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债市企稳信号频现,30年国债指数ETF(511130)以持续资金净流入与规模扩张成为市场焦点。截至2025年3月21日,该ETF最新规模达57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近10个交易日累计“吸金”12.33亿元,3月17日单日净流入5.74亿元,展现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配置热情。
尽管短期市场存在波动,但中长期逻辑未改——宽松货币政策、避险需求升温与流动性优势共同支撑其配置价值。市场热议:债市修复行情下,如何借道ETF把握利率债机遇?
一、政策、资金、情绪三重共振,债市修复逻辑清晰
30年国债指数ETF的亮眼表现,源于多重因素的深度共振:
1.政策环境宽松,利率下行趋势未改
2025年3月20日,央行公布1年期与5年期LPR报价连续5个月维持3.10%与3.6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中信期货指出,当前货币政策仍以支持经济复苏为核心,结构性降息与降准或优先落地,长端利率债的配置逻辑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2. 资金逆势布局,避险需求凸显
2025年初以来,全球市场波动加剧,30年国债指数ETF凭借低波动性与高流动性成为资金“避风港”。数据显示,该ETF年内累计吸金超31.91亿元,3月17日单日净流入达5.74亿元,创年内新高;同时,融资余额持续攀升至1.54亿元,杠杆资金布局意愿增强。
机构分析认为,在权益市场波动加大、外需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长久期国债的避险属性与跨周期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3. 流动性优势突出,交易效率领先
作为场内交易工具,30年国债指数ETF支持T+0交易机制,近一个月日均成交额超22亿元,流动性居同类产品前列。其管理费率仅0.15%,托管费率0.05%,综合成本显著低于主动型债券基金,为投资者提供高效配置工具。
二、配置价值解析: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双线逻辑
从历史数据看,30年国债指数ETF自成立以来持有1年盈利概率达100%,近一年收益10.09%,同类排名3/434,月盈利概率72.73%,成为投资者应对市场优质资产稀缺的有力工具。当前市场环境下,其配置价值可从两大维度把握:
长期持有:在货币政策宽松周期中,长端利率债受益于利率下行趋势,适合作为组合的“压舱石”;
波段操作:T+0交易机制,结合市场情绪与利率点位,通过ETF灵活捕捉短期交易机会。
三、后市展望:震荡修复中把握配置窗口
短期来看,债市或面临季末资金扰动与权益市场波动的影响,但中长期逻辑依然稳固:
流动性边际宽松:二季度为理财规模扩张传统时点,配置力量或进一步增强;
政策支持延续: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宽松基调,为债市提供底层支撑。
配置性价比突出:目前到3月底之前,债市可能大概率处于震荡修复格局,目前点位利率已经具备配置价值,大幅上行空间相对有限,但下行需要新的叙事。
30年国债指数ETF(511130)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超长期限国债的票息优势较强,在风险收益比合理的前提下,高票息长久期品种的配置性价比正在逐步提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月21日。
风险提示: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可能导致基金净值变动。以上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