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华虹公司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2月13日接待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浦银国际、盛博等7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华虹公司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总裁、执行董事白鹏,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王鼎,董办副部长钱蕾。调研接待地点为电话/网络会议(https://www.huahonggrace.com/c/ir_calendar.php)。
据了解,华虹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了5.39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毛利率为11.4%,全年销售收入达到20.04亿美元,毛利率为10.2%。面对市场需求的复杂多变,公司在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等平台表现良好,尽管中高端功率器件需求有待改善。公司保持了营收与产能的稳定,并在全球晶圆代工企业中以接近100%的产能利用率领先。2024年,公司无锡的第二条12英寸产线建成投产,标志着公司战略发展新台阶。2025年,华虹半导体将加强研发投入,扩大新产线产能,并与国内外重点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以巩固在特色工艺晶圆代工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提升营运效率和成本控制,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据了解,华虹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未经审核的主要财务指标显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4%,环比增长2.4%,毛利率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损失2520万美元,主要由于外币汇兑损失。2025年第一季度指引预计销售收入约在5.3亿至5.5亿美元之间,毛利率约在9%至11%之间。
据了解,在问答环节中,华虹公司管理层强调了降本增效和供应链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性,并计划通过优化技术和工艺平台、推动销售和市场策略等方面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对汽车及新能源领域的终端市场保持谨慎乐观,并计划通过研发和技术平台提升开发新产品,以更好地服务市场。华虹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的特色工艺领域具有深厚积累,作为中国大陆第二大晶圆代工企业,目标是扩大产能和增加工艺组合,成为成熟工艺节点市场的世界领先企业。公司与国际半导体厂商ST达成战略合作,支持其“中国在地化”战略,并与其他大型厂商进行洽谈。华虹制造(九厂)的投资约为67亿美元,目前工厂已开始投产,预计2026年年中完成全部产线建设。公司预计2025年通过产品组合调整优化平均售价并改善毛利,努力将整体毛利率提升至接近20%水平。
调研详情如下:
总裁致辞
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白鹏先生对二零二四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评论道:
“很荣幸首次代表华虹半导体参与业绩发布。公司二零二四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为5.39亿美元, 单季度毛利率为11.4%, 均符合指引。二零二四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04亿美元,全年毛利率为 10.2%。”
“对华虹半导体而言,2024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市场需求复杂多变,消费领域复苏、部分新兴应用市场快速成长,带动公司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等平台表现良好, 但中高端功率器件的需求仍待改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仍保持了营收与产能的稳定,整体业绩呈现逐季提升趋势。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接近100%, 在全球晶圆代工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白总继续补充道:“2024 年也是继往开来的一年。公司位于无锡的第二条12 英寸产线顺利建成投产,标志着公司在战略发展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25年,华虹半导体将围绕新工艺平台和各工艺平台的迭代加强研发投入,扩大新产线的产能,围绕关键新兴产业不断变化的需求,继续与国内外重点客户建立战略合作,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特色工艺晶圆代工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也将进一步提升营运效率和加强成本控制,为股东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财务摘要
二零二四年第四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未经审核)
? 销售收入5.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4%,环比增长2.4%。
? 毛利率11.4%,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损失2,520万美元,上年同期及上季度分别为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540万美元及4,480万美元, 主要由于本季度为外币汇兑损失,而上年同期及上季度均为外币汇兑收益。
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指引
? 我们预计销售收入约在5.3 亿美元至5.5亿美元之间。
? 我们预计毛利率约在9%至11%之间。
问答环节
1. 问:请问公司新的管理层会带来哪些战略和经营上的变化及举措,例如降本增效,以及供应链的本土化?
答:是的,公司的确非常重视并努力推进降本增效和供应链本土化的战略,涉及设备、材料及备件等方面,这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此外,这也是整体提升战略的一部分,其他还包括优化技术和工艺平台,推动销售和市场策略等方面。
2. 问:关于下游终端市场,工业与汽车板块在2024年比较疲软,我们注意到其库存情况似乎在改善,公司如何看待其2025年的情况?以及对于研发、新产品、新平台的发展,公司有何分享内容,重点发力的平台有哪些?
答:是的,我们认为终端市场如汽车及一些新能源领域,库存修正大体上已经完成,公司对终端市场保持谨慎乐观,需求会回归正常。这部分的市场虽然存在年度间的波动,但仍是一个非常巨大和增长的市场。随着其库存修正的基本完成,我们也将通过研发和技术平台的提升,开发功率器件、MCU等平台的新产品,来更好的服务市场。
关于研发方面,依托无锡新12英寸产线,我们会大力推进关键技术平台的提升,包括55nm及40nm MCU工艺平台等,因此收入上也会体现在更先进节点上的收益。功率器件方面,我们也会聚焦一些重点的高压领域,来更好的满足汽车、工业等方面的高端化需求。
3. 问:请公司新管理层评价一下华虹半导体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的优势和定位,以及鉴于白总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是否预示着公司也将继续推进工艺节点的进步?
答:首先,华虹在特色工艺领域有非常深厚的积累,这是公司一直以来的重要优势和立足之本。关于成熟工艺节点,业界对其的定义也在一直发生变化,未来,华虹仍将聚焦在成熟工艺节点的特色工艺上,同时也会跟随市场需求前进。具体来看,不同工艺平台在工艺节点上的迁移速度不尽相同,如逻辑、射频、CIS等平台,对工艺节点的迁移相对更快;而BCD、模拟与电源管理等平台,迁移的节奏就比较慢。
作为中国大陆第二大的晶圆代工企业,我们的目标是更快地扩大自身的产能及增加我们的工艺组合,以期在成熟工艺节点的市场范畴成为世界领先的企业。
4. 问:全球半导体产业至2030年将达万亿美元,特别是考虑到AI等领域的发展,市场希望中国公司可以更多的从中获益,根据您对华虹的发展速度和优势地位的理解,华虹将如何从中受益?
答:正如你提到的,2024年半导体领域任何与AI相关的部分都很火爆而其他部分则比较平淡。总体上,华虹公司并不直接参与先进工艺节点或者说生产AI芯片,但在其他与AI相关的领域,随着需求的增长,我们的确可以从中受益。例如,在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领域,我们可以提供功率器件和电源管理芯片等。AI对整个半导体产业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展,不仅仅对先进工艺节点的产品,对所有伴随的芯片,均会从中受益。华虹更多的是通过非直接的方式从中受益。
5. 问:我们知道华虹与国际重要半导体厂商ST达成了战略合作,为其“中国在地化”战略提供重要支持,想了解一下未来几年公司在这方面的机会?。
答:是的,这是未来我们总体战略很重要的一部分,即与重要的战略伙伴形成深度合作,ST是其中之一,我们会进行40nm MCU产品的合作。同时公司也正和其他一些大型厂商进行洽谈,不久的将来大家可以看到。这部分的合作主要由欧洲一些大企业的“中国在地化”战略驱动,双方都将由此受益。华虹公司凭借自身深厚的工艺积累和丰富的产品组合可以很好的服务这些客户,这也反映出我们在特色工艺和成熟工艺节点方面的良好声誉。
6. 问:关于华虹制造(九厂),公司可否对今年的折旧和工厂初期阶段的费用进行分享,因为我们注意到第四季度在费用方面已经有所体现?
答:正如大家所知,华虹制造的整体投资约为67亿美元,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工厂的建设并开始投产,第一阶段的目标产能为4万片/月,大约下半年可以达成这一即时产能目标,然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产能建设,全部产线大约会在2026年年中以后完成。那么折旧会从今年逐步显现,今年该厂的折旧金额约为1.7-1.8亿美元,从年初的约三千万美元/季逐步提高至第四季度的七至八千万美元/季。
7. 问:公司对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及MCU平台的情况如何评价,我们注意到政府的有关刺激措施对消费类有一定的拉动,这对该板块的复苏有无影响?
答: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平台是华虹收入贡献最大的工艺平台之一,我们提供不同工艺节点,包括55nm及40nm等节点的产品。2024年,公司MCU平台的收入和占比的确有所下降,并且市场的回暖并未直接拉动公司这部分的收入,主要原因是公司无锡的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随着华虹制造的投产,我们可以有更大的产能来满足相关的需求;其次也包含新产品投产的滞后性,公司在新平台会有新的工艺和产品,但这需要一些时间,因此我们希望2025年可以将MCU平台的收入逐步提升,朝着2023年高点的情况来迈进。
8. 问:关于逻辑与射频板块包括CIS等产品过去几个季度一直保持强劲,但从最近看是否出现了一定的修正以致收入增长放缓,公司如何评价?另外也请评价一下功率器件板块的情况?
答:由于我们CIS的客户数量少,出货量大,因此其季度波动就直接导致我们的收入波动。整体逻辑与射频板块客户数量与收入波动的情况与CIS类似,但我们认为特别是长期来看,逻辑与射频板块的收入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关于功率器件市场,我们认为需求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供给端,由于国内新产线的不断投产,竞争相当激烈。我们对此的策略包括开发更先进的高压技术平台、与重要的欧洲客户进行合作,更好的利用好华虹固有的产能优势,最终向功率领域更高端的终端市场发展。
9. 问:关于2025年整体的价格走势公司有怎样的预计,是否价格和毛利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除了折旧以外,对2025年的后续季度还有什么重要的对毛利影响的因素?
答:根据我们的评估及预测,相信2024年价格已处于底部区间,2025年主要通过产品组合的调整来优化平均售价并改善毛利。对于我们来说,价格的因素要小于折旧带来的影响。在价格可以逐步回暖的基础上,我们希望8英寸产线的毛利率可以回到较高水平;对于新的12英寸产线,其的确会带来额外的折旧,也因此拉低了我们整体在2025年Q1和之后的毛利水平,但我们努力的目标仍然是将整体的毛利率提升至接近20%水平。
10. 问:我们注意到公司的汇兑损益及净利润亏损情况,请问这是一个偶发性的情况还是会是持续?
答:是的,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最后一个季度内升值了约2%,而我们有近15亿美元的美元贷款,这导致了汇兑损失及整体的利润亏损。长期来看,我们正在制定解决这个问题的计划,未来当人民币走强时,我们可以将美元债转换成人民币来规避或降低这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