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400元,上调119个基点
go
lg
...
说,人民币汇率走势受制于美元,同时也受
中
国
经
济
预期和全球流动性预期影响。 近期人民币汇率在经历连续三个月升值后于2月初开始转为贬值,同步于美元指数的反弹。当前,我们认为观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重点需围绕美元指数的走势以及国内经济修复的预期。上周海外紧缩再起,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幅上修。对于后续海外紧缩的预期,一如我们春季以来反复强调的在美国经济强韧性、通胀黏性以及政治周期的影响,海外流动性紧缩的风险仍是一季度市场需要持续注意的。 如何看待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股市的冲击?上周,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同时,外资连续三日流出。我们认为汇率大幅贬值基本随着前期美元反弹有所预期,股市反应上春季以来各大主流指数均呈现明显下跌趋势。后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美元升值与人民币贬值趋势下北上资金的流动,北上资金重仓的核心资产或受冲击。观察2019年以来,外资持股占全A流通市值的比重基本同步于以茅指数为代表核心资产走势。上周外资重仓方向净流出趋势已出现端倪,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重仓板块较前期显著净流出。 此时,配置上我们继续强调应以防御为主。北上资金重仓的消费板块在当前消费复苏数据验证的真空期中或陷入分化行情,更倾向于关注北上资金配置结构较轻,且具备行业本身基本面驱动逻辑的板块,如公用事业、军工、计算机等。
lg
...
金融界
2023-03-01
粤开证券2022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解读
go
lg
...
在面临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下取得巨大成就,
中
国
经
济
达到18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71%,预计在2030-2040年超过美国;人均GDP达12741美元,距离13205美元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仅一步之遥;在欧美国家遭遇四十年一遇的高通胀之际,中国积极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全年物价总体平稳。此外,经济新动能继续成长,超额完成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城镇化率进一步升至65.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和疫情影响减弱,
中
国
经
济
将从疫情模式重回市场经济模式,生产生活秩序持续恢复,预计2023年GDP增速将达5%以上。但是也要看到,
中
国
经
济
中长期面临财政社保压力、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困境、产业链转型升级等挑战,短期面临疫情演进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风险、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导致出口负增等压力。 风险提示:外部冲击超预期、政策刺激超预期 目录 一、中国GDP总量达18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71% 二、人均GDP达12741美元,即将跻身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三、全年经济呈W型走势,基建是支撑,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明显拖累经济,出口在年底大幅下行 四、经济新动能继续成长,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五、粮食能源保供稳价,全年物价总体平稳 六、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七、就业目标基本完成但压力仍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社保、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八、城镇化率达65.2%,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但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有较大差距 九、人口总量拐点已至,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十、2023年展望:经济增速将达5%以上,投资中国 正文 一、中国GDP总量达18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71% 2022年,中国GDP总量达121万亿元(约合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近18%。美国GDP总量达25.5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71%,较上年回落约6个百分点,主因美国高通胀和美元汇率走强。2022年中国GDP实际增速为3.0%,高于美国的2.1%。IMF估计2022年全球GDP达101.6万亿美元,中国和美国分别占比17.7%和25.1%,位列第三的日本仅占4.2%,中美主导全球。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
中
国
经
济
总量有望于2030-2040年间超过美国,跻身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当前全球格局表现为:存量时代的经济博弈与半失序的政治治理并存,区域间经济分化、政策错位,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中国发展将令全球政经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逻辑还在经历五大变化:从效率到公平、从先富到共富、从速度到安全、从侧重资本到保护劳动、从房地产繁荣到科技和制造强国,共同富裕与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的关键词。 机遇方面,中国有制度、市场、人才红利的巨大优势,前景广阔。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14亿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达2.4亿,每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1000多万,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中国的新经济迅速崛起,独角兽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GDP潜在增速在5%-6%,远高于美国;党的领导以及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越发凸显,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活力。 挑战方面,中国面临财政压力、产业重构、人口困境三大挑战。地方尤其是基层财政困难突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伴随全球产业格局深刻重构,国内低生育及老龄化人口危机渐近。我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高等教育、关键核心技术、军事实力、文化传播等领域跟美国仍有巨大差距,必须继续谦虚学习、韬光养晦,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二、人均GDP达12741美元,即将跻身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中国人均GDP距离高收入经济体门槛仅一步之遥。2022年中国人均GDP达8.6万元,比上年增长3.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741美元,与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13205美元)仅相差464美元,预计很快就能跨过。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跻身高收入经济体,中国人均GDP距离3-5万美元的一般发达国家水平以及美国的7万多美元,仍有很大的追赶空间。而且中国将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矛盾和风险,重要的是找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的平衡点,化解经济社会中的各类“灰犀牛”“黑天鹅”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全年经济呈W型走势,基建是支撑,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明显拖累经济,出口在年底大幅下行 受新冠疫情反复和房地产风险的影响,2022年
中
国
经
济
整体呈W型走势,即起落反复、大幅波动。年初各地加大开工力度,提高开工率,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4月上海等地疫情蔓延,导致经济遭遇至暗时刻;5月经济走出谷底,6月经济逐步恢复,7月暑期人口流动再度引发新疆、海南、西藏等地发生一波较严重疫情,经济再度受损,8月在低基数作用下,经济有所反弹,9月及之后,经济动能再度下行。四季度以来,全球经济从滞胀走向衰退,导致外需加速下行,制造业和服务业持续收缩,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挑战和压力。 2022年经济的核心矛盾是总需求不足,三重压力未根本解决;经济的支撑力量主要是基建,来自于财政、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房地产纾困政策尚未明显见效。 其一,从宏观需求看,全球经济下行引发出口回落、疫情反弹制约消费、房地产市场风险拖累房地产投资。受疫情反弹和防控影响,服务业生产回落,居民出行减少、消费场景受限,服务业生产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累计同比分别为-0.1%和-0.2%,其中餐饮收入累计同比为-6.3%。2022年8月以来出口同比快速下滑,四季度更是跌入负增长区间,除了外需回落以外,也有疫情对于企业生产、物流运输等的干扰。房地产销售、投资下滑已有一年半,仍未彻底企稳,主要受房企债务风险和居民购房意愿低迷影响。 其二,从微观主体看,预期偏弱、居民企业加杠杆和扩张动力不足。居民预防性储蓄上升,购房意愿下降,积累了大量超额存款,新增住房贷款同比持续少增。 其三,财政支出加快带动基建投资上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推动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11月基建投资增速依然连续7个月逆势上升,企事业单位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成为支撑社融的最大力量。2022年制造业投资和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分别高达9.1%和11.5%,在房地产投资下滑10%的情况下,支撑总体投资实现5.1%的增长。 四、经济新动能继续成长,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美国对我国科技领域的持续打压,我国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动能不断成长。第一,创新投入和产出持续增加。2022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达3.1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55%,提升0.12个百分点。第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0.5%、46.8%、21.0%。 全球经济格局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国际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外部影响因素更加复杂,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异常紊乱,我国迈向产业链高端的转型升级之路任重道远。在国际治理半失序、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已外溢至经贸和科技领域。除了疫情下产业链趋于区域化聚集化以外,经济领域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多,尤其是部分大国将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不惜代价追逐科研创新本地化、知识产权独有化。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出于改变国际贸易格局、获取经贸谈判筹码、应对国内政争等多方面需要,针对我国制订三批加征关税产品清单以及推出“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未经验证清单”等贸易投资管制清单,打击范围涵盖军工、芯片、核电、人工智能、安防、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其中不乏华为、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已近在眼前。从自身看,我国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内需大市场功能,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科学合理谋划产业布局,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竞争力。同时,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开放、要素市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此外,我国还要始终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加强国际产业合作。 五、粮食能源保供稳价,全年物价总体平稳 2022年欧美发达经济体遭遇了四十年一遇的大通胀。供给层面,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导致物资供应不畅,地缘政治冲突大幅推高能源价格;需求层面,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补助激发了旺盛的居民消费需求;政策层面,欧美央行前期误判通胀形势、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进而使政策陷入稳增长与抗通胀的两难局面,为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 中国则积极做好粮食能源保供稳价工作,2022年通胀走势总体温和平稳。2022年CPI同比上涨2.0%,分月看,CPI同比涨幅由年初的0.9%一度走高至9月的年内高点2.8%,四季度逐步回落至2%以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回落、需求偏弱和上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2022年PPI涨幅呈持续下滑态势,全年上涨4.1%,涨幅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其中10月至12月PPI同比分别下跌1.3%、1.3%和0.7%,进入负值区间。 预计今年上半年通胀压力不大,但下半年需要警惕。第一,上半年猪肉价格保持低位,下半年或迎来猪周期重启;第二,国内煤炭保供稳价,国际油价或受全球经济衰退拖累;第三,国内商品供应充足,核心消费品涨价空间有限;第四,报复性消费缺席、劳动力供给充足、服务价格的修复空间不大,服务消费和服务价格将平稳恢复。 六、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近年来财政在抗疫纾困、稳定市场主体、扩大总需求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一,财政持续落实减税降费退税,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现金流,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保住了市场主体和就业。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2.46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办理缓税缓费超7500亿元。其二,财政积极支持抗击疫情,为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尽快过渡到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财政在支出端持续发力,通过专项债等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投入,农林水、交运支出等增速较高,一方面提振了基建投资扩大了总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长期供给结构。其四,财政在积极化解经济社会风险,尤其是积极支持化解房地产风险、金融风险等。其五,财政加大了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通过直达资金的方式持续推动地方“三保”。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8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0.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3.3%,较上年减少约2万亿元,导致地方可支配财力减少,区县财政日益困难。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 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功能,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全年2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超1万亿元,上缴央行结存利润1.13万亿元,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指导其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全年公开市场操作和MLF中标利率均下行20个基点,引导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行15个、35个基点;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导向作用,及时接续转换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激励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推出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创设施行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202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年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1%、11.8%和9.6%。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8%和36.7%。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七、就业目标基本完成但压力仍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社保、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就业目标基本完成,但就业压力仍大。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年度目标任务;但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平均为5.6%,略高于全年控制在5.5%以内的预期目标,而且16-24岁青年失业率全年平均达17.6%,高于前两年的14.2%和14.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5.0%,实际增长(扣除价格因素)2.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比上年增长3.9%,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比上年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城乡人均收入比值为2.45倍,比上年缩小0.05。 社保方面:2022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275万、155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4570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2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8328万人。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6%,提高0.2个百分点。卫生健康方面: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0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155万人。文化方面:全国文化系统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文化馆3503个。体育方面: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22.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2平方米。 八、城镇化率达65.2%,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但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有较大差距 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5.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4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7.9%一路提升至65.2%,深刻地改变了
中
国
经
济
社会格局,成就了过去中国重化工业、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消费升级等的飞速发展。截至2021年,中国64.7%的城镇化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56%,但略低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的68%,远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81%,大约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空间。从不同城市看,京沪城市化率已趋于饱和(分别为87.5%和89.3%),而广大三四线城市仍远远落后。 未来全国城镇化率可能达75-80%。新增城镇人口将带来基础设施、住房、新零售、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需求,需要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提前布局谋划,尤其注重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九、人口总量拐点已至,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继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出现刘易斯拐点之后,中国人口总量也于2022年到达了拐点。 人口总量下降表现为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背后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死亡人口自然增长,以及生育意愿下降导致的出生人口减少。尽管
中
国
经
济
增长与医疗水平提高持续推高预期寿命,但老年人口的增长使得未来死亡人口上升不可避免。要想防止人口总量下降,关键是提高出生人口。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大幅上升,生育意愿下降是世界普遍规律。而国内住房、托幼、教育等成本偏高,进一步抑制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生育率下滑将引发一系列问题:第一,未来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创新能力与经济活力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削弱综合国力;第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金缺口持续扩大,社保和财政压力加剧,年轻人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水平下降。 相较于欧美发达经济体,中国面临的人口形势更加严峻,一是生育率快速下滑,二是“未富先老”。人口是一个慢变量,而且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扭转趋势下滑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延迟退休、提高人力资本、实施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等。 人口政策除了重视增量以外,也不能忽视存量。没有存量,就不会有未来的增量,当前政策还有较大改进空间。例如,部分城市在吸引人口流入时,落户与人才引进等政策优惠只针对应届毕业生,往届生落户门槛偏高;政策积极鼓励生育,但对于已出生人口,妇女儿童保护、托幼、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十、2023年展望:经济增速将达5%以上,投资中国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和疫情影响减弱,
中
国
经
济
将从疫情模式重回市场经济模式,生产生活秩序持续恢复,预计2023年GDP增速将达5%以上。从经济动能来看,外需向内需切换;从主要支撑力量来看,基建占主导;从边际力量来看,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拖累作用放缓;从政策空间来看,政府部门杠杆率在疫情期间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杠杆率绝对值仍处于中等水平、货币金融环境有利于财政发债,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仍有下调空间;从政策目标来看,政府将“稳增长”放到更高位置,并将提振信心和预期作为稳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2023年经济的风险点在于外需大幅回落、房地产能否企稳和地方债务集中到期风险等。疫情爆发的三年,出口对
中
国
经
济
的重要支撑,但伴随全球经济走向衰退,2023年出口对
中
国
经
济
将转为负贡献,因此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内容。经济是人干出来的,要大力度提振微观主体的市场信心,否则宏观政策将“陷入泥潭”,提振信心的重要方式是真正落实法治,是减少政策的摆动,提高政策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不要搞运动式的“送温暖”和暴风骤雨式的“整顿”,最好的政策是润物细无声。 2023年
中
国
经
济
的核心抓手有三:其一,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基建、稳健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其二,稳定信心和预期是关键,要推动微观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从疫情模式重回市场经济模式;其三是既要避免陷入赤字率3%是高还是低的无谓争论,又要避免陷入“减税万能”“一切由财政兜底”的陷阱。财政发力是2023年的重头戏,其总体方向是加力提效与防范风险,规模力度放在效果前,赤字率可能要突破3%,中央政府将加杠杆,增大转移支付力度。 2023年的大类资产收益大概率要高于2022年,经济逐步恢复、风险偏好上升、政策宽松、外部压制估值的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将逐步解除并转为有利因素。从资产配置角度,宜配置更多的人民币资产,海外资产风险上升;同时配置较高比例的权益资产,权益板块中要积极关注消费修复和房地产困境反转的相关投资机会等;大宗商品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难以有较大机会,当然不排除地缘政治冲突导致供给收缩远大于需求收缩产生的投资机会;中国房地产在政策呵护下将逐步迎来恢复,但是投资机会主要在人口持续流入的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
lg
...
金融界
2023-03-01
骤降73%创纪录最大跌幅!外企对华投资大跌至18年新低 5年半来首次录得净流出
go
lg
...
。 中国放弃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后,人们对
中
国
经
济
前景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也促使一些公司退出,其中包括日本外卖饭盒制造商Plenus和眼镜销售商Aigan。 在2022年底取消严格的防疫措施后,中国当局正急于让经济回到正轨;一些人认为,3月份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能会成为政府宣布新的经济刺激措施的机会。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1月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0%。 但外资流入能否持续尚不清楚,鉴于中国政府曾不顾经济成本采取疫情防控措施,许多企业仍持怀疑态度。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去年6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4%的成员公司表示,即使政府改变路线,也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与此同时,据美国媒体报道,中美之间的摩擦继续加剧,美国总统拜登政府考虑全面禁止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对中国投资。 这些事态发展之际,一些观察人士担心,新一届政府经济政策团队的政策可能会抵消几十年来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的进展。 随着外国资本从中国撤出,对东南亚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有所增加。 以泰国为例,去年新申请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36%,达到4339亿泰铢(约合124亿美元)。 台湾鸿海精密工业(也被称为富士康)于去年11月开始在台湾建设一家新的电动汽车装配厂。美国粮食巨头嘉吉公司(Cargill)也计划在那里建立一个生物塑料工厂。 在越南,外国公司批准的直接投资去年增长了15%。三星电子斥资2.2亿美元在河内开设了一个研发中心,将容纳约2200名研究人员。该中心是三星电子将越南定位为全球智能手机战略中心计划的一部分。 中国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提高了国内生产率。但现在,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外国投资停滞有可能进一步削弱中国的经济增长。
lg
...
忆芳
2023-03-01
越秀地产商业板块宣布更名“越秀商管”
go
lg
...
近日,为适应当前
中
国
经
济
高质量发展时代的潮流,以及行业资产管理趋势新要求,越秀地产商业板块宣布正式更名为“越秀商管”。 伴随着此次全新名称发布,越秀商管正式升级“一核两翼”资管战略,即以越秀地产和越秀房托的“地产+金融——双平台互动”为发展核心引擎,打造“业务经营平台和资本管理平台”战略协同两翼。在已有的资本运作优势上,进一步强化“投资运营+资本运作”的深度粘合;从聚焦规模化发展,进阶至以精细化运营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实现资产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越秀商管商业版图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华中、华东三大核心区域,深度布局北京、广州、香港、上海、武汉、杭州等核心城市,实现了对
中
国
经
济
活力经济带的全国化战略布局,目前已成为广州自持商业最大业主,成功跻身中国商业地产企业表现第14位。形成了以“综合体/写字楼+零售商场+酒店公寓”为3大核心业务,以“专业市场”为1大辅助业态,以及探索包括产业园、长租公寓在内的N种创新业态的“3+1+N”业态布局,创造了诸多业内“金字招牌”,整体运营管理面积超730万㎡,总资产超1090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2-28
最新布局!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持仓情况浮出水面
go
lg
...
量成长做为核心投资策略,不断挖掘能代表
中
国
经
济
转型升级,具备持续价值创造能力的优秀企业,力争为投资者实现长期可持续回报。 同样昨日发布年度报告的还有恒顺醋业,内容显示,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约21.39亿元,同比增加1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8亿元,同比增加16.04%。 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位居第二位,去年四季度增持恒顺醋业350万股至1850万股。据了解,该私募基金由冯柳管理,其是高毅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之一。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28
美联储升息和原油库存增加担忧拖累油价 油价恐连续第四个月下跌
go
lg
...
。 (来源:Nymex、彭博社) 尽管
中
国
经
济
迅速复苏中,并且有许多迹象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耗正在回升,但原油在 2023 年已经走软。维多集团周一(2月27日)表示,今年晚些时候全球石油需求可能创下历史新高。 贸易商还在俄乌战争期间追踪俄罗斯的出口情况,随着西方制裁收紧,莫斯科承诺在 3 月份减少产量。 Saxo Capital Markets Pte. 高级市场策略师 Charu Chanana 表示:“来自中国的高频数据继续显示流动性水平有所改善,但仍在等待活动回升的更具体迹象。” 她补充说,在上周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价格受到打击后,价格停留在一个区间内。 由于原油今年迄今未能获得牵引力,许多银行一直在缩减其价格预测。美国银行最近将布伦特原油 2023 年的前景从每桶 100 美元下调至每桶 88 美元,理由是俄罗斯的产量具有弹性且今年开局弱于预期。 摩根大通上周五(2月24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认为短期油价更有可能走低至 70 美元,而不是上涨,由于全球增长逆风增强,俄罗斯石油泛滥加剧了”隐性“库存;预计欧佩克将减产以限制油价下跌。
lg
...
芷莹
2023-02-28
午评:A股三大指数震荡创业板指涨0.5%,数字经济概念抢眼,医药股升温
go
lg
...
催化的结构化行情也有望持续。中期来看,
中
国
经
济
复苏是较为确定的方向,A股企业估值向上修复也是经济规律使然,叠加不断扩大改革和开放引入海内外增量资金,A股配置价值依然凸显。因此,短期调整不改中期攀升格局,调整恰是布局良机。操作上建议控制仓位,对优质个股低吸为主。短线建议关注消费、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光大证券分析称,破局仍需等待,继续控制仓位、轻指数重个股。可聚焦中期主线,如兼具政策催化与中期景气的自主可控(信创、工业母机)、大消费核心资产(白酒、免税、医美、医疗服务)、年度级科技主线AI(光通信、算力)以及地缘催化密集的军工。
lg
...
金融界
2023-02-28
港股市场有望获得增配,关注港股科技30ETF(513160)、港股通医药ETF(159776)投资机会
go
lg
...
27日以后呈现震荡下跌行情。但鉴于今年
中
国
经
济
复苏的高确定性以及中国资产显著的估值优势,我们判断短期情绪面的风险得到消化后,南向和外资都有望重新增配港股市场。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28
大华股份涨超4.43%,数字经济ETF(159658)涨超1.15%
go
lg
...
,《规划》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数字经济在
中
国
经
济
发展的中的重要性,科技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在基础设施、场景应用、平台服务、前沿技术研究等多个维度发挥重要作用。展望后续,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政策的持续支撑,国内科技板块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同时板块整体的估值性价比亦较为突出。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28
数字中国顶层规划出炉,数字经济概念股爆发,众合科技等涨停!券商看好三大投资机遇
go
lg
...
,《规划》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数字经济在
中
国
经
济
发展的中的重要性,科技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在基础设施、场景应用、平台服务、前沿技术研究等多个维度发挥重要作用。展望后续,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政策的持续支撑,国内科技板块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同时板块整体的估值性价比亦较为突出。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1)与底层算力、数据要素相关的数字基建板块,如半导体、5G、IDC、运营商与云平台等领域。 2)与数字经济场景密切相关的基础软硬件板块,如在线办公、CPU、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 3)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发展或AI等前沿业务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公司等。
lg
...
金融界
2023-02-28
上一页
1
•••
847
848
849
850
851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一则传言暴拉中国股市!日元大破位,欧元本周跌麻了
lg
...
市场传闻中国下月有“大事”!中国股市突然大涨 究竟怎么回事?
lg
...
FX168日报:俄乌突传大消息!金价亚盘飙升25美元 日元暴涨近170点的原因在这
lg
...
普京政府突传一则超重磅消息!
lg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千年计划”加速推进!港媒:雄安新区创下建设融资纪录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3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25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3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