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预见2023】鲁政委: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重要性提升,可考虑设立住房银行、助力隐性债务化解等突破点
go
lg
...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
中
国
经
济
? 鲁政委:展望2023年,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各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与重构将成为主导经济运行的主线。在居民部门,收入与消费倾向有望回升,但居民资产从非金融资产向金融资产转移的步伐不会停歇,居民信贷回升幅度有限。 在企业部门,企业杠杆率总体稳定但负债结构持续优化:房地产企业仍处于降杠杆的过程中,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全年增速预计仍将为负;作为后疫情时代加杠杆的重要力量,制造业负债与投资扩张的意愿或出现周期性的回落,但其在企业部门负债中的占比将继续上升。 在政府部门,在经历2022年债务率的明显上升后,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总体小于2022年,可能带动基建投资增长放缓。在国外部门,美国居民杠杆率不高,房地产长周期仍处于上升期,因此其年内的经济衰退可能是轻度的。 在猪周期和防疫政策优化的共同影响下,2023年CPI可能温和上涨,同比中枢在2.3%左右。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影响大宗商品需求,2023年PPI同比中枢可能在-1.0%左右。 从历史经验与2035年远景目标来看,2023年GDP增速目标可能在5.0%左右。由于基数较低,如果疫情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复,防疫政策持续优化,2023年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政策目标。 金融界:2023年居民资产负债将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鲁政委:展望2023年,由于房价上涨预期依然不强,随着金融市场风险偏好的企稳回升,居民金融资产占比上升的趋势有望延续。新增居民购房贷款的规模有望高于2022年,但难以回到2021年的水平。融资需求增长仍需依靠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拉动。 居民购房贷款是居民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余额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居民调整杠杆的行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38.9万亿元。2022年前三个季度贷款余额增加5900亿元,较去年前三季度的29300亿元下降了23400亿元,贷款余额的增长幅度在2022年显著放缓。 此外,从增量的角度看,居民户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在2022年的2月和4月出现了两次罕见的负增长。从贷款余额和增量的变化都体现出当前居民对贷款购房的意愿正在下降。这也是2022年贷款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金融界:您认为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鲁政委: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增速处于低位运行,恢复基础尚不稳固。由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居民消费倾向,因此对于消费总量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居民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历年的分解结果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度更大,然而在2020年消费增速下降的过程中,居民消费倾向的降低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20年至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平均增长6.9%,较2019年回落了2个百分点;消费倾向两年平均下降1.1%,较2019年降低了0.8个百分点。2020至2021年人均消费支出两年平均增速较2019年增速下降了2.9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消费增速下降中约69%来自于收入增长放缓,约31%来自于消费倾向的回落。 我们认为,居民收入增长是支撑居民消费的基础,而疫情后居民消费倾向的下行则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进一步恢复的主要原因。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我国居民消费倾向较2022年有所修复,但距疫前水平尚有一定的改善空间,而居民收入增长仍将是推动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主要动力。 2023年,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居民收入预期有望更为稳定,青年人失业压力也可能有所缓和,居民消费倾向有望较2022年回升。但国际经验显示,在防疫政策优化后,居民消费倾向可能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2021年以来,美国、日本、韩国等经济体已经先后调整防疫政策,防疫的严格程度有所下降。然而,除了美国外,日本、韩国的居民消费倾向都依然低于疫情前。这可能是由于美国在疫情期间发放了大量的消费补贴,居民资产受疫情的影响较小。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哪些发力点? 鲁政委:在货币政策方面,年初降准仍有空间,货币当局可能引导存款利率曲线平坦化,以实现鼓励中长期信贷投放与优化存款期限结构的双重目标。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再贷款支持范围可能扩容至绿色消费等领域,也可能与财政贴息相配合支持科创金融,PSL规模或继续扩容。 财政政策方面,在财政紧平衡背景下,盘活存量、公共服务领域价格改革的重要性上升。为夯实安全发展的基础,国防支出力度可能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重要性提升,可以考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准财政功能、设立住房银行、优化国库现金管理、助力隐性债务化解等突破点。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2023年楼市能找回信心吗? 鲁政委:对于房地产相关领域,楼市与涉房消费可能从底部回升,但改善幅度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住宅市场供给面临着在建工程偏高与中长期新增供给能力偏低的矛盾。因此,房地产领域融资政策除保在建、保交付外,随着时间推移应逐步开始关注保新增。
lg
...
金融界
2023-02-03
1月破纪录的北向资金重点配置这些板块!ChatGPT持续发酵!信创、国防军工板块逆市领涨
go
lg
...
资金有望流入经济具有韧性的新兴市场。而
中
国
经
济
复苏预期最为明确,北上资金流入或将持续。 【市场热点回顾及解读】 今日A股早盘单边下行,午后三大股指企稳回升,跌幅均有所缩窄。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0.68%,周线止步四连阳,深证成指跌0.63%,创业板指跌0.85%。两市成交9157.4亿元。北向资金实际净卖出42.46亿元,结束连续17个交易日净买入。 从个股表现来看,今日A股市场共1894只个股上涨,2994只下跌,181只持平。 板块方面,信创、消费电子概念股午后崛起,Web3.0、ChatGPT、数据要素题材反复活跃;金融、地产、汽车、消费板块出现回调。 资金方面,今日计算机、传媒、电子、轻工制造、国防军工主力净流入额居前,其中计算机板块主力净流入60.97亿元高居首位。从近5日维度来看,计算机、电子为两大主力净流入额超百亿元的板块。 【ETF全知道热点盘点】今日重点聊聊金融科技、大数据、国防军工板块的交易和基本面情况。 一、【金融科技ETF(159851)、大数据ETF(516700)】 今日,信创概念股午后崛起,ChatGPT概念持续活跃。受此带动,计算机板块涨幅近2%,高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一,主力资金净流入近61亿元,近5日净流入近155亿元! 相关概念ETF逆市领涨,大数据产业ETF(516700)及金融科技ETF(159851)午后相继冲高,均收涨超1.5%。值得注意的是,两只ETF自阶段近期低点(2022.12.21)以来,均已连续反弹超20%! 催化上,ChatGPT火爆全球,引得国内外科技巨头争相布局。二级市场上,多只相关个股也应声上涨。拓尔思今日收涨5.8%,近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35%! 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发布的通用聊天机器人,于去年11月30日上线,随即掀起热潮,5天吸引超100万用户。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ChatGPT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聊天机器人;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文学、媒体相关领域的创作,包括创作音乐、电视剧、童话故事、诗歌和歌词等;教育、考试、回答测试问题。马斯克此前如此评价ChatGPT:“厉害到吓人,我们离强大而危险的人工智能不远了。” 此外,信创概念依旧表现不俗,太极股份尾盘封死涨停板,股价创7年新高!中科江南、拉卡拉等均涨超7%。 近期,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表示,信创的发展到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节点。随着数字中国等提法的出现,各方对于数字经济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就会变得尤为重要。信创在当前节点受到这么大的关注,首先便是信创的市场空间要比之前大很多,此前可能更多集中在党政领域,现在则包括金融、电信、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十几大行业,真正形成了产业。 资料显示,大数据产业ETF(516700)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930902),成份股覆盖信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云计算等细分赛道,其中信创概念股达17只,权重占比近7成!金融科技ETF(159851)则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覆盖A股移动支付概念股达28只,为目前全市场“含币量最高”ETF! 二、【国防军工ETF(512810)】 今日全场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8个行业逆市飘红,国防军工板块仅次于计算机,涨幅位居第二,主力资金净流入近13亿元。 中证军工指数成份股方面,四创电子大涨逾7%,航发控制涨近6%,航天彩虹、广联航空涨超4%,中航光电涨近4%,中国海防、长城军工、航发动力均涨超3%。 表征军工板块行情的国防军工ETF(512810)今日早盘弱势震荡,午后翻红一路走强,逆市收涨1.01%,录得周线二连阳!全天成交额6604万元,换手率13.19%。 西南证券指出,长周期看,国防军工为“确定性”与“成长性”并存的优质投资领域。我国确定了“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在此目标催化下,军工先进武器装备列装必将加速进行,因此军工整体需求增长有保障,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展望2023年,业绩层面,国防军工各领域延续高增长。20系列军机仍在爬坡阶段,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22年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弹供给增速减缓,2023年压制因素解除后,研制进度加快,有望迎来业绩拐点;发动机供给端产能持续释放,业绩继续快速增长。 估值层面,军工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后续具备估值修复的空间。建议关注长期有超预期增量的领域,优选竞争力、盈利能力强的优质标的。 资料显示,国防军工ETF(512810)成份股全面覆盖74只国防军工领域的细分龙头,是一键投资A股军工核心资产的利器。相较其他资产,国防军工行业内循环程度高,经营韧性强,军民融合前景广阔,当前国企改革如火如荼,且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金融科技ETF被动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4.6.30,发布日期为2017.6.22;大数据产业ETF被动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2.12.31,发布日期为2016.10.18;国防军工ETF被动跟踪中证军工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12.26。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金融科技ETF、大数据ETF、国防军工ETF的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03
加息也不会走跌?澳元一路飙升的原因:中国!
go
lg
...
阅读:中国投资者回来了!澳大利亚押注“
中
国
经
济
重振雄风” 煤炭、留学生与房产投资前景受益 因此,这种乐观情绪促使澳元兑所有G10货币自年初以来上涨,澳元兑美元昨日升至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随后略有回落。然而,价格一直在澳元兑美元过去两年峰谷表现的50%斐波那契回撤位附近盘整。 FXTM展望称,澳洲联储将在下周触发加息25个基点(bps)。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将是澳大利亚央行连续第四次加息25个基点,是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四次分别加息50个基点的一半。 澳洲联储本应在过去12个月内将其基准现金利率,累计上调325个基点,假设下周的加息确实为25个基点,从而将其现金利率目标,从10个月前的历史低点0.10%上调至3.35%。 (来源:路透社) 换句话说,下周的加息可能被证明是澳大利亚央行自2022年5月开始的政策紧缩行动中的最后一次。 由于担心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太大损害,澳洲联储甚至考虑在其12月的政策会议上暂停加息。回想一下,中央银行加息是为“破坏需求”和抑制通货膨胀。 再者,有足够多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迹象表明澳洲联储加息正在付出代价。2022年12月的抵押贷款批准下降4.2%,而零售销售收缩与11月相比3.9%。 2022年12月失业率小幅上升至3.5%,当月失去14600个工作岗位。预计通胀率将在12月达到8.4%的峰值,并应在2023年期间放缓,留意澳洲联储2月10日的最新预测。 如果澳洲联储越来越担心对其经济造成太大损害并选择:下周加息幅度小于25个基点、保持现金利率不变,或者强烈暗示其加息活动即将结束,上述任何“鸽派”结果都可能促使澳元回吐今年迄今的一些强劲涨幅。 留意澳元兑美元的21天简单移动平均线(SMA)的初步支撑,该移动平均线目前位于心理重要水平0.7000附近。 然而,鉴于2022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超出预期,达到8.4%,创下32年新高,如果澳洲联储暗示其还不能暂停加息,那么澳元应该会进一步走强。 “澳元多头可能会接受澳大利亚央行的此类鹰派暗示,推动澳元兑美元更接近6月初的峰值0.72830,”FXTM写道。 (来源:FXTM)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将在周五晚些时候发布,若出现正在走弱的迹象,即低于预期的2023年1月份创造189000个工作岗位,高于预期的3.6%失业率,这将点燃美联储必须尽早暂停加息的希望。 这种预期可能会拖累美元走低,同时提振澳元兑美元。 换句话说,今天的非农就业报告可能会对澳元兑美元的表现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在澳洲联储对澳元有潜在发言权之前。
lg
...
小萧
2023-02-03
渣打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在中国内地设立证券公司
go
lg
...
信心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坚定看好
中
国
经
济
的发展和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并相信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战略地位及吸引力将持续提升。”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及区域行政总裁(中国及日本)张晓蕾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和加速,中国资产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升。我们期待随着渣打证券的正式获批和运营,渣打银行服务中国与海外客户能力将获得进一步提升,为‘走进来’和‘走出去’的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提供包括交易所市场在内的更全面和优质的金融解决方案。” 渣打证券(中国)拟任首席执行官耿琳表示:“渣打证券有自己独特的业务战略,即聚焦集团优势业务领域--固定收益业务。渣打证券将实行差异化的业务拓展模式,依托渣打集团的国际网络和强大的固定收益产品创新、结构化能力,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资本市场,为客户量身打造投融资方案,成为联通境内外优质资产和投资者的桥梁。”
lg
...
金融界
2023-02-03
【洞悉·汇市】人民币汇率陷入区间波动,静待非农就业报告指引
go
lg
...
HYCM兴业投资分析团队表示,“在
中
国
经
济
将加速复苏预期带动下,市场情绪明显好转,带动人民币汇率快速反弹。但春节期间居民跨境游回暖,居民家庭购汇阶段性增加,叠加市场对欧美央行紧缩预期再度升温,市场情绪趋于谨慎,使得人民币汇率近期呈现区间震荡态势。预计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倾向区间波动态势。” 从日线图上看,美元/人民币汇率被5日均线压制,并在38.2%斐波那契回撤附近获得坚固支撑,若能有效突破6.7610-6.7900阻力区域,未来1-2周时间汇价料将向上测试50%斐波那契回撤,即6.8395区间,否则恐再次向下走低。RSI指标30上方走势平稳,暗示多空力量相对平衡;MACD柱状线零轴下方有所收敛,这表明多头力量有所增强,汇价短线存在反弹需求。上行方向,阻力位于6.7500、6.7680以及6.7911;下行方向,支撑位于6.7295、6.7130以及前期低点6.6970。
lg
...
金融界
2023-02-03
李大霄:外资小幅流出不等于行情结束,股王已经率先恢复王者风范
go
lg
...
因为他们踏空了。外资的短暂流出并非看空
中
国
经
济
而是赚得大多的获利回吐,这是一个基本判断,从全球通胀见顶回落,美联储到鹰派政策见顶,中美利差缩小,美元回落,人民币强劲,中国刺激经济增长力度加强,IMF调高中国增速,中国股市蓝筹估值吸引等等,都支持这个这个结论。 君不见,某股王在空头一片欢呼中,悄然顽强翻红,可怜空头们的兴奋时间总是很短暂。千万不要低估了先知鸭们的力量。
中
国
经
济
增长潜力巨大,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超过18%。2013-2021年,
中
国
经
济
年均增长6.6%,远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贡献率的总和,未来
中
国
经
济
占全球经济比重还会慢慢提升,经济增长从长远看必然推动股票市场重心提升。
中
国
经
济
长远发展就打开了中国优质资产的上行空间。
lg
...
金融界
2023-02-03
大咖说钢市:节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2月钢价运行逻辑逐渐回归现实
go
lg
...
足、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2023年
中
国
经
济
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2022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我公司在四季度中标项目也是达到了历年高位,整体来看23年基础建设需求量能够弥补房地产需求部分缺口。 2023年在“稳增长”调控政策的托底下,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有望进一步增长,房地产投资下行态势有望放缓企稳,且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房企融资环境,给明年总体经济形式带来较大利好,根据我们集团施工需求来看,年底已积攒了大量待开工项目,总体来看节后复工后到三四月份会出现需求高峰期, 3、对2月份的行情预期怎么看? 后现货价格可能出现先抑后扬的走势。宏观方面人民币汇率从7.3到6.7的升值波段或告一段落,伴随着人民币的下跌可能带动大宗商品、股市的倒春寒调整。目前螺纹钢总库存同比去年大幅上升,其中京津冀和山西地区的库存矛盾尤为明显。根据对下游终端市场的调研,部分项目年前回款并不理想,叠加工作人员很多疫情三年第一次返乡过年的情况,整体开工时间要晚于往年,部分项目开工已经安排在三月份。近期国家也对铁矿石市场的恶意炒作予以充分关注,节后原材料价格可能整体承压,或许会出现成本松动带动成材价格回调。 从钢材价格来看,目前成本依旧对钢材价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钢厂亏损导致生产积极性降低,市场资源供应不足情况长期发生,预计2023年钢厂生产利润情况难有实质性好转,市场整体供需双弱格局也难以改变。 预计春节后建筑材价格将继续上涨,如上涨过快,考虑PMI连续三个月低于50%,有可能会出现先扬后抑的行情。对春节前库存已有较大幅度盈利的贸易商,如继续看涨,但又担心春节后需求不及预计,市场价格先扬后抑,可考虑买入看跌期权锁定价格的同时,不放弃市场继续上涨带来的利润。 节后钢材市场整体上有利多支撑,需同步关注铁矿石价格监控、需求恢复不如预期等带来的影响,预测节后市场将迎来开门红,然后震荡偏强运行;建议操作上紧靠下游需求,稳健经营,做好工程服务。 我对于当前的操作建议是首先年后有利润的库存部分一定要分批兑现利润,切莫等完全冲高摸顶,落袋为安为新的一年操作打好基础,如年前没有库存的,可以短线参与行情,快进快出;同时,如需求不及预期且销售渠道不足,建议利用好期货工具及时套保锁死已有利润;如果比较激进继续看涨也建议尽量利用期权工具做好相应保险。 在2022年,在疫情冲击和地缘政治不断反复中,行情对钢厂和代理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进一步整合了现有的钢材市场环境。在2023年,大环境来看,疫情的影响将不复存在,各企业的复工复产,会进入一个逐渐恢复的状态,所以说无论是大家的心态,还是市场的信心都会有一定的提振,同时,鉴于2022年经济环境的不理想,国家层面大概率会对经济的修复做出一定的政策调整,所以连续这几年的经济萎缩状态,在明年是会有一定缓解的。 预计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或维持在6-8%左右,工程机械行业将逐步走出下行周期,国内市场新增需求放缓,更新需求占据主导;出口将保持一定韧性,但增幅放缓。工程机械企业制造用钢需求的释放也将好于去年。综合来看,随着2023年国内经济形势好转,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钢材市场将迎来回暖。 节后市场整体看,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主要原因一是源于宏观预期主导逻辑并没有发生改变;二是节后钢材总库存高点预计在1300-1500万吨之间,属于历年来的相对低位,基本面压力不大;三是当下即期成本在4000以上,钢厂利润并未明显好转,支撑力度仍较强。不过历年节后存在需求兑现不及预期的回落行情,要警惕两会后以及旺季来临需求不及预期的回调,加之此次上涨行情,节前预期太足,大部分已经从价格体现,后期高度有限,因此建议借助第一波上涨行情,开展期货盘面套保,确保稳定利润。 随着疫情放开和稳地产政策的频繁出台,市场普遍对今年经济增长抱有乐观预期,在经济复苏的带动下,钢铁行业上下游将由去年的主动去库转变为主动补库,因此对原料的需求将形成较强的支撑,同时房地产资金在严格监控下融资端的改善将体现在开工上,预计房地产用钢需求将逐渐反弹,对钢材价格也将形成良性推动,同时钢厂利润会有一定改善。但居民购房的意愿依旧不强,房企仍将面临较大的回款压力,因此我们对今年建筑钢材的需求判断保持谨慎乐观,弱复苏的观点。 临近春节还有不到一周,目前的钢价走势“震荡上行”,一、因为疫情原因,工地停工放假较早,库存累库加快;二、现在废钢、方坯等原材料价格偏高,产量还处于低位,而且节后开工得比较多实际需求会有明显回暖;三、市场谨慎观望情绪增加,受利好政策影响,钢价依靠高成本等原因的驱动,后面的钢材价格还是会震荡偏强运行。 钢厂现在点对点毛利润基本不亏了,算库存原料的话,利润甚至打正了。原料短期还会给出很强的支撑性,盘面打的逻辑是预期内需转好的话,那么即使是在春节补了一波库的前提下,钢厂原料低库存这个事情还是会被拿出来反复的说,除非是在需求完全被证伪,或者钢厂利润转好了把原料库存补上去了;3月的现实需求或许会不如盘面的预期,届时冬储累出的库存难以去化的话,有可能给出盘面一个新的方向。 从宏观政策面看,短期仍然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经济、稳大盘精神为主,持续从稳投资、扩大消费角度陆续出台细化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政策,加快促进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发展,不断促进房地产行业筑底回暖,整体增强市场信心及预期。从成本面看,矿石、废钢价格依然维持高位震荡,虽然煤炭进口政策有所调整,短期对煤焦价格利空,但长期看,原材料成本对钢材价格的支撑依然存在。综合来看,预计节后钢价整体呈高位震荡态势。 春节之后的市场,预计会与2022年类似,供需不能有效证伪之前仍然是以预期引导行情为主。在此之前需要关注的风险在于二次感染高峰会不会造成劳动参与率下降或滞后;以及稳物价方面的政策对价格波动的扰动;预期交易时点将会以全国两会做区分,如果基本符合预期就要看需求兑现情况,若还能有更好的预期引导,那么预期交易仍将延续一段时间,乃至到2季度中段。 由于目前钢材价格仍处于高位,采购成本增加,商家在经历2022年行情波动后,信心严重不足,操作保持谨慎,多维持低库存运行。加之目前现货价格较高,未达不到商家心里价位,今年冬储资源将大部分滞留到钢厂手中。而部分商家也在转变操作思路,多在期货市场需求机会,主要表现在现货遇跌价行情时,很难及时抛货止亏,而期货操作更为灵活。综合来看,结合目前行情走势,建议期现结合,根据自身企业实力,可冬储部分现货资源,迎接春天的暖阳。 综合来看,年后沈阳市场供应偏紧、但需求向好,加上流通商手里资源不多、对价格的负面干扰相对比较小,所以年后市场大概率要呈现开门红的状态。 从钢材价格来看,目前成本依旧对钢材价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钢厂亏损导致生产积极性降低,市场资源供应不足情况长期发生,预计2023年钢厂生产利润情况难有实质性好转,市场整体供需双弱格局也难以改变。 年底来看钢厂的开工率、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都处于地位,说明年后可能出现短期的供不应求、资源紧缺状态,从而带来价格的上涨,具体涨幅与持续时间仍要看总体的需求强度,以及钢铁企业产能释放程度。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02-03
【预见2023】天风证券宋雪涛:今年
中
国
经
济
将呈现渐进式弱复苏,A股结构性机会值得积极把握
go
lg
...
斯政策时间。 ● 对于2023年的
中
国
经
济
来说,我更倾向于是一种缓慢的渐进式弱复苏。复苏是毫无疑问的,但复苏的过程可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消费和地产都存在不确定性。 ● 制造业投资在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主动发力下,叠加市场主体信心的恢复,可能存在较多的期待, ● 价值股重点要关注可选消费、中高端消费。成长股则要关注基本面见底、受到政策支持、估值有望修复的行业。 当前海外是70年代的滞胀重演 金融界:您认为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宋雪涛: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最主要的是供应链、地缘政治以及国际关系导致了供给不足,进而带来了全球性的滞胀。 海外现在是70年代的滞胀重演,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2020年短缺的是劳动力,2021年短缺的是供应链,2022年短缺的是能源。 供给不足的原因是技术效率下降,蛋糕不再变大。因为供给不足,资源的稀缺性就成了核心问题,谁掌握了资源,掌握了供应链,掌握了地缘政治,谁的货币就能创造信用,谁的资产价格就能坚挺。 在这个时代里,需求是次要矛盾。掌握了供给,货币会创造信用,需求自然差不到哪儿去,反之掌握不了供给,需求也好不到哪儿去。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需要做三件事,一是做蛋糕,靠科技;二是分蛋糕,靠财政货币化和反垄断;三是抢蛋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在这三件事上,货币政策都没有发言权。 导致供给不足有三大原因 金融界:世界范围内市场的整体通胀水平正在快速增长。这种全球性通胀局面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目前的高通胀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宋雪涛: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通胀很有可能是长期的,核心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宏观环境和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年已经不一样了,不再是低通胀和需求不足的凯恩斯政策时间,而是可能会长期存在的供给不足。 导致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技术进步放缓,导致全球资源的蛋糕难以继续做大,全球进入存量博弈时代;二是新冠加速了人口的减少,放大了劳动力不足的缺口,而核心服务需求则是具有黏性的;三是全球供应链的紊乱,无论是能源问题,地缘政治问题,还是去全球化趋势,供应链都会受到冲击,一些国家还在积极建设近岸和友岸的供应链体系,增加系统冗余和战略储备,并且新的矛盾可能还在积累。
中
国
经
济
复苏是毫无疑问的,但面临三大挑战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挑战?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
中
国
经
济
? 宋雪涛:
中
国
经
济
目前面临着三大挑战。 第一是预期转弱、信心不足。大疫三年叠加地产下行,给居民收入、消费意愿、企业投资信心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留下了疤痕。经济的好转首先需要企业敢投资、居民敢消费,这都取决于预期和信心的恢复情况。 第二是出口的下降。首先我觉得今年美国出现大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大概率是浅衰退,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在0.2-0.3%。目前没有感觉到在美国有根深蒂固的资源错配,无论是金融部门,还是居民部门,还是企业部门。但是去年出口的基数很高,今年的外需坏不到哪里去,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基数对出口的影响就会很重要,高基数会制约出口对今年经济的贡献。 第三是国际关系的变化。无论是俄乌之间,还在中美、中欧之间的摩擦,在今年仍然有不确定性,这种地缘政治的问题在存量博弈时代可能会更加频繁。 对于2023年的
中
国
经
济
来说,我更倾向于是一种缓慢的渐进式弱复苏。 首先复苏是毫无疑问的,无论从政策层面的表态,还是疫情放开以后的内生修复,都指向2023年
中
国
经
济
进入复苏阶段。 但复苏的过程可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消费和地产都存在不确定性。 从对海外疫后消费的研究来看,在第一波疫情过峰以后,后续疫情对消费和生产的影响要比第一轮小得多,放开后疫情从长期影响变成了短期冲击,因此疫情已经不再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而如果疫后居民部门的收入来源以劳动性收入为主,那么对消费复苏的反弹高度不宜太过乐观。如果收入是无偿收入,比如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或者资产增值带来的财富效应,这类收入的消费倾向往往更高。比如2020年和2021年美国消费猛增,原因是居民获得了美国政府的天量财政转移。这部分收入被中低收入家庭用在了改善性消费,比如家电家具、消费电子,还有汽车消费等。但是中国居民过去三年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所得,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这些钱毕竟是辛苦赚来的,花起来也没有那么随意了。 所以虽然去年积累了比较多的超额储蓄,但对消费的转化成为还需要看结构。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过去三年增加的超额储蓄主要在高收入群体手里。而低收入群体的储蓄率最低,消费倾向最高,如果收入恢复的慢,那么整体消费反弹的高度不宜太过乐观。 地产的核心是需求。随着房住不炒深入人心,地产去金融化,房地产需求侧的销售和供给侧的投资,越来越回归到一个本质问题——我们每年到底有多少新增的商品房需求?这决定了未来房地产市场供需再平衡后的位置。 对于房地产的需求,剥离掉了金融属性带来的投机需求之后,剩下的绝大多数是居住属性带来的真实需求。真实需求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刚性需求,对应了新增城镇人口,随着人口负增长、城镇化进程放缓,这部分需求会持续下降。第二类是改善需求,对应了存量的城镇人口的住房面积提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提升空间,但斜率也在放缓。第三类是更新需求,和房龄有关,棚改以后,2030年以前这部分需求空间也不大。 这三类需求加起来看,去年房地产销售的断崖式下滑,既不是结束,也不是开始。一方面,去年销售的断崖滑坡有一些偶然性,未来下滑幅度会放缓。另一方面,未来3年地产市场真实需求整体还会下行,预计到2025年以后会企稳。就2023年而言,预计商品房市场大概率会企稳,比去年有小幅负增长,降幅明显收窄,但是反弹比较困难。 所以在房地产需求长期下行的阶段,融资政策放松只是加快了行业供给的出清,加速了供需再平衡,但是对于需求反弹的作用有限。因为长期潜在需求下行的趋势已经很清晰,小规模刺激没有用,大规模刺激的副作用更大,即使解决了短期问题,也给未来留下新的隐患。 不过,地产数据可能会和实际体感存在差异。对今年地产投资拖累最大的将是土地购置费,但这部分不计入GDP。而在保交楼优先的政策目标下,施工强度上升,反映在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的投资增速上,这部分是计入GDP的。因此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从去年的巨大拖累,变成今年的微弱贡献。 消费、投资为
中
国
经
济
稳增长蓄能加力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宋雪涛:第一是制造业。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产业政策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要求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具体来看,产业政策方面明确提到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及“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科技政策方面则提到了“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预计将会是2023年主要的发力点。这一点在地方两会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所以制造业投资在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主动发力下,叠加市场主体信心的恢复,可能存在较多的期待,预计有望维持7%以上的增速。 第二是消费。一方面,虽然消费回暖的程度还取决于政策支持的方式,以及是否会直接对中低收入群体发钱,但国内已经完成了第一波疫情的过峰,意味着接下来疫情不再是消费的主要约束因素,消费回暖的方向基本确定。另一方面,政策层面对消费的支持态度比较明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而地方政府也在地方两会、“新春第一会”中表现出了积极提振消费的意图。 财政政策或将较为积极 货币政策不会收紧,但进一步宽松的概率也不大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预计新一年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宋雪涛:财政政策可能会比较积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把对财政政策的要求从“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改为“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对赤字、专项债、贴息等财政工具提出了“优化组合”的要求,意味着今年的财政支出还会保持积极。主要是因为今年消费、地产的修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政策不追求强刺激,但在上半年还需要基建来承担平衡和托底的职能。预计赤字率有望提升到3.0-3.2%,政策性金融工具还有扩容的可能性。 货币政策可能不会收紧,但进一步宽松的概率也不大。去年,央行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实已经暗示了今年货币政策不会更宽松了,因为提到了 M2 的滞后性通胀,政策的担忧已经流露出来了。另外,宽货币的目的是宽信用。2022年信用没有宽起来,主要是因为信心不足。2023年,如果信心恢复了,信用创造的机制就恢复了,货币不需要那么多了。所以预计2023年流动性不会比 2022 年宽松,大体上流动性是会回到 2022 年 4 月份前比较偏中性的状态。 人民币汇率不会太弱,可能还是会保持小幅升值的走势,因为今年中国和海外经济周期又反过来了,
中
国
经
济
复苏,海外经济衰退。目前我们判断全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枢可能在6.7左右。 价值股重点关注可选消费、中高端消费 成长股的估值、基本面有改善空间 金融界: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宋雪涛:总的来说,A股在今年初期可能是情绪改善,风险溢价回落,但最终的改善程度要看分子,同时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可能会比较大。 价值股重点还是要关注可选消费、中高端消费。因为超额储蓄主要在高收入群体手里,这部分群体的消费可能率先复苏,超额储蓄转化为高端可选消费,比如航空旅游、酒店餐饮、医疗服务以及奢侈品消费等。 成长股则要关注基本面见底、受到政策支持、估值有望修复的行业。因为今年宏观经济大概率是一个弱复苏的格局,所以价值股的表现可能并不会是一帆风顺,成长股也存在相应的机会。同时政策层面明确表示了对产业链、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所以成长股的估值、基本面也有改善的空间。 复苏的强度会制约资本市场的高度 但结构性机会仍值得积极把握 金融界:新的一年,一切会变好吗?我们该对2023抱有怎样的期待? 宋雪涛:2023年是疫情之后经济稳步复苏、市场主体信心缓慢修复的一年。随着疫情影响淡化,在“稳增长政策”的保驾护航下,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增速逐步上修。我们预计今年GDP会在去年低基数的情况下,实现5.5%左右的增速。其中,在线下消费场景修复、居民收入回升以及部分超额储蓄释放的背景下,消费有望实现8%左右的增长;土地购置费虽然会拖累房地产投资继续维持在-10%左右的增速,但在“保交楼”等政策的作用下,影响GDP核算的建安设备投资有望保持1.5%左右的增长;另外,在政策的支持下,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在6%左右;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7%以上的增速。最后,出口则可能在-3%左右。 总的来看,尽管复苏的强度会制约资本市场的高度,但宏观基本面的方向向好,政策整体宽松回暖,但结构性的机会还是值得积极把握。
lg
...
金融界
2023-02-03
中国买家强势回归澳洲,今年预计将投资$48亿购房!澳网友炸开锅:“不能让他们买”
go
lg
...
资$48亿买房” 报道称,2022年,
中
国
经
济
增长了3%,是近40年来的最低增速,这使得许多中国人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找投资机会。 亚洲房地产网站居外IQI(Juwai IQI)表示,预计在2023年,中国买家将在澳洲房市投资48亿澳元,是2022年两倍。 这意味着本地投资者将面临更多竞争,但买家数量的增加或能撑起不断下跌的房价。 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买家会在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珀斯和黄金海岸这几个城市投资。 自去年5月工党胜选以来,澳中两国关系有所改善。 中国最近恢复了团体出境游,并宣布将停止认证通过线上学习获得的学历,此举意味着在澳洲大学注册的数万名中国学生将需要在第一学期前来到澳洲,主要前往墨尔本、悉尼和布里斯班。 居外IQI的首席执行官Kashif Ansari表示:“这将是大部分中国人3年来首次有机会进入海外房市。” 澳洲仍是中国买家的首选地,而非美国和加拿大。 Plus Agency(在悉尼和上海均有公司)的Peter Li表示:“他们每天会收到5、6组中国买家的预约。” 许多人正在寻找住房,其他人则在寻找投资机会。 “楼花尤其受欢迎,因为他们可以先付定金,然后有充足的时间把钱转过来。” 虽然在抵达澳洲的数万中国学生中,大部分人将租房住,但也有很多富裕的家庭将为他们的小孩购买公寓。 澳洲国际教育协会的Phil Honeywood表示:“我们发现,独生子女家庭的中国学生一般都有属于自己的公寓。” 二,澳洲吸引中国投资者的原因 澳洲对中国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去年中国人口减少了85万,而澳洲增加了29.1万。 人口减少意味着房产需求减少,而人口增长意味着对现有和新房产的需求增加。 中国人口的下降趋势暂无结束的迹象,平均每名女性生育1.15个孩子,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澳洲的人口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保持增长。 这使得中国房产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降低,更多中国人进入澳洲房市,并将其作为一个安全的投资市场。 中国人口下降将对房地产市场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其他方面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人口学家、联合国人口司前司长Joseph Chamie说,这些影响也会对国外产生影响。 澳大利亚房地产对中国投资者有利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销售结构,大多数房产都是不是永久产权。 三,中国买家回归引发澳洲网友热议 新闻一出,广大澳洲网友明显坐不住了: “除非你是当地居民,否则你不应该买房子。” “一点也不傻。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人的,不是中国人或苏格兰人的。” “尽快修改法律,别让他们买地,我们都会后悔的。” “现在就在澳洲演变成住房危机之前修改法律吧! “澳大利亚人不允许在中国拥有房产。没有理由不反过来也一样。” 结语: 数万名中国学生、新移民的突然涌入,预计将导致悉尼、布里斯班和墨尔本CBD的租金在未来几周上涨约5%。 中国房产投资者的大举回归会否对独立屋和公寓的价格产生类似影响,还有待观察。 对于中国买家回归,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理性留言。
lg
...
澳洲亿忆网
2023-02-03
中国启动全面注册制改革 盘活社会资本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go
lg
...
效率,高质量、高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助推
中
国
经
济
转型升级。 改革后多层次市场体系将更清晰 2018年11月,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首被提出,这标志着我国注册制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逾一年后,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2021年11月,北交所揭牌开始,同步试点注册制。 经过四年的试点,证监会指出,市场各方对注册制的基本架构、制度规则总体认同,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功能作用明显提升,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行人、中介机构合规诚信意识逐步增强,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更趋完善,市场结构和生态显著优化,具备了向全市场推广的条件。 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则是沪深交易所主板。证监会强调,改革后主板要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相应的,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并与科创板、创业板拉开距离。这就意味着,主板改革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不仅涉及沪深交易所主板、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也涉及已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在制度规则层级方面,既有证监会规章、规范性文件,也包括证券交易场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方面的业务规则,以及规则适用指引、业务指南等具体操作性文件。在规制内容方面,除了IPO,还有再融资、并购重组,也涵盖了交易、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在产品方面,不仅包括股票,还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优先股、存托凭证等。 优化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等 注册制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改革在优化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优化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等方面作出详细安排。证监会的职能也将有所转变,以加强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 具体而言,审核注册机制是注册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此次改革证监会对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做了进一步优化,即保持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的基本架构不变,进一步明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提高审核注册的效率和可预期性。同时,加强证监会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 同时,在主板交易制度改革方面,本次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三种,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二是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改革从主板实际出发,对两项制度未作调整。一是自新股上市第六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继续保持10%不变。主要考虑是,从实践经验看,主板存量股票及新股第6个交易日起波动率相对较低,10%的涨跌幅限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股票的定价需求。二是维持主板现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对投资者资产、投资经验等不作限制。 董登新指出,注册制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企业大开绿灯,注册制的包容主要是针对高成长性、高科技、具备较强研发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 此外,在放管结合方面,证监会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在“放”的同时加大“管”的力度,督促各市场主体归位尽职,营造良好市场生态。在注册制下对公权力运行的监督制衡方面,证监会强调下一步将建立发行人廉洁承诺机制,深入推进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建设。 董登新表示,全面注册制改革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信息披露的监管将成为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严查严打证券违法犯罪,包括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和财务造假,这将是落实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一环。市场在强调市场监管和法治化的同时,也会逐渐淡化过去过度的行政干预,通过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让投资者学会用脚投票。未来的退市制度,也将会发挥更强的淘汰机制作用以及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
lg
...
金融界
2023-02-03
上一页
1
•••
868
869
870
871
87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传美国对华限制不严格,全球风向变了!法国政府准备让步,中国还在等
lg
...
FX168日报:特朗普阵营传大消息!黄金突然变脸的原因在这 日元暴涨近200点
lg
...
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传涉嫌腐败遭到调查 中方最新回应来了!
lg
...
彭博:为何中国多名高级军事领导人被免职?
lg
...
中欧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瑞典确认“中国船只”破坏海底电缆 中国最新回应来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7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8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