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如何看待港股创新药的驱动力及可持续性

2025-04-29 16:37:25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势反弹,投资者关注度不断提升。本文将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研发优势及政策环境支持等维度,为投资者拆解港股创新药反弹背后的驱动力及其可持续性。

一、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

1. BD出海大幅增长

2025年初,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授权出海)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实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国产创新药BD出海交易达22项,同比增长29%,而同期全球交易仅增长3%。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显著提升,反映出中国药企的研发能力逐渐获得全球市场的认可。

图: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数量及金额

image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数据截至2025年2月18日

2. 研发管线数量与质量双升

中国创新药已从“快速跟进”(Fast Follow)向“首创新药”(First-in-Class)转型。

2024年,中国企业创新药研发管线数量较2021年增长近1倍,其中FIC药物增长近1倍。60种药物从跟进药物升级为首创药物,部分领域(如GLP-1等)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图: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按创新水平划分)

image

数据来源:《Chinese innovative drug R&D trends in 2024》,其中2021年和2024年分别指截至2021年7月和2024年1月的数据

二、核心优势:研发效率与成本壁垒

1. 研发效率远超海外同行

据麦肯锡数据,国内药企在临床前阶段耗时仅为海外同行的1/2,早期管线推进效率显著优于国际药企。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享有工程师红利与应用场景优势——中国庞大的医学人才储备和临床资源,使得新药试验效率能够超越发达国家。

2. AI赋能降本增效

生成式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有望将新药上市时间从13年缩短至8年,研发总成本从24亿美元降至6亿美元。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已将生物医药列为AI落地的重要场景,进一步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三、港股创新药的配置价值显现

受美债利率影响,港股医药板块估值折价较深。截至2025年4月6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A/H溢价仍高于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修复潜力显著。

图:港股医药A/H溢价修复后仍在一倍标准差以上

image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4月6日

中国创新药正从“跟跑”转向“领跑”,凭借研发效率、成本优势和全球化布局,港股创新药板块兼具成长性与估值修复空间。

在AI赋能、政策支持及出海加速的驱动下,这一领域或将成为中长期投资的优质选择。投资者可借助指数化工具布局港股创新药,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159316):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的ETF,聚焦高业务纯度、高弹性标的,支持T+0交易。

• 港股通医药ETF(513200,场外联接A类:018557;C类:018558):跟踪港股通医药指数,覆盖更广泛的港股医药龙头,管理费率0.15%,支持T+0交易。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