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南下资金净卖出港股40.33亿港元:小米逆势获23.55亿买入,盈富基金失血超150亿

2025-04-11 00:10:56
今日美股网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 内容导读引言:南下资金转向与市场波动小米集团:逆市吸金的背后盈富基金:遭遇151.85亿港元抛售港股市场:短期承压还是长期机遇编辑总结引言:南下资金转向与市场波动2025年4月10日,南下资金净卖出港股40.33亿港元,结束了此前连续多日的净买入趋势。这一转变引发市场关注,尤其是对港股核心资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小米集团、阿里巴巴和美团等科技巨头逆势获得资...

内容导读

引言:南下资金转向与市场波动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2025年4月10日,南下资金净卖出港股40.33亿港元,结束了此前连续多日的净买入趋势。这一转变引发市场关注,尤其是对港股核心资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小米集团、阿里巴巴和美团等科技巨头逆势获得资金青睐,而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等传统指数基金则遭遇大幅抛售。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小米集团:逆市吸金的背后

当日,小米集团-W (01810.HK)净买入额高达23.55亿港元,领跑南下资金青睐榜单。分析认为,小米的强劲表现与其多元化战略密不可分。2025年初,小米宣布其电动车业务SU7交付量突破20万辆,远超市场预期。此外,其智能手机与IoT生态的全球扩张也为股价提供了支撑。小米CEO雷军近期表示:“2025年将是小米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年,我们的目标是进入更多新兴市场。”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W (09988.HK)美团-W (03690.HK)分别获净买入21.54亿港元5.2亿港元,显示投资者对科技股的信心未完全动摇。以下为三者当日表现对比:

公司 净买入额 (亿港元) 核心驱动因素
小米集团 23.55 电动车交付超预期,全球化推进
阿里巴巴 21.54 云计算与电商业务稳定增长
美团 5.20 本地生活服务需求回暖

盈富基金:遭遇151.85亿港元抛售

与科技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盈富基金 (02800.HK)当日净卖出额高达151.85亿港元,创下近期单日流出新高。作为追踪恒生指数的ETF,盈富基金的失血反映了投资者对港股整体市场的谨慎态度。此外,恒生中国企业 (02828.HK)南方恒生科技 (03033.HK)分别遭遇77.5亿港元3.19亿港元的净卖出,显示资金正从指数型产品转向个股配置。市场人士指出,这一趋势可能与投资者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担忧有关,尤其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逐步显现。

股市场:短期承压还是长期机遇

南下资金的净卖出对港股短期走势构成一定压力。恒生指数当日表现疲软,科技股虽有亮点,但未能抵消指数基金流出的冲击。然而,从长期看,小米等个股的资金流入显示市场仍有结构性机会。分析人士预计,若全球宏观环境稳定,港股估值吸引力将逐步显现。香港交易所CEO欧冠升近期表示:“港股市场的韧性正在增强,2025年有望吸引更多国际资本。”

编辑总结

南下资金净卖出40.33亿港元的现象表明,港股市场正处于资金流向分化的阶段。小米、阿里巴巴等科技股凭借业绩亮点成为资金避风港,而盈富基金等传统资产则面临抛售压力。这一分化反映了投资者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差异化应对策略。未来市场走势将取决于全球经济政策及企业基本面的进一步演变。

名词解释

  • 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

  • 盈富基金:追踪恒生指数表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 恒生中国企业:反映在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表现的指数基金。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3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287.9亿港元,创历史次高纪录,盈富基金获60.72亿港元买入,显示市场信心短暂回暖。(来源:新浪财经)
2025年3月12日:小米集团宣布SU7电动车交付量突破18万辆,股价盘中创历史新高,达36.3港元/股。(来源:智通财经)
2025年2月24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37.37亿港元,阿里巴巴和小米分别获44亿和19.68亿港元加仓。(来源:新浪财经)
2025年1月9日:腾讯控股单日净流入60.09亿港元,领跑南下资金买入榜。(来源:智通财经)

专家点评

“南下资金的转向显示市场对港股的态度趋于谨慎,但科技股的逆势表现值得关注。小米的基本面改善是其吸金的关键。” —— James Sullivan, JPMorgan Chase分析师,2025年4月8日
“盈富基金的大幅抛售可能与投资者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担忧有关,短期内港股可能继续承压。” —— Emily Chen, 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2025年4月9日
“港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尤其是小米和阿里巴巴等业绩驱动型公司,长期投资者可逢低布局。” —— Robert Liu, Morgan Stanley投资总监,2025年4月7日
“南下资金的分化表明市场正在重新评估风险与回报,科技股的吸引力正在超越传统指数基金。” —— Sophie Zhang, UBS全球研究主管,2025年4月6日
“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若宏观环境改善,资金回流将是大概率事件。” —— Michael Hartnett, Bank of America策略师,2025年4月5日

来源:今日美股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