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粤开证券2022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解读
go
lg
...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741美元,与
世
界
银
行
划定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13205美元)仅相差464美元,预计很快就能跨过。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跻身高收入经济体,中国人均GDP距离3-5万美元的一般发达国家水平以及美国的7万多美元,仍有很大的追赶空间。而且中国将会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矛盾和风险,重要的是找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的平衡点,化解经济社会中的各类“灰犀牛”“黑天鹅”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全年经济呈W型走势,基建是支撑,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明显拖累经济,出口在年底大幅下行 受新冠疫情反复和房地产风险的影响,2022年中国经济整体呈W型走势,即起落反复、大幅波动。年初各地加大开工力度,提高开工率,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4月上海等地疫情蔓延,导致经济遭遇至暗时刻;5月经济走出谷底,6月经济逐步恢复,7月暑期人口流动再度引发新疆、海南、西藏等地发生一波较严重疫情,经济再度受损,8月在低基数作用下,经济有所反弹,9月及之后,经济动能再度下行。四季度以来,全球经济从滞胀走向衰退,导致外需加速下行,制造业和服务业持续收缩,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挑战和压力。 2022年经济的核心矛盾是总需求不足,三重压力未根本解决;经济的支撑力量主要是基建,来自于财政、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力,房地产纾困政策尚未明显见效。 其一,从宏观需求看,全球经济下行引发出口回落、疫情反弹制约消费、房地产市场风险拖累房地产投资。受疫情反弹和防控影响,服务业生产回落,居民出行减少、消费场景受限,服务业生产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累计同比分别为-0.1%和-0.2%,其中餐饮收入累计同比为-6.3%。2022年8月以来出口同比快速下滑,四季度更是跌入负增长区间,除了外需回落以外,也有疫情对于企业生产、物流运输等的干扰。房地产销售、投资下滑已有一年半,仍未彻底企稳,主要受房企债务风险和居民购房意愿低迷影响。 其二,从微观主体看,预期偏弱、居民企业加杠杆和扩张动力不足。居民预防性储蓄上升,购房意愿下降,积累了大量超额存款,新增住房贷款同比持续少增。 其三,财政支出加快带动基建投资上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推动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11月基建投资增速依然连续7个月逆势上升,企事业单位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成为支撑社融的最大力量。2022年制造业投资和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分别高达9.1%和11.5%,在房地产投资下滑10%的情况下,支撑总体投资实现5.1%的增长。 四、经济新动能继续成长,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美国对我国科技领域的持续打压,我国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动能不断成长。第一,创新投入和产出持续增加。2022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达3.1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55%,提升0.12个百分点。第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0.5%、46.8%、21.0%。 全球经济格局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国际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外部影响因素更加复杂,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异常紊乱,我国迈向产业链高端的转型升级之路任重道远。在国际治理半失序、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已外溢至经贸和科技领域。除了疫情下产业链趋于区域化聚集化以外,经济领域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多,尤其是部分大国将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不惜代价追逐科研创新本地化、知识产权独有化。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出于改变国际贸易格局、获取经贸谈判筹码、应对国内政争等多方面需要,针对我国制订三批加征关税产品清单以及推出“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未经验证清单”等贸易投资管制清单,打击范围涵盖军工、芯片、核电、人工智能、安防、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其中不乏华为、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已近在眼前。从自身看,我国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内需大市场功能,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科学合理谋划产业布局,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竞争力。同时,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开放、要素市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此外,我国还要始终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加强国际产业合作。 五、粮食能源保供稳价,全年物价总体平稳 2022年欧美发达经济体遭遇了四十年一遇的大通胀。供给层面,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导致物资供应不畅,地缘政治冲突大幅推高能源价格;需求层面,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补助激发了旺盛的居民消费需求;政策层面,欧美央行前期误判通胀形势、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进而使政策陷入稳增长与抗通胀的两难局面,为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 中国则积极做好粮食能源保供稳价工作,2022年通胀走势总体温和平稳。2022年CPI同比上涨2.0%,分月看,CPI同比涨幅由年初的0.9%一度走高至9月的年内高点2.8%,四季度逐步回落至2%以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回落、需求偏弱和上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2022年PPI涨幅呈持续下滑态势,全年上涨4.1%,涨幅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其中10月至12月PPI同比分别下跌1.3%、1.3%和0.7%,进入负值区间。 预计今年上半年通胀压力不大,但下半年需要警惕。第一,上半年猪肉价格保持低位,下半年或迎来猪周期重启;第二,国内煤炭保供稳价,国际油价或受全球经济衰退拖累;第三,国内商品供应充足,核心消费品涨价空间有限;第四,报复性消费缺席、劳动力供给充足、服务价格的修复空间不大,服务消费和服务价格将平稳恢复。 六、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近年来财政在抗疫纾困、稳定市场主体、扩大总需求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一,财政持续落实减税降费退税,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现金流,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保住了市场主体和就业。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2.46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办理缓税缓费超7500亿元。其二,财政积极支持抗击疫情,为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尽快过渡到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财政在支出端持续发力,通过专项债等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投入,农林水、交运支出等增速较高,一方面提振了基建投资扩大了总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长期供给结构。其四,财政在积极化解经济社会风险,尤其是积极支持化解房地产风险、金融风险等。其五,财政加大了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通过直达资金的方式持续推动地方“三保”。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8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0.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3.3%,较上年减少约2万亿元,导致地方可支配财力减少,区县财政日益困难。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 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功能,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全年2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超1万亿元,上缴央行结存利润1.13万亿元,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指导其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全年公开市场操作和MLF中标利率均下行20个基点,引导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行15个、35个基点;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导向作用,及时接续转换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激励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推出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创设施行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202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年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1%、11.8%和9.6%。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8%和36.7%。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七、就业目标基本完成但压力仍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社保、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就业目标基本完成,但就业压力仍大。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年度目标任务;但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平均为5.6%,略高于全年控制在5.5%以内的预期目标,而且16-24岁青年失业率全年平均达17.6%,高于前两年的14.2%和14.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5.0%,实际增长(扣除价格因素)2.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比上年增长3.9%,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比上年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城乡人均收入比值为2.45倍,比上年缩小0.05。 社保方面:2022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275万、155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4570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2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8328万人。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6%,提高0.2个百分点。卫生健康方面: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0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155万人。文化方面:全国文化系统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文化馆3503个。体育方面: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22.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2平方米。 八、城镇化率达65.2%,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但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有较大差距 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5.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4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7.9%一路提升至65.2%,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格局,成就了过去中国重化工业、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消费升级等的飞速发展。截至2021年,中国64.7%的城镇化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56%,但略低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的68%,远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81%,大约还有10-15个百分点的空间。从不同城市看,京沪城市化率已趋于饱和(分别为87.5%和89.3%),而广大三四线城市仍远远落后。 未来全国城镇化率可能达75-80%。新增城镇人口将带来基础设施、住房、新零售、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需求,需要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提前布局谋划,尤其注重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九、人口总量拐点已至,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继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出现刘易斯拐点之后,中国人口总量也于2022年到达了拐点。 人口总量下降表现为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背后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死亡人口自然增长,以及生育意愿下降导致的出生人口减少。尽管中国经济增长与医疗水平提高持续推高预期寿命,但老年人口的增长使得未来死亡人口上升不可避免。要想防止人口总量下降,关键是提高出生人口。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大幅上升,生育意愿下降是世界普遍规律。而国内住房、托幼、教育等成本偏高,进一步抑制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生育率下滑将引发一系列问题:第一,未来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创新能力与经济活力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削弱综合国力;第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金缺口持续扩大,社保和财政压力加剧,年轻人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水平下降。 相较于欧美发达经济体,中国面临的人口形势更加严峻,一是生育率快速下滑,二是“未富先老”。人口是一个慢变量,而且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扭转趋势下滑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延迟退休、提高人力资本、实施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等。 人口政策除了重视增量以外,也不能忽视存量。没有存量,就不会有未来的增量,当前政策还有较大改进空间。例如,部分城市在吸引人口流入时,落户与人才引进等政策优惠只针对应届毕业生,往届生落户门槛偏高;政策积极鼓励生育,但对于已出生人口,妇女儿童保护、托幼、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十、2023年展望:经济增速将达5%以上,投资中国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和疫情影响减弱,中国经济将从疫情模式重回市场经济模式,生产生活秩序持续恢复,预计2023年GDP增速将达5%以上。从经济动能来看,外需向内需切换;从主要支撑力量来看,基建占主导;从边际力量来看,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拖累作用放缓;从政策空间来看,政府部门杠杆率在疫情期间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杠杆率绝对值仍处于中等水平、货币金融环境有利于财政发债,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仍有下调空间;从政策目标来看,政府将“稳增长”放到更高位置,并将提振信心和预期作为稳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2023年经济的风险点在于外需大幅回落、房地产能否企稳和地方债务集中到期风险等。疫情爆发的三年,出口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但伴随全球经济走向衰退,2023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将转为负贡献,因此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内容。经济是人干出来的,要大力度提振微观主体的市场信心,否则宏观政策将“陷入泥潭”,提振信心的重要方式是真正落实法治,是减少政策的摆动,提高政策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不要搞运动式的“送温暖”和暴风骤雨式的“整顿”,最好的政策是润物细无声。 2023年中国经济的核心抓手有三:其一,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基建、稳健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其二,稳定信心和预期是关键,要推动微观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从疫情模式重回市场经济模式;其三是既要避免陷入赤字率3%是高还是低的无谓争论,又要避免陷入“减税万能”“一切由财政兜底”的陷阱。财政发力是2023年的重头戏,其总体方向是加力提效与防范风险,规模力度放在效果前,赤字率可能要突破3%,中央政府将加杠杆,增大转移支付力度。 2023年的大类资产收益大概率要高于2022年,经济逐步恢复、风险偏好上升、政策宽松、外部压制估值的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将逐步解除并转为有利因素。从资产配置角度,宜配置更多的人民币资产,海外资产风险上升;同时配置较高比例的权益资产,权益板块中要积极关注消费修复和房地产困境反转的相关投资机会等;大宗商品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难以有较大机会,当然不排除地缘政治冲突导致供给收缩远大于需求收缩产生的投资机会;中国房地产在政策呵护下将逐步迎来恢复,但是投资机会主要在人口持续流入的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
lg
...
金融界
2023-03-01
MUD:区块链+元宇宙 等于数字世界的未来
go
lg
...
此前曾在美林证券担任高级经济学家,并在
世
界
银
行
担任顾问。 首席运营官洛根 (Logan) 是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的前分析师,自以太坊和 EOS 早期以来一直参与区块链领域。 平台代币MUD,总供应量10亿,其中45%的代币用于挖矿奖励。 剩余代币分配给MUD团队、市值管理、运营、生态发展、项目创始人。MUD 引入了一种独特的挖矿机制,涉及代币销毁。 每开采一个代币,就会烧掉两个代币,这实际上每四年将总供应量减半。 该模型确保 MUD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其价值并且不受通货膨胀压力的影响。 除了传统挖矿,MUD 还为用户提供了参与质押和共享挖矿计划的能力。 这些程序允许用户通过持有 MUD 代币获得奖励,并且用户可以选择将其代币锁定不同的时间段以获得更高的奖励。 总体而言,MUD 代表了去中心化金融发展的重要一步。 其创新的身份评分和代币销毁方法可确保该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安全和有价值,而其充满活力的专业团队致力于确保该项目不断发展和壮大。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27
【预见2023】中粮信托曲晓燕:信托公司坚定发展信心,加快转型步伐,助力实体经济复苏与乡村振兴
go
lg
...
晓燕: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并不乐观,
世
界
银
行
在今年1月将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1.7%,预计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都会较低,欧元区和英国经济还有较大可能陷入负增长。在这个背景下,市场普遍关心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何时结束。当前美国CPI仍处高位、但衰退预期已来,一般认为今年美联储还将加息2-3次,在年中的时候结束本轮加息周期。 地缘政治冲突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了较多不确定性,这在2022年就已有所表现,预计2023年仍将持续。短期内俄乌冲突较难得到缓解,尚无法预计于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结束,这将持续影响全球的能源和农产品市场。中美关系近年来持续低迷,经济全球化难以回到从前,虽说完全脱钩并不现实,但美国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所实施的限制封锁可能还将长期存在,这对世界经济,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乃至跨境资本流动都会产生越来越深的影响。 对2023年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经济逐步复苏的趋势是明确的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中国经济? 曲晓燕:经济复苏不会一蹴而就,面临不少挑战。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随着国外经济衰退迹象逐步显现,三年来表现最为强劲的出口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下降得很快。从投资端来看,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逐步显现,城投债融资延续低迷表现;虽然房企融资环境有所好转,但资产负债表改善仍需时日。在消费方面,疫情对中低收入者的影响较大,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需要时间恢复,居民存款的创纪录增加反映了居民的风险偏好以及对未来经济和收入预期的降低。 从内外部环境整体来看,外需拉动作用趋弱后,内需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关键在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及地产政策的不断放松,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从开年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有所好转,1月份PMI重回扩张区间,新增信贷也创下单月历史新高,景气度显著回暖。我们对于2023年的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经济逐步复苏的趋势是明确的,复苏的速度和力度还有待观察。 2023年中国经济三大核心增长点:新兴产业培育、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曲晓燕:鉴于2022年的低基数,2023年的经济增长较为确定,同时还需要挖掘一些新的增长点。一是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包括补齐供应链“短板”,解决基础“卡脖子”问题,维护产业链竞争优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科技、高端设备制造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二是继续支持绿色可再生能源、绿色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支持传统能源绿色转型,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支持绿色环保技术创新,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三是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牢牢把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实施更加有力有效的财政政策,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 曲晓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202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中央政府杠杆率21.4%,未来有提升空间,财政赤字比重还可以提高,可以适度扩大中央政府负债、降低地方政府负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不低于2022年,保证重点项目投入力度,继续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与消费的有效带动作用。 货币政策方面在美国加息周期逐步见顶的背景下更有空间,可以继续推动市场利率稳步下行,改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能力,适度下调政策利率,推动LPR尤其是五年期LPR下行,着力扩大企业与居民中长期信贷需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要避免大水漫灌,以结构优化为主,PSL和各类再贷款工具投放规模继续加量。 提振市场信心,2023年资本市场相对乐观,关注低估值股票 金融界: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曲晓燕:我们对于2023年资本市场相对乐观。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预计今年转向,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空间提升,有利于国际资金流入。二是随着经济复苏,上市公司利润表现也将逐步提升,目前市场估值水平相对低估,下跌空间不大。三是注册制等各类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逐步落地,居民超额储蓄在风险偏好提升后有望进入股市。 注册制系列制度的快速出台,标志着监管对市场的重视,股市继续保持高速扩容态势不变。后续市场的走势将主要取决于整个经济复苏的节奏与幅度,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也可能会因为实际经济数据的波动而产生起伏,从而导致指数整体的宽幅波动。从中长期的视角来看,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中性偏低,整个经济的复苏也是刚刚起步,没有理由对市场过于悲观,而受益于经济恢复增长,同时估值尚在低位的公司可能具有最好的投资性价比。 托底政策频出,房地产销售有望逐步企稳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2023年楼市能找回信心吗? 曲晓燕:去年以来房地产纾困政策频出,三支箭改善了房企融资环境,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等政策落地也打开了需求侧政策空间,相信随着这些托底政策的起效房地产销售将逐步企稳。 从金融十六条等政策来看,仍然坚持房住不炒,更多的是着眼于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防控。对信托行业而言,通知鼓励支持房地产企业和项目,应当解释为对保交楼的配套融资支持和为优质房企维持正常经营提供的金融支持。在三分类的背景下,监管鼓励信托公司依法合规为房地产企业项目并购、商业养老地产、租赁住房建设等提供金融支持,这也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lg
...
金融界
2023-02-24
ChatGPT赞同展开中美对话!两国设法管控分歧 “人民币崛起挑战美元霸权”
go
lg
...
导地位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
世
界
银
行
。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其金融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使用可能会更加广泛。 然而,中国在推动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努力中也面临着挑战。例如,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的控制可能会使投资者对使用人民币犹豫不决。此外,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担忧也可能限制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 总体而言,人民币能否取代美元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还很难说。美元拥有支持其全球使用的强大机构和协议网络,而人民币面临着与政府控制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和政治稳定的看法相关的挑战。 (来源:ChatGPT) 问: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 答:作为AI语言模型,我无法确定地预测未来。然而,中美关系复杂多面,受到经济、政治、战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中美关系在一系列问题上出现紧张和分歧,包括贸易、技术、人权和地区安全。两国对彼此采取了更加对抗的姿态,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而中国则以自己的报复措施作为回应。 同时,两国在经济上高度相互依存,在维护全球经济稳定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因此,双方有可能设法管控分歧,防止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关系可能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政治、国际事件和不断变化的全球权力动态。因此,很难准确预测未来两国关系将如何演变。然而,两国之间正在进行的沟通和外交努力,可能会在塑造两国关系的未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来源:ChatGPT)
lg
...
圈内人
2023-02-24
唯GDP论带来“严重风险”!知名经济学家敦促中国采取新的发展模式
go
lg
...
化威胁。 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包括
世
界
银
行
(World Bank)两名前首席经济学家在内的研究小组还呼吁中国限制化石燃料消费总量,并建立一个详细的减排“途径”。 该报告及其建议已经提交给中国政府。该报告的合著者、英国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告诉记者,他希望该报告能在中国2026年至2030年的“五年计划”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报告称,过去40年里,旧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中国的快速增长,但正将世界置于“严重风险”之中。 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但目前尚不清楚排放峰值会达到什么水平。斯特恩说,它需要设定一个具体的数字目标,以便使其决策“清晰”。 该报告还呼吁中国更加重视公共交通,并制定淘汰化石燃料汽车的时间表。报告称,中国还应推广低碳农业,包括植物性肉类和乳制品。 中国从2005年开始试验“绿色GDP”,当时人们越来越担心快速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破坏。2006年的一份政府报告得出结论,环境损失占GDP总量的3%,但批评人士认为实际数字要高得多。 尽管绿色GDP项目在2009年被取消,但中国在2013年承诺放弃“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模式,并表示GDP将不再是评估官员的唯一标准。 一些省份最近恢复了创建反映发展环境成本的新指标的努力,中国中部的湖北省使用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试点,该指标可适用于个别地区、河流或开发项目。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20个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中,中国占了16个。
lg
...
财经风云
2023-02-24
美股收盘:道指涨逾百点 芯片股多数走高英伟达涨近14%
go
lg
...
保通胀可持续地回到2%的目标。”
世
界
银
行
行长人选爆冷 美国提名前万事达卡CEO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3日周四宣布,他将提名万事达卡(Mastercard)公司前CEO Ajay Banga为下一任
世
界
银
行
行长。 Banga是一名印度裔的美籍企业高管,现年63岁,现任美国投资机构General Atlantic LP的副董事长。在此之前,他在2010到2021年间曾担任万事达卡的CEO。他还曾在花旗担任亚太区CEO等职务。 黑田东彦称日本央行将继续宽松政策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四表示,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通胀。黑田东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国的通胀可能在2023财年中期降至2%以下。他预计明年的通胀率将保持在2%以下。 黑田东彦对日本的立场与七国集团的声明不一致。七国集团的声明显示,七国集团更广泛地同意,有必要坚持收紧货币政策,以冷却通货膨胀。黑田东彦发表上述言论的一天后,将于4月接替黑田东彦的提名人植田和男将首次出席国会听证会。议员们将在听证会上评估候选人是否适合担任该职位,市场参与者可能会初步了解植田和男领导下的政策方向。两名议员的提名听证会也将于周五举行。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经济极难解读 应警惕坠崖风险 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表示,经济活动可能急剧下滑的令人担忧信号,加上其他指标的强势,预示着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我们的经济极难解读,”萨默斯表示,“人们对当前经济的强劲表现可能有点过度解读了,一两个季度后情况看起来可能会非常不同。” 近来的指标显示2023年经济开局表现强劲,就业增长、零售销售和服务业活动在1月均有加速。上个月消费者价格的环比涨幅也有所回升。 特斯拉投资者日将至:市场翘首以盼下一代车型平台 美东时间3月1日,特斯拉的2023年投资者日活动将正式举行。对于特斯拉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听取特斯拉CEO马斯克关于公司战略和未来的重要窗口。而今年,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竞争的加剧,有一个问题可能比其他问题更加突出——特斯拉急需推出一款低价汽车,越快越好。 这一点得到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师托尼•萨克纳吉(Toni Sacconaghi)的认同。他在本周三的最新报告中写道,对于特斯拉投资者来说,“在投资者日到来之际,特斯拉最重要的问题是公布其下一代低成本车型平台的状况。” ChatGPT带动英伟达芯片热销 黄仁勋:将直接为企业提供云服务 由于ChatGPT带动人工智能芯片的火热,市场高度关注英伟达AI芯片的表现。去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英伟达包括AI芯片在内的数据中心收入同比增长11%至36.2亿美元。 不过在数据中心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英伟达游戏芯片的销量却在大幅放缓,库存严重,这也反映了消费市场的持续低迷。2022年第四季度,英伟达的游戏收入仅为18.3亿美元,约为数据中心收入的一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46%。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称,目前来看,由库存调整导致的业绩下滑情况“很大程度上已经过去了”,大多数地区的需求都很稳定。 阿里电话会:靠补贴无法持续获得市场份额,云计算和AI结合正处于关键时期 阿里巴巴公布截止2022年12月31日的2023财年三季度业绩。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第三财季度营收247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高于市场预期的2458.7亿元人民币。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中,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随着2月疫情和假期影响的消除,工作生活回到正常状态,消费出现复苏势头,特别是服饰、户外运动等品类恢复良好,商家也表现出强烈的经营愿望,预计这种复苏势头将会持续。 关于最近的AI热潮,阿里指出,云计算和AI结合正处于技术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AI对算力的需求的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作为全球的领先的云计算厂商,阿里认为这个游戏才刚刚开始。这个趋势其实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的趋势。在消费和云计算两个赛道,阿里目前是全球第一梯队领先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将拥抱新技术。 关于同行的价格补贴,阿里管理层认为,价格补贴不是新鲜事物,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主动跳出来做一些价格补贴,希望能够扭转局面,赢得先机。但实际上大从历史上看,既然不是新鲜事物,没有一家可以通过自身持续的价格补贴,可以改变局面,其实最终改变局面还是要靠技术。
lg
...
金融界
2023-02-24
美国财长耶伦称计划很快提名
世
界
银
行
行长候选人
go
lg
...
,美国打算“很快”提名一位候选人来领导
世
界
银
行
,其人将帮助推动改革以扩大世行资产负债表,并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我们打算很快推出一位完全合格的候选人,”她周四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敬请期待。”她前往当地参加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美国是世行最大股东,美国提出的候选人通常会当选。据世行执行董事会,提名新行长接替现行长戴维∙马尔帕斯的正式程序周四开始,3月29日截止;可能到5月初选出新行长。 马尔帕斯是2019年由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他上周决定提前离职,这为拜登和耶伦提名一位新行长,进一步推进世行改革提供了时机。
lg
...
金融界
2023-02-24
世行开始新行长提名:强烈鼓励提名女候选人
go
lg
...
世
界
银
行
理事会周四将开始为期五周的新行长提名,预计将在5月初选出新行长,以接替几天前宣布将于今年年中卸任的戴维·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 该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说,该行执行理事会周三开会讨论了遴选过程。在3月29日提名截止后,执行理事将决定最多三名候选人的候选名单,并进行正式面试。他们说,执行理事会强烈鼓励提名女性候选人。
lg
...
金融界
2023-02-23
“再见美元”回归视野:一文看清人民币能否终结1800年代的美国货币霸权?
go
lg
...
俄罗斯的进步,反而使其他主要货币贬值,
世
界
银
行
2022年8月份的报告表明,包括其盟友的货币,如欧元和英镑至少贬值11%。 对于欧洲经济体来说,寻找一种可行的、长期的美元替代品是有道理的,更不用说它们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俄罗斯和中国。得益于中国高度多元化的经济和多年来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人民币被视为最可能取代美元的替代品。 (来源:Business Standard) 人民币能代替绿币、欧元? 要评估人民币是否真的可以取代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首先需要了解美元是如何占据这一位置的。“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因为世界各地的交易员都认为它是一种可靠的货币,美国拥有高度多元化的经济,无论许多人怎么说,美国的制度仍然是民主的。尽管是法定货币,美联储从未试图通过过度印钞来摆脱困境,”政策研究所主席Zaidi Sattar博士说。 孟加拉国银行前行长Saleh Uddin Ahmed博士对此表示赞同,他解释:“欧元或人民币等其他货币存在可接受性问题,需要首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它们成为可行的替代品。” 在讨论替代方案时,假设任何货币将很快取代美元成为主要储备货币是天真的。相反,重点应该放在使用越来越多的货币,例如人民币或欧元来使外汇储备多样化。例如,印度最大的混凝土制造商UltraTech Cement已决定以人民币支付157000吨俄罗斯煤炭。 许多政府、金融机构和公司都在努力让人民币成为替代储备货币,因为中国的货物贸易已经超过美国,虽然幅度很小。然而,当美国的服务贸易被纳入等式时,中国仍然落后很多。 此外,人民币或卢布等货币的问题在于经济政策和推动这些货币估值的政策制定者完全缺乏透明度。 正如Zaidi Sattar博士所说,“谈到卢布或人民币,你不能依赖俄罗斯与中国的透明度。由于这些国家的决策过程相当不民主,交易员很难依靠这些货币作为可靠的替代品。” 就欧元而言,自诞生以来,泛欧货币不得不应对希腊的多重灾难以及最近的英国脱欧。欧洲在经济实力、欧元区大多数国家失业率和贸易逆差上升以及欧洲中央银行未能协调该地区每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方面的异质性,使得欧元可以说处于比卢布更弱的地位,更不用说人民币或美元了。 (来源:Business Standard) 无论如何,按照当前情况看来,许多国家确实对以人民币作为美元主要替代品的多极储备制度的想法产生了兴趣。就在2022年7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智利和香港分别承诺,向人民币流动性安排出资15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人民币已经成为莫斯科事实上的储备货币,并且是其证券交易所最受欢迎的货币。 “亚洲清算联盟(ACU)已经在不依赖美元或欧元的情况下解决了区域内支付。像这样的组织可以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如果中国在RCEP中创建区域贸易集团的计划取得成功,这也有助于其成为替代储备货币,”Saleh Uddin Ahmed博士继续说。 “中国已经帮助启动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作为亚洲地区
世
界
银
行
的替代品。如果它确实能够解决
世
界
银
行
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该地区的影响,人民币可能有可能从长远来看,要与美元竞争,”达卡大学经济系主任MM Akash博士说。 据Barry Eichengreen和Camille Macaire的研究发现,取代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既不容易也不会很快。但他们也得出结论,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的人民币储备正在增加。他们认为,人民币有潜力在多极世界中成为美元的替代品,而人民币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与美元持平。 为达到这项目标,首先需要改变几件事。中国人民银行(PBOC)需要允许人民币自由贸易并放宽与美元挂钩的政策。中国需要在其对人民币的意图上变得更加透明,且中国的金融市场需要更加透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稳定,并受宏观经济原则的驱动。 (来源:IMF) 发展中国家能否替代其储备美元? 答案其实就摆在眼前,还没有。 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超级大国的计划中确实至关重要,而RCEP等区域贸易组织的成功,也将决定中国能否在亚太地区形成势力范围。然而截至目前,由于经济规模、产品篮子的多样性和庞大的贸易量,只有巴西和印度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可以玩弄储备货币。 孟加拉国等国家对中国和印度都有巨额贸易逆差,因此很难用卢比或人民币进行交易。例如,孟加拉国仅向印度出口了价值约20亿美元的产品,而进口了约150亿美元的产品。因此,印度不太可能允许超过20亿美元的卢比交易,中国也是如此。 正如Saleh Uddin Ahmed博士所补充:“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经济体可以通过大量贸易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但孟加拉国等最不发达国家要实现这一壮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孟加拉国的绝大部分出口产品要么流向欧盟,要么流向美国,使其外汇储备难以实现多元化。除非孟加拉国能够与邻国签署一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者加入像RCEP这样的区域贸易安排,否则在可预见的未来,孟加拉国将不得不依赖美元或欧元进行贸易。 话虽如此,随着美元在孟加拉国银行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2017年1月的81.5%下降到2022年8月的75.2%,孟加拉国已开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欧元和人民币等替代货币在2022年8月,外汇储备分别从3.8%和1%升至4.9%和1.3%。
lg
...
小萧
2023-02-22
拜登强势表态:俄罗斯“永远不会”获胜!俄乌战争代价知多少:8000多名平民死亡、1400万人流离失所、俄GDP萎缩2.1%
go
lg
...
危机期间的产出降幅。 2022年4月,
世
界
银
行
预测该国GDP将收缩11.2%。
世
界
银
行
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入侵乌克兰,俄罗斯面临有史以来对一个国家实施的最大规模的协调经济制裁。” “俄罗斯经济将受到严重打击,2022年将出现严重衰退。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收缩11.2%,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几乎没有复苏。” 在乌克兰冲突开始之前,俄罗斯政府曾预计2022年GDP增长3%。 2022年,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产出下降,而农业、酒店业、建筑业和采矿业都录得增长。 统计局表示,公共管理和“军事安全”在2022年增长4.1%,2021年增长3.3%。今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赞扬了国防部门对经济的支持。 分析人士说,增加的军事开支正在抚平该国工业生产的下降。 净出口从9.3%增长到12.8%,“因为出口燃料和能源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进口”。 尽管西方国家因乌克兰冲突对俄罗斯实施了连续几轮制裁,但俄罗斯经常账户盈余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原因是俄罗斯进口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强劲,使得外国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俄罗斯。 今年1月,俄罗斯的贸易顺差同比萎缩58.2%,至80亿美元,在莫斯科加大预算支出之际挤压了俄罗斯的资本缓冲。 该国央行周一估计,2022年的经济收缩幅度为2.5%。 对2023年的预测各不相同。俄罗斯政府预计经济将下降0.8%,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由于大宗商品出口证明具有弹性,经济可能增长0.3%。
lg
...
市场焦点
2023-02-22
上一页
1
•••
67
68
69
70
71
•••
9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上任后“很快”对华征收关税!经济学家:中国不太可能采取严厉报复
lg
...
市场周评:俄乌冲突骤然升级!普京重大宣布 金价暴涨近153美元 油价飙升逾6%
lg
...
金价周五飙升近47美元的原因在这!普京发重要信号 分析师金价技术前景分析
lg
...
重磅!特朗普提名这位对冲基金经理为财政部长 将负责执行提高关税和减税
lg
...
下周展望:美联储会议纪要、美国PCE通胀、东京CPI...这些大事恐撼动市场!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95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0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