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2025年4月10日,美联储多位官员针对市场热议的降息预期和关税政策发表讲话,强调控制通胀仍是首要任务,短期内不急于降息。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Austan Goolsbee)在纽约经济俱乐部表示:“美联储的时间表未必与市场预期一致,我们的目标是找到稳定的路径,而非仓促行动。”他指出,当前经济正处于“黄金路径”,失业率接近充分就业水平,通胀呈下降趋势,但关税可能带来滞胀性冲击,缺乏通用应对方案。
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表示:“关税推高商品价格,可能推迟降息,当前保持利率稳定是最佳选择。”达拉斯联储主席洛里·洛根(Lorie Logan)则警告:“必须防止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演变为持久性通胀,若通胀预期失控,恢复物价稳定的代价将更高。”她强调,当前货币政策立场适当,但需警惕企业转嫁成本的速度和通胀预期的稳定性。
同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3月CPI数据,同比上涨2.4%,低于市场预期的2.5%,核心CPI上涨2.8%,为2021年3月以来最小涨幅。这一数据缓解了部分通胀压力,但未能改变美联储的谨慎态度。
美股全线重挫
受美联储淡化降息预期和关税不确定性影响,4月10日美股市场大幅下挫。盘中,纳斯达克指数一度暴跌超7%,收盘跌4.31%;标普500指数下跌3.46%;道琼斯指数下跌2.5%。科技板块领跌,七大科技巨头全线回落,其中特斯拉跌7.27%,Meta Platforms跌6.74%,英伟达跌5.91%,亚马逊跌5.17%,苹果跌4.24%,谷歌跌3.53%,微软跌2.34%。
中概股表现分化,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14%,理想汽车逆势上涨5.3%,小鹏汽车涨超3%,而拼多多跌超6%,百度跌超2%。以下为主要指数和科技股表现对比:
指数/股票 | 收盘跌幅 | 主要驱动因素 |
---|---|---|
标普500指数 | 3.46% | 降息预期降温,关税不确定性 |
纳斯达克指数 | 4.31% | 科技股高估值调整 |
特斯拉 | 7.27% | 销量压力,关税成本担忧 |
英伟达 | 5.91% | 市场情绪低迷,高估值回调 |
SimCorp高管梅丽莎·布朗(Melissa Brown)表示:“不确定性是当前市场的主导因素,投资者对未来走势的判断出现分歧。”
关税政策引发的通胀压力
特朗普政府近期推行的关税政策成为市场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称3月CPI下降是新政府的功绩,并敦促美联储尽快降息。然而,美联储官员普遍担忧,关税可能推高商品价格,引发更顽固的通胀。古尔斯比指出,短期关税对经济路径影响有限,但若企业信心受挫,可能放大经济风险。洛根补充称,关税对通胀的持续性取决于成本转嫁速度和公众预期,历史经验显示,高通胀预期一旦根深蒂固,代价将是经济放缓和就业疲软。
市场数据显示,美国CDS利差急剧扩大,反映主权债务信用风险上升,接近意大利和希腊水平。美国前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警告:“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是对经济良好运行的严重自我伤害,经济衰退风险显著上升。”以下为关税对主要行业的影响对比:
行业 | 潜在影响 | 应对挑战 |
---|---|---|
消费品 | 进口成本上升,价格上涨 | 企业需优化供应链或转嫁成本 |
科技 | 零部件价格波动,利润承压 | 调整生产布局,寻求豁免 |
制造业 | 短期保护效应,长期成本压力 | 平衡本土化与全球化布局 |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盖彭(Michael Gapen)表示:“推迟部分关税减轻了短期压力,但不确定性依然主导市场情绪。”
经济前景与政策展望
当前市场对美联储6月降息的预期升温,但官员的谨慎表态表明,通胀和关税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技术面分析显示,标普500指数跌破5000点后,短期支撑位在4800点,阻力位在5200点。若关税政策持续发酵,科技股高估值可能进一步承压,而避险资产如黄金将继续受益。长期来看,美联储需在控制通胀与支持增长之间寻求平衡,政策路径充满挑战。
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简·哈祖斯(Jan Hatzius)表示:“美联储可能在2025年底前降息50至75个基点,但前提是通胀持续回落且经济未显著放缓。”投资者应关注4月11日摩根大通财报及后续经济数据,以判断市场底部信号。
编辑总结
美联储官员淡化降息预期,强调关税可能引发的通胀压力,促使市场重新评估政策路径。美股全线重挫,标普500指数跌3.46%,科技巨头普遍下挫,反映高估值板块的脆弱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加剧不确定性,推高衰退风险,同时刺激避险资产需求。当前经济环境复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信号、企业财报及全球贸易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波动。
名词解释
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维护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
关税政策: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可能推高成本并影响通胀。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通胀水平的关键指标。
滞胀:经济停滞与高通胀并存的状态,对政策制定构成挑战。
CDS利差:信用违约掉期利差,反映主权债务信用风险的指标。
2025年相关大事件
4月10日: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淡化降息预期,美股纳指跌4.31%,科技股领跌。
4月5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美股盘后重挫。
3月30日:特朗普宣称CPI下降为新政府功绩,市场加大6月降息押注。
3月15日:耶伦警告关税政策加剧衰退风险,标普500指数跌超2%。
2月10日:美股科技股回调,纳指单周跌幅超5%,市场情绪低迷。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美联储的谨慎立场反映了对关税引发的通胀风险的深切担忧。美股短期内可能继续承压,标普500指数或测试4800点支撑位。”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重塑市场预期,科技股高估值面临调整压力。投资者应增加防御性资产配置以对冲风险。”
“CPI数据缓解了部分通胀压力,但美联储不会急于降息。关税对供应链的冲击可能推高成本,需密切关注企业反应。”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摩擦,推高通胀并削弱增长。美联储需在复杂环境中寻求政策平衡。”
“美股当前的波动性反映了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性。长期投资者应关注基本面稳健的企业,同时警惕短期回调。”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