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海通恒信(1905.HK)高股息穿越周期,“五篇大文章”锻造产业金融新标杆

2025-04-07 11:30:45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海通恒信凭借战略前瞻性、资产稳健性及创新能力,有望成为港股当下兼具安全性与成长性的稀缺标的。

一、高股息印证稳健经营,资产质量稳固抗风险能力提升

2025年3月28日,海通恒信(1905.HK)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据公告,集团录得总收入及其他收入、收益达88.55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实现净利润15.13亿元,净利润率录得21.19%,较去年末提升2.08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收入和盈利呈现稳健韧性特征。

2024年海通恒信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6.37%,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8.10%;年末不良资产率1.17%,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316.17%,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较去年末提升约50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进一步增加,为公司应对潜在风险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缓冲,也显示了公司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末,公司宣布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4元(含税),叠加中期股息每股0.043元,全年合计派息0.083元人民币(基本每股收益0.17元人民币,分派比例近50%),折合全年合计派息约0.089港元。以当前股价0.86港元计算,股息率高达10.35%,名列港股高息红利股靠前位置,同时,海通恒信自2019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每年两次的派息频率,这一高频率叠加高股息的分红策略不仅体现了公司对股东的慷慨回报,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港股市场作为高息红利股的地位。

对此我们进一步挖掘出公司“穿越周期的产业金融服务商”市场标签,主要因为其业务布局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未来或可为投资者提供了确定性回报。

海通恒信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充分体现了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稳健经营和战略布局能力。公司围绕“五篇大文章”,加大对新兴业务领域的投入;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推动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积极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合作交流,提升公司在多个产业的影响力;聚集区域深耕属地化体系,推动区域经济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紧扣国家战略深度布局“五篇大文章”,向新兴领域业务资源倾斜

作为融资租赁行业龙头企业,海通恒信始终坚守租赁本源,紧扣国家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导向,精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公司深度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发挥自身优势,在各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

科技金融方面,公司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2024年,科技金融业务成功实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首单突破,入选上海市智能制造产融生态联合体。科创租赁业务全年投放48.5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0.67%,其中专精特新业务投放21.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1.18%。截至2024年末,科创租赁业务资产余额人民币59.24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5.16%,其中专精特新资产余额24.72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29.30%,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

绿色金融方面,公司积极支持新型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等双碳重点领域,2024年,绿色租赁业务投放92亿元,期末资产余额207亿元,占生息资产的22%,不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生息资产余额占比均有所提升,绿色金融业务持续取得新突破,绿色金融业务均作为公司重要业务板块和优势产业地位有了进一步夯实和巩固。

普惠金融方面,公司全年服务超2600家中小微企业,投放74亿元,截至2024年末,普惠资产余额128.98 亿元。

养老金融方面,公司重点关注优质医养结合、康养机构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与康养设备厂商的合作,开创性打造居家养老设备租赁产品,年内首单养老租赁项目落地,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数字金融方面,公司牢牢把握AI发展带来的产业链升级和算力需求增长的机遇,加强发展算力租赁业务和数字相关制造业业务,全年数字金融业务投放超人民币20亿元,其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人民币5亿元,截至2024年末,数字金融资产余额约人民币50亿元,余额和占比均较去年末实现了一定增长,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发展稳步向前。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对新兴领域投放,大力拓展先进制造、绿色租赁、数字经济、科创租赁等战略新兴领域业务,其中2024年,公司进一步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扶持力度,先进制造业务全年投放约126亿元,投放占比超26%,截至2024年末,先进制造生息资产余额约为199亿元,战略性倾斜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公司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优势持续稳固。

三、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海通恒信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成功推出“油翠新生”油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创新方案、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支持方案“更新租(2024)” 等创新业务,实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首单突破,发行融资租赁行业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并推动居家养老设备租赁项目入选行业最佳案例。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公司成效显著。据公司财报资料,公司建成智能预警中心与AI中台,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2024年上线财务中台系统,完成普惠租赁业务风控模型迭代,电子签约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风控模型迭代后决策效率提升40%;凭借科技实力斩获“金翼奖”领军企业称号,数字化转型项目获“星跃奖”最佳实践。数字化转型支持下,资产处置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风险管理门户实现全维度数据可视化。

与此同时,海通恒信以“三龙头”(龙头产业、龙头园区、龙头厂商)战略为抓手,构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并形成分公司属地化服务矩阵。

2024年,公司聚焦上海、四川等12省市“专项技改贷”政策机遇,成功入围首批合作机构名单。公司还通过举办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促进会等活动,推动区域经济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在产融结合方面,公司强化与产业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创新打造 "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联盟",举办AI +应用生态大会、共享出行金融交流会等行业峰会,落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设备更新租赁投放绿色低碳、科创租赁资产流转等标志性项目,积极开拓与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成为首家与新开发银行合作的商业融资租赁公司,获批的1亿美元等值人民币贷款将用于支持环境保护和能效提升项目。同时,公司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挖掘智慧农业市场机遇,推动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公司还通过与数字算力、节能环保企业共建资产孵化平台。

展望未来,创新驱动和战略深化将助力海通恒信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2025年,公司将在直租业务突破、产业生态深化、数智化升级、区域协同发力等多个方面进行重点推进:

(1)直租业务突破:完善全链条管理体系,提升直租占比;
(2)产业生态深化: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深化与头部企业战略合作;
(3)数智化升级:上线AI中台人工智能专区,构建私有化且安全可控的大数据模型;
(4)区域协同发力:强化重点区域布局,进一步提升属地化业务占比。

当前,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正处于提质增效、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中国租赁渗透率估计处于8%左右(权威数据显示2023年末租赁渗透率提升至7.5%),但参考发达国家长期稳定在20%-30%,租赁渗透率仍有3-4倍的增长空间。

政策支持、新兴产业需求及资产质量改善为行业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另据公开资料,直接租赁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显示行业回归“融物”本源的趋势凸显,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持续增强。这一发展趋势与海通恒信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同频共振之下,或将强力推动公司迈入新一轮增长期。

结语

综合而言,海通恒信是港股市场中兼具防御与成长特性的高息红利股代表。公司连续 5 年派息率超30%,2024年派息率近50%且股息回报率超10%,为投资者提供了较理想的稳定收益保障。

在政策红利方面,海通恒信深度参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绿色租赁、科创租赁等业务赛道增长确定性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积极响应“五篇大文章”与国家“双碳”目标,未来将继续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

资产质量上,公司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达316.17%,风险抵补能力行业领先。同时,公司融资成本优势显著,直接融资占比近半,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3.37%,低于行业均值,进一步提升了盈利空间。

当前市场环境下,海通恒信凭借战略前瞻性、资产稳健性及创新能力,成为兼具安全性与成长性的稀缺标的。同时,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创新驱动的业务模式及行业领先的风险控制,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经济周期的确定性回报,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其估值修复机会。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