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龙湖集团(0960.HK)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根据公告,龙湖集团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74.7亿元,应占股东净利104.0亿元,每股收益1.58元。
具体看三大业务板块:
开发业务营业收入1007.7亿元,全年累计销售1011.2亿元,销售回款率100%;
运营业务营业收入135.2亿元,同比增长4.5%,毛利率高达75%;
服务业务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可观;
2024年,龙湖的盈利金额仍然可观,绝对金额虽然回撤,但能做到传统业务减少失血,新发展故事贡献增长与盈利,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过去的三年里,房地产市场断崖式的降速,释放了风险,也暴露了命门——兴则百无禁忌,衰则做多错多,相似的故事在众多地产圈大佬巨擘身上不断验证。
房企已在由奢入俭,所谓“活下来”的出路,即是学会如何在缩量的环境里解题。在过去三年,龙湖通过压低负债规模,聚焦内生生长,搭建起一个可持续的生态雏形,其价值与意义,或许已经超过了短期利润的贡献。
正像在草食世界的生存之道,在这个生态之中,不会有过去的寅吃卯粮,也没有曾经的大快朵颐。实际上,这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生存法则,让龙湖的战略模式稳定且持久。
债务转换即将收官
当地产行业的锚点从规模转向生存,房企也在寻找能够破局的良方。
过去三年,龙湖选择了先从债务结构动刀。从2022年起,龙湖主动进行城市聚焦,在开发业务上做“三提三降”,主动地收缩、出清、整合。这些提前“踩刹车”的动作,为债务结构优化腾挪出战略空间,在此之后,龙湖的债务结构转换正式拉开帷幕。
在2024年度业绩会上,龙湖管理层介绍了过往债务转化“两步走”的思路:
其一,强化正向经营性现金流,减弱业务与高杠杆的捆绑,转而以内生动力驱动发展;其二,抓住政策红利,增加经营性物业贷,拉长借贷年期、降低融资成本。
从业绩数据看,这“一换一增”带来的债务转化,成效已十分可观。
2023年以来,龙湖集团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含资本性支出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2024年,龙湖集团整体实现含资本性支持的经营性现金流64亿,且5个航道持续修炼内功,锻造内生动力,所有航道均实现了正向现金流。
与此同时,龙湖集团有息负债规模下降163亿元至1763亿元,在过去两年累计压降超过300亿元,期末净负债率为51.7%,下降4.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剔除预收款)为57.2%,下降3.2个百分点,较3年前已累计下降10.2%。绝对规模之外,是结构的优化,得益于借贷年期更长、成本更低的经营性物业贷,目前,龙湖83%的融资来自于银行的间接融资,成本创下近五年新低的4.0%,债务账期大幅拉长至10.27年。
在业绩会上,龙湖管理层将其总结为“提前做了一些应对,抓住了一些机会,也取得不错的成果。”标普分析师指出,“龙湖的债务结构安全边际远超同行。”其1年内到期债务仅占17.2%,外币债务占比13.6%且全部完成汇率对冲,这种"长短债配比+货币对冲"的组合拳,极大降低了流动性风险。
而这种模式带来的可持续性,价值甚至超越结构优化本身。
据龙湖介绍,在这一轮偿债周期下,龙湖的提前“踩刹车”让其拥有了更多的战略主动性,因此过程中没有出售任何核心资产,天街一个都没有出售,物业也没有去做低估值的IPO导致权益稀释。同时还在获取新项目,资管及代建业务也还在发展。在2024年新开业11座天街的基础上,2025年龙湖预计将开业11座商场,涵盖了8座重资产项目。
根据时间表,在2025年末,龙湖的有息负债将下降到1400亿元左右,龙湖管理层称2025年是“债务转化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在这之后,龙湖将成为整个行业为数不多,能够把信用融资降到10%左右,而且还在健康发展的企业。
龙湖正在完成债务转换收官前的关键一跃。一个积极的信息是,在一季度龙湖已经如期偿还了三支债券,合计65亿元,另据介绍,龙湖已经开始准备在偿债专户存钱,确保5月份、7月份、8月份到期的36亿元信用债兑付;对于下半年到期的中债担保债券和海外银团,也都制定好了清晰的偿还计划。
新旧动能转换
在推动债务结构转化的同时,龙湖正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其中,业界最关注的,是龙湖的经营性业务。2024年,包含运营及服务业务在内的经营性业务仍旧保持增长,实现经营性收入267.1亿元,同比增长7.4%。
数据显示,运营板块中,商业投资实现租金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7%,合并分期项目后,期末累计开业89座商场;资产管理航道整体收入达到31.8亿元,其中,长租公寓冠寓租金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4%,已开业12.4万间。
服务板块方面,物业管理实现营业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8%,报告期末在管面积约4.1亿方,其中,增量的商写业态进一步拓宽了收入来源;而作为龙湖增速最快的航道业务,智慧营造品牌龙湖龙智造在2024年实现收入12.1亿元,新增代建项目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代建项目全年销售达106亿元。
在2024年,上述业务对龙湖整体收入贡献达21%,与此同时,经营性业务正逐步成为利润盘面的中枢,龙湖的新旧动能的切换已初见雏形。
过往三年,债务转换虽然是龙湖的战略重心,但本质是将压力内化,落实到各大业务航道的经营之上。正因如此,各个航道正向经营性现金流的答卷,所回答的其实正是曾经依托开发板块成长起来的经营性业务,将如何在失去额外资金的支援下实现自身发展的难题。
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在2024年,龙湖商业整体出租率达到近年来的峰值97%,营业额同比增长16%,日均客流同比增长25%;资产管理航道融合了长租公寓、服务式公寓、产业办公、活力街区、妇儿医院及健康养老六大资管业务,其中,核心的长租公寓业务整体期末出租率保持在95%以上;物业管理航道的毛利率超过30%,连续16年客户满意度超过90%,并在租售、美居、优选等业务做了探索;在代建市场整体规模下滑的背景下,龙湖龙智造仍成功签约了蚂蚁全球总部基地以及成都核心区的住宅、综合体项目等热门项目,促使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
刚刚过去的一年充斥着变化,无论消费、居住,还是城市发展的风向,都在或多或少进行转向,这种突如其来,即便是久经战阵的互联网大厂们都被打得措手不及。
在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背后,龙湖是一家“既要又要”的企业,既要规模又要质量的说法,看似有些贪婪,却是一种克制规模欲望的平衡之法。规模让位于质量,让管理半径与能力半径相匹配,无非就是“有多大饭量,点几道菜”的平实道理,而当龙湖将更多的战略、精力、财力往质量上倾斜,对应凝练出的行活能力,让其业务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非常能打。
如今,尝到了甜头,又有了战略的支撑,龙湖在运营质量层面上的投入有增无减。例如,在2024年,龙湖商业加速了头部商场的调改,重庆北城天街、时代天街、苏州狮山天街、杭州滨江天街、上海虹桥天街等龙湖商业旗下极具代表性的天街项目,均开启了大规模产品升级调改;而龙湖智创生活也在升级智慧科技系统,通过自研的HALO智慧科技服务平台,对能源、运行、安全等大场景进行系统化管理,构建了覆盖安防、设备管理、客户服务等的全链条智慧系统。
草食生态里的龙湖
时间走过三月,西湖岸边与黄浦江畔的春风吹进了楼市,政策底与市场底似乎已托起了房地产的温度,但即便站在今天的时点上看,房企业绩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尚有待论证。
在不久前的研报中,中金公司预测,未来1-2年地产企业总体业绩基调仍在于消化历史包袱,在2026年,房企伴随货值结构改善,毛利率可能开始修复,但结算规模料有所下行。换言之,2025年的地产行业依然处在十字路口,巨大的不确定性仍是外界看空行业的症结。
过去,龙湖用经营性业务的成长,为行业输出了一个从增量向存量转换的发展案例,通过运营、服务让单次买卖的生意成为了一个拥有长生命力周期、高确定性的全新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在房地产从增量向存量倾斜的过程中,龙湖可以将长久以来锻造的地产开发、商业投资、资产管理、物业管理、智慧营造等行活能力,相互协同与赋能,形成“一个龙湖”生态体系,让龙湖具备了穿越周期的韧性和护城河。
以开发板块为例,除审慎投资之外,龙湖住宅+商业、住宅+公寓等复杂地块的应对能力,为土地投资时带来更多选择权、主动权。另一方面,由运营及服务带来的城市价值提升,成为龙湖地产开发业务在自身设计、景观等自身产品力之外,溢价、保值、增值的额外保证。正如迪斯尼的那些火爆的主题乐园,让数十年前的影视经典IP能够始终站在风口之上。
一组数据显示,在2024年,以“好房子”理念打造的观萃产品线,首发的3个项目均实现热销,成都观萃开盘仅3个月就全面清盘;上海观萃自去年9月首开后三开三罄,刷新了上海五大新城的销售速度纪录。
由增量哺育存量,再由存量反哺增量,这种不同业务相互协同的模式,即是“一个龙湖”生态体系的强大之处。
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当规模扩张不再是房地产发展的核心,取而代之的便是生态建设。近年来,构建生态体系的方向,很多房企都有尝试,而真正将全部一级业务,集合落地在一个城市生态体系里的企业,龙湖几乎是唯一一家——allin全部业务航道、能力,以开发、运营、服务板块构建了完整生态闭环。
这种生态体系,让传统模式中赌博式的捕猎,变成缓慢但可持续的进食,由财务安全、数字科技为土壤,由开发与投资负责埋下种子,再由运营板块与服务板块照料成长,进而形成源源不断的利润给养。
在周期波动里,企业最宝贵的能力就是放大确定性。以五年为尺,行业环境已天翻地覆。在2019年,龙湖的经营性收入刚刚突破百亿元,在连续增长五年后,如今收入已经扩大了约1.5倍。
不猜市场、不赌时运,也不预测天气,赌性很低的龙湖一直在改变,但始终在做的就是以平稳换时间,再以时间换空间。这使得龙湖在2025年完成债务结构转换值得期待,更可以相信在2028年龙湖完成收入结构转换后,这个生态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