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在唐纳德·特朗普政府频繁反复调整关税政策之际,周二(4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持稳,市场依然在消化美国方面的最新动态。
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以来,中美两国相互加征关税,导致全球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关系成为影响人民币走势的主导因素。
人民币即期汇率以7.3050开盘,截至发稿交投在7.3100附近,较前一交易日尾盘上涨4个点,但仍比中国央行设定的中间价弱1.37%。
在周二开盘前,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定在7.2096,为自2023年9月以来的第二低水平。尽管如此,该中间价仍比路透预估的7.3094高出近1000点。
花旗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央行在设定汇率中间价时依旧保持谨慎,但市场越来越担心,为应对美国关税带来的通缩效应,央行可能会考虑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刺激经济。
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价值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也跌至96.41,是自2023年7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瑞银经济学家汪涛团队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近期美国提高关税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不过,美元也出人意料地对其他主要货币走软,这与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相反。”
特朗普在多国关税问题上的反复态度令投资者无所适从,进一步削弱对美元等美国资产的信心。
由于关税冲击对中国出口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瑞银已下调对中国GDP增速的预期,并预计到2025年底,在岸人民币将会在7.5左右交易。
美元指数目前交投在99.70附近,接近三年来的最低点。由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市场对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心受到打击,该指数本月已累计下跌逾4%。
尽管美国上周末取消对中国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关税,这在短期内为市场带来了一些喘息空间,但特朗普的表态暗示这可能只是短暂的宽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