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美国彭博社上周六(4月12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为一场无人愿意看到的战争做准备。美国征收关税旨在加强国家安全,但特朗普却疏远了他在与中国发生任何军事冲突时所需的盟友。
(截图来源:彭博社)
就在特朗普拿出一张巨大的纸板关税表,准备迎接“解放日”并颠覆二战后的经济秩序之前不久,他发表了一段颇具影响力的言论,但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表示:“美国已经无法生产足够的抗生素来治疗我们的病人了。如果真的发生战争,我们将无力应对。”
如果特朗普就此打住,恐怕很难找到反对他的人。他提出的关税理由五花八门——平衡贸易、创造收入、为交易创造筹码——但几乎所有华盛顿官员都一致认为,需要恢复美国制造业基础,以国防的名义确保自力更生。
但一如既往,特朗普走得更远。他迅速从将关税作为增强美国在与中国潜在战争中实力的手段,转向将关税强加于长期盟友,导致全球市场陷入混乱,并威胁要对那些美国在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生军事冲突时需要援助的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打击。
即使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暂停90天之后,美中两国仍在重塑全球经济,为一场双方都不愿看到的战争做准备,这一点已变得显而易见。地球上的其他人都必须应对其后果,同时认真思考是信任其中任何一个国家,还是武装自己。
习近平和他的共产党同志们与特朗普有着共同的自力更生的目标。这位中国领导人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努力减少中国在战略物资方面对美国的依赖,正如历届美国政府都试图阻止北京获取可能日后被用来对付美国士兵的高端技术一样。
然而,两位领导人之间的趋同似乎更深层次。在很多方面,他们都渴望对方拥有的东西:特朗普渴望中国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实力,而习近平则羡慕美国对先进技术以及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说到行事风格,两人都表现出为了实现目标不惜采取激烈政策措施的意愿,而几乎不顾市场。
仅自2020年初以来,习近平就阻止了全球规模最大的IPO,策划了一场可控的房地产价格暴跌,并在疫情期间封锁金融中心上海数月。在此期间,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约三分之一,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则上涨约60%。
中国的举措展现了其强大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就在通货紧缩放缓的背景下,许多中国最优秀、最聪明的年轻员工遭遇工资大幅削减,有些人甚至被迫偿还奖金。与此同时,共产党世界领先的监控手段也有助于压制公众异议。
习近平在过去几年中也取得了一些重大胜利,包括标志性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该计划使中国崛起,并在全球一些最前沿的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在彭博经济研究和彭博行业研究追踪的13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已在5项技术上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高铁和锂电池。中国正在其他7项技术上迅速追赶,其中包括制药和人工智能。
这些进步让北京官员暗自相信,从长远来看,他们完全有能力超越美国,同时保持对中国引以为傲的制造业的控制。正如特朗普认为工厂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一样,共产党官员也希望,如果经济斗争最终演变成一场枪战,他们也能保持生产一切所需产品的能力。
一位前共产党官员透露,他们简直无法理解,美国多年来为何要摧毁其制造业基础,以使金融业致富。此人还提出了一个经济学家和制造业专家也认同的观点:只有彻底重塑全球经济秩序,才能以足够低的成本,让各行各业的工厂回流美国。
特朗普现在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点。
特朗普上周在全球推出的一系列关税——在其高级顾问、《致命中国》作者、长期推动制造业回流的纳瓦罗(Peter Navarro)的敦促下——远超他在竞选期间的承诺。即使在宣布对非报复性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后,特朗普仍将对中国的关税提高到145%,远高于他第一任期内对中国征收的25%的全面关税。中国上周五将对美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25%,并表示进一步的加征关税在经济上毫无意义。中国商务部表示:“这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在4月2日公布的一份长达4700多字的“对等关税”行政命令中,特朗普宣布,近一个世纪以来积累起来的巨额持续贸易逆差“损害了军事准备”,并突然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了“不同寻常和非同寻常的威胁”。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说:“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被远近的国家洗劫、掠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
但有一个主要问题:特朗普关税图表上列出的关税与实际关税税率的互惠关系不大,而是与贸易逆差有关。这导致美国的许多盟友和安全伙伴受到抨击,以及孟加拉国和柬埔寨等一系列较贫穷的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比美国小600多倍。
然而,对特朗普来说,任何向美国出售的东西多于从美国购买的东西的国家都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无论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还是只有企鹅居住的偏远地区。他想要那些工作。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周在《面向全国》(Face The Nation)节目上表示:“数以百万计的人拧上小小的螺丝钉来制造iPhone,这种事将会来到美国。”
美国人是否想要这些工作是另一个问题。上周,X用户传播了一段2017年的片段,其中喜剧演员戴夫·查普尔(Dave Chappelle)抨击特朗普将工作岗位从中国带回美国的计划,称没人愿意花9000美元买一部iPhone。“把这份工作留在中国它该去的地方,”查普尔在Netflix特别节目中怒吼道,引来阵阵欢呼和笑声。“我们都不想那么辛苦。”
就连习近平也难以说服中国14亿人民在工厂里辛苦工作是值得的——官方媒体报道称,年轻的农民工宁愿接受薪水较低的送货工作,也不愿每天在流水线上站上八个小时以上。过去几年,习近平领导的政府一直在努力整顿中国的工人阶级,敦促孩子们远离电子游戏和中国所谓的“躺平”这种懒散的生活方式。
2021年,习近平视察一所职业学校时,勉励学生们要选择有利于国家长远目标的工作,而不是一心想着在公司里往上爬。他当时说道:“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社会需要你,受人尊重,收入不错,那就是好工作。”
根据特朗普的辩护者的说法,用高额关税打击盟友——即使是以一种违背经济逻辑的方式——都是把他们带到谈判桌前的一种手段。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是特朗普最著名的亿万富翁支持者之一,也是暂停90天关税的支持者,他在总统在玫瑰花园发表声明后写道:“有时候,谈判的最佳策略是让对方相信你疯了。”
但在实践中,特朗普对美国的信誉造成了历史性的打击,这一打击不会很快被遗忘——即使一些国家在90天期限届满之前就新的安排进行了谈判。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正饱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美军深陷越南战争泥潭时,美国外交官在努力阻止盟友获得核武器时,也曾面临类似的不信任。1976年,美国驻首尔大使在一份现已解密的电报中写道,当时的独裁者朴正熙(Park Chung-hee)“对美国作为长期盟友的可靠性的怀疑”,是“最初促使他寻求独立核威慑力量的原因”。
近50年后,美国在全球的盟友——尤其是像韩国、台湾和日本这样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的盟友——肯定也抱有同样的疑虑。这些亚洲安全伙伴在公开场合拒绝发表任何批评言论,因为它们的领导人寻求的是能够立即减免关税的协议。
但在世界其他地方,一些美国最古老的盟友并没有退缩。即将卸任的德国副总理哈贝克(Robert Habeck)将特朗普的关税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相提并论,并表示“回应的力度和决心必须与之相称”。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敦促欧盟公司暂停在美国的投资,称“一边在美国经济上投资数十亿美元,一边他们正打击我们”会发出错误的信息。
加拿大总理卡尼(Mark Carney)在特朗普公布关税计划后宣称:“美国肩负全球经济领导重任、建立以信任和相互尊重为基础的联盟、倡导自由开放的商品和服务交换的80年时代已经结束。这虽然是一场悲剧,但也是新的现实。”
短短一周内,特朗普不仅损害了盟友的国防支出能力,也使其领导人在政治上更难支持未来任何由美国主导的战争。
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在其2020年出版的《中国赢了吗?:中国对美国主导地位的挑战》一书中指出,美国最大的错误在于既没有制定长期战略就与中国交锋,又损害了信任,尤其是通过金融制裁将美元武器化。如今,特朗普非但没有在世界舞台上孤立中国,反而给了习近平一个全面加强经济联系的机会,包括与许多美国传统盟友以及其他能够提供关键后勤和外交支持的国家。
虽然大多数面临最高关税的国家都急于与特朗普达成协议,但他们也知道,特朗普不太可能永远当政。现在理性的做法是在短期内减轻损失,确保自己不会再遭受打击——无论是被美国还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