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宁德时代宣布全新钠离子电池“钠新”年底量产;中科海钠发布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比亚迪的低成本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实现了200Ah的电芯容量、10000+的循环性能。这些进展标志着钠离子电池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并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进入规模化出货阶段。
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钠新”
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名为“钠新”的钠离子电池,并推出第一款产品——宁德时代纳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计划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该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175Wh/kg,可实现零下40℃至零上70℃的全温域适配。在多面挤压、针刺贯穿、电钻穿透和电池锯断等实验中,该电池做到了“不起火、不爆炸”。钠离子电池采用钠盐作为电极材料,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钠资源储量丰富、原材料价格低廉且工作温域宽等优势。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海钠董事长胡勇胜表示:“钠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可达200℃,且自加热速率更低,显著降低了热失控风险。钠离子电池在针刺、短路、过充等滥用条件下均不起火、不爆炸。此外,其低温性能优异。钠离子电池在-20℃环境下仍能保持90%以上容量,而锂电池在此温度下的容量保持率通常不足70%。”
中科海钠发布商用车解决方案
3月28日,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在阜阳全球首发,所用电芯能量密度突破165Wh/kg,能在20分钟至25分钟内快速完成100%充电,且快充模式下循环寿命仍能超过8000次。这一创新成果实现了我国新能源领域钠离子电池“技术+产业”的双重突破。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已获得中车、金龙、江淮、一汽等主流车企的认可,部分车企已经进入联合研发阶段,部分正在进行技术对接,另有多家车企正在洽谈合作中。
比亚迪实现低成本长寿命钠离子电池
早些时候,比亚迪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比亚迪的低成本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实现了200Ah的电芯容量、10000+的循环性能,其安全性、功率性、高低温性能等均优于锂电。技术突破推动钠离子电池在应用场景上不断扩围。领克汽车宣布领克900将搭载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实现了钠离子电池装车;雅迪于2025年1月发布多款钠离子电池电动车,推动短续航车型的替代。
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胡勇胜表示:“钠电池将在储能、商用车等场景率先起量,未来3至5年,钠电池市场将达到千亿规模。”业内人士认为,钠离子电池在储能和电动车领域的应用加快落地,对电池的产量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在政策推动下,未来3至5年,钠电池将进入规模化出货阶段,出货量有望超过百GWh。”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唐亮表示。
随着技术突破、成本控制、产业链协同等多方面不断发力,钠电池有望在储能、商用车等场景得到广泛应用。未来3至5年,钠电池将进入规模化出货阶段,出货量有望超过百GWh,市场规模将达千亿。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兴的储能技术,尽管在资源丰富性、安全性、低温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产业化进程仍面临多重挑战。业界认为,钠电池产业要想实现规模化应用,需要在技术突破、成本控制、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同步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