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政策的推波助澜和自驾系统日趋成熟考量下,越来越多人决定当电动车主了。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购入电动车,不少电动车公司股票的股价也是水涨船高。
而其中的龙头特斯拉股价表现自然相当亮眼,自年初的101.81美元攀升至当前约251.6美元的价位,增幅高达132.75%,本文就将为您导览新能源车的产业现况、隐忧和未来发展。
全球电动车纵观
在供应链中断、宏观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以及全球性通膨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车市较2021年稍稍衰退0.6%,尚未恢复至疫情爆发前销售水准,但是电动车需求仍持续亮丽成长。
2022年全球电动车销售量突破1000万辆,较2021年大幅成长55%,占整体轻型车销售量约14%,而中国、欧洲与美国为主要电车市场,占领逾九成以上的份额。请见下图,为您解读三大车市发展:
中国
在2022年,中国首次占全球道路上电动汽車总数的50%以上。中国随着多款本土电动新车带动,以及长达13年的新能源汽车补助于2023年退场所产生的提前购车潮,2022年电动车销量较2021年成长82% 达618万辆。
尽管中国补助逐年下降,但从近两年销量持续成长显示其电动车市场日趋成熟;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该地区2022年新能源车市占率达25.6%,似乎已提前达成政府发布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 左右之低碳转型目标。
欧洲
欧洲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車市场,占电动汽車总销量的25%。欧洲经过2020、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加严及疫情振兴提高电动车补助,电动车销量连续两年大幅成长后,2022年受上年度销售基数走高及乌俄战争影响,销量仅较2021年成长15 %。
德国是欧陆最大的市场,2022年销量为83万辆,其次是英国,销量为37万辆,再者是法国,销量为 33 万辆。
美国
美国占全球电车销售额的10%,居第三位。2022 年电动汽車销量较 2021 年增长 55%,由纯电动汽車驱动成长。
市场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除了有更多车款可供选择外,还有美国2022年8月通过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自2023年起提高电动车购车抵税门槛,增加对于车辆售价、消费者所得、车用电池零组件及材料在地化等要求,造成部分消费者为避免后续可能无法享抵税优惠而选择提前购车满足需求。
(全球注册EV销量与选择区域分布图 2018-2022,IEA)
欧盟成员国已于2022年批准2035年后禁售燃油车的立法案, 该法案也将支持欧盟到2050年成为「气候中和」经济体的计画,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这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表,将生产转向零排放的电动车,加以官方扩大相关基础建设,还有市场缺乏平价大众车款选择,汽车制造商因此特别看重该市场的开发潜能与商机。
2023年电动车销售量明朗
在疫情解封后,观光休闲行业迎来报复性成长,顺势带动车市需求。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的初步表现强劲,在成本下降以及美国等主要市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支撑下,后市普遍乐观看待。
三大市场1Q23皆获取超过10%年成长率,在美国,2023年第一季度电动汽車销量超过32万辆,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60%; 中国电动汽車销量达逾13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 欧洲方面则较2022年同期增长10%左右。
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售出超过230万辆电动汽車的基础上,IEA目前预估2023年电动汽車销量将接近1,400万辆。这意味着2023年电动汽車销量将比 2022 年增长35%,电动汽車销量于整体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将从2022年的约14% 进一步增至 18% 左右。
(EV销量 2010-2023,IEA)
最新2023第二季电动车品牌销售排名
根据最新2023年调查,比亚迪(BYD)于全球电动车市占勇夺第一。在纯电车BEV销售方面,特斯拉(Tesla)则超越所有对手,与2022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上榜的席次减少,这与传统车厂的纯电车款数增加、中国品牌间竞争激烈有关。
面对纯电品牌步步逼进,传统车厂不甘势弱地全面开攻,德国百年老车厂BMW获取不错进展,首度挤进前十。另外,很明显的可以发现,在BEV冠亚军后的排名有相当的落差,品牌之争已进入白热化。
(电动车制造商排行,TrendForce)
电车双雄比亚迪和特斯拉上半年成绩单
让我们看看双雄目前的销量战绩,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56 万辆,同比增长95.78%(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61.68万辆,同比增长95.59%);同期特斯拉纯电动汽车销量为88.9万辆,同比增长57.62%。
特斯拉持续以价换量的经营策略,但代价是利润率下降。根据上半年数据显示,特斯拉销售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7.8%、骤降至17.9%;相较之下,比亚迪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汽车毛利率上升至20.67% ,也较去年同期增长4.36%。
比亚迪与特斯拉于白热化竞逐中寻求业务突破
电车双雄都企图攻入对方领地,寻求突破。特斯拉正规划低价车型,该车型像小型的Model Y,计画在未来实现400万辆的年产能,市场猜测特斯拉可能杀入比亚迪拥有定价权的RMB 10万元至30万元价格带。
另一方,在2023上海车展中,比亚迪正式发布了仰望U8 豪华版和越野玩家版,预售价格为RMB 109.8万元,将在今年三季度末开始交付,此车是比亚迪首发百万车款,展现强烈与豪车品牌交手野心。
两方各自面临不同课题,特斯拉主动发起价格战,固然争得更多市占并且把其他对手边缘化,但牺牲利润和进行产线升级造成关厂停工影响产量,已让华尔街看淡第三季交车量和获利预估。高盛分析师 Mark Delaney先行将2023年特斯拉的每股盈余预期从3美元下调至2.9美元,同时他也将2024年的每股盈余从 4.25美元下调至4.15美元。
然而,马斯克 (Elon Musk) 似乎并不担心利润下降,他押注全自动驾驶、新款Model 3和电动皮卡Cybertruck上市带来成长动能。与此同时,比亚迪正在打造豪华高阶形象,并且期望在国际市场上抢下更多份额,自2022年财报揭露,比亚迪销售区域高达78.43%集中于中国,而海外销售仅仅占21.57%,该公司于中国市场日趋成熟之际,另寻成长动能并寄望在欧洲。
虽然新能源车王者之争激烈,最难缠的敌人,有时也可能是最紧密的战友,特斯拉在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已开始生产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的Model Y后驱基础版,日后双方应该在电池上会出现更多合作。
电车产业逆风来袭
在2022年10月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通过《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正式宣告自2035年欧洲停售燃油车。
看似在电车第二市场大有可为的时候,欧盟出乎意料外的在今年9月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预计在13个月内采取行动,评估是否上调现行10%的电动车进口关税, 调查对象不限中国品牌亦包括特斯拉。
在第三大市场的美国亦有路障,美国政府推动《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当中一些补贴,例如电动车产业、太阳能相关供应链、氢能源,都仅限在美国本土生产产品的美国企业,这含有摆脱相关产业依赖中国意味。
另外,中国和几个欧洲国家等较发达的市场目前正在逐步减少或逐步取消电动汽車的激励计划,并将重点转向重型运输和充电等其他领域,这方面对轻型电车未来销量影响还有待观察。
欧洲是中国电动汽車及其电池最大的贸易伙伴。事实上,过去一年,來自中国的欧洲市场电动汽車销量份额从2021年的约11% 增加到2022年的约16%。然而,从中国运往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車中,近20%是由在中国设有工厂的欧洲整車厂制造的;另外40% 是在中国生产的美国汽車。
再者,中国汽車制造商专注于领先于国际同行开发更小、更实惠的車型,在经历了多年的国内激烈竞争后降低成本,在2022年,中国小型纯电动汽車销量加权平均价格低于1万美元,明显低于欧美地区小型纯电动汽車2022年销量加权平均价格超过3万美元的水准。
最终,市场需要这个价格带的车款以加速电车普及来达成零碳排政策。所以,我们认为调查只是政治宣示浓厚,加上欧洲政府当局在反补贴调查议题上看法并不一致,特别是拥有核心汽车产业的德法两国,最终该事件应不会演变成贸易壁垒。欧洲决策核心该明白将反补贴调查升级成贸易战有如七伤拳,先伤己,再伤人。
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产业形势,两大巨头都在加速全球化布局。特斯拉全球有四大工厂用于整车生产制造,其中加州工厂投产最早,目前年产能达65万辆,上海工厂产能最高,占据全球产能的一半以上;德国工厂处于爬坡阶段,目前最大年产能50 万辆。新产能墨西哥工厂还处于规划之中,预计将于今年年内开工,于1Q25投产。
比亚迪也在加快步伐,正在与法国就建厂的可能性进行谈判。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在努力吸引比亚迪在当地建厂并获得比亚迪正面回应。
我们乐观看待此时的发生的小杂音,并看好比亚迪与特斯拉以多角布局消弭地缘风险。
有别于官方的保护主义操作,民间车厂间此时出现打不过就加入的策略转折,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早在今年7月,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入股小鹏汽车百分之五股份,且签署长期合作技术框架协议,将共同开发两款车型。此外,奥迪也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签署策略备忘录,进行深化研发。
在轻型车补贴政策趋缓和竞争加剧之际,我们也可以在关键原料和材料,电动重车,充电桩,与车用电子组件找寻到投资机会。
文章重点摘要
免责声明
本文所含评论、新闻、研究、分析、价格及其他资料只能视作一般市场资讯,仅为协助读者了解市场形势而提供,并不构成投资建议。Ultima Markets已采取合理措施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但不能保证资料的精确度,及可随时更改而毋须作出通知。Ultima Markets不会为直接或间接使用或依赖此等资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亏损或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盈利的损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