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事关灵活就业、延迟退休、个人养老金……人社部最新回应
go
lg
...
社会和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明确了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改革相继推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的落实,为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寿小丽:谢谢李忠副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新闻社记者:稳就业促就业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请问,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我们目前有哪些考虑?谢谢。 李忠:谢谢您的提问。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明确把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作为重要的改革任务之一。我们将坚持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考虑: 一是着力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积极推动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推进动能转换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是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加强就业岗位调查,及时发布急需紧缺职业需求目录,增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化技能中国行动,启动技能强企行动,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三是着力完善重点群体政策支持体系。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强化岗位开发,畅通基层成长成才路径,优化衔接校内校外服务,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并重,培育壮大劳务品牌,完善外出务工服务体系,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畅通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求助渠道,完善援助机制。 四是着力激发就业创业活力。一方面,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使就业服务更加可及、更加均等、更加专业。另一方面,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健全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支持体系,优化政策支持、场地提供、资源对接一揽子举措,提升创业质量。 五是着力营造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协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畅通社会流动渠道。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大家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情况比较关注。请问,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我们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李忠:促进青年就业非常重要,具体措施请就业促进司宋鑫同志回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 宋鑫:感谢记者的提问。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新一轮就业政策,挖掘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开展困难帮扶。下一步,我们将以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抓手,在政策落实、招聘对接、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一是建立实名制工作台账。围绕应届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全面摸清个人信息、求职需求、就业状态等,建立实名工作台账。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等开通求职登记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可以进行登记求职,一体纳入实名台账。 二是落实“1131”集中服务。对纳入实名台账的未就业青年,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三是实施一对一困难帮扶。对低保家庭、脱贫家庭、残疾毕业生以及长期失业青年,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实行“一人一策”,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培训见习。 四是开展一系列招聘活动。近期,我们启动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国庆后还将组织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服务,各地也将开展一批专业化、行业性、区域性的系列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保障有着非常多的新期待。请问,如何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谢谢。 李忠: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是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实施,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二是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4亿人、2.45亿人、3.01亿人。三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四是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金收支和结余规模稳步增长。五是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城乡五级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卡覆盖98%的人口,群众办事满意度持续提升。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许多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历程,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重要部署。我们将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持续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可靠、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重点做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 一是增强可持续性,夯实稳健运行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研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的政策措施,在全国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规模,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 二是增强可及性,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落实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政策,让更多的人群纳入保障范围。 三是增强安全性,健全基金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压实基金安全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落实监督责任,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加强对基金运行的全链条监管,不断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坚决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救急款”。 四是增强便捷性,持续优化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服务渠道建设,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 五是增强规范性,加强法治建设。适时完善和修订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制度的规范统一和刚性约束。加大现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力度,及时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谢谢。 新华社记者: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各方面高度关注。我想问一下,在推动这项改革明年1月1日落地实施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李忠: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9月19日,国务院召开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工作。从现在到明年1月1日改革实施的3个月时间,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系统思维,把握改革重点,稳妥有序做好改革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抓紧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我们对需要制定的配套政策措施进行了认真研究,比如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高海拔地区职工退休等方面的政策。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同时,落实自愿、弹性原则,制定弹性退休具体办法,进一步明确弹性退休怎么办理。 二是加强对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通过各地社保经办窗口、12333热线等渠道,为广大职工提供政策业务咨询,讲透彻政策考虑,讲明白保障措施,讲清楚办事流程,帮助职工更好了解掌握政策。 三是做好经办服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理念和要求,调整完善社保经办业务规程,加强部门信息共享,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方便单位和职工办理相关业务。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在刚刚结束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再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能否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谢谢。 李忠:在刚刚结束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相关情况,请我部的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同志给大家作个介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 卢爱红: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世界技能大赛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9月10日至15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举行,全世界70余个国家(地区)派选手参赛,中国代表团共派出68名选手,参加全部59个项目的比赛。这是我国第7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也是我国参赛项目、参赛选手最多的一届。经过激烈角逐,中国代表团夺得36金9银4铜和8个优胜奖,再次荣登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的第一名。我国青年技能人才与各国选手交流互鉴、切磋技艺,展现出高超的技能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广泛赞誉。 本次世赛上,中国代表团在6大类57个项目上获奖。一方面,传统优势项目继续保持领先,比如数控铣项目实现“五连冠”,砌筑、时装等2个项目实现“四连冠”,车身修理、电气装置、电子技术、移动机器人等4个项目实现“三连冠”。另一方面,一些新兴产业项目取得突破,特别是工业4.0项目,中国代表团首次夺得金牌,并以全场所有项目的最高分获得“阿尔伯特·维达”大奖。 从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我国共有283名选手走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累计获得了93枚金牌、41枚银牌、28枚铜牌和71个优胜奖。参加大赛的这些选手,既为国争光,自身也有了更为广阔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他们中的许多人致力于技能传承带动,成为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发挥了引领青年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积极作用。 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26年在我国上海举办。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上海市和有关方面扎实做好大赛的各项筹办工作,努力办成一届“富有新意、影响广泛”的世界技能大赛。也希望媒体朋友们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我国有近3亿农民工。想请问一下,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谢谢。 李忠:农民工是就业领域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这个问题请宋鑫同志来回答。 宋鑫:感谢记者的提问。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意义重大。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并重,全力稳定农民工、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目前,全国农民工约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1.9亿人,脱贫人口务工超过3000万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完善外出务工机制,实现出得去、稳得住。一方面,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提供岗位收集、精准匹配、高效输出全流程服务。另一方面,完善稳岗服务机制,发挥驻外农民工服务站点作用,努力实现稳在当地就业。同时,我们也在培育更多有特色的技能劳务品牌,促进更多农民工实现技能就业。目前,全国已经形成近500个具有特色的技能劳务品牌,有的品牌带动就业创业人数超过100万人。 二是拓宽就近就业渠道,实现有就业、能增收。当前,“家门口”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工的新选择。我们将深入挖掘“两重”“两新”创造的就业新空间,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提升县域就业容量。同时,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站和零工市场作用,搭建更多“企业就近用工、群众就近就业”的服务平台。 三是鼓励返乡创业增收,实现增动力、强活力。对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靠前提供创业服务,跟进落实创业政策。目前,我部正在开展“源来好创业”活动,集中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政策落实、展示交流和资源对接服务。 四是强化优先就业帮扶,实现兜底线、防风险。始终把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实施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组织外出、优先企业吸纳、优先稳在岗位、优先兜底安置。谢谢! 总台央广记者:我们知道,当下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不断涌现。请问,在积极培育和挖掘新职业序列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李忠:这个问题请卢爱红司长来回答。 卢爱红: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新职业,是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而言的,主要是指没有收录进大典里的新的职业序列。新职业具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社会经济运行中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人员在从事这个职业,二是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 我国在199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是我国职业分类的重要载体,在劳动力需求预测规划、就业人口结构和趋势分析、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导向性作用。目前,大典经过了两次修订。2022年最新颁布的大典,将我国现有的职业分为8个大类,收录1639个职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新职业应运而生,随之不断涌现并发展起来,需要及时征集发布。及时征集发布新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对新职业信息进行征集、规范和发布,可以提升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扩大劳动者的就业选择空间。二是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发布新职业、开发新标准,可以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设计和教材开发等提供依据和参照,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三是有利于推动新业态健康发展。通过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引导新职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新业态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我们将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重点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持续征集发布新职业。我部已经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今年,发布了生物工程技术人员、口腔卫生技师、工业互联网运维员、会展搭建师、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19个新职业。我们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持续动态调整职业分类体系,每年征集发布一批新职业信息。 第二,加快新职业标准和培训基础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依托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和院校等开发新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同时,加大新职业基本职业培训包和培训教材开发力度。 第三,大力促进新职业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广泛开展新职业从业人员培养培训。组织新职业评价机构的征集遴选,有序开展用人单位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积极设置新职业的竞赛项目。谢谢。 新京报记者:就业公共服务在用人单位招工和劳动者求职就业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请问,下一步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方面有什么思路和举措?谢谢。 李忠:这个问题请宋鑫同志回答。 宋鑫:感谢记者的提问。就业公共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有4400多家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年均服务1.1亿人次;有6900多家零工市场,日均服务近30万人次。 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提出,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我们将持续巩固提升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支撑。 一是完善制度,推进服务均等化。打破户籍、区域、身份限制,支持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地、求职地享受就业服务。完善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经营组织等,提供均等化的招聘用工等就业服务。 二是健全体系,提高服务可及性。持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功能,面向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建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 三是提升能力,推动服务专业化。实施就业公共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服务人员队伍。同时,也进一步发挥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扩大专业化服务供给,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对接。 四是数字赋能,实现服务智慧化。推动各地持续完善省级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推进政策、服务“一网通办”,提高服务效率。建设和用好全国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信息联网发布、数据共享,支持劳动者跨地区享有就业服务。谢谢!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谢谢。 李忠:谢谢您的提问。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技能提升,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和健康照护、养老护理等重点行业,紧盯新动能、新职业技能人才缺口,引导劳动者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 二是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推动技能强企。鼓励龙头企业牵头,产业链企业联合,技工院校提供培训资源,培育产教评一体的企业技能生态链。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依托企业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力度,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 三是突出工学一体,高质量发展特色技工教育。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集团),提升育人质量。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四是突出机制创新,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深入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支持企业广泛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研究推动扩大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五是突出激励保障,增强技能就业吸引力。动态发布技能人才薪酬价位信息,研究建立技能型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增强技能岗位吸引力。强化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选树先进典型,营造技能就业良好氛围。 谢谢! 寿小丽:最后一个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成为我国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请问,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李忠:这个问题请卢爱红司长来回答。 卢爱红: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利于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和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制度机制,推动政策落地,优化公共服务,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持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落实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强化灵活就业人员岗位信息对接,支持劳动者通过线上线下实现多渠道就业。同时健全培训措施,支持劳动者就业和提升职业技能。稳步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改善劳动者工作和生活条件。 二是强化企业用工指导。加强法律政策宣传、用工行政指导和监督,持续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积极推行新就业形态系列指引指南,引导平台企业及合作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书面协议,合理确定劳动报酬,科学安排工作时间,公平制定平台劳动规则,不断提高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水平。 三是优化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已在7省市7家头部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900余万人。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扩大试点范围。同时,还要积极畅通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渠道,研究完善相关办法,提升参保和待遇享受的便捷度。 四是畅通劳动者纠纷调解渠道。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对劳动报酬、休息、职业伤害等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开展一站式联合调解服务。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1500多家这样的调解组织。同时,我们还将加强部门联合监督检查,及时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协调处理有关矛盾纠纷,依法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谢谢! 寿小丽:谢谢李忠副部长,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的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
lg
...
格隆汇
09-24 18:22
中国加大刺激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外均如此
go
lg
...
高盛分析师说。 7月份召开的备受期待的
三
中
全
会
上,中国最高领导人基本上重申了现有政策,同时表示中国将努力实现3月份宣布的全年目标。 中国政府在7月底宣布了更具针对性的计划,通过补贴以旧换新(包括电梯等大型设备的升级)来提振消费。但几家企业表示,这些举措尚未产生有意义的影响。8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2.1%,是疫情后复苏以来的最低增速之一。 房地产拖累 过去两年,中国推出了几项支持房地产的逐步措施,该行业曾经占中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但房地产低迷仍然存在,相关投资在今年前八个月下降超过10%。 “房间里的大象是房地产市场,”中国银行国际的首席经济学家Xu Gao表示,消费者的需求是存在的,但由于担心房屋无法交付,他们不愿购买房产。 中国的住宅通常在完工前就已售出。野村证券在2023年年底估计,大约有2000万套此类预售单元尚未完工。今年早些时候,CNBC采访的某个项目的购房者表示,他们已经等了八年还未拿到房子。 为了恢复信心并稳定房地产市场,Xu认为政策制定者应对房主进行救助。 “目前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显然还不够,”他说,房地产行业可能需要3万亿元人民币的支持,而目前公布的政策仅约3000亿元人民币。 不同的优先事项 中国的高层领导更侧重于加强国家在先进制造业和技术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美国不断加大高科技限制的背景下。 美国咨询公司Teneo的常务董事Gabriel Wildau本月早些时候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表明了加大政策刺激的意图,但刺激力度是渐进的。” 他还表示:“高层领导似乎愿意勉强实现今年‘约5%’的GDP增长目标,即使这一目标通过约4%的名义增长和1%左右的通货紧缩实现。”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易纲在9月初的一次罕见的高层公开评论中提到,领导层“应关注应对通货紧缩压力”,并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然而,Wildau指出,“易纲从未真正进入中国经济政策制定的核心圈,自去年退休后他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地方政府的限制 中国最新的零售、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报告显示,增长低于预期。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9月14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政府债券融资激增,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显著放缓,因为地方政府面临严峻的财政约束。” 他还表示,“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第二波冲击。在这些新冲击下,常规的货币政策已经到了极限,因此财政政策和改革应成为主要手段。” 尽管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的降息可能支持中国进一步的货币政策宽松,但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五仍维持其关键基准利率不变。到目前为止,财政政策一直较为克制。 “在我们看来,北京应该直接提供资金来稳定房地产市场,因为房产危机是这些冲击的根本原因,”陆挺还表示,“北京还需要加大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直到找到长期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仍实现5%的官方增长。8月出口同比增长8.7%,超出预期。 “短期内,我们必须真正集中精力,确保成功实现今年的2024年增长目标,约5%,”前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上周的一场全球化智库的活动中表示。他强调,“我们仍然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当被问及中国的金融改革时,他表示,改革的重点是预算、区域财政改革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朱光耀还提到,一些政府收入未达到预期。 但他强调,中国第三次全会会议的重点是长期目标,并表示,如果能实现每年4%到5%的GDP增长率,长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lg
...
超启
09-24 18:08
浙商银行:抢抓“白名单”主办项目,推动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go
lg
...
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指出,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部署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相关工作,要求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业对上、中、下游产业具有广泛的拉动、带动作用,是稳定产业链的中枢环节。稳定房地产,是稳定中国金融体系的基石。”谈到房地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表示。 小编了解到,协调机制推出后,浙商银行积极行动,从畅通融资渠道、成立工作专班、抢抓“白名单”项目主办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目前,该行已主办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87个,批复授信总额约323亿元,累计投放金额约139亿元。 抢抓“白名单”项目主办,加快推进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绿地郑州项目是浙商银行存量业务,也是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前期浙商银行已提供融资支持并给予展期,但受外部环境影响,项目仍然存在一定资金缺口。了解情况后,浙商银行从企业具体诉求入手,结合目前市场环境与行业政策,详细评估该项目存在的难点问题,随后积极与当地政府、企业开展多方沟通与磋商,根据“一项目一策”原则,量身定制了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的授信方案。截至目前,已新增放款2.1亿元,推动项目顺利复工实现“保交房”,切实保障购房者权益。 浙商银行房地产金融部负责人表示,该行高度重视协调机制相关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由行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将贯彻落实协调机制纳入全年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总分支三级联动,建立了“总分行专人对接、前后台协同作业”的工作模式,积极抢抓“白名单”项目主办,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应贷尽贷”;同时通过制定针对协调机制工作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条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派专人赴项目现场等多重机制,在严把风险底线的同时,加快推进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目前,浙商银行辖内有35家分支机构的“白名单”主办项目数量位居当地股份制行第一位,有效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殷剑峰:房地产稳定,是保障投资需求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 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频出。除协调机制外,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5月,楼市“5·17新政”推出,包括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多方面内容;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密集出台,对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提振投资与消费需求发挥了“强心针”作用。 “稳定房地产是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殷剑峰指出,从经济需求侧看,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近20%,而且还是决定其他投资需求的关键变量;另一方面,房地产是中国家庭部门最重要的资产,稳定房地产才能稳定家庭部门的财富,才会产生正向的财富效应,进而刺激消费需求。 殷剑峰还表示,房地产稳定也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例如全国超过30万亿的普惠小微贷款中,一半以上是以房产作为抵押物。 在协调机制等房地产支持政策出台后,全国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房地产行业融资呈稳中有增态势。根据金融监管总局8月21日发布的数据,目前商业银行已审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5392个,审批通过融资金额近1.4万亿元,对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如何发展?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房地产市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方向。 殷剑峰表示,从过往房地产发展模式向新模式的切换并非一蹴而求,需要首先解决过往模式遗留的风险。协调机制等各项房地产支持政策的推出,正是化解风险,促进房地产发展模式切换的重要举措。可以看到,随着协调机制的稳步推进,房地产业的供给侧已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下滑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未来,随着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从需求侧发力,中国房地产业乃至中国经济一定能够步入稳步发展的良性轨道。 作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快推进协调机制等各项房地产支持政策落地,打好“保交房”攻坚战,确保房地产信贷投放平稳有序,为推动房地产向新模式过渡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浙银力量。
lg
...
证券之星
09-24 15:02
第二十七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石景山区专题推介活动圆满举行
go
lg
...
次会议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精神,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展示了石景山区在科技创新和文化融合前沿的重要地位,还为石景山区和香港的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随着一系列合作项目的落地,石景山区将进一步借力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在智慧城市、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京港合作迈向新高度。
lg
...
金融界
09-21 17:12
中国人保: 公司2023年度股息已于2024年8月9日派发给公司股东
go
lg
...
深做实战略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对保险提出的部署要求,与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七大保险”一体贯通、统筹推进,以做深做实八项战略服务为重要抓手,深化相关领域的保险产品供给侧改革,加强新领域新赛道保险供给,发挥好服务国家战略的行业“头雁”作用。二是以更大力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效益优先,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推动高价值业务增长,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业务发展;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推进全面降本增效,巩固经营绩效持续向好局面;扎实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坚持诚信经营,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三是以更实举措抓紧改革落地。落实
三
中
全
会
决策部署,围绕治理改革、功能改革、模式改革、机制改革、数字化改革和国际化改革等方面,积极谋划推进集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制约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四是以更高要求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推动模式创新,做好财产险风险减量服务,加快推进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建设。着力推进产品创新,积极研发首创原创产品,做好集团新质生产力示范项目培育。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培育,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五是以更大格局推进协同发展。优化协同发展机制,完善业务协同利益机制,不断激发基层机构协同主动性。深化客户资源共享,推动个人客户、法人客户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加强综拓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扁平化管理、专业性强的服务型共建队伍。六是以更强责任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着力强化风险防控,守住风险底线。更加注重系统性,从责任、体系、机制、能力等方面着手,系统全面提升集团风险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前瞻性,完善早期预警机制,做到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更加注重实效性,推动基层依法合规经营等重点领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投资者:发现贵公司一款产品有隐藏条款,请问新版人人安康百万医疗保险,假如投保人当年生病理赔,第二年是否可以续保?中国人保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中国人保的关注和支持!根据《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7号),“保险公司开发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中包含续保责任的,应当在保险条款中明确表述为‘不保证续保’条款”。人人安康产品适用主险条款为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保险条款中已明确“本保险合同为不保证续保合同,保险期间届满前或保险期间届满,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本产品,并经保险人同意,交纳保险费,获得新的保险合同。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9-20 18:17
北京楼市新政要来了?落地多项楼市政策,9月以来成交规模持续走弱
go
lg
...
房需求也是重要支持。 今年7月,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明确指出要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后,部分地区已发文跟进,9月15日山西省发文明确“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本次北京指出要“适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意味着取消普宅标准已经放入政策工具箱,在合适的时间将推出落地。 当前北京普宅对小区容积率、建筑面积以及成交价均有要求,普宅和非普宅在税费缴纳中存在一定区别,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有望降低非普宅的交易税费,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同时取消普宅认定标准,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配比产品类型,聚焦于打造高质量、符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商品住宅用地交易规则或将继续优化。近两年,北京土拍规则不断调整,如优化土拍最高限价、部分地块增加高标准建设要求等,今年以来更多城市从优化计容方式、降低容积率、优化交易流程等方面优化土拍规则,也给北京提供了参考借鉴。未来北京逐步优化交易规则、优化产品设计规则等预计是土拍规则优化的重要方向,为“好房子”建设提供更多支持,如对阳台、开放空间面积的计容方式、面积占比等限制进行适度优化,提升项目得房率等。 整体来看,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仍在,政策效果出现减弱现象,同时从全国层面看,也需要北京发挥大城市带动效用,稳定市场预期,短期北京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调整预期逐渐增强。从政策方向上看,优化限购政策、提高公积金政策支持力度、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等均存在一定预期,除此之外,继续降低房贷利率、降低交易税费、降低交易佣金等也是支持购房需求释放的重要举措,未来依然具备优化空间。
lg
...
金融界
09-20 12:29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9月LPR报价维持不变,后续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go
lg
...
能。 一是当前经济基本面出现放缓迹象,
三
中
全
会
后稳增长已为政策主要目标,后续修复效果若不及预期,仍需通过调降政策利率及LPR报价来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促进内需修复。 二是严禁“手工补息”监管持续和7月存款挂牌利率再次下调,使得银行负债成本总体继续改善,也为LPR报价再次下调创造一定空间。 三是当前部分优质客户的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低于LPR,7月LPR报价下调后,较实际发生贷款利率仍偏高,为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减少偏离度,满足MPA考核要求,LPR仍有下调可能,以进一步提升报价有效性和精准性。 “9月19日凌晨,美联储时隔四年正式宣布降息,且首次降幅达到50bp,年内或仍有两次降息,总幅度在100bp左右,2025年或仍会降息100bp。”温彬表示,美国开启降息周期后,我国货币政策外部掣肘减弱,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后续仍有降准和降息的空间和必要,以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促进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
lg
...
金融界
09-20 11:09
财政部通报八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
go
lg
...
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各项举措。财政部将隐性债务防范化解情况作为2023年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检查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依法依规问责。 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现将2023年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查处的八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一、天津市天津港保税区向地方国有企业直接借款新增隐性债务73.97亿元。 2018年6月至2023年5月,依据天津港保税区党委常委会会议纪要,决定由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向天津保税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天津天保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借款147.32亿元,并全部转借给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用于偿还其存量债务。截至2023年5月,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已归还天津保税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天津天保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27.57亿元,借款余额为119.75亿元。扣除用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监测系统中存量债务“借新还旧”的45.78亿元后,剩余部分形成新增隐性债务73.97亿元。中共天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天津市监察委员会依纪依规组织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对时任天津港保税区工委(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尤某某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时任天津港保税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某某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对时任天津港保税区党委副书记毕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深刻检查;对时任天津港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洪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深刻检查;对时任天津港保税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寇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深刻检查;对时任天津保税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保税区党委常委赵某某给予诫勉;对其他相关人员一并进行了处理。 二、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向地方国有企业借款新增隐性债务19.96亿元。 2022年至2023年6月,依据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府印发的《关于化解债务筹集资金备忘录》,营口市鲅鱼圈区财政局向地方国企借款15.37亿元、其他企业等借款4.59亿元,将全部借款纳入城建专户统筹使用,形成新增隐性债务19.96亿元。中共辽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辽宁省监察委员会依纪依规组织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对时任鲅鱼圈区委副书记、区长孟某给予诫勉;对时任鲅鱼圈区委副书记、区长管某某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对时任鲅鱼圈区委常委、副区长曲某某给予政务记过处分;对时任鲅鱼圈区财政局局长徐某给予政务记大过处分;对时任鲅鱼圈区财政事务中心主任周某给予政务记过处分;对时任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华源热力供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对时任营口市鲅鱼圈区营港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某给予批评教育;对时任营口市鲅鱼圈区城市更新保障中心主任于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对其他相关人员一并进行了处理。 三、湖南省属公办职业学校以租代建新增隐性债务4.5亿元。 2018年11月,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行确定与岳阳湘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取以租代建的方式建设新校区,通过每年支付租金1233万元和以三产委托经营(包含新、老校区)的方式进行回购,期限30年,总金额4.5亿元,形成新增隐性债务4.5亿元。中共湖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湖南省监察委员会依纪依规组织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对时任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雷某某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时任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某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对时任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项目部总指挥刘某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时任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孙某给予批评教育;对时任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郭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对时任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刘某某给予谈话提醒。 四、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通过地方国有企业借款新增隐性债务3.4亿元。 2022年3月至12月,抚州市东乡区财政局以退回资本公积名义从抚州市东乡区工业与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抚州市东乡区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家区属国有企业调入融资资金3.4亿元统筹使用,形成新增隐性债务3.4亿元。中共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江西省监察委员会依纪依规组织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对时任东乡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某某给予诫勉;对时任东乡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某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时任东乡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某某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时任抚州市东乡区工业与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某某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对时任抚州市东乡区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某某给予诫勉;对其他相关人员一并进行了处理。 五、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以公立医院等为主体贷款新增隐性债务2.98亿元。 2020年12月,依据梅河口市政府会议纪要,原梅河口市中心医院(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以补充运营资金名义向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化梅河口支行贷款,并转借梅河口市财源投资有限公司2.98亿元。其中,梅河口市财源投资有限公司用于购买国有资产1.59亿元,且产生的出售收益由梅河口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上缴市财政;其余资金也转至梅河口市财政局统筹使用。上述贷款实际还本付息均由财政承担,形成新增隐性债务2.98亿元。中共吉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吉林省监察委员会依纪依规组织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对时任梅河口市委书记王某某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对时任梅河口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某给予诫勉;对时任梅河口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某某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对时任梅河口市聚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梅河口市创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法人胡某某给予诫勉;对时任梅河口市中心医院院长李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对其他相关人员一并进行了处理。 六、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借款用于偿还存量隐性债务并作为化债处理,造成化债不实0.68亿元。 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向远东宏信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借款,用于偿还实训楼及附属配套设施工程等20项存量隐性债务0.68亿元,并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监测系统中作为化债处理,造成化债不实0.68亿元。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依纪依规组织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对时任包头市财政局局长张某某给予谈话提醒;对包头市财政局副局长奇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对时任包头市财政局债务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李某某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时任包头市财政局债务科科长王某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时任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任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对时任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薛某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对其他相关人员一并进行了处理。 七、海南省临高县要求代理银行垫款支付且长期未清算新增隐性债务8.4亿元。 2022年11月至12月,临高县财政局违反各地财政部门不得违规要求代理银行延期清算并长期垫付资金的规定,按照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高支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高县支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高支行、海南临高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沟通意见,要求以上银行延期清算,违规垫付8.4亿元。截至2022年12月末,临高县财政局未清算长期垫付资金,形成新增隐性债务8.4亿元。中共海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海南省监察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依纪依规组织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问责。对时任临高县委副书记、县长唐某某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并通报;对时任临高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某某给予诫勉;对时任临高县财政局局长庞某某、副局长王某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对时任临高县财政局国库室主任罗某给予诫勉;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高支行处以罚款45万元;对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高县支行处以罚款45万元;对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高支行处以罚款45万元;对时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高支行行长郭某、分管副行长谢某某给予警告;对时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高县支行行长王某、分管副行长文某某给予警告;对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高支行行长郭某某给予警告。 八、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国有企业以农村人饮及农业灌溉特许经营权质押融资新增隐性债务3.2亿元。 2023年3月,依据永宁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永宁县农村人饮及农业灌溉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永宁县财政局与永宁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永宁县农村人饮及农业灌溉特许经营项目资产转让协议》及《永宁县农村人饮及农业灌溉特许经营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将永宁县农村人饮及农业灌溉特许经营权转让给该公司。永宁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永宁县支行签订《权利质押合同》,借款3.2亿元,期限20年,用于永宁县农村人饮及农业灌溉特许经营项目,《权利质押合同》附件资料中包含出质权利债务人永宁县财政局出具的《关于永宁县农村人饮及农业灌溉特许经营项目相关预算资金的说明》,承诺在特许经营期间将农业灌溉向干渠缴纳的水费及农村人饮和农业灌溉设备的更新及维修费用全额列入预算,形成新增隐性债务3.2亿元。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依纪依规组织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问责。对时任永宁县委书记朱某给予批评教育;对时任永宁县县长雒某某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对时任永宁县常务副县长黄某某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对时任财政局局长谢某某给予政务记过处分;对时任永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白某某给予批评教育;对时任永宁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屈某某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对时任永宁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唐某某给予政务记过处分;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永宁县支行处以罚款50万元;对时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永宁县支行副行长(临时负责人)王某给予警告;对其他相关人员一并进行了处理。 以上八起典型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纪律观念不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搞变通,严重影响了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充分彰显了对隐性债务问题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各地方和单位要从通报的典型案例中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财政部将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持续强化隐性债务查处问责力度,有效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lg
...
金融界
09-19 15:34
财政部: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机制,坚决遏制化债不实和新增隐性债务
go
lg
...
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
中
全
会
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宏观调控,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财政收入奠定了基础,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去年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都对财政收入恢复形成制约。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前5个月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1.2%左右。 从收入级次看,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745亿元,同比下降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5918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增幅分别为0.8%、-1.1%、0.5%、5.7%。 从收入构成看,1-7月,全国税收收入111240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国内增值税下降5.2%,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税增长5.5%,主要是成品油、卷烟、酒等消费品产销增长;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1.8%,与一般贸易进口增长态势基本吻合;企业所得税下降5.4%,主要受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减少等因素影响;个人所得税下降5.5%,主要受去年年中出台的提高部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出口退税12824亿元,同比多退1632亿元,主要是加强对外贸企业出口的支持。1-7月,全国非税收入24423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2.4%,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 从财政支出看,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力度。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中央本级支出增长9.3%,地方支出增长1.5%。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54亿元,增长4.3%;教育支出23115亿元,增长1.1%;科技支出5165亿元,增长3.8%;农林水支出13350亿元,增长8.2%;城乡社区支出11589亿元,增长7.2%;住房保障支出4682亿元,增长4.6%。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295亿元,同比下降18.5%。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86亿元,增长7.8%,主要是民航发展基金收入增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0909亿元,下降20.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763亿元,下降22.3%。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1228亿元,同比下降16.1%。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1282亿元,增长43%,主要是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增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946亿元,下降17.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5098亿元,下降8.9%。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861亿元,同比下降24.2%。其中,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70亿元,下降33.2%;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1191亿元,下降18%。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517亿元,同比下降8.3%。其中,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854亿元,下降5.2%;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63亿元,下降12.1%。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7013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91亿元,增长71.5%,主要是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增加;地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6722亿元,增长5.2%。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062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26亿元,下降6.7%;地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0402亿元,增长8.2%。截至7月末,基金累计结余136873亿元,增长10.3%。 二、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预算法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围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管理监督,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固本培元、增强内生动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着力扩内需、稳增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确定发行品种、时间窗口等安排,截至7月末已发行4180亿元。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1-7月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1.59万亿元、支持项目超1.6万个,其中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超1700亿元。督促地方用好上年增发国债资金,推动整改资金监管发现的问题,支持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截至7月末地方财政分解下达增发国债资金预算998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6191亿元,占全年预算的88.4%。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财税政策工具,加力支持实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提高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比例,加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力度。支持老旧营运船舶、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提高农业机械、新能源公交车等更新补贴标准。支持地方增强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加大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作。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助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加强对基层财力和政策支持。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超过10万亿元,其中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6%。按照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兜底)、省级兜底、中央激励原则,压实基层“三保”责任,强化财政运行监测和库款调度。督促地方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多渠道统筹资金资产资源,着力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二)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始终把科技作为重点支出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今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预算同比增长10%,其中基础研究增长13.1%。对基础研究实行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调动企业、社会投入积极性。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运行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支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央地协同,支持地方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制造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等保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布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创设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一体化推进创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启动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今年首批支持1000多家重点领域“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保基本、兜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支持地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缓解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以及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纾难解困、稳岗扩岗。加大教育发展支持力度。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中央财政分别下达补助资金250亿元、2274亿元、120亿元。支持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分别下达补助资金313亿元、404亿元。继续免除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下达学生资助补助经费694亿元,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支持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94元,中央财政下达相关补助资金974亿元。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功能,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中央财政下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3648亿元、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97亿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按照3%的总体水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中央财政已下拨全国统筹调剂资金1520亿元、下达补助资金9492亿元,支持地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深入推进“一老一小”相关改革,支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和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统筹规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47亿元。落实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政策,支持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等工作。及时启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支持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 (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新建项目中央补助水平由1300元/亩提高至2400元/亩,扩大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和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范围。在全国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1-7月我国农业保险为1.1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约3.5万亿元。加大对产粮大县奖励力度,继续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完善惠农补贴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农业减灾防灾,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和粮食主产区利益。推动提升乡村产业、建设和治理水平。中央财政下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0亿元,加强对脱贫地区产业和就业帮扶。支持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等政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扶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在35个传统村落集中县开展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400亿元,支持地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片区更新改造等工作,开展城市更新示范,提升城市品质。下达补助资金708亿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启动支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出台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若干财税政策的实施意见。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制定横琴、河套、前海等合作区税收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开发开放。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调整优化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完善边境贸易支持政策。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支持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中央财政下达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40亿元,持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等工作。下达水污染防治资金267亿元,支持以长江、黄河为重点的流域水污染治理,引导更多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范围。支持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涉重金属历史遗留尾矿库治理、农用地安全利用等。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出台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并下达120亿元,全力支持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落实湿地保护法规定,制定湿地恢复费缴纳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强化资金政策集成整合,继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支持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落实落细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的各项措施。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启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促进城乡特别是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大强制采购、优先采购绿色低碳产品力度。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六)加强财政管理,促进资金节约、规范、高效使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树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跟踪评估过紧日子情况,把过紧日子要求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各方面。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从紧控制项目支出,从严审核新增资产配置,推动压缩论坛、节庆、展会等活动,大力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勤俭办一切事业。强化预算执行。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按照全国人大批准的预算,及时批复部门预算,抓紧下达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截至7月末已下达9.26万亿元,具备条件的均已下达完毕。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扎实开展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逐步实现对中央部门预算资金和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全面监督。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围绕教育科技、生态环保、社会保障等领域,对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大的政策和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加大对绩效自评结果的抽查复核力度,推动提升评价质量。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认真整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出台实施政府采购领域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方面部署重点任务。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对6000多家代理机构、3万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检查,着力纠治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财会监督力度。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推进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会计评估领域专项整治等工作。严肃处理2023年财会监督发现问题,问责472家单位和1346人,通报典型案例407个;对198家会计师事务所、538名注册会计师、46家资产评估机构、85名资产评估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推动完成会计法修改,加大对会计造假等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总的看,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
中
全
会
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全国人大批准的预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财政政策效能。在继续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基础上,密切跟踪预算执行和政策落实情况,及时评估和完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推进落实闭环管理机制。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物流成本,持续激发企业活力。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方向,落实和完善提振消费的财税政策,深入实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支持培育壮大文旅、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加强项目与资金的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着力提高投资综合效益。完善重大政策和项目跟踪监督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推动政策和资金尽早落地见效。 (二)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控一般、保重点。保持科技投入力度,强化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持。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乡村产业、和美乡村等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财政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落实好教育、养老、医疗、优抚等方面补助政策,分层分类做好社会救助。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部署,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高预算管理完整性。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拓展地方税源,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和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优化税制结构,完善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制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 (四)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督促地方落实“三保”责任,健全分级责任体系,压实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领域“三保”政策落实的管理监督职责。合理确定“三保”范围标准,统筹经常性财力加强保障。严格预算执行,坚决控制暂付性款项,增强库款调控能力,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要。推动“三保”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完善地方财政运行监测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动态监测、分级预警。通过规范管理和深化改革,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激励相容、约束有力的县级财力长效保障机制。 (五)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统筹好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好一揽子化债方案,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加强融资需求端和供给端管控,阻断新增隐性债务路径。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机制,加强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应用,坚决遏制化债不实和新增隐性债务。分类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完善专项债券管理制度,强化项目资产管理、收入归集,确保按时偿还、不出风险。 (六)扎实推进财政科学管理。围绕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进一步提高财政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源头管理,建立健全事前评估机制,将事前评估嵌入新出台或到期延续重大政策、项目决策程序,坚决防止超财力出台政策、新上项目。压实地方、部门和单位财经制度落实、预算编制执行、财务会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责任。加快建成覆盖财政重点支出领域和部门重点工作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编制和执行预算。加强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深入推进内控内审,堵塞管理和制度漏洞。突出加强、聚焦、优化,持续提升财会监督效能。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功能,为财政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开拓奋进、真抓实干,努力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lg
...
金融界
09-14 15:34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CPI有望温和回升,蔬菜价格可能小幅下跌、猪肉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go
lg
...
更大努力。下阶段,要继续按照党的二十届
三
中
全
会
部署安排,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巩固当前就业形势平稳态势。 国家统计局:更多地方正在积极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有利于消费需求潜力的加快释放 刘爱华表示,消费持续恢复面临一些制约,居民消费的信心和意愿仍待加强。从下阶段看,中央多次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相关政策力度正在持续加大,也有更多地方正在积极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作用下,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消费政策不断完善优化,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加快增长,这些都有利于消费需求潜力的加快释放,消费恢复的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lg
...
金融界
09-14 11:35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
6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军方突发重磅消息!英国金融时报独家:中国国防部长因腐败被调查
lg
...
特朗普突然给市场“下马威”!全球疯狂巨震:美元急拉、这一货币惨跌
lg
...
特朗普向中国打响“第一枪” !彭博: 特朗普风险回归 中国为人民币划了条红线
lg
...
中美突传重磅信号!路透调查:特朗普2025年初对华征收40%关税 打击中国GDP增长率
lg
...
中美突传关税贸易战!荷兰国际集团:特朗普启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恐严重冲击汇市……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510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2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