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机构自购潮释放积极信号:真金白银锚定A股长期价值

2025-04-09 14:31:07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2025年4月8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多维度“信心提振信号”。以招商基金、博时基金、鹏扬基金为代表的头部公募机构率先行动,通过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向市场注入“真金白银”。招商基金宣布投入50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博时基金计划自购6500万元投向权益类产品;鹏扬基金则在当日完成首批1500万元申购,覆盖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主题基金,并承诺后续追加1500万元。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展现机构对市场长期价值的认可,也传递出“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积极态度。

同日,政策层与市场主体协同发力,形成“稳市组合拳”。中央汇金明确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承诺提供再贷款支持,社保基金会宣布继续增持A股,头部险企也快速响应入市号召。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政策既包括监管规则调整,又有“国家队”资金直接介入,叠加市场主体的自发行为,形成兼顾短期稳定与长期规范的合力。这一机制有效遏制了恐慌情绪蔓延,为市场筑底提供制度保障。

从市场环境看,专家普遍认为当前与2018年存在本质差异。中金公司分析,尽管外部关税冲击带来波动,但中国产业链韧性、政策工具箱储备及科技突破潜力,使资产估值具备显著优势。例如,我国出口结构多元化程度提升,应对贸易摩擦经验更丰富,且内需接力效应逐步显现,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正成为新增长引擎。二季度可围绕“哑铃型配置”策略平衡风险与机遇,即在防守中捕捉结构性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机构自购潮往往蕴含逆向布局启示。历史数据显示,公募自购多出现在市场低位,且后续6-12个月常伴随反弹。2025年以来,公募已自购权益类基金76次,金额达7.42亿元,占比超六成。有基金公司指出,当前中国权益资产估值仍处洼地,政策快速响应叠加全球资金再配置需求,或为中长期投资创造窗口期。建议关注市场情绪修复后的边际改善信号,如上市公司回购潮、新兴产业政策落地等。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