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以来,在“高切低”效应下,A股行情呈现震荡,大消费板块、食品饮料板块全线上扬。据iFind,截至4月15日,消费ETF(510150)连续5日获得资金净申购超1.2亿元。
资金面上,据iFind,截至4月14日,主要消费ETF近一个月吸金超3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北向资金一季度逆势加仓了A股消费板块。
据天风证券,一季度,北向资金主动加仓两类主线之一是科技,二是消费方向,虽然表现较弱,但资金呈现逆势加仓行为,包括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等。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Q1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其中3月同比增长20.0%,比前两个月高出4.7个百分点,线下消费加速回暖。随着各项扩大内需的政策持续加码,消费市场Q1数据表现亮眼。
招商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在美国关税的冲击下,或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支持受影响行业,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等措施。
太平洋证券分析,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低位内需板块的情绪修复,食品饮料板块表现相对抗跌,尤其是乳品、零食、调味发酵品等子板块领涨。
消费ETF(510150)紧密追踪消费80指数,由沪市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80只主要消费、可选消费股票组成,前十大成份股涵盖了贵州茅台、恒瑞医药、伊利股份、药明康德、海尔智家、赛力斯、福耀玻璃、上汽集团、山西汾酒、海天味业,反映了消费类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收益表现。
从当前估值来看,据iFind,截至4月15日,消费ETF(510150)标的指数的估值(PE-TTM)为22倍,低于近3年以来75%以上的时间,低于近5年以来9成以上的时间。在提振内需大的背景下,投资者或可借道消费ETF(510150)布局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