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2023金融强国·养老金融论坛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聚焦人口老龄化 金融助力共同富裕”,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知名高校的数十位嘉宾出席,共同探讨老龄机遇和挑战。 嘉实基金FOF投资部基金经理唐棠指出,资管机构表面看起来投研差异大、专业化程度较高,但是有三个标准动作是一定要做的: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投教服务。他强调,伴随去年个人养老金落地,每个人突然就增添了一份责任,即管理自己的养老金,但绝大部分人没有投资经验,这一块的金融服务是非常空缺的。
以下是演讲全文:
嘉实基金作为最早一批的社保基金管理人,在养老金上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目前养老三支柱规模总共接近4千亿人民币。嘉实基金主要专注于养老金融方面,集中于两点:
关于老百姓的真实金融需求
个人养老金落地一周年之际,就有很多关于养老投资收益的讨论。针对这种现状,行业内开展了丰富的讨论,究竟普通居民是否有养老的需求。在此,我想引用一个数学上的著名悖论。举个例子,十场篮球比赛,某个运动员每场比赛投篮命中率都是最低的,但十场比赛加在一起,反而是所有运动员中投篮命中率最高的。用经济学语言来说,叫做宏观理性和微观理性的矛盾,经济学中会出现很多这样的冲突和问题。宏观的角度,我国正经历老龄化加速的过程,养老的需求,特别是金融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我国养老金占GDP的比例约10%,而美国的存量养老金却是美国GDP的1.8倍,因此加速金融资产积累迫在眉睫。微观角度,从老百姓的第一直觉出发,他们认为个人存养老金的需求并不迫切,手中现金有其他的使用需求。假设个人存钱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不仅挤占当期消费,而且账户余额要等到退休后才能领取,使得他们并不有充分的意愿做个人养老金储备。但从老百姓的现实理财计划可以看到,长期储蓄是中国老百姓的长期习惯,除了中短期的买车、买房、子女教育等大额支出,绝大部分投资都是长久期投资。养儿防老或者以房养老,在微观理性上看,普通老百姓都是通过储蓄——储蓄到房子或者人身上,来实现储蓄型养老。所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落地,在微观需求上与宏观养老需求并不矛盾。
建国以来我们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从就业、医疗、保险、生育、购房等各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稳定。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老人的家庭是幸福的,家中老人给予了家庭安全感、稳定感。而家有一老,现如今,我们也可以理解“老”就是养老金。过去我们只有社保账户,但大家对其运行情况并不了解。现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实时监控,普通老百姓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产增值而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从中国文化角度讲,老百姓也是有较强的养老金投资储蓄需求的。
嘉实的实际养老金产品运作经验,我们发行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之前,投个人养老金公募FOF产品的人群中主要是50岁以上临近退休者。因为这个年龄层的人,即将退休,他们自然而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在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后,30岁到35岁的中青年养老需求被激发出来。
综合来说,养老金金融资产积累在宏观和微观理性上是匹配的,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并且从实际的客户投资画像看,普通群众的个人养老需求也是真实存在的。
资产管理机构如何配合居民部门的养老储蓄需求
养老金资产管理机构看起来有很高的专业度,仿佛与公募、券商等其他投资机构有差异。但要做好养老金融服务还需从简单处着手,最重要的是做好三个“标准动作”。一是资产配置,国际上的投资大师、养老金管理人大多是资产配置出身,资产配置决定养老金长期投资回报。二是风险管理,成熟的金融市场,也时有金融风险的爆发,例如美国在2008年发生的量化危机,一周之内量化基金回撤达30%;三是投教服务,第一支柱、二支柱都有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代为理财,唯独养老第三支柱需要普通老百姓自己做账户投资管理,但大家都缺少投资经验。养老金投教服务的紧迫性从中可见。做好这三点,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公募基金能更好匹配老百姓的养老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