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的冲突、石油的利益……是什么让伊朗一直濒于战争的边缘?
01
从迷雾中走出
要谈伊朗,必然绕不开宗教。
大概是中原隋唐年间,刚刚诞生的伊斯兰教因为教义简单、内部组织平等,很快就风靡阿拉伯半岛。
短短20年,穆斯林信徒就冲出半岛,横扫拜占庭、波斯和北非。我们史书上叫白衣大食,曾与大唐在中亚反复拉扯。
关键的历史分叉点在632年,穆罕默德去世,谁来继承他的大位?
伊斯兰教不是佛教或基督教,先知留下的不只是一座座寺庙,而是横跨三大洲的超级帝国、无法计算的财富,以及对教义的解释权。
大部分人认为,穆圣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应该根据教义来,人人都有机会上位。
他们是逊尼派的起源。
另一派则坚持血统论,认为穆圣生前指定了堂弟阿里当继承人,所以除了先知和阿里的后代,其他人都没有继承资格。
这部分人是什叶派的起源。
对错姑且不论。但很明显的,统治者更喜欢那一派?当然是强调正统的什叶派。
波斯萨菲王朝时期,阿拔斯一世宣布什叶派为国教,从此以后,伊朗高原成为全世界什叶派的精神故乡。
这件事对伊朗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甚至未来也难以消散。
自从什叶派成为波斯的国教后,当地社会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阶级——欧莱玛。
指有知识渊博、能解释教义的学者,包括阿訇、毛拉、大阿亚图拉等等。
按照规定,欧莱玛负责向低级的教徒发布命令,也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做为回报,低等级的教徒要向他们进贡财物。
在广大农村地区,每个村都有一两个欧莱玛,他们不仅有严谨的师承关系,还通过联姻结成一张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他们控制着司法、经济、教育,掌控着大量土地、庄园、寺庙,凌驾于王权之上。
我们可以把他们理解为,地主和夫子的结合体,是传统社会结构的最基本单元。
一战结束后,沙俄一落千丈,英国试图独占波斯,于是英国人对波斯骑兵指挥官承诺:
“现在军队在你的手里,如果你想上位,大英支持你。”
这名军官带着2500名部下,经过一次政变和几场平叛,终于在1925年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巴列维王朝,并把国名改为伊朗。
后人称之为老巴列维。
老巴列维不想被神权骑在脖子上,以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为榜样,积极推行世俗化:
控制教会地产、建立世俗国民教育体系、推行世俗司法体系……
这些举措,初步建立起伊朗现代工业的基础。
但在经济腾飞的同时,伊朗社会的矛盾却越来越深。
首先,巴列维王朝的主权并不完整。
1941年,英国和苏联军队强行进入伊朗,逮捕并流放在二战中站错队的老巴列维,扶持他的儿子小巴列维成为新的代言人。
随后与美国军队一起,三方瓜分伊朗的石油资源,导致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失败。
有极强民族荣誉感的伊朗国民对此非常不满。
更关键的还是宗教问题。
巴列维王朝的世俗化改革只限于城市,很难深入到农村基层,于是小巴列维推出更激进的现代化改革,史称“白色革命”。
即通过非暴力手段,从根本上改革伊朗的社会制度,包括国企私有化、给女性平权等19项改革计划。
这是伊朗历史上最开放的阶段,迪斯科、迷你裙,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至少在经济方面,改革无疑是非常成功的。1960-1979年,伊朗GDP从41.99亿美元暴增至903.9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53%,完全不输日本和西德。
1977年,伊朗人均GDP就已经达到2200美元,一下子就逆袭成富裕国家。
但在关键的土地和文化上,巴列维翻车了。
02
光与暗
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世俗化,实际上只是“西方化”。
不仅在经济方面模仿欧美的发展模式,连文化都直接照搬。
70年代,随着伊朗社会越来越开放、工业越来越发达,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很快渗透到大城市的每一个领域,引发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波斯人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并没有明确的信仰,文化包容性很强;而波斯人不仅有明确的信仰,还是相对更保守的一派,他们很难接受基督教那一套普世观念。
这一点,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比如,按照传统教义,信徒禁止赌博、酗酒,妇女应该佩戴面纱。
而随着西化,当时很多伊朗大城市都出现了大量酒吧、赌场、歌剧院、舞厅、妓院等等场所。
许多年轻女子开始模仿欧洲人,摘掉面纱,穿紧身裤、短裙。
又比如,电影院里播放的外国电影,电视上播放的广告,乃至各种各样新事物,几乎全部与传统教义相悖。
当然,人都是现实的。
如果所有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大家自然不会竭力反对,甚至觉得这些都是“进步”的体现。
但如果越来越差呢?
小巴列维原本的目的,是剪去传统宗教的羽翼,将伊朗打造成一个现代式资本强国。
对普通人而言,这是件好事。
初期,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1963年,全国398万户农户中,只有190万户拥有土地,剩下的全是佃户。
与之相对,伊朗拥有2000个村庄以上的大地主,多达27个。
土改之后,政府以市场价回购地主多余的土地,再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分期付款卖给佃农。
短短几年,全国92%的农户有了自己的土地。
但问题也马上产生。
农民并不是真的拥有了这些土地,而是要交给国王推行的农业联合体(相当于农业合作社),从佃户变成给合作社打工的人,无法直接转化成生产力。
而那些原本拥有土地的农民, 也因为资本XX等原因,不得不向高利贷求助。
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土地渐渐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大量农村人口不得不去城里寻找生计。
感激的佃户亲吻国王的脚
1963-1978年,伊朗的城市人口占比迅速从30%上升到52%。
短短15年,有超过800万农民涌入城市,他们除了种地、诵经,啥也不会,只能干苦力。
但苦力活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1975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石油需求锐减,伊朗财政赤字迅速增加,导致通胀和失业率疯狂飙升。
如果只是穷倒还罢了,大家不是没穷过。
越来越魔幻的现实社会,更让虔诚的信徒们无法接受。
伊朗的世俗化,确实给整个国家赚取了海量财富。
但那些财富,是国王的,普通人不过是“红利”本身。
巨大的财富让巴列维王室成员挥霍无度,生活极度奢靡,这股风气也带动了整个社会从上而下的糜烂。
王室贵族、外国公司、官僚买办相互勾结,最穷的17%人口只占有1%的收入,一半的城市居民都挤在贫民窟。
以首都德黑兰为例,当时全城被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北部是富人聚集区,豪华的西式别墅,坐落在灯红酒绿的夜总会之间,歌舞升平;南部则是棚户区,街道狭窄,拥挤不堪。
一切都是国王改革的“成果”。
农民怨恨国王,市民怨恨国王,失去土地的地主更怨恨国王。
大家开始怀念过去。
德黑兰贫民窟
王后价值连城的王冠
面对日益激化的矛盾,巴列维丝毫不惯着,强势镇压。
但纸包不住火。
1977年10月,抗议活动开始出现。
1977年12月,抗议进一步扩大,流亡在外的霍梅尼向国内信徒发出“圣战”号召。
1978年2月,抗议运动席卷全国,多个城市里的团体游行纪念死者,情况愈演愈烈。
被忽悠的农民、城市市民、被排挤的政党、保守派、以及欧莱玛们,史无前例的团结在一起。
事态发展到这已经没法收拾了。1979年1月,巴列维带着王室成员匆匆出逃。
2月1日,霍梅尼乘坐波音747回到德黑兰,数百万人在机场迎接,称他为“伊玛目”。
伊玛目,即什叶派的教长,信徒和真主之间的媒介。
一切都超乎想象的顺利。
1979年3月,伊朗通过公投,98%国民支持共和国取代巴列维王朝,霍梅尼担任最高领袖,负责用教义指导国民,具体事务由总统负责。
“我委任了他,你们必须效忠他,违抗他就是违抗真主。”
作为最虔诚的信徒,大家不支持也得支持。
为了保证能行使最高领袖的职权,霍梅尼还组建了革命卫队。原王朝的军人们纷纷放下武器,加入宗教领袖麾下。
自此以后,伊朗重新回归传统,成了世界上唯二的政教合一国家(另一个梵蒂冈)。
03
尾声
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本质上是伊朗现代化失败,导致以什叶派为代表的旧势力卷土重来。
那么,伊朗国内就没人反对吗?
当然有,但随后发生了一件大事。
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想趁乱夺走伊朗的油田,又担心伊朗鼓动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教徒,决定先下手为强,进攻伊朗。
经过初期的挫败后,双方迅速进入全面战争模式,对掐了整整8年,死伤超过百万。
这是近代史最没意义的战争,也是最没下限的战争:派孩子踩地雷,用生化武器屠村,你很难想象这些事发生在80年代。
战争期间,伊朗经济自然走上下坡路,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
1988年,战争结束,双方都说自己赢了。
至少对伊朗人而言,他们确实认为自己赢了。
历史上的伊朗,经常被各种国家侵略,现在竟然挡住了欧美支持的伊拉克,这还是破天荒头一次。
这是伊斯兰共和国的立国之战,一方面稍微挺直了腰杆子,另一方面是打出了自信。
从此以后,新政府就基本站稳了,直到现在。
但这也意味着,伊朗再也没有世俗化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
现代伊朗的立国法统就是用伊斯兰教对抗异教徒,保证主权独立。
如果重新开始世俗化、现代化,放弃政教合一,那就说明这几十年来所有人的努力都是错误的。
他们无法否定自己。
就这么着吧。
原创于个人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