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险资长线投资试点规模突破1600亿,八家寿企加速布局A股“压舱石”

2025-04-14 16:36:56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市场消息,我国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进入密集落地期。截至2025年4月,试点总规模已从首期500亿元扩容至1620亿元,参与机构由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两家扩展至太保寿险、平安人寿等8家头部寿险公司,第二批试点机构正加紧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推动资金向二级市场注入“源头活水”。

试点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是政策对险资入市“堵点”的系统性疏通。2023年10月首批试点启动时,鸿鹄基金(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两家公司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公司制基金,即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鸿鹄基金”))采用公司制架构,以权益法核算平滑市值波动对险企利润的影响,截至2025年3月已完成500亿元投资,年化收益超基准表现。第二批试点则引入契约制基金,人保寿险、泰康人寿等机构通过结构化主体或OCI类资产计量,进一步隔离股价波动风险。财政部同步推进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改革,将“净资产收益率”三年以上指标权重提至60%,从考核机制上消除短期业绩压力。

会计处理创新是试点核心突破。新会计准则下,险资传统股票投资需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市值波动直接冲击当期利润。而鸿鹄基金作为合营企业,按权益法核算仅需按比例确认被投公司净利润,2024年账面价值增长5.4%,综合收益达27亿元,验证了“长期持有+高股息”策略的有效性。第二批契约制基金通过持有高份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或在集团层面归入OCI类资产,既保留分红收益进利润表的优势,又规避公允价值剧烈波动风险,为险资提升权益配置比例扫清障碍。

政策配套持续加码,激发险企参与热情。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票的风险因子按七折计算资本占用,大幅降低偿付能力消耗;部分试点机构还获得关联交易豁免、不占权益额度等特批政策。大中型险企凭借资金体量优势,单家获批百亿级,如人保寿险、平安人寿分别获批100亿和200亿额度,头部机构通过逆周期布局高股息蓝筹股,在近期市场波动中显现“稳定器”作用。Wind数据显示,险资年内调研超2800次,电子、新能源等高成长板块与金融、能源等高股息资产并重,折射出“防守反击”策略。

当前1620亿元规模仅占险资权益投资总额的7%,而监管部门明确表示将“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随着长周期考核、会计优化等政策深化,险资权益配置比例有望从当前7.57%向10%-的国际水平靠拢,三年内或带来超万亿增量资金。有机构透露,公司正通过压力测试平衡安全性、收益性,重点挖掘“真成长”与“真红利”的交集领域,为实体经济输送“耐心资本”的同时,破解险资长期收益率下行困局。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