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下,今年来生物医药、AI医疗股持续狂奔了好一阵。
不过在特朗普政策以及市场风格急速轮动之下,其涨势在本周开局戛然而止。
今天,港A股医药板块突陷调整,CXO领跌,药明系全线溃败。
截至发稿,港股药明生物大跌超10%,药明康德跌超9%,药明合联跌超8%,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跌幅靠前。
A股药明康德跌超6%,药明生物跌超4%,泰格医药、康龙化成等跟跌。
自2月14日发起猛攻起,港A股生物医药、CRO板块上周均保持着强劲态势,期间分别累计涨幅超23%、14%。
而整体来看,板块从1月初的低点一路上扬,分别累涨超39%、23%。
浙商证券分析称,2月以来,医药板块诊断服务、医疗服务、医疗设备等领域涨幅靠前,显示投资者对这些领域的数据应用前景、商业模式兑现有非常好的预期。
不过眼下,特朗普风险持续扰动市场。
据媒体周末消息,特朗普在一次非公开会议上警告药厂关税即将到来,要求制药商尽快将海外生产转移到美国。
上周,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多间制药企业的高层,包括礼来、默克、辉瑞的行政总裁,以及业内最大游说组织的负责人。
据说,这些制药巨头高管原本希望特朗普能够推动国会弱化拜登时期制定的药品定价计划,但特朗普并未对此做出承诺。
他还强调,调整药品定价政策可能会使共和党在税改方面的努力变得复杂。
此前在2月19日,特朗普宣称将再挥关税大棒。
拟对汽车、芯片和医药行业加征25%关税,最早将于4月初公布。
2月21日,白宫网站再发布“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宣布将调整美国投资政策,重点进一步限制与中国的双向投资。
去年,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阴霾”一直笼罩着医药行业,特别是其中被点名的五家中企。
眼下,特朗普主张“美国优先“,举措更为激进。
预计这将直接影响中国医药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尤其是原料药和医疗器械领域。
东吴证券指出,短期看,这一政策将直接冲击中国科技股的风险情绪。
中期看,关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后续可能出台的对华具体措施,以及中美关税谈判是否针对这一政策进行博弈及后续可能出现的关税升级风险。
最近,AI医疗持续引爆市场。
虽然关税政策与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在加剧,但机构依旧看好行业前景。
华安证券表示,AI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正在成为推动创新药发展的重要力量。
该行指出,AI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加速药物研发过程,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国内一些领先药企已经接入DeepSeek模型,利用AI技术提升其研发效率,加速靶点发现,这不仅有助于缩短新药上市时间,还能提高新药的成功率,为创新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国金证券表示,贯彻AI医药+创新药2025年医药投资两大主线。
AI方面,诊断影像设备、药物设计研发、互联网医疗与大健康等领域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可积极围绕三大应用领域龙头企业展开布局。
湘财证券也指出,AI 赋能各个产业开启智能化加速转型,AI+医药迎来全面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链优化投资机遇。
AI+制药正重塑制药产业链各个环节,AI+药物发现、 AI+临床研究、 AI+药物生产、 AI+商业化显著改变产业现有运行模式,从短期降低成本有望发展至长期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该行建议重点关注科技赋能制药产业长期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