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火热!消息面上,华为数据储存近期官宣,将于2月18日发布基于DCSAI解决方案的瑞金病理大模型,医学大模型有望将头部医院的诊疗经验以AI方式推广,提升整体医疗资源。中信证券表示,当前仍处于春季躁动窗口期,多因素预示着市场风格有望倒向核心资产。核心资产补涨过程中,锂电和创新药可重点关注。
今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盘中大涨2.54%,成交额已超1.8亿元,冲击上市以来新高!盘中溢价明显,现溢价率达0.54%,反映买盘实力!资金看好创新药,港股通创新药ETF已连续10日“吸金”,今日盘中获净申购2800万份,近60日更是净流入近2亿元!
指数成分股中,云顶新耀涨超15%,科济药业涨超10%,来凯医药涨超9%,中国生物制药、药明合联涨超4%,信达生物涨超3%,晶泰控股涨超2%,药明康德微涨。下跌方面,康方生物跌超1%,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微跌。
【机构:医疗保健板块是AI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
国信证券认为,医疗保健板块是AI的最大应用领域之一。数据显示,医疗保健板块AI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553亿美元,CAGR为35.5%。
AI+药物研发方面,与传统人工方法相比,AI的方法在药物发现方面的效率显著提升。基于AI的方法在药物发现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的时间、成本和成功率优势,能够大幅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效果。
国金证券表示,AI相关医药标的热度持续提升。随着AI医疗的崛起和产业快速跟进,2025年医药投资迎来重大变局,建议重点把握创新成长赛道,“AI+医药”和创新药两大增长板块将是2025年医药投资的最重要战场。与此同时,医药板块在2025一季报后的业绩复苏和困境反转也值得一定关注。
近期国内多家医疗服务企业积极接入DeepSeek等AI模型,考虑AI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国内企业的积极响应,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有望加速发展。因此,建议继续加大对“医药+AI”的布局力度。AI技术在医药产业应用和业绩兑现需要一定周期,对医药AI的投资重视也应该是从长期维度出发、接轨海外前期进展的,重点布局长期AI应用价值最大、长期市场空间最广阔、确定性最大的医药细分领域。
此外,2025年将是一些创新药企扭亏为盈的一年,或利好港药资金面。在摩根大通年度医疗健康大会期间,百济神州表示,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公司预计将实现2025年全年经营利润为正。同一场大会上,再鼎医药创始人也提出,已经站在了业绩新拐点,即将在2025年底前实现盈利。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近70%,龙头属性突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高达84%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最低估的创新药(截至2月14日,指数市销率处于近5年32%分位点);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