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证券行业在经历市场波动后,迎来了业绩的分化与回暖。截至3月底,已有10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4年年报,整体来看,半数以上券商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增长,但各机构之间的业绩表现差异显著。其中,自营业务成为推动券商业绩回暖的核心动力,而经纪、财富管理等业务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苏。
业绩分化:头部券商领跑,中小券商表现各异
从营业总收入来看,中信证券以637.89亿元稳居榜首,中信建投和招商证券分别以211.29亿元和208.91亿元紧随其后。东方财富和中泰证券的营业总收入也突破百亿元。然而,业绩增速方面,各券商分化明显。南京证券和华安证券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均超过20%,分别为27.12%和24.40%。相比之下,中泰证券的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超过10%,成为目前唯一一家营收大幅下滑的券商。
归母净利润方面,中信证券以217.04亿元位居第一,招商证券和东方财富分别以103.86亿元和96.10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南京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47.95%,成为增速最快的券商。与此同时,中泰证券和国联民生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均超过40%,显示出部分券商在2024年面临的经营压力。
自营业务回暖: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4年,自营业务成为券商业绩回暖的主要推动力。在去年9月以来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推动下,A股市场交投活跃,券商自营业务收入显著增长。南京证券的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46%,招商证券的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达63.34亿元,同比增长79.14%。头部券商中信证券的证券投资业务收入达240.40亿元,同比增长23.95%,占其总营收的38%,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南京证券在年报中表示,自营业务在债券市场表现强势、权益市场先抑后扬的背景下,实现了较快增长,成为公司全年业绩的压舱石。通过优化投资组合、加强风险管理等措施,确保了自营业务的稳健发展。然而,对于部分业绩下滑的券商而言,投资业务的亏损也成为重要原因。例如,中泰证券在年报中指出,子公司投资业务收入下降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纪与财富管理业务复苏:交投活跃带动增长
除了自营业务,券商经纪和财富管理业务也在2024年实现了明显复苏。据统计,目前披露年报的10家上市券商中,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均实现了增长,同比增幅从10%到31%不等。东方财富在年报中表示,业绩增长与公司围绕为用户提供全方面财富管理服务的战略要求密不可分。2024年,东方财富证券股基交易额达24.24万亿元,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
投行业务承压:IPO及再融资市场变化影响显著
与自营和经纪业务相比,券商投行业务在2024年普遍承压。受IPO及再融资市场规模变化影响,7家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降幅最高超过40%。然而,仍有部分券商逆势增长。南京证券的投行业务收入达1.88亿元,同比增长17.03%;信达证券的投行业务收入为1.56亿元,同比增长11.74%。
展望未来:市场预期积极,业绩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市场机构对券商基本面修复的预期较为积极。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认为,券商2024年四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目前券商板块估值水平仍偏低,2025年上半年业绩有望延续同比改善趋势。山西证券非银金融团队也表示,在相关政策引领下,市场表现逐步企稳,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的日均交易额及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各项业务显著受益,带动证券行业业绩向好。
总体来看,2024年券商年报业绩分化显著,自营业务成为推动行业回暖的核心动力。随着市场交投活跃和政策支持,券商经纪、财富管理等业务也呈现出复苏态势。然而,投行业务的承压和部分券商的业绩下滑,仍为行业未来发展带来一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