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按照权益登记日统计,1月份,有650只基金(A/C/E/I/Y类份额合并计算)共进行了655次分红,分红总额达250.99亿元。2024年1月410只基金进行了有410次分红,分红总额达到134.63亿元。
这意味着同比来看,今年1月份参与分红的基金数量增加58.54%,分红次数同比增长59.76%,分红总额同比增长86.43%。
很大变化的一点是,今年的基金分红次数超过基金数量,说明部分基金进行了多次分红,例如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易方达价值精选、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均在今年1月进行了两次分红。
进一步从基金分红的类型来看,最明显的特征是:债券型基金主导,宽基ETF表现突出。
债券型基金是分红主力,分红的650只基金中有486只属于债券基金,贡献了149.75亿元分红,占比为59.66%。
这与债券市场近两年的牛市行情密切相关,债券基金积累了大量可分配收益,尤其是2024年债券市场表现良好,债券基金的稳定收益和为分红提供了基础,这486只债券基金基准日可供分配利润高达566.09亿元
宽基指数ETF分红金额居前,如华夏沪深300ETF(26.83亿元)、南方中证500ETF(15.92亿元)、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10.28亿元)等,单只分红均超10亿元,还有南方中证1000ETF分红7.95亿元、易方达上证50增强A、华安上证180ETF、上银中债1-3年国开债A和嘉实沪深300ETF联接(LOF)A分别分红3.97亿元、3.23亿元、1.83亿元和1.22亿元。
监管层加大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引导力度,上市公司分红增多,使得基金尤其是指数型基金可分配收益增加。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 号 ——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证监会发布的此文件旨在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增强分红意识,优化分红方式,培育分红习惯,提高分红水平,同时约束异常分红,促进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水平稳中有升。上市公司分红水平的提高,能让宽基 ETF 取得更多相对于净价指数的超额收益,为宽基 ETF 分红提供了基础。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该决定也是证监会为引导上市公司分红所采取的措施之一,从制度层面促使上市公司重视分红,保障股东的分红权益。这使得宽基 ETF 的成分股公司有更强的分红动力和意愿,进而增加了宽基 ETF 可分配的收益来源。
《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该意见特别指出,引导控股上市公司牢固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等。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宽基 ETF 的成分股中占比较大,这些公司分红的增加,直接提升了宽基 ETF 的收益水平,为宽基 ETF 分红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
新 “国九条”:重点提及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在政策推动下上市公司分红收益增加,对 ETF 市场分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自 2025 年1月1日起,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即按照派发现金总额的千分之 0.5 收取分红派息手续费,手续费金额超过150万元以上的部分予以免收,这也有助于提升宽基 ETF 分红
往后来看,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分红的要求和引导预计将继续加强,这将为基金分红提供更充足的源头活水。同时,对基金行业规范发展的政策支持,也会促使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投资者回报,积极进行分红。
此外,投资者对稳健收益和分红的需求在低利率时代仍将持续,基金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保持市场竞争力,会维持较高的分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