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央行下调房贷利率与地方政策放松推动房地产市场恢复
go
lg
...
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后推出的,意在帮助
中
国
经
济
摆脱通缩阴影。 房地产市场现状 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房价格以超过九年来的最快速度下跌,前八个月的房地产销售下滑了18%。中国央行的房贷利率下调措施旨在减轻房主的贷款负担,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同时拉动疲软的国内消费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以及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的重大变化,当前的房贷利率定价机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需调整和优化。 编辑总结 中国央行最新的房贷利率调整政策,结合地方政府放松购房限制,显示了国家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既是对当前市场困境的回应,也是为了在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寻找新的动力来源。然而,尽管这些措施可能会短期内缓解部分压力,长期的市场恢复仍需取决于购房者信心的重建以及更广泛的经济结构性调整。 名词解释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中国央行为商业银行设定的基准贷款利率。 房贷利率:购房者向银行贷款购买房产时需要支付的利息率。 2024年重大事件 2024年2月:上海、深圳宣布进一步放宽非本地居民购房政策,吸引更多外地资金进入楼市。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以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和消费市场的复苏。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01 00:10
日本新首相政策暗示与中国刺激措施齐发,推动全球市场信心回暖与日元波动
go
lg
...
振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推动这些与
中
国
经
济
高度相关的商品货币大幅走高。同时,由于美联储通胀数据表明通胀率趋缓,市场预期美元在未来一年可能进一步走弱。 全球市场信心变化 中国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后,全球市场信心显著提升。中国股市创下10年来的最佳表现,上证综合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双双大涨,市场投资者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商品货币如澳元和纽元的上涨也反映出全球风险偏好的回升。市场乐观情绪逐渐增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上升。 编辑总结 此次日本新首相的货币政策表态及中国的刺激政策在全球市场中引发了强烈反应。日元的短期波动表明,市场对石破茂上任后的政策走向抱有谨慎的乐观态度,但仍需观察未来的政策细节。与此同时,中国的刺激措施则有效提振了全球风险偏好,商品货币与股市的表现证明了市场对
中
国
经
济
复苏的信心。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全球市场的联动性正变得越来越强。 名词解释 宽松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或其他货币手段,增加市场流动性以刺激经济的政策。 商品货币:指与大宗商品出口国相关的货币,如澳元和纽元,这些货币的表现通常与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密切相关。 风险偏好:投资者愿意承担风险的倾向,当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时,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于股票和高收益资产。 2024大事件 2024年3月:中国政府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开始显现成效,全球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推动了商品货币和全球股市的上涨。 2024年5月:日本举行大选,选举结果可能对日本的货币政策和经济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市场将密切关注。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01 00:10
中国实施经济刺激措施推动亚洲股市反弹,日本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波动,反映全球经济复苏的复杂局面
go
lg
...
定性分析 亚洲股市表现 日本市场动态
中
国
经
济
刺激措施 美联储政策预期 大宗商品市场动向 编辑观点 名词解释 相关大事件 亚洲股市表现 周一,亚洲股市普遍上涨,主要由于中国宣布了更多的经济刺激措施。尽管日本股市因对新首相的政策不确定性而大幅下跌,其他地区市场则表现较为坚挺。 日本市场动态 日经225指数早盘大幅下跌4.0%,投资者对新首相石破茂的政策走向感到焦虑。石破茂曾对日本央行的宽松政策持批评态度,但在周末的讲话中,他表示考虑到经济现状,货币政策“必须保持宽松”。这使得日元对美元反弹0.5%,从上周五的146.49高点回落至142.85。
中
国
经
济
刺激措施 中国央行宣布将指示银行在10月底前降低现有住房贷款利率,预计平均下调50个基点。这是继上周中国推出自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后的又一举措,显示出政府对抗通缩风险的决心。 巴克莱经济研究负责人克里斯蒂安·凯勒表示,“通缩风险现在被更加严肃地对待”,而中央政府显然达成了共识,财政刺激和中央政府的杠杆作用对于扭转经济下行是必要的。 美联储政策预期 本周将发布一系列重要的美国经济数据,包括可能决定美联储是否在11月再次大幅降息的就业报告。市场预计美联储在11月7日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53%。此外,市场还将密切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以及关于就业和私人雇佣的数据显示。 大宗商品市场动向 由于担心可能增加的供应,油价波动不定。布伦特原油小幅下跌至71.86美元每桶,而美国原油小幅上涨至68.21美元每桶。与此同时,金价因美元疲软和债券收益率下降而上涨,达到了2685美元每盎司的历史新高。 编辑观点 亚洲股市的分化表现反映了对各国政策走向的不同预期。日本新首相的鹰派立场可能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而中国的刺激措施则显示出政府对经济复苏的重视。投资者需关注未来几周的政策变化及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名词解释 1. 日经225指数:日本主要股指之一,反映了日本证券市场的整体表现。 2. 通缩:指物价普遍下降的经济现象,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3. 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实施国家的货币政策。 相关大事件 2024年9月29日,中国宣布进一步的经济刺激措施,以应对潜在的通缩风险,市场反应积极,尽管日本股市因政策不确定性而大幅下跌。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01 00:10
以色列空袭真主党领导人纳斯拉赫致其被杀,油价未受重大影响显示市场对中东局势的冷静应对
go
lg
...
然充足,OPEC+计划放宽产量限制,而
中
国
经
济
放缓也抑制了需求,尽管北京最近采取了一些刺激措施。 ING Groep NV的商品战略负责人沃伦·帕特森表示:“油市对中东局势的发展逐渐麻木。冲突已经持续了超过一年,但对石油产量没有造成影响,而OPEC仍然保留着大量的闲置产能。” 未来趋势分析与市场展望 自从加沙战争爆发近一年以来,油市交易者一直对供应中断保持警惕,尤其是在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之际。尽管胡塞武装在红海的攻击迫使部分油轮绕道南非,延长了航程,但该地区的原油产量总体上未受到影响。 在此次中东局势转变后,市场交易量明显增加,布伦特原油期货曲线在前四个小时内交易超过55,000份合约。尽管如此,市场的时差表明,油市并不紧张,布伦特原油最近的价差为每桶44美分,相较于一周前的69美分有所收窄。 RBC资本市场的分析师表示:“我们怀疑一些油市参与者会忽视这一升级,因为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生重大实物供应中断,伊朗也没有表现出进入这场近一年的冲突的意愿。” 编辑观点 在当前的中东局势下,油价的稳定主要受全球原油生产充足和
中
国
经
济
刺激政策的支持。尽管区域紧张局势有所升级,但市场似乎对潜在的供给中断表现出了一定的冷静,显示出市场对政策和经济基本面的关注。 名词解释 布伦特原油: 是一种来自北海的原油类型,通常用作全球原油定价的基准。 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 是指美国德克萨斯州生产的一种轻质原油,通常作为美国市场的主要油价指标。 OPEC+: 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如俄罗斯等国家)共同组成的一个全球石油生产联盟。 胡塞叛军: 是也门的一个主要武装组织,受到伊朗的支持,参与也门内战。 相关大事件 2023年9月27日,以色列对真主党领导人纳斯拉赫实施空袭,导致其被杀。这一事件使得中东局势进一步紧张,市场在此背景下关注伊朗的可能反应及其对油价的潜在影响。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01 00:10
魏加宁:拯救日本经济的不是货币财政政策而是体制改革,中国面临的真问题不是财政刺激
go
lg
...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解决不了当下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真问题,还有可能误导中国各级政府,使我们错失改革良机,重蹈日本“失去的三十年”覆辙。 一、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存在着若干瑕疵 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认为,日本经济衰退长期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惜借”,而不是先前主流观点认为的银行“惜贷”。他分析了在大衰退期间,日本企业的追求目标从教科书上的“利润最大化”转向了现实中的“负债最小化”;并且在此基础上,辜朝明提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日本经济重现活力。并因此认为,他的这一重要“发现”直指“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但是,在比较了日本经济的现实状况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这一理论和政策建议存在着以下瑕疵。 (一)日本银企之间的合作,不是“努力还贷共识”,而是“隐藏信息共谋” 辜朝明指出,日本企业在修复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与银行方面达成了某种“共识”,双方均不对外声张,企业努力出口挣钱,悄悄偿还银行贷款。“日本企业总是以光鲜亮丽的面貌应对外部媒体和分析人士,……以便将外界注意力从资产负债表转移开,……一旦企业资产负债信息暴露,银行自然会切断它的资金链。” 辜朝明认为,这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人士没能发现“资产负债表衰退”奥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我们认为,正是这种银企之间的所谓“共识”,实际上变成了银企之间的“共谋”,银企双方都存在着“隐藏信息”的强烈动机,导致金融监管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掌握不了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真实状况,使得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一拖再拖,进而使日本的经济衰退长期化。 (二)日本企业出口还贷,不是主观选择,而是天赐良机 辜朝明指出,在日本经济大衰退期间,日本企业的出口表现仍然十分出色,使其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而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日本企业自身的努力,更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天赐良机:一方面日元的持续贬值,提高了日本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全球化全面提速,日本搭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便车。 首先,日本在这一时期能够保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元的持续贬值。尤其是自1999年实施“零利率”政策以后,日本央行一直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到了安倍政府提出“三支箭”的时候,日元贬值仍然是其促进出口的重要助推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从2000年以来,日本的实际有效汇率1962—2022年全球贸易走势指数贬值了53.2%,从而促使日本商品和服务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0.4%提升到18.2%。 其次,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化全面提速,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大繁荣时期,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开始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0年以来,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从50.7%一度上升到了60%以上。这给日本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出口订单,不仅促进了日本本土企业的出口,而且也增大了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利润,从而使日本的企业有可能(“悄悄地”)偿还银行贷款。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非克服衰退的有效“良方”,反而形成了大量“无效投资” 辜朝明指出,“日本政府的财政政策,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成为阻止经济萎缩的主要力量”,“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过多的财政刺激不足为虑”。据此,辜朝明建议,政府部门大规模举债,来代替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加杠杆。 然而,根据过去多次对日本的实地考察,我们亲眼看到日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实在是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导致日本政府债台高筑,使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250%,为七国集团之最。另一方面,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导致重复建设,有些设施远未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有些设施则伴随着巨大的隐性债务(未来的日常维修费用)。 (四)日本经济走出大衰退,靠的是体制改革,而非刺激政策 辜朝明在《大衰退》一书中,一再否认结构性改革的意义,认为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为了修复资产负债表而“惜借”,而日本经济走出衰退是因为日本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此,我们持完全相反的看法。我们认为,日本经济最终能够走出“大衰退”,主要原因恰恰是自桥本内阁以来,历届政府努力推进体制改革的结果。 首先是1996年,桥本内阁力推政府改革,压缩行政机构。桥本内阁从政府自身改革做起,将日本的政府部门总数从22个“省厅”(部委)压缩到12个,从过去的“以省厅为中心”转变为“以内阁为中心”。其中,改革力度最大的是取消了企划厅(相当于中国的发改委),并将“通商产业省”改成“经济产业省”。 其次是1998年,小渊内阁实施“金融大爆炸”改革,有力地推动了金融自由化。 1996年至2000年,桥本龙太郎和小渊惠三两届内阁,相继推动“金融大爆炸”改革,在5年内修改了40余处涉及金融的法律制度。小渊内阁沿着自由化、公正化、国际化的思路,打破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之间的各种准入限制,实现了费率的市场化,强化了金融业的竞争,并且将金融监管职能从大藏省独立出来,成立了金融监督厅,后演变为现在的金融厅,对整个金融业实行综合统一监管。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改革就是日本接受了泡沫经济时期的惨痛教训,大力强化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把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改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自主决定。 再次是2002年,小泉政府力推“金融再生”改革,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 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银行业存在的不良资产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倒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不断“放水”,而且严重影响了银企双方的借贷积极性。 直到小泉政府上台,在竹中平藏的主持下,大力推进“金融再生”改革,彻底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小泉提出“没有结构改革就没有经济复苏”;竹中则把当时的改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被动的改革”,即化解不良债权,重组金融机构;另一类是“主动的改革”,提出“凡是民间能做的事情就由民间来做”。 前一类改革使得日本的金融机构逐渐恢复健康,并有效地抵御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一类改革的成效,或许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日本政府主管部门放开了出租车的市场准入,但是出租车行业协会又不想降低出租车费,结果就出现了出租车供过于求的局面。 最后是2012年,安倍内阁推出的“三支箭”,鼓励民企投资。安倍“三支箭”中的“第三支箭”其实就是改革。 安倍内阁甚至还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战略特区”构想。我们曾经到日本考察过一些“战略特区”,发现这些所谓的“战略特区”其实就是学习模仿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经济特区的经典做法。连日本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自己都不否认。 2014年,安倍内阁更是强调了改革优先于财政扩张,并在《金融时报》发文称“我的‘第三支箭’就是要打倒挟持日本经济的恶魔”,并且明确提出要对日本经济实施“结构性改革”。 所以,日本经济最终能够走出“大衰退”的阴影,靠的是不断地推进改革,而不是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从中日两国之不同看辜朝明的“日本药方” 最近,辜朝明在中国香港做了一次精彩演讲,同时对解决中国当下的经济问题开出了他的“日本药方”——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他的建议不无可取之处,但是解决不了
中
国
经
济
面临的“疑难杂症”。 (一)中国企业出现“惜借”现象,主要原因并非为了修复资产负债表 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理论”指出,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以后,许多企业开始旷日持久地修复资产负债表,进而集体“躺平”,停止了借贷行为。如今,中国企业也罕见地出现了企业“惜借”现象,据此,辜朝明建议“当公司不借钱时,政府必须借钱”。 然而,中日两国虽然同样出现了“惜借”现象,但是,背后的原因有着很大的差别。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出现“惜借”现象,并非为了修复资产负债表,更不是要追求“负债最小化”,因为当下的中国企业对于资产负债表并不像日本企业那么敏感。我们认为,企业“惜借”的根源是信心不足,由于民营企业政策不够稳定,国际市场订单不断减少,国内营商环境差强人意,即便能够拿到银行贷款也无处可投,更无法偿还。 首先,相较于日本企业强有力的信用约束,中国企业对于资产负债表的敏感度相对较弱。其次,民营企业家投资信心和投资指数持续走弱。近年来,中国舆论场上经常出现“消灭私有制”“民营企业卖国论”“民营企业离场论”“国进民退”等错误言论,严重打击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长江商学院的“中国企业经营状况(BCI)指数”显示,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和投资前景并不乐观。 (二)中国企业虽然也想“出口还贷”,但是面临着“逆全球化”的挑战 在辜朝明的理论中,日本企业为了还贷,便努力通过增加出口换取外汇,从而逐步偿还银行贷款。然而,当下由于一些国家采取“去风险化”的逆全球化政策,中国企业出口订单不断减少。 由于中国制造业的主要产能是为出口服务,过去大部分订单来自欧美市场,一旦市场“脱钩”,势必会出现“产能过剩”。又由于经济学讲的是“有效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如果出口受阻,企业破产,员工失业,收入下降,那么,仅仅依靠“内循环”是解决不了生产过剩危机的。 面对此情此景,企业不敢借贷应是明智抉择。 (三)政府债台高筑,财政扩张能力有限 辜朝明为中国开出的药方就是实行“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但是,在这方面,中国与日本存在着显著不同。首先,从日本战后的三个时期看:在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债务为零;到中速增长时期,政府债务开始出现;到了低速增长时期,政府债台高筑。 但是,与日本不同的是:早在高速增长时期,中国政府就已经债台高筑。现在即使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恐怕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中国与日本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尽管日本政府债台高筑,但大多是中央政府债务,而日本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相对较小。况且,日本虽然是单一制国家,但是实行“地方自治”,对于下级政府的债务,中央政府原则上是没有兜底责任的。 与之明显不同的是,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在不少地方官员意识里,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是负有最终兜底责任的。在地方政府缺乏自我约束的条件下,就必然会导致地方政府严重的道德风险,并最终拖垮中央财政。 三、日本“大衰退”的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推动日本走出“大衰退”的真正动力,就是不断地推进改革,而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不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启示一:正视危机,才能够克服危机 要想治病,首先需要承认身体有恙,要去看医生;其次要找对医生,作出正确诊断;然后还要开对药方,抓对药;之后,服药的时候还可能因为药太苦而难以下咽;最后,等到药服下之后,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产生药力,逐步见到疗效。 日本“大衰退”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起初,日本政府迟迟不承认日本经济有病。 泡沫经济破裂初期,日本政府还停留在过去高速增长时期和泡沫经济虚假繁荣的幻觉当中,不肯承认日本经济有病。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日本政府力挺世界银行专家撰写了1993年的年度报告,标题就是《东亚奇迹》,鼓吹“东亚模式”,强调“政府作用”。 但是,没过两年,1995年日本就爆发了“住专危机”,一些在泡沫经济时期成立的专门给房地产提供贷款的专业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 后来,日本政府开始承认日本经济病了,却以为仅仅是短期的经济周期现象,也就是说,只是头疼感冒而已,用不着动手术。于是,继续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进行刺激,分歧只是究竟是采用货币政策,还是采用财政政策有效。 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才意识到是日本体制出了问题,而且病根就在日本政府自己身上。 于是,桥本政府于1996年推行了“行政体制改革”,把22个省厅(相当于中国的部委)精简压缩到12个;其次是小渊政府于1998年推行了“金融大爆炸”改革,大大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再次是小泉政府时期,竹中平藏力推金融改革,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最后是安倍政府提出“三支箭”,其中第三支箭就是改革。 只是中国的专家和媒体大都只关注“第一支箭”(货币政策)和“第二支箭”(财政政策),却忽略了最重要的“第三支箭”(体制改革)。 正是因为日本政府首先从自身改革动手,并且坚持不懈地推动市场化改革,才使得日本经济逐步走出衰退。因此,拯救日本经济的,既不是货币政策,也不是财政政策,而是体制改革。前两者充其量只是对推进改革的配合,而绝不是主角。 (二)启示二:未雨绸缪,防范危机,兜住民生底线 日本自泡沫破裂以后,虽然出现了长期发展停滞和通货紧缩,也出现了政局动荡,有十年左右几乎一年换一个首相,甚至连战后长期执政的自民党也一度被迫下台。但是,日本并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更没有发生社会动乱。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在“失去的三十年”里,日本国内经济虽然持续放缓,但是海外资产却在大幅增加,GNP增长快于GDP增长,因此,必要时日本企业可以将国外资金调回国内,用于偿还国内债务。 其次,日本早在高速增长时期就建立起来一整套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尽管在“失去的三十年”里,经济持续下行,许多企业破产,大量人员失业,但是,国民的日常生活还是能够有一定保障的,至少不会饿死人、冻死人。 再次,日本虽然是单一制国家,但是实行地方自治,并且奉行“请求主义”。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即使政府债务再多,只要不向中央政府提出申请,中央政府是不会主动出手相助的。 政府之间尚且如此,国民之间就更是如此。因此,日本人的习惯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很少向他人求助。 最后,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是自力更生的教育:从小学教科书开始,就反复强调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基本国情,不断灌输凡事靠自己的独立思想,并且将所有权意识贯穿于教科书,使日本人从小就懂得:无论任何情况,不是自己的东西都绝对不能拿。 因此,即使企业经营失败,经营者首先是检讨自己的责任,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去找政府有关部门。 极而言之,即使真的生活不下去的时候,日本人也大多是“自裁”,很少去伤及他人。 相比之下,假设同样的大衰退局面发生在中国,会是什么状况? 这也就是为什么多年来我们一再提醒中国政府要警惕危机:1994年提出应当高度重视危机管理;1995年提出要警惕金融危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2003年提出要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2005年提出要防范房地产泡沫,“千万不要重蹈日本覆辙”;2009年提出要防范地方政府平台风险,警惕商业银行给地方政府平台贷款增长过快风险;2016年提出转型期要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要防范房地产价格下跌时各级政府面临的风险。 (三)中国能否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如前所述,日本之所以能够走出“失去的三十年”的经济困局,真正原因是桥本、小渊、小泉、安倍等几届日本政府,从政府自身改革入手,坚持不懈地不断推进改革,努力克服旧体制的束缚,打破利益集团的藩篱,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根据日本的“前车之鉴”,中国要想避免重蹈日本覆辙的惟一办法就是: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的天赐良机,旗帜鲜明地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全力以赴地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 只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行动,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我们就一定能够获得新的改革红利,拉动新的增长。 首先,据我们2018年的测算,目前中国每年因不公平竞争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公平损失和福利损失大约占到GDP的22%;如果我们能够切实推进竞争政策,真正实现公平竞争,我们就能够获得“公平竞争红利”,GDP增速每年至少可以提高2个百分点。 其次,如果我们能够推进高铁体制改革、地方国企改革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我们就能够有效化解高铁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国有金融机构风险,从而获得“化解风险红利”。 最后,市场经济就是民营经济。 如果我们能够在全国人大设立评估委员会,由国务院国资委提供国企数据,由全国工商联提供民企数据,然后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逐个加以对比评估——凡是民营企业能够用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做得较好的领域,国有企业就坚决退出——让国有企业集中精力去做民营企业做不了、做不好的领域。通过“民进国升”,获得“布局调整红利”。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实现新的一轮思想解放,我们就能够推动新的一轮改革开放;如果我们能够推动新的一轮改革开放,就能够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中
国
经
济
就能够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早日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文章转发自公号宏观经济智库,来源:中国改革 关于作者:魏加宁,国研中心宏观经济部原副部长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01 00:00
中
国
经
济
放缓消费者收缩支出,让“黄金周”假期的旅游业充满寒意
go
lg
...
日经报道说,尽管地方政府开始发放现金券以提振低迷的消费支出,但中国旅游业正为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增长乏力做准备。 为期七天的“黄金周”从周二开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日之一,也是最繁忙的旅游季之一。 然而,根据在线旅行社携程集团的数据,国庆期间国内外航班的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以上。 数据追踪公司航班管家称,预计假期期间航空公司将运营11.5万架次客运航班,尽管去年的黄金周为八天,不能直接对比,但今年的日均航班量仅增长了6.2%。 一位在东京工作的中国30多岁女性表示,她找到了一张回上海的机票,价格约为1000元人民币(141美元)。她说:“我很惊讶它这么便宜。” 中国的机票预订应用显示,许多廉价航空公司的票价低于1000元人民币。 尽管家庭消费疲软,但自2022年12月中国解除严格的新冠疫情限制以来,国内旅游激增,成为亮点。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数据,去年国内市场的住宿付费夜数比2019年高出14%。 但最近几周,随着房地产市场下滑加剧、制造业活动降温以及失业率上升,经济放缓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凸显了消费者信心的疲弱。 9月24日,中国央行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刺激需求的
lg
...
加美财经
10-01 00:00
9月份中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五个月收缩,大型企业处于扩张区域
go
lg
...
中国制造业活动在9月份连续第五个月收缩,但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上周宣布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扭转局面。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的基准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8,较8月份的49.1有所上升,并超出路透社调查预期的49.5。 这一最新数据虽然达到五个月来的最高点,但仍低于50的荣枯线,意味着经济活动仍在收缩。 其中,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6%、49.2%和48.5%,比上月上升0.2、0.5和2.1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继续处于收缩。 针对近期令人失望的经济指标,这些指标使全年“约5%”的增长目标面临风险,中国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上周二宣布了降息措施,并鼓励长期资本投资股市。 随后在周四,中共中央政治局承诺进行“必要的财政支出”,以稳定房地产市场并实现增长目标。 政策支持推动市场反弹,作为内地蓝筹股基准的沪深300指数录得自2008年以来的最佳单周表现。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可能会进一步推出财政刺激措施,计划今年发行约2万亿元人民币(2850亿美元)的特别国债,以促进经济增长。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01 00:00
报告:北京的官员希望资金能流向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现实为什么和他们想像的不一样?
go
lg
...
诺。但支撑北京工业政策的财政资源,受到
中
国
经
济
增速放缓的严重制约。北京正在努力更好地分配其有限的资源,以提高其工业政策的效率。 在本报告中,我们梳理了中国产业政策资金方面的可用数据,以分析产业政策资金支持的前景。资金的分配——无论是直接拨款、信贷还是私募股权投资——并不一定遵循北京政策中宣布的目标。 几十年来,由于投资方向错误,金融从业者现在很难将资源引导到更具生产力的部门和公司,这造成了中央政府的意愿与金融部门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中国政府希望他们向小型公司和新兴技术分配更多资金,但金融业谨慎行事,为大型成熟企业融资,延缓了受产能过剩影响行业的亏损。 有限的直接拨款流向少数龙头企业 财政支持并非中国工业政策的唯一机制,但在创新成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除了企业收入,中国创新融资生态系统的支柱,还包括财政资助(例如对企业的直接拨款)、银行信贷以及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PE-VC)。去年,我们曾指出,这些资金来源都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严重影响,而中国财政环境的收紧,可能会迫使政府以更具战略性的方式分配资金。 那么这种战略性引导是否已经发生呢?关于这三个来源的最新数据表明没有。事实上,资本并没有推动金融参与者更有效地分配资金,而是继续流向“安全”领域:行业巨头、国有企业以及中国已经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的行业,如电池和太阳能。 其中一些“安全赌注”是老牌企业,例如比亚迪,之所以吸引资金,是因为被视为风险较低且回报可预测。但许多受欢迎的分配结果,来自地方政府对低效且产能过剩的亏损企业(尤其是国企和钢铁等重工业)的保护性激励措施。 因此,金融体系现在削弱了未来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是支持,从而阻碍了中国短期和长期的增长。 以政府向上市公司的拨款为例。虽然前200名接受拨款的公司继续获得快速增长,但其他2941家公司的拨款增长幅度,却远低于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政策文件中指定的战略行业获得的拨款,平均而言并不比非战略行业多,但电池和汽车等行业是个例外。 事实上,即使像半导体和制药业这样被认为具有高度战略性的行业,在过去三年中政府补助的中位数水平也停滞不前。 相反,2022年至2023年期间,政府补助上市公司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工业和物流巨头,包括中国的航空和物流业,以及采矿、冶金和其他重工业企业。 随着北京重新重视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国有企业获得的拨款也越来越多,而私营企业的拨款金额中位数在2020年后停滞不前。 这种差距的扩大,应该引起北京方面的关注。 中国政府一再强调需要更具包容性的产业政策资金,并寻求加强对小型企业的财政支持,而小型企业往往是创造力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针对小型企业的“小巨人”等新项目标志着“加速器国家”战略的兴起,此战略将小型创新企业的成功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但拨款的现实情况,与这一高级战略背道而驰。 有两个可能相关的因素,导致拨款越来越集中于大公司、国有企业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等少数行业。 首先,地方政府在发放拨款时可能越来越规避风险。随着预算越来越紧张,他们感到有压力“赌对正确的人”,因此做出更安全的选择。 其次,随着
中
国
经
济
增速放缓,地方政府可能认为有必要支持当地经济增长的最大雇主和推动力,而这往往是大公司和国有企业。 银行信贷也集中在少数参与者手中 面对日益严峻的财政限制,政府要求银行在为中国产业政策提供资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与过去优先发展的行业相比,北京需要银行向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行业和企业提供贷款。 但几十年的错误配置——信贷主要流向传统行业和国有企业,使得改变贷款模式变得困难,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们的数据显示,虽然贷款总额持续增长,但银行选择向最大的借款人(通常是国有企业)倾斜,而不是更有效地分配信贷。 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利率走低以鼓励向企业贷款的同时,银行的利润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更愿意向低风险借款人贷款,以免增加不良贷款的比例。这导致银行在维持或减少对大多数其他企业的贷款的同时,加倍向最大的债务持有人贷款。宣布亏损、切断不良公司和项目以及注销贷款,会减少银行系统的利润,而银行系统的利润是银行唯一稳定的资金来源,也是
中
国
经
济
投资的主要融资渠道。 即使这意味着信贷继续流向低生产率行业,但简单地滚动贷款并维持当地公司的运营要容易得多。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规避风险 北京也需要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流向新兴产业和创新型初创企业。但自2021年以来,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领域已经崩溃,只剩下国有投资者来填补部分空缺。 2023年,政府主导的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占基金资本的41%,高于2020年的30%。如果将国有企业投资考虑在内,这一比例在2023年飙升至78%。 此外,有迹象表明,北京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银行资本注入投资基金,以弥补政府直接融资的减少。 北京引导国家资源的能力,成功地避免了早期投资与后期投资一起暴跌。但转向更多公共资本的做法,使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行业更加规避风险,无法进行中国科技融资所需的长期风险投资。 国家基金,尤其是银行,以严格审查和规避风险的投资模式而出名。他们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损失,而不是追求高额回报,因为任何投资损失都可能成为国家资本损失和腐败的证据。 官员们倾向于将股权投资视为贷款,要求估值波动小,并保证本金回报。 国家支持的VC的风险规避态度,尤其体现在投资行业分布的缩小上,集中于少数几个被认为更安全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与北京的战略目标相关。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化工和清洁技术行业共占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总额的77%,高于2019年的40%。然而,投资份额的上升并未阻止绝对值在最近几年减少一半,从2021年的1.4万亿元人民币减少到2023年的7000亿元。 国有投资者的投资条件也更加严格。一旦目标公司面临财务困境,他们有时会要求提前退出投资。国有投资者也更倾向于使用回购条款等保障机制,这种条款规定,如果预期的IPO失败,目标公司或公司创始人需要偿还一定数量的初始投资。 此类条款对小型创新公司而言具有挑战性,可能会阻碍他们筹集资金。 这种规避风险的做法与北京的目标背道而驰。 国务院最近试图通过2024年6月发布的《关于促进风险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来提高国有资本的风险偏好,文件承诺改革基金绩效评估体系,使保护国有资本不再是绩效的主要指标。 然而,财政资源和地方债务方面的挑战,可能会阻碍这些努力,使国有资本更不愿意承担长期风险。此外,即使中央政府承诺放松对国有资本的监管,但害怕反腐败调查和国有资本管理不当的指责,也会使地方官员不愿投资于高风险行业或公司。 从长远来看,国有资本的风险偏好不太可能弥补私人资本的下降。 产能过剩行业 在整体经济放缓、资金日益集中的背景下,无论是政府拨款、贷款还是股权投资,已经受到产能过剩严重影响的行业,似乎仍然是国家和商业资金配置的避风港。 特别是,虽然政府对于大多数其他行业的补贴增长停滞不前,但“新三样”行业,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补贴持续增长,为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持续投资支持。 以太阳能为例。2023年,对太阳能设备公司的直接补贴同比增长三分之一,而中国新增了861吉瓦的太阳能电池板产能,是全球新增太阳能组件安装总量的一倍多。 政府的支持与生产增长直接相关,因为地方政府通常会与生产商签订合同,要求在特定日期前达到一定的产量或产能。如果未能达到要求,生产商必须退还补贴。 因此,根据中国咨询公司PV Infolink的数据,中国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在2024年2月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23%,低于2023年上半年约57%的平均水平。 钢铁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2015-2016年的上一轮产能过剩浪潮中,钢铁企业在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时获得了大量补贴和低息贷款,阻碍了去产能的进程。 如今,钢铁行业再次面临产能过剩,钢铁企业的利润也下降到了2015年的水平,政府对行业的补助却在快速增加,这是对地方政府所属钢铁企业支持的结果。 补助被用于支持继续安装新产能,导致出口价格下降,同时导致海外产能扩张。 展望 虽然中国政府否认产能过剩是一个问题,但在7月政治局会议上,以“恶性竞争”的间接名称提到了这个问题。 结束价格战并使新行业的增长更具可持续性,是中国政策制定的关键目标。然而,本文中的数据表明,资本分配(无论是通过直接拨款、信贷还是私募股权投资),往往偏离了北京政策中概述的目标。 影响资源分配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受到地方政府和银行激励措施的严重影响。多年来投资分配不当,导致这些实体很难将资源重新分配到更具生产力的行业和公司。 金融参与者被迫采取保守策略,支持大型成熟企业,推迟在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亏损,而不是像北京希望的那样将资本引导到小型企业和新兴技术领域。 对于新兴行业中尚无法通过利润再投资筹集大量资金的小公司而言,除了本文讨论的三个资金来源外,几乎没有其他重要的资金来源可以推动创新。 通过工业园区提供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是国家支持企业的重要渠道,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2022年,新建的工业园区主要面向化工、纺织、能源、建材和金属等行业,这些行业占披露行业专长的工业园区投资价值的75%以上。 首次公开募股历来是创新公司的重要额外资金来源,但随着中国政府为稳定股市而放缓审批流程,IPO变得更加困难。截至7月底,分别有359家和119家公司等待批准在境内和境外市场上市,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通过IPO筹集的资金分别同比下降79%和40%。 当然,北京还可以通过其他非金融手段来影响创新和工业活动的结果。对地方政府和银行进行激励的供给侧改革将是关键的一步。但这可能需要中央政府资金进行大规模资本重组,而北京对此兴趣不大。 政府可以采取的另一个明显的非金融措施是需求侧政策,鼓励创新产品的消费。如果没有强劲的需求,创新产出的潜力仍将受到限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行业就是如此,中国公司很难找到足够的国内客户,愿意为其人工智能服务付费。 但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在刺激消费需求方面一直成效不佳,制造业自身不足以推动需求主导的经济增长。 中国对加速器国家的金融支持放缓,以及缺乏有效的需求侧政策,将对北京的创新战略和长期增长前景构成挑战。大型企业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但一个高效的创新环境还需要一个由规模较小、发展程度较低的企业组成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以及一个愿意吸收创新产品的活跃市场。 如果资本扩张越来越多地流向产能过剩或投资效率低下的行业,信贷效率的下降也将加剧与投资主导型增长相关的现有结构性问题,并加剧与中国出口增长相关的贸易紧张局势。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01 00:00
经济学家:中国“大规模刺激措施”缺少一个关键因素:重振国内消费者
go
lg
...
远,但仅凭这一刺激计划可能不足以让整个
中
国
经
济
走出低迷。” 想要改变?帮助消费者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Tianlei Huang 告诉《商业内幕》:“这个经济体存在许多深层次、结构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仅靠刺激计划无法扭转局面。我认为现在庆祝可能有点太早了。” Huang解释称,上周二的刺激措施将被该国大规模的财政紧缩政策所抵消。政府在消费者身上的支出根本不够,尽管经济复苏依赖于消费者。 国内消费不足是
中
国
经
济
动荡的症结所在:消费者过于注重储蓄,导致中国陷入通货紧缩漩涡。与此同时,买家不愿碰房地产,而房地产行业规模庞大,占中国 GDP 的 30%,Huang 说。 尽管规模庞大,该市场仍受到债务、违约和未售出库存等问题的困扰。 Huang 认为,北京需要开始加大对人的投入,而不是一贯关注基础设施等领域。考虑到有多少人依赖房地产市场来获得工作,解决房地产市场下滑问题也可能提振信心。 虽然刺激计划没有涉及财政支持,但中国官员似乎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上周五,路透社报道称,中国计划发行价值超过 2840 亿美元的特别主权债券,此举旨在支持新的刺激措施。 此前一天,中国领导层指出需要支持家庭消费和稳定房地产市场。路透社称,这些罕见的评论是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表的。 与此同时,巴克莱指出,一些政策制定者最近主张实施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总额高达 1.4 万亿元人民币,将在两年内推出。 巴克莱银行认为这是一个“火箭筒式”刺激方案,将抢购住房过剩,提振消费,并继续减轻债务负担和资助公共服务。根据巴克莱银行的估计,这可能会使 2025 年的 GDP 增长率达到 5%。 周五报告的情景将引发更为温和的提振,将明年的经济增长率推升至 4.4%。 至于今年的增长,经济学家们担心北京可能无法实现5% 的增长目标。Huang 说,即使中国承诺在短期内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今年改变现状可能也为时已晚。 他指出,债券公告与实际债券发行之间存在滞后。冬季即将来临,这可能会减缓基础设施等刺激政策目标行业的活动。 “听起来很奇怪,但这实际上是为什么去年 10 月份增发的国债直到今年年初才花完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说。 可以肯定的是,财政扩张不足以完全支撑消费者信心。美国银行周三写道,政策需要解决消费者不消费的原因。 世界银行表示:“我们认为,要拯救中国的经济困境,关键是要解决一个日益普遍的问题,即公共和私营部门微观层面缺乏积极的激励措施。”
lg
...
Linlin
09-30 20:04
美媒:中国“刺激计划”或不足以修复其经济,但能推动股市飙升
go
lg
...
的干预“明显背离了之前的政策”。 由于
中
国
经
济
面临重大的基本面挑战,这种战略从长远来看是否有效仍是一个问号。 周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 9 月份工厂活动连续第五个月萎缩。 但金融市场变化无常,交易日益自动化,因此反弹可能还有空间。 瑞穗的瓦拉坦写道:“中国协调刺激措施带来的缓解正体现为‘风险开启’,并能产生自身的势头。” 香港证券交易所周二将因公众假期休市。 中国大陆股市将于周二至周一休市。
lg
...
埃尔瓦
09-30 19:37
上一页
1
•••
85
86
87
88
8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马斯克突然语出惊人!比特币骤跌失守9.35万、黄金下探2605低点 拜登将宣布中东停火
lg
...
特朗普决定与一则报道让黄金“血流成河”!金价崩跌逾90美元 如何交易黄金?
lg
...
特朗普突然给市场“下马威”!全球疯狂巨震:美元急拉、这一货币惨跌
lg
...
中美突传重磅消息!特朗普:将对中国产品征收10%额外关税 控“中方未能兑现承诺”
lg
...
特朗普突然收获重大好消息!特朗普竞选团队欢呼:这是“法治的重大胜利”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06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1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