,最近以来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餐饮、餐饮业、旅游业以及各两各类消费都开始恢复正常。我在中国同样负责交通运输业,我去考察,结果得到的数字非常吃惊。就是今年春节期间,将有50亿人次的游客要探亲访友,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我的意思是已经全面的恢复了正常。我刚才介绍的中国今年经济的情况,也是考虑了这个因素。 第三,目前的重点难点仍然在老年人具有基础病的患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各类病病症的老年患者,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地加以应对。从整体情况来看,医院、病床、医生、护士、各种药品的供应,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最后,关于外国朋友到中国去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政策是只要到中国提供48小时的测试证明,就可以自由的出入,而且没有隔离政策,就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 所以,我们非常欢迎广大国际的朋友到中国去,我们一定会提供最好的服务。当然现在在个别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一个过渡的时间,但是总体上已经没有问题了。我昨天碰到很多老朋友,大家都说到3月份要去中国参加发展高层论坛,4月份去博鳌,我相信你们会看到一切都已经恢复到常态化的水平。” 以下为刘鹤讲话全文: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施瓦布先生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再次来到美丽的达沃斯。我上次参加达沃斯论坛是2018年。五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各种出乎意料的事件,世界政治经济图景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年会以“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为主题,意义重大。 相互了解是加强合作的重要前提。线上交流再多,技术手段再先进,也代替不了直接见面。我这两天见了不少老朋友,感到非常温暖。借此机会,我想当面向大家简要介绍
中
国
经
济
的情况。2022年,中国顺利完成了重要国内政治议程,成功召开中共二十大,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宏伟蓝图。 我们在不久前召开了中国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照中共二十大精神,对2023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从2022年情况看,
中
国
经
济
增长3%,保持了就业稳定、物价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5.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略高于2%。2023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保持物价和就业总体稳定。我们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欢迎更多外资来华,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我们相信,经过努力,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预计今年进口会明显增加,企业会加大投资力度,居民消费会回归常态。 回顾过去十年,中国GDP从54万亿元增加到121万亿元,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提高到78.2岁,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左右。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至少有五点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新的形势下,要完整全面准确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的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弘扬企业家精神。第三,必须坚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是促进改革和发展、推动
中
国
经
济
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无论政府行为还是市场行为,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第五,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教育,重视人力资本的提升,重视金融、科技、产业的三角循环,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经验是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奉行的重要做法,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在这里,我想再简要介绍三个问题。第一,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房地产业相关风险的情况;第二,中国促进经济双循环的考虑;第三,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考虑。 过去五年中国出现一些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下行、金融监管不严、经营主体盲目扩张、内部人控制等因素共同造成的。我们打了一场攻坚战,果断处置了一批高风险大型企业集团,处置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压缩影子银行规模,应对资本市场异常波动。经过努力,中国的金融体系总体保持了稳健,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们正在制定《金融稳定法》,为下一步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法律保障。 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信贷的比重接近40%,房地产业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的60%。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价格和销售急剧下降现象,房地产企业普遍出现流动性不畅、资产负债表恶化,个别头部企业面临重大风险。我们认为,房地产领域风险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必须及时干预,但要注意处理好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第一,通过保护契约和产权,稳定预期。针对涉及全国188万居民的2600多个已付款未交付项目,我们从“保交楼”入手,使市场避免恐慌。第二,大量输血,改善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为房企发债提供担保、促进股权融资等。第三,放松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期间采取的管制措施,扩大有效需求,使房地产公司具备造血功能。通过这些努力,市场供求关系开始明显改善。从未来看,中国仍处于城市化较快发展阶段,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循环重点是扩大内需,完善产业体系,形成以消费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实现再平衡。这个逻辑是2008年以来的国际共识。顺畅的国内循环需要加强国际分工和合作,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我们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希望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推动经济再全球化。 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提出的重要社会发展目标,也是实现中国长治久安的历史性任务。这是一项长远任务,需要逐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讲的共同富裕,强调的是避免两极分化,最终还是要靠共同发展,靠每个人的艰苦奋斗和勤劳致富,绝不是搞平均主义和福利主义。随着中国发展,全体国民富裕程度将不断提高,但任何情况下人们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都将存在一定差异。也就是说,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结果还是不一样的。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中,包括外商在内的企业家都将发挥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财富的逐步积累,共同富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这个主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选择。 关于如何解决世界合作问题,我想提出三点观察。 第一,坚持正确的原则,维护有效的国际经济秩序。面对新形势,传统的思维方式无法提供出路,我们必须放弃冷战思维,从物质二相性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本质。着眼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我们认为,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必须共同维护,关于合理分工、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坚持公平分配、完善社会安全网、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等经济原理没有改变,政府应该在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面对暂时出现的阻力和倒退,我们应当勇于坚持真理,尊重规律,用务实朴素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第二,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平衡好治理通胀和稳定增长的关系。目前一些国家采取的应对思路是“通胀-加息-衰退-复苏”。需要注意的是,本轮通胀是复合型通胀,成因复杂,除了需求侧因素外,应当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同步修复产业链供应链,高度重视能源安全、粮食安全,这就必须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和平,合力应对共同性挑战。我们呼吁,大国在加息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此举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的负面外溢性,防止加重债务和金融风险。我们也同意与各方一道,推动解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 第三,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认识到气候治理的紧迫性,需要采取共同行动。新冠病毒流行发生以后,我们认识到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危机存在着某种关联,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我们将坚守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积极推动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共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严峻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应当坦诚面对分裂现状,深入分析其原因,提倡正和博弈,找到有可能扩大合作的共同点,探求扩大合作的有效机制,坚定维护世界和平。非常感谢这次达沃斯论坛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我由衷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为推进分裂世界中的国际和平和国际合作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的倾听。
lg
...
财经风云
2023-01-17
中国房地产迎来转机?碧桂园偿还4.75%美元债券,但专家认为形势好转只是昙花一现
go
lg
...
行业采取了积极的支持措施。房地产行业占
中
国
经
济
的四分之一,一直受到需求恶化和债务违约增加的拖累。 但到2023年,中国开发商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离岸债券到期问题,迄今为止,支持政策基本上仅限于相对少数的健康“表现”开发商,预计到今年下半年,行业销售和流动性才会出现更广泛的改善。 未来几个月中国可能会有更多开发商开始拖欠海外债务,而许多已经违约的开发商将继续努力制定可行的长期偿还重组计划。 "(表现良好的)开发商即将发行的美元债券价格接近面值,表明投资者对其短期流动性仍持乐观态度,"惠誉旗下信贷研究员CreditSights表示:“然而,很少有银行提供详细的再融资计划,因此仍有可能出现负面意外。” 路孚特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开发商到期的离岸债务总额将从2022年的1207亿美元上升到1410亿美元。这一数字仅代表发行金额,不反映赎回和违约情况。 碧桂园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中最大的离岸债券发行人,有价值100亿美元的未偿美元债券。碧桂园可以获得多数必须偿还这些债务的开发商无法获得的资金。 自去年11月以来,碧桂园公司已在香港完成了两轮配股,筹资86亿港元(合11亿美元)。它还从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子公司获得了2.8亿美元的贷款,并从控股股东杨惠妍那里获得了51亿港元的无息贷款。 甚至碧桂园也从其总部所在地佛山的一家国有企业获得额外担保,去年碧桂园筹集了两笔总计35亿元人民币(合5.16亿美元)的中期票据。 作为支持措施的一部分,中国政府扩大了在岸债券发行计划,由国有的中国债券保险公司(China bond Insurance)提供担保,并允许发行所得用于偿还离岸债券,但要求发行人提供未质押的优质资产作为抵押品。 尽管许多私营开发商已申请在该计划下发行人民币债券,但通常没有无质押抵押品,尤其是在过去一年资金紧张期间处置资产以筹集资金之后。 开发商还表示,考虑到获批的发行规模较小,而且资金优先用于完成住宅建设项目,他们不会指望将资金用于海外债务偿还。 一家规模较小的开发商表示:“获准的海外贷款非常少,而且倾向于少数好公司,我们认为国有银行只是在尽最大努力让政府满意。”由于问题的敏感性,该开发商拒绝透露姓名。
lg
...
白兔捣药秋复春
2023-01-17
刘鹤:中国欢迎投资,继续向世界开放,争取在2023年恢复正常经济增长趋势
go
lg
...
希望在关键问题上重新参与,并吸引投资。
中
国
经
济
去年仅增长3%,是半个世纪以来表现最差的之一,未能实现5.5%的目标。 中国在达沃斯的出席也与俄罗斯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是中国的重要盟友,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最近几周,在澳大利亚政府换届后,北京和澳大利亚政府之间的关系有所解冻,为中国在中断三年之后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铺平了道路。 在达沃斯,刘鹤会遇到来自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和商界的成员,包括金融、科技、消费者和工业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一位中国官员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 周三,他将在苏黎世会见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这是两人首次面对面会面,不过自耶伦上任以来,他们已经见过三次面。
lg
...
白兔捣药秋复春
2023-01-17
中
国
经
济
“成绩单”现“隐形危机”!2022年增速降至“冰点”,房地产危机、人口负增长或拖后腿
go
lg
...
中国国家统计局 (NBS) 周二(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GDP增长3.0%,严重低于“5.5%左右”的官方目标,并从2021年8.4%的增长大幅放缓。除去 2020年COVID-19初袭后的2.2%增长,这是自1976年以来最糟糕的表现。分析师指出,中国整体经济动力仍然疲软,并强调了北京在上个月突然取消“清零”政策后面临的挑战。
lg
...
Elva
2023-01-17
会员
兴证策略:十大指标详解外资驱动因素
go
lg
...
数与外资流入A股市场的节奏相关度较高。
中
国
经
济
基本面决定了A股分子端,对外资流入A股市场有较强的驱动力。在PMI维持较高水平或者上升的阶段,外资流入的步伐往往提速,而当PMI回落或在荣枯线附近徘徊时,外资流入的步伐往往趋缓,甚至出现阶段性净流出。 指标3:中国5年期主权CDS 中国主权CDS与北上资金净流入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由于主权CDS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在资产组合层次实施“宏观对冲”,并用于抵消相应国家的“国家风险”,因此可用于衡量外资对国内经济的担忧程度。当中国5年期主权CDS价格快速上升/回落时期,外资大概率流出/流入A股。 维度三:全球流动性 指标4:10年期美债利率 美债利率的大幅波动,对外资流入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美债利率上行往往伴随全球流动性收紧,同时会抬升外资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美债利率的上行将使中美利差收窄,进而导致人民币资产的相对性价比降低,导致北上资金流出压力较大。在美债利率涨得过急的时候,历史上,美债利率突破60日均线后,北上资金放缓净流入乃至净流出的概率较高,反之亦然。 指标5:中美利差 中美利差对外资流向也有较好的解释作用。历史上,中美利差在快速变动的阶段往往会对外资流入A股产生影响,彼时二者的正相关性较强。中美利差快速收窄,外资流入A股市场的步伐往往减缓,甚至转为净流出。反之,当中美利差快速走扩的阶段,外资往往加速流入A股市场。 指标6:离岸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是影响北上资金的重要因子之一。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将提升了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资产吸引力,从而吸引外资流入,而人民币贬值时将导致中国资产吸引力的回落,市场则通常会面临外资流出压力。从历史数据来看当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单边变化时,陆股通净流入规模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多数时间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 维度四:A股性价比 指标7:A股相对收益 中国权益资产的相对收益吸引外资流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中国权益资产表现优于其他发达市场,资本的逐利性或驱动全球配置型的海外资金加速配置中国资产,并进一步对市场形成正反馈作用,外资净流入与MSCI中国/MSCI发达市场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例如2022年5-6月,当海外市场因为衰退担忧而深度回调的时候,随着
中
国
经
济
爬出疫情的“深坑”,A股也从底部开启一轮反弹,在全球市场表现一枝独秀,进而吸引外资大幅加仓。反之,当A股在全球市场中相对收益较低的阶段中,外资,尤其是交易型资金倾向于流出中国,转为加仓收益相对较高的其他市场。 指标8:A股波动率 A股波动率与北上资金净流入呈现出较强负向关系。通过计算全部A股近20个交易日涨跌幅的标准差反映A股市场的波动率变化。当A股波动率下降,赚钱效应改善,为外资提供了较好的市场交易环境,吸引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反之,随着A股波动率抬升,市场赚钱效应回落,外资大概率将开始放缓流入节奏、乃至流出A股。 维度五:外资风险偏好 指标9:VIX指数 2018年以来,外资流入A股节奏与VIX指数显著负相关。海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外资流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外资入场跟海外市场、尤其是美股等发达市场的表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随着外围风险偏好修复,新兴市场都会受益于正向“溢出效应”。当海外尤其美股表现较好、波动率回落时期,全球资金有望加速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但是当外围市场波动加剧下,海外投资者情绪大概率将受到压制,北上资金大概率将流出A股。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维度六:地缘政治 指标10:美国TPU指数 TPU指数和外资流向呈现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外资短期的大幅波动,我们用美国TPU(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予以跟踪。由于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外资的风险偏好,因此其对海外资金的配置行为也将产生显著的影响。例如2022年11月以来,随着TPU指数大幅回落,国际关系进入缓和阶段,北上资金也开始大幅回流。 外资驱动因素和指标总结 中国基本面、全球流动性、资产性价比、外资风险偏好和地缘政治环境维度下的8个指标自去年11月以来均出现积极变化、形成合力,对本轮外资大幅流入起到重要催化作用。除MSCI指数中A股纳入因子未变化,PMI指数于2022年11-12月延续回落外但稳增长政策下2023年
中
国
经
济
复苏预期升温,其余八大指标都自去年11月出现改善的拐点,是本轮外资大幅流入的重要驱动因素。 风险提示 1、历史经验可能失效;2、中美博弈超预期;3、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4、美联储收紧超预期。
lg
...
金融界
2023-01-17
ATFX港股:恒指高位调整,春节前难以再大幅冲高
go
lg
...
%突破10港元。 ATFX指,今日
中
国
经
济
数据好于预期,但对于恒指拉动有限,进一步表明高位技术回吐压力,加上春节前更多投资者离场,整体交投氛围转为清淡,所以春节前继续大涨的机会不大。技术上关注22000至23386是当前关键高位区间阻力,10日均线和斐波位集合在21315是捍卫21000关口的关键。 ▲ATFX图
lg
...
金融界
2023-01-17
格上每日收评—2023年01月17日
go
lg
...
。 新闻二:国家统计局:2023年
中
国
经
济
一定会整体好转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陷入滞胀风险上升,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但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源要素条件也可以支撑。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2023年
中
国
经
济
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2023年的情况,有这样一些优势条件: 第一,长期积累的物质基础雄厚。中国是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产业配套最好的国家之一,产业组织能力和产业链韧性强,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面对国际供给体系波动,我们强化了粮食、能源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明显。我国有14多亿人口,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在持续推进,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是推动经济复苏好转的强大引擎。 第三,新动能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效推动新产业快速成长,这些都将为经济运行注入新动能。 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五,宏观调控经验丰富。特别是当前物价总体处在稳定的、可控的状态,为我们多方面储备使用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留有比较好的空间。 2023年
中
国
经
济
一定会整体好转。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状态。生活秩序恢复,将给2023年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3-01-17
【预见2023】连平:目前消费贷利率仍有压降空间,不过要加强监管,避免利用信贷资金进行投资
go
lg
...
023年全球经济前景如何?如何看待当前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挑战?2023 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楼市能找回信心吗?本期特邀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进行一一解答。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 核心观点: 2023年世界经济将面临增长下行的挑战,同时通胀仍在历史高位区间徘徊,呈现为“滞胀”状态; 在外需仍然较为低迷的背景下,
中
国
经
济
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来实现; 可考虑降准2-3次,每次下调0.25个百分点,以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进一步缓解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压力,增强其购债能力与扩大信贷投放能力; 我国股市的利好因素较多,股市上涨的动力相对较强,但仍需警惕海外局势动荡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随着政策落地和力度的加强以及市场周期运行,2023年二季度开始,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走出“谷底”; 目前消费贷利率在3.6%以上,仍有一定的压降空间,同时应加强居民信用管理与资金用途监管,避免利用信贷资金进行金融产品投资。 以下为对话全文: 2023年全球经济或将呈现“滞胀”状态 金融界:您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前景如何,有哪些主要特征? 连平:如果说2022年世界经济主要承受了通胀高企和美联储大力度紧缩货币政策的压力,那么2023年世界经济将面临增长下行的挑战,同时通胀仍在历史高位区间徘徊,呈现为“滞胀”状态。金融风险和国别风险上升,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由紧向松调整。具体来看,2023年全球经济运行可能体现四个特征: 一是全球通胀逐季走弱,但压力犹存。紧缩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全球供应链部分修复、全球能源食品价格回落、强势美元的阶段性高位已过和2022年高通胀基数等五方面因素,使得2023年全球通胀表现出出逐季走弱态势。然而,2023年全球通胀压力依然不小。通胀结构可能已由能源价格传导至核心通胀分项,使得通胀更具粘性。紧缩的劳动力供给也可能推升通胀中枢上移。房价下行向房租传导存在滞后性。 二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衰退。2023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将面临较大增长下行压力,美国经济可能于二季度开始出现同比负增长,欧洲经济面临三重压力,日本经济衰退概率也正在上升。 三是全球金融风险可能加速暴露。高利率和经济下行使得全球金融体系承压,风险加速暴露,主要可能体现在四个方面:高利率下美欧高债务存量导致偿债压力和融资成本猛增、资本流动与汇率波动加剧、小型金融机构不稳定和个别新兴市场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 四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在摇摆中前紧后松。随着2023年美国通胀和经济增长形势的变化,美联储可能不得不调整当前的货币政策思路。通胀较高需要继续执行紧缩政策,但前期紧缩政策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滞后显现,经济增长大幅下行以及失业恶化又需要宽货币支持。2023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处于左右摇摆之中。 总的来说,2020-2022年这三年间,世界经济走过了一轮“疫情冲击经济—宏观政策刺激—经济复苏—通胀高企—货币紧缩—经济增长下行”进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很可能大幅下行,而2023年全球通胀仍在高位徘徊,使得全球经济呈现“滞胀”状态。 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挑战?请您展望一下 2023 年的
中
国
经
济
? 连平:当前
中
国
经
济
在外部和内部均面临较大挑战。从外部来看,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出现经济衰退,外需持续走弱,导致我国出口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内部来看,由于近三年市场主体连续受到疫情冲击,导致内需疲软,恢复较慢。尤其是消费在三年中两次出现负增长,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了经济稳步复苏的步伐。 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总体走势是内需加快恢复步伐。在需求回升、就业形势好转、服务业加速恢复、房地产销售回暖和汽车销售强势叠加低基数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社会消费将显著回升,消费重新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投资继续担当扩内需和稳增长重任,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成为主要抓手,但在2022年较高基数下,增速有所放缓;出口承压,增速前低后高,以人民币计全年可能出现负增长,对GDP形成拖累;物价基本保持稳定,CPI和PPI先降后升,CPI高PPI低的格局延续;随着经济的不断恢复,就业形势和收入状况继续改善,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回升;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房地产投资在二季度企稳回升,对投资的拖累程度逐步改善;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货币政策偏松调节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的带动下,内需加快恢复,推动GDP恢复至潜在增长水平。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 2023 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连平:2023年,在外需仍然较为低迷的背景下,
中
国
经
济
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来实现。一是消费快速回升。疫情发生前,最终消费已成为拉动GDP增长的第一动力。2010年至2019年,除个别年份外,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始终保持在55-69%的区间之内。2021年,由于疫情整体可控叠加低基数效应,最终消费对当年GDP的贡献超过80%。鉴于疫情管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诸多因素将会助推消费显著回升,使得消费在2023年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二是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尽管在低基数效应下,消费会出现较大回升,但在疫情反复之下,恢复程度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投资仍将起到稳增长的托底作用。二十大和《扩大内需战略纲要》都指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十四五”期间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在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新基建和中高端制造业是未来
中
国
经
济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基建有利于支撑经济增长、扩大经济循环、促进经济升级和提高经济循环的水平。结合二十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新基建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一是信息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以及以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智能交通和智慧能源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基建相融合的基础设施。三是重大科技、科教以及产业技术等支撑研发的创新基础设施等。中高端制造业是我国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制造业的地位更加突出。二十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适度下调政策利率推动LPR下行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 连平: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更有针对性地释放积极财政政策效用。一是将财政赤字率安排在3.2%上下水平,广义赤字水平不低于2022年,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围和延期税费政策,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与针对性,加大力度支持薄弱环节,尤其是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加快收入恢复,推动需求增长。 三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与2021年和2022年相接近,保持重点项目投入力度,继续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与消费的有效带动作用;必要时可以考虑再次发行特别国债,支持消费与房地产市场恢复。 四是将部分财政资源适当地用于企业员工薪酬保持方面,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消费增长,同时增大转移支付对民生领域的直达规模。 五是保持较高增长水平的转移支付,加大对转移支付结构用途的指导,加快财力下沉,加大在基本民生和薪酬保障方面的政策指导和管理。 稳健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偏松调节力度,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提供持续且充足的资金支持。 一是通过逆回购、MLF等操作适度调节基础货币投放量,但要注意维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可考虑降准2-3次,每次下调0.25个百分点,以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进一步缓解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压力,增强其购债能力与扩大信贷投放能力。 二是继续推动市场利率稳步下行,改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能力,适度下调政策利率,推动LPR尤其是五年期LPR下行,着力扩大企业与居民中长期信贷需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三是更加聚焦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加大金融调控的精准度;将结构性工具扩展至消费领域和房地产领域;进一步放宽房地产金融政策,推动商业银行下调首套与二套房贷款利率,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2023年我国股市上涨动力相对较强 金融界:2023 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连平:2023年资本市场存在六大有利因素。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在摇摆中由紧向松。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从收紧回归中性。随着本轮加息周期的趋缓直至结束,压制全球各类资产的重要因素将逐渐消失,对资本市场形成利好。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来说,美联储政策转向有助于释放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改善外部流动性预期,使外部资金回流中国,提升权益市场配置价值,打开估值修复空间。 二是
中
国
经
济
增长回升幅度比2022年大。随着稳增长政策起效及防疫政策的优化,预计2023年上半年经济将逐步复苏。房地产行业回归良性发展及消费进入回暖轨道将带动2023年的GDP增长,从而使股市盈利增速加快。预计2023年下半年A股盈利拐点出现,夯实中期修复基础。 三是二十大对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方向。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因此,2023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数字经济、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产业将成为股市的重要成长点。 四是人民币升值利好人民币资产。人民币汇率是影响A股走势的间接变量。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股市中热钱的流出动力就会加大,同时外资投资A股的兴趣也会随之下降,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股市下跌。反之,人民币升值就可能导致股市上涨。由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将在2023年走向中性,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空间提升,这将对我国股市形成利好。 五是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比2022年更大、财政更加积极。2023年,货币政策有望维持相对宽松,财政政策继续发力。2022年末央行降准及相关监管部门地产融资支持政策表明2023年市场流动性仍将处于合理充裕的水平,这将对股市的上涨形成一定支撑。然而,地产或仍是2023年宽信用的堵点。市场流动性充裕从银行再流出回到资本市场。2023年的A股资金面比2022年会好很多,预计包括银行存款、公募基金、险资、北向等在内的各路资金将持续净流入,对股市行情形成支撑。由于2022年各类资产均表现不佳,居民存款意愿有所增加。随着2023年市场情况的好转,居民有望将部分资金从银行转移至股市。 六是估值水平低。对于当前的股市而言,最大的优势是估值便宜,目前A股的估值为11.82,大幅低于历史平均值(18.68)。估值的优势令市场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这也使得A股当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2023年股市的投资价值相对较高。 虽然前景光明,但股市在2023年仍将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扰动,形成阶段性市场风险。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衰退。其中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可能陷入衰退的情况下,海外资产将会受到较大冲击,这也可能引发我国投资者投资情绪的震荡,从而影响资本市场。衰退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黑天鹅风险事件。 风险一是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存在工资-物价螺旋上涨可能性。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稳定可能对我国各企业的经营成本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股市的盈利。 二是各国央行加息拐点不确定。在抗通胀和恢复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各国货币政策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外部流动性的不稳定可能对资本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三是地缘政治风险对资本市场造成不良扰动。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仍未消除,而且存在引发其他地缘政治风险的可能,这可能引发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对股市形成冲击。 四是中美贸易稳定性仍较脆弱。当前,美国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对华减征关税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进出口的不稳定将对A股相关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2023年我国股市的利好因素较多,股市上涨的动力相对较强,但仍需警惕海外局势动荡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二季度开始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走出“谷底”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 2023 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2023 年楼市能找回信心吗? 连平:展望2023年房地产市场,考虑到整体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外需放缓及财政压力可能会抑制明年制造业和基建投资能力,房地产投资改善的预期变得更为迫切。需要认识到住房政策和引导的方向较过往几年明显加强。政策加码到市场回暖仍然需要耐心。随着政策落地和力度的加强,以及市场本身周期运行,2023年二季度开始,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走出“谷底”。住房销售及房价将于下半年企稳走升,销售可能前低后高,重点城市房价二季度末开始率先存触底回升。防疫政策的调整以及住房支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是支撑房地产市场重新回暖的重要因素。参考过往经验,个人住房信贷增速回升到销售改善有望在此后的两到三个季度效果逐步体现,即到2022年二季度下旬销售预期可能摆脱“谷底”,三季度可能实现企稳回升。预计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22年的-25%回升至-2.5%左右,跌幅有较大程度收窄。 受供求关系对住房销售产生的边际影响,2023年全国房价涨幅可能止住跌势。上半年,房价可能会延续2022年的下行态势,仅个别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房价可能保持坚挺;下半年,库存偏低的大城市房价有望率先反弹,并带动更多地区城市房价企稳。结合过去类似周期的房价表现,预计本轮房价的拐点大致在2023年二季度初期,全年新房价格增速可能从2022年末的-2.5%回升至0%附近,二手房价格增速可能从-4%升至-0.5%。一线城市房价看涨,到年末新房价格涨幅可能达到3.5%,高于2022年2.5%,二手房价格涨幅在3%左右,较2022年的1%回升约2个百分点。 土地市场将有所企稳,土地购置面积跌幅可能较大幅度收窄,土地成交价格适度上涨,下半年部分大型民营房企有望逐步回到土拍市场。伴随部分房企现金流状况的改善和土地政策的松动,土地市场成交有望向正常水平靠拢,土地购置费对房地产投资的拖累程度将有所下降。 2023年房企资金边际改善促投资信心恢复,房地产投资将触底企稳。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仍然将受制于周期惯性和基数因素,投资增速料出现进一步走低。下半年开始,一方面,房企资金面将有所改善,得益于住房销售回款走升和住房金融政策在供需两端的支持,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分项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预收款、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预计全年房屋新开工及建安工程投资将有所改善,四季度收敛的幅度更大。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跌幅收窄,如果政策落地效果积极,投资增速有望从今年的-10%回升至-5%。 快速且有效推动经济恢复是市场对于2023年普遍的期待 金融界:新的一年,一切会变好吗?我们该对 2023 抱有怎样的期待? 连平:2023年是疫情管控放开后的第一年,也是“二十大”报告的开局之年,更是在新发展格局下,努力完成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中间年份,随着我国向着“远景目标”不断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态势正在变好。快速且有效推动经济恢复是市场对于2023年普遍的期待,这就需要各项政策加大力度并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积极财政政策可以进一步扩大政府债务规模,政府杠杆率可由2022年末的50.7%左右调升至2023年末的54%左右,适度扩大中央政府负债、降低地方政府负债,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地方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可考虑再度发行特别国债1万亿元左右,重点支持基建投资增长、居民消费与房地产市场恢复。进一步挖掘国有经济有关实体所积累的财政资源,结构性地用于急需支持基建、消费、民生等重点领域,发挥好关键性作用。 央行创设消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商业银行将个人消费贷利率降至3%及以下水平,目前消费贷利率在3.6%以上,仍有一定的压降空间,同时加强居民信用管理与资金用途监管,避免利用信贷资金进行金融产品投资;推动五年期LPR利率下调30bp以上,部分城市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降至一成,进一步刺激购房需求。建议创设房地产金融支持类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部分城市适当扩大二手房指导价的监测波动范围,进一步优化购房政策,取消在过往楼市过热时期所出台的限制性购房政策,推动存量房去库存。 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伐,着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加快财政对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民医疗、生育、教育、就业、养老等民生保障工作,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同时考虑出台相关提振支持偿付能力和需求端的促消费政策,针对严峻的出口形势,也需要大力推进稳外贸政策。
lg
...
金融界
2023-01-17
HYCM兴业投资原油日评:衰退忧虑挥之不出,美油反弹受阻
go
lg
...
023年平均价格为100美元/桶,如果
中
国
经
济
增长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有可能达到110美元/桶。 与此同时,阿联酋能源部长看好原油市场也一度支撑油价。上周末在阿布扎比参加大西洋理事会全球能源论坛期间,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说,目前石油市场“稳定”,未受西方各国对俄罗斯原油实施限价政策的影响。市场有点稳定,我们认为我们所做的决定是一个很好的决定,表明我们正看到原油市场出现稳定。现在随着中国开放经济,我们希望看到原油需求出现回升,当我们开会时,我们将像往常一样进行分析。我们总是做出有利于原油市场平衡的决定。关于俄罗斯未来石油产量将如何受到价格上限和制裁的影响,我们不予置评。这些因素都是外部因素,“我们无法控制”。 俄罗斯继续加强对乌克兰各地能源设施的袭击和西方对俄罗斯原油产品的限价令即将生效,引发供应紧张也支撑了油价。七国集团、欧盟及澳大利亚针对俄罗斯石油产品的限价令将于2月5日生效。对于西方国家的限价令等制裁措施,俄方作出反制措施,禁止向实施限价令的国家供应原油产品。这也意味着届时欧洲将无法继续进口俄罗斯柴油。 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忧虑仍给市场蒙上阴影,令油价涨势受限。在接受世界经济论坛调查的民间和公共部门首席经济学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预计今年将出现全球经济衰退,约18%的人认为“极有可能”出现衰退--这一比例是2022年9月进行的上次调查的两倍多。世界经济论坛常务理事Saadia Zahidi在调查结果发布后的一份声明中说,“目前的高通胀、低增长、高债务和高度分化的环境,降低了对恢复增长和提高世界最弱势群体生活水平所需投资的动力。”世界银行(World Bank)上周将许多国家2023年的增长预测下调至处于衰退边缘的水平,因为央行加息的影响加剧、俄乌战争仍在继续,以及世界主要经济引擎停滞不前。 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年内或陷入衰退。美国《华尔街日报》15日公布的最新季度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预计,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大举加息背景下,美国经济未来一年内或将出现温和衰退。这项于1月6日至10日对71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出现衰退的概率高达61%。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虽然美联储期望通过让经济增长放缓而非全面萎缩来降低通胀,但经济“软着陆”不会实现,高通胀和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政策努力将成为今年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欧洲天然气价格跌至16个月低点,为油价带来压力。欧洲天然气价格跌至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原因是供应前景得到提振。在经历了动荡的2022年之后,今年的天然气市场正在平静下来。欧洲出现了一些乐观情绪,认为随着通胀开始缓解,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消退,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持续的温和天气是天然气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虽然本周预计会出现一股寒流,但可能是短暂的,而且强度不会大到影响天然气库存。尽管如此,一些人警告称,危机远未结束。Iberdrola SA董事长Ignacio Sanchez Galan表示,欧洲很幸运,但供应仍然受到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天然气价格可能有所下降,但仍几乎是五年来同期均价的两倍。 不过,也有投行对2023年经济前景保持谨慎乐观。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经济受到战争、通货膨胀和中国出人意料的严格疫情政策的影响。因此,欧元区的增长明显放缓,尤其是在下半年。2023年的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有理由保持谨慎乐观。中国在2022年底结束了零疫情政策,这应该会逐渐照亮亚洲的增长前景。此外,欧洲能源危机暂时缓解,也改善了欧元区短期增长前景。然而,经济的一个主要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即持续的高利率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尽管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谨慎乐观的初步迹象仍然可以看到。例如,在经历了漫长的低迷阶段(1至1.5年)后,许多国家的许多领先指标已经接近以往经济周期中见底的水平。此外,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全球通胀势头正在逐渐放缓,这对2022年的增长降温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下跌预示着2023年通货膨胀率将继续下降。这应该会对2023年的经济前景产生支撑作用。通胀势头的下降将再次提高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这应该有利于消费增长。此外,通胀下降可能导致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立场。就目前而言,这引发了金融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升;例如,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大幅贬值,高收益债券的风险溢价呈下降趋势。如果2023年风险偏好持续上升,全球经济将再次拥有更多的投资资本,在我们看来,这也将导致增长前景稳步改善。尤其是新兴市场,在美元疲软时期的历史表现要好于平均水平。 接下来,市场将关注OPEC公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月度报告,该报告看点集中在各成员国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虽然中国已经开始逐步退出零冠策略和放松疫情管控限制措施,但乌俄冲突持续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忧虑,各能源机构可能对原油需求前景发表悲观言论。若果真如此,油价料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原油投资者还会密切关注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放缓相关讨论的消息,以获得明确方向。原定于周二公布的美国石油学会(API)每周原油库存报告和周三公布的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每周原油库存报告因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分别推迟一天。 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周一小幅低开后继续承压走低,跌至101.773的去年6月9日以来新低,但随后因美债收益率上涨而回升至102.557高点。此外,上周五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和5年通胀预期乐观,也可能支撑美元指数自多月低点反弹。然而,中国激发的市场乐观情绪和美国通胀担忧的缓解似乎仍抑制着美元指数的反弹。 美元指数本周开盘从101.80的边际新低反弹。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预计,美元仍将温和看跌。本周美国数据相对较少,但零售销售、工业生产和成屋销售都可能疲软。从理论上讲,这应该不会对美联储2月和3月两次加息25个基点的市场预期造成太大影响,这两次加息预计都将在年底前逆转。迫使美元指数跌破102的因素仍然存在,但美元指数本周可能在101.30/50区域找到支撑。 道明证券分析师预计,美元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盘整。未来几周,企业盈利、全球数据令人意外,以及中国重新放开的道路坎坷,都可能会影响市场的乐观情绪。美元很可能在下个月盘整。尽管我们认为任何反弹都将是温和、简短的和短暂的,但从许多指标来看,美元的表现都极大可能大打折扣。 技术分析 美国原油 日图:保利加通道持平,油价向中轨靠近;14和20日均线看涨;随机指标自超买区回撤。 4小时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在中轨附近发展;14均线转跌,20均线看涨;随机指标走高。 1小时图:保利加通道下滑,油价上行受制于中轨;14和20小时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走高。 综述:预计日内油价将在77.80-80.55区间内震荡,可尝试高抛低吸。上方阻力关注1月16日高点79.90,突破后将上探1月2日高点80.55,然后是2022年12月27日高点81.15和1月3日高点81.50,以及2022年12月2日高点82.20和2022年12月5日高点82.70;而下方支持留意1月16日低点78.50,跌破后将下探1月11日高点77.80,然后是1月12日低点77.10和1月9日高点76.70,以及1月10日高点75.90和1月6日高点75.45。 布伦特原油 日图:保利加通道上扬,油价在中轨上方发展;14和20日均线看涨;随机指标自超买区回撤。 4小时图:保利加通道收敛,油价在中轨附近发展;14和20均线看涨;随机指标走高。 1小时图:保利加通道下方,油价在中轨下方发展;14和20小时均线看跌;随机指标走高。 综述:预计日内油价将在82.95-85.45区间内震荡,可尝试高抛低吸。上方阻力关注1月12日高点84.60,突破将上探1月16日高点85.20,然后是1月13日高点85.45和2022年12月30日高点85.95,以及2022年12月1日低点86.25和1月3日高点86.95;而下方支持留意1月16日低点83.85,跌破将下探1月13日低点83.50,然后是1月11日高点82.95和1月12日低点82.35,以及1月3日低点81.75和1月9日高点81.35。 周二关注: 美国1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 OPEC短期能源展望月度报告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
lg
...
金融界
2023-01-17
【预见2023】汇丰刘晶:2023年中国GDP增速将达5%,预计二季度开始将强劲反弹
go
lg
...
的关键主题。我们预计,在短暂过渡期后,
中
国
经
济
增长将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强劲反弹,2023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5%。 在劳动力市场好转、房地产市场企稳和超额储蓄的支持下,随着信心改善和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消费将大幅增长。 稳增长政策将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和提振投资;经济重启将推动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再次温和上升,但仍在可控范围。 汇丰环球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 经济重启 逐步摆脱疫情的影响,中国的经济重启正在快速推进。我们预计,
中
国
经
济
将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强劲反弹。 疫情爆发以来最繁忙的春运高峰即将到来,铁路春运量预计将达到疫情前水平的90%左右。1月8日之后,入境中国的旅客不再需要隔离,公民护照签发和外国人签证服务也逐步恢复,旅游业复苏在即,其他商业领域的繁荣也将随之而来。虽然根据其他经济体重启的经验,
中
国
经
济
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进入全面复苏阶段,但经验也表明,多个行业在疫情后可能都会迎来蓬勃的发展。 总体而言,经济重启将会成为2023年和2024年的关键主题,并推动这两年中国的GDP增长分别达到5%和5.8%。 消费复苏 目前来看消费复苏仍显滞后,但此后有望获得强劲推动。预计中国的消费增速将在2023年恢复到约8%的疫情前水平。 首先,此前受到抑制的商业活动和消费需求有望强劲增长。疫情期间,人们更多转向线上消费和服务,而在放开之后,更多人将回归线下活动,旅游、外出就餐和娱乐活动都将从中受益。在商业方面,由于国内消费的整体增长以及之后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提振作用,预计经济活动应进一步回暖,改善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并有利于投资活动的复苏。 其次,在不确定性的影响下,人们在疫情期间积累了超额储蓄。我们预计,疫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达到约6.55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名义GDP的5.4%。这些储蓄将支持之前被压抑的需求在2023年得以释放。 此外,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并承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预计中国将出台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消费增长在2023年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房地产行业企稳 2022年11月政策发生重大转向之后,中央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措施为房企提供融资支持,部分地方政府也取消限购政策以刺激需求。随着经济从疫情中逐步复苏,这些政策的效果就会显现。预计2023年房地产行业将温和反弹。 短期内,疫情的影响可能导致房地产销售进一步下滑。中国人民银行近期的数据显示,居民对购房仍持谨慎态度。然而,自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金融16条推出以来,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情绪正在改善。随着中国走出过渡期,政策刺激的影响将逐渐显现。房地产行业可能从2023年第二季开始进一步企稳,并在较低基数的作用下,全年实现温和增长。 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好处将不会局限于对房地产建设和建筑材料行业的影响,还将在财富效应下带动整体消费的复苏。 价格指数可能上行 但仍可控 经济复苏将带来价格上行压力,但我们预计通胀并不会成为中国的棘手问题。填补负产出缺口和消化劳动力市场疲软需要时间。并且,与许多其他经济体重启时不同,中国并不会面临供应中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遏制了通胀压力。 由于疫情期间消费低迷,中国的通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然而预期的反弹将不可避免地加大消费端和生产端的价格压力。2022年,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价格指数涨幅差距由负转正,差距一度扩大,这主要是由于高基数造成的生产价格指数通缩压力。由于
中
国
经
济
重启和供应端的持续“超级失衡”,全球商品价格可能维持在历史高位。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的涨幅差距预计将会收窄,然后再次由正转负。 通胀的整体上行压力可能仍在可控范围内,2023年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涨幅将分别达到2.5%和1.1%。我们预计今年核心通胀将达到较去年更高的水平,全年平均1.4%,但与其他经济体相比,通胀压力仍将得到很好的控制。 自2022年10月以来,生产价格一直处于通缩状态,主要受高基数、房地产行业活动低迷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尽管短期内生产价格指数将继续面临来自这些渠道的通缩压力,但预计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企稳和基数效应的减弱将在2023年第二季度末将生产价格指数拉回通胀区间,但涨幅可控。 此外,在发达经济体持续通胀和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全球需求增长也显示出进一步放缓的迹象。汇丰宏观经济团队预测,2023年全球名义GDP增速将从2022年的3.0%放缓至1.9%。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打压对主要商品的需求,抵消
中
国
经
济
重启对商品价格造成的部分再通胀压力。 政策支持聚焦经济增长 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承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令经济重回正轨。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而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随着经济复苏的根基日益稳固,政策将能够进一步聚焦“十四五”规划中的中长期可持续增长目标。 财政部部长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3年财政政策将更具扩张性,以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刺激经济并稳定劳动力市场。他还承诺通过专项债扩大投资,同时通过强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综合治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财政政策可能会使官方预算赤字率从2022年的2.8%小幅上升至3.0%。政府可能会继续强调新老基建投资。我们预计今年专项债发行量将与去年持平,规模约为3.65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消费和服务业有望获得进一步的财政支持。这可能包括减税降费、增加政府担保、提供政府服务或降低政府服务成本(如公用事业费用和租金),以及提供直接补贴(如地方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等中长期增长领域也可能受益于减税带来的直接财政支持、直接资金支持以及政府担保的增加。 同时,通胀压力较小也带来充足的政策空间,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宽松。我们预计中国可能在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全面降准50个基点,相当于释放约1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流动性。此外,我们认为关键政策利率(如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有下调5个基点的空间,从而发出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的信号。 总体而言,充足的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推动消费的潜在复苏和房地产市场的企稳,这将有助于2023年中国GDP增速达到5%。
lg
...
金融界
2023-01-17
上一页
1
•••
885
886
887
888
88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军方突发重磅消息!英国金融时报独家:中国国防部长因腐败被调查
lg
...
特朗普离全面关税更近一步:小心市场风向突变!法国政府传垮台危机,今日久等PCE
lg
...
PCE“大爆表”!美联储首选通胀指标10月份仍处于高位,金价急跌近10美元
lg
...
FX168日报:特朗普语出惊人、这一货币暴跌!黄金变脸的原因在这 特朗普刚刚做重要宣布
lg
...
特朗普阵营突传将与中国会面!日媒:谈判减少伊朗石油购买 解决中东与俄乌冲突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4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