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中康控股(02361.HK)的“AI炼金术”,驱动业务增长的逻辑解密

2025-02-25 16:30:43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现在的医疗行业,需要一个“既懂数据又懂生态的修路工”。

最近,市场上最热的一份投研报告莫过于高盛提出的全新的中国股市AI投资框架。

报告里面明确说道,AI将在未来十年让中国企业的EPS每年多涨2.5%,同时中国股票的公允价值提高15%-20%,并可能带来超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资料来源:万得,彭博,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

这数字听起来挺像华尔街的“标准话术”,但背后的逻辑其实很实在:AI不是炫技,而是实打实的“效率印钞机”和“价值催化剂”。

比如制造业用AI优化供应链,省下的成本就是利润;金融业用AI做风控,坏账率降了对应的就是资产质量提升。

而医疗行业呢?这个领域的数字化程度其实一直并不算太突出,藏着巨大的“剪刀差”——谁能用AI把数据变成决策工具、生产力工具,谁就能吃到最大的红利。

所以最近也就能看到,市场上AI医疗概念股的表现,为何能一骑绝尘了。毕竟在这一领域市场的预期差也是相当的大。

(来源:富途行情)

聚焦到公司层面,港股上市公司中康控股(02361.HK),在笔者看来,就是站在这个剪刀差和预期差上的“隐形矿主”。

1、押注AI+医疗,为什么少不了中康控股?

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高盛对中国AI领域的关注与投资布局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聚焦到行业层面,医疗领域成为一大看点。从市场观点来看,AI加持下这一领域有两个方面的潜力值得高度重视。

其一,AI与医疗的深度结合,能够充分利用过去积累的大量高质量数据,显著提升诊疗效率和能力;其二,AI技术在新药研发领域的赋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缩短研发时间,提高药物的商业价值。

从上面两个方向来看,本质仍然落脚在数据资源和实际的技术落地上,而对中康控股来说其优势不言而喻,这也使其成为资本市场具备辨识度的AI医疗概念股。

从数据层面来看,中康控股在医疗数据资源方面的积累堪称行业领先,其数据厚度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康控股拥有覆盖全健康产业链的数据网络,包括线上及线下、院内及院外、临床及体检等多元场景数据。这些数据资源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质量和维度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中康控股的数据处理能力也相当出色,其打造了标准化、结构化的主数据库,包括38个涵盖医药零售、行业监管、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在内的健康行业主数据库,形成统一的医疗健康数据结构化标准。数据处理方面,机器自动清洗率超过97%,准确率超过99%,最快响应速度达到T+1。这种数据处理能力使得中康控股能够高效地利用其庞大的数据资源,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再看技术落地方面来看,中康控股在AI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如其打造的「天宫一号」商用数据智能中台、「卓睦鸟」智慧健康管理与医疗中台分别针对医药、医疗的不同应用场景,凭借领先的数据洞察能力和AI模型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SaaS产品、定制化的专业服务以及整体解决方案。

可以说,通过技术创新推动AI技术在医疗场景中的落地,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市场竞争力和商业新机遇。这一点我们后面也将重点讨论。

总得来看,中康控股在数据资源与技术落地方面的不俗表现,使其在AI时代构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也让其成功在当下这股AI+医疗的投资浪潮中火热“出圈”。在整个2月份期间,其区间涨幅一度实现翻倍。

(来源:富途行情)

2、AI技术如何重塑中康控股的业务逻辑?

高盛在报告中提到,AI通过三个主要途径提高企业收益:生产力提升、成本节约和新的收入机会。

遵循这一逻辑来看,中康控股围绕技术驱动的业务创新就是在这三个途径上全面发力。

首先,中康的AI改造不是花架子,而是直接往业务血管里扎针——TO B、TO C、TO R三大场景,可谓刀刀见血。

TO B端来看,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让医疗产品供应商、药店老板“躺着数钱”。

中康的AI技术不仅为制药及医疗设备企业提供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建立高效决策能力,提高决策效率。同时,还通过精准的库存管理和促销策略,帮助药店老板实现了成本节约和收入增长。

例如,通过AI技术,医疗产品供应商、药店可以更精准地预测市场需求,避免库存积压,同时中康通过向客户提供数据驱动营销解决方案、数字精准营销方案和专业培训等多种组合产品和专业服务,还进一步加强了医疗产品供应商与药店之间、药店与患者之间的深度互动,帮助客户量化评估营销方案的投入产出比,从而优化销售费用结构,提高销售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客户的市场份额和市场营销收益。

TO C端来看,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福音就是,体检报告不用再“猜盲盒”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也真正走进现实了。

中康的AI技术在体检报告解读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易懂的健康建议。

例如,中康的AI-MDT系统能够快速解读体检报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中康的“卓睦鸟”大模型还在国内权威的医疗大模型测评平台CMB榜单中拿过第一。今年年初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据悉,DeepSeek R1与卓睦鸟医疗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卓睦鸟医疗大模型的病历数据治理能力和DeepSeek R1的推理优势,卓睦鸟大模型凭借对51个核心病种、20.5万药品数据的精准解析能力,可精准抽取患者病史关键信息(如过敏史、用药记录等),而DeepSeek R1的深度推理引擎则实时整合最新NCCN指南文献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同时提供科学的治疗建议、精准的药物疗程推荐及完善的不良反应管理建议,形成一套完整、清晰、规范的诊疗方案。

(来源:CMB官网)

TO R端来看,最直观的体现,则是直接让药企研发少走十年弯路。

借助AI技术通过分析大量的药物数据,将能够帮助药企更快地找到有效的药物候选物,加速研发进程。目前中康控股也在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研发的数字化赋能平台,联合医疗机构、创新药企业、CRO公司、CMO公司、医药零售企业等主体建立产业合作生态,通过数字化创新服务,为院内制剂转化、创新药械研发、海外产品引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推动药物创新的投资、引进、研发和推广。

不难看到,从上述B、C、R端来看,AI加持下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成本节约和新的收入机会显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中康最狠的不是技术,而是把数据、模型、生态揉成了“铁三角”,彻底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要知道医疗AI赛道挤满了“掘金者”,但中康选择的是当“修路工”,通过积累“院内+院外”数据,构建“天宫一号”商用数据智能中台和“卓睦鸟”智慧健康管理与医疗中台等平台,切入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链接医疗健康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庞大的生态网络。这显然比技术更难复制。

而这种玩法也像极了微信——你用它的系统越久,就越离不开它的生态。而这也是中康在AI医疗赛道构建的护城河所在。

3、AI医疗价值启示录:风浪越大,鱼越贵?

目前AI医疗的剧本确实很性感,但投资者要得拎清两件事:

短期更多的看的是情绪,中期关注的是技术转化与业绩兑现的成果。

当下,AI医疗风口刚起,AI技术推动中康控股等医疗公司现有业务的效率和收入提升的预期,以及资本市场对AI医疗概念股的关注度提升,都有望推动其估值修复。

近期,也可以看到,AI医疗板块在A股和港股市场表现强劲,多家相关公司股价上涨,这些市场表现表明,AI医疗风口已经到来,投资者情绪高涨,短期内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也将不可避免。

对此,高盛的报告指出,AI的乐观情绪已经开始推动对中国股票的重大流入。假设中国公司能够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将其总市值增长3万亿美元,高盛估计中国的AI故事可能会吸引多达2000亿美元的净买入,这将有助于部分逆转全球资产管理者对中国股票的保守和低配。

虽然AI医疗短期热度较高,但中期来看,市场也将逐步从概念炒作转向对技术转化能力和商业化落地的验证。这也意味着,那些具备真实数据积累、实际商业成果展现,将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的逻辑,获得市场资金看好。从上面已经不难看到,中康控股在这一方面已有硬核支撑。

如若从长期视角来看,通过AI技术构建医疗健康产业生态,中康控股有望成为行业领军企业,摘得行业最丰厚的那部分“蛋糕”,这也将是助力其估值跃升的真正锚点所在。

换言之,数据要素商业化与AI技术深度融合,有望助力中康控股释放长期增长潜力。

此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人工智能驱动健康的未来:引领潮流》报告认为,人工智能是医疗保健的主要变革力量,预计2024年—2032年,AI医疗市场将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58万亿元)。

(数据来源:ARKInvest,东吴证券研究所)

如今,AI技术在药物研发、诊断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正不断被市场看好,同时政策层面,国务院及多部门明确支持AI在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如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将AI辅助诊断技术纳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这些政策也为未来AI医疗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合规基础,带来了新的机遇。

当前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加速渗透,从单一工具向全产业链赋能转变,行业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作为行业领域的先行者,中康控股有望率先收获这一红利。

当然风险自然也不能忽视,数据隐私监管、技术迭代风险、商业化进展缓慢这些市场忧虑的点也不过是老生常谈。

但话说回来,哪个颠覆者的故事不是与风险共舞?

4、结语

中康控股让笔者想起早期的亚马逊——当年谁能想得到贝佐斯能靠卖书修出全球物流网?现在的医疗行业,同样需要一个“既懂数据又懂生态的修路工”。

高盛说AI每年给中国企业EPS加2.5%这个数据可能过于笼统,相比之下,中康的路径就更加清晰明确了。数据滚雪球+模型迭代+生态乘数效应,这将直接让其业绩迎来新的爆发,甚至跑出指数曲线的增长。

当然,上面这些也都还需要时间验证。但对当下的市场来说,在泡沫初期识别出“真金”,远比在泡沫破灭前逃顶更重要。您觉得呢?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