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在4月30日迎来其第二任期的百日执政时刻,但现在看来,美股美债美元的暴跌、华尔街预测的经济衰退概率增加等反映了人们对特朗普百日执政的不满,经济表现与其第一任期截然不同。
在减税、去监管和扩大财政刺激等政策下,特朗普1.0政府总体上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美股持续走高。在这位「商业友好型」总统重返白宫前后,人们理所应当地认为特朗普2.0政府也会同样来带经济增长和股市繁荣。
但实际上,在特朗普执政的三个月内,经济乐观情绪急速转为负面:美国股债汇历史性三杀、美元作为全球储备和美债作为全球避风港的地位动摇、华尔街接二连三下调股市目标价和GDP增速预期、消费者信心和企业CEO信心崩塌、经济衰退迫在眉睫等。
有媒体戏称,特朗普打着的「美国优先」口号正在变成「美国落后」,「特朗普交易」演变为「抛售美国」,美国例外论正在消退。华盛顿邮报报道直言,无论以什么合理的标准衡量,「特朗普上任后的一百天都是一次巨大的失败」。
接下来,本文将细数特朗普经济政策带来的「五宗罪」或五大经济恶果。
截至2025年4月,美国第47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签署了130多项行政命令,为20世纪40年代以来历届总统最多,而他在第一任期只签署了32项。自1月20日上台以来,关税政策是其经济政策的施政核心,减税等政策可能要到第二季才会有明显进展。
超高关税税率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最大亮点。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摩根大通指出,美国有效关税税率提高约25%,达到平均27%的进口关税率,这是100多年来的最高有效关税水平。
在对等关税生效后不到一天,特朗普改口并提供「90天关税暂缓期」。在与中国多次互相加征关税(对华关税最高加征至245%)后,特朗普又改口将大幅下降对华关税。美国贸易政策反反复复,给企业的运营计划带来挑战,也严重打击投资人的信心和选民对美国政策的信任。
多项民调显示,特朗普整体支持率,尤其经济问题上的支持率锐减至低点。据ABC News/Washington Post/Ipsos poll的4月调查,55%受访者不认同特朗普的执政方式,百日工作支持率创过去80年所有总统的最低。
据Pew Research Center4月调查,59%的美国人不赞成提高关税的措施。 CNBC调查显示,人们对特朗普经济方面的反对率升至55%,这是特朗普在该项调查以来首次在经济方面的净负面评价。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rry H Summers)表示,特朗普执政百日是「二战以来最糟糕的100天」,市场已经对其表现做出了判断。
更高的进口关税税率意味着更高的进口成本,不少企业选择调升商品价格,将这部分额外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福特汽车表示,若美国继续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征收关税,他们将从7月起涨价。据预测,美国汽车的平均售价可能会上涨超3000美元或涨幅10%至15%。德银预计,2025年美国汽车销量可能会从2024年1600万辆下降至1540万辆。
据Smartscout数据,亚马逊在4月第二周上调了上千种产品的价格,平均涨幅达到30%。主打低价商品的零售商Shein和Temu纷纷上调美国市场商品价格;奢侈品牌爱马仕也宣布从5月1日起提高在美所有业务线的销售价格,以抵消关税影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关税给美国通胀带来的影响可能比预期更持久,他们对货币政策调整持谨慎态度。有经济学家甚至警告,按照目前的政策基准,2025年核心PCE预测应调升至4%至5%。
受到关税政策对需求的拖累,高盛、摩根士丹利和野村等机构下调了美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高盛预计今年美国经济逼近零增长,摩根大通预计衰退概率高达80%。市场预计,美国第一季GDP增速从2024年Q4的2.4%放缓至0.4%,为近三年最低。
创百年记录的高额关税给有海外供应链布局或依赖海外客户的美国企业带来压力。据CNBC调查,37%的企业CEO表示,他们今年将进行裁员,零售贸易、批发贸易、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将是最先裁员的领域。
知名资管公司Apollo描绘了美国经济在今年夏天衰退的场景:4月关税实施,企业集中采买;5月,美国港口集装箱到港数萎缩;5至6月,市场需求下降,货运业和零售业开始裁员。
到目前为止,沃尔沃、Stellantis和雅诗兰黛等公司因关税风险宣布裁员。宝洁和Chipotle等公司下调财测,沃尔玛和美国航空等公司则直接撤回或取消了业绩展望。
据法律公司LegalShield报告,2025年第一季客户对破产的咨询量激增至2020年初起来的最高,并预计今年夏季可能会出现破产申请潮。
据Chief Executive对美国CEO的调查,67%的受访者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76%受访者表示关税政策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美国家庭和消费者而言,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计,新关税将使得美国普通家庭每年额外承担3800美元的开支。美前财长萨默斯预计,新关税政策可能导致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面临超5000美元的收入损失。
密西根大学4月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连续第四个月下滑至52.2,创2022年7月以来最低;未来一年通胀预期飙升至6.5%,为1981年以来最高,印证了「滞胀」的经济预期。
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相似,特朗普此次再次就降息问题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但这次,特朗普直接威胁要解雇鲍威尔,「鲍威尔的离职越快越好」,直呼他是「太迟先生」和「大输家」。
特朗普想要解雇美联储主席并不是嘴上说说,白宫方面已确认他们正在研究此事。不过,或许出于市场的压力,特朗普后来改口称,他无意解雇鲍威尔。
特朗普如果真的解雇鲍威尔,这意味着要寻求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律突破,推翻近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先例。此举势必威胁美联储的独立性,并进一步威胁美元信用体系。
摩根大通警告称,如果美联储独立性受损,这将给本就受到关税和通胀预期影响的通胀前景带来更大风险——长期利率走高,经济活动和财政状况承压。
1、美股
2月下旬以来,标普500指数进入下降通道并一度陷入技术性熊市(跌幅超20%),特斯拉股价腰斩,AI龙头英伟达股价三个月内跌超20%。
2024年底,华尔街普遍继续看涨2025年美股,但到目前为止,高盛、摩根大通和Evercore ISI等顶级金融机构均下调了2025年标普500指数目标价:高盛下调至5700点,摩根大通调降至5200点等。
花旗甚至警告,不确定性正在取代人们年初对「金发姑娘」软着陆的期待,美股继续下跌的话,可能会成为首次由美国总统政策直接触发的「熊市」。
2、美债
4月中上旬,美股经理了一波对冲基金基差交易平仓带来的「美债风暴」,10年期美债利率单周升50个基点。在缓和了仅一周后,特朗普对抗美联储主席的消息又加剧美债抛售。
花旗表示,美债的剧烈下跌可能预示着一种格局的转变,美国国债可能不再是避险时期的「避风港」。
3、美元
伴随美债暴跌的还有美元。 1月20日至4月25日,美元指数(DXY)暴跌近10%,创1973年美国总统任期100天内的最差表现。在过往近50年的美国历史中,总统执政百日的美元平均回报率为0.9%。
美元指数DXY,来源:TradingView
特朗普上任百日的美元大贬值堪比「尼克松冲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1971年,尼克松政府放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和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机制,结束了二战后以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3年,国际投资者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热潮加速了美元贬值,西方国家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并实施浮动汇率制。
摩根大通4月报告称,美元走势的下行风险上升,建议投资人重新审视货币配置,比如配置黄金、欧元、日圆和人民币等资产。
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后,4月9日美股大反弹,标普500指数以9.52%的涨幅创下二战后第三大单日涨幅。但在股市历史级大涨前后,一些期权和股票的异动、以及特朗普「圈内人」的精准交易引发内幕交易的猜疑。
在特朗普发文之际,标普500指数ETF的零日期权(0DTE)出现异动,有人在价格493的时候大举买入执行价在532至536美元的零日期权合约,预期涨幅为10%左右。
多名参议员表示要彻查特朗普公布消息前后的资本市场异动,尤其是一些议员们持仓的大赚。民主党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发文呼吁,要调查特朗普是否操纵市场以使其华尔街捐助者受益,而美国人民和小企业为此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