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于4月初公布针对汽车、半导体和药品的进口关税政策。这一举措将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影响。
汽车关税或达25%,冲击多国汽车制造商
特朗普表示,他可能会在4月2日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约25%的关税。这一举措将对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造成严重打击。目前,美国销售的汽车中约有50%在国内制造,而进口汽车中约一半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另一半来自其他主要汽车生产国。
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抱怨美国汽车出口在国外市场受到不公平待遇。例如,欧盟对汽车进口征收10%的关税,是美国2.5%乘用车关税的四倍。不过,美国对高利润的进口皮卡征收25%的关税。
半导体关税影响亚洲科技强国
特朗普还表示,对半导体的进口关税也可能从4月份开始实施,税率将达到"25%甚至更高,而且在一年的时间里将大幅提高"。这一政策将对韩国和日本等国造成最严重影响。
韩国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生产国,有大量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在半导体材料、设备以及部分半导体零部件领域具有很强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药品关税冲击印度和瑞士制药业
特朗普同时宣布,对进口药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也将达到25%或更高。这一举措将对印度和瑞士等国造成最严重影响。
印度是全球主要的仿制药生产和出口大国。瑞士拥有诺华、罗氏等全球知名的制药企业,在创新药研发和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瑞士制药企业对美国市场的出口规模也较大。
特朗普表示,加大关税力度是为了吸引制造商进入美国。他希望在宣布新关税前"给企业时间进来",因为当企业在美国设立工厂后就不需要缴纳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一直在加大关税的使用力度。本月初,他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又暂缓1个月。他还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
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警告称,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可能会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更高的物价,但特朗普政府仍坚持通过关税手段来推动其贸易政策目标。这一系列关税措施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各国政府和企业需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及时调整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