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黄大豆(6177,4.00,0.06%)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在大商所挂牌交易,大豆产业链系列品种正式实现期货期权产品全覆盖。上市首日,三个期权整体运行平稳,与标的期货市场联动良好,产业客户参与积极,市场各方对于三个期权助力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景充满期待。
据统计,上市首日三个期权共计挂牌840个合约,其中黄大豆1号期权共挂牌160个合约;黄大豆2号期权共挂牌408个合约;豆油期权共挂牌272个合约。当日,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的持仓量分别为4553手、1023手和2143手,成交量分别为6374手、1156手和3153手,成交量占标的期货的比例分别为4.69%、2.35%和0.36%。三个期权成交量最大的系列分别为A2211、B2211和Y2301,成交量分别占各期权当日总成交量的79.0%、71.4%和58.9%。
方正中期期权研究员冯世佃分析称,在全天交易中,相关期权品种各合约定价合理,有效反映市场对标的期货价格波动的预期。总体来看,今天三个期权品种上市运行表现良好,相信随着后续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进一步增长,其波动率发现、风险管理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并吸引更多实体企业参与,更好满足其个性化和精细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的上市吸引了产业企业的关注和参与。作为主要从事油脂油料加工、仓储、贸易业务的中粮油脂控股有限公司,在三个期权上市当日即参与了交易。中粮油脂套保部负责人表示,本次三个品种期权合约的上市,意味着大商所油脂油料全系列品种形成了“期货+期权”的完整配置,风险管理的工具箱进一步丰富。企业可以据此构建更为专业、更为精细的综合套期保值方案,为现货生产经营保驾护航,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升级优化发展。
宁波维科嘉丰物资有限公司大豆负责人张锐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原先已深度参与大豆相关产品的期现贸易,对这些品种的市场特点和终端需求较为熟悉,因此也参与了豆系期权的首日交易。豆一、豆二及豆油期权的上市,使得公司可以更加灵活地开展套保。同时也可以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设计对应的含权贸易方案,为下游客户提供多样的销售计划。“整体来看,三个期权上市首日较为活跃、买卖价差合理,公司后续会继续关注市场情况、适时参与交易。”张锐说道。
当然,与期货相比,期权的交易策略更加丰富多样,这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金麦穗(青岛)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研究员叶杨坦言,此前公司主要通过期货工具对农产品贸易业务进行套保,期权应用策略还较为单一。之后,公司将逐步在套保中引入波动率相关的交易策略,并根据对市场走势的不同预测以及不同的风险管理需求,通过现货、期货以及期权的组合来构造更复杂的策略,实现更精细化的风险管理,稳定企业盈利能力。
还有专家指出,新上市的黄大豆1号期权,对于广大农业生产者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将在服务国内大豆种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据浙江南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场外衍生品部产品设计总监李章益介绍,2022年南华期货联合阳光农险牵头参与了3个“大商所农保计划”大豆振兴项目,承保面积超58万亩,总保费逾4000万元,为7000余户次投保户提供了4.52亿保障金额。而上市大豆场内期权,对于开展相关“保险+期货”项目大有帮助:一方面,不同到期日和执行价的场内期权可以较为完整地呈现隐含波动率的大小及走势,从而为风险管理子公司提供隐含波动率的锚定基准;另一方面,可以为项目中用到的场外期权提供更直接的风险对冲工具。
在中国大豆协会副会长唐启军看来,对期货缺少了解、风险防控意识较弱的普通农户并不适合直接参与期货交易。而期权工具有着类似保险的非线性收益特征,通过支付一定的权利金可以获得对种植收益的保障,更易被种植者接受和使用。举例来说,如果预期大豆市场供过于求,可以直接购买豆一看跌期权。若后期大豆价格下跌,看跌期权的价值将随之增长,从而弥补现货销售金额的减少;即使大豆价格不降反升,也仅损失少量权利金,同时依然能获得现货销售价格提升的收益。
“通过购买场内期权,能够很好地实现提前锁定预期利润的目的。没有了后顾之忧,农户、合作社等各类主体的种植积极性必然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更加有力地服务大豆振兴计划”唐启军说。